辨析“已经和曾经”

合集下载

时间副词曾经已经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时间副词曾经已经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ABSTRACTTime adverb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ut there are much controversy on researching time adverbs due to their large number,using complex and abstract.Adding to lacking of systematic researches in the subjec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ll these reasons make time adverbs be difficult to foreign students.This text selects "Cengjing" and "Yijing" because they are similar in semantic,syntactic and pragmatic level.They are widely used in teaching and foreign students cannot distinguish from each other. So there are many errors.We can find the errors of foreign students according to researching corpus of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and Jinan University.Then we can induce and classify these errors,discuss the causes of errors.Based on these causes,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All measures are taken in order to help foreign students study.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at explain the basis of topic choosing and induce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Cengjing" and "Yijing".It also analyses the objection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and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ontological knowledge of time adverb "Cengjing" and "Yijing". According to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this part analyses time adverb"Cengjing" and "Yijing" from semantic、syntactic、pragmatic three aspects and compare with these two words.The third part is acquired errors about foreign students.This part classifies acquired errors by researching corpus of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and Jinan University.And we collect more corpus to prove.The fourth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errors. Analyze the errors in the previous part and summary the causes of errors.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ontology language of time adverbs,the teaching of teachers and learning of the students,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fifth part proposes the targeted strategie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hree aspects.This part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of Chinese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causes of errors.So that we can guide the time adverb "Cengjing" and "Yijing"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a better way.The last part is the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Key Words: Cengjing, Yijing;Ontology knowledge;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I)1. 绪 论 (1)1.1选题意义 (1)1.2选题研究综述 (1)1.2.1时间副词“曾经”“已经”的本体研究综述 (1)1.2.2时间副词“曾经”“已经”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2)1.2.3时间副词“曾经”“已经”的研究不足 (3)1.3本文研究方法 (3)2.“曾经”和“已经”的本体研究 (4)2.1语义分析 (4)2.1.1“曾经”的语义特征 (5)2.1.2“已经”的语义特征 (6)2.1.3二者区别 (7)2.2句法分析 (9)2.2.1与副词“在”的搭配 (9)2.2.2与助词“了”的搭配 (10)2.2.3修饰的否定形式 (12)2.2.4与数量短语的搭配 (14)2.3语用分析 (16)2.3.1表述意义 (17)2.3.2主观情态 (17)2.3.3真值性 (18)2.4本章小结 (19)3.外国留学生习得时间副词“曾经”和“已经”的偏误分析 (20)3.1偏误类型分析 (20)3.1.1使用多余 (20)3.1.2使用互混 (21)3.1.3相关性成分缺失 (23)3.1.4本章小结 (23)3.2偏误成因分析 (24)3.2.1本体知识的复杂性 (24)3.2.2学生方面的原因 (25)3.2.3教师方面的原因 (28)3.2.4教材和工具书 (31)3.2.5学习环境 (33)3.2.6本章小结 (33)4.“曾经”和“已经”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34)4.1对教师的建议 (34)4.1.1提高专业素质 (34)4.1.2加强对比分析 (35)4.1.3利用语境教学 (36)4.1.4适度讲解,重在练习 (36)4.1.5针对学生特点,因势利导 (37)4.2对学生的建议 (37)4.2.1结合语义,减少互译 (37)4.2.2重视区分对比 (38)4.2.3注意词语搭配 (38)4.2.4敢于尝试,大胆交流 (38)4.3教材 (39)4.3.1注意编排顺序 (39)4.3.2突出对比性 (39)4.3.3工具书释义的准确性 (39)4.4本章小结 (39)结 语 (40)参考文献 (42)1.绪 论1.1选题意义副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比较重要的一类,时间副词是副词中一个较大的类别,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对象。

曾经的近义词

曾经的近义词

有三个:已经、也曾、之前
一、已经[ yǐjīng ]
基本解释:
业已经过
详细解释:
1. 业已经过;业已经历。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父母强逼,乃出聘刘祥,已经三年,日夕忆君,结恨致死,乖隔幽途。


2. 副词。

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巴金《<秋>序》:“现在我已经嗅到春天最初的气息了。

”如:天已经黑了,他们还没有收工。

近义词:
曾经、依然、仍然、仍旧、一经
反义词:
未曾、尚未
二、也曾[ yězēng ]
基本解释:
曾经。

详细解释:
曾经。

唐元稹《赠崔元儒》诗:“最爱轻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

”《西游记》第八八回:“虽不曾重报师恩,却也曾渡水登山,竭尽心力。


近义词:
曾经
三、之前[ zhīqián ]
基本解释:
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
详细解释:
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

一般多指时间。

清任泰学《质疑》:“譬论人之为人,必本之於其未生之前,而后得言其臧否,有是理乎?”
近义词:
曾经、以前。

时间副词“曾经”与“已经”的偏误分析

时间副词“曾经”与“已经”的偏误分析

时间副词“曾经”与“已经”的偏误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曾经”和“已经”这两个词汇,这二者被认为是描述过去时间状态的最佳话语。

在英语中,“曾经”通常被翻译成“once”,而“已经”通常被翻译成“already”。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的使用不仅仅引起英语学习者的误解,还引起了许多非母语性的误解和误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这两个词汇的使用和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曾经”这个词。

它被用来描述过去的时间,指某个事情过去曾经发生过,但现在已经不再发生了。

例如,我们可以说“我曾经去过巴黎”,这句话意思是说我在以前的某个时间去过巴黎,但现在不再去了。

同样的,如果我们说“我曾经喜欢上了她”,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过去喜欢过她,但是现在已经不再喜欢了。

总而言之,“曾经”描述的是已经不存在的过去时间,这个时间现在已经不在了。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已经”这个词汇。

它被用来描述已经完成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情。

例如,“我已经吃过早餐了”意味着我已经吃完了早餐。

同样的,如果我们说“我已经做完了我的作业”,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作业。

总而言之,“已经”描述已经发生或完成的事情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已经过去和纪录下来的。

尽管这两个词汇都描述已经发生的过去时间,但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在使用中,我们经常会混淆这两个词的含义,从而导致误解和误用。

例如,如果你说“我曾经不吃早餐”,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你曾经不吃早餐,但现在你已经改变了你的行为习惯,并开始吃早餐了。

但是,如果你说“我已经不吃早餐了”,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你几乎不吃早餐。

这两个句子的含义不同,但在表达中容易混淆。

此外,许多人使用“曾经”和“已经”这两个词在一起组合使用。

例如,“我曾经,已经去过纽约了,”这个句子的混淆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曾经”与“已经”这两个词相互矛盾,造成了语言上的失真和混淆。

所以,在使用这两个词汇时,我们应该知道它们的确切含义,并避免混淆和误解。

“曾经”一词用法辨析

“曾经”一词用法辨析
属 为数 不 多 的 现象 。
《 现代 汉语 词典 》 ( 商务印书馆 , 第 5版 ) 对” 曾经 ” 作 了 下
列注释 :
那么 , ” 曾经 ” 如此多 地用作 定语 , 是 否 可 以把 它 看 作 形 容 词 呢 ?我 们 知 道 , 如果一个词 , 当它 既 能 够 作 定 语 , 也 能 作 谓 语 或 谓 语 中心 语 时 , 它 肯 定是 形 容 词 。 因为 形 容 词 就 被 称 为谓 词 , 做谓 语 是 它基 本 的 语法 功 能。我 们 把 ” 曾 经 的 我 们” 、 ” 曾经的朋友 ” 、 ” 曾经 的约定 ” 、 ” 曾经 的美好 ” 、 ” 曾经 的 等待 ” 做些处理来看 : ” 我们曾经” 、 ” 朋友 曾经 ” 、 ” 约定 曾经 ” ” 美好 曾经 ” 、 ” 等 待 曾经 ” … … 从 以 上文 句 来 看 , 都缺乏 对主语 的 陈述 , ” 曾经 ” 是 无 法 承 担 这 一 功 能 的 。这 样 就 使 得 这 些 句 子 缺 少 谓 语 , 语 义 残 缺, 表 义 不 完 整 看来 , ” 曾经” 并 不 能 充 当 谓 语 。 因此 , 它 也 就不可能是形 容 词 了, 因 为 做 谓 语 是 形 容 词 最 主 要 的 语 法
特征 。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说明 , 就 是” 曾经 ” 是 否 可 以 作 为 副 词 充 当定 语 , 即 是 否 存 在 副 词 修饰 名 词 这一 语 法 现象 。 语 法 学 界 普遍 认 为 副 词 一 般 不 能 修 饰 名 词 , 很 多 学 者 的 态 度 是 鲜 明 而肯 定 的 , 如 吕叔 湘 、 朱德熙两 位先生合著 的《 语 法 修 辞 讲话 》 就 明确 指 出 届0 词” 能 限制 或 修 饰 动 词 ( 如 不 去 ) 、 形容词( 如很 好 ) , 但 是 不能 限制 或 修 饰 名 词 ( 不 能 说 不 人 、 彳 艮 人 ) ” 。但 是 也有 部 分 学 者 对 此 有 异 义 , 黄伯荣先生就 说过 : ” 有 些 副 词 既 可 以用 来修 饰 谓 语 , 也 可 以用 来 修 饰 名 词 , 只是 有 所限制。 ” 赵元任先生在《 汉 语 口语 语 法 》 中指出 , 名 词 性 谓 语 可 以受 副词 修 饰 。特 别 是 近 十 几 年 来 , 作 为 一 种 独 特 的 句 法 结构 , ” 程度 副 词 + 名 词 ” 以 其 独 具 风 格 的 表 义 功 能 在 口语 色 彩 较 浓 的 语 言 中被 广 泛 使 用 。比 如 ” 特男人 ” 、 ” 挺艺术 ” 、 ” 很 牛” 、 ” 很 阳光 ” 等 。不 过 , 对 副词 可 以修 饰 名 词 的 观 点 , 一 般 限 于” 程度副词” 的 范 围 中和 名 词作 谓 语 的情 况 下 。 这样看来 , ” 曾经 ” 是典 型 的副词 , 副词修 饰谓 词性 成分 是 副 词 最 基 本 的语 法 功 能 , 也 就 是 说 副 词 修 饰 限制 动 词 、 形 容词 , 作 状语 ; 被副词 修饰 的谓词性 成分 可以是 动词也 可 以 是形容词 , 可 以是 词也 可 以是 短 语 。 实际上 , ” 曾经 ” 用法非 常单 纯 : 即 用 在 动 词 或 形 容 词 前 面, 表示某种 动作 、 行 为 或 情 况 是 以 前 发 生 或 存 在 过 的 。 动 词后面常常与助词 ” 过” 搭配 , 如: 我” 曾经” 当过水 手 ; 我” 曾 经” 去过法 国 ; 我” 曾经 ” 拥 有 美 丽 的 容颜 , 等 等

辨析“已经和曾经”

辨析“已经和曾经”

“已经”和“曾经”是两个时间副词,它们的差别也主要反映在时间方面。

在一个表述中,通常需要两个时间的比较,一个是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即“所指时间”,另一个是表述事件的时间,即“参考时间”。

一般认为“曾经”所指事件与参考时间相隔较远,是“断”的关系,主要用于过去时;“已经”所指事件可以延续到参考时间当时,可以用在过去、现在和将来。

如:“曾过”句:我曾经在农村住过六年。

“已了”句:我已经在农村住了六年。

陆丙甫先生也曾做过关于“已经”和“曾经”的研究,他将上面两个句子做了如下变换(陆丙甫,1988):“曾了”句:我曾经在农村住了六年。

“已过”句:我已经在农村住过六年。

他认为就所表达的客观事理来说,“曾过”“曾了”“已过”三句是完全一样的,都是指以前已经结束的事。

于是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曾过”句=“曾了”句:我曾经在农村住过六年=我曾经在农村住了六年=>过=了“已了”句≠“已过”句:我已经在农村住了六年≠我已经在农村住过六年=>过≠了《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动词后的助词“过”有这样两个意思:⑴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

⑵表示动作完毕。

我们不妨称表第一种含义的“过”为“过1”,表第二种含义的“过”为“过2”,那么“曾过”句中的“过”为“过1”,表示曾经有过“在农村住六年”这样的事;“已过”句中的“过”为“过2”,表示“在农村住六年”这件事的结束。

体助词“了”也有两个。

“了1”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作用。

上面例句中的“了”都是词尾“了”,“了1”。

我们用标记过的“过”和“了”重写上面的句子得:“曾过”句:我曾经在农村住过1六年。

“曾了”句:我曾经在农村住了1六年。

“已了”句:我已经在农村住了1六年。

“已过”句:我已经在农村住过2六年。

现在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因为“过1=了1”,所以“曾过”句=“曾了”句因为“过2≠了1”,所以“已了”句≠“已过”句通常人们认为“曾经”和“过”和谐,“已经”和“了”和谐,这里为什么出现了反常呢?首先我必须说任何理论都有例外,其次“曾过”句和“曾了”句中虽然一个用“过”一个用“了”,但词异义同,整个句子语义上并没有变化。

“已经”与“曾经”之比较

“已经”与“曾经”之比较

浅析现在汉语中的“已经”与“曾经”摘要:提及“已经”和“曾经”,都是时间副词,且都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出现都要早于某一特定的时间。

但“已经”和“曾经”在表示时间的范围上也有所差异。

,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本文对现在汉语副词“已经”和“曾经”从语义平面,语法平面和语用平面三个方面,本着同中存异的原则,进行了粗略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和“曾经”之间细微的差别。

关键词:现代汉语;已经;曾经引言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用“已经”和“曾经”造句。

于是,对于这两个词的区分便显得尤其重要。

很多学者对于它们进行了比较,争论一直也就存在,我们先来看看吕淑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两个词的区别的定义,他认为“第一,‘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第二,‘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在况可能还在继续,‘曾经’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

”而马真对于这一看法则一度表示怀疑,他认为,“已经”强调句子所说的事情、情况在说话之前,或某个行为动作之前,或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就成为了事实,而其影响与效应具有延续性和有效性。

而“曾经”强调句中所说的事情或者情况是以往的一种经历,其影响与效用具有非延续性和非有效性。

例如,吕的一种说法,会让人错以为最近的发生的事情要用“已经“,而以前发生的事情就得用“曾经”,如果真是这样认为,那在两个词语后面加上“过后就会变得很难区分和使用,请看下面的例子:(1)上中学的时候他已经学过英语。

上中学的时候他已经学过英语。

(2)关于你的辞职问题,我已经问过他的意见。

关于你的辞职问题,我曾经问过他的意见。

显然,(1)说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2)说的是近期发生的事情,而它们的区别并不在于:时间的不久之前或是最近。

下面,我将从语义平面,语法平面及语用平面三个主要方面浅略的谈下我关于“已经”和“曾经”的一些看法。

(一)语义平面1“已经”和“曾经”在修饰带时间词、数量词的动词成分时,它们的语义指向不同,“已经”偏向于指时间,并不强调动作。

“已经”与“曾经”之比较

“已经”与“曾经”之比较

浅析现在汉语中的“已经”与“曾经”摘要:提及“已经”和“曾经”,都是时间副词,且都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出现都要早于某一特定的时间。

但“已经”和“曾经”在表示时间的范围上也有所差异。

,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本文对现在汉语副词“已经”和“曾经”从语义平面,语法平面和语用平面三个方面,本着同中存异的原则,进行了粗略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和“曾经”之间细微的差别。

关键词:现代汉语;已经;曾经引言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用“已经”和“曾经”造句。

于是,对于这两个词的区分便显得尤其重要。

很多学者对于它们进行了比较,争论一直也就存在,我们先来看看吕淑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两个词的区别的定义,他认为“第一,‘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第二,‘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在况可能还在继续,‘曾经’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

”而马真对于这一看法则一度表示怀疑,他认为,“已经”强调句子所说的事情、情况在说话之前,或某个行为动作之前,或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就成为了事实,而其影响与效应具有延续性和有效性。

而“曾经”强调句中所说的事情或者情况是以往的一种经历,其影响与效用具有非延续性和非有效性。

例如,吕的一种说法,会让人错以为最近的发生的事情要用“已经“,而以前发生的事情就得用“曾经”,如果真是这样认为,那在两个词语后面加上“过后就会变得很难区分和使用,请看下面的例子:(1)上中学的时候他已经学过英语。

上中学的时候他已经学过英语。

(2)关于你的辞职问题,我已经问过他的意见。

关于你的辞职问题,我曾经问过他的意见。

显然,(1)说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2)说的是近期发生的事情,而它们的区别并不在于:时间的不久之前或是最近。

下面,我将从语义平面,语法平面及语用平面三个主要方面浅略的谈下我关于“已经”和“曾经”的一些看法。

(一)语义平面1“已经”和“曾经”在修饰带时间词、数量词的动词成分时,它们的语义指向不同,“已经”偏向于指时间,并不强调动作。

时间副词“曾经”与“已经”

时间副词“曾经”与“已经”

( )等你赶到那 里 ,他 大概 已经 走 了。
( 等 你赶 到那 里 ,他 大概 曾经 走 了。 * )
那 么 ,他们 的 论 述 是 否 已经 揭 示 出 “ 经 ” “ 曾 已经 ” 的 实 质 性 用 法 了 呢 ? 下 面 就 我
的理解谈 谈我 的看法 。
( )在 句子 中没有其他 时 间词语或提 示性 时 间短语 时 ,“ 一 曾经” 已经”表 时 间的 、“
情况 :
1 曾 经 ” 已经 ” 都 表 已然 态 。 即 表 示 某 行 为 动 作 或 情 况 在说 话 时 间 之 前 进 行 、 .“ 、“
完 成 或 发 生 、存 在 了 。
( )他 曾经读过 我 的一 两个短篇 。(《 人 四十》 6 男 ) ( )他 已经结婚 了。(《 7 男人 的一半是女 人》 )
维普资讯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 刊 ( 社会 科 学 版 )
第2 3卷第 2期
J 刀 A FT R D T S V 1 3N2 OL[ LO HEG A UA E o.2 o
2o S o 2 UN T —S N YA E UNI STY (oC ALS I Ⅵ R I S I C ENC S 2 0 E ) 02
“ 曾经 ” 已经 ” 的 用 法 。 、“

、 “ 【 、“ 皇 ”与 态 曾经 已经 — 时 ・ 日篁 ” 、 【 I J H

吕叔湘 《 现代汉语 八百 词 》8 9页这 样 总结 : “ 曾经” 表示 从 前 有过某 种行 为或 情
况 ,时 间一 般 不 是 最 近 ;“ 已经 ” 表 示 事 情 完 成 ,时 间 一 般 在 不 久 以前 。 对 此 , 马 真 在

辨析“已经和曾经”

辨析“已经和曾经”

“已经”和“曾经”是两个时间副词,它们的差别也主要反映在时间方面。

在一个表述中,通常需要两个时间的比较,一个是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即“所指时间”,另一个是表述事件的时间,即“参考时间”。

一般认为“曾经”所指事件与参考时间相隔较远,是“断”的关系,主要用于过去时;“已经”所指事件可以延续到参考时间当时,可以用在过去、现在和将来。

如:“曾过”句:我曾经在农村住过六年。

“已了”句:我已经在农村住了六年。

陆丙甫先生也曾做过关于“已经”和“曾经”的研究,他将上面两个句子做了如下变换(陆丙甫,1988):“曾了”句:我曾经在农村住了六年。

“已过”句:我已经在农村住过六年。

他认为就所表达的客观事理来说,“曾过”“曾了”“已过”三句是完全一样的,都是指以前已经结束的事。

于是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曾过”句=“曾了”句:我曾经在农村住过六年=我曾经在农村住了六年=>过=了“已了”句≠“已过”句:我已经在农村住了六年≠我已经在农村住过六年=>过≠了《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动词后的助词“过”有这样两个意思:⑴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

⑵表示动作完毕。

我们不妨称表第一种含义的“过”为“过1”,表第二种含义的“过”为“过2”,那么“曾过”句中的“过”为“过1”,表示曾经有过“在农村住六年”这样的事;“已过”句中的“过”为“过2”,表示“在农村住六年”这件事的结束。

体助词“了”也有两个。

“了1”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作用。

上面例句中的“了”都是词尾“了”,“了1”。

我们用标记过的“过”和“了”重写上面的句子得:“曾过”句:我曾经在农村住过1六年。

“曾了”句:我曾经在农村住了1六年。

“已了”句:我已经在农村住了1六年。

“已过”句:我已经在农村住过2六年。

现在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因为“过1=了1”,所以“曾过”句=“曾了”句因为“过2≠了1”,所以“已了”句≠“已过”句通常人们认为“曾经”和“过”和谐,“已经”和“了”和谐,这里为什么出现了反常呢?首先我必须说任何理论都有例外,其次“曾过”句和“曾了”句中虽然一个用“过”一个用“了”,但词异义同,整个句子语义上并没有变化。

“已经”和“曾经”的语义及语用特征

“已经”和“曾经”的语义及语用特征

“已经”和“曾经”的语义及语用特征作者:曲殿宇徐秀芝来源:《硅谷》2009年第03期[摘要]在从“已经”和“曾经”不同的语义和语用特征,来说明它们在句子表达中的语法意义。

从而使时间概念更加明确,意义阐释更加清晰,并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已经曾经语义语用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10172-01在现代汉语的教学中,总能遇到同类词在意义表达上的不同用法,而且这些差异往往表现在极为细微的意义趋向上。

作为实词中的一类副词,在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上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而“已经”和“曾经”又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副词,所以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差异,对理解表达上的意义趋向也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曾经”的语义特征关于副词“曾经”,《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和吕淑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它所表示的意义趋向说法有所不同。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说,“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而《现代汉语八百词》则认为,“曾经”表示所指时间离说话时有相当距离,相关的事件也已经结束了。

两者说法在语义的表达上有些细微的差异。

我们试举几个例子:(1)他曾经说过这件事。

(2)这里曾经闹过水灾。

(3)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

(4)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

上面所举的例子都能看出“曾经”表示相关事件已经结束了。

这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中都已经表述的很明确。

但就时间离说话有相当的距离这一点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

如例(1)“他曾经说过这件事”中的“事”,可以理解为他说话时较远或较近,对于时间的长短并没有阐释清晰。

其它几个例句的理解也是一样。

这就可以看出,“曾经”在表达时间距离的意义时,应该有一个时间的界定。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句子中添加一个时间名词用以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

例如在例(1)前加入时间名词,变成: (5)昨天他曾经说过这件事、 (6)两年前他曾经说过这件事。

“曾经”一词用法辨析

“曾经”一词用法辨析

“曾经”一词用法辨析摘要:”曾经”用于做定语的实例,逐渐多了起来,并不断扩散,目前至少在大众媒体领域是广泛使用了。

”曾经”用法非常单纯:即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发生或存在过的。

许多人习以为常的”曾经的……”就是一个错误,它反映了使用者以及一些大众传媒在语言使用中规范意识的缺失。

关键词:辨析;曾经;定语;用法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205-01数年前,摇滚歌手许巍唱起了自创的歌曲《曾经的你》,于是网络中、影视里、生活中,”曾经的我们”、”曾经的朋友”、”曾经的约定”、”曾经的美好”、”曾经的等待”等把”曾经”用于做定语的实例,逐渐多了起来,并不断扩散,目前至少在大众媒体领域是广泛使用了,一些央视知名主持人也是张口就来。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湖南卷)第一大题语言知识及运用中,第二小题的b选项”与人间世事变幻、朝代更迭一样,罗布泊也经历了几荣几衰,曾经的浩瀚大湖如今变成了茫茫沙海”作为正确选项,”曾经”一词做定语,算是出现在规范严谨的文本中了,但仍然属为数不多的现象。

那么,”曾经”如此多地用作定语,是否可以把它看作形容词呢?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词,当它既能够作定语,也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时,它肯定是形容词。

因为形容词就被称为谓词,做谓语是它基本的语法功能。

我们把”曾经的我们”、”曾经的朋友”、”曾经的约定”、”曾经的美好”、”曾经的等待”做些处理来看:“我们曾经”、”朋友曾经”、”约定曾经”“美好曾经”、”等待曾经”……从以上文句来看,都缺乏对主语的陈述,”曾经”是无法承担这一功能的。

这样就使得这些句子缺少谓语,语义残缺,表义不完整。

看来,”曾经”并不能充当谓语。

因此,它也就不可能是形容词了,因为做谓语是形容词最主要的语法特征。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说明,就是”曾经”是否可以作为副词充当定语,即是否存在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法现象。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0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常用虚词辨析集锦(上)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0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常用虚词辨析集锦(上)

主标题:常用虚词辨析集锦(上)副标题:常用的虚词辨析难度较大,你积累了吗?关键词:虚词,辨析,集锦难度:4重要程度:3内容:不必未必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

“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

“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曾经已经(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差点儿[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a)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

差点儿[没]闹笑话。

(事实是没闹笑话)|差点我[没]答错。

(事实是没答错)|差点儿[没]摔倒。

(事实是没摔倒)(b)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动词用否定式。

差点儿没见着。

(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答不上来。

(事实是答上来了)|差点没买到。

(事实是买到了)(c)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

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

差点儿就见着了。

(事实是没见着)|差点儿考上甲班。

(事实是没考上甲班)|差点儿就买到了。

(事实是没买到)除非[连]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除非只有(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

(2)"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

除非是你才那样想。

|只有你才那样想。

(3)“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略论语义平面上_已经_和_曾经_的区别

略论语义平面上_已经_和_曾经_的区别
[ 2]
曾经
在表达
, 应该 有一 个时间 的界 定 , 并提出 解决
方案 , 即在句子中添加一个时间名词用 以表示事件 发生的时
三 、 已经 与 曾经 在语义平面上的差别 已经 与 曾经 在语义平面上的差别可以 按 已 经 的 分成两部分来讨 论 : 先把叙 述现 在、 将来事 件或 状态的 句子 中 已经 与 曾经 进 行比 较 , 再 把叙 述过去 事件 或状 态的 句子中的 已经 与 曾经 进行比较。 先来考察前者 。 ( 1) A. 现在他已经认识二千多个英语单词了 。 B. ﹡ 现在他曾经 认识二千多个英语单词了 。 ( 2) A. 明年这个时候 , 他已经毕业了 。 B. ﹡ 明年这个时 候 , 他曾经毕业 。 C. 去年这个时候 , 他已经毕业了 。
在叙述过去的事情或状态的句子中已经往往含有所说的事情或情况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前包括说话之前和某个特定的行为动作之前就成为事实其效应与影响一直作用于那个特定时间之后的意思
语文学刊
2010 年第 4期
略论语义平面上 已经 和 曾经 的区别
!
邓世平
薛敬敬
南京 210037)
( 南京林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江苏 [摘 要]
可见 , 已经 可以用于现在 时、 将 来时的 句子中 , 而 曾 经 不能。有人据此认为 已经 表示 现在 ( 或将来 ), 曾 经 表示过去 , 即将 已经 、 曾经 归入时间副词范畴 : ( 4) a . 他已经有两个儿子了 。 ( 他现在有两 个儿子 ) b. 他曾经去过乌鲁 木齐 。 ( 他过去去过乌鲁木齐 ) 通常人们把曾 经 、 已 经 看 成 是表 时 间 的副 词。马 真、 陆俭明在 ∀现代汉 语虚词 散论 # 中 , 将传统意 义上的 时间 副词可以分为 两 小类 , 一 类 是 定 时 时间 副词 , 一 类是 不定时时间副 词 。所 谓 定时 时间副 词 , 是说 这类 时间 副词 , 只能用来说 某一 特定 时间 里完 成或 发生 的事。 这某 一特定时间或是指过去 , 或是指现在 , 或是指将来。根据这 个分类标准 , 可 以把 已经 和 曾 经 按照语 法意 义做 一个 区分 : 曾经 只 表示过去这 一特定 时间里 完成或 发生的 事 , 所以属于 定时时 间副 词 , 已经 可 以表 示过 去、 现在、 将 来完成或发生的事 , 所以应该是 不定时时间副 词 。 但仅仅靠 这样 的区 分 , 下 面的 句 子中 的 现象 就 不 能解 释: ( 5) A. 现在他已经有两个儿子了 。 B. 去年他曾经去过乌 鲁木齐 。 上面 A. 、 B 两个句 子中的 已经 和 曾 经 还是表 时间 的吗 ? 针对这个问题 , 陆俭 明、 马真在 ∀现代 汉语虚 词散 论 # 中指出 , 通常 所说 的 时间 副 词 , 大 多不 表 示 时 , 而 表示 态 。所以 A、 B 中 的 已经 、 曾 经 是不能 单纯 靠 不定 时时间副词 和 定时 时间 副 词 来区 分的。 当通 常所 说的 时间副词不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 提示性时间 短语共现时 , 既 表示时间又表示时态 ; 而当它们与表示 时间的词语 或提示性 时间短语共现时 , 这 些副词 不再 表时间、 而 只分 别表示 不同 的态 : 曾然态、 已然态、 未然态等。据此 , 结合上 面的例句 , 可 以认定 : 当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 共现时 , 曾 经 表示过去的曾然 ( 例 ( 3) ) , 而 已经 表示现在的已然 ( 例 ( 1) A ) 、 将来的已然 ( 例 ( 2) A ) 。 ( 当然 已经 也可以表示过 去的已然 ( 例 ( 2) C) , 这一点接下来会提到。) 上面指出 已经 可 以传达 现在、 将来这 一层 面的意 思 , 而 曾经 只能传达过去这一 层面的意思。 那么如 果 已 经 和 曾经 都叙述过去的事情 , 二者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就会一 致呢 ? ( 6) a . 闽江口金三角 , 90年 代初已 经是一 个很有 实力的 经济圈了 。 b. 闽江口金三角 , 90 年代初曾经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经济 圈。 两个句子都在叙述 过去的事情 , 但 a句 表示闽江 口金三 角现在还是一个有实力 的经济圈 , 而 b 句则是说闽 江口这块 三角地带过去 有实 力、 现 在衰 退了。 可见 , 曾经 、 已 经

从时体理论看“曾经”和“已经”的语法意义

从时体理论看“曾经”和“已经”的语法意义

从时体理论看“曾经”和“已经”的语法意义本文引入相关的时体理论,对“曾经”和“已经”的语法意义进行描写,分析其时间指向和事件的影响与效应。

研究表明:“曾经”用于过去完成,“已经”用于过去、现在、将来时间的完成。

“曾经”“已经”与句尾“了”的共现情况不同,“曾经”在时间指向上具有回溯性,与句尾“了”的“起始义”不相容,因而不能共现;“已经”在时间指向上是右向的,与句尾“了”的“起始义”相容,因而可以共现。

“曾经”和“已经”都隐含事实的影响与效应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当后续句与隐含的影响与效应相符时,形成相承关系,不相符时形成转折关系。

标签:曾经已经时体时间指向影响与效应一、引言“曾经”和“已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容易混淆的一组词,两者的语法意义曾经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

《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吕叔湘,1990)。

(吕叔湘,1990:111)在比较“曾经”和“已经”的语法意义时曾指出:第一,“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第二,“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第三,“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马真(2003)对《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表述提出了商榷,认为“已经”是不定时时间副词,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强调句子所说的事情、情况在某个时间之前就成为事实了,其影响与效应具有延续性和有效性。

“曾经”是定时时间副词,“主要强调句中所说的事情或情况是以往的一种经历”,其影响与效应含有非延续性和非有效性。

她对《现代汉语八百词》论及的两者区别的第一、第二点提出了反例,但没有阐明原因。

胡正微(2005)区分了基本语法意义和派生语法意义,并从句子结构线索的角度对“曾经”和“已经”的延续性与有效性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曾经”在两种结构线索中都保留“过去一度如此”的基本意义,在转折型线索中,强调“现在不如此了”或“现在又当别论”具有非延续性与非有效性,而在相承线索中,“曾经/曾”表示“有效性,延续性”的语法意义。

课文中已的用法

课文中已的用法

文字是记录信息的图像符号。

课文中已的用法有哪些呢,的课文中已的用法,欢迎阅读课文中已作为副词的用法⒈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⒉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⒊ 以前 [before]。

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⒋ 罢了,算了 [well]。

如:已乎(算了)⒌ 太 [too]——表示程度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诗·唐风》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⒍ 又 [also]——表示行为的频率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世说新语》⒎ 最终,终归 [finally]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

——《荀子》⒏ 已而,然后 [then;after that]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课文中已作为动词的用法⒈ (象形。

象蛇形。

一说原与“子”同字。

本义:停止)⒉ 同本义 [cease;stop]鸡鸣不已。

——《诗·郑风·风雨》。

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

——《诗·小雅·南山有台》。

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

——《史记·项羽本纪》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列子·汤问》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后汉书·列女传》甘销沉于二十载,风雨之鸣不己。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⒊ 又如:不已⒋ 完成,完毕 [finish]已,成也。

——《广雅》已事遄往。

——《易·损》。

注:“竟也。

”且曰吾已。

——《左传·昭公十三年》。

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

高三语文高考备考:常用虚词辨析素材

高三语文高考备考:常用虚词辨析素材

高考语文备考:常用虚词辨析集1.不必未必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

"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

"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2.曾经已经。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1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3.差点儿[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a)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

差点儿[没]闹笑话。

(事实是没闹笑话)|差点我[没]答错。

(事实是没答错)|差点儿[没]摔倒。

(事实是没摔倒)(b)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动词用否定式。

差点儿没见着。

(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答不上来。

(事实是答上来了)|差点没买到。

(事实是买到了)(c)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

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

差点儿就见着了。

(事实是没见着)|差点儿考上甲班。

(事实是没考上甲班)|差点儿就买到了。

(事实是没买到)4.除非[连]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语用学 论已经和曾经

语用学 论已经和曾经

论“已经”和“曾经”由于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以汉语中的虚词承担繁重的语法任务,因而对虚词的研究也成为了现代汉语语法的要点和难点。

而对虚词的研究,包括两大类:一是虚词用法的研究,二是虚词意义的研究。

而“已经”和“曾经”这两个虚词也有相同和不同的用法,今天我们就从其用法和意义两大方面对这两个时间指示语进行分析和对比。

从虚词的用法入手来分析和认识“已经”和“曾经”。

对于虚词用法的研究可以从八个方面进行,分别是:1、句类2、词类3、音节4、轻重音5、肯定和否定6、简单与复杂7、位置8、跟其他词语的搭配。

(1)从句类上看,“已经”和“曾经”都可用于多种句式,可用于陈述句、疑问句。

在疑问句中,又有细微的区别,“已经”可以出现在一般疑问句中,而“曾经”出现在选择疑问句中。

如:我们已经到了,是吗?你曾经是老师,还是律师?(2)从词类上看,“已经”和“曾经”都能接接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但是“曾经”做定语或者位于句首时接名词性成分,“已经”就不可以。

如:曾经的回忆。

(3)从音节上看,“已经”和“曾经”都可以接单音节词语和双音节词语。

如:已经吃过了;曾经做过。

警察已经排查了所有的港口。

他曾经研究过人类的起源,但是后来放弃了。

(4)从轻重音上看,“已经”和“曾经”都可以通过轻重音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如:’已经三个了,表示够了;而已经’三个了,则表示言多。

我’曾经看过,表肯定语气,强调在过去的时间里做过某事;我曾经’看过?则表疑问语气,怀疑在过去的时间里是否做过某事。

这在其他副词上也表现明显。

(5)、从肯定和否定上看,“已经”和“曾经”有着不同的用法。

“已经”修饰由副词“不”构成的否定基本没有什么条件制约。

如:我已经不在乎你了;“曾经”修饰由副词“不”构成的否定形式时,要求后面所接动词为表示心理活动或表示意愿的。

如:我曾经不喜欢下雨天;我曾经不看小说;我曾经不喜欢看小说。

“已经”和“曾经”修饰由副词“没有”构成的否定形式时,一般都要求在“没有”前加上表示时段的时间成分。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常见虚词辨析精髓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常见虚词辨析精髓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常见虚词辨析精髓2021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常见虚词辨析精髓?1.不必未必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

“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

“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2.曾经差不多。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形,时刻一样不是最近。

“差不多”表示情况完成,时刻一样在不久往常。

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这本书我差不多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形现在已终止;“差不多”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形可能还在连续。

我曾经在那个地点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那个地点了)。

|我差不多在那个地点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那个地点)。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差不多”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3.差点儿[副]表示某种情况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a)表示不期望实现的情况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动词用确信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

差点儿[没]闹见笑。

(事实是没闹见笑)|差点我[没]答错。

(事实是没答错)|差点儿[没]摔倒。

(事实是没摔倒)(b)表示期望实现的情况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动词用否定式。

差点儿没见着。

(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答不上来。

(事实是答上来了)|差点没买到。

(事实是买到了)(c)表示期望实现的情况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

动词用确信式,前面常用“就”。

差点儿就见着了。

(事实是没见着)|差点儿考上甲班。

(事实是没考上甲班)|差点儿就买到了。

(事实是没买到)。

课文中已的用法

课文中已的用法

课文中已的用法文字是记录信息的图像符号。

课文中已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课文中已的用法,欢迎阅读课文中已作为副词的用法⒈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⒉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⒊ 以前 [before]。

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⒋ 罢了,算了 [well]。

如:已乎(算了)⒌ 太 [too]——表示程度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诗·唐风》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⒍ 又 [also]——表示行为的频率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世说新语》⒎ 最终,终归 [finally]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

——《荀子》⒏ 已而,然后 [then;after that]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课文中已作为动词的用法⒈ (象形。

象蛇形。

一说原与“子”同字。

本义:停止)⒉ 同本义 [cease;stop]鸡鸣不已。

——《诗·郑风·风雨》。

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

——《诗·小雅·南山有台》。

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

——《史记·项羽本纪》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列子·汤问》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后汉书·列女传》甘销沉于二十载,风雨之鸣不己。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⒊ 又如:不已⒋ 完成,完毕 [finish]已,成也。

——《广雅》已事遄往。

——《易·损》。

注:“竟也。

”且曰吾已。

——《左传·昭公十三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经”和“曾经”是两个时间副词,它们的差别也主要反映在时间方面。

在一
个表述中,通常需要两个时间的比较,一个是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即“所指时间”,另一个是表述事件的时间,即“参考时间”。

一般认为“曾经”所指事件与参考时间
相隔较远,是“断”的关系,主要用于过去时;“已经”所指事件可以延续到参考时
间当时,可以用在过去、现在和将来。

如:
“曾过”句:我曾经在农村住过六年。

“已了”句:我已经在农村住了六年。

陆丙甫先生也曾做过关于“已经”和“曾经”的研究,他将上面两个句子做了如下变
换(陆丙甫,1988):
“曾了”句:我曾经在农村住了六年。

“已过”句:我已经在农村住过六年。

他认为就所表达的客观事理来说,“曾过”“曾了”“已过”三句是完全一样的,都
是指以前已经结束的事。

于是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曾过”句=“曾了”句:我曾经在农村住过六年=我曾经在农村住了六年=>过=了
“已了”句≠“已过”句:我已经在农村住了六年≠我已经在农村住过六年=>过≠了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动词后的助词“过”有这样两个意思:
⑴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

⑵表示动作完毕。

我们不妨称表第一种含义的“过”为“过1”,表第二种含义的“过”为“过2”,那
么“曾过”句中的“过”为“过1”,表示曾经有过“在农村住六年”这样的事;“已
过”句中的“过”为“过2”,表示“在农村住六年”这件事的结束。

体助词“了”也
有两个。

“了1”用在动词后,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有成句作用。

上面例句中的“了”都是词尾“了”,“了1”。

我们用标记过的“过”和“了”重写上面的句子得:
“曾过”句:我曾经在农村住过1六年。

“曾了”句:我曾经在农村住了1六年。

“已了”句:我已经在农村住了1六年。

“已过”句:我已经在农村住过2六年。

现在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因为“过1=了1”,所以“曾过”句=“曾了”句
因为“过2≠了1”,所以“已了”句≠“已过”句
通常人们认为“曾经”和“过”和谐,“已经”和“了”和谐,这里为什么出现
了反常呢?首先我必须说任何理论都有例外,其次“曾过”句和“曾了”句中虽然一
个用
“过”一个用“了”,但词异义同,整个句子语义上并没有变化。

“曾经”和“过”
更和谐还因为“曾经”与“过”的搭配能用在更广泛的范围里。

只有当动词后有时
量、动量补语时,“曾经”才能与“了”搭配。

如:
他曾经结了三次婚。

*他曾经结了婚。

我曾经在上海住了三年。

*我曾经在上海住了。

但是我们很难从例句中看出“已经”与“了”的和谐,它既可与“了”搭配,又
可与
“过”搭配,两句语义不同,两种搭配的分布比例相差也不悬殊。

不过“已了”句和“已过”句句尾都可以加上一个“了”(“了2”),而且加上“了2”后,“已过”
句中的
“过2”变为“过1”,句义也与“已了”句相同,这说明“了2”是改变句义的因素。

“了
2”表示什么呢?从体上说,“了2”表示行为动作的实现;从时上说,“了2”起着连接
“已经”所指事件和参考时间的作用,表示“断”的“已过”句由于加了“了2”而表

“连”。

由于任何带“已经”的句子都可以在句尾加上一个“了”字,因此“已经”

“了”的和谐实际上是“已经”与了2的和谐。

据此我们可以说,用“已经”的句子都可以通过“了2”把“已经”所指事件与参考时
间相
连,使之与参考时间有关;用“曾经”的句子则没有这样的手段,它所指的事件都发生在
参考时间之前,常常蕴含有“过去与参考时间相反”的言外之义。

根据这条原则我们可以
得出几条推论:
推论1:死,老,长大……这种表一次性动作的词只能与“已经”搭配,不能与“曾经”搭
配。

已经死了。

*曾经死过。

已经老了。

*曾经老过。

已经长大了。

*曾经长大过。

句中的参考时间为现在,“已经”句都表示现在的状态,而“曾经”句则表示“过去

过,现在没死”“过去老过,现在没老”“过去长大过,现在没长大”,这都有背常理,
所以不能说。

推论2:“已经”和“曾经”与形容词搭配时,“已经”表示现在的状况,说明现在的
状况
与过去相反;“曾经”则表示过去的状况,更强调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示过去与现在相
反。

他已经很瘦了。

他曾经很瘦。

人已经很多了。

人曾经很多。

这房间已经很脏了。

这房间曾经很脏。

“他已经很瘦了”说明他以前可能没有这么瘦,“他曾经很瘦”说明他现在不瘦,甚
至可
能很胖。

推论3:“已经”和“曾经” 用于否定句时,“已经+否定词”是否定现在肯定过去,“曾
经+否定词”是否定过去肯定现在。

他已经不能走路了。

他曾经不能走路。

他已经不认识我了。

他曾经不认识我。

这儿已经不是她的家了。

这儿曾经不是她的家。

这儿已经没有热闹的街市了。

这儿曾经没有热闹的街市。

她已经没有勇气了。

她曾经没有勇气。

“已经”和“曾经”都可与否定词“不”,“没有”组合,但语义有所不同。

“他已
经不
能走路了”表示他现在的状况,过去他能走只是现在不行了。

“他曾经不能走路”表示他
过去的状况,他曾有一段时期不能走路,现在则恰恰相反,他又能走路了。

此外,在修饰带时间词、数量词的动词成分时,“已经”和“曾经”的语义指向不同:
“已经”更偏向于指时间,并不强调行为动作;而“曾经”则指向整个谓语部分。

如:
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曾经三天没吃饭。

已经很久没开火了。

曾经很久没开火。

我已经在上海住了三年。

我曾经在上海住过三年。

我已经在这儿等了三个小时。

我曾经在这儿等过三个小时。

以上例句可以作这样的转换:
没吃饭已经三天了。

*没吃饭曾经三天。

没开火已经很久了。

*没开火曾经很久。

我在上海住了已经三年了。

*我在上海住过曾经三年。

我在这儿等了已经三个小时了。

*我在这儿等过曾经三个小时。

“已经”语义指向时间词“三天”、“很久”、“三年”、“三个小时”,“曾
经”则
指向整个谓语部分“三天没吃饭”、“很久没开火”、“住过三年”、“等过三个小时”。

同时这也说明“曾经”不能直接修饰时间词,而“已经”可以。

“已经”和“曾经”对语义的抽象程度也有不同的要求,请看下面例句:
我已经吃过饭了。

*我曾经吃过饭。

我已经洗过脸了。

*我曾经洗过脸。

我已经听过音乐了。

*我曾经听过音乐。

我已经吃过墨西哥饭了。

我曾经吃过墨西哥饭。

我已经用牛奶洗过脸了。

我曾经用牛奶洗过脸。

我已经听过真正的黑人音乐了。

我曾经听过真正的黑人音乐。

用“已经”的句子语义抽象程度较高,它既可以与一些泛指概念搭配使用,又可以与
这些
泛指概念的下位概念搭配使用。

用“曾经”的句子语义抽象程度则较低,它所指的事
件相
对于主语来说不经常发生,稀有,因此“曾经”常和一些下位概念搭配使用。

此外,“曾经”有两种特殊用法,“已经”是不能这么用的。

1 “曾经”作定语:
曾经的日子。

曾经的笑脸。

2 “曾经”可单独用,位于句首:
曾经,我在包袱背后浮沉了好些年。

曾经,她也那么自信,那么真心。

曾经,一位妈妈带了一对年轻夫妻来。

总结以上特征得:
1 “已经”比“曾经”使用广泛,二者在多数情况下不能替换,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各自
所应用的时间范畴不同。

虽然“已经”和“曾经”都强调完成,但“已经”可用于过
去,
现在和将来,常隐含着现在的状况与过去相反的意思。

而“曾经”只用于过去时,强
调过
去与现在的对比,指过去如此,而现在不这样。

2 在修饰带时间词、数量词的动词成分时,“已经”和“曾经”的语义指向不同:
“已
经”更偏向于指时间,并不强调行为动作;而“曾经”则指向整个谓语部分。

3此外,“曾经”有两种特殊用法:①“曾经”不与死,老,长大等表一次性动作的V

用。

②“曾经”可作定语,可单独用,位于句首,而“已经”不可以这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