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三节地方性砷中毒
燃煤型地方性氟(砷)中毒概况
四川
贵州
湖南
2. 食物氟含量检测结果
30 25 20 15 10
5 0
云南
玉米氟含量检测结果
粮食氟均值(mg/kg)
贵州
四川
重庆
湖北
湖南
辣椒氟含量检测结果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贵州
四川
云南
重庆
湖南
湖北
辣椒氟均值(mg/kg)
3.调查省儿童尿氟检测结果
4 3.5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1820.1 0.1817:0717:07 :5517:0 7:55Oc t-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18日 星期日5 时7分5 5秒Sun day , October 18,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82020年10月 18日星 期日5 时7分55 秒20.1 0.18
全国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统计表
病区类型 饮水型 燃煤型
合计
县数(个) 44 4 48
村数(个) 480 26 506
病人数(人) 9,755 2,336 12,091
4.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现况
全国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情况统计表
病区 病区村数(个)/ 已改水村数(个)/ 改水/改灶率 实际受益
类型
户数(户) 已改灶户数(户)
2.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生物地球化 学性疾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 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过 多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着色、 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
二、地方性氟(砷)中毒的病区类型 1.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预防砷中毒教案
地方性预防砷中毒教案赵福波教学内容: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砷中毒,了解砷中毒的相关表现。
2、使学生知道砷中毒的一些常见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一、基本介绍砷中毒,常称砒霜中毒,多因误服或药用过量中毒。
生产加工过程吸入其粉末、烟雾或污染皮肤中毒也常见。
三氧化二砷经口服5~50mg即可中毒60~100m g即可致死。
砷中毒死亡者尸体皮肤呈脱水状,口唇、指甲明显青紫。
熔炼或焙烧含砷矿石时,砷以蒸气状态逸散于空气中,迅速形成氧化砷;砷酸铅Pb3(AsO4)2、砷酸钙Ca3(AsO4)2等为农药用于杀虫灭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农业用于杀虫灭鼠,皮毛工业中用于消毒防腐,玻璃工业中用作脱色剂。
雌黄As2S3、雄黄As2S2、巴黎绿(醋酸砷酸铜)均可制成含砷颜料,祖国医学中应用雄黄、三氧化二砷为外用药治疗皮肤病。
二、元素来源:主要以硫化物矿形式存在,有雄黄(As4S4)、雌黄(As2S3)、砷黄铁矿(FeA sS)等。
由三氧化二砷用碳还原而制得。
生理学原理砷进入人体内被吸收后,破坏了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引起组织损害和机体障碍,可直接引起中毒死亡。
如果将砷作用于人体局部,最初有刺激症状,久之出现组织坏死。
砷对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
经粘膜(包括阴道)或皮肤吸收的砷及化合物,主要沉积在毛发、指甲、骨、肝和肾等器官。
砷与毛发、指甲皮肤的角化组织有亲和力,无论是慢性砷中毒或急性砷中毒,只要其中毒后尚存活1周以上,便可从毛发中发现较多含量的砷。
砷中毒主要类型砷中毒一般都是由口服引起的。
砷急性中毒的症状有两种类型,即麻痹型和胃肠型。
其中尤以胃肠型较为常见。
大量砷化物进入体内,可以麻痹中枢神经,出现四肢疼痛性痉挛,意识模糊、谵妄、昏迷、脉搏速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数小时内因毒物抑制中枢神经而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胃肠道的症状来不及出现或者症状很轻微。
这就是麻痹型的症状。
砷毒性
静脉和口服药代动力学比较
A
轻度血管 舒张—— 水肿 血容量减 少 低血压、 心衰、心 律失常 (QT间期 ) 长期—— 周围血管 病变,乌 脚病
B
急性—— 腹痛、腹 泻、消化 道出血 慢性—— 不易观察 到 水样腹泻 呕血 口腔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ext Text
心血管系统
胃肠道
砷的生理学毒理学作用
C
作用于肾 毛细血管、 肾小管、 肾小球引 起肾损伤 少尿、蛋 白尿、血 尿
G
肝毒性— —产生脂 肪浸润、 中央坏死、 肝硬化、 黄疸
H
皮肤癌
肺癌
膀胱癌
神经系统
血液
肝脏
致癌作用
砷的生理学毒理学作用
砷中毒治疗
洗胃,灌入活性炭。注意防治和纠正脱
水、休克及电解质紊乱。
螯合治疗:二巯基丙醇、青霉胺、
二
巯丁二酸
透析
毒性
MMA Ⅲ DMA Ⅲ
organic arsenicals
As5+
As3+
吸收:迅速。 分布:主要储存于肝、肾、心、肺。少量分布于肌 肉、神经组织。因为角蛋白的高巯基含量,砷在头 发和指甲中的含量最高。给药两周后开始在头发沉 积并稳定数年。因为与P的化学相似性,在骨骼与牙 齿沉积很久。砷易通过胎盘。 消除:多种途径(粪、尿、汗、乳汁、头发、肺), 主要通过尿,尿排泄半衰期3-5天。
砷毒性
自然界中砷循环
自 然 界 中 砷 暴 露
01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02 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 03
作为冶炼铜、锌、铅的 副产品释放到环境中
04 含砷的农药和除草剂
05 动物饲料
砷中毒ppt课件
致,可伴有或不伴有延髓中枢的衰竭,但比较少见。较多
见的是所谓“急性胃肠炎型”,患者先感咽喉及食管有烧
灼感。十余分钟或数小时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继 之腹泻、大便呈米汤样或血样便;吐泻剧烈者可持续数日 至2周,甚至引起不同程度的脱水。患者口渴、尿少、皮 肤弹性差、体温下降、腓肠肌痉挛、头晕、极度衰弱无力。 由于砷对心肌和毛细血管的直接损害,加之脱水、电解质 紊乱,重症患者常发生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心音低钝、 脉细数、四肢厥冷、出汗。
.
36
5)电生理检查:心电图可见ST段下降,T波 平坦,双相或倒置,QT时间延长或心律不 齐。重度中毒者脑电图可显现阵发性异常 放电或其他异常脑波。出现多发性周围神 经病者,神经肌电图可发现受累肌肉出现 失神经电位,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 慢。
.
37
5临床表现
2.慢性中毒 在防护不周的含砷矿石冶炼作业及三氧化
.
14
糙米糠麸
.
15
.
16
3毒代动力学
三价砷化物(如三氧化二砷、亚砷酸盐)及五 价砷化物(砷酸盐)皆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 化道吸收。职业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 砷化物经皮吸收较慢。非职业中毒则多为 经口中毒,肠道吸收可达80%。
.
17
3毒代动力学
进入体内的砷,95%一97%即迅速与细胞 内血红蛋白的珠蛋白结合,于24h内分布至 肝、肾、肺、胃肠道壁及脾脏中。五价砷 与骨组织结合,可在骨中储存数年之久, 但其大部分皆在体内被还原为三价砷。有 机胂在体内也转变为三价砷。三价砷甚易 与巯基结合,可长期蓄积于富含巯基的毛 发及指甲的角蛋白中。
皮肤角化过度以手掌及足底为著除足部胼胝对称性角化增厚外典型的表现是在手掌的尺侧外缘手指的根部分布许多小的角样或谷粒状角化隆起俗称砒疔或砷疔通常直径为041cm也可联合成较大的疣状物或坏死继发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其中有些可转变为表皮内癌
地方性砷中毒
6
三、砷的代谢以及毒作用机制
(一)抑制酶的活性 现有的研究报道大多证明砷是一种细胞原 砷的毒作用机制 (二)诱发脂质过氧化 浆毒,与组织中某些物质具较强的亲和力, 且能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影响机体正常代 (三)导致细胞凋亡 谢,产生不良生物学效应。
7
四、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
1.改换水源 2.饮水除砷预防措施 3.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 4.改良炉灶以减少室内空气砷污染
2
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
•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的总体介绍
•砷在自然界的分布
•砷在体内的代谢以及毒作用机制 •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
3
一、地方性砷中毒的总体介绍
地砷病(endemic arsenic poisoning),主要是
由于长期饮用高砷水或燃用高砷煤造成食物、空气 砷污染,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色素异常和皮肤角化 过度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神经、消化、心血管等 系统损伤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地方性砷中毒严重 损害病区居民的健康,并造成皮肤癌和其他各种恶 性肿瘤的高发。
5
三、砷的代谢以及毒作用机制
(一)砷的吸收途径
(二)砷的运输、分布与蓄积
•在血液中聚集,与血红蛋白的 1.呼吸道吸收 砷在体内的代谢 (三)砷的排泄途径 珠蛋白结合 2.消化道吸收 (尿砷测定灵敏的反应 机体砷负荷水平) 3.皮肤黏膜吸收 •运输至肝、肾、肺、脑、皮肤 及骨骼 •较强的蓄积性
(砷易在在毛发中蓄积,毛发砷含量成 为人群早期、敏感的检测指标)
前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有以下特点: 在自然界中,由于地壳中元素分布的不均匀, 疾病的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 导致某些地区水、植物、土壤和煤中的个别微量 疾病的发生与相关的微量元素的总摄入量有 元素含量过高或缺乏,使当地的人和动物从外界 密切关系 环境获得的某种元素的量超过或不能满足机体正 疾病的发生与相关微量元素在环境中的浓度 常需要量所引起的疾病。 有关
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与防制
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与防制地方性砷中毒又称地砷病,主要是由于长期饮用高砷水或燃用高砷煤造成食物、空气砷污染,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色素异常和皮肤角化过度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神经、消化、心血管等系统损伤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地方性砷中毒严重损害病区居民的健康,并造成皮肤癌和其它各种恶性肿瘤的高发。
预防控制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生,最根本的控制措施是减少机体每日砷的总摄人量,一般认为每人每天砷的总摄人量不宜超过200pg。
为控制砷中毒的发生,病区人群生活环境和食品中的砷含量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建立健全环境和食品砷标准为控制砷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我国先后制订了环境、食品砷的卫生标准。
1958年WHO制定的饮用水砷含量标准为0.2mg/L,1963年这一标准被修改为0.05mg/L,从1993年起WHO建议将该标准修订为0.01mg/L。
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饮用水砷含量的标准均为0.05mg/L。
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饮用水砷含量的限值仍然定为0.05mg/L。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砷对健康影响研究的不断深入,砷检测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完善将对我国砷标准的补充和修订提供依据。
砷标准的制订(修订)、颁布和实施对预防控制砷中毒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环境砷的监测通过对空气、水、食品、燃煤以及生物样品的砷监测,特别是对新开采的水源和煤矿进行砷含量的检测,可及时了解环境砷的暴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砷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三)改用低砷水源改用低砷水源是控制饮水型砷中毒的主要措施。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水砷含量为≤0.05mg/L;WHO推荐标准为≤0.0lmg/L。
按每人每天饮水量2升计算,机体每天砷的摄入量将不会超过200μg(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提出,机体每天砷的摄入量不超过120μg)。
生物地球化学疾病(2)
36
(一)有益生物学作用
1.抗氧化作用:构成GSH 2.免疫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 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的吞噬 和杀伤能力;刺激抗体产生。
37
(一)有益生物学作用
3.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参与辅酶A、辅酶Q 的合成;促使心肌细胞氧化磷酸化和电子 传递;通过抗氧化降低对心肌的伤害;预 防动脉粥样硬化等。
不稳定潜在型
多由急性或慢性克山病转化而来,经治疗后心脏功能恢 复至正常,心电图改变以T波、S-T段异常或伴有Q-T间 期延长为主要表现。
55
(五)克山病的预防措施 与治疗原则
56
(一)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三级预防网络 治理生态环境 消除诱发因素 提倡合理营养 科学合理补硒
57
(二)治疗原则
53
(三)慢性克山病
此型起病缓慢,多为健康人在不知 不觉中发病,亦称自然慢型克山病,但 小儿患者由亚急型克山病转变而成。慢 型克山病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可出现急性 发作,其症状、体征与亚急型克山病相 同,但大多数患者临床上以慢性心功能 不全为主要表现。
54
(四)潜在型克山病
稳定潜在型
起病即为潜在型,符合潜在型诊断,其预后良好, 很少转变为慢型、亚急型或急型,心电图改变以完全性 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室性期前收缩。 为主要表现。
急型克山病
发现急型克山病人应坚持“就地治疗”的原则 ,急型克山病的临床救治关键在于纠正心源性 休克、处理急性肺水肿、缓解心律失常。
亚急型、慢型克山病
亚急型、慢型克山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 力衰竭。应对亚急型、慢型克山病人建立家庭 病床,由基层医生负责治疗。
58
(二)治疗原则
24
(一)特异性表现
早期多表现为末梢神经炎,呈四肢 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 皮肤色素异常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异 性体征。 乌脚病。
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与防制
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与防制地方性砷中毒,也称为“黑脚病”,是由于长期饮用砷超标的地下水或饮用含砷高的食物导致的慢性病。
在我国,地方性砷中毒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川西高原、秦岭山区、云南高原和海南岛等地区。
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检验和防制两个方面介绍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知识。
一、地方性砷中毒的检验1. 感性检验感性检验是最简单的检验方法之一,通常通过观察、闻、尝等方式进行。
但该方法不够准确,不能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 分析检验分析检验根据砷的溶解性,常用酸溶法和碱溶法进行检测。
酸溶法适用于砷化合物、石英砂和岩石等样品的检测;碱溶法主要用于自然水源和土壤样品的检测。
分析检验虽然准确,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且需要样品处理和分离,检测时间较长。
3. 生物学检验生物学检验通过检测在体内砷的含量来判断砷中毒程度。
常用检测方法包括皮肤、毛发、指甲和尿液中砷的含量等。
生物学检验可以较快地得到检测结果,但也存在砷污染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个体差异存在的问题。
二、地方性砷中毒的防制1. 饮水防范饮水是主要途径之一,饮水砷含量超标会导致砷中毒。
因此,饮用地下水、河水和池塘水等要进行砷含量检测,如砷含量超标,则应立即寻找其他安全的饮水来源。
另外,水源水质检测应覆盖全部净水和管道输送环节,确保饮用水质安全。
2. 食物防范饮食是另一主要途径,食品中砷的检测也十分重要。
应严格控制土壤砷含量,避免使用含砷肥料,如发现食品中砷含量超标,应立即停止食用该类食品。
此外,应推广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和食品烹饪方式,如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少食用动物肝脏等富含砷元素的食品。
3. 安全饮食知识普及针对地方性砷中毒的特点,应采取相应的地方性安全饮食知识普及措施,提高公众的安全饮食意识,如加强农村健康教育、推广安全饮水和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等。
4. 疾病治疗对于已经患有地方性砷中毒的患者,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砷中毒所带来的危害,减轻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地方性砷中毒PPT课件
饲料对外环境的污染问题
据科学家预测,一个万头猪场若连续使用含砷的饲料 ,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允许使用的砷制剂剂量推算 ,5至8年后将可能向猪场周边排放近1吨砷,不出10年该 地所产甘薯中砷含量将会全部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0.7mg/kg)。2002年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采集重庆、成 都、南充3个地区的市售新鲜肉样和肝样,发现所有样品 中砷含量都超过国家无公害卫生标准,有的甚至超过国家 标准25倍。
人类生存环境中砷的主要来源
一是天然源 二是人类活动
人类生存环境中砷的来源:天然源
1.表层岩石的风化、淋溶,使砷从岩石中释放出来 ,随风飘散于大气中或降落于地面进入土壤中。 2.火山爆发排出的气体和灰尘含有大量的砷化物等 。 3.流经富砷矿层的地下水,尤其是温泉水将砷带到 地面。
人类生存环境中砷的来源:人类活动
故事三
王婆道:“……大官人西门庆家里取些砒霜 ,却叫大娘子潘金莲自去赎一帖心疼的药 来,却把这砒霜下在里面,把这矮子结果 了,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没了踪迹。 ……”(金瓶梅第五回)
砒霜: As2O3
三种常见的砷化合物
雄黄 雌黄 砒霜
都含有一种元素:砷。化学符号AS。
砷的化合 物
砷的氢化物 :砷化氢
1.苏鲁交界邳苍分洪道两起砷污染事件 2.河南省大沙河两起砷污染事件 3.广西河池市砷污染事件 4.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一家硫酸厂违法排污造成村民砷中毒 事件 5.贵州省独山县瑞丰矿业公司违法排污造成砷污染事件 6.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安宁镇饮用水井砷污染事件 7.广东英德市横石塘镇龙新村岭下村组发生集体砷中毒事件 8.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金宝矿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砷污染 事件。
根据世界卫组织报告显示,人体每天摄入1.5毫克的砷 将导致慢性中毒,而每天摄入0.15毫克将对某些人群长期 产生影响。
环境卫生学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也称为地方病。
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一、碘缺乏病碘缺乏病(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一)碘在人体内的代谢人体由食物提供的碘几乎占所需碘的90%以上。
由消化道吸收的无机碘经过肝脏的门静脉进入体内循环,正常成人体内含碘量约为20~50mg,其中20%存在于甲状腺中。
血碘被甲状腺摄取,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合成甲状腺激素。
碘主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少部分由粪便排出。
(二)碘的生理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组织分化、生长与发育成熟的作用。
2.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刺激机体细胞产生ATP酶,使ATP分解产热,使基础代谢率升高。
3.影响蛋白质、糖和脂类的代谢适量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胆固醇利用、转化和排泄。
4.调节水和无机盐适量甲状腺激素使钙盐在骨组织中沉积,不足和过量时均可使钙盐沉积异常。
5.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缺乏时病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过量时则过度兴奋,易激动,心率快。
6.其他不足时消化功能减弱,并可影响造血功能而发生贫血,还可使性器官发育延迟、性功能减弱、男性可出现乳房发育等。
(三)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地区分布山区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平原,平原高于沿海。
2.人群分布在流行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病,碘缺乏病流行越严重的地区发病年龄越早,女性早、高于男性。
3.时间趋势过去我国病区人口患病率约为11%,经大规模干预后降至2%左右。
(四)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主要由于地区性环境缺碘引起的地方病,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
1.发病原因(1)缺碘:饮水、食物及土壤中,碘缺乏或不足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一概述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或/和过度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
地砷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
除致皮肤改变外,无机砷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的人类致癌物,可致皮肤癌、肺癌,并伴有其他内脏癌高发。
在重病区,当切断砷源后或离开病区,经过多年仍有地砷病的发生,表明由砷引起的毒害可持续存在很长时间,并逐渐显示出远期危害—皮肤改变,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等。
二病因地砷病主要是通过长期饮用含有高浓度无机砷的水或燃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酶所引起。
砷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砷的氢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等。
根据砷的来源,人类暴露砷方式大体上可分为生活接触、职业性砷暴露、环境污染及医源性暴露等方式。
其中,生活接触方式是引起地方性砷中毒的最主要途径,是形成地砷病病因链的重要环节。
在生活性接触中,主要通过引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地下水所致,成为饮水性砷中毒。
在中国,还有少数病区,是由于当地居民长期敝灶燃烧高砷煤,污染了室内的空气和食物而造成的慢性砷中毒,称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
两种类型的砷中毒在临床表现方面基本一致。
三临床表现临床上,地砷病多为慢性砷中毒表现。
在不同病区,由于携砷介质不同及摄入量的差异,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在轻病区病人往往只有轻的皮肤病变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在重病区病人体征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同时心血管病、肝病、肿瘤等并发也较多见。
经消化道摄入砷量较高时可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个别情况下如误饮含砷很高的泉水,曾引起群发性急性砷中毒。
1.临床症状(1)神经系统一般可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损害两类表现。
①中枢神经损害睡眠异常(失眠、多梦、嗜睡等)、头疼、头晕、记忆力减退、疲乏等非特异神经衰弱综合征。
②周围神经损害周围神经损害表现通常包括颅脑神经和脊髓神经两部分。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类别:地方病疾病名称: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概述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或/和过度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
分期或分型流行特征一、病区类型我国目前发现的地砷病病区有二种类型。
(一)饮水型病区该类病区是居民长期饮用含砷量较高的水而引起的慢性砷中毒。
新疆、内蒙、山西、吉林、宁夏、青海以及台湾等病区均属此类型。
(二)燃煤型病区这类病区是指居民长期敞灶燃用高砷煤取暖、炊饭及烘烤粮食、辣椒等造成室内空气及食物砷污染而暴露高砷所致的慢性砷中毒。
贵州、陕西省属于该种类型。
二、地区分布根据我国截止2002年底的调查结果,我国发现有地方性砷中毒的省份有新疆、内蒙古、贵州、山西、吉林、宁夏、青海、台湾省以及陕西、安徽等。
三、时间分布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在冬季的症状较重,可能与冬季居民在室内逗留时间较长,且在这一季节燃用高砷煤烘烤食物,通过呼吸道接触砷污染空气的机会增多有关。
地砷病的发病没有一定的周期性,而是呈持续上涨的趋势。
危险因素根据砷的来源,人类暴露砷方式大体上可分为生活接触、职业性砷暴露、环境污染及医源性暴露等方式。
其中,生活接触方式是引起地方性砷中毒的最主要途径,是形成地砷病病因链的重要环节。
在生活性接触中,主要通过饮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地下水所致,称为饮水型地砷病。
在中国,还有少数病区,是由于当地居民长期敝灶燃烧高砷煤,污染了室内空气和食物而造成慢性砷中毒,称为燃煤污染型地砷病。
两种类型的地砷病在临床表现方面基本一致。
临床表现不同病区居民砷摄入量差异很大,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在轻病区,病人可能仅有较轻的皮肤改变,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在重病区则临床表现往往很明显,且砷中毒引起的心血管、肝脏等并发症亦较多见。
有些摄砷量很高的病区,心脏、肾脏损害,甚至消化道损害,其临床表现明显接近亚急性砷中毒。
第八章-地方病防治ppt课件
身材矮小 婴幼儿发育落后 克汀病面容 性发育落后
.
37
典型症状之一: 侏儒
身材矮小
2007年开展的“西部碘缺乏病高危地区调查 ”结果显示,新疆、宁夏、云南、甘肃等省( 区)有地克病新发。
• 迪力木拉提萨吾提, 男,
• 新疆拜城县米吉克 乡11村4组,
• 1997年4月生,重 度神经型克汀病。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①促进生长发育; ②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 ③调节水和无机盐代谢; ④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
17
5. 碘的需要量
碘的最低生理需要量是每人75μg/d ,成 人每人每天需碘量为100-150μg/d ,WHO 推荐为140μg/d 。
.
18
二、碘缺乏病
1. 定义: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是由于碘摄入不足所导致机体以智力发 展障碍为主要伤害的一系列障碍,主要包括地 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
甲状腺储存的碘在 停止碘供应后,只
够维持2~3月
.
15
3.碘的代谢
80%-90% 10%-20% 5%
人体碘主要来自食物、水和空气; 食物进入肠道1~3 h完成碘的吸收; 碘的排泄:80%~85%以上由尿排出,10%
由粪便,5%经汗液、呼吸、毛发脱落、乳 汁等排出。
.
16
4. 碘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第八章 地方病防治
.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方病概述 第二节 碘缺乏病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 第四节 地方性砷中毒
.
2
一、地方病的定义
地方病:是指在特定区域 内发生的地球化学性疾病和 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的总称。
部分地区地方性砷中毒的普查工作总结
部分地区地方性砷中毒的普查工作总结近年来,部分地区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了解和监测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普查工作。
下面是本次普查工作的总结报告。
一、总体情况本次普查工作覆盖了A市、B县和C乡三个地方性砷中毒高发地区,共计调查居民5000人。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全面掌握了当地地方性砷中毒的患病比例、症状表现等情况。
二、调查结果1. 患病比例:据调查,本次普查工作共发现地方性砷中毒患者500例,患病比例为10%。
其中,A市患病比例最高,达到15%,B县和C乡分别为8%和6%。
2. 年龄分布: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其中,50岁至6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达到35%。
而2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较低,分别为2%和5%。
3. 症状表现:普查结果显示,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色素沉着、角膜病变、骨骼畸形等。
其中,皮肤色素沉着是最常见的症状,占45%;其次是角膜病变,占30%;骨骼畸形占20%。
4. 源头调查:通过对当地饮用水和农产品的取样分析,发现A市的饮用水含砷量较高,农产品中也检出了一定含量的砷。
而B县和C乡的水和农产品中砷的含量较低,可能与当地水源和土壤的砷含量较低有关。
三、存在问题通过本次普查工作,我们还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1. 部分居民缺乏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知识,未意识到饮水和食物中砷的危害性,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2. 部分地方饮用水源中砷含量过高,需要加强水源保护和治理工作。
3. 部分农产品中砷含量超标,可能与过度使用农药和肥料有关,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的规范管理。
4. 部分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对砷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存在困难,需要加强医疗卫生队伍的培训和建设。
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对地方性砷中毒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2. 对饮用水源进行监测和治理,保障水质安全。
地方病防治核心信息
地方病防治核心信息一、碘缺乏病(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1.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
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
4.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
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妊娠期和哺乳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7.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8.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9.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
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10.自200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11.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12.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
地方性砷中毒皮肤角化
• 新疆奎屯病区 分布于87个生产连队,受 威胁居民约5万人。 • 内蒙古病区 截止 1994 年底已发现 5 个盟 (布),11个市(县、旗)627个村和一个农场 有地砷病。病区人口约60万。 • 山西省病区 现已发现病区主要分布在大 同和晋中盆地。如塑城区、应县、天镇县、 平遥县、汾阳县、孝义县、文水县等。病 区人口约100万。 • 贵州省病区 兴仁县、兴义市、安龙县、 织金县、开阳县,病区人口约7万~20万。
皮肤、汗腺、唾液腺、泌乳、毛发指 甲的脱落等途径,也可排出部分砷。
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
• 地方性砷中毒分为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 • 在孟加拉、印度、中国、越南、泰国、柬埔 寨等国家都有流行。 • 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病区县32个,中国砷中 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高达1500万之多;已 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 • 流行区:台湾、新疆、内蒙、贵州、山西、 陕西等地。 • 台湾:老流行区——嘉羲和台南县(北门、学 甲、布袋、义竹4个乡、镇);新流行区—— 台南市、屏东县、高雄县、高雄市。
• 某些湖泊、沼泽地区或沿海地区,由于土壤 中砷的累积,致使地下水砷浓度达0.2-1.82 mg/L。 • 不同地区的煤炭含砷量多少不等,贵州省西 南部农村,煤炭含砷量为876.3-8300mg/kg, 个别地区达35000 mg/kg。当地居民以高砷 煤为燃料取暖、做饭、烘烤粮食蔬菜,致使 室内空气、玉米、辣椒中砷含量升高。
3.混合型病区 • 一个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内同时还有 一种或几种地方病存在。如新疆奎 屯某居民村饮水含砷量为 0.85mg/L , 含氟量9.9mg/L,两种地方病同时存 在。 • 燃煤污染型病区也发现有砷氟中毒 同时存在。
地方性砷中毒的临床表现
(一)地方性砷中毒的特异表现 早期:末梢神经炎症状,呈四肢对称性、向 心性感觉障碍,如疼温觉减退、麻木、蚁走感 等。四肢肌肉疼痛、收缩无力,甚至出现抬举、 行走困难。患者毛发干枯,易脆断、脱落。
砷与地方性砷中毒ppt课件
4
砷的运输与分布
? 血液:约95%与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结合 ? As3+:富含巯基的组织,肝、肾、脑 ? As5+:骨骼,以砷酸盐取代磷酸盐 ? 细胞内:内质网>胞液>溶酶体>线粒体>
12
As 砷与地方性砷中毒
Endemic Arseniasis
1
砷元素与砷化合物
? 砷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元素,在常见微量元素中排在第20 位, 存在于地壳,广泛分布于环境中
? 砷主要有3 种原子价(-3, +3, +5) 。 ? 三价砷(As3+) 和五价砷(As5+) 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
都是可溶的。 ? 在氧化环境条件下五价砷类更稳定和占优势,而在还原环
7
最容易受到砷抑制的酶
? As3+:转氨酶,丙酮酸氧化酶,丙酮酸脱 氢酶,磷酸酯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脱氧 核糖核酸聚合酶等
? As5+:α-甘油磷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 酶等,阻断肝细胞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 过程。
8
砷导致细胞凋亡
? 影响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p53、c-myc、 bcl-2、bcl-x、bax、bad等
11
砷的皮肤损伤
? 皮肤损伤是。
? 皮肤包含了多种结合了 As3+ 的巯基而高度角质 化,局部储存砷 ,这也可能是皮肤对砷的毒性作用 敏感的原因
? 色素沉着与色素缺失 :同时出现在躯干部位,以 腹部(花肚皮)、背部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参考指标
6.1有无其它原因难以解释的周围神经损害
⑴无 ⑵有
1.10教育程度⑴文盲⑵小学
1.11是否进行降砷改水⑴否
1.12如改水,改水年限(年)
2.成人吸烟与饮酒史
2.1
是否经常吸烟
⑴否⑵是⑶已戒烟
□
2.1.1
如果吸烟,
平均一天支数
□ □
2.1.2
吸烟历史年限(年)
□ □
2.1.3
如果戒烟,
戒烟年限(年)
□ □
2.2
是否经常饮酒
⑴否⑵是
□
3.饮水砷
3.1饮水水源
后出现粟粒样或针尖大小的小丘疹,或透明样小丘疹。皮肤鲍文氏病在多年的老病区可 以见到,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重者可出现末梢神经炎、视力障碍、生殖系统功能改
变、心电图异常、皮肤癌样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器官多发性癌症。
3.地方性砷中毒临床分度
慢性砷中毒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中毒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病变,包括手与足 掌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和皮肤脱色。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临床上将这三种皮肤 病变程度分为I、n、K级以及诊断为鲍文氏病和皮肤癌,并依据此三种病变等级及皮 肤是否癌变,将地方性砷中毒病人分为正常、可疑、轻度、中度、重度、鲍文氏病和皮
肤癌,鲍文氏病和皮肤癌须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见WS/T211-2001《地方性砷中毒诊 断标准》)。
4.地方性砷中毒的防制
目前地方性砷中毒的防制措施有:
4.1 对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主要是寻找低砷水源,力求改用符合卫生标准的低砷
水,或采用化学方法降砷。
对于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主要是封闭高砷小煤窑,提醒居民们应用低砷煤,改
1992 年,卫生部正式认定它为一种新的地方病, 并列入国家重点疾病防治计划。 地方性 砷中毒是发现最晚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地方病。
1.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类型
我国地方性砷中毒主要分为饮水型与燃煤污染型。 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是居民长期饮 用含砷量较高的水而引起的慢性砷中毒,台湾、新疆、内蒙、山西病区均属此类型。
⑴手压井 ⑵大口井 ⑶河水 ⑷池塘水 ⑸泉水 ⑹窖水
⑺自来水⑻其它□
3.2
水源深度(米)
□ □□
3.3
水源感官
⑴正常⑵浑浊⑶异味⑷苦咸
⑸其它)□
3.4
饮用该井水年数
□ □
3.5
饮水砷浓度
(mg/L)
□. □□□□
4.食物砷和土壤砷
4.1
小麦砷含量(
mg/kg)
□. □□□□
4.2
玉米砷含量(
mg/kg)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生的原因为当地居民使用高砷煤做饭取暖,玉米、辣椒 等放于炉灶上层烘烤,炉灶无烟囱,使食物受到室内煤烟污染,居民通过食入与吸入途 径摄取大量的砷。
2.地方性砷临床表现
地方性砷中毒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三联征:色素沉着(Hyperpigmentation)、色 素脱失(Hypopigmentation)、掌跖角化(Hyperkaratosis),严重者见鲍文氏病(Bown' s disease)和皮肤癌(Skin cancer)。色素改变的特点呈对称性,弥漫分布,且多局限于 身体非暴露部位,如双肋、胸腹、腰背和大腿内侧,向四肢逐渐减轻。掌趾角化呈对称 性疹疣状,初期可见隐匿于皮下的小丘疹,水洗后清晰可见,用手可清楚地触摸到,继
□. □□□□
4.3
其它食物
砷含量(mg/kg)
□. □□□□
4.4
土壤砷含量(
mg/kg)
□. □□□□
5.地方性砷中毒临床诊断
5.1
掌跖部皮肤角化
⑴正常
⑵I级
⑶U级
⑷m级
□
5.2
皮肤色素沉着
⑴正常
⑵I级
⑶n级
⑷m级
□
5.3
皮肤色素脱失
⑴正常
⑵I级
⑶n级
⑷m级
□
5.4
鲍文氏病、皮肤癌⑴否⑵是
⑶可疑
4.2
灶降砷。
4.3
改进粮食、辣椒烘烤方式,防止二次污染。
加强健康教育,认识危害。因高水砷常呈块状分布,可告知居民们饮用本村低
砷井水。
实施改水降砷、理化降砷、改用低砷煤等措施投资大,任务重,需各级政府长远规
划,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采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的防制措施。
职业(一生中最长的一项职业)
⑴农民⑵工人⑶行政干部⑷知识分子⑸家庭妇女⑹学生⑺其它)1.9居住本村年限(年)
第三节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sm)是指人群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长期摄入过量 的砷而导致的慢性中毒,其过量摄砷来源与砷在地球中的分布密切相关,而不是由环境
污染所引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也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中国自 1983年在新 疆首次报告以来, 又陆续在内蒙古、 山西发现饮水型砷中毒, 在贵州发现燃煤型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