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安乐死认知调查
安乐死调查问卷

有大学生对关安乐死看法的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来自***2011级的学生。
目前我们在做一项与安乐死有关的医学伦理社会调查,希望能从您处得到您对于安乐死这个话题的看法。
对于您的大力支持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次问卷不记名,不收集个人信息。
答案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用于记录和筛选信息。
敬请放心,谢谢!注:安乐死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使其安详地度过死亡阶段,结束生命。
个人情况:性别:○男○女身体状况:○良好○一般○不好第一部分1.您对于安乐死有多少了解?○了解○不了解2.您是否经历过疾病带来的剧烈痛苦或者您身边有绝症病人?○有○没有3. 您身边的绝症病人或久病不愈的病人有没有安乐死的想法?○有○没有4.您身边有绝症病人私下通过安乐死结束生命(痛苦)的事例吗?○有○没有5.您是否赞成选择安乐死?○赞成○反对6.如果您赞成安乐死,原因是?○这是对人权的尊重,能让患者有尊严的离去,患者从长期痛苦中解脱出来○家属会被病痛所折磨,这是家属从经济和情感中解脱的一种方式○患者选择安乐死能节约医疗资源,为其他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国外的许多地方都已经立法使安乐死合法化,证明安乐死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7.如果您反对安乐死,原因是?○安乐死目前在国内是一种犯罪行为,不能实施○安乐死会成为一种杀人工具○病人积极地选择安乐死会减慢甚至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选择安乐死是一种丧失斗志,不尊重生命的表现○其它8.您认为安乐死的讨论属于以下哪个范畴?○法律问题○伦理问题○社会问题○哲学问题9.您认为人的生命权是属于谁的?○国家○自己○父母○组织10.您认为个人是否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可以○不可以11.您认为谁能决定是否实施安乐死呢?○自己○亲人○医生○谁都不能决定12.您认为安乐死合法化是民主的体现吗?○是的○不是○多活一天算一天13.目前在国内实行安乐死是犯罪行为,您认为中国有必要对安乐死进行合法化吗?○非常有必要○没有必要○不关心,可有可无14.您认为阻碍我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的传统观念不允许○整个社会和政府不予重视○患者家属的意见不同第二部分:15.您知道几种安乐死的方法?○一种○两种○两种以上○不知道16.若您是一位无治愈希望,每天饱受病痛的折磨的病人,您会选择安乐死吗?○会,而且会比较积极○不会而且强烈反感,多活一天算一天○视具体情况而定,最终可能改变主意17.若您作为一个医生有一位无治愈希望,每天饱受病痛的折磨的病人,您会建议或支持她/他安乐死吗?○会主动建议○不会建议,但会支持其决定○会劝说其不要安乐死,但还是会支持其决定○会积极反对其安乐死18.若您的遭受无法控制的持续性疼痛的患者与你单方面达成协议,让你为其实施安乐死,您会对他实施安乐死吗?○会○不会○比较矛盾,难以作出决定。
安乐死意见调查

我的看法:我更倾向于推行安乐死。
首先,安乐死会减轻病人在临终前的痛苦,减少病人家庭的经济压力;其次,安乐死会使病人家属预知病人的离去,减轻病人突然死去的悲哀。
但是,推行安乐死的前提是必须有一整套严谨的法律流程来管制,不允许被不法分子利用漏洞,从患者身上谋取利益。
最重要的是,实行安乐死必须是在病人本人同意的前提下,不允许病人家属帮病人决定。
只有在这种严格的体制下推行安乐死,才会起到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作用。
有关安乐死调查问卷

有关安乐死的调查问卷您好!我是来自河北医科大学2009级的学生。
目前我们在做一项与安乐死有关的医学伦理社会调查,希望能从您处得到您对于安乐死这个话题的看法。
对于您的大力支持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次问卷不记名,不收集个人信息。
答案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用于记录和筛选信息。
敬请放心,谢谢!个人情况:性别:○男○女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良好○一般○不好注:安乐死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使其安详地度过死亡阶段,结束生命。
第一部分1.您对于安乐死有多少了解?○非常了解○有较多了解但无法说非常了解○只是听说过○听都没听过2.您是否经历过疾病带来的剧烈痛苦或者您身边有绝症病人或久病不愈的病人?(没有可跳过题目3)○有○没有3. 您身边的绝症病人或久病不愈的病人有没有安乐死的想法?为什么?○有○没有他们的理由(可不回答):4.您身边有绝症病人私下通过安乐死结束生命(痛苦)的事例吗?○有○没有5.您是否赞成选择安乐死?(该题选反对的可跳过题目6)○赞成○反对○说不清6.如果您赞成安乐死,原因是?[多选题]○这是对人权的尊重,能让患者有尊严的离去,患者从长期痛苦中解脱出来○家属会被病痛所折磨,这是家属从经济和情感中解脱的一种方式○患者选择安乐死能节约医疗资源,为其他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国外的许多地方都已经立法使安乐死合法化,证明安乐死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其它7.如果您反对安乐死,原因是?[多选题]○安乐死目前在国内是一种犯罪行为,不能实施○安乐死会成为一种杀人工具○病人积极地选择安乐死会减慢甚至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选择安乐死是一种丧失斗志,不尊重生命的表现○其它8.您认为安乐死的讨论属于以下哪些范畴?[多选题]○法律问题○伦理问题○医学问题○社会问题○哲学问题○其它9.您认为人的生命权是属于谁的?○国家○自己○父母○亲人○朋友○组织○其他注意:反面还有问题10.您认为个人是否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可以○不可以○说不清11.您认为谁能决定是否实施安乐死呢?[多选题]○自己○亲人○医生○谁都不能决定○其它12.您认为安乐死合法化是民主的体现吗?○是的○不是○不一定,难以评估○活着都难,死还想民主,做梦13.目前在国内实行安乐死是犯罪行为,您认为中国有必要对安乐死进行合法化吗?○非常有必要○没有必要○不关心,可有可无14.您认为阻碍我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题]○我国的传统观念不允许○整个社会和政府不予重视○患者家属的意见不同○其他第二部分:注:本部分问题内容可能会让您感到不适,因此该部分内容可以选择性作答。
人群对安乐死认知态度的调查报告

人群对安乐死认知态度的调查报告人群对安乐死认知态度的调查报告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有必要仔细地调查清楚,调查的结果通常在调查报告上面呈现出来。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群对安乐死认知态度的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通过随机取样,在20xx年1月到2月,对来自6个地区的364个人进行了安乐死认知态度的社会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社会对安乐死有较高的认知,且个人的文化程度和职业背景对其选择有较大影响。
但在调查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上,人群表现不同态度,同时也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原因,因此,对于安乐死合法化问题,还需要更加广泛深入的调查。
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及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进行安乐死的有关调查,借以了解和评价社会公民对安乐死的态度,并期望为安乐死的合法化寻找民意基础,及分析阻碍我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6位调查员家乡的各层次人群(包括河北、陕西、湖南、湖北、江苏五省),受调查人群年龄在16-76岁之间,以自愿形式参加问卷调查。
1.2.调查内容性别、年龄、受教育文化程度、职业、身体状况;对安乐死了解程度、对安乐死态度及理由和对安乐死合法化态度及理由,同时还包括安乐死实施问题。
1.3.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由调查员发给被调查对象,受调查者以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填写,针对一些年老的受调查对象采用委婉访谈方式进行调查,依据其观点态度代替其填写问卷;同时也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问卷调查。
2.调查结果与分析2.1.问卷回收情况问卷发放364份,纸质问卷330份,回收33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04份,有效率92.1%;网络问卷34份,有效问卷34份,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338份。
2.2.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在338位受调查对象中,男性172人(50.89%),女性166人(49.11%),身体状况基本为良好;年龄分布上,18岁及以下的人群227人(67.16%),31-50岁的人群58人(17.16%),51-60岁的13人(3.85%),61岁以上9人(2.66%);受教育程度上,初中及以下水平64人(18.96%),高中、中专文化人群70人(20.70%),大专、本科文化人群201人(59.47%),硕士及以上3人(0.9%);职业背景,党政机关/社团/事业单位人员30人(8.87%),医务工作者40人(11.83%),教师10人(2.96%),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人(5.92%),工人35人(10.36%),自由职业者25人(7.40%),在校学生148人(43.79%),务农30人(8.87%)。
医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调查

[收稿日期]2016⁃09⁃01[基金项目]蚌埠医学院人文社科基金面上项目(BYKY16117sk);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SK2015A119)[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1.护理学院,2.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安徽蚌埠233030[作者简介]赵 龙(1988-),女,硕士,助教.[通信作者]杨秀木,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E⁃mail:189********@[文章编号]1000⁃2200(2017)05⁃0674⁃04㊃预防医学㊃医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调查赵 龙1,杨秀木1,2[摘要]目的:调查医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医学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医学院校526名本科生进行关于安乐死认知和态度方面的调查㊂结果:526名被调查者中,安乐死知晓率为63.9%,被调查者表示对安乐死有所了解,但了解的内容和范围有限,94.3%的被调查者认为生命权属于个人,但对于个人是否有权利决定自己生死则表现得较为矛盾㊂被调查者均承认安乐死属于跨学科㊁跨领域的争议性问题,63.9%赞成安乐死,63.5%表示安乐死在我国立法是非常必要的㊂58.7%表示在本人面临是否选择安乐死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64.6%的被调查者在面对亲人选择安乐死时表示不会主动建议,但会支持其决定㊂结论:多数调查者对安乐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医学生对于死亡和安乐死的认识有限,被调查者对实施安乐死态度较为严谨,应加强医学生伦理教育和死亡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认识死亡,正确看待安乐死㊂[关键词]安乐死;医学生;认知;态度[中图法分类号]R -05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898/ki.issn.1000⁃2200.2017.05.036An investigation on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medical students to euthanasiaZHAO Long 1,YANG Xiu⁃mu 1,2(1.School of Nursing ,2.Research Center for General Practice Education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medical students to euthanasia,analyze the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nursing ethics education.Methods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euthanasia of 526undergraduates from a medical colleg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Results :Among the 526respondents,the awareness rate of euthanasia was 63.9%,and the respondents had a limitedunderstanding on euthanasia.94.3%of the respondents believed that the life right belonged to the individual,while theright of deciding own life and death in respondents was uncertain.Respondents acknowledged that the euthanasia was a cross⁃disciplinary and controversial tissue,63.9%of the respondents approved euthanasia,and 63.5%of therespondents thought that the legislation of euthanasia in China was very necessary.58.7%of the respondents thought that[参考文献][1] TEHRANI S,TIZMAGHZ A,SHABESTANIPOUR G.The Demodex mites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seborrheic and atopic Dermatitis[J].Asian Pac J Trop Med,2014,7(Suppl 1):S82.[2] 李朝品.蠕形螨[M]//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0.[3] KOO H,KIM TH,KIM KW,et al .Ocular surface discomfort andDemodex:effect of tea tree oil eyelid scrub in Demodex blepharitis[J].J Korean Med Sci,2012,27(12):1574.[4] 张杰,苏贺靖,代锐,等.天津市某高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的调查[J].中外医疗,2014,33(7):52.[5] 邓仕标,林少龙,何云岩,等.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医学生蠕形螨感染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4):738.[6] 曹永生,游琴秀,王琳,等.唐山市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27(3):271.[7] 许精巧,孙凤霞,尹纯礼,等.某医科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8):729.[8] 耿丽,张育红.医学院校在校生蠕形螨感染调查与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10):772.[9] 赵亚娥,冯立平,寻萌,等.人体蠕形螨感染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17(1):56.[10] AKILOV OE,MUMCUOGLU KY.Association between humandemodicosis and HLA class Ⅰ[J].Clin Exp Dermatol,2003,28(1):70.[11] DEROJAS M,RIAZZO C,CALLEJON R,et al .Morphobiometricaland molecular study of two populations of Demodex folliculorumfrom humans[J].Parasitol Res,2012,110(1):227.[12] 崔金环,王琛.河南省商丘市城乡居民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30(4):283.[13] 王新彩,张小娟,刘润芳,等.面部蠕形螨感染与饮食习惯关系的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2(3):182.(本文编辑 卢玉清)476J Bengbu Med Coll ,May 2017,Vol.42,No.5choosing euthanasia depend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s,64.6%of the respondents would not initiatively recommend their relatives to choose euthanasia,but they supported their decision.Conclusions:Most respondents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for euthanasia,and the cognition on the death and euthanasia in medical students is limited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ideas.The attitude on euthanasia of respondents is rigorous.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ethical and death education among the medical students,and rightly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death and euthanasia.[Key words]euthanasia;medical student;cognition;attitude 安乐死(euthanasia)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无痛苦的 愉快死亡”或 尊严死亡”㊂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是指患有不治之症或濒临死亡的人,由于身体和精神的极度痛苦,在病人及其家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通过一定的法律㊁道德程序,对其停止救治或施以人道的方式使其无痛苦地死亡而采取的措施[1]㊂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于生死观念较为保守㊂然而,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的定义和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安乐死已成为我国法制建设不能回避的问题㊂通过对荷兰等国安乐死的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安乐死的实施能够促进和提高病人临终关怀的质量,并保证病人的人格尊严[5]㊂研究社会群体对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对我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有推动意义㊂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事业的主力军,他们对于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预示着未来人们对安乐死的接受程度㊂医学生对于安乐死的认知和态度差异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当代青年对安乐死和死亡的观念,为医学伦理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16年6-7月以某医学院校526名在校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㊂医学生年龄16~23岁;男生111人,占21.1%,女生415人,占78.9%㊂一年级学生345人,占65.6%,二年级学生181人,占34.4%㊂1人信仰道教,3人信仰基督教,7人信仰佛教,无宗教信仰有515人,占95.1%㊂19人曾有过个人濒死经验,占3.6%㊂1.2 研究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自行编制问卷㊂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与对安乐死的认知㊁态度和对实施安乐死的意向㊂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利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现场先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㊁意义和要求,当场发放问卷,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㊂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6份,回收问卷52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26份,有效率100%㊂1.3 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核查录入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㊂2 结果2.1 对安乐死的认知情况 2.1.1 对安乐死的知晓率 526名被调查者中,24人表示对安乐死非常了解,占4.6%;336人表示对安乐死有一定了解但是无法说非常了解,占63.9%;163人表示只是听说过安乐死,占31.0%;3人从没听说过安乐死,占0.6%㊂被调查者表示对安乐死的了解大多从相关课程的学习中获得㊂2.1.2 对生命权的认识 94.3%的被调查者认为生命权属于自己,4.6%的被调查者表示生命权属于亲属,1.1%的被调查者认为生命权应属于国家㊂而在个人是否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问题上,49.0%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25.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可以, 25.7%的被调查者表示说不清㊂从调查中可知,医学生对于生命权的认知不明确,对生命的意义及生命权的所属仍然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㊂2.1.3 对安乐死的范畴的认知 对于安乐死所属的范畴,被调查者均认为安乐死是一个跨学科㊁跨领域的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牵涉层面广,涉及宗教㊁哲学㊁伦理㊁心理㊁医学和法学等领域㊂调查结果显示, 95.1%的被调查者认为安乐死属于伦理问题的范畴,68.3%的被调查者认为安乐死属于社会问题的范畴,66.0%的被调查者认为安乐死属于医学问题的范畴,64.3%的被调查者认为安乐死属于法律问题的范畴,15.6%的被调查者认为安乐死属于哲学问题的范畴,4.8%的被调查者认为安乐死属于其他问题㊂2.2 对安乐死的态度情况 526名被调查者中,赞成安乐死的占63.9%,反对安乐死的占10.1%, 26.0%的被调查者表示中立态度㊂赞成安乐死的被调查者中,86.7%认为安乐死是对人权的尊重,能够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去,68.4%认为安乐死是使家人从经济和情感中解脱的一种方式,43.9%认为安乐死能够节约医疗资源,34.8%认为安乐死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合法化,证明安乐死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9.5%的被调查者持有其他观点㊂反对安乐死576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年5月第42卷第5期的被调查者中,22.4%认为安乐死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因此不能实施,41.6%认为安乐死的实施会成为一种杀人工具,37.8%认为病人选择安乐死会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36.5%认为安乐死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12.5%持有其他观点㊂2.3 对安乐死合法化的态度 一是对于安乐死合法化是否是社会民主的体现,38.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民主的体现,7.4%的被调查者持否定态度, 54.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确定,难以评估是否属于民主的体现㊂二是中国是否有必要对安乐死进行合法化,63.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有必要,20.5%认为没有必要,16.0%表示对安乐死在中国是否合法化不关心㊂三是阻碍我国安乐死合法化进程的原因,被调查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的传统观念不允许(87.3%)和病人家属的意见不同(54.4%)㊂2.4 对实施安乐死的意向情况 2.4.1 安乐死实施的决定者 调查结果显示,74%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有自己能够决定是否实施安乐死,其次是亲人(33.7%)㊁医生(16.9%),21.1%的被调查者认为谁都无法决定是否实施安乐死㊂2.4.2 作为无治愈希望而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本人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 调查结果显示,36.7%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积极选择安乐死,4.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并且对安乐死表示强烈反感,58.7%的被调查者表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且可能在过程中改变主意㊂2.4.3 是否愿意向无治愈希望的饱受疼痛折磨的亲属建议或支持其选择安乐死 9.9%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主动建议,64.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主动建议,但是会支持其决定,20.2%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劝说其不要选择安乐死,但还是会支持其决定, 5.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积极反对其选择安乐死㊂2.4.4 是否会起诉安乐死实施者 对于安乐死的实施,大部分调查者仍然处于矛盾的状态,在调查中涉及到是否会起诉为亲人实施安乐死的医生的选择中,22.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起诉,即使是亲人与医生已达成协议,35.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42.2%的被调查者表示难以作出决定,调查结果也表明在真正实施安乐死的过程中,人们仍然是存在诸多的矛盾点,这也说明安乐死的实施需要慎重对待㊂3 讨论3.1 对安乐死的认知 张舒婷等[4]在我国5个省㊁市中进行了居民安乐死认知和态度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城市绝大多数居民对安乐死认知程度不高,不同职业㊁年龄㊁性别等的居民对安乐死的态度有差异㊂在此次调查中,63.9%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安乐死有一定的了解,这可能与被调查者上过‘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有关㊂94.3%的被调查者认为生命权属于个人,但对于个人是否能够决定自己的生死时,又表现出迷茫不确定㊂受到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自古以来人们对 死亡”的话题较为忌讳,医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与安乐死有关的知识较少,高校死亡教育也仅限于伦理课程㊂安乐死自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国家被提出后,与其相关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止㊂2001年4月,荷兰成为世界上首个对安乐死正式立法的国家,此后,比利时㊁瑞士㊁卢森堡等国家也相继对安乐死进行立法㊂1986年陕西汉中安乐死事件被视为安乐死在我国的开端㊂自1944年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一份要求为安乐死立法的提案,在1997年首次举行的全国性 安乐死”学术讨论会上,多数代表拥护 安乐死”,个别代表认为就此立法迫在眉睫,时至今日, 安乐死”立法尚未有任何迹象㊂虽然安乐死在我国尚未立法,但不乏有安乐死相关的医疗和法律纠纷的出现㊂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领域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他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和认知,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到病人及家属㊂因此,在高校中应加强医学生的死亡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认识死亡,正确认识生命质量和优死的意义,更多地关注临终病人的需求,将有利于我国未来安乐死的发展和推动[6]㊂3.2 对安乐死的态度 63.9%的被调查者表示赞成安乐死,在原因调查中,居于首位的理由是对人权的尊重,能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去,从长期痛苦中解脱出来㊂作为医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与病人的真实接触,更能体会到病人及家属的真实情感㊂但是也有41.6%的被调查者认为安乐死的实施涉及诸多程序和问题,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也是反对者提出的最主要的理由㊂这与赵桂增等[2]的调查结果相似,在对河南省公众对安乐死的认知和意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52.6%的被调查者赞成安乐死合法化,并且学历越高者越倾向于赞成安乐死合法化,但医生的赞同率仅有36.8%;黄婉霞等[3]对广东省164名全科医生进行了安乐死的态度和意向的调查研究,被调查的全科医生对安乐死的总体(下转第680页)[2] 徐静,周亚夫,葛运运,等.国内外全科医生的覆盖范围及待遇和相应支付方式[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2787.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N].光明日报,2011-07-08(3).[4] 杨辉.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持续职业发展 以服务质量保障和病人安全为主题[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7):1125.[5] 王鹏旭,孙鹂,陈卫强.我国全科医生制度建立和改革要点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802.[6] 侯天慧,孙淑云,刘恒科.乡镇卫生院改革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法律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9):672. [7] 邵阿末,刘星宇.乡镇卫生院改革的现状与思考[J].企业导报,2010(11):16.[8] 徐杰.新时期乡镇卫生院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从安徽省乡镇卫生院改革路径的设计说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164.[9] 邬建平,冯占春.湖北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5):59.[10] 陆江,林琳.社区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等.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Z].2012-05-08.[12] 熊学琴.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2A):3256.[13] 汪长如,陈建中,罗珏.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6. [14] 杨文秀,徐霁,侯庆春,等.国内外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发展现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0):763. [15] 萧婷.五年制全科军医 3+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2.[16] 林桦.新医改背景下福建省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路径探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17] MITCHELL GK,TIEMAN JJ,SHELBY⁃JAMES TM.Multidisciplinary care planning and teamwork in primary care[J].Med J Aust,2008,188(8Suppl):S61.[18] MANSON H.The need for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familymedicinetraining[J].Fam Med,2008,40(9):658.(本文编辑 刘璐)(上接第676页)知晓率较高,但多数人对实施安乐死和安乐死合法化持谨慎态度㊂被调查者均承认安乐死是涉及多学科㊁多领域的伦理问题,因此,在对待安乐死的问题上,人们显得尤为谨慎,作为医学生,对于生命论的学习,使他们更加珍重生命,在进行选择时,考虑得更加全面㊂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定义和要求的改进,认为安乐死在我国有必要合法化的人数在提高,然而我国的传统观念以及病人和家属的意见不统一是阻碍安乐死在我国合法化进程的重要原因㊂3.3 对安乐死实施的意向 通过对国外安乐死已立法的国家的案例分析结果看,安乐死实施过程中的决定,除了取决于个人的申请,另外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医生对病人疾病的诊断,即医生的认可,在国外有些国家安乐死申请过程中,必须由至少2名医生进行诊断,安乐死的实施对象是患有绝症且饱受身体和精神痛苦的病人,生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安乐死的实施对象及决定权的确定需要格外谨慎㊂在本人和亲人面临安乐死选择时,被调查者呈现出犹豫不确定的情况㊂由此也可以得出,医学生对于安乐死的认知并不全面,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㊂安乐死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乐死可以视作是人们在死亡事实和死亡价值之间试图寻找的一个平衡点的探索[7]㊂安乐死是诸多领域争论的焦点,我国目前尚未对安乐死进行立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乐死的知晓率逐年提高,但是对安乐死的认知有限㊂医学高校本科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学习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在学校内的所学对于将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的他们有着很深的影响力,而医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主力军,他们的态度和选择将对社会主流意识产生深远影响㊂因此,在高校内应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和死亡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认识死亡,珍惜生命,帮助医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安乐死,对我国安乐死的发展以及未来医疗领域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㊂[参考文献][1] 姜小鹰.护理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9.[2] 赵桂增,黄乾海,介崇崇,等.河南省公众对安乐死的认知㊁态度及意向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4,27(10):10. [3] 黄婉霞,刘俊荣,王家骥,等.全科医师骨干对安乐死的认知㊁态度及意向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3(6):112.[4] 张舒婷,尹朝琳,余甜甜,等.我国城市居民对安乐死的认知及态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3):458. [5] 李亦萌,李旭,李恩昌.荷兰㊁比利时安乐死合法化的成效与反思[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4):488.[6] 刘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死亡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4):129. [7] 田甲乐.安乐死:科学与人文的博弈[J].医学与社会,2011,24(12):8.(本文编辑 刘璐)。
安乐死调查报告

安乐死调查报告安乐死,又称自愿安乐死,是指在患有绝症或者无法忍受痛苦的情况下,由患者自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行为。
这一议题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安乐死是一种人道的选择,可以减轻病患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安乐死合法化会滑向滥用,对社会和道德产生负面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安乐死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合法性、道德性以及社会影响,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客观的数据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安乐死的合法性进行了调查。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安乐死是非法的,因为它涉及终结生命,可能违反道德和法律。
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合法化了安乐死,认为这是对病患自主权的尊重。
在这些地区,患者可以通过签署文件或口头声明来表达他们的意愿,当医生确认患者的病情无法治愈且痛苦难忍时,可以合法地进行安乐死。
因此,安乐死的合法性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其次,我们调查了安乐死的道德性。
支持安乐死的人认为,病患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痛苦,这是对个体自主权的尊重。
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只剩下痛苦和折磨,那么结束这种痛苦是一种慈悲和仁慈。
然而,反对安乐死的人则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他们担心安乐死的合法化会导致滥用,甚至可能成为一种逃避责任的借口。
最后,我们研究了安乐死对社会的影响。
合法化安乐死可能会改变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可能会对医疗伦理和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些人担心,安乐死的合法化会导致医生和家属在面对病患痛苦时更倾向于选择结束生命,而不是尽力缓解病患的痛苦。
此外,安乐死的合法化也可能对家庭关系和社会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削弱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综上所述,安乐死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涉及到法律、道德和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
在进行相关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权衡利弊,以期能够找到一个既能尊重病患意愿,又能避免滥用和负面影响的平衡点。
希望本报告的调查研究能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促进社会对安乐死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大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情况及分析

大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情况及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高校大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现状。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进行安乐死问卷调查并分析。
结果:获得有效问卷679份,其中62.6%认同安乐死是无痛苦死亡。
对“自己生命垂危无医治希望时”,有疾病史的人群中“愿意选择安乐死”的比率为53.1%,无疾病史的接受率为62.0%。
全部调查对象对被动安乐死的支持率仅为23.4%。
对安乐死的适用对象认同度较高的为“精神极度痛苦且主动要求实施”,“生命垂危已无医治希望”和“生存质量低且主动要求实施”,分别占总选择数的20.9%、20.4%、14.0%。
79.2%的人认为须对安乐死立法。
结论:大学生对安乐死的概念和规范立法认知度较高,疾病史使安乐死的接受度降低,人群倾向于避免被动安乐死。
【关键词】安乐死认知大学生【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072-02The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 euthanasiaMA Jun-yan, QIAN Meng-le, FANG Cheng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and Nurs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n euthanasia. Methods: A random sample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as surveyed with euthanasia questionnaire. Results: 62.6% of 679 questionnaires agreed that euthanasia is painless death. For "own life being in danger without cure hope", 53.1% of the population with disease history and 62.0% of the population without disease history "were willing to choose euthanasia". The support rate of passive euthanasia in all respondents just was 23.4%. The indications of euthanasia being more recognized were "agony and initiative to implement", "critical and incurable diseases" and "low live quality and initiative to implement" which respectively account for 20.9%, 20.4% and 14.0% of the total. 79.2% of the respondents agreed to legislate for euthanasia. Conclusion: Students well understood euthanasia and agreed its legislation. Disease history let the acceptant rate of euthanasia reduce. The respondents tended to avoid passive euthanasia.【Key words】 Euthanasia cognition college students安乐死是全球持续争论的议题,安乐死对象的界定仍处于探讨过程中,不同人群对安乐死的认知态度不尽相同[1,2]。
浙江地区大学生对安乐死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浙江地 区大学生对 安乐死认 同度 的调查与分析
何 农 单 盈
3 10 ) 207
文章编号 :6 2 7 9 ( 0 9)1 0 4 0 1 7 — 842 0 2 —o ’ 2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金华
中图分 类号: 4 . G6 55 文献标识码 : A
摘 要 现代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具有较强的接纳 能力 , 其认知 观 点无疑会 对社 会主流意识产生深远 影响。获取并分析这 一群体 对安乐死 的认识态度等讯息, 对于推动安乐死在 国 内的研 究以及未 来 的立法和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安乐死 浙江大学生 认 同 度调 查
表 1 按 学 生性 别 及 生 源 地 分 组 的 了解 度 统 计 结 果
项目 男 性别
女 生 源 地 农村 49 2 14 2 1. 34 21 8 3- 03 2 4 26 . 47 4 l3 6 l. 76 25 7 2. 97 9 l _ O
表 2 按学生性别及生源地分组的赞同态度统计结果
了解 听说过 不知道
项目
男
人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49 7
47 4
21 8
26 7
3 0 3
2 . 98
16 2
9 9
l. 36
1. 07
7 2
7 2
7 . 8
78 .
江地区大学生的安乐死认同度进行了问卷调查 ,获取 了较为丰富的 数据 , 以期为今后安乐死的研究和立法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
城市 4 7 9
生 源地
30 5 27 0
3. 7 8 2. 2 4
安乐死调查报告

安乐死调查报告安乐死调查报告近年来,安乐死(euthanasia)话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安乐死是指在医学条件下,有意终止患者生命的行为。
这一问题牵扯到伦理、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对于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探讨安乐死的现状、争议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安乐死的现状在全球范围内,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增多。
荷兰、比利时、加拿大和瑞士等国家已经通过了相关法律,允许患者在一定条件下选择安乐死。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这些国家的安乐死率逐年上升,反映了患者对于选择死亡的需求。
然而,安乐死合法化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一方面,担心安乐死可能被滥用,导致非自愿的死亡。
另一方面,一些人主张尊重个体的自主权,认为每个人都应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死。
这种争议使得安乐死问题变得复杂而敏感。
第二部分:安乐死的争议安乐死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伦理和道德:安乐死是否违背了伦理和道德的原则,这是争议的核心。
一些人认为,人类生命的尊严是无可动摇的,任何形式的主动终止生命都是不道德的。
而另一些人则主张个体的自主权,认为患者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死,减少痛苦。
2. 滥用风险:担心合法化的安乐死可能被滥用,导致非自愿的死亡。
例如,一些人担心安乐死可能被用于解决医疗资源有限的问题,或者被滥用于精神疾病患者等特定群体。
3. 医生角色:安乐死将医生置于道德和法律的两难境地。
医生的职责是治疗和拯救生命,但安乐死又要求医生协助患者终止生命。
这对医生的道德和职业操守提出了巨大挑战。
第三部分: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安乐死的争议,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伦理、法律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 法律和监管:建立严格的法律和监管机制,确保安乐死只在严格的条件下进行,并避免滥用。
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申诉机制,保障患者的权益。
2. 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安乐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于该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鼓励公众参与讨论,形成共识。
安乐死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安乐死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根据这次的安乐死网上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安乐死有了解,绝大多数人同意身患绝症且备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有选择安乐死的权利,因为他们认为是对这些病人的解脱。
假如我处于不治之症晚期,生理上非常痛苦,我会选择安乐死,因为这样不仅自己能摆脱病痛的折磨,家里面人也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假如我的亲人处于不治之症晚期,生理上非常痛苦,我会同意他们选择安乐死,因为这样能解除病人的痛苦,而且病人也没有治愈的希望,这也是病人自己的选择。
虽然失去亲人那种撕心裂肺的痛会对我们的心灵造成重创,但与其看着自己的亲人在这个世界这么痛苦,还不如让他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的存在着。
我在理智,感情,道德上都觉得在病人本身同意的情况下,对身患绝症且备受病痛折磨的病人使用安乐死的做法合法化。
护理大专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及意向调查分析

护理大专生对安 乐死 的态 度及意 向调查分析
李九红 , 任 小红ຫໍສະໝຸດ , 赵( 1 中南大学护理学 院, 湖南
静
拉萨 8 5 0 0 0 0 )
长沙 4 1 0 0 0 0 ; 2 西藏大学医学 院护理 系, 西藏
[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大专生对安 乐死的态度及 意 向情 况 , 为护理伦理教 育提 供参 考依 据 。方 法
J i u—h o n g 。R EN Xi a o—h o n g ,Z HA O如
( 1 N u r s i n g S c h o o l o f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0 0 , C h i n a ;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An a l y s i s o f At t i t u d e a n d I n t e n t i o n o n Eu t h a n a s i a i n J u n i o r Co l l e g e Nu r s i n g S t u d e n t s
a n d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b a s i s f o r n u r s i n g e t h i c s e d u c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A s e l f —d e s i g n e d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wa s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3 5 0 c o l l e g e n u r s i n g s t u d e n t s i n C h a n g s h a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e g e s . Re s u l t s: I n 3 5 0 n u r s i n g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 6 4. 9 % a g r e e d w i t h e u t h a n a s i a, 7 0 % s a i d i f t h e m h a v e a n i n c u r a b l e d i s e a s e ,t h e y w i l l c h o o s e e u t h a n a s i a .I f e u t h a n a s i a i s r e q u i r e d b y t h e i r r e l a t i v e s , 4 5 . 1 % wi l l a g r e e a n d mo s t a g r e e d t h a t e u t h a n a s i a s h o u l d b e l e g a l i z e d .Ho w e v e r ,t o a c —
来华医学留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浅析--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

教信仰的留学生,其结果基本能够代表温州医科大 学留学生的安乐死认知现状。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开展来 华医学留学生安乐死认知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分为 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 别、国籍、宗教以及在华时间等;第二部分是个人 态度和行为,主要是安乐死知晓情况、态度、认识 与理解等方面。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7.0 进行统计学 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以温州医科大学的在校五个年级医学 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在每个年级中随机发放问卷调 查80 份,共400 份,回收问卷354 份,有效回收率为 88.5%。此次调查涉及4 个洲39 个国家,4 个以上宗
收稿日期:2019-01-15 基金项目:温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WGSZF201903)。 作者简介:施苏雪(1988-—
第 50 卷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第1期
度教67 人(占18.9%),基督教76 人(占21.5%),佛 教50 人(占14.1%),其他宗教25 人(占7.1%),无宗 教信仰52人(占14.7%)。在华时间少于1年87人(占 24.6%),在华时间 1~3 年 159 人(占 44.9%),在华时 间多于 3 年 108 人(占 30.5%)。 2.2 来华医学留学生对安乐死的知晓情况 结果 显示,参与调查的医学专业留学生中,348 人(占 98.3%)表示从理论课程、网络信息或电视等途径听 说过安乐死,仅6 人(占1.7%)表示从未听过安乐死 及相关信息。202 人(占57.1%)知道安乐死的实施 需要在国家法律的特定规定下,99 人(占28.0%)不 知道该情况,53 人(占15.0%)认为不需法律规定。 101 人(占28.5%)认为人有权选择死亡方式,227 人 (占64.1%)认为人没有权利选择死亡方式,26人(占 7.3%)选择不确定。267 人(占75.4%)认为安乐死是 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及法学等学科范畴的问题。 2.3 来华医学留学生对安乐死的态度 参与调查 的医学专业留学生中,146人(占41.2%)赞成安乐死 的实施,208 人(占58.8%)表示不赞成。结果如表1 所示,不同生源地和宗教信仰显著影响留学生对安 乐死的接受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其中欧美医学留学生赞同安乐死的比例显著高于亚 洲和非洲医学留学生(P <0.05),信仰伊斯兰教医 学留学生赞同安乐死的比例显著低信仰佛教和其 他医学留学生(P <0.05)。性别和在华时间长短对 留学生接受安乐死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来华医学留学生对安乐死的认知 解除患者 临死前的痛苦挣扎、对患者选择生命权的尊重以及 减少家庭经济负担或节约社会医疗资源是医学留学 生中选择赞成安乐死的主要原因;生命应该交于神 做决定,人无权决定生、死,安乐死有悖于医学救 死扶伤的使命和安乐死合法化影响社会和公民的良 知是医学留学生中选择不赞成安乐死的主要原因, 详见表 2。
医学院校学生安乐死观念调查初步分析——以皖南医学院为例

的原 因。 方法 采取 自行设计 的《 有关安乐死的调查问卷》 , 在学生开班会 的时候 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 当场填写 , 当场回收。于 2 0 1 3年 1 O月 1 0日、 1 0月 1 1日和 1 0月 1 2日分别对 医学类 、 法学类和理学类 的学生进行 了调查 。调查结束后 , 有针对性 的 留下 一部 分同学进行访谈 ,访谈 的重点 内容为对 安乐死态度 的形成原 因。 结果 仅 有 1 0 . 9 %的学生对安乐死非 常了解 , 且
2调 查 结果 和 分 析 2 . 1对安 乐 死 的初 步 了解 程 度
人( 8 . 6 %) , 理学类 9 2 5人 ( 4 2 . 9 %) 。
1 . 2研 究 方 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 有关安乐死的调查问卷》 , 调查问卷分为四
调查显示 。 2 0 1 8 ( 9 3 . 6 %) 名学生初步了解或者听说过安乐死 ,
薇 尹
琳
1 . 皖南 医学 院 , 安徽芜湖
2 4 1 0 0 0 ; 2 . 中 日友好 医院, 北京 1 0 0 0 2 9 ; 3 .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安徽 芜湖 2 4 1 0 0 0
【 摘要】目的 研究在校大学生对安乐死 的了解和认知程度 ,研究 不同人 口学特征下对该观念 的认知差异以及可能导致该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赞同安乐死的仅有 4 5 . 5 %。届别 、 性别和学科都会影响学生对安乐死 的认 识。对安乐死不赞 同的主要原 因是安乐死的标准
是否可行 以及会不会 因为某 些利益关系导致 患者 被安乐死 。结论 学生对安乐死 的认可度较低 , 且我 国安乐死 的立 法需要 更完善。
【 关键词】 安乐死观念 ; 调 查分析 ;医学院校 [ 中图分类号】 R 5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 O 3 ( c ) 一 0 0 3 3 — 0 2
临床医务人员对安乐死的态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文库

临床医务人员对安乐死的态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文库第一篇:临床医务人员对安乐死的态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文库临床医务人员对安乐死的态度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更新日期:2010-01-07 点击:杨洪肖水源董群惠杨德森【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对安乐死的态度,分析目前在我国实施安乐死的可行性。
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共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即对安乐死的态度、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有关安乐死的问题和是否愿意为病人施行安乐死。
结果:共完成调查296人,其中内科103人、外科71人、急诊科68人、精神科54人。
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在对安乐死的态度上基本一致,大多数人对安乐死表达了明确的态度,持中立态度者最多不超过20%,且持赞同态度明显多于持否定态度者。
62.5%的人表示愿意为病人施行安乐死。
在临床工作中,多数医务人员遇到过病人或其家属主动提出为病人施行安乐死的请求。
结论:多数医务人员对施行安乐态度积极,并愿意成为安乐死的实施者。
【关键词】安乐死医务人员态度Euthanasia: Attitude of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s and Related ProblemsYang Hong Xiao Shuiyuan Dong Qunhui et al.(Xi'an Mental Health Center,Xi'an,Shanxi Province,CHINA 710061)【Abstract】Objestive:To understand the attitude of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s toward euthanasia.Method: Four samples were selected by striate random sampling and tested by self-made questionnaire.The questionnaire contained three factors,i.e.Attitude to euthanasia,if you have come across the problems about euthanasia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if you are willing to implement euthanasia for patients.Results: A total of 103 physicians,71 surgeons,68 physician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54 psychiatrist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and most of them expressed in general consistent opinions.62.5% of all were willing to implement euthanasia for their patients.Conclusion: Most of the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s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euthanasia and will implement it for patients.【Key words】euthanasia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al attitude安乐死是一个颇受公众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从问题的提出至今,国外学者一直对此争论不休[1-4]。
安乐死调查报告

安乐死调查报告近年来,安乐死这一话题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
安乐死,从其概念提出至今,一直备受争议,涉及到伦理、法律、医学、人权等多个重要领域。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公众对于安乐死的看法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共收集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教育背景的数千份有效样本。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公众对于安乐死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部分人对安乐死的概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认为这是在患者遭受无法忍受的痛苦且无治愈希望时,给予他们一种有尊严地结束生命的选择。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安乐死的理解较为模糊,甚至存在误解。
支持安乐死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个人的自主权。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生命的质量和长度,当生命充满无尽的痛苦且没有改善的可能时,自主选择结束生命是对个人权利的尊重。
其次,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认为让患者在极度痛苦中煎熬是不人道的,安乐死可以给予他们解脱。
再者,认为这有助于节省医疗资源,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更有希望治愈的患者身上。
反对安乐死的声音也不容忽视。
一些人担心安乐死可能会被滥用,成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借口。
比如,在利益的驱使下,某些人可能会强迫患者选择安乐死以获取经济利益。
还有人认为,医学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当前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未来可能会有新的治疗方法,过早结束生命可能会错失治愈的机会。
此外,从宗教和道德的角度,认为生命是神圣的,只有上帝或自然才有权力决定生命的终结。
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发现安乐死的实施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
比如,如何准确判断患者的真实意愿,尤其是在患者无法清晰表达自己想法的情况下。
还有,如何确保安乐死的实施过程符合严格的法律和伦理标准,避免任何可能的违规操作。
从法律层面来看,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安乐死的法律规定差异巨大。
有些国家已经将安乐死合法化,并制定了严格的程序和条件;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安乐死仍然被视为非法行为。
浙江地区医护人员安乐死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浙江地区医护人员安乐死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摘要】安乐死问题在我国已引起众多民众的关心和讨论。
作为医护人员,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对安乐死的态度有较高的立法参考价值。
我们以浙江地区的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浙江地区医护人员对安乐死的认同度等讯息。
【关键词】安乐死;浙江地区;医护人员;认同度调查安乐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从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倡导以来,人们一直未停止过争论。
随着国际上诸多国家对安乐死立法的进展,我国安乐死立法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虽然我国目前尚无制定相关法律,但在实践中,安乐死特别是被动安乐死却一直在悄悄地进行着。
关于安乐死的实施,医护人员对于安乐死的态度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7~2008年,我们对浙江地区1088名医护人员进行了安乐死认同度的问卷调查,获取了较为丰富的讯息,以期为今后安乐死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浙江地区的部分大中医院的医生与护士。
共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88份,有效回收率90.7%。
1.2 调查内容:①关于对安乐死的了解度;②对安乐死的赞同度;③当本人遇有不测时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④在从医过程中有无碰到过病人提出安乐死请求的;⑤关于安乐死的积极社会效果;⑥关于实施安乐死的障碍;⑦关于安乐死的实施对象;⑧关于实施安乐死的弊端;⑨对我国实施安乐死的时间预期。
1.3 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主要采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安排在校大学生利用实习之际到浙江地区部分大中医院发放调查问卷,即时填写并回收。
最后进行电脑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2.1 您对安乐死了解吗(认同人数/所占百分比,下同)?了解(610/56.1%);听说过(370/34.0%);不知道(108/9.9%)。
2.2 您是否赞同安乐死?赞同(922/84.7%);不赞同(108/9.9%);无所谓(58/5.3%)。
一个医学生对安乐死的思考

一个医学生对安乐死的思考我对安乐死的了解源于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2》。
影片中李香山身患绝症,他担心自己会死得很惨,于是他的好友秦奋承诺,帮他“有尊严的”死去。
最后,李香山在秦奋的帮助下,跳海了结生命。
对于影片中秦奋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的质疑,四川多元律师事务所的徐小中律师表示:“秦奋的行为绝对不是‘故意杀人’。
”他认为,秦奋主观上没有杀人的动机,他和李香山是挚友,客观上没有杀人的行为。
对于他是否是“间接故意杀人”,徐小中说:“这种情况类似安乐死,很复杂。
需要严格的法律认定和具体的细节分析。
船主其实也有管理职责问题,但也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只是民事方面的问题。
”其实秦奋对李香山提供的是一种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的医学、护理、社会、伦理等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1],它是针对垂危患者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
对临终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其目的在于减轻临终患者的心理负担,解除患者对疼痛及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中,能在充满温情的氛围中,安详、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2]。
1 安乐死的划分1.1 从实施者角度来看,西方医学界将安乐死分为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两种。
积极安乐死也称“主动安乐死”,美国刑法界也用“Mercy Killing”(怜杀)来表达,是指采用积极的措施去结束垂危病人弥留在痛苦之中的生命,具体做法是给病人注射毒剂,或者给服毒性药品等等。
而消极安乐死也称“被动安乐死”,可用英文“Letting die”来表达,是指停止对垂危病人的治疗措施,停止对病人的营养支持,尤其是指停止使用现代医学设备和手段抢救病人,让病人自行死亡[3,4]。
但在中国的法律中,安乐死是不允许的。
在现实生活中,对生命走向末期、忍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呼吸机停或不停,家属难以抉择。
“放弃抢救”实际是“放弃生命支持”,本质上隶属于“消极安乐死”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生对安乐死认知调查表
您好!
为了解医学生对安乐死等伦理知识的掌握,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
衷心感谢您的真诚支持!请在选择的答案前上划“√”,或在处填空。
1、在校期间您是否接受过《医学伦理学》或《生命伦理学》等相关伦理学教育?
①是②否③正在接受
2、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安乐死的?(可多选)
①在校时老师授课②工作后参加培训③报刊杂志④广播电视⑤网络
⑥其他(请注明)
3、您对安乐死内涵的理解是?(可多选)
①无痛苦死亡②是变相杀人③是对濒死病人的生命质量和死亡尊严的尊重
④是自杀⑤不清楚
4、您认为安乐死可分为哪几类?(可多选)
①主动安乐死②被动安乐死③自愿安乐死④非自愿安乐死
⑤其他(请注明)
5、您认为下列理论哪个更为合理?
①生命神圣论②生命质量论③生命价值论④不知道
6、您认为安乐死实施的前提条件应当包含哪些(可多选)
①经确诊无医治希望②病人要求③病人家属要求④相关机构同意
⑤其他(请注明)
7、关于安乐死的实施对象,您认为可以是(可多选)
①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已无医治希望的病人
②大脑功能丧失且无医治希望的“植物人”
③有严重(先天性)缺陷,并在认知上没有反应能力的婴儿
④患有严重精神病,已无正常认知能力且无治愈可能者
⑤智力严重低下,已无恢复正常的可能者
8、您认为生命垂危的病人有无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
①有②无③不知道
9、在工作中您是否遇到过病人或家属向你提出主动安乐死的请求?
①有,很多②有,较少③从未遇到
10、您对实施安乐死的医生的看法是?
①法律责任②道德谴责③不负责任
11、您是否赞同安乐死?
①赞成②中立③反对④不知道
(1)您赞成安乐死的理由(可多选)
①消除病人痛苦②减轻家庭压力③节约卫生资源④维护病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
⑤其他(请注明)
(2)您你反对安乐死的理由(可多选)
①导致病人错失治疗机会②违背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职责③违背伦理道德
④会被利用为一种变相的谋杀⑤其他(请注明)
12、据您了解,世界上有无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①有②无③不知道
13、你是否赞成安乐死合法化?
①赞成②中立③反对④不知道
14、目前我国实施安乐死的时机是否成熟?
①时机成熟②时机不成熟③不知道
15、您认为安乐死实施的最大障碍是(可多选)
①伦理道德问题②法律问题③经济问题④封建传统观念⑤其他(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