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瓮棺葬
贵州民族传统丧葬习俗讲义
讲义贵州民族丧葬习俗生与死是人生旅途的起与终,自古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各民族在其发展和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丧礼和葬仪。
贵州民族的葬式和由此而衍生出来的葬俗各具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丧葬文化。
一、葬式弃尸、树葬、火葬、瓮棺葬、土葬、岩葬。
僰丧葬习俗的发展规律:从原始的简单葬俗向着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葬俗发展弃尸树葬将尸体简单包裹后捆绑或悬挂在树上的丧葬习俗。
解放前,曾在黔东南部分苗族和侗族,以及黔西北的部分彝族中流行。
明代郭子章《黔记》:“黑苗……亦称短裙苗……人死不葬,以藤蔓束之树间而已”黎平肇兴侗族目前还保留“婴儿挂葬”的习俗,即将未满月的婴儿尸体放置撮箕中,用白色或黑色的布盖好,也有的将其装在棺木中,然后送到村寨附近的林间悬挂或捆绑在树上。
火葬大多数贵州民族都曾风行过对非正常死亡的人实行火葬的习俗。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非正常死亡者恶魔缠身,只有通过火葬才能解脱其灵魂,并回到祖宗那里去。
黔西北彝族的火葬与贵州其他民族非正常死亡的火葬在观念意识上有根本的区别。
岩葬岩葬是生活在喀斯特地区苗、瑶等民族独特的葬俗,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岩葬提供了便利的自然环境。
因此,岩葬的分布以贵州范围最广、数量最多。
岩墓大致分为:岩洞葬、悬棺葬、岩墓。
岩洞葬:古代贵州苗、布依、侗、仡佬、土家等族都曾使用和保存过此种葬俗。
葬址一般都选择村寨附近天然的洞穴或岩缝间的平台,并具有一穴或一台多棺的特点。
全省各地均分布得有。
悬棺葬:贵州古代苗族的一种葬俗,葬址多选择在江河沿岸的悬崖峭壁上。
利用天然的洞穴、岩缝放置棺木,或在岩壁上凿出小洞,然后插入横木,再将棺材搁于横木上。
在贵州悬棺葬主要分布在黔北,与四川接壤的地方。
明代田汝成《炎徼纪文》:“仡佬……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崖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岩墓:岩墓是指人工在岩壁上凿成石窟作为墓室的墓葬。
多数墓室门为正方形,以木板封闭。
贵州的岩墓多分布在赤水、习水、桐梓、道真等地。
实拍三千年前原始社会埋葬孩童的巨大陶瓮,出土时还有牙齿
实拍三千年前原始社会埋葬孩童的巨大陶瓮,出土时还有牙齿1
(三千年前原始社会埋葬孩童的巨大陶瓮。
掌上博物馆摄)
3000年前原始社会,在新乐遗址出土了一个埋葬儿童用的巨大陶瓮,今日在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最新展览上亮相。
掌上博物馆为您现场实拍,并请关注相关原创视频。
这件陶瓮由于过于巨大、沉重,是自己单独一个展柜,目测应该有80厘米高,四面都有把手,但一个成年人双臂张开也未必能抱住。
底儿是尖尖的,中间是敞口的。
因为陶瓮也称为罐,是一种盛贮器,也可做葬具使用。
但如此大的陶瓮就是瓮棺了。
它的上面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陶瓮倒扣在一起。
这是新乐遗址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陶瓮,出土时,里面发现了三四大孩子的骨头和牙齿。
丧葬是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发现很多,包括当时人们生活习惯社会形态甚至宗教信仰。
但是新乐遗址所发掘范围内还未发现墓葬遗存,或是由于遗址属酸性土壤,尸骨不易保存,因此,新乐人的丧葬形式至今仍是个谜。
“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多见于新石
器时代直到汉代。
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陆面下。
成人瓮棺葬的墓主是某些原始氏族部落的精英人物。
用瓮棺葬埋葬这些精英和夭折的儿童是为了加速死者的二次转生。
(三千年前原始社会埋葬孩童的巨大陶瓮。
掌上博物馆摄)
瓮棺葬的葬具就是这些陶瓮,瓮盖不是专门烧制的,而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储物器随机拿来用于埋葬之用。
底部一般钻有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
掌上博物馆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半坡博物馆瓮棺群介绍
半坡博物馆瓮棺群介绍半坡博物馆瓮棺群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半坡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瓮棺群之一。
这座博物馆由千余座瓮棺组成,展示了古代中国长江流域地区的丧葬文化。
瓮棺群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丧葬习俗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线索。
瓮棺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葬具形式,它由石棺和陶棺两部分组成。
石棺是瓮棺的外壳,用大型花岗岩雕刻而成,具有精美的纹饰和雕刻。
陶棺则是放置在石棺内部的,用陶土制成,形状类似于瓮,因此得名瓮棺。
瓮棺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展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水平。
半坡博物馆瓮棺群的瓮棺形制各异,大小不一。
石棺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包括神话故事、动物和人物形象等,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和追求。
陶棺内部保存了大量的器物和遗骸,这些遗物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习俗和经济状况的重要资料。
瓮棺群的发现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疑问。
这些瓮棺究竟是谁的葬礼?为什么会有如此庞大的规模?古代人们为什么选择瓮棺作为葬具?这些问题激发了无数学者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瓮棺群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逐渐揭开了这个古老谜团的一角。
半坡博物馆瓮棺群的发现不仅为考古学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研究对象,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机会。
走进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个古代丧葬的仪式现场,可以近距离观赏瓮棺的精美工艺和纹饰。
同时,博物馆还通过展板、模型等形式,向游客们介绍了瓮棺的制作工艺、丧葬习俗等相关知识,增强了游客们的参观体验。
半坡博物馆瓮棺群是一座独特的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丧葬文化的魅力,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水平。
通过对瓮棺群的研究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将这段珍贵的历史遗产传承下去。
让我们一起走进半坡博物馆,感受古代丧葬文化的博大精深。
瓮棺的出现与研究
式 内 化 并 作 用 于 每 个 人 , 人 们 不 断 地 自我 监 督 、 醒 。 让 警
而 西方 社会 关 于 “ 操 ” 话 语 主 要 是通 过 传 统 权 力 的暴 贞 的
力 威 慑 和 惩 义 思 潮 消 除 了人 们 对 “ ” 罪 恶 感 之 后 , 关 “ 贞 ” 性 的 有 守 的
瓮棺 为史 前 时 代 最 早 采 用 的 葬 具 形 式 , 国古 代 称 我
瓮 棺 为 “ 棺 ” 《 记 ・ 弓 》 有 “ 人 … … 以 有 虞 氏 瓦 。 礼 檀 就 周 之 瓦 棺 葬 无 服 之 疡 ” 的 记 载 。其 他 如 《 铁 论 》 《 史 ① 盐 、古
考 》 《 汉 书 》 《 平 广 记 》 文 献 中 也 有 记 述 。 目前 , 、后 、太 等 有 关 史 前 瓮 棺 葬 的 考 古 发 现 已 经 涉 及 我 国 十 九 个 省 区 . 以 黄 河 中 游 和 长 江 中 游 地 区 较 为 常 见 。考 古 发 现 且
新 石 器 时 代 的西 安 半 坡 等 地 遗 址 发 掘 出 的瓮 棺 上 。 都 有 一 个 小 孔 供 灵 魂 出入 , 是 古 人 灵 魂 观 念 的 反 映 。 这 古 人 认 为 人 有 灵 魂 , 人 入 睡 或 死 后 , 可 以 离 开 肉体 。 在 它 进
西南地 区某 些 少数 民族还 保 留有这 种 习俗 。 本 文作 者 对 瓮 棺 各 方 面 的 情 况 进 行 较 为 系 统 的 考 察 , 而 探 究 其 中 进
流 行 。 我 国 , 棺 葬 早 在 七 八 千 年 前 的 新 石 器 时 代 前 期 在 瓮
就 已 出现 . 泛 发现 于 黄 河 中下 游 和 长 江 中下 游 地 , 且 广 并
中国墓葬文化之瓮棺葬
汪沟遗址出土瓮棺,棺内有炭化织物,经过鉴定竟是五千年的蚕丝
汪沟遗址出土瓮棺,棺内有炭化织物,经过鉴定竟是五千年的蚕丝展开全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在现实生活中,丝绸锦缎是我们日常穿衣必须要应用的重要材料,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专家们曾在荥阳汪沟遗址中出土一个瓮棺,让大家感到惊讶的是,馆内竟有碳化的罗织物,经过鉴定后,为何专家却神情激动地说:它竟打破了我国丝织品应用的最早记录。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2015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申请“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项目。
项目通过审核后,专家们去到荥阳青台、汪沟、巩义双槐树等文物遗址开展相关的工作。
当专家带着专业的工具,赶到荥阳汪沟遗址,他们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在清理遗址的过程中,文物专家竟出土一个翁棺。
通过相关记载,我们得知:翁棺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常见的安葬幼儿方式,棺材内的丝织品是包裹死去儿童的物品,当时的人们为何会用丝织物包裹死去的儿童呢,因为他们希望夭折的孩子,可以像蚕一样,破茧成蝶,重新获得新生。
专家们将荥阳汪沟遗址中的翁棺打开后,他们在棺中发现一些碳化织物,而为弄清碳化织物是什么,专家们对馆内的碳化织物进行提取,带回研究院。
专家们应用自主研发的酶联免疫等技术,对这些碳化织物展开了认真的研究工作。
通过专业的鉴定,最终确定荥阳汪沟遗址中发现的丝织品残存是古老的丝绸。
在清理古墓的过程中,发现丝织物是很常见的事情,为何荥阳汪沟遗址的丝绸残存却备受关注呢?根据《通鉴纲目外记》记载显示,轩辕皇帝的元妃嫘祖发明养蚕,并将养蚕技术进行推广,用蚕吐出的丝做衣服。
随着朝代的更迭,养蚕也成为古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文物专家对荥阳汪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后,他们接到一条消息,另一支考古队伍在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骨雕蚕”,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物品,让专家感到惊讶的是,骨雕蚕的造型和家蚕造型十分相似,呈现的全是蚕儿正在吐丝的造型。
浅谈中国原始社会墓葬制度
B .洗骨葬:即将已埋葬多年的尸骨取出 , 用水洗涮后再次安葬。这种葬俗主要是为了免遭死者的鬼魂作祟于活人,达到逢凶化吉的目的。
长方形木棺整体呈长方形,有底有盖。其结构是:棺盖上和棺底下各置 2 ~ 3 道等距离的小木板(每条小木板宽约 4 ~ 8 厘米),棺两侧壁外各竖置 2 ~ 3 道与盖、底同等距离的木条,用穿榫法加以套合形成加固棺身的木框。木棺一般长约2 米,最大者长可达 4 米。
独木棺形似独木舟,即将一段圆木相对的两面稍削平,然后将中部凿空成船仓状;独木棺两端多为平头,齐家文化有少数削成弧形,有的棺上另置一棺盖;一般长约 1.5 ~2 米,宽约0.5 米。
二、原始时期墓葬
2.1原始时期的墓葬形式
2.1.1墓葬形制分类
一般说来,史前时代的墓主要可分为五种形式,各种形式的墓不仅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而且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1.岩洞墓:利用天然岩洞作为墓地始自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华南的一些地方仍较流行。由于华南岩溶地形发育良好、岩洞众多,利用天然岩洞安葬死者的习俗不仅开始较早,而且延续时间很长。
2.1.2埋葬次数分类
按照人们对尸骨的埋葬次数进行的分类,一般分为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埋葬方式。
1.一次葬:即对死者遗体一次性处理的埋葬方式。一次葬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主要的埋葬方式,广泛流行于华南、华北、东北、西北各地。
2.二次葬:是对死者的尸体或遗骨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处理的埋葬方式。史前的二次葬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在东北、华南的一些地方也有发现。二次葬依埋葬人数划分,可分为单人二次葬、多人二次合葬和集体二次合葬三类。二次葬反映的可能是以下几种葬俗:
史前文化瓮棺葬的特点
史前文化瓮棺葬的特点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6期摘要:瓮棺葬是起源于史前的一种葬俗,将人装入瓮、罐等葬具然后埋入墓葬。
一般情况下,瓮棺葬用于埋葬儿童,但是也存在成人瓮棺葬。
文章通对史前文化瓮棺葬的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史前文化;瓮棺葬;葬俗瓮棺葬是古代的葬俗之一,指用瓮或罐等陶器为葬具来安置亡者的一种葬俗,史前时代此类葬俗较多,分布于世界各地。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瓮棺葬在我国一直流行,此后一直延续,在古文献中又称其为“瓦棺葬”(图1)。
直至解放前,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这种习俗。
大多数瓮棺葬具是人们平时使用的陶器,有的器物在出土时表面还留有一层黑灰或草泥土的痕迹。
在考古发现的各遗址中也多有瓮棺葬,据现有的很多资料统计,史前文化遗址中有瓮棺葬的遗址计有80多个,发现的瓮棺葬近1100多座,有此葬俗的共有近20余种文化类型,分布于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东北松嫩平原地区,在中国台湾岛也有零星发现。
本文以史前文化中瓮棺葬的特点为例,浅要分析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葬俗文化。
1 史前时期的瓮棺葬用于埋葬儿童一般来说,只有对儿童才会使用瓮棺葬。
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马家窑时期墓葬有200多座,其中几乎一半为婴幼儿的墓葬。
但瓮棺葬也不一定都是儿童,1972年临潼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成人瓮棺葬。
不同的是,幼儿瓮棺葬与成人二次土坑墓、儿童土坑墓葬在该遗址的东南面,而实行二次葬择其尸骨的头骨、盆骨、四肢骨等装置在一瓮罐内,埋在该遗址的西北部,与其他成人墓分开葬。
在日本绳纹时代和弥生时代,已经出现了成人瓮棺葬,但在目前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还未发现成人瓮棺葬,只发现有儿童瓮棺葬。
2 瓮棺葬的分类瓮棺葬可分为“装入葬”和“非装入葬”两种,由于尸骨相对瓮棺的放置方法不一样,可将瓮棺葬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瓮棺中全部装进尸骨,称为“装入葬”(图2),此种为全部瓮棺葬的大部分情况,主要用于埋葬儿童。
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研究
目录
01 一、分布范围
03 三、文化内涵
02 二、形制特点 04 四、社会功能
目录
05 五、演变过程
07 七、研究价值
06
六、与其他葬俗的关 系
08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瓮棺葬,是一种古代中国葬俗,以瓮、罐等陶器物盛放死者遗体或骨灰,置 于土中,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葬俗。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在 中原地区广泛流行,本次演示将对该时期的瓮棺葬进行深入研究。
一、分布范围
一、分布范围
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 及华南等地区。其中,中原地区的瓮棺葬最为集中,数量也最多,而在西南、西 北等地区的分布则相对较少。
二、形制特点
二、形制特点
战国秦汉时期的瓮棺葬,其形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瓮棺的材质以陶器为主,也有一些用石质或木质材料制成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瓮棺葬的定义与起源
一、瓮棺葬的定义与起源
瓮棺葬是一种特殊的葬俗,它使用陶器(如瓮、罐等)作为葬具,埋葬死者 的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对死者灵魂的寄托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葬俗在中国新石 器时代就已经出现,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瓮棺葬的发展与演变
二、瓮棺葬的发展与演变
1、早期瓮棺葬:在仰韶文化时期,瓮棺葬就已经出现。当时的瓮棺葬主要使 用小口瓮或尖底瓶作为葬具,埋葬的地点多在房屋附近或居住区,显示出人们对 于死者灵魂的和保护。
六、与其他葬俗的关系
六、与其他葬俗的关系
战国秦汉时期的瓮棺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葬俗之间存在着密切 的。例如,与竖穴土坑墓、石板墓等葬俗同时存在,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 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此外,瓮棺葬也与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密 切相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瓮棺葬名词解释
瓮棺葬名词解释
瓮棺葬是一种古代埋葬方式,主要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中出现。
瓮棺葬的特点是将死者的遗体放置在特制的大型瓮棺内,然后将瓮棺埋入地下。
瓮棺葬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中国,最早的瓮棺出土于河南郑州二里头遗址,使用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
这种埋葬方式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尤为盛行,属于贵族阶层的丧葬方式。
瓮棺葬的名称源自于使用的陶瓮棺。
陶瓮棺是由陶器制成的大型储物容器,形状类似于现代的缸或坛子。
为了适应埋葬需求,陶瓮棺通常具有长方形或椭圆形的截面,上部有盖子。
棺内会放置一具经过处理的尸体,常常会配备随葬品。
瓮棺葬在古代中国的丧葬惯例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被认为是尊贵而庄重的葬礼形式,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和对来世的信仰。
瓮棺的密闭形式被视为一种保护和安抚逝者灵魂的方式。
现代考古学研究发现,瓮棺葬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还在其他一些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等地也有相似的葬礼习俗。
这表明瓮棺葬是古代东亚文化圈内一个重要的丧葬现象。
总而言之,瓮棺葬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埋葬方式,以特制的陶瓮棺容器将死者遗体安放于地下。
这种葬礼形式展示了对逝者的尊敬和对来世的信念,同时也是古代东亚文化圈内广泛存在的丧葬习俗之一。
从北首岭遗址看仰韶文化的瓮棺葬
从北首岭遗址看仰韶文化的瓮棺葬作者:曹歌鸿来源:《文物世界》 2018年第1期摘要:北首岭遗址是一处重要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发掘出土了66 座瓮棺葬。
通过分析,北首岭瓮棺葬的分布有自身的特点,瓮棺葬使用的葬具、埋葬的葬式和随葬品等葬俗和同时期仰韶文化瓮棺葬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
从北首岭遗址可以进一步了解仰韶文化瓮棺葬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关键词:北首岭遗址仰韶文化瓮棺葬瓮棺葬是仰韶文化的一种重要葬俗,在仰韶文化的各个发展时期都有发现,尤其以渭河流域的半坡类型遗址中发现的瓮棺葬数量最多。
北首岭遗址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文化遗存分为连续发展的为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三期,半坡类型是遗址的主要部分。
遗址中出土了66 座瓮棺葬,其资料在以往研究瓮棺葬的文章中多有引述。
本文在依据北首岭遗址考古发掘资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北首岭瓮棺葬资料进行梳理和对比,尝试对瓮棺葬反映的文化面貌进行简要分析。
一、北首岭瓮棺葬的分布特点北首岭遗址面积60000 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和墓葬区,遗址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
居住区的中心是一块南北长100 米,东西宽60 米左右的场地,是当时的公共活动场所。
这块中心场地的周围有50 座房址,大体呈椭圆形排列分布。
墓葬区位于居住区的东部和东南部,北首岭共发现451 座墓葬[1]。
根据碳14 的测定,北首岭遗址总体距今7200~5600 年,严文明先生分析认为北首岭中期的半坡类型是北首岭的主要遗存,90%的房屋基址和墓葬都属于这一时期[2]。
北首岭遗址发现的瓮棺墓共66 座,约占墓葬总量的15%。
大部分的瓮棺墓位于遗址的墓葬区,只有7 座瓮棺墓发现在居住区,其中6 座位于房址附近,另外1 座M429 位于中心场地的位置。
其葬具是将一个陶瓮劈为上下两半互相套合,似乎是有意为之,该墓葬朝向东南。
位于房址附近的瓮棺葬分别是位于房址区北部的M421、M428,西部的M430、78M21,南部的M8、M426,这几座墓葬的朝向除了竖直埋葬外,大体和临近的房址朝向相同,朝向中心场地。
史前文化瓮棺葬的特点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 077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8(下)瓮棺葬是古代的葬俗之一,指用瓮或罐等陶器为葬具来安置亡者的一种葬俗,史前时代此类葬俗较多,分布于世界各地。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瓮棺葬在我国一直流行,此后一直延续,在古文献中又称其为“瓦棺葬”(图1)。
直至解放前,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这种习俗。
大多数瓮棺葬具是人们平时使用的陶器,有的器物在出土时表面还留有一层黑灰或草泥土的痕迹。
在考古发现的各遗址中也多有瓮棺葬,据现有的很多资料统计,史前文化遗址中有瓮棺葬的遗址计有80多个,发现的瓮棺葬近1100多座,有此葬俗的共有近20余种文化类型,分布于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东北松嫩平原地区,在中国台湾岛也有零星发现。
本文以史前文化中瓮棺葬的特点为例,浅要分析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葬俗文化。
1 史前时期的瓮棺葬用于埋葬儿童一般来说,只有对儿童才会使用瓮棺葬。
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马家窑时期墓葬有200多座,其中几乎一半为婴幼儿的墓葬。
但瓮棺葬也不一定都是儿童,1972年临潼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成人瓮棺葬。
不同的是,幼儿瓮棺葬与成人二次土坑墓、儿童土坑墓葬在该遗址的东南面,而实行二次葬择其尸骨的头骨、盆骨、四肢骨等装置在一瓮罐内,埋在该遗址的西北部,与其他成人墓分开葬。
在日本绳纹时代和弥生时代,已经出现了成人瓮棺葬,但在目前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还未发现成人瓮棺葬,只发现有儿童瓮棺葬。
2 瓮棺葬的分类瓮棺葬可分为“装入葬”和“非装入葬”两种,由于尸骨相对瓮棺的放置方法不一样,可将瓮棺葬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瓮棺中全部装进尸骨,称为“装入葬”(图2),此种为全部瓮棺葬的大部分情况,主要用于埋葬儿童。
尸体大多仰身直肢,也有仰身屈肢者;另一种是只用器物盖头、套头或盖、套住上半身,而将其余部分暴露在外,称为“非装入葬”,这种情况只在少数文化类型中见到几例,这种葬法并不流行。
世界古文明下葬方式
世界古文明下葬方式
世界古文明的葬礼方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下葬方式:
1. 土葬:将死者埋入土中的葬法,是世界各地最普遍的葬法。
在历史上,土葬的形式包括直接埋入土中、木椁葬、石棺葬、瓮棺葬等。
2.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即将死者的遗体在火葬场进行焚烧,只留下骨灰。
火葬在历史上主要流行于印度、中东和部分欧洲地区,在中国藏传佛教中也有实行火葬的习惯。
3. 水葬:是一种将尸体或骨灰投入水中的葬法,常见于河流、湖泊或海洋等水域附近的地方。
水葬有三种形式:漂尸式、投河式和撒灰式。
4. 树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或骨灰深埋在树下的葬法,通常会将死者的衣物或身体包裹在可降解的材料中,与土壤混合在一起。
这种葬法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较为常见。
5. 天葬:是一种将尸体或骨灰送至高处的葬法,通常是在高山或悬崖上。
在一些文化中,人们相信将尸体或骨灰送至高处可以帮助死者升天或回归自然。
天葬在一些亚洲和非洲地区较为流行。
6. 洞穴葬:是一种将尸体或骨灰埋在天然洞穴中的葬法。
这种葬法在一些地势陡峭、多山的地方较为常见,例如南亚的一些地区。
7. 悬棺葬:是一种将棺材放置在悬崖上或高处的葬法,通常是为了防止盗墓或保护死者的遗体不受野兽的侵害。
悬棺葬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较为常见。
这些下葬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都有所不同,并且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腰坑与瓮棺_李英华
552008年,“南水北调工程湖北库区田野考古培训班”对郧县青龙泉遗址进行了发掘,这次发掘一个重要的收获是确认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石家河文化丧葬习俗—婴(少)儿瓮棺以腰坑的形式与成人土坑墓二次合葬,发掘简报中将之简称为“瓮棺腰坑合葬墓”[1]。
本文将在考古新材料和已有研究基础上,重点对这种特殊的合葬习俗进行补充论述,以探讨其具体特征、时空分布及其形成机制;并就与此密切相关的腰坑葬俗起源发展相关问题作些讨论。
一青龙泉遗址2008年度培训班发掘共清理石家河文化墓葬42座,包括成人土坑墓39座,婴少儿瓮棺葬13座。
其中有3座瓮棺以腰坑的形式与土坑墓合葬,即有3座“瓮棺腰坑合葬墓”,下面略作介绍:M237位于T0106的中部偏西处,开口第3层下,打破第4层;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向25°,墓口长2、宽0.55~0.65米,深约0.34米;墓主骨架保存完整,为一次葬,仰身直肢,头向北,面朝东;墓主为男性,年龄在35~40岁间,脚部周围有7副猪下颌骨随葬。
墓主大腿骨部位下设腰坑,腰坑平面近圆形,口径约0.35、深0.36米,腰坑中置大口折沿罐和红顶钵,罐中出有0~2岁婴儿骨骸。
该腰坑被确定为瓮棺葬,编号W72(图一)。
M203、M233与M237情况基本相似,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向分别为5°和12°,墓收稿日期:2009-12-30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腰坑与瓮棺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婴少儿瓮棺以腰坑形式与成人进行合葬的墓例情况,并对该地区史前腰坑材料进行了系统梳理,推断这些腰坑原本应是瓮棺的载体,并通过对我国史前瓮棺葬的具体特征的辨析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
然后,本文对汉水中游地区这类特殊合葬墓的形成作了初步解释;并从腰坑的形态与功能角度,对史前和夏商时期出土的腰坑材料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证了汉水中游地区史前腰坑葬俗的独特性,同时认为中原地区商周时期广泛流行的腰坑葬俗属于另一个系统,其源头应与汉水中游地区无关。
麦坪遗址瓮棺葬 (M1)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陈亚军(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要:2010年四川汉源县麦坪遗址发现了一座瓮棺葬(M1),其年代应为西汉时期,属于中原文化(关中及河南地区)系统的瓮棺葬,是中原文化南下的产物,对于“西南丝绸之路”线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四川汉源县;麦坪遗址;瓮棺葬;西南丝绸之路作为一种特殊的葬俗,瓮棺葬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发现较少,战国秦汉时期较为流行,以后在不同时期和地区均有沿用。
[1]西南地区秦汉时期的瓮棺墓除峡江地区较为集中之外,其他地区并不多见。
[2]麦坪遗址区年发掘出土一座瓮棺葬(编号,下文简称),[3]材料独特,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试就该瓮棺葬的年代、文化属性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墓葬形制与结构位于麦坪遗址区,开口于层下且直接打破层(麦坪遗址区文化堆积总计分为层)。
墓口平面近椭圆形,长、宽米,墓口距地表深米,墓底距墓口深米。
墓坑口大底小,斜壁内收,南端较陡,北端较缓;壁面粗糙,底部呈圜底状,边缘形状不明显。
墓内填土为灰黑色黏土,夹杂红褐色和青黄色斑点。
瓮棺为陶瓮、陶盆各件组合而成,均平放。
陶盆位于墓坑北部,陶瓮位于墓坑南部;瓮口、颈部套在盆内,露出肩、腹、底部。
瓮内填土中发现少量朱砂,瓮内底部土中有少量炭屑。
未见任何随葬品,未发现人骨(图一)。
其中葬具中的陶瓮()为夹砂灰陶,侈口,束颈较短,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为平底,底略有内凹,腹部饰饰有交错绳纹(即先斜向饰绳纹,再横向饰数周绳纹),口径、最大腹径、底径、高厘米。
下腹部有一小孔,孔径厘米左右,是陶瓮制作完成后凿的(图二)。
陶盆()的底部残。
夹砂灰陶。
敛口,宽折沿,斜腹内收,上腹饰凹弦纹一周,腹部饰绳纹呈带状分布,胎较厚,断面可见分层,口径、残高厘米(图二)。
二墓葬年代所在麦坪遗址区的文化堆积相对较为丰富,其中开口于层下,打破第层,由陶(采自《四川文物》2013年第1期). All Rights Reserved.1.陶∶(M1∶2)(采自《四川文物》2013年第1期)此,的地层关系如下:麦坪遗址区的文化堆积中明清层下往往直接叠压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其中区第层伴出有少量明清时期的瓷片,应为明清时期文化堆积,第层出土有夹砂陶罐、杯、盘、豆柄、纺轮等,另外发现有磨制少量石器,与麦坪遗址其他区的发现进行比较,[4]我们认为第层的年代应为新石器时代末期。
关于新石器时代成人瓮棺葬的两个问题探究
47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3期总第838期No.3,2021Total of 838瓮棺葬起源于史前时期,流行于我国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直到近代,这种葬俗仍旧流行于我国西南某些少数民族。
瓮棺葬即是以瓮或缸等陶器为葬具,将死者的尸骨装入或半装入瓮棺中,再将该瓮棺埋入地下,在遗址中的埋葬位置有以下三种,葬于居住的房屋附近、公共墓地,或是专有的瓮棺葬墓区。
使用瓮棺进行埋葬的大多是婴儿或者儿童,也有成年人,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其葬俗各有不同[1]。
成人瓮棺葬是瓮棺葬遗存中一种特殊现象,并不普遍出现于含有瓮棺葬的各个遗址中,不同于儿童瓮棺葬在葬具、葬式、随葬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趋势,成人葬体现出更多的个性特征。
学界在近四十年对于成人瓮棺葬的研究中学术成果颇丰,但有两个问题一直较为含混不清,一是对于成人瓮棺葬的葬式问题,二是关于成人实行瓮棺葬的原因及含义。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将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各地区史前考古发现以及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和明确。
1 成人瓮棺葬的葬式问题成人瓮棺葬明显不同于小孩瓮棺葬的一次葬,一般采用二次埋葬方式。
例如在仰韶早期后段的姜寨遗址中的成人二次瓮棺葬,其葬式与土坑葬类同,即将头骨放置中间,四肢骨放在头骨两侧,其他骨骼置于头下的肢骨之间,头向西,面向上,摆成异常整齐的一堆,平放于瓮棺内;再如仰韶中期的洪山庙遗址的成人瓮棺葬也为典型的二次葬,其葬式可分三种:一是头骨居中,四肢长骨竖放在头骨两侧,盆骨放在头骨之下,小趾骨膑骨、脊椎骨及其他碎小骨骼置于缸底;二是小趾骨、膑骨、脊椎骨及其他碎小骨骼放在缸底,头骨贴近缸壁一侧置于小块骨骼之上,四肢骨和盆骨放在头骨前;第三种是仅有一部分骨骼,无头骨,将四肢骨竖或斜放在缸内,小块碎骨置于缸底,说明二次迁葬时只是象征性地收捡一些[2]。
这样的例子在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成人瓮棺葬中占绝大多数,不同于婴幼儿一次完成埋葬的模式,成人采用二次葬的原因可能性有很多,一来可能是陶瓮、陶缸等葬具的空间有限,成人采用一次葬的难度较大;二来可能是相比较于涉世不深且在古人意识中“灵魂尚不完全”的幼童来说,埋葬成年人需要更加规范的仪式和过程,因此二次葬就成为了成人瓮棺葬的主要形式。
湖北省博物馆现一具30岁女性骨骸,引发瓮棺葬文化探寻
湖北省博物馆现一具30岁女性骨骸,引发瓮棺葬文化探寻在距今约4500至4200年,人类就已经出现了陶制瓮葬。
在2002年,随州金鸡岭就出土了一个灰陶瓮棺,2006年在郧县青龙泉梅子园石家河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不少瓮棺葬。
这说明,在古老的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翁棺葬并不是刚刚开始,但已经十分流行。
但在更早的屈家岭文化遗址发现,制陶技术已经脱离原始,步入技术时期。
距今约5100至4500年的早期屈家岭文化以黑陶为主,但也有少量的朱绘陶和彩陶。
因为陶器的制作,从而发明了双腹器、壶形器、喇叭形杯、高圈足杯等等。
虽然当时人类生活原始,但社会分层和宗教活动等现象渐趋加剧,对于墓葬形式也开始有所注意。
早期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少量屈肢葬。
但儿童多用瓮棺葬。
不过屈家岭文化中所出现的瓮棺葬仍不算是最早,距今约有6900至5100年的大溪文化个别遗址也发现了儿童采用瓮棺葬,这说明瓮棺葬的葬俗形成比屈家岭文化时间更早,且瓮棺的出现反映了陶器技术的成熟。
同时,那时候的葬式除了仰身直肢,还有跪屈式、蹲屈式的仰身或侧身屈肢葬。
而关于古代墓葬随葬品的习俗在6900至5100年就已出现,女性墓随葬品一般多于男性,有璜、镯、鱼骨和龟甲等。
同时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出现合葬墓,如屈家岭文化顾家坡遗址中出现的家族墓地和四人合葬墓。
更对中国古老文字历史发展有所突破的是,在大溪文化遗址所出土的一些陶器底部出现刻划符号,而这有可能是文字的先声。
虽然在整个新石器时代,社会文明还在孕育当中,但当人类有了生产能力后,宗教信仰便随之形成,最能体现的就是祭祀或仪式,在这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非生活性遗存都是信仰和祭祀的体现。
如已发现的石家河邓家湾祭祀遗址,宜昌中堡岛祭祀坑遗址等。
而瓮棺葬也是宗教信仰中的具体表现,比如翁棺盖上留下一个孔,其作用就是供灵魂出入。
这般用途和想法也恰好应证了人类相信神灵存在是自古形成。
但具体时间有可能是在6900-5100年前,或者是更早的城背溪文化,距今约有7800-6900年,是目前湖北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滕州地区的北辛遗址内有一种装着夭折的婴儿的陶罐——瓮棺
滕州地区的北辛遗址内有一种装着夭折的婴儿的陶罐——瓮棺
在山东南部的滕州市官桥镇北,有一处距今7000多年的古代文化遗址——北辛遗址。
夹砂陶
北辛时期,当地的原住民就已经掌握了比较简单的陶器制作工艺,烧制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的陶器又名夹砂陶。
这种陶器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器形不甚规整,手制痕迹比较明显。
其大多数用于炊具,但是随着挖掘成果的不断扩大,还发现了其一种比较特殊的作用,那就是作为儿童或少年的棺制葬具。
瓮棺葬
北辛遗址上发现的瓮棺葬,就是将夭折的婴儿置于棺制葬具内,因其形状类似陶瓮,故名瓮陶,埋在居住区的附近,表示老人对死去孩子的惋惜、留恋和爱抚的心情。
瓮棺葬
解放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盛行这种瓮棺葬,有的还在
陶制葬具的一端凿开一个小孔,其意是让孩子的“灵魂”可以自由出入,从北辛遗址的出土可以推测这种古老的习俗至少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
瓮棺葬
附:2006年,北辛遗址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吾按:最近正在整理**地区瓮棺葬的资料,所以近期上传有关瓮棺葬的文章。
目前探讨这类葬俗的文章较少。
其时间跨度很大,从新石器时代延至汉代较为流行,以后一直延续下来,在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知道解放前还一直保留者这种习俗。
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许宏瓮棺葬,是古代以瓮或罐等陶器为葬具来安置死者的一种葬俗。
这种葬俗起源于史前时期,曾见于世界许多地区,在我国史前时期的晚段—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较为流行,以后一直沿续下来。
直到解放前,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有这种习俗。
我国古代称瓮棺为“瓦棺”。
《礼记·檀弓》就有“周人……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①的记载。
其他如《盐铁论》、《古史考》、《后汉书》、《太平广记》等文献中也有记述。
(这其中可能有一部分是名符其实的以瓦为棺者②)。
考古发现中各时代遗址也多有瓮棺发现,最著名的要算辽阳三道壕西汉瓮棺墓群。
后代瓮棺葬的情况因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故不于此一一赘述。
葬俗,是人们精神文化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原始宗教信仰在其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反映。
作为古代众多葬俗之一种,瓮棺葬也毫不例外。
因此,对其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较系统的考察,进而探究其中反映出的当时人们的精神文化面貌,就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另外,朝鲜和日本也曾发现大量瓮棺③,有学者曾判断其与我国所出瓮棺是有关联的。
④诚如此,则对于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的研究就有它更为广远的意义。
本文试图对已发表的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综合考察,在此基础上,对瓮棺葬所反映的原始先民的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等问题作一探讨。
考虑到我国古代历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及文化上的联系,本文的讨论范围兼及边疆地区青铜时代文化。
一、在各考古学文化类型中的分布据现有资料,已知在全国范围内,含有瓮棺葬的史前文化遗址计有八十多个,发现有瓮棺葬近一千一百座。
通过对这些瓮棺葬的详细统计,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考古学文化类型上,可知存在过这种葬俗的共有近二十种文化类型。
分布于黄河中游的依时代早晚主要有李家村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黄河下游地区,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地区,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三期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
此外,在东北松嫩平原、西南横断山区和地处东南的台湾岛也有零星发现。
这样,出有瓮棺葬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就遍及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北及吉林、内蒙,南达云南、广东,西至甘肃、青海,东到山东、江浙一带乃至台湾岛,发现于十九个省和自治区。
但仅以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出土最多,较为集中;且时间序列上,在该区先后的文化类型中都有发现<图一>。
与苏秉琦先生在讨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时从文化面貌上看出我国版图的两大部分⑤一样,在对史前时期瓮棺葬资料的整理中,我们也发现,现向内陆的部分,瓮棺葬较多见;而面向海洋的部分则极罕见。
在后者中,只有山东滕县北辛和浙江余姚河姆渡两个年代较早的遗址有数座瓮棺葬发现⑥,在其后发展起来的各文化类型中则几乎不见,而少数的几例,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能算作瓮棺葬的(只是以陶器盖头的“非装入葬”,详后)。
这里,我们应当特别提出拥有瓮棺葬的大宗——仰韶文化来作一介绍。
在出有瓮棺葬的八十多个遗址中,仰韶文化遗址计五十多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总数一千多座瓮棺葬中,属仰文化的计七百多座,占三分之二。
在仰韶文化中,瓮棺葬是普遍流行的一种葬俗,其分布几乎遍及仰韶文化分布区,而以渭水流域的半坡类型为最盛,出土数量最多,使用广泛。
二、关于瓮棺葬的考古学观察依尸骨相对于瓮棺的放置方法不同,可将瓮棺葬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尸骨全部装进瓮棺中,我们称为“装入葬”,这种情况占全部瓮棺葬的大部分;一种是只用器物盖头、套头或盖、套住上半身,而其他部分暴露在外,我们称之为“非装入葬”<图二,1、2>。
这种情况我们只在和少数文化类型中见到不多的几例。
东部沿海地区的山东曲阜西夏侯⑦、江苏连云港市二涧村⑧、吴县草鞋山⑨等遗址所出,都是这种情况。
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的葬具是多样的。
顾名思义,当然是以用瓮(罐)者最多。
作为构成葬具的陶器,还有缸、尖底器(瓶)、大口尊、壶、鬲、缶、釜(釜灶)、鼎、□等近二十种。
这样看来,既然所谓的“瓮棺葬”的葬具不限于瓮(罐),那么,把这种葬俗称之为陶器葬似乎更为贴切,应当说瓮棺葬只是这种陶器葬中的一种,正象一些发掘报告中所称的尖底瓶葬、罐葬、鬲棺葬一样。
当然,既然这种定名约定俗成,也就不一定有改换的必要了。
瓮棺通常是由两件器物合而成,或是两件相扣(合口式),或是一件大器上覆一个用作棺盖的小器(合盖式),也有以陶片、石板或砺石为盖者。
此外,也常见只用一件器物为棺的(单口式),个别遗址见有以多件器物组合成棺的情况。
在“非装入葬”中,套头的器物多为瓮、罐等深腹器物;盖头的多为钵、盆等浅腹器物。
用作瓮棺的陶器组合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统计,计有五十多种。
棺式的组合在各文化类型中也是有其不同的风格的。
就仰韶文化而言,半坡类型多瓮钵相扣,庙底沟类型多小口尖底瓶葬、下王岗类型多罐钵相扣,等等。
关于仰韶文化瓮棺葬的葬具形制及组合情况<图三,1、2>,已有同志作守分类研究⑩,兹不赘述。
其他如河姆渡文化用釜,李家村文化用三足器,马家窑文化用其所特有的彩陶壶、瓮等,都极富时代和地域特点。
但时代较早的和地处中原四围的诸文化类型中所见瓮棺葬材料一般很少,且多较零散,不足以进行全面考察。
在仰韶文化以外,含有瓮棺葬较多的文化类型当属黄河中游的龙山文化和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
在这两个文化类型中,瓷棺葬的葬具形制及组合大体可分为四类:第一类:罐(瓮)葬深腹平底罐,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瓮棺葬具的主要形式。
该区所出大部分瓮棺均属此类,其多为夹砂灰陶,束颈,深腹外鼓,小平底,饰绳纹、篮纹或方格纹。
棺式的组合在一些类型的主要遗址中略可看出主流。
如属三里桥类型的山西垣曲丰村遗址所出⑾,大多为合口式甚或三至四罐相扣;属王湾类型的河南临汝煤山一期遗存所出,⑿则均为合盖式(在罐口部覆一钵或盆)。
偏东的后冈类型则“装入葬”与非装入葬”并存⒀。
鼓腹圜底罐(瓮):是屈家岭文化晚期遗存中的大宗葬具。
泥质或夹砂灰黑陶,多为素面,形体相对较粗矮。
以合盖式最多,用盆、钵、碗、豆等覆盖。
一般竖立放置。
位于江汉地区的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第三期遗存所出⒁,多为夹砂黑陶圜底罐;而地处洞庭湖畔的湖南安乡划城岗遗址中二期遗存所出作为葬具的陶罐,多在圜底下加一矮圈足;属屈家岭文化早期的划城岗中一期遗存中的葬具,则多用圜底圈足瓮⒂。
第二类:蛋形三足瓮此类瓮棺多系夹砂灰陶,篮纹,器形高大,胎壁较厚,敛口平唇,最大径在器中部,圜底下附三袋形足。
棺式组合上多为合盖式,与作为覆盖物的陶器器口相对,平放入坑中;也有合口式发现。
这类葬具极富地方特色,仅见于晋北、陕北和内蒙南部的龙山时代文化遗存中,在山西汾阳峪道河⒃、陕西神木石峁⒄、内蒙准格尔旗大口⒅等遗址都有发现。
第三类:鼎数量不多,以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区出土最集中,见于临汝煤山⒆、上蔡十里铺、⒇伊川白元21等遗址。
在安乡划城岗屈家岭文化早期遗存中也有发现22。
第四类:其他形制瓷棺如垣曲丰村的釜灶棺23、安阳后冈24和准格匀旗大口的□棺、大口遗址的大口尊棺25等。
这些瓮棺的数量极少。
从对各文化类型遗址所出瓮棺情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瓮棺葬这一葬俗所反映的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在我国史前时代各文化类型中大体是一致的(详后),但对于这种意识的具体体现者——瓮棺的使用,是没有严格和一致的规定的。
被当作葬具使用的,大部分与遗址中所出同类器物相同,都是那些在该文化类型中较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具。
利用残器和陶片也是屡见不鲜的。
在准格尔旗大口26、汾阳峪道河27、垣曲丰村28和甘肃永昌鸳鸯池29等遗址中,发现有的瓮棺表面上还留有一层烟炱,前两个遗址用作葬具的三足瓮的腹部和底部还涂有白色草拌泥和石灰。
垣曲丰村有的器壁上涂有一层泥浆。
用作葬具的陶器一般形体较大,体高最大者达78 厘米,口径与腹径尺寸也相对较大。
在一些遗址中,还见有特制的葬具。
如位于河南中部偏西的伊洛——郑州地区出土的属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的伊川缸、30河南省博物馆曾陈列过的高大的瓶状陶器31。
这两种形制的瓮棺,其口沿外壁一般都有一圈倒钩状的泥突,河南鲁山邱公城遗址发现的“伊川缸”上的半球形器盖上也安有一圈倒钩状的泥突32。
上下对称,可能是将死者骨骼装入后,上面扣上盖子,外面再用绳索勾住泥突,捆缚在一起<图四,1、2>。
前面述及的属屈家岭文化的枝江关庙山遗址出土的瓮棺多为夹砂(或夹炭化稻壳的)黑陶罐。
陶胎很薄,质地疏松,由于烧制的原因,外表灰黑不匀,应是专作葬具用的。
瓮棺葬绝大多数用来埋葬婴儿和儿童,只有极少数用来埋葬少年或成人。
骨骼大多保存不好,瓮棺内往往仅残留一些头骨、肢骨残片。
这种情况我们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大部分死者年龄太小,骨骼尚未长成,骨质不坚;其二是因尸体放在空隙较大的陶器中。
这二者致使骨骼容易腐烂。
少数可资观察的例证,使我们对瓮棺葬的葬式得以初步了解。
在“装入葬”中,幼儿一般全躯放入,大多仰身直肢,也有仰身屈肢者;成年人和少年一般则行二次葬,只装敛主要骨骼。
“非装入葬”,则无论幼童或成人,一律为仰身直肢或仰身下肢微屈的一次葬。
在一些瓮棺的底部或作为棺盖的陶器底部,往往有一小孔,孔径一般在0.8—2厘米左右。
这种情况,发现于包括四种文化类型的十多个遗址中。
其中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大河村类型所见最为普遍,此外,还有河南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33。
大墩子遗址多数瓮棺的肩部、腹部或底部有一至三个圆形小孔。
安乡划城岗屈家岭文化瓮棺盖上有的有四孔34。
以上这些出现于日用器皿上的小孔,显系有意凿成。
特制瓮棺的底部有的也有这种小孔,如河南临汝阎村所出“伊川缸”,其缸底都有钻孔35。
这些亦显系人为制成。
有趣的一例是汾阳峪道河遗址的三号瓮棺葬(W3),系以五件残器相接而成瓮棺,其一端以残甑收束36,甑孔恰合瓮棺葬穿孔这种习俗,可谓妙然天成!瓮棺的放置大致可分竖立、斜置和横放三种情况。
一个遗址中多兼有二种以上。
在同一文化类型各遗址中瓮棺的放置情况有的略可看出主流,如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多竖直埋葬。
但大多没有规律性的现象可寻。
一般地,合口式或多器相扣者多平放,合盖式多竖立。
西安半坡遗址37所出瓮棺葬多向西倾,与该遗址成人土坑葬头多向西的埋葬习俗是相吻合的。
墓圹形制可分为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三种,底部和周壁多不甚整齐,形制不很规则,有的范围不甚清楚,甚至没有明显的墓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