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特点

合集下载

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电磁场屏蔽效果是指材料对电磁辐射的阻隔能力,能够减少或阻断电磁辐射对设备、人体或环境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合金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和复合材料四个方面来讨论不同类型的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

一、金属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金属材料是一种常见的电磁场屏蔽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反射性能,能够有效地阻隔电磁波的传播。

金属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种类、厚度和形状等因素。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强,但达到一定厚度后效果是递减的。

此外,不同金属材料的屏蔽效果也存在差异,如铁、铜、铝等金属材料的屏蔽效果依次递减。

二、合金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合金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经过熔炼、混合制备而成的材料。

合金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电磁屏蔽效果。

与单一金属材料相比,合金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通常更好。

这是因为合金具有多种相互作用的原子结构,使得电致抗、磁导率等性质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电磁波的屏蔽效果。

此外,合金材料的屏蔽效果还与合金成分、结构和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三、导电聚合物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导电聚合物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金属导电性和聚合物材料的机械性能。

导电聚合物材料可通过掺杂导电粒子(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或导电聚合物(如聚苯乙烯、聚丙烯等)的方式实现电磁场的屏蔽。

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轻质和可塑性的特点,相比金属材料更适合柔性电子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屏蔽效果主要取决于导电粒子或导电聚合物的含量、尺寸和排列方式等因素。

四、复合材料对电磁场屏蔽效果的影响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材料。

复合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和介电材料等组分,以实现不同的电磁屏蔽效果。

复合材料通常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屏蔽电磁波的传播。

石墨烯与其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屏蔽性能研究

石墨烯与其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屏蔽性能研究

石墨烯与其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屏蔽性能研究石墨烯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薄片状材料,其单层由碳原子构成,有着高度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与其他材料相比,石墨烯的电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都非常优异,因此被广泛用于电子、能源、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在电磁波屏蔽性能方面,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也展现出了很好的潜力。

1. 石墨烯的电磁波屏蔽性能石墨烯是一种单层碳原子排列成的二维晶体,其结构具有很好的结构特性和物理性能,以及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由于石墨烯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和空间结构,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屏蔽性能。

一个最显著的优势是石墨烯的介电常数很低,使其对电磁波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石墨烯电磁波屏蔽性能可以归功于它的两个特性,一是单层厚度,二是非常好的导电性。

在超薄的石墨烯薄膜上,电磁波相互作用的作用距离较短,使得电荷的耗散非常强烈,并产生表面电阻。

在高电阻的污垢表面,能量被转化为热能,并有效地吸收电磁波。

石墨烯的晶格性质也影响着它的电磁波屏蔽性能,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碳原子排列可形成局部电荷堆积,从而加强了吸收电磁波的能力。

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屏蔽性能虽然石墨烯的单层厚度和优异的导电性使其成为一种很好的电磁波屏蔽材料,但由于其制备成本过高,生产中心性差等问题,导致其应用不太广泛。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现在许多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石墨烯的复合材料,以利用石墨烯的性能和其他材料的优点来制造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电磁波屏蔽材料。

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有许多种类型,需要根据应用的需求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材料。

例如,石墨烯与聚合物混合后可以获得电磁波屏蔽材料,也可以使用金属纳米颗粒包覆的石墨烯来制造出具有优良抗干扰能力的材料。

3. 石墨烯复合材料电磁波屏蔽性能的优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有很好的电磁波屏蔽性能,但是这种性能还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来提升。

例如可以通过石墨烯和其他材料的形状和组成来对其电磁波屏蔽性能进行调整。

在复合材料中增加石墨烯含量通常可以提高电磁波屏蔽性功能力,但这也会导致质量和成本增加。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探讨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探讨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探讨
最近几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屏蔽的需求也
在急剧增加。

电磁屏蔽(EMI)是指一种能有效阻止外部电磁辐射对内
部电气设备的误操作或损坏的技术,并具有隔离有害电磁场的能力。

电磁屏蔽材料(EMI)是指由多种特殊材料形成电磁屏蔽层的特殊结构。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是指由多种不同的材料复合而成的电磁屏蔽材料。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传导和反射介质对外部电磁
辐射的干扰。

它能有效的阻止外界的干扰,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强的
保护功能。

除了具有电磁屏蔽功能以外,电磁屏蔽复合材料还具备其
他特性,比如良好的柔性、耐低温、耐高温、耐冲击,抗紫外线能力。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主要取决于五个因素:一是屏
蔽层材料的电磁屏蔽系数大小,这是保证抑制外部电磁辐射的基础;
二是屏蔽层材料的厚度,当屏蔽层厚度增加时,电磁屏蔽效果也会增强;三是屏蔽层的导热性、线路的设计、以及接触面的质量,提高屏
蔽层的导热性能和导线的质量,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果;四是
复合材料的结构,即把电磁屏蔽层和衬底层包裹在外面层,以提高电
磁屏蔽性能;最后,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电磁环境也是影响电磁屏蔽
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对上述各项因素的系统考察,弄清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电磁
屏蔽效能,从而可以指导后续的应用场景的设计和制造,为电子信息
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

材料电磁干扰屏蔽性能概述

材料电磁干扰屏蔽性能概述

材料电磁干扰屏蔽性能概述材料的电磁干扰屏蔽性能概述D.D.L.Chung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校区,复合材料研究实验室摘要本文对碳材料的电磁干扰屏蔽性能进行概述。

这些材料包括,复合材料,石墨乳,柔性石墨。

在复合材料中参杂直径为亚微米级的须筋能得到较好屏蔽效果,尤其是镀上镍以后。

柔性的石墨是非常有前途的电磁干扰垫圈材料。

关键词;碳复合材料、碳纤维、碳丝、膨胀石墨、电学性能1.绪论电磁干扰屏蔽是指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或者吸收,因而这些材料起到防止射线渗入屏蔽层的作用。

电磁波,尤其是高频率的电磁波(例如手机发射的电磁波)有干扰电子设备的倾向。

世界各国政府对能够同时屏蔽电子源和射线源的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长。

现代社会对可靠的电子设备要求以及快速增长的无线电频率射线源决定了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变得极其重要。

电磁干扰屏蔽和电磁屏蔽有区别。

后者是指,对低频域的磁场(例如60Hz)进行屏蔽。

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和电磁屏蔽材料不同。

应用于电磁屏蔽干扰的碳材料,尤其是不连续的碳纤维正在快速增长。

本文对碳材料在电磁干扰屏蔽领域的前景进行了概述,包括结构型和非结构型的复合材料、石墨乳、电磁干扰垫片材料。

除了反射和吸收,多次反射也是屏蔽的一种机制。

多次反射指的是在屏蔽材料的很多的外表面和界面上反射,这种机制需要屏蔽材料存在大量的外表面和界面。

多孔材料和泡沫材料可以作为拥有大量外表面屏蔽材料的例子,包含有大量外表面的填充材料的复合材料课作为有大量界面屏蔽材料的例子。

当表面或者界面间的距离相对于趋肤深度很大时,多次反射的损失可以被忽略。

无论是反射,吸收,多次反射的损失都可以用dB来表示,总的反射损失量(以dB为单位)代表了屏蔽材料的性能,屏蔽材料的吸收损失和材料的厚度成比例。

高频率电磁干扰射线只能渗透到导电材料的表层区域,这种现象被称为趋肤效应。

平面波的电场渗入导体后随着深入导体内部以指数方式快速下降,电场下降到时进入到导体内部深度的称为趋肤深度,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1)其中f为频率,磁场强度,渗透率=,为相对磁导率。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屏蔽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屏蔽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屏蔽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0前言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电子产品和电子电器设备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电磁波会形成电磁辐射。

表1所示为电磁波谱,其特点是波长依次由大到小,频率由低到高,能量由小变大。

电磁辐射不仅会干扰各种电子电器设备正常运转,而且还会给人类及其他生物体的健康带来威胁并产生损伤效应。

因此在许多场合需要采取电磁屏蔽的措施来消除或减少电磁辐射污染,国际无线电抗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制定了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试验方法。

研究表明,当电磁波的能量>124 eV时,就可以产生电离辐射效应。

根据表1所列出的电磁波各波段的特征参数,其中X射线和γ射线会对人体产生电离辐射效应,而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则会对人体产生非电离辐射效应。

非电离辐射的危害机理主要体现在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3个方面。

表1 电磁波谱名称波长(真空中)/m频率/Hz能量/eV典型应用射频1~1043×(104~108) 1.24×(10-10~10-6)调频广播、导航、移动通信电视等微波10-3~13×(108~1011) 1.24×(10-6~10-3)雷达、卫星、微波炉、移动通信等红外线8×(10-6~10-3)3×1011~3.7×1014 1.24×(10-3~1)加热、夜视、光通信等可见光(380~800)×10-9(3.7~3.9)×1014 1.55×3.26——紫外线(10~380)×10-97.9×1014~3×1016 3.26~1.24×102杀菌、医学诊断X射线(10-3~1)×10-93×(1016~1020) 1.24×(102~106)癌症治疗、天体物理研究γ射线(10-3~10-4)×10-93×(1020~1021) 1.24×106——1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屏蔽原理电磁屏蔽的作用是减弱由某些辐射源所产生的某个区(不包含这些源)内的电磁场效应,有效地控制电磁波从某一区域向另一区域辐射而产生的危害。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屏蔽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屏蔽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屏蔽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吸收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材料中的导电性来吸收电磁波的能量。

当电磁波传播到材料表面时,材料中的导电粒子(如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粒子等)可以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并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

这种转化过程会导致电磁波能量的衰减,从而实现电磁屏蔽的目的。

反射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材料中的磁导率来反射电磁波。

当电磁波传播到材料表面时,材料中的磁性物质(如铁氧体、铁磁金属等)会改变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从而使其反射回去。

这种反射过程能够减少电磁波的穿透能力,从而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

目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如下:1.材料选择:研究者们在研究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时,通常会选择导电性好、磁导率高的材料作为基质,并添加一定量的导电或磁性材料来增加导电性或磁导率。

常用的基质材料包括聚合物、陶瓷、纤维等,导电或磁性材料可以是金属粉末、纳米材料等。

2.复合材料制备: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混合法,即将基质材料和导电或磁性材料混合均匀后烧结或注塑成型;另一种是包覆法,即将导电或磁性材料包覆在基质材料表面。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

3.性能表征:研究者们通常通过测量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和屏蔽效果等指标来评估其性能。

电导率和磁导率可以通过四探针法和磁性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测量,而屏蔽效果则可以通过电磁波屏蔽实验来评估。

4.优化设计:为了提高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者们通常会进行优化设计。

一方面,他们可以调整导电或磁性材料的含量和分布来控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或磁导率;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调整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态等来改善其屏蔽性能。

综上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材料,其屏蔽原理是通过导电性或磁导率来吸收或反射电磁波。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备和性能表征等方面的工作来提高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性能。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雷达系统、电子设备等领域的迅速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有效地防护电磁辐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磁屏蔽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现状、特性和发展前景。

1.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级管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是将碳纳米管与其他材料(如聚合物、金属等)进行复合制备而成,既发挥了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又兼有其他材料的优点。

2.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机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

碳纳米管可以通过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电磁波的屏蔽效果。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通过反射和散射电磁波的方式将其导向其他方向,从而降低电磁波在材料内的传播。

3.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混合法、溶液浸渍法、电泳沉积法等。

机械混合法是将碳纳米管和基质材料进行机械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溶液浸渍法是将碳纳米管分散在溶液中,再将基质材料浸渍于其中;电泳沉积法是利用碳纳米管在电场作用下沉积到基质表面。

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4.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用于制备导电性能良好的电磁屏蔽材料。

其次,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制备轻量化的电磁屏蔽材料。

此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还可以在微波和毫米波频段提供较高的电磁屏蔽效果,适用于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等领域。

5.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电磁屏蔽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在电磁屏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与优化

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与优化

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与优化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普及和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通信质量的影响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介绍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的意义、方法以及优化策略。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具有新的特性的材料。

通过将不同性质的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而成。

复合材料可以具有很高的强度、轻质化、高刚度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是指探究复合材料对电磁辐射的屏蔽效果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

一方面,物质的本身对电磁辐射的散射和吸收会降低传播的强度,从而起到屏蔽的效果。

另一方面,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也会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影响,因此研究电磁屏蔽性能既包括对材料本身的研究,也涉及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和仿真模拟技术。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剪切箱实验、开路实验和波导法等。

剪切箱实验主要通过测量复合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反射损耗和透射损耗来评估其电磁屏蔽性能。

开路实验则通过将复合材料作为完全隔离的屏蔽体,测量其在外界电磁场作用下的电磁波穿透情况来评估屏蔽效果。

波导法则通过将复合材料置于波导中,测量复合材料中电磁波的传播和衰减情况来研究电磁屏蔽性能。

与实验方法相比,仿真模拟技术具有成本低、实验环境易控制的优势。

目前,有限元方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是两种常用的仿真模拟方法。

有限元方法通过划分出大量互不连接的小单元,建立模型并求解得到电磁场的分布情况,进而评估电磁屏蔽性能。

时域有限差分法则将电磁波方程离散化处理,通过数值求解得到电磁波的传播与衰减情况。

这些仿真模拟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并为后续的优化提供参考。

针对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优化,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策略。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53 : !$;-< / (= % (> 2 式中 3=、 后电场强度, 3> 分别表示屏蔽前、 ?= 、 ?> 为屏蔽前、 后的磁场强度, 后的能量 (= 、 (> 为屏蔽前、 场强 度。衰 减值越大 ,表明 屏蔽效 能越好。 根据 金属材料的屏蔽效能可用 5@AB;CDE-FF 电磁屏蔽理论,
!"
!


下式表示 8 # 9 /#2 53 : ’ G H G 7 式中 ’ 为电磁波的反射损耗, H 为电磁波的吸 收损耗, 7 为电磁波在屏蔽材料内部多次反射过程中 故式 / # 2 可表示 的损耗。 当 HI !$67 时, 7 可忽略不计, 为: 53 : ’ G H 其中: ’ : !.J K !$;-< / F!L % "L 2 /12 /M2
有 456、 ’’、 ’’;、 ’(、 ’<(、 ’= 及 ’4 等等。
>

复合工艺对屏蔽效能的影响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屏蔽效能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导电填料与高分子基体的分散状况和导电结构 的形成过程。为保证各组份充分混合, 复合体系必须 进行混炼,但混炼往往又会破坏导电填料的组织结 构, 从而影响导电性能。因此, 选择合理的混炼工艺 参数和混炼设备的技术参数十分关键。例如,挤出 时,受力应尽可能小,剪切速度尽可能低,以保持导 电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加工温度升高或流体熔体指 数增大, 可以降低复合体系的粘度和剪切应力。延长 成型时间也有利于保持导电结构的完整性 7 "# 9 。 当用金属纤维作导电填料时,由于其与高分子 基体的结合力较差,造成金属纤维在基体中分散不 好, 且纤维容易折断而降低长径比。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 5?@AB 公司将金属纤维在距料筒末端前方约 CD . D 为螺杆直径 0 处加料, 认为此处具有足够的压力使 物料均化,同时也减少了因强烈的剪切作用而引起 的纤维磨损。日本东芝化学公司采用特殊母粒法, 使 填充长纤维成为可能。由这种复合工艺制得的铜纤 维 $ ’’; 复合材料具有填充量少、填料分散均匀、成 本低、 屏蔽效能好等突出的优点, 因此是一种先进的 复合工艺。 综上所述,影响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电磁屏蔽 效能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上述因素外, 复合体系 中的各种助剂、 成型加工模具、 使用环境及使用时间 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为 了进一步开发和使用更多性能优异、 成本低、 屏蔽效 能高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 必须充分考虑性能、 价 格和加工性等综合因素,以满足电子工业和信息技 术等产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方舱电磁屏蔽解析

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方舱电磁屏蔽解析

marketing@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方舱电磁屏蔽解析复合材料方舱发展和研制,已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应用,取得了较大进步和发展,但是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在电磁屏蔽、防化洗消、防弹防爆、防侦察技术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近年来,传统的金属蒙皮方舱因重量过大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复合材料为基材的轻量化方舱已经成为新趋势,因此,整舱屏蔽方案十分重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复杂的电子设备如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探测与预警系统、雷达系统等安装在方舱上,这些电子设备通常都由晶体管或集成电路等制成,它们易受电磁干扰,易遭电磁脉冲损坏,所以方舱必须为其内部的电子设备提供足够的电磁屏蔽防护能力。

复合材料电子方舱因必须使用大量碳纤维来实现强度和轻量化的标准,众所周知,碳纤维是良性导体,但做成复合材料后,基本不导电,而电子方舱必须具备良好的电磁屏蔽特性,同时具有先进的防护能力、密封性能、运输灵活性等才可广泛应用于武器系统、指挥中心、技术勤务以及野战医疗等方面。

而电磁屏蔽又为方舱顺利完成任务提供了保障,所以增加和提高方舱的电磁屏蔽性能迫在眉睫。

目前美国在电子方舱上的电磁屏蔽设计已经相当成熟,电磁屏蔽的衰减量达到60分贝以上,要求高的甚至在80分贝以上,引入一款国际已经经过反复验证的材料—美国Dexmet 高精密延展金属网,其独特的精密延展技术使金属网结构牢固稳定。

DEXMET 的精密延展技术一直是全球的领导者地位,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将延展材料的厚度降低到0 .025mm 厚,并且孔径尺寸可降低到25微米的制造商,以DEXMET 精密延展金属网为核心的飞机雷电防护技术已成熟应用国外多年,是波音、空客、庞巴迪等延展金属网供应商,满足特定的重量、开放区域和导电性的精准要求,产品具有AS9100,ISO9001多重国际权威认证,所有原材料均依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

产品优势:Array1、厚度均匀,消除了间接性电性能中断,导电率高;2、预埋在复合材料中,共同固化成型;3、成型工艺好,采用结构性屏蔽4、开孔面积大小均匀,不易变形5、连接位置不需要焊接,只需要搭接,消除开焊问题,工艺性能更好配置不同克重的铜网和镍网分别针对高频屏蔽和低频磁屏蔽,独特的延展拉伸工艺使产品具有开放的网格结构,实现结构性屏蔽;屏蔽效能:在屏蔽效能测试方面,根据 GJB 6190-2008暗室法进行测试;频段是100k-18G全频段测试,屏蔽效果良好,双层的性能更加优越,整体的屏蔽效能值有5dB 左右的提升,不同的产品组合可以分别满足40dB和60dB的要求;整舱屏蔽方案还包括材料如屏蔽窗、透明屏蔽膜、屏蔽蜂窝通风板以及金属丝网衬垫等,每种材料都要有严格严谨的材料屏蔽效能测试报告,而金属丝网衬垫系列产品、导电粘合剂、屏蔽密封剂也是整舱屏蔽的必须辅材,点滴严谨才能保证完美的电磁屏蔽效果。

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第2期2020年6月No. 2 26Jun. , 2020FIBER COMPOSITES纤维复合材料摘 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磁波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日益严重,电磁屏蔽成为当前国际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文阐述了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电磁屏蔽原理以及碳纤维性能特点。

同时,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试样,在30MHz-1.5GHz 频率范围内用同轴传输线法进行了电磁屏蔽效能的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在30MHz-1.5GHz 频率范围内,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在32.3dB-43.1dB 之间。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屏蔽效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研究刘甲秋,伊翠云,刘芳芳,杨纪龙,李军(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28)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aused by electromagnetic wav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in the word. The research of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tha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fiber. At the same time, t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was tested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30MHz-1.5 GHz by the coaxial transmission lin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is between 32.3 dB-43.1 dB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30MHz-1.5GHz.KEYWORDS carbon fiber; composite;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hielding effectivenessStudy o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CompositesLIU Jiaqiu, YI Cuiyun, LIU Fangfang, YANG Jilong, LI Jun(Harbin FRP Institute Co., Ltd., Harbin 150028)1 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当前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电磁波引起的电磁干扰 (EMI) 与电磁兼容(EMC)问题日益严重。

不同复合材料屏蔽效能对比试验研究

不同复合材料屏蔽效能对比试验研究

EMC 材料应用952020年第4期 安全与电磁兼容引言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磁干扰现象越来越严重。

目前,解决电磁干扰现象的主要措施是屏蔽[1]。

因此,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在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屏蔽效能对系统屏蔽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国内在复合材料屏蔽效能研究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收集的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研究数据量较少,还没有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局限性较大;2)不同材料[2]组合方式对屏蔽效能的影响,以及不同铺层方式下屏蔽效能的差别,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其研究都不够深入;3)单一材料的测试频段有限,需由测试频段预估其他使用频段的屏蔽效能;4) 材料本身屏蔽效能的大小决定了复合材料所能达到的最高屏蔽效能,从而影响屏蔽效能指标的制定。

为了深入研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对高温碳布层压板增加不同材质的复合材料,高温碳布蜂窝夹层结构增加不同材质的复合材料及中温工艺下不同材质的复合材料进行屏蔽试验,并对比分析。

此研究成果可推广到工程应用中。

1 复合材料及屏蔽效能1.1 复合材料电磁屏蔽主要是利用导电材料或者导磁材料对外来电磁信号进行吸收损耗或者反射。

一般来说,材料的导电率越高,吸收损耗和反射就越高,屏蔽性能就越好。

单一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已定型,研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是研究新型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突破口之一。

另外,不同的材料处理方式组合在一起,导电性和导磁性会发生排列组合式的变化,这对不同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屏蔽效能屏蔽效能是屏蔽外部电磁干扰的衡量指标[3],定义为在同一激励电平下,有屏蔽与无屏蔽所接收到的功率或电压之比,并常以对数表示,即:SE =10lg(P 0 /P 1)= 20lg(V 0 /V 1) (1)式中,SE 为材料的屏蔽效能,单位为dB;P 0为无屏蔽材料时的接收功率值;P 1为有屏蔽材料时的接收功率值;V 0为无屏蔽材料时的接收电压值;V 1为有屏蔽材料时的接收电压值;本文对电磁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就是利用上述原理。

磁性复合材料低频电磁屏蔽效能的研究

磁性复合材料低频电磁屏蔽效能的研究

磁性复合材料低频电磁屏蔽效能的研究作者:梅立坤常红艳田咪咪来源:《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9年第05期摘要:通过改变热处理工艺,分别制备了性能不同的磁性复合材料,对100 kHz以下的低频电磁场进行了屏蔽效能测试。

结果表明:屏蔽效能随磁场频率增加而增加;材料的磁导率和材料的磁饱和性能是影响屏蔽效能的主要因素;在0 kHz~20 kHz范围内,高磁导率和较厚材料屏蔽效能高,在60 kHz~100 kHz范围内,磁饱和性强的材料屏蔽效能高,材料厚度影响较低。

关键词:磁饱和性;屏蔽效能;磁导率;低频屏蔽;磁性材料中图分类号:TB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4657(2019)05-0009-040引言现代社会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磁波辐射不仅对人体健康威胁极大,还极易造成重要的信息泄露[1-2]。

目前,多个文献阐述了高频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3-5],研究了高频电磁波辐射的屏蔽效能[6-7],不同于高频的是低频电磁波的屏蔽复杂的多[8]。

目前对于低频电磁波屏蔽效能的测试和研究相对较少,由于人体的神经信号是以低频传送的,所以低频电磁波会使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造成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

马书旺等[9]介绍了低频辐射的机理和不同材料的屏蔽效能,但未说明影响屏蔽的主要因素,只强调了不同材料的影响大于厚度;杨玉山等[10]对石墨和金属网的屏蔽性能以及材料厚度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频段范围仅限于100 MHz~2 000 MHz的中频区域;吴逸汀等[11]对多种合金磁性材料进行屏蔽效能测量和仿真,测量数据能很好的反映磁性材料在低频区域的屏蔽优势,但文中未考虑同种磁性材料在电磁波频率改变时相对磁导率也会变化;向春清等[12]利用钢板和铜板作为屏蔽材料对60 Hz~800 Hz的超低频进行测试,屏蔽效能平均达到60 dB以上,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但也是仅限于材料厚度和多层材料间隔距离的讨论。

低频和高频电磁屏蔽区别很大,高频电磁波的屏蔽主要靠表面反射损耗,所以应选取高电导率的材料;低频电磁波的屏蔽主要靠内部吸收损耗,主要是高磁导率材料的内部涡流损耗,所以应选取高磁导率物质作为低频屏蔽添加物[13]。

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

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

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论文
本文旨在研究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

文中将概
述这种复合材料的特性,以及在应用中的作用、优势和可能的不足之处。

此外,本文还将详细介绍各种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从而帮助读者对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有一个全
面的了解。

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是水泥和焦炭的复合材料,粒径比较大,表面比较粗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能力。

这是因为它有较好的内部电结构,从而使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射入体内的制动电磁波,并具有把它们转化成热能的能力。

为了研究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我们需要对
它进行一系列测试。

首先,我们采用磁束密度计(B-meter)测量它的磁通量和铁磁效应。

其次,将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暴露
在强磁场中,测量其电磁屏蔽的程度。

此外,我们还使用热电方法和电子元件单元测试它的电磁屏蔽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它的磁通量和铁磁吸收比非常高,而且在强磁场中,它的电磁屏蔽程度也很高。

同时,它在电子元件单元测试中仍然表现出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
电磁屏蔽性能,能够有效吸收制动电磁波,把它们转化成热能。

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用来保护环境中的电子元件,从而避免
受到磁场干扰。

因此,焦炭-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无线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和设备运行的干扰日益受到关注。

因此,研究电磁屏蔽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电磁屏蔽材料,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难熔金属是指具有高熔点并且难以熔化的金属,如钨、钼等。

而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将金属基体与其他材料(如陶瓷、聚合物等)复合而成的材料。

将难熔金属与其他合适的材料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磁屏蔽性能。

首先,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电导率和磁导率。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吸收和转移电磁辐射能量。

而其他材料的添加可以改变金属基体的物理属性,如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等。

因此,选择合适的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屏蔽效果。

其次,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也对其电磁屏蔽性能有影响。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包括金属基体中的晶粒尺寸、相界面和杂质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可以导致电子的散射和能带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电磁波的传播。

因此,在制备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时,需要考虑微观结构的控制,以获得更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粉末冶金法、熔融浸渗法、机械合金化法等。

其中,粉末冶金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金属基体和其他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球磨处理,然后通过烧结、热压等方式制备复合材料。

通过控制制备工艺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组分和微观结构的复合材料。

在研究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时,实验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通常采用电磁波吸收测试仪、电磁波屏蔽室、综合材料性能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通过测量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以及在不同频率下的反射损耗等参数,可以评估复合材料的屏蔽效果。

此外,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电磁屏蔽领域,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电磁屏蔽膜、电磁屏蔽杂质等。

同时,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设备等领域,用于制造具有高强度、轻量化和电磁屏蔽功能的零部件。

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的电磁波屏蔽性能研究

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的电磁波屏蔽性能研究

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的电磁波屏蔽性能研究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磁波的影响越来越重视。

电磁波不仅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电磁波屏蔽性能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装饰行业中,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其电磁波屏蔽性能备受关注。

首先,了解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的组成,能更好地理解其电磁波屏蔽性能。

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是由石英砂、树脂、颜料等多种材料经过特定配比进行复合而成。

石英砂是一种具有高硬度和高密度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屏蔽能力。

树脂则起到粘合剂的作用,能够使材料更加坚固耐用。

而颜料则能够赋予装饰板材不同的颜色和纹理,增加其美观性。

这些组成材料的特性共同决定了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的电磁波屏蔽性能。

其次,研究表明,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具有较好的电磁波屏蔽性能。

石英砂作为主要组分之一,具有高硬度和高密度,能够有效地吸收和散射电磁波。

因此,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屏蔽电磁波的传播。

此外,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的结构也对其电磁波屏蔽性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多层复合结构能够增加电磁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路径,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

然而,尽管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的电磁波屏蔽性能较好,但其不具备完全屏蔽的能力。

这是因为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导电和绝缘性质,使得部分电磁波能够通过材料表面散射和透射。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还需结合其他材料或方法,进一步提高电磁波屏蔽的效果。

在提高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的电磁波屏蔽性能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改进:1. 优化材料组成和结构:在设计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时,可以调整石英砂和树脂的配比,以提高材料的屏蔽能力。

同时,考虑到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可以设计多层结构,增加屏蔽效果。

2. 添加导电填料:在复合式人造花岗岩装饰板材的制备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导电填料,如金属颗粒或碳纳米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从而增加电磁波的吸收和散射能力。

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中子屏蔽性能研究

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中子屏蔽性能研究

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中子屏蔽性能研究近年来,为了满足各种应用领域对于高强度、轻质、高密度以及良好的热电性能等特性的要求,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此类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中子屏蔽对于环境、爆炸物质检测以及核安全方面的仪器及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中子屏蔽性能的研究进展。

首先,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中子屏蔽性能的基本原理及定量分析方法要搞清楚。

由于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是由氢、碳、氧、硼等原子组成的有机物,中子射线在其中通过散射、吸收和衰减等物理过程发生散射等作用。

这种散射阻尼的物理效应是由中子的物理平均轨道半径(Rp)和元素的固有原子序数决定的。

当中子入射复合材料时,材料中的元素会吸收一定数量的中子,随着中子入射路径的变化,材料会衰减一定数量的中子,从而影响了中子的屏蔽特性。

其次,要考虑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中子屏蔽性能的改善方法。

基于改变复合材料中的原子组成比例,可以改善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同时可以改善材料的其他特性。

根据普通物理学中的散射和吸收模型,通过改变复合材料中的元素组成可以改变材料的物理平均轨道半径和元素的原子序数,从而改善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

此外,外部环境影响也需要考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日晒、酸雨等等。

这些外部因素会影响复合材料中子屏蔽性能,因此需要对复合材料进行长期研究测试,以研究其受环境影响的中子屏蔽性能。

最后,需要分析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中子屏蔽性能的应用前景。

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非常重要,可以用于各种环境下的爆炸物检测、核安全仪器等领域。

基于该类复合材料的低密度、良好的热电性能以及高强度等特性,这些复合材料可以用作应急前沿防护材料,如结构材料、液体保温材料、抗击穿材料等。

总之,铝基碳化硼复合材料中子屏蔽性能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需要深入了解其基本原理,通过改变元素组成及外部环境的控制来改善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同时,分析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应用前景。

复合材料电磁干扰特性研究

复合材料电磁干扰特性研究

复合材料电磁干扰特性研究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磁环境日益复杂。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 EMI)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有效地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这些材料在性能上相互补充,从而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

在电磁干扰防护领域,复合材料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一、复合材料电磁干扰特性的影响因素(一)材料组成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对其电磁干扰特性起着关键作用。

常见的用于电磁干扰防护的复合材料包括金属纤维、碳纤维、磁性颗粒等填充的聚合物基体。

金属纤维如铜纤维、铝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有效地反射和吸收电磁波。

碳纤维虽然导电性不如金属纤维,但具有高强度和轻质的特点,在某些特定应用中具有优势。

磁性颗粒如铁氧体等能够通过磁损耗来衰减电磁波。

(二)填充比例填充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比例直接影响其电磁屏蔽效能。

一般来说,填充比例越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磁性能越好,电磁屏蔽效果也就越显著。

然而,过高的填充比例可能会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加工难度增加以及成本上升等问题。

(三)微观结构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包括填充材料的分布、取向以及界面结合等。

均匀分布且取向一致的填充材料能够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或磁通路,有利于电磁波的传导和衰减。

此外,良好的界面结合能够减少界面电阻,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磁性能。

(四)厚度复合材料的厚度越大,电磁波在材料内部传播的路径越长,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被吸收、反射和散射,电磁屏蔽效果也就越好。

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在保证屏蔽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材料的厚度,以满足轻量化和小型化的要求。

二、复合材料电磁干扰特性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复合材料的电磁干扰特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测试方法。

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lastomer Composites,ESECs)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复合材料,它是由电磁屏蔽材料和优质橡胶复合而成。

它具有抗电磁波能力强,受电磁屏蔽材料影响,其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因子小,对电磁
波具有非常良好的屏蔽性能;橡胶的力学性能稳定,弹性模量为常温
下的软材料,耐老化,耐环境温度变化,适用于“四季环境”;具有
低烟、无有毒、防静电、抗湿润和耐油类污染等特点,添加剂可以增
强复合材料的性能。

近些年来,ESECs在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
为实现电磁屏蔽效果,利用复合材料和设计复合器件实现可控调节,
通过调整所含有的橡胶占比和电磁屏蔽剂的占比,从而实现对抗干扰
的效果。

此外,在汽车行业,ESECs可以被用于制造汽车声学及电磁屏蔽件,如密封垫、隔振条、密封剂等,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影响。

另外,ESECs还可以用于制作电磁屏蔽室、电磁干扰测试室等电磁环境屏蔽装置,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抗电磁波能力强、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因子小、力学性能稳定和耐老化等特点的新型复合材料,具
有非常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其应用潜力非常大。

未来,ESECs将被用于更多的工业领域,如通信、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脑工业等,
以及许多家庭电子产品的制造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科技咨询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工 程 技 术2007 NO.25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电器和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和人民生活中,然而由此所带来的“电磁污染”也对电器和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电子信息的传输以及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愈来愈严重的问题。

因此各国对电磁兼容和电磁屏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电磁屏蔽材料是实现电磁屏蔽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传统的致密形金属板材作为电磁屏蔽材料的使用,由于具有较大的重量,加工安装比较复杂,缝隙处难以密封等固有的缺点,使它的适用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的具有高效轻质适用性强的电磁屏蔽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新型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开发,利用导电组分作为填料的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是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在当前的工作中,研究开发了一种由金属粉末/导电聚合物和基体材料构成的高效轻质复合电磁屏蔽涂料[1]。

电磁屏蔽效能(SE)是衡量电磁屏蔽材料性能的最重要的参数,单位为dB。

电磁屏蔽效能反映了电磁屏蔽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程度,可以表达为[2]:其中,Eb、Ea为屏蔽前、后的电场强度,Hb、Ha为屏蔽前、后的磁场强度,Pb、Pa为屏蔽前、后的能量场强度。

电磁屏蔽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主要是通过材料对电磁波反射(R),吸收(A)和多次反射(B)来实现的[3]。

其中对电磁波的反射损耗,吸收损耗以及多次反射损耗可以从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加以计算[4]。

其中反射损耗可以表示为:其中,RE,RH,RP分别代表对应于电场波,磁场波和平面波的反射损耗。

G为电导率,f为电磁波的频率,μ为相对磁导率,r1为相对于波源的距离。

对于吸收损耗可以利用下式进行计算:其中,t为电磁屏蔽材料的厚度。

一般而言当吸收损耗大于6dB时,多次反射损耗的作用可以忽略。

综合分析上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到随着屏蔽材料电导率的增加,对于平面波(远场源)而言,其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总是增加的,也就是说其屏蔽效能将随着材料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这也是目前在屏蔽材料研究开发中普遍的认识。

然而在当前对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过程中,实验的结果表明,好的电导率是获得高的屏蔽效能的必要条件。

但是高的导电性能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好的屏蔽效能。

在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中,导电粒子的分布状态以及和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等微观结构因素对材料的屏蔽效能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的工作中,为简化分析,仅利用金属Ni粉作为导电填料,来分析讨论由于不同体积分数的金属粉末造成的电导率和分布状态的变化对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影响。

2 实验以体积分数为5%,10%,15%,20%,25%和30%的金属Ni粉(粒子平均尺寸为2微米)为导电填料,以丙烯酸树脂为涂料的基体材料制成电磁屏蔽涂料。

涂料制备完成后,调解粘度并喷涂于经表面处理的圆形绝缘板基材上,室温固化72h。

涂层的厚度约为0.3mm。

涂层的表面电阻采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屏蔽效能委托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按照标准SJ20524-95(材料屏蔽效能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在北京科技大学利用Leo-1450扫描电镜观察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形貌以分析涂层中导电颗粒的分布情况。

3 实验结果和讨论图1是具有不同体积分数金属Ni粉导电涂料的表面电阻的变化规律。

当金属粉末的体积分数为5%时,其涂料基本是不导电的。

在这种情况下涂料基本不具有屏蔽效能。

当金属粉末的含量增加到10%体积分数,这时涂料具有导电的性质,其表面电阻达到1.8Ω。

继续增加金属粉末的含量到15%,这时涂料的电阻迅速下降到0.4Ω。

再继续增加金属填料的体积分数,涂料地表面电阻降低,但是降低的幅度明显平缓,仅从15%时的0.4Ω降低到30%体积分数的0.2Ω。

在复合型导电材料中,其导电机理主要是通过材料内部导电网络的形成。

当导电填料的体积分数较低,不足以形成有效的导电网络时,不能获得具有良好电导率的屏蔽材料。

根据实验研究[5]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电导率随着导电填料体积分数的增加存在一个临界值,如图2所示。

这个临界值被称之为“渗滤阈值”(Percolation threshold)[5-6]。

随着导电填料体积分数的增加,开始时电阻的降低较小。

当金属导电填料的体积分数接近“渗滤阈值”时,材料的电阻将会显著的降低。

在进一步增加导电填料的体积分数,材料的电阻下降不明显。

这与当前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复合材料的“渗滤阈值”与导电粒子的尺寸密切相关[7]。

对当前研究的金属Ni粉,其“渗滤阈值”在15%的体积分数。

图2 “渗滤阈值”的概念选择具有良好电导性的15%,20%和30%体积分数的金属填料的电磁屏蔽涂层样品测量屏蔽效能,其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从实验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特点王振基1 朱国辉1,2 毛卫民1(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省材料重点实验室)摘 要:本文讨论了复合电磁屏蔽材料中导电组分的体积分数对材料电导率和屏蔽效能的关系。

体系中导电组分体积分数的增加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

一般认为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随着材料的电导率的增加而增加。

然而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规律仅适用于传统的由致密金属所构成的电磁屏蔽材料。

而对于由金属粉末与基体材料构成的复合电磁屏蔽材料,其良好的导电性是获得优异屏蔽效能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良好的屏蔽效能不仅取决于材料自身的电导率,而且与材料中金属粉末和基体材料的分布密切相关。

导电组分体积分数的变化,导致体系中导电组分的分布状态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导电网络的形成和导电机理的构成,是这类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特点。

关键词:复合材料 屏蔽效能 电导率中图分类号:TB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534(2007)09(a)-0019-02图1 表面电阻随Ni份体积分数的变化20科技咨询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2007 NO.25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工 程 技 术结果可见,随着金属粉末的体积分数从15%增加到20%和30%,其屏蔽效能不仅没有随着表面电阻的降低而增加,反而有所降低。

根据引言中的论述,如果从经典的电磁屏蔽理论[4],随着材料电导率的增加其电磁屏蔽效能应随之增加。

但是图3的实验结果与之相反,这必须从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对于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由于其导电组分的构成并不如同传统金属材料一样是一个致密的导电层,而是由导电粒子形成的导电网络,因此除了材料的表面电阻外,导电网络的微观结构也是影响电磁屏蔽效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图4是三种具有不同体积分数Ni粉的电磁屏蔽涂料涂层的微观结构图像。

从图中可见,所有涂层的微观结构主要由金属粉末形成的导电网络和包覆的基体树脂以及少量的空洞所组成。

当Ni粉的体积分数达到15%时,金属粉末在树脂的包覆下形成了网络结构,而且具有很好的分散性,网络结构明显,如图4-1所示。

随着金属粉末体积粉末的增加,粉末的团聚现象明显增加,而网络的特征逐步不明显,如图4-2和4-3所示。

这是由于随着金属粉末的体积分数增加,作为基体材料的树脂(溶剂)量减少而不利于粉末颗粒的分散去形成理想的网络。

当导电填料的体积分数较高时,粉末之间的直接接触在导电网络形成的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增加,材料主要是通过直接的导电通道来提供材料的屏蔽效能,相当于电流流过电阻的导电机理。

而对应于一个理想的金属粉末的体积分数时,在本文的研究中约为15%的体积分数,一方面金属粒子的直接接触可以形成直接的导电通道,另一方面由于有较多的基体材料的存在,可以在大量的金属粉末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树脂薄膜,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被激活的电子可以越过树脂界面跃迁到相邻的导电粒子上,形成较大的隧道电流-“隧道效应”[8-10],相当于在屏蔽材料的内部起着分布电容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接触的导电粒子相当于电流流过电阻,而不直接接触的粒子通过隧道效应实现导电,相当于电阻与电容并联后再与电阻串联的导电机理来提供材料的屏蔽效能。

由此可见金属粉末体积分数的变化,通过对屏蔽材料的内部微观结构的改变从而造成了形成屏蔽效能的导电机理构成的差别。

对于这种导电机理的差别对屏蔽效能中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的定量或半定量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系统的工作。

同时,由于这种微观结构分布的差别造成的空洞的数目和分布可能对屏蔽效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4 结语随着复合电磁屏蔽涂料中到电阻分体积分数的增加,材料的导电性显著增加。

但是当导电组分的体积分数增加到一个临界值-“渗滤阈值”之后,进一步增加导电组分的体积分数对材料的导电性影响不大。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获得良好屏蔽效能的必要条件。

但是当导电组分的体积分数达到“渗滤阈值”之后,材料的屏蔽效能不仅与材料的导电性相关而且还与材料中导电组分的分布状态相关。

导电组分体积分数的增加所引起的导电机理构成的变化对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的影响以及空洞的数目和分布是影响电磁屏蔽材料屏蔽效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开发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导电组分的体积分数,同时还需要分析导电组分的分散性和分布状态对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1] 袁丰肖,朱国辉,毛卫民,潘成,冯惠平.M.M.Yurkovic:PAn/Ni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安全与电磁兼容,V4,2006:91-93.[2] 杜仕国,高欣宝.电磁屏蔽导电复合材料.图3 不同体积分数Ni涂料的屏蔽效能4-1 15%Ni涂层的微观结构4-2 20%Ni涂层的微观结构4-3 30%Ni涂层的微观结构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21:61-67.[3] Shacklette C: EMI Shielding Mea-surements of Conductive PolymerBlends, IEEE Instrumentation and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nference,1991:72-78.[4] Vasaka G J, Theory, Design andEngineering Evaluation of Radio-requency Shielded Rooms, U.S. Na-val Development Center, Johnsville,Pa., Report ADC-EL-54129, dated13 August,1956.[5] Pekcan A, Site Percolation Model forLatex Formation in soft PolymerMatrix,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2,250:471-477.[6] Sykes E, Critical Percolation Prob-abilities by Series Methods, PhysicalReview, 1964,133(1A):310-315.[7] Jing X, Zhao W,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electric conducting perco-lation threshold in polymer-conduct-ing particle composites, Journal ofMaterials Science Letter,2000,19:377-379.[8] Durr D, et al. Diffusion in PolymerElectrolytes and the Dynamic Percola-tion model, Solid State Ionics,2002,149:125-130.[9] Siekiersk N, Modeling of Conductivityin Composites with Random ResistorNetworks, electrochemical Acta,2005,30:3796-3804.[10] Fournier B, et al, Percolation Net-work of Polypyrrole in ConductingPolymer Composites, Synthetic Metals,1997,84:839-840.图4 三种具有不同体积分数Ni粉的电磁屏蔽涂料涂层的微观结构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