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心理咨询工作

合集下载

小学课题研究《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结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结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1)“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升学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中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

诸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

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要求青少年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强健的体魄,而且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发展精神和创新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抓好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的教育活动,这是一项世界性的课题,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

面对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从未来教育要求出发,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这正是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

(2)“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适应新形势下教师与学生的需求。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对自己心理问题的关注。

他们渴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关心其心理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几个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上千名学生的这种需求,班主任应责无旁贷地加入到心理教育的工作的行列之中。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总结(2篇)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总结(2篇)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总结引言: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我校于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

本文将对该活动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类似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活动准备:1.明确目标:在活动之前,教导处与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商,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活动的主题和具体的活动安排。

2.宣传准备:校园宣传板、班级宣传栏、校报等多种宣传渠道,将活动通知及相关素材发布出去,引导学生和家长关注及参与。

3.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和理论知识,学校专门组织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确保教师在活动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帮助。

二、活动内容:1.主题演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周的第一天,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学家给全校师生做了一场主题演讲。

演讲内容包括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以及如何建立正面的心理信念等。

演讲内容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心理测试与评估:在心理健康教育周的第二天,设立了心理测试与评估的工作站。

学生可以来到这里进行心理测评,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同时,心理老师还会针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3.心理健康展览:在校园中搭建了一个心理健康展览区,展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和学生的作品。

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了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感悟。

展览区还设置了互动环节,让同学们积极参与,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4.心理辅导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周的最后两天,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情绪管理、压力释放、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参与到课程中,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篇: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尤其在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贯彻文件的精神,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设立了心理辅导或咨询室,举办了家长学校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忽视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突出的普遍性问题。

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教师自身要心理健康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要合格地完成这两项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

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榜样。

一个性格开朗、情感健康的教师,往往会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因此,要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二、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

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

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亲切的动作还会使学生备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

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表现很大差异的原因。

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时,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效率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会产生更多的相互尊重与接纳。

校内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

校内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独立进行的行动研究

校内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独立进行的行动
研究
校内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行动研究,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教师自身在实践中针对实际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反思和改进的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独立进行:校内教师是行动研究的参与者和研究者,他们独立进行行动研究,不需要外部专家的指导和干预。

3. 解决实际问题:行动研究法旨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反思和改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4. 自我评价:行动研究法强调自我评价,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评价,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校内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行动研究,一般会出现以下步骤:
1. 确定问题:教师根据自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制定计划:教师制定行动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步骤等。

3. 实施行动:教师根据自身计划,开展行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4. 反思和评价:教师对行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反思和评价,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5. 总结和反思:教师总结行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方案,
不断完善自身教育教学方法。

校内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行动研究,不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心理研修计划书

教师心理研修计划书

教师心理研修计划书在教育领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教师的心理素养和应对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此,制定一份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教师心理研修计划书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份教师心理研修计划书的范本,旨在帮助教育机构或个体教师构建一个全面而有效的心理发展平台。

一、研修目标本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和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应对教学工作中心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关注和支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研修内容1. 心理学基础知识:涵盖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2. 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教授教师如何识别和管理自身及学生的情绪。

3. 压力应对策略:提供有效的压力管理和缓解技巧,帮助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强化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同事之间的有效沟通。

5. 心理危机干预:训练教师在面对学生心理危机时的应对措施。

6. 案例分析与研讨: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研修方式1. 线上课程学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2. 线下工作坊:组织面对面的工作坊,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

3. 个案辅导: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

4. 互助小组:建立教师互助小组,鼓励成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支持。

四、研修时间安排本研修计划预计为期一年,分为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1-3月):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2. 第二阶段(4-6月):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策略的实践。

3. 第三阶段(7-9月):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的提升。

4. 第四阶段(10-12月):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增强和案例分析。

五、效果评估与反馈1. 定期测试:通过在线测试或现场考核,评估教师的学习成果。

2. 实践报告:要求教师提交个人实践报告,反映研修成果的应用情况。

3. 匿名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教师对研修内容和形式的反馈意见。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的应用比较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的应用比较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的应用比较一、本文概述在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和个案研究法被广泛应用,用以深入探究特定现象、解决问题或推动实践发展。

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本文旨在系统比较这三种方法的应用,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并探讨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比较,本文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以便在实际应用中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本文将分别介绍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和个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步骤。

然后,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这三种方法在实际研究或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它们如何被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践改进或促进理论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比较这三种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用。

本文将对这三种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探讨随着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这些方法将如何继续演变和适应新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行动研究法的应用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通过实践者的积极参与和反思,达到改善实践和提高理论认识的目的。

在教育、企业管理、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行动研究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法被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用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们通过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行动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和调整。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于是她运用行动研究法,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企业管理领域,行动研究法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教育教师研修计划书

心理教育教师研修计划书

心理教育教师研修计划书一、研修目标本次心理教育教师研修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教师们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干预技巧以及沟通协调能力。

同时,帮助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心理学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二、研修内容1. 基础心理学知识: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发展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为教师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教授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设计适宜的课程内容。

3. 心理评估工具的应用:介绍常用的心理测试工具和方法,训练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评估。

4. 心理咨询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咨询等形式,让教师掌握基本的倾听、反馈和干预技巧。

5. 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真实案例,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特殊群体心理教育: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群体,如自闭症、多动症等,提供专门的教育策略。

三、研修方式1. 线上课程学习: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2. 线下研讨会:定期组织线下研讨会,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3. 实践活动: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提高。

4. 个人反思与总结:鼓励教师撰写学习心得和案例分析报告,促进个人成长。

四、研修周期与时间安排本次研修计划周期为六个月,每月至少完成一项专题学习,每周至少投入4小时进行学习和实践。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1-2月:基础心理学知识学习与测试。

- 第3-4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心理评估工具应用。

- 第5月:心理咨询技巧培训与案例分析。

- 第6月:特殊群体心理教育研讨与个人总结。

五、考核与评价研修结束后,将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理论知识测试、课程设计评审、心理咨询技巧演示等方面。

根据评价结果,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并给予优秀教师进一步的专业发展建议。

六、结语。

行动研究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

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

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本章就行动研究的特点、操作程序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一种研究类型,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开始出现的,50年代它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70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欢迎,目前,也已成为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式。

(一)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长期以来人们一向将“行动”和“研究”作为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行动”即实际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研究”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讨。

“行动”和“研究”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以说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的活动。

在教育研究领域中,长期以来“行动”与“研究”处于分离状态。

许多教育研究者选择课题的内容严重脱离了教技术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还要将研究的“成果”推广普及到教育实际工作中去,结果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对此难以接受。

而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事实上他们可以给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大量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取之不尽的研究课题。

因此,让他们参加到教育研究中来,使他们成为自己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效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

教育研究者不是作为一个权威的指导者,应该深入到教育第一线,与一线教师互相协作进行研究,承担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克服以研究假设为研究出发点的缺陷。

“行动研究”是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J.Collier)、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来的。

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班主任工作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由于目前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

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惟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

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

在校期间,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

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淡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要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必然要有足够的任课教师。

由于受编制的限制,每所学校只有一两名非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他们大多从事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同时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他们承担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不现实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该如何解决呢?我们是这样设想的:每个班都有班主任,如果让班主任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则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在数量上便可以解决。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比较密切,他们了解本班学生,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这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利条件。

班主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他们的适应能力、迁移能力、应变能力都很强,完全有能力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课。

也就是说,班主任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力量。

那么班主任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如何改革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和效益,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呢?基于以上的考虑,我校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了《班主任工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这一课题。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练习题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练习题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小林总觉得自己的手很脏,于是经常连续不断地洗手,为此他耗费了大量时间。

小林的这种表现属于心理障碍中的()(常考)A.恐怖症B.抑郁症C.强迫症(正确答案)D.焦虑症答案解析:C强迫症的表现有:(1)强迫性计数;(2)强迫性洗手;(3)强迫性自我检查;(4)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故小林的表现属于心理障碍中的强迫症。

2. 从教20年的于老师不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面面俱到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展开具体合适的教育。

则于老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正确答案)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知识阶段答案解析:B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3. 教师认为某些学生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因而对他们投入更多的教育关注,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其他学生更快的发展。

这种现象被称为()(常考)A.马太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正确答案)C.高原效应D.蝴蝶效应答案解析:B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师对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从而使他们更快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罗森塔尔效应。

4. 小刚同学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和老师交流,学习上遇到问题也没勇气向老师求教。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向李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李老师耐心的解答并对他的行为给予了表扬,从此小刚逐渐地学会了主动与老师交流。

李老师改变小刚的方法属于()A.自我控制法B.系统脱敏法C.全身松弛法D.强化法(正确答案)答案解析:D强化法可以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可能再一次发生。

例如,一个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有了疑问也没有勇气求教的学生,一旦在一次主动请教后得到了老师的耐心解答和表扬,那么他的胆怯心理就会得到很大改善。

行动研究-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心理咨询工作

行动研究-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心理咨询工作

行动研究: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心理咨询工作一、问题发现与思考笔者学的是学校心理教育,在幼师班担任幼儿心理学教学工作。

观察中发现,中专生与普高生相比的特点是:追求成人生活,自卑敏感,脆弱易恕。

2010年10月份,一个班主任说班里有个女生有自残行为,需要帮忙咨询。

接触发现她不认为割腕不正常。

心理咨询是个求与帮的过程,像这类没想求助的学生,心理老师要怎么帮她?心理工作者怎样利用有限的条件让学生“被动”咨询?为此,笔者做了这次研究。

希望了解学生的咨询意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帮助,使他们在迷茫困惑时能找到对策或心理咨询。

二、行动研究的定义行动研究的定义主要有:“行动研究是实践工作者试图科学地研究他们的问题以指导、纠正和评估他们的决策和行动的过程”(Stephen Corey,1953);“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1)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2)对自己的工作过程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3)对自己的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Kemmis & McTaggart,1982)。

一般认为,行动研究有三个阶段:1.规划(包括搜集资料或观察);2.采取行动;3.搜集关于行动的后果的资料(Kurt Lewin,1947)。

三、行动计划与实施(一)制定行动计划。

通过发放问卷、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咨询方面存在困难的原因:1.中专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本校中专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处在青春期。

身体机能在快速发育,心理处在“断乳期”,表现为:独立性增强,情绪两极化,心理上“锁”,心理向成熟过渡,行为易冲动。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够。

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室,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学生不知道该去哪里咨询心理问题。

调查发现,本校36%的学生自行解决自己的烦恼,除了倾诉之外,65.2%的学生会选择不健康的情绪宣泄方式;63.1%的人不知道心理咨询可以帮他们;89.8%的学生写出需要求助于心理老师的各种情况。

安徽省亳州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必考(高分题)(带答案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必考(高分题)(带答案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必考(高分题)(带答案解析)1、社工单选题(综合能力)(共80题)1. 某社区居民委员会接到多起居民投诉,反映部分老人大清早跳广场舞,音乐声音很大,打扰居民生活。

为此,社会工作者小张接受委托,召开居民议事会商讨解决此问题。

小张的工作内容属于( )。

A.老年社会工作领域B.社区社会工作领域C.家庭社会工作领域D.矫正社会工作领域【答案】B【解析】社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社区社会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

根据题干可知,本题答案选B项2. 刘老师担任某社会工作机构督导3年。

开始半年的督导工作采用“专题讲座”方式,重点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之后,刘老师让社会工作者提前一周将工作中的问题告诉她。

她会针对问题在每个月的督导会上给予反馈和建议。

关于刘老师督导方式转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转变让督导关系从“教”与“学”关系转向咨询关系B.这种转变让督导关系从“上司与下属”关系转向师徒关系C.这种转变让督导关系从咨询关系转向“上司与下属”关系D.这种转变让督导关系从“上司与下属”关系转向咨询关系【答案】A【解析】督导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互动的重点在于试图改变被督导者的行为。

这种互动关系会随着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互动形态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一个刚到机构工作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与督导者的关系可能属“教”与“学”的关系。

当他适应了机构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与督导者的关系可能转变为“咨询”的关系。

3. 在社会工作研究中,众数和中位数是反映统计结果集中趋势的指标。

调查发现5 位社区居民的月收入分别为5000 元、5000 元、6500 元、5500 元和3000 元。

他们月收入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6500 元和6500 元B.6500 元和5500 元C.5000 元和6500 元D.5000 元和5000 元【答案】D【解析】量研究中的统计分析主要描述单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

心理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

心理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

心理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在当今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教育领域到医疗保健,从企业管理到社会服务,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心理学的实践中,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正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行动研究,简单来说,是一种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

它旨在通过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

与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同,行动研究不是在实验室或学术环境中进行的孤立研究,而是直接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强调研究者与参与者的互动和共同探索。

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发现某个班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通过行动研究,他可以首先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分析可能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

然后,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如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或提供额外的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数据,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这样的行动研究,教师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班级的教学问题,还能够积累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医疗保健领域,行动研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治疗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来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比如,对于患有焦虑症的患者,治疗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治疗技术和策略,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反应,从而找到最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

同时,行动研究还可以用于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合作,了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

在企业管理中,行动研究可以帮助组织解决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一家公司发现员工的离职率较高,通过行动研究,研究者可以与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深入的访谈和调查,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

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优化薪酬福利体系、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等。

心理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

心理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

心理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在当今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教育领域到医疗保健,从企业管理到社会服务,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行动研究作为一种将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心理学领域中也逐渐受到重视。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合作,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调整,来改进实践效果。

在心理学实践中,行动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行动研究能够促进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往往侧重于理论构建和实验室研究,而行动研究则将研究的焦点放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

通过行动研究,心理学研究者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检验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也能够从实践中获取新的研究灵感和理论发展的方向。

其次,行动研究有助于提高心理学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教育心理学等领域,行动研究可以帮助从业者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方案,并及时评估和调整干预措施。

例如,在学校心理咨询中,通过行动研究,心理咨询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尝试不同的咨询方法和策略,观察其效果,并根据反馈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心理咨询的质量和效果。

再者,行动研究能够增强心理学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和自我反思意识。

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从业者需要不断地观察、分析和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这有助于他们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行动研究也促进了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共同学习和进步的专业共同体。

然而,在心理学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也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行动研究需要研究者和从业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行动研究的周期往往较长,需要不断地循环实践、观察和反思的过程。

这对于忙碌的心理学从业者来说,可能会增加工作负担,导致他们在开展行动研究时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行动研究对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能力要求较高。

教学行动研究的心得体会

教学行动研究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了教学行动研究的价值,并开始尝试将行动研究的方法应用于我的教学实践中。

以下是我对教学行动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者为主体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实践中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和问题反思,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实践。

行动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行动研究的实践体会1.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行动研究中,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于是我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行动研究。

2. 制定研究计划在进行行动研究时,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至关重要。

研究计划应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

以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为例,我的研究计划如下:(1)研究目标: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2)研究内容:分析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原因,探索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3)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4)研究步骤:首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其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堂参与度的看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实施行动研究在实施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合作交流:与学生、同事、家长等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3)持续改进:根据研究结果,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反思与总结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反思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并找到了改进的方向。

同时,我也总结了以下经验:(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课题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首创的方法。

他将个人行为的“场理论”应用于群体行为的研究,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的理论。

在他看来,行动研究代表了实验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某种教育作用对实际的教育过程产生的效果,并对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用以改进实践活动。

这可以看出其着眼点在于改善实践活动。

目前,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等研究领域引入此法,用来探讨改进教育方法和改革评定方法。

行动研究法与那种为控制研究方法,使研究对象不受研究者或实验事态影响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共同参与,即由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

信息方法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

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

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

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问卷调查的最大优点是方法简便,节约时间(就调查者而言),材料也比较容易整理和统计。

有时用无记名形式问卷可以获得面谈或开调查会不容易获得的某种有价值的资料。

问卷调查的局限性在于发出的问卷常常无法全部收回,收回的问卷太少,往往影响所取得材料的代表性。

其次,问卷调查应用范围较广,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不能了解深层次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 两极化 . 理上 “ ”心 理 向成熟 过渡 , 为易 冲动 。 心 锁 . 行 2 . 心理 健康 教 育工作 力度 不够 学校 学 校 没有 心理 咨 询 室 . 没有 开 设 心 理健 康 课 . 生不 知 学
道该 去 哪里咨 询 心理 问题 调 查 发现 . 校 3 %的 学 生 自行 解 决 自己的 烦恼 . 了 本 6 除
行 动研 究 的定 义 主要 有 :行 动研 究 是 实践 l作 者试 图 “ 丁 看 出她没 有 自己说 的那样 坚强 . 自残也 没有解 决她 的 刖扰 科学 地研 究 他们 的问题 以 指导 、 正和评 估 他们 的决 策 和行 纠 3教学 中有 针对 性地 给 出有 益心 理健 康 的方法 . 动的 过程 ” Seh n C rv 1 5 ) “ 动研 究 是 一种 自我 反 ( t e oe ,9 3 : 行 p 观 察 和 调查 发 现 , 困扰 的学 生 多 敏 感 、 有 自卑 、 绪 低 情 落. 遇到挫 折就 产 生畏 难 和悲观 情结 所 以利用 课堂 空余 时 思 的方式 . 会工 作者 和 教育 工作 者通 过这 种方 式 来提 高他 社 们 ( ) 自身 所从 事 的社 会或 教育 事业 的 理性 认识 和正 确 评 间 补充 一些健 心 策略 、 1对 心理 游戏 等 包 括疏 导宣 泄不 良情绪 价 :2 对 自己 的工作 过 程 的理 性 认 识 和正 确 评 价 :3 对 自 () () 己 的工 作 环 境 的理 性 认 识 和 正 确 评 价 ”K m i & M T g (ems ea—
态度 、 智力 、 能力 的水平 等 从作 品的 内容和 质量 r也 能分 析 h
出个性 品质 特 点 、 绪状 态 等 笔 者让 学 生通 过 自己 的作 品 情
体验该 方法 . 机发 现并 留意有 困扰 的学 生 。 趁 解学 生 的 咨询 意 向 .使 有心理 困扰 的学生 在绘 画 作品 中会 现 阴雨 、悬 崖 、 流 迷茫 困惑 时 能找 到对策 或心 理咨 询 泪或 矛盾 的 画面 。 那个 自残 的女孩 ,} 像 i 中有 十字架 、 着 向 I I i 带 二、 行动研 究 的定 义 具 的行人 . 主人 公背对 着凌 乱 的琴谱 . 低头 坐在 角落 里 。 可以
gr,9 2 。 a 1 8 ) t 般认 为 , 动研 究 有 三个 阶段 :. 行 1 规划 ( 括 搜集 资 料 包

的、 培养 自信 的 、 际交 往技巧 等 。 心理 闲扰 学生 自然 地学 人 让
到 有效解 决 问题 的方法
() 诚关 心敏 感学 生 】真
心 理 困扰 学生 多 不 敢 回答 问 题 . 敢直 视 老 师 . 下 很 不 课
课 下 和他 们谈 心 . 他们 “ 动” 感 受 心理 咨 询 的益 处 . 让 被 地 欢 迎 他们 随时 求助
() 2 与班 主任 、 他任 课 老师 交流 , 手 营造温 暖 的心理 其 联
氛 围。
通过 发放 问卷 、 别谈 话 、 阅 资料 等方 式 来 了解 学 生 个 查 咨询 方面 存在 困难 的原 因 : 1中专 生 的年龄 特点 和心 理特 点 .
除 了在 课上 留 意困 扰学 生 . 还与 其他 老师 、 主任 交 流 . 班
本校 中专 生 年龄 在 1一 8岁之 间 . 青 春期 身 体机 以获 取更 多信息 同时 提醒 他们 避 免给 这类 学生 带去 伤 害 6l 处在 充 能在 快 速 发育 , 理处 在 “ 心 断乳 期 ”表 现 为 : , 独立 性 增 强 , 情 有时还 联 系家长 . 分利 用 社会 支持 系统 比如 和那个 自残
的女 生交谈 发 现 . 母忙 于 做生 意 . 日都是 被反 锁 在家 的 . 父 假 . 除 了呵斥 . 他们 很少 和孩 子沟通 所 以去 做父 母的工 作 . 望 希 他们 多 多理解 孩子 . 用心 呵护 孩子 经过 半年 的实 施 .学生 的精 神 状态 似 以前 那 样消 沉 . 自卑 的学 生能 举手 发言 、 台演讲 网 E 上 咨询 已展 开 . 有些 同 学 留言或 直接 咨询 . 甚至 其他 专业 的学 生也 加入进 来 . .
行动研究 : 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心理咨询工作


江苏省赣榆 中等 专业学校
王雷雷

问题发 现与 思考
2利用作 品 分析法 发现 有心 理困 扰的学 q . . I.
笔者 学 的是 学 校心 理教 育 . 在幼 师班 担任 幼 儿心 理学 教
作 品分析 法 是 《 儿心 理 学 》 内容 , 叫产 品 分析 法 , 幼 的 又
作 或观 察 )2 采 取行 动 ;. 集 关 于行 动 的后 果 的资 料 (ut 少 主动 咨询 笔 者在课 上 针对 其实 际 表现 及时 夸奖 、 业本 ;. 3搜 Kr
Lwi 14 ) e n,9 7 。 三、 动计 划与 实施 行 ( ) 一 制定行 动计 划
上 写些 鼓励 性批 语 、偶 尔 目光接 触时 自然 的微 笑 和赞许 等
学工 作 。 观察 中发现 . 中专 生 与普 高生 相 比的特 点是 : 追求 成 是 对调 查对 象 的各种 产 品 , 笔记 、 业 、 如 作 H记 、 文章 、 画作 绘 人生 活 , 自卑敏 感 , 弱 易恕 。00年 l 脆 21 0月份 , 一个 班 主任 说 品等进 行分 析研 究 . 了解 情况 , 现 问题 . 发 把握 特点 和规 律 的 班里 有个 女生有 自 行 为 . 要 帮忙 咨询 接 触 发现 她不 认 方 法 可用 于智 商测试 , 残 需 了解 人 的知识 、 能 、 巧 , 事物 的 技 技 对 为割 腕不 正常 心 理咨 询是 个求 与 帮 的过程 . 这类 没想 求 像 助 的学生 . 心理 老 师要 怎么 帮她 ?心 理工 作 者怎 样利 用有 限 的条 件让 学生 “ 动” 询? 此 , 者做 了这 次研 究 。 望 了 被 咨 为 笔 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