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中职语文教师设计作业的原则
学生走向成熟和完美, 让学生在与教师 、 作者、 主人公的交流中 每个人都有 因此而设 的小任务 。每个成 员都有 自己的任务 , 都
教师大多依据教参布置作业 , 或者直接使用教学资料 。 而 中
职学生有其 自 身 的特点 , 即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和发展 的时期 , 也 是思想最 活跃 的时期. 加之这一代 9 0 后学生。 受各种社会政治思 潮的影响较大. 对时政要 闻更感兴 趣 。在执 教《 自然界 与人类》
分成古代 、 现代两个大组 , 拿古代来说 , 有李 白的潇洒飘逸 , 杜甫 的沉郁顿挫 ,苏轼 的豪放雄浑 ,柳永的缠绵哀婉 ……拿现代来 说, 有鲁 迅的深沉洗练 , 叶圣 陶的质朴练达 , 钱钟书 的幽默旷达 , 徐志摩的纤依华美 ……让学生真正理解刘勰所说 的“ 各师成 心 ,
好 的语 文作业绝不是下课 时的一句最后嘱咐 ,更不是心血
事、 重要成果 , 这样 ,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知识 。 如为了培
操, 启迪他们 的心灵 , 让他们在学 习语 文知识 中充分感受美 、 认 业 , 如绘画 、 设计 、 剪贴 、 摘抄 等。如我允许学生在课外作业本上
漾起 了一丝丝的温暖 ,再来细细品味电影。让学 生从一个个场 学家 的资料 ,学生很快找来 了很 多科学家 的生平简介 、有关 故 景 中从容欣赏一个 孩子 眼中的老北京 , 就像欣赏生活 中的 自己, 纯净淡泊 , 弥久恒馨 。 在中职语文教学 中加强美 的教育 , 增 强学 生的美感体验 , 既 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 在学完课 文《 雷雨》 后, 我让学 生 自由组合 , 练习排演课 本剧 , 然后进行 比赛 , 学 生热情高涨 , 积极 性很高 , 演得很投入。
中职语文教学的创新方法
准角度 . 适 时 引发 起学 生 的情 感 体 验 。 因 此 , 教 师 要 能 唤 起 学 生 的这 种 情 感 . 与作 者 的思 想 情 感 进行 交 流 . 产 生共鸣。 最后 , 精 准 点评 . 正面 引 导 。 优 美 的 文 章 总会 给
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 。 作为老师 . 更 应 该 站 在 教 育 的 高
了一 次 心 灵 的 熏 陶 , 可 谓 一举 三 得 。 这 样 教 师 尝 试 着 大
胆放手 , 把课 堂 交给 学 生 . 提 高 了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与
自 主学 习的 能 力 。 对 于 刚 实 施 新 课 程 改 革 的学 校 来 说 .如 何 上 好选
课堂 . 认 真研 究 , 善于反思 , 不断 总 结 . 在 教 学 的 土 壤 里
3 . 理论 联 系 实际 原 则 即 要 求 教 师 立 足教 学 . 深 入
风. 看一看 远山绿水 , 听一听 鸟鸣虫叫 . 让 自 己 的 心 灵 也 放 松 一 次 。这 样 让 学 生 自行 交 流 , 既 锻 炼 了 学 生 的 表
达能力 , 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又让学生进行
中 置 身 于 这 种 情 境 中 .可 以让 学 生 浮 躁 的心 安 静 下 来。 全 身 心的 投 入 。 其次 , 找 准 角 度 渲染 情 感 。 文 学 作 品 是 艺 术 家 深 入 生 活 的体 验 . 蕴 含 着深 厚 的 生 活 积 淀 . 因 此 要 找 准 作 者情 感 的着 眼 点 。作 为 教 师 要深 入 剖 析 . 找
培育出“ 新 型 优 良 品种 ” 。
二、 中职 语 文 教 学 的主 要 创 新 方 法
修 课 是 对 高 中语 文 教 师 的一 个 挑 战 .我 们 惟 有在 自 己 的教学实践 中不断摸索 , 不断思考 . 不 断探究 . 才 能 不 违 背设 置 选 修 课 的初 衷 . 充 分发 展 高 中 生 的 自我 意 识 . 使 他 们 逐 渐 意 识 到 在 语 文 学 习 中 自我 发 展 的方 向 和 潜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等奖创新教案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等奖创新教案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改造我们的学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来自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1,是一篇名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文章。
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内容;b.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c.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a.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意识;c.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a.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内容;b. 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教学难点:a.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中职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对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认识可能较为薄弱。
他们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可能存在抵触情绪。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环节:预习导入1.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2.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于改变学习方式的期望和建议。
第三环节:阅读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标记出关键词汇和短语。
2.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主旨。
3. 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第四环节:学习方法和策略分享1. 教师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如归纳总结、思维导图、创新思维等。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学习中使用过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第五环节:批判性思维训练1. 教师提出一个与学习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讨论。
2. 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带三单元 一 伐檀》作业设计方案
《伐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伐檀》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背诵《伐檀》全文。
2. 翻译《伐檀》全文,要求准确理解文言文含义,翻译准确流畅。
3.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何启示。
字数不少于300字。
4. 观看与《伐檀》相关的文化视频,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谈谈你对古代社会现象的看法,字数不少于200字。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按时提交。
2. 作业应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3. 读后感和观后感应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看法,不得抄袭网络文章。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展示。
2.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进行反馈,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改进建议。
3. 评价将从作业完成度、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以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反馈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学方式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将设置作业反馈环节。
具体如下:1. 作业提交后,学生将有机会在班级微信群或QQ群中发表自己对本次作业的感想和收获。
2. 教师将在课堂结束时预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提出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将认真听取并改进。
3. 教师将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并将其纳入教学改进的参考因素。
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伐檀》这首诗歌,同时通过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期待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馈,也欢迎大家在作业完成后,向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我们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反馈意见和教师评价,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进。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知识,更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中职语文教学作业设计-精品文档
中职语文教学作业设计作业是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丰富多样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教师布置、批改学生作业,能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是一种教和学的测量,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学生通过作业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训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
中职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意义更大。
这是因为中职偏重专业课的开设和管理,不大重视语文这类基础学科,基础课程的开设有很大的随意性。
教师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教学上缺少硬性要求和任务,会产生松懈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任务的落实成了空话。
于是,重视作业的布置和管理,可以补救中职语文教学管理上的不足,发挥出独特的功效。
二、语文作业存在的几个问题中职语文教学作业的设计和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教师对于作业尚未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作业布置的过程缺乏整体的认识。
教师布置作业的方法、手段单一,作业内容多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过程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布置作业,主要是完成任务,应付检查,基本按学校规定几种作业、几次作业布置和批改。
只布置周记和大作文两种作业的教师不在少数,一学期批改的次数也仅有四至五次。
学生完成作业不认真,即使做作业,也多是抄袭应付,质量低。
目前教师对于作业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语文作业的理论研究就更少,致使作业的布置缺少理论指导。
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和作业质量的低效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作业布置应遵循的几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
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紧扣文本,目的明确,分量适当,难度适中,要求具体。
谈谈中职语文课外作业创新
谈谈中职语文课外作业的创新【摘要】传统的课外作业无论在设计理念、作业形式还是评价体系上都显得呆板生硬,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全面发展,语文课外作业改革刻不容缓。
因此,在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的同时,应建设一个多元化、趣味化、人性化的课外作业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喜欢作业,快乐作业。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外作业实施策略适量、有效的课外作业,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语文课外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包袱。
一、中职语文课外作业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本校部分学生语文课外作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
数据显示:学生对语文课外作业兴趣不大,绝大多数学生是迫于教师和考试的压力才去做作业。
从教师角度来看:80%以上的教师布置语文作业以书面为主,且是课堂内容的重复。
其次,课外作业设计没有做到分层,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
1.大搞题海战术,重数量轻质量在对口单招、成人高考升学率的驱动下,教师本能地相信,多布置些课外作业,教学质量就会高些。
而语文是一门大学科,且包含作文,课外作业量更是变本加厉。
面对大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往往望而生畏,草草了事。
2.视教材为圣经,脱离社会生活目前的语文课外作业,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无法冲破课本的圈子,无法向课外延伸,更不能与生活接轨。
长此以往,学生一旦要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3.机械单调乏味,抑制思维发展有些教师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并且不管效果如何。
4.不能因材施教,忽视个性差异泰戈尔曾说过:“我们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固定好的河道里。
”布置课外作业也是如此,不能千篇一律,无视学生的差异性,这样会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
5.否定自主选择,淡化主体地位目前的中职语文课外作业在作业数量、作业形式、作业难度及完成时间上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并以一定的手段强制实施,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根本没有选择权。
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与意义中职学校是面向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学校,其语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职业需求来进行创新和改革。
传统的语文课程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积累,而职场需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如何在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中体现应用和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职场。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1. 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的概念和意义2. 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策略3. 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的设计与实施4. 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评价与反思(二)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专业文献和教育资源,了解国内外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的研究现状和规律。
2. 实地调研法:通过对中职校教师和学生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3. 实验研究法:通过对中职校不同类型的语文创新作文教学模式的实验设计,分析比较不同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三、预期成果和可行性分析(一)预期成果1. 创新的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编写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材,包含实战技巧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3. 发表相关论文或著作,推广中职校语文创新作文教学经验和成果。
(二)可行性分析1. 研究团队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和理论基础,能够开展研究工作。
2.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中职校教育教学实践,实验条件易于满足,数据易于采集。
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比较成熟,可行性较高。
四、研究进度安排项目计划在一年内完成,具体进度如下:1. 第一阶段(1-3个月):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2. 第二阶段(4-6个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3. 第三阶段(7-9个月):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研究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五、预期经费支持本项目预算50万元,具体支出如下:1. 人员费用:30万元,包括研究团队成员的薪资、差旅费等。
优化中职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为衣着 是社 会 的产物 ,有这 样 的社会便 有代 表着 这种社 会
特征 衣服 的产生 。 “ 悉如外 人 ”是作者 的 点睛之 笔 。作 者 是借 此点 明桃花 源并 非仙境 ,而 在人 间 。只 有将 桃花源 定 位 于人 间 , 内外两 个社 会才 具有可 比性 ,才 能体现 作 品厌
综上 所 述 , 要 论 证清 楚 “ 桃源 人 ”与 “ 渔 人 ” 的 衣
会里 ,没有 剥削 ,没有 压迫 ,没 有战 争 ,人 人各 尽所 能地 着 是否相 同 ,应 从不 同角度 上论证 。从 历史 的进程和 社会 参加 劳动 ,和谐 相处 , “ 黄 发垂 髫 ,并怡然 自乐 ”。于是 发 展 的 角 度 看 是 不 相 同 的 , 从 作 者 表 达 主 题 和 思 想 感 情 的 他就 幻想着 桃源 外人 与 “ 桃 源人 ”都 穿着一 样 的衣服 。在 角 度 上 看 是 相 同 的 。 因 此 ,对 《 桃 花源 记》 中的 “ 男 女 衣 当时 的历史 条件 下 ,既然桃 源外 人 的衣着与 “ 桃 源人 ”的 着 ,悉如 外人 ”一句 的注释 ,我们 不 能简单认 为人 教版初 衣着 是相 同的 ,那么 他们不 是生 活在 同一个 社会 里吗 ? 因 中语文教材 的解释有 不妥甚至 说是错误 的。
文素养双赢 的好凭借 。
( 二 ) 让 作 业和 生活 拥 抱
( 一 )注重作业 的趣味性
苏霍 姆 林 斯基 说 : “ 所 有 能 力 方 面 的 工 作 都 依 赖 于
生活 中有取之 不尽 、用之 不竭 的语文 教学 资源 ,教 师 兴趣 。 ”在 保证 教 学 目标 内容 完 成 的情 况 下 ,增 加 作业 在布 置作 业时 ,要树立 大语文 观 ,培养学 生做 生活 的有 心 的 趣 味 性 , 定 会 唤 起 学 生 完 成 作 业 的 热 情 , 他 们 会 愉
《带三单元 一 伐檀》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3基础模块上册
《伐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伐檀》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
2.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赏析,并讨论这首诗的主题、情感、语言特点等。
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共同撰写一篇赏析文章。
2. 仿写练习:根据《伐檀》这首诗的句式和韵脚,仿写一首现代诗歌。
要求内容与《伐檀》相似,但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3. 课堂演讲: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诗歌主题相关的主题,进行课堂演讲。
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准备演讲稿,并推选一位代表进行演讲。
4. 完成课后作业:每位同学根据《伐檀》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三、作业要求:1. 小组讨论和仿写练习要在课堂上完成,并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每位同学要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并在课后交给老师批改。
3. 课堂演讲要提前准备好演讲稿,并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调整。
4. 所有作业要认真完成,不得抄袭或敷衍了事。
四、作业评价:1. 根据小组讨论的成果、仿写练习的质量、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课堂演讲的表现,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
2. 根据每位同学的读后感质量,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把握、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等。
3. 综合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的结果,对本次作业的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作业反馈:1. 收集同学们对本次作业的反馈和建议,了解作业设计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根据反馈和建议,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伐檀》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演讲,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作业设计
素养 。
一
、
作 业设计 的重 要意 义
学生 的发展为 目的, 真组织作 业的编制 、 习、 认 练 评讲 ,
让 每个 学 生 都通 过 作 业 达 到 不 同程 度 的 发 展 。作业 的设 计 要 系 统 化 、 划 性 , 易 到 难 , 少到 多 , 计 从 从 循序 渐 进 。 作 业 的题 目要 有 启 发 பைடு நூலகம் 、 型 性 , 要 有 一 些 记 忆 性 的 作 典 既 业 , 要 有 综 合 性 、 放 性 、 造 性 , 免 大 量 机 械 的 重 也 开 创 避 复 性作 业 。
程 的 开 设 有 很 大 的 随 意 性 。教 师 没 有 了高 考 的压 力 , 教 学 上 缺 少 硬 性 要 求 和 任 务 , 产 生 松 懈 情 绪 , 习积 极 会 学 性 不 高 , 学 任 务 的落 实成 空 话 。 是 , 视 作 业 的 布 教 于 重
等 ” 实践性作业 能成 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 。 。 教
点
/
黄初 学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 学
中职 语 文 教 学 作 业 设 计
生形成职业 生活所需要的 工作能 力, 高职业素质 。语 文作业是教 学工作 的重要 . 提
环节。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要遵循教学原则, 精心设计作业,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 1
师 要 充 分 利 用 现 实 生 活 中 的区 域 资 源 优 势 , 化 语 文 学 优
习环境 , 创设 实践活动平 台 , 构建动态 性的语文 教育体
《带三单元三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3基础模块上册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理解作者苏轼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朗读与背诵学生需通篇朗读诗歌,直至熟练背诵。
重点注意字音、断句及语调的把握,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文本细读与理解(1)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2)分析苏轼创作此诗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3)探讨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
3. 知识拓展与讨论(1)搜集苏轼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风格及成就。
(2)小组讨论《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作业的完成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朗读与背诵需做到准确、流畅,能够表达出诗歌的情感基调。
2. 文本细读与理解部分需有详细的笔记或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3. 知识拓展与讨论部分需结合课外资料,形成小组报告或个人报告,并附上相关参考文献或图片证明资料的引用。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定:1. 朗读与背诵部分,通过学生现场展示及语音提交的方式进行考察,注重学生发音、语调及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2. 文本细读与理解部分,根据学生的笔记和心得体会,结合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评价。
3. 知识拓展与讨论部分,通过小组报告或个人报告的汇报及答辩形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将对学生的讨论环节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次《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课时的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校语文课程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不 同的多媒体软件具有不 同的功效 ,技 术含量 目前 尚未形成基 于中职层 面的新型作 业观 。( ) 3 关 很 高的软件 往往在表情达意功能上有着 一般软件没
于 中职语文作业设计 中的评 价研究 严重漠视 。( ) 有 的美妙 ,再加上 现在 的软 件都有 帮助提示 功能 。 4 教师作业 设计缺乏 与专业学 习融合 的意识 , 了少 有 一些 同学在评价机制 的激励下 ,也会 敢于选择高 除
【 关键 词 】 中职语 文作业设计 行 动导 向 策略
概 念 阐 述 设 计 , 能 考 虑 到 学科 融 通 , 无 主 动 嵌 入 的 语 文 模 未 尚
一
、
基 于行动导 向的 中职 语文作业 设计 : 以学 为中 块 , 语文模块 也未能很好与专业课程学 习结合 , 使得 心, 以培养 人 的综合 实践 能力 为 目标 , 以综 合实 践 项 目主题挖掘不够深刻 , 专业文化色彩不 足 , 文化传 活动为 导向 , 重情 境 营造 , 注 作业 设计 的 内容 以中 承力 度 欠 缺 。
主 题 一 般 涉 及 三 个 层 面 : 识 、 化 、 想 。 因 知 文 思
而, 一个 凸现主题 的作业设 计 , 应该 能够在 知识 、 文 化 、 想三个层 面上大 有作为 。其 中的每个环 节能 思
1 . 灵活 自由的内容 与形 式表达
基于行动导 向中职校 语文课程作业 , 不限题 目,
“ 生生互 动” 中解决传 统意义上 以教师 为主体 的因 不 限形 式 , 需 围绕 主 题 , 既 给 了 学 生 一 个 开 放 的 只 这
作 业选择 、 设计 和 布置而 产生 的问题 , 使作 业设 计 创 作空 间 ,也给 了团队充分 体现个性 的一个 可能 。 作业 ; 部分 作业 突 出合作完 成 ; 互动 中培养 学 生 在 学 习语 文的兴趣 和能力 。在行 动 中模仿 、体验 、 发
创新中职语文作业的形式
创新中职语文作业的形式作者:刘松明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第07期《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掌握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语言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语言,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往和继续学习需要的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能通过网络、影视、书报、杂志等各种文化传媒来扩大阅读,学语用文,并能正确辨别和对待各种社会语言现象。
基于此,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具备进入职场所必需的语文基础,为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
在中职语文的作业布置中,也应本着发展的眼光,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情感升华和终身学习,创新语文作业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师是课程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不应把作业看成简单的抄抄写写,而应作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续,以此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
传统的语文作业通常是用纸和笔来完成的,内容主要是抄写词语、背诵课文、做试卷和练习册等,这些作业对巩固语言文字训练无疑是有效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才观、教育观的改变,单纯的读、写、抄、背作业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旺盛的求知欲了,尤其是机械重复地抄写作业更让他们感到形式单调、枯燥乏味。
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学生丧失写作业的兴趣,严重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
尤其是中职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该如何去创新语文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曾尝试过下面几种新形式的语文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一、实践型作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语文知识,增长语文才干。
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力使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活动实际相结合,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
《第一单元二风景谈》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3基础模块上册
《风景谈》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使学生能够:1. 掌握《风景谈》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2. 学会欣赏和描述自然风景,提高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1. 预习课文:学生需提前预习《风景谈》全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朗读课文:学生需朗读课文,并标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以便在课堂上讨论。
3. 句子欣赏:挑选文章中自己最喜欢的三处风景描写,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技巧和情感色彩。
4. 主题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主旨,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5. 创意写作:根据《风景谈》的内容,发挥想象力,写一篇关于自然风景的短文或散文。
三、作业要求1. 朗读课文时,要求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能准确表达文章的情感。
2. 句子欣赏需具体分析表达技巧和情感色彩,例如通过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体现作者的情感。
3. 主题讨论要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交流和讨论。
4. 创意写作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能够充分展现个人对自然风景的感悟和想象。
5. 作业需按时完成,字迹工整、规范书写,有独立见解和分析。
四、作业评价1. 对学生朗读的准确性、流利度和情感表达进行评价。
2. 对学生句子欣赏的分析能力进行评价,看其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和表达技巧。
3. 对学生在主题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看其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见地的观点。
4. 对学生的创意写作进行评价,看其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充实、语言是否流畅。
5. 综合四、作业反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将进行以下反馈:1. 对于朗读课文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对于发音不准确或情感表达不到位的部分,教师需在课堂中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2. 在句子欣赏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分析不到位或理解有误的地方,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和表达技巧。
中职语文《氓》的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氓》的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氓》的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源头,其艺术表现手法对后来的诗词创作影响很大。
因此教学重点应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作用就必不可少。
另外,《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人物形象鲜明,教学中要能分析诗中男女主人的形象性格,从而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课文,理清课文叙事线索,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诗经》的思想,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2、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2、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1)诗歌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
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诗经》的文学常识二、指名朗读三、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四、梳理课文叙事线索。
五、具体研习教师提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从第一、二章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女子:纯真、热烈、专一、痴情、温顺迁就。
男子:表面忠厚、殷勤主动、实则性情暴躁易怒。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两句话揭示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的进一步确立,男女不平等现象产生。
《氓》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若分别改为“女之妙龄,其美也甚。
”“女之老矣,其色也陨”,好不好?不好,这是运用比、兴的六艺艺术手法。
《带三单元 一 伐檀》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伐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伐檀》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作业内容1. 预习课文,熟读《伐檀》并尝试理解诗歌内容。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伐檀》中的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等,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表达的内容。
3. 角色扮演: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诗,编写一个简单的舞台剧或小品,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展示你对诗歌的理解。
4. 创作诗歌:以“劳动”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歌,表达你对劳动的理解和感悟。
5. 查阅资料:查阅有关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诗经》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认真阅读并理解诗歌内容。
2. 分组讨论时,每个小组需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
3. 角色扮演作业需注重表演效果和对话质量,展示对诗歌的理解。
4. 创作诗歌时,请注意诗歌的韵律和美感,体现你对诗歌的独特理解。
5. 查阅资料作业需认真整理并提交相关资料,加深对《诗经》的理解。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讨论总结的准确性和积极性、角色扮演的表现、诗歌创作的质量、资料查阅的全面性。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3. 反馈与应用: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导和指导,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认真完成了各项任务,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在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发言,认真总结,展现了对诗歌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3. 在诗歌创作和资料查阅方面,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探索精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4.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和文化素养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带三单元一伐檀》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3基础模块上册
《伐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伐檀》一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与情感表达;2. 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精神与思想感情;3. 锻炼学生的朗读技巧与古诗文鉴赏能力;4. 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预习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伐檀》全文,了解诗歌背景及作者信息,对生字生词进行查阅并注音释义。
2. 朗读练习:学生需自主练习朗读诗歌,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并尝试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探讨诗歌的意境、意象和艺术特色,以及诗歌中蕴含的劳动精神与情感体验。
4. 感想书写:根据《伐檀》的内容与讨论成果,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感想,记录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受。
5. 作品分享:在班级内进行朗读或演讲,分享自己的感想与理解,同时倾听他人对诗歌的看法与理解。
三、作业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 预习准备要充分,能够准确理解并注音释义诗歌中的生字生词。
2. 朗读练习时需注意语音语调,把握好停顿和节奏,充分体现诗歌的韵律美。
3. 小组讨论时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尊重他人意见。
4. 感想书写要真实、具体、有深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
5. 作品分享时需准备充分,表达清晰流畅,能够自信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准备是否充分,生字生词的注音释义是否准确;2. 朗读练习的语音语调是否得当,是否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与讨论深度,是否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4. 感想书写的真实性与深度,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5. 作品分享的自信度与表达能力。
五、作业反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与指导:1. 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与鼓励,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2. 对于完成情况一般的学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3. 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帮助,确保其能够跟上学习进度。
《第一单元二风景谈》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3基础模块上册
《风景谈》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风景谈》第一课时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风景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力及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于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风景谈》第一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与复习:学生需提前预习课文,并复习前几课所学内容,理解课文背景及作者生平。
2. 文本阅读:学生需认真阅读《风景谈》课文,标出生词和难句,并尝试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3. 重点词句分析:挑选课文中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和深层含义,并尝试仿写类似的句子。
4. 感受与表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自然风景的感受,并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来。
5. 绘画或手工制作:选取文中一段最触动心灵的风景描述,尝试以绘画或手工制作的形式表达对文中风景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 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内容,注重细节和完整性。
2. 对生词和难句进行查证,并标注在文中相应位置。
3. 对重点词句的分析需结合文本上下文,分析其语境及作用。
4. 仿写句子要遵循文章风格,尽量保持与原文相近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5. 感受与表达部分需真实反映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文字表达要清晰流畅。
6. 绘画或手工制作需根据个人理解进行创作,体现对文中风景的独特感受。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完成度:是否按时完成所有作业内容。
2. 准确性:对生词、难句的理解是否准确,重点词句的分析是否到位。
3. 表达能力:文字表达是否清晰流畅,仿写句子是否符合原文风格。
4. 创新性:感受与表达部分是否具有个人特色和创新性。
5. 美术作品:绘画或手工制作是否体现对文中风景的独特理解。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措施:1.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阅,并给出详细的评价意见。
2. 对于优秀的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表扬,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13诗曲四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等奖创新教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13诗曲四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等奖创新教案诗曲四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13-1 诗曲四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该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描写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和英雄豪情。
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和作者杨慎。
2. 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中职学生,对于文学欣赏和诗歌鉴赏可能缺乏兴趣和理解。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幅画作《赤壁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提出问题: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这幅画与本课诗歌有什么关系吗?2.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简要介绍《赤壁图》的背景和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关系。
例子:教师可以说,《赤壁图》是中国古代画家郭熙所绘,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场景。
而《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以赤壁之战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情和历史的怀念之情。
第二环节:诗歌赏析1. 教师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跟读。
例子:教师可以分段朗读,让学生跟着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师解读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思。
例子:教师可以解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意境是指长江水东流不息,淘尽了千百年来的风流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敬仰之情。
第三环节:诗歌分析1. 教师将诗歌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 题 起 到 了鼓 励 学 生扩 大 文 言文 阅读 与理 解 知 识 面 的作 用。 但是 , 据抽样调查 , 此题 的正 确 率 不 高 。 由此 可 以 看 出学 生 从 优 秀 的传 统 文 学 作 品 中吸 取 的 营养 太 少 了 。 实际上 , 我们平时在教读优秀名篇课文时 . 都 可 以设 计 一 些 题 目促 使 学 生 读 一 些 原 著 。如 请 问《 三国演义》 五 虎 将 是 指 哪些人? 请 列 出几 个 最 感 兴 趣 的 小 故 事 。 金 陵 十 二钗 是 指 哪 些 人? 他 们 各 自的命 运 如 何 ? 你 能讲 讲 《 儒林 外 史 》 中 的吝 啬 鬼 的 故事吗?等等 。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特 别 是 语 文 方 面 的 能 力 ,应 该 离 不 开 古今 中外 的 文 化 积 淀 , 学 生 只有 多 阅读 才 能有 深厚 的文 化 积 淀 . 才 能有更强的创造性。 三、 根 据 学 生 的层 次 。 设计有梯度的练习。 学生是有差异的 . 有 差 异 的学 生 做 无 差 异 的作 业 , 势 必 造 成有 的学 生 “ 吃不饱” , 有的学生“ 吃不 了 ” 的现 象 。这 样 . 学 生 语 文 能力 的发 展就 会受 到 遏 制 。 承 认 并 尊 重 这 种 差 异性 , 是 主 体性 学 习 的一 个 重 要 特 点 。作 业 的设 计 和 布 置 可一 改 以往 的 命令式 、 强制式 , 给 学 生 的作 业 开 设 “ 白助 餐 ” 。作 业 的设 计 有 梯度 , 可以让学生有较宽松的作业氛 围, 使 不 同发 展 水 平 的学 生都能较好地参与学 习, 培 养语 文 能 力 。 如 学 生 学 了 《 荷塘月 色》 一课 , 我 设 计 了 以下 作 业 : 辨词 : 浩渺、 渺茫 ; 幽僻 、 幽静。 连词成文 : 袅娜 、 凝碧 、 幽僻 、 风致 、 倩 影。 摘 录 文 中 你 认 为 写 荷 塘 风 光很 优 美 的句 子 。 中去 , 深 刻 理 解 诗 词 内涵 。学 生 只有 埋 下 头去 认 真 思 考 , 充 分 发展想象思维 , 才 能完 成 。 古 诗词 教 学 的 目的不 是 把 学生 培养 成 诗 人 , 而是 培 养 学 生 爱 诗词 、 欣 赏 诗词 的能 力 , 这 是 帮 助学 生 学 好 语 文 的途 径 , 因 为 学生的心灵空间 、 人文视野 、 价 值 取 向 和 精 神 旨归 等 都 是 在 此
.
.圈 置 墨 Fra bibliotek新 设 计 中
职
语
文
作
业 的
王 汉 青
创
( 江苏 省 金 湖 中 等专 业 学 校 , 江苏 金 湖 作 业 是 长 期 以 来 困 扰 学 生 和 老 师 的 头 号 问 题 。 中 职 语 文 作业 的特点是死记硬 背 、 机械枯燥 、 随 意 盲 目, 这 样 的作 业 模 式. 使学生每天厌烦怕做 . 教 师 改 得 筋 疲 力 尽 。在 新 的课 程标 准下 . 教师要转 变教学思维 , 设 计新颖有 效的作业形 式 , 使 作 业适合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 , 激 发 学 生 的浓 厚 兴 趣 , 在作 业 中 最 大 地 限 度地 锻炼 和发 挥 才 能 。 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 强 化 非 智 力 因 素 的形 成 。 传统的“ 填鸭式 ” 教育 , 使 学 生 的作 业 负 担 越 来 越 重 , 学 生 的 心理 素质 越 来 越 脆 弱 。所 以我 们要 提供 一些 文采 俱 佳 的文 章, 让 学生看完之后 。 找 出其 中 优 美 的 、 富 有 生 活 哲 理 的 句 子 加 以 品评 、 欣赏。或者写读后感 , 这样 不仅 能提 高学 生 的语 文 素养 ,而 且 从 文章 中 所 吸纳 的思 想 精 髓 是 学 生 学 好 其 他 课 程
一
2 1 1 6 0 0 )
、
的基 础 , 也 是 学 生 全 面发 展 和 终 身 发 展 的 基 础 。 二、 注重文化积淀。 从 根 本上 提 高语 文 素 养 。 2 0 1 2 年 江 苏 省 对 口单 招 语 文 中考 试 题 中有 这样 一道 题 :
下列各项 中。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孑 L 子关 于“ 益者三友 , 损者三友” 的论 述 . 体 现 了 近 朱 者
根 据 课 文 第 四 自然段 创 作 一 幅 月 下 荷 塘 图 。 如果 你 在 荷 塘 边 。 面对美妙 的景色 . 你会有 怎样的感受 . 请你把感受写下来。 学 了课 文 , 请 你 做 一 回导 游 , 介绍一 下荷塘 的风光 , 写 一 段 导游 词 。 ( 以上 作 业 , 学生 可 以 自选 2 至3 题做 。 ) 这 样 的作 业 . 由易 到 难 . 层层递进 . 给 了 学 生 一 个 选 择 的 范 围 。能力 强 的可 选 择 较 难 的 , 能 力 稍 差 的 可 以做 简 单 的 。有 的学 生 往往 会 知 难 而 进 。 部 分 学 生 会 在 自己 的 “ 最近发展 区” 跳一跳 , 摘到“ 果子 ” 。 四、 学完课文 。 让 学 生 自 己提 出 问题 。 并做 出 推想 。 这类 作 业 要 求 学 生 在 学 完 课 文 后 提 出 自己还 不 能 理 解 或 不 能 完 全理 解 的 问题 , 并就此问题提出疑惑 . 先 在 自己 的学 习 组 内讨 论 。再 求 教 于 老 师 。这 样 的作 业 设 计 意 在 促 使 学 生 质 疑、 提 高 学 生 发 展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这 里 特 别强 调要 培 养 学 生提 出 问题 和 自 己推 想 答 案 的能 力 。过 去 大 多 是 教 学 生 如 何答 题 , 而不 教学 生如 何 提 出 问题 . 无 论 是 学 习 知 识 还 是 科 学发明 , 都 是先 有 问 题 才 有答 案 . 不可能是先有答案再寻找 问 题 。学 会 提 出 问题 , 可 能 是 教 学上 更 值 得 重 视 的 问 题 。这 已不 仅是一个作业形式的问题 , 更 是一 种 思 维 形 式 、 思 维 习 惯 的 培 养 问题 , 是 学生 的语 文 修 养 真 正 得 到提 高 的关 键 环 节 。 如教学《 登高》 一课 : 问: “ 万 里 悲 秋 常作 客 , 百 年 多病 独 登 台” 。 什么是“ 作客” ? 是否和现在的“ 作客” 相 同? 推想 : 不同。 这 里 的“ 作客 ” 是 漂 泊他 乡 , 流 浪他 乡 的意 思 。 而 且 杜 甫 此 时是 处 在 战 乱 的年 代 教学《 荷花淀》 。 问: 课文第2 4 ~ 2 9 段中, 当水生嫂问 : “ 你有什么话 , 嘱 咐 嘱 咐 我 吧 。” 水生 说 : “ 没 什 么 话 了。” 可 后 面 又 说 了几 句 “ 最重 要 的话” , 这是为什么? 推 想: 前 后有 本 质 区别 。 “ 没 有 什 么话 了 ” , 是针对生活 、 生 产而言的, 相信 妻 子 都 能 做好 ; “ 最 重要 的话 ” 是 针 对 气 节 而 言 的 。可 看 做 夫 妻 的 诀别 语 。 所以“ 女 人 流 着 眼 泪答 应 了他 ” 。 事实证 明, 由 于 给学 生 开辟 了 这样 一 个 舞 台 。 他 们 的 才 智 都 得 到 了充分 的启 示 。 自己设 问 , 自己讨 论 , 反复思辨 , 不仅“ 知 其 所 以然 ” , 而 且 使 自己 的思 维 广 度和 深 度都 有 了很 大 的 延伸 。 语 文 教 学 内 容 丰 富 多彩 , 设计 的作 业 应 丰 富 多 彩 。语 文 教 学 任 务 不 仅 是 传 授 基 本 知 识 ,更 重 要 的 是 让 学 生 明 白 自己 的 人 生 道 路 是 自己 书写 的 , 从 而树 立 起 正 确 的 人 生 观 。 这 些 丰 富 多 彩 的 练 习样 式 ,无 疑 让 学 生 在 充 分 体 验 了 语 文 学 习 乐 趣 的 基础上 , 增 长 了 知识 , 培 养 了创 造 力 。 参考文献: [ 1 ] 王竹香. 让 个 性 在 语 文 作 业 中张 扬. 语 文教学 与研究.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7 ( 1 2 ) . [ 2 ] 邓本科. 优 化作 业设计 提升语 文素养 . 语 文 教 学 与研 究. 华东 师范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8 ( 1 1 ) . 基础 上 发 展起 来 的 。教 师一 方 面 要 增 强 自己 的专 业 能力 . 在 教 学方 法 上 有 足 够 的积 累 , 另 一 方 面要 培 养 学 生欣 赏 古 诗 词 的能 力, “ 授 之 以渔 ” 。 总之 , 古 诗 词 是 人类 艺 术 宝 库 中 的瑰 宝 , 执 教 者一 定 要 重视 古 诗 词 教 学 , 给 予古 诗 词 教 学更 多的 时 间 、 空间 , 并遵 循 古诗 词 教学 规 律 , 使 古诗 词 教学 真 正 由低 质 走 向高 效 。
赤、 近 墨者 黑 的道 理 。 B . 司马迁 认为 , 屈原 “ 信而见 疑 , 忠而被谤 ” , 内 心 充 满 悲 怨之情 , 所 以创 作 《 离骚 》 。 C . 龚 自珍 是 清 末 人 , 有诗云 :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 拘 一 格 降人才。” D. 宋濂 被誉 为明代“ 开 国 文 臣 之首 ” . 意 谓 他是 文 官 的首 领, 也就是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