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试卷(A)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3东南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硕士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解答参考

(完整word版)2013东南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硕士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解答参考

2013东南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05-06(上)《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 (硕士研究生)

一、辨析题:(先判断是非,再简述理由。21分,每小题7分)

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

答:错。

因为:自然辩证法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学科。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答:正确。

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人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对自然的对立。

3、用系统思想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之间的矛盾。

答:正确。

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是由技术内外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技术体系内在动因来看,劳动过程中各种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它们以技术规范和技术实践的矛盾表现出来。技术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技术改变、创造结构,从而开发功能。

二、简述题:(简述问题要点,并对要点进行阐释。30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答:自组织理论是由耗散结构、协同论、分形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和混沌理论所构成的“复杂理论”体系。它从各个不同角度阐明了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2015-2016第一学期《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思考题·答案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答案】(教材书33,35-36,41,46,54-56页)

(1)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系统自然观认为,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统一,但主要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

体。自然界不仅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还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

程具有不可逆性,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自然界的演化经历了从混沌到

有序,再到新的混沌,再到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历程。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①系统性。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

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②复杂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

性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和简单性、生成性和

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③演

化性。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稳定的、演化的,从历时性

的维度来讲,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等价的和同一的,而是

非等价的和有差别的,时间是自然界演化的内在尺度。④广

义性。在研究天然自然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

入研究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并由此而

形成了广义意义上的系统自然观。

(2)人工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界,它具有目的性、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

中介性等特征;它来源于天然自然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它既遵循天

然自然规律又遵循其特殊规律,并在总体上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循环

自然辩证法-工程哲学

自然辩证法-工程哲学

第一章工程的起源与发展

一、“工程/engineering”概念

“工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到了清代,对工程这一词汇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

中国从南北朝直至民国期间,“工程”主要指土木的构筑、实施及其结果。

中国古代没有工程师的概念,工程师或技术专家的角色主要由两种人来承担,一是普通百姓就是通常说的工匠,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如黄道婆。另外一类就是科技官员,如宋代李诫及其名著《营造法式》。

工程在西方也有较长的演变历史。英语“engineering”首次出现在18世纪的欧洲,来源于拉丁文ingenium(意指古罗马军团使用的撞城锤)。西方工程概念出现要比中国晚,但西方很早就演变出了工程师的概念。中世纪战争,催生了大量的对军事器械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大批制造军械武器的人,这些人就构成了西方最初意义上的工程师,即ingeniators,后来演变出现代engineer概念。

在西方早期,“工程”主要指与军事相关的建造活动以及军械工程师的工作。

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西方,工程的含义都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与技术基本是等同的概念。在这段时期,在国外的文献中,很少有“工程”与“技术”的比较,更多的是把两者视为同类的范畴,仅在使用上有所不同,工程用作动词,技术则用作名词。工程一般被用来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最佳的为人类服务的一种专门技术。比如约翰斯顿“工程是技术的一部分”。工程师也是被看做懂得并应用某些专门技术的人员。

二、工程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回答两个问题:

1、“最初产生形成”即工程产生于何时何地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考题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考题

的消极后果乃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科学技术进步是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发展提供动力之时,也为人类创造更大的悲剧提供了条件。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需要通过技术转化,在生产、工程实践的具体运用中才能变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并推动经济发展;2.科学技术通过对生产力各要素发挥作用而体现其生产力的职能;3.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竞争常常通过科学技术竞争而实现。第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1.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促进各项社会生活事业发展;2.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社会关系的改变3.技术进步促进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第三,科学技术对政治的影响。1.科学技术实力决定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2. 科学技术推动了政治文明。科学技术可以使得政治参与科学化和民主化,国家和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第四,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1.文化成果和文化传播必须要有技术载体,科学技术丰富了物质文化并推动物质文明;2.科学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丰富教育文化。3.科学技术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丰富精神文化。4.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管理,丰富管理文化。第五,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影响。科学技术对哲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都有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消极影响。科学技术在给人类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还威胁着人类的进一步生存和发展。首先,科学技术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其次,科学技术导致人的异化;再次,科学技术带来环境问题;另外,科学技术还带来人类的危机和安全问题。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参考答案

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复习提要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科学研究始于问题”?P109-110;P181-183

答:因为科学研究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科学认识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它从提出科学问题开始。问题在科学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问题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从哲学认识论上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在科学上,由于科学知识包括经验知识和理性知识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科学认识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所以科学问题实质上是经验和理性之间的矛盾,它主要包括经验事实之间、经验与理论之间、经验自身、理论与理论之间等方面的矛盾。波普尔认为,科学应当是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从问题到愈来愈深刻的问题,所以,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经验开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地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所以说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2、许多科学认为:人类要是不能够与其它生物取得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在生物圈中和其它生物互济共存,共结果必须受到客观规律的处罚,甚至会遭灭顶之灾。这句话告诉我们正确的生态伦理态度是什么?

P109答:正确的生态伦理态度1.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要把人类只是作为自然的一员,而不是成为自然的主宰;2.在处理代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3.在处理代内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重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而不要只重视个体,或是某个地区、某个集团、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利益;4.在对待种际的关系问题上,要尊重动物的生存发展权。总之,人类必须对以前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价值观进行反思,并转变到自然中心主义的发展价值观上来,在发展的时候不要单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而要从整个自然的生态系统出发,即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便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自然辩证法》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简答题:

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

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

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

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

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

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

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

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

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

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P35-38

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

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P49-50

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P9-10)

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

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

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

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P267)

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

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工程上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工程上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食品科学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等。它可以运用到各个科学领域中。而食品科学工程研究作为一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内涵及其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及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食品工程科学中所蕴含的自然辩证哲学思想,促进了食品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应用;食品科学工程

一.自然辩证法的内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自然辩证法是集中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在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它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活动[1]。

二.自然辩证法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以及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的思想武器。恩格斯用大量的科学材料论述了自然辩证法,着重指出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自然辩证法之所以对自然科学研究起促进作用,其基本原因在于,自然界本身是按照客观辩证法运动发展的,而自然辩证法正是对自然界辩证本性的正确反映;同时,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是按照认识的辩证法来进行的,而辩证法的规律与自然界本身的辩证发展规律是高度一致的,因此,遵循辩证法的规律可以逐步揭示自然界的一些特殊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习题答案

复习思考题

1.科学及其特征,科学、非科学和反科学之间的关系

2.技术及其特征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4.自然观及其演变,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5.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途径

7.科学问题及其特征

8.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

9.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10.如何保证观察、实验的客观性

11.演绎法,归纳法

12.库恩的历史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13.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发展观

14.技术预测及其基本步骤

15.技术评估及其特点

16.技术创新机制

17.无形学院,科学共同体

18.科学技术建制的社会发展

19.科学技术建制的规范系统

10.科学技术建制的运行效应

21.科学技术社会运行机制

22.科学价值、技术价值、技术伦理

23.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

一、科学及其特征,科学、非科学和反科学之间的关系(第一个课件开始)

(一)定义科学是由人类对认识客体的知识体系、产生知识的活动、科学方

法、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精神等按一定层次、一定方式所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二)特征 1.客观性和实证性 2.理性 3.探索性和创造性

4.通用性和共享性

5.一般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三)关系

1、非科学:科学并非万能,人生需要其他学问

2、反科学:科学也有毛病,需要批评

二、技术及其特征

(一)技术的定义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二)特征: 1.中介性:人类社会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相结合的产物

2.二相性: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

3.过程性:潜在形态向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

自然观

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其中的我师是――柏拉图,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2.“自然说哲学语言”,角、圆、直线----伽利略

3.万物本源是水――泰勒斯

4.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德谟克利特

5.近代科学之交――伽利略

6.划分科学真伪的基本标准---可检验性

7.解决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论的矛盾的理论是――普罗定律的耗散理论8.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亚里士多德

9.天体运行论――哥白尼1543年其中提出了日心说

10.自然哲学的哲学原理----牛顿

11.“上帝从来不掷骰子”――爱因斯担“决定论者”

12.“电子有自由意志”----不遵守决定论式规律

13.科学数字化先驱――毕达哥拉斯

14.中世纪自然观的特点---抬高上代

15.形而上学的科学基础――牛顿力学

16.量子力学冲击最大哲学学说---机械决定

17.星云假说是证明――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

18.地球地层渐变假说证明了---自然界逐渐发展和演化

19.人工合成尿素――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相互转化

20.机械运动的物质承担者----宏观物体

21.唯能论实质是---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

22.恩格斯伟大的运动的基本规律----能量守恒

23.风吹幡动的实质否定了――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

24.“自然界对我们报复”---恩格斯

25.自然界对我们报复――恩格斯提出

26.热力学---时间之矢

27.“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远离平衡态系统才能进化

28.宇宙热寂说的科学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

29.自然系统的退化――热力学第二定律

30.耗散理论――ds=dis+des

31.将数学、逻辑和实验相结合――伽利略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研究生考试)

1、回顾每学期开班的讲座,尽可能准确列出讲座主题(题目),并根

据自身需求提出本课程建设方案及合理化建议。并谈一谈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

讲座主题(题目)

李猛技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

杨仕健理性精神与科学思维

张艳涛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贺威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

宋建丽生命伦理前沿问题研究

詹达中西科技制度比较与科技人才培养

章军理性对待转基因

马永慧生命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陈玲李约瑟问题专题研究

蒋昭阳工具理性的人文反思

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学

陈墀成科技发展与生态文明问题研究

梁丹环境议题和问题的社会建构

邱仲潘人工智能的当下与未来研究

印象最深的一次讲座:

张艳涛近代科学理性与现代性问题研究

主要观点:

1)为什么要关注现代性?现代性指我们现今所处的生活状态,其基

本的制度结构,经济生产模式、文化形态、价值理念等。关心现代就是关心我们身边与周遭未来的一切。

2)“六神无主”的当下: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其结果是:经济

发达,但内心空虚。

3)“我饿”-“我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整体上

已走在从”生存性需求满足“向”发展性需求满足“的途中。较”

生存性需求满足”而言,”发展性需求满足“是一种更为多样的需求。

4)物化时代应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生存方式成为物化生存,需

要防止精神懈怠。

5)“欲求“取代”需求“。人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人们在任

何情况下都会感到从不可缺的”绝对需求“,另一种是相对意义上的,能使我们超过他人,感到优越自尊的”欲求“。

6)消费社会来临。资本逻辑指导下的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

大量浪费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西方现代的基本特征。

自然辩证法题库

自然辩证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理士多德

句中的“师”是指柏拉图

2. “自然说数学语言,这个语言的字母和符号是角、圆和直线。”这句话表达了自然数学化的思想,说这句话的人是伽利略。

科学数学化的开端是伽利略,

先河是毕达哥拉斯。

3. 提出“万物本源是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泰勒斯。

4.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现代科学最接近的古代学说)。

5. 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6. 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凸现规律,系统科学的第一原理)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7. 较好地解决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的矛盾的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8. 用电路装置模拟地下水属于什么模拟:C

A. 物理模拟

B. 过程模拟

C. 数学(数量)模拟

D. 功能模拟

∵物理模拟=过程模拟,数学模拟是两者数量关系上接近,水流方程和电磁场的相似,仿生属于功能模拟。

9. 下列说法最好地表达了鸭兔图实验结果的是:观察渗透理论(概括面广,表达较温和)理论决定着我们能观察到说什么。——爱因斯坦(太绝对)

10. 《自然辩证法概论》属于什么学科?科学技术哲学

11. 被恩格斯称为“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18世纪)星云假说

12. “科学始于问题”是由谁的观点?波普尔(英)

13. 核能的预言、发现、开发和利用过程表明,在现代社会:科学往往走在生产和技术的前面。(核能是这样,其他不一定)

质能关系式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已经提出,E=mc2

14. 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美)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2012版)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答案(2012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2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6.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

2.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3.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

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5.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6.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

2.如何理解辨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

3.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

4.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

5.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

6.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

7.观察是否渗透信念?

8.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9.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试验三者的关系如何?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

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自然辩证法》题库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题库及答案

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抚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哲学概括所形成的学科,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是一部没有写完的著作,是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 - 1895)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观念,对过去自然科学发现的总结和对未来科学发展的预测。

自然观:人们关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其一,自然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而物质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即系统自然观;其二,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按其内在的固有规律运动、演化、发展和灭亡的,即演进自然观;其三,人、自然与社会可以而且应当协调发展,即生态自然观。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全球或区域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系统、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科学:探索系统的存在方式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问,是对系统本质的正确反映和真理性认识,是一个知识体系。系统工程: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试卷(A)

一.辨析题(每一小题5分,共20分)

1.科学问题是因人而宜的,只要我自己认为是需要研究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构成科学问题,因此,自然界处处存在科学问题。

2.理想实验是一种有效的获取感性材料的实验方法。要使理想实验获得的材料真实可靠,关键在于必须使用先进的仪器。

3.神话是过去的科学,科学是今天的神话。

4.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当一个科学理论被某个实验证实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二.问答题(每一小题10分,共40分)

1. 请简述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

2.请简述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3.请简述工程创新的含义与特点。

4.请简述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三.名著阅读理解(共20分)

1.选自[希腊]亚里士多德著,《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

2.6 .1。

第二章第一节

凡存在的事物有的是由于自然而存在,有的则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存在。“由于自然”而存在的有动物及其各部分、植物,还有简单的物体(土、火、气、水),因为这些事物以及诸如此类的事物,我们说它们的存在是由于自然的。所有上述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内有一个运动和静止(有的是空间方面的,有的是量的增减方面的,有的是性质变化方面的)的根源。反之,床、衣服或其他诸如此类的事物,在它们各自的名称规定范围内,亦即在它们是技术制品范围内说,都没有这样一个内在的变化的冲动力的。

但是如果它们碰巧是由石头或土或两者的混合构成的,那么在它们构成时它们就从原来这引起材料中偶然地得到了这种内在的变化的冲动力1,因此,“自然”是它原属的事物因本性(不是因偶性)而运动和静止的根源或原因。我之所以说“不是因偶性”,因为(譬如说)一个医生的人可能是他自己恢复健康的原因。但他毕竟不是在自己有病的时候才有医术的,医生和病人是同一个人这是偶然的。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这两者经常是分离的。所有其它的人工产物情况也是这样。没有一个人工产物本身包含有制作它自己的根源。虽然人工产物(例如房屋和其他一切手工产物)的根源存在于该事物以外的别的事物内,但有一些人工产物自身内有这种根源,不过那不是因本性而如此的,只是由于偶性才成为该事物的原因的。2

“自然”的意思就如上述。凡在自身内有上述这种根源的事物就“具有自然”。所有这样的事物都是实体,因为它是一个主体,而自然总是依存于一个主体之中的。

其次,“按照自然”这一用语对于自然物,对于它们因本性而有的各种表现都是可用的。例如火向上运动,这不是“自然”,也不是“具有自然”,而是“由于自然”或“按照自然”。

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什么是“按照自然”,都已经说过了。要想证明自然这东西的存在是幼稚可笑的。因为明摆着有许多这类的事物实际存在着,反而想用不明白的东西来证明已明白的,表明这种人不能辨别自明的东西和不自明的东西。(这种精神状态显然是可能的,一个生而盲目的人会去向人解释各种颜色。这种人在说出这些名词的时候,想必是没有任何相应的思想的。)

1例如一张由土或石构成的床,就有静止或向地上倒毁的冲动力。

2例如一个病人因自己是医生而在自身内有了一个恢复健康的原因。

有些人认为自然,或者说自然物的实体,就是该事物自身的尚未形成结构的直接材料。例如,说木头就是床的“自然”,铜就是塑像的“自然”那样。(例如安提丰说:如果种下一张床,即腐烂的木头能长出幼芽来的话,结果长出来的不是一张床而会是一棵树。——他这话的用意是要说明,根据技术规则形成的结构仅属于偶性,而真实的自然则是在这制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那个东西。)但是如果这些事物的质料和别的一些事物也有同样的这种关系的话,例如铜、金和水的关系,骨头、木头和土的关系等等,那末水、土等就又是铜、木头等的自然或本质了。所以有些人主张存在物的“自然”是土,有人主张是火,有人主张是气,有人主张是水,有人主张是其中的几个,有人主张是这四元素全部。他们无论把哪一个或哪些元素理解为这样的东西,他们都主张这个或这些个元素就是实体的全部,而别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它们的影响、状况或者排列而已;他们还主张它们都是永恒的(因为它们不会有丧失自己本性的变化),而别的事物则无休止地产生着灭亡着。

以上是关于自然的一种解释,自然被解释为每一个自身内具有运动变化根源的事物所具有的直接基础质料。另一种解释说:“自然”是事物的定义所规定的它的形式或形状。因为“自然”这个词用于按照自然运动变化的事物或自然的事物,就象“技术”用于按照技术的事物或技术的产品一样。如果一事物仅仅是潜在地是一张床,还没有床的形式,我们就不会说这事物有什么是按照技术的,也不会说它是技术的产品,自然产物的道理也是如此。还只潜在地是肉或骨的东西,在它取得定义中指出的形式以前——在界说什么是肉或骨时就会说到它们的形式——就还没有它自己的自然,也不能说它们是“由于自然”而存在。因此根据对“自然”的这第二种解释应该说:自然乃是自身内具有运动根源的事物的(除了在定义中,不能同事物本身分离的)形状或形式。(由质料和形式合成的事物,如人,就不是“自然”,而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质料和形式比较起来,还是把形式作为“自然”比较确当,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已经实际存在了时才被说成是该事物的,而不是在尚潜在着时就说它是该事物的。

再说,人由人产生,但床却不由床产生。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都认为床的自然不是它的图形而是木头。因为如果床能生枝长叶的话,长出来的不会是床面而会是木头。因此,如果说技术物的图形是技术,那么对应地说,自然物(如人)的形状也是“自然”,因为人由人产生。

第三种解释把自然说成是产生的同义词,因为它是导致自然的过程。这个意义上的自然不象医病。医病不是导致医术而是导致健康,因为医疗过程必然从医术出发而不导致医术;两种不同涵义的“自然”相互间的关系不是这样:产生事物的产生过程是由一种事物长成另一种事物的。那么它长成什么事物呢?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