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宋辽金元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鼎盛PPT课件
合集下载
6第五章 宋辽金元史学:
理学家讨论天人问题,以“理”作为对宇宙自 然和历史社会的最高概括,把人类社会历史作为 宇宙总过程的组成部分。
2、对史观的影响: 理学家认为对历史起作用的是天理,“理”即封建纲常
名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二程遗书》卷五)。
– 欧阳修写《新五代史》仿《春秋》“正名以定分,求情而责实, 别是非,明善恶。”(《欧阳修全集·居士集·春秋论中》)
租佃制)
• 在北宋和南宋的统治下,前一历史时期的 门阀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 了,代替它的是品官地主。品官地主有政 治身份和特权,但所拥有的世袭特权很有 限。品官地主外,有豪富地主和兼营商业 的地主。寺院地主,在元代比较突出。
(4)矛盾与改革
• 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发展,农民起义不断 爆发,社会危机严重。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庆历新 政、王安石变法等改革运动,以缓和社会矛盾。 这些变法、改革没有达到目的,没有收到应有的 成效,但对促进人们思考社会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 日历所:
– 日历编修起于唐顺宗时,顺宗永贞元年(805, 《唐会要》误为贞元元年)监修国史韦执谊奏 曰:“令修撰官各撰日历,凡至月终,即于馆 中都会,详定是非。”(《唐会要·修国史》)
– 至迟在北宋中期设日历所,著作郎和著作佐郎 掌编修日历,“以宰执时政记、左右史起居注 所书会集修撰,为一代之典。”(《宋史·职 官志四》)
• 文献记载:元世祖忽必列时翰林学士姚枢劝其徒 杨古用“沈括”活字;王祯(盛年期1290-1333) 《农书》之末附《造活字印书法》一文,谈到将 陶制活字与陶土框及填充材料一起培烧,以制成 整版。
(三)理学的兴起:(史学观念)
• 北宋中期,理学兴起。理学,又称道学,有的称之 为新儒学(Neo-Confucianism)。
2、对史观的影响: 理学家认为对历史起作用的是天理,“理”即封建纲常
名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二程遗书》卷五)。
– 欧阳修写《新五代史》仿《春秋》“正名以定分,求情而责实, 别是非,明善恶。”(《欧阳修全集·居士集·春秋论中》)
租佃制)
• 在北宋和南宋的统治下,前一历史时期的 门阀地主阶层,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瓦解 了,代替它的是品官地主。品官地主有政 治身份和特权,但所拥有的世袭特权很有 限。品官地主外,有豪富地主和兼营商业 的地主。寺院地主,在元代比较突出。
(4)矛盾与改革
• 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发展,农民起义不断 爆发,社会危机严重。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庆历新 政、王安石变法等改革运动,以缓和社会矛盾。 这些变法、改革没有达到目的,没有收到应有的 成效,但对促进人们思考社会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 日历所:
– 日历编修起于唐顺宗时,顺宗永贞元年(805, 《唐会要》误为贞元元年)监修国史韦执谊奏 曰:“令修撰官各撰日历,凡至月终,即于馆 中都会,详定是非。”(《唐会要·修国史》)
– 至迟在北宋中期设日历所,著作郎和著作佐郎 掌编修日历,“以宰执时政记、左右史起居注 所书会集修撰,为一代之典。”(《宋史·职 官志四》)
• 文献记载:元世祖忽必列时翰林学士姚枢劝其徒 杨古用“沈括”活字;王祯(盛年期1290-1333) 《农书》之末附《造活字印书法》一文,谈到将 陶制活字与陶土框及填充材料一起培烧,以制成 整版。
(三)理学的兴起:(史学观念)
• 北宋中期,理学兴起。理学,又称道学,有的称之 为新儒学(Neo-Confucianism)。
宋辽金史课件一
• 生产关系 (部曲田客制→租佃制) • 典章制度 (文治盛行 )
二、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背景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 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 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 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 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 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 设置枢密院(文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 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 也。 《长编》卷13开宝五年
臣为枢密院长官) A. 集中兵权 压制武人→ “杯酒释兵权” ↘ 崇文抑武
制度:文臣领兵,当兵刺字
风气:重文轻武
劝学文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成都
长沙 江陵 广陵 金陵 杭州 福州
北宋
南唐 北宋 南唐 北宋 北宋 南唐
南汉
北汉
917-971
951-979
刘 龑
广州
太原
北宋
北宋
呜呼!…五代乱世也,其事无法而不合理者多矣,皆不足 道也。 (汉本纪赞)
呜呼!…甚矣,五代之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 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斯可谓乱世者欤!自古未之 有也。 (唐废帝家人传赞)
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
B. 分化事权,加强监察
相权: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副相) 枢密使(枢相) 三司使(计相) “台谏合一” (御史台、谏院)
“风闻言事” 权 苏轼:历观秦汉至五代,谏 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 以来,未尝罪一言者 ……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宋元时期PPT优秀教学课件
点击放大地图
1.澶渊之盟
澶 州
东京 东 京
北宋为什么能取 得澶州之战的胜利?
宋真宗
寇 凖
“澶渊之盟” 内容有哪些? 盟约 的订立,对历史发 展有何影响?
2.西夏的建立
党项族人
辽
西 夏 北
1038年, 元昊(党项 族)称帝, 国号大夏, 建都兴庆, 史称西夏。
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西夏王陵
3.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夏和议主要的 内容有哪些?如何 评价宋夏和议?
辽
三足鼎立
西 夏
1005年, 宋辽订立澶 渊之盟。
宋夏 和议
时战时和 北 宋
三、宋金对峙
1.金的建立:
11世纪,完颜部统一 了女真各部,女真族逐渐 强大起来。
完颜阿骨打
1115年
建金
都上京
2.金灭北宋:
燕京
东京
宋徽宗
宋钦宗
契丹人物画
五 代
十 国
北宋的建立和统治
北宋 是怎样建 立的,你 知道吗?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 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辽
北 东京 宋
宋太祖赵匡胤
你知道“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的故 事吗?
二、宋与辽、西夏的和战
你能否从地 图上找出辽、北 宋、西夏三个并 立的政权?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 ──贝弗里奇 当你做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该再做那些需要的事。 ──巴斯德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笛卡尔 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 ──爱因斯坦 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契诃夫 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 ──席勒 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 ──巴而扎克 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爱迪生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爱因斯坦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爱迪生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法朗士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 ──罗曼· 罗兰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诺贝尔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裴斯泰洛齐 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泰勒 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 ──杜威 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 ──巴斯德 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 ──巴甫洛夫 科学要求每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巴斯德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 ──巴斯德 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采访懒汉的客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 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我们只能说还有尚未被认识的东西。 ──高尔基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 ──巴尔扎克 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了。 ──屠格涅夫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托尔斯泰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 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爱因斯坦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柏拉图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拜伦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列别捷夫 奇迹多在厄运中出现。 ──培根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 ──歌德 为了在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罗丹 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布鲁诺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 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 ──爱迪生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 ──爱因斯坦 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 ──爱因斯坦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宋元时期PPT课件2
4.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D ) A.堰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 C.南宋开始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5.南宋和北宋相比,其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有( 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②皇帝重文轻武,靠议和苟安 ③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 ④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 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 奥雷利阿斯]
D)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 B· 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 卡内基]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 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 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
读史料:
材料: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 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 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第五章 宋辽金元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鼎盛
二、宋朝史学繁荣的原因
(1)宋代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为 学术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定的社会 环境。 (2)宋代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从皇 帝到下层官吏都重视史事,社会上读史讲 史蔚然成风,史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从而 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史学的繁荣。
(3)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雕版印刷的普遍 使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史书的大量印制和 流通创造了方便条件,有利于史学的普及。 (4)宋朝科举事业发达,读书人的队伍不断扩 大,各阶层士民对史书的需求增大。宋代有些史 著,本来就是为科举所著,如王应麟所作的《玉 海》。 (5)前代积累的丰富的修史经验,为宋代史家 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左传》对《资治通鉴》 产生的影响;《史记》的“通古今之变”对宋代 “会通”思想的影响;唐初设馆修史对宋初统治 者重视史事的影响,等等。
其五,南宋初年史炤撰《通鉴释文》,是当时流 传最广的音注。而所有注解《资治通鉴》者,以 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为最重要,对 于《通鉴》的名物、制度、地理,以及史实异同, 都加以详细注释,并补充《通鉴》的不足。 改编《资治通鉴》:其一,朱熹及其学生赵师渊 共同完成《资治通鉴纲目》,成为纲目体史书的 滥觞,但它本质上仍是编年体。其二,袁枢写成 《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已非编年 体。
《四库提要》:“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晰,节目 详具,一览了然,遂使纪传、编年贯通为一, 实前古所未见。” 章学诚:“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梁启 超:“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旧史界进化 之极轨。”
由于纪事本末体以善于叙事见长,故在《通鉴纪 事本末》问世后,仿效之作接连涌现,逐渐形成 了一个庞大的纪事本末体史书系列: 著名的有明代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和《元 史纪事本末》,明代张鉴的《西夏纪事本末》, 清代高士奇的《左传纪事本末》,清李有棠的 《辽史纪事本末》和《金史纪事本末》,清谷应 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以及近人黄鸿寿的《清 史纪事本末》等等。
辽夏金元的统治ppt课件
长期对峙,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元 1271—1368 东胡→室韦→ 蒙古族
北漠草原
被谁灭亡 金(1125)蒙古(1227) 蒙古(1234) 明(1368)
政权时间? 辽209年
北宋167年 西夏189年
金119年 南宋149年
战争时间?
宋辽战争:25年 宋夏战争:不到10 年 辽金战争:11年 宋金战争:16年
咨都省” “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 革,至今沿用,影响深远,有利于多民族
而后行”。 ——《元史·百官志七》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治理之策的互鉴与创新
(四)元的制度建设 问题:对比以上两幅图,指出唐朝与元朝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的不同
道州县三级制→行省制度
山川形便→犬牙交错
二、治理之策的互鉴与创新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三
单
与元朝统一
元
• 雍正: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
从 中 国 历 史 长 时 段 看
这 是 一 个 怎 样
于我朝。 • 姚大力:合“中国”(内地)与“塞外之一统”两者
为一体的国家建构模式......始于辽,承袭于金,定
性于元。 • 葛剑雄:元朝之前分裂时间多于同一时间,元朝以
二、治理之策的互鉴与创新
问题:联系辽夏金的制度建设,如何认识辽、西夏、金的管理制度?
政权 辽 夏
金
制度建设 南北面官制 四时捺钵制 基本模仿北宋 一官二称
沿袭唐宋制度 猛安谋克制
核心特征 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保留本民族特色
因俗而治,蕃汉分治
原因:辽夏金等统治的北方地区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 在差异。 评价:①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
《宋辽金文学》课件
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当代文学对宋辽金文学的传 承与创新
宋辽金文学在当代文学中的 影响
宋辽金文学在当代文化中的 地位和价值
宋辽金文学在当代教育中的 传承与发展
总结与展望
宋辽金文学的成就与不足
成就:宋辽金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和历史价值。
展望:宋辽金文学的研究和传承对 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重要意义,需要加强研究和推广。
影响:分析宋辽金时期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如对明清文学的影响等
宋辽金文学作 品
代表作品介绍
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 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辽诗:耶律楚材的《过阴山 和人韵》、萧观音的《怨》 等
金诗:元好问的《摸鱼 儿·雁丘词》、王若虚的 《满江红·怒发冲冠》等
宋文:欧阳修的《醉翁亭 记》、苏轼的《赤壁赋》等
宋辽金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宋辽金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宋辽金文学中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宋辽金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辽金文学的 创作手法
叙事手法
宋辽金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宋辽金时期的文学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豪迈奔放,也有婉约派的细腻柔美。
宋辽金时期的文学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
文学发展历程
宋辽金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 时期
宋辽金文学的特点:多元化、 创新性、民族性
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宋辽金文学是中 国古代文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具 有重要的历史地 位和文学价值。
高中历史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精品PPT课件2 〔人教版〕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这是元朝的王祯发明的木活字转轮排字盘。活字按音 韵排布在轮船上,排版时,只需坐着转动轮船,拣出要 用的字。
印刷术的传播: 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
B、指南针 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
缕悬法指南针是将缕丝的一端用蜡粘 在磁针腰部,另一端悬在木架上,针下 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针便指 向南方,这种悬挂型的指南针灵敏度较 高,基本上确立了近代罗盘的构造。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这是元朝的王祯发明的木活字转轮排字盘。活字按音 韵排布在轮船上,排版时,只需坐着转动轮船,拣出要 用的字。
印刷术的传播: 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埃及、欧洲
B、指南针 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
缕悬法指南针是将缕丝的一端用蜡粘 在磁针腰部,另一端悬在木架上,针下 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针便指 向南方,这种悬挂型的指南针灵敏度较 高,基本上确立了近代罗盘的构造。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课件1
作家有
等。关汉卿来自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 金元的 文化ppt
3.书法:
苏 轼
“宋四家一体”
黄
米
庭 坚
芾
蔡 襄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 金元的 文化ppt
瘦金体:宋徽宗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 金元的 文化ppt
宋徽宗,赵佶,在中国画史上,是位杰出的画家。书法“瘦金体”, 响颇大。他的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花鸟画。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 金元的 文化ppt
主张: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理者形而上之道也。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 金元的 文化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 金元的 文化ppt
P66:你认为今天应该怎样看 待“存天理,去人欲”的提法?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 金元的 文化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 金元的 文化ppt
4.绘画: 风俗画的代表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山水画:注重意境,有意无法;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辽宋夏 金元的 文化ppt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
三、科技: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
说书 早期的白话小说,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
艺术
书法 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绘画
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 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特点: 长短不一 填词配乐 格式固定
辛 弃 疾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 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七下辽宋夏金元ppt课件
方的管理。
民族政策
元朝实行民族等级制度,将人分 为四等,蒙古人最高等,汉人、
南人、西域人依次降低。
法律制度
元朝制定《元律》,规定了各种 法律制度,维护了社会秩序。
元朝的经济与文化
经济繁荣
元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商业、手工业、农业等各 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文化交流
元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许多外国文化传入中国,同时也向 外传播了中国文化。
文学艺术
元朝时期,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 厢记》、《窦娥冤》等经典作品流传至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辽朝的经济与文化
总结词
辽朝经济以游牧为主,同时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文化方面则融合了中原文化、佛教文化和契 丹文化。
详细描述
辽朝经济以游牧业为主,同时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在文化方面,辽朝 继承和发展了契丹文化,同时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文化体系。契丹文字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字之一。
金朝的政治制度
女真族的传统制度
金朝在建立初期,沿用了 女真族的传统制度,如“ 勃极烈制”、“猛安谋克 制”等。
金朝的政治改革
随着金朝的扩张和统治区 域的扩大,金朝逐渐推行 汉化改革,采用汉族官制 和地方行政制度。
金朝的法律制度
金朝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 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秩序 和统治秩序。
金朝的经济与文化
辽朝的政治制度
总结词
辽朝实行二元政治体制,以南面官和北面官分别管理汉人和契丹人。
详细描述
辽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实行二元政治体制,即南面官和北面官并存。南面官负责管理汉人,沿袭唐制,设三省六 部,官员多由汉人担任;北面官负责管理契丹人,官员多由契丹贵族担任。此外,辽朝还实行了番汉分治政策, 对汉人和契丹人分别管理。
民族政策
元朝实行民族等级制度,将人分 为四等,蒙古人最高等,汉人、
南人、西域人依次降低。
法律制度
元朝制定《元律》,规定了各种 法律制度,维护了社会秩序。
元朝的经济与文化
经济繁荣
元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商业、手工业、农业等各 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文化交流
元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许多外国文化传入中国,同时也向 外传播了中国文化。
文学艺术
元朝时期,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 厢记》、《窦娥冤》等经典作品流传至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辽朝的经济与文化
总结词
辽朝经济以游牧为主,同时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文化方面则融合了中原文化、佛教文化和契 丹文化。
详细描述
辽朝经济以游牧业为主,同时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在文化方面,辽朝 继承和发展了契丹文化,同时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文化体系。契丹文字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字之一。
金朝的政治制度
女真族的传统制度
金朝在建立初期,沿用了 女真族的传统制度,如“ 勃极烈制”、“猛安谋克 制”等。
金朝的政治改革
随着金朝的扩张和统治区 域的扩大,金朝逐渐推行 汉化改革,采用汉族官制 和地方行政制度。
金朝的法律制度
金朝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 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秩序 和统治秩序。
金朝的经济与文化
辽朝的政治制度
总结词
辽朝实行二元政治体制,以南面官和北面官分别管理汉人和契丹人。
详细描述
辽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实行二元政治体制,即南面官和北面官并存。南面官负责管理汉人,沿袭唐制,设三省六 部,官员多由汉人担任;北面官负责管理契丹人,官员多由契丹贵族担任。此外,辽朝还实行了番汉分治政策, 对汉人和契丹人分别管理。
历史课件辽宋夏金元时期PPT
综合提升
10.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 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 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 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后来乔峰、段誉、虚竹兄弟 三人是到了哪里去娶公主?
答:西夏 小说是基于历史而写:
由汉人建的北宋、由契 丹人建立的辽、由党项 人建立的西夏,构成了 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 别历史时期。
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温故知新
(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
动兵变兵变,建立宋朝,以 为都城,史称北宋。
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
民族 契丹族
党项族
汉族
政权
辽
西夏
北宋
时间 916年
1038年
960年
建立者 耶律阿保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元昊
赵匡胤
都城
上京
兴庆
东京
重要 举措
订制官制、军
发展生产, 制和法律,发展农
创制文字。 牧经济,还创制了
西夏文字。
强化中央 集权,收兵权 、相权、财权
青牛白马的传说—契丹先祖起源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
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讲: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主流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 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二轮通史中国古代史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共14张PPT)
3.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 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 施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尤为繁荣
三、思想、文化、科技
1.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学 的开创者(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王守 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宋1)代婉名约窑派::河风C北格.定委窑王婉、,阳河感南情明钧真窑挚的、江“西心景德学镇窑”、浙江龙D泉窑.、顾陕炎西耀武州窑的“经世致用”
3、(10年新课标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 C4、.(“夫1形0年于上天海地历之史间卷也),宋物代也,” 儒D学.家“舍们天开地始则从无一以个为新道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对立的观点是 南唐李煜,北宋柳永、苏轼,南宋李清照、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都是著名词人
影响: 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3王安石变法
1).背景
财政危机
原因: 北宋积贫积弱,面临严
重社会危机
政治危机
边疆危机
庆历新政奠定基础
条件 宋神宗的支持
部分封建士大夫的推动
目的: 缓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2).内容:富国、强兵、育才
3).评价
一定程度上扭转 积极: 了积贫积弱的现
象
经济: 生产发展,财政增加 军事: 军力增强,扭转被动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宋代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尤为繁荣
三、思想、文化、科技
1.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学 的开创者(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2.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王守 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宋1)代婉名约窑派::河风C北格.定委窑王婉、,阳河感南情明钧真窑挚的、江“西心景德学镇窑”、浙江龙D泉窑.、顾陕炎西耀武州窑的“经世致用”
3、(10年新课标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 C4、.(“夫1形0年于上天海地历之史间卷也),宋物代也,” 儒D学.家“舍们天开地始则从无一以个为新道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对立的观点是 南唐李煜,北宋柳永、苏轼,南宋李清照、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都是著名词人
影响: 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
3王安石变法
1).背景
财政危机
原因: 北宋积贫积弱,面临严
重社会危机
政治危机
边疆危机
庆历新政奠定基础
条件 宋神宗的支持
部分封建士大夫的推动
目的: 缓解社会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2).内容:富国、强兵、育才
3).评价
一定程度上扭转 积极: 了积贫积弱的现
象
经济: 生产发展,财政增加 军事: 军力增强,扭转被动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宋代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料价值:
同修诸臣在五代时多为史官;修撰时间离五代较 近,人物事迹多为耳闻目睹;又有五代各朝实录 为依据;
因而所记史事大都较为可靠,保存了丰富的原始 资料,史料价值较高,尤其是该书“十志”的史 料,更是研究五代典制所必须。
-
9
流传:起初与新书并行于世,但时人更重新书。
孝宗淳熙十四年,朱熹提议改革科举考试办法, 设经、子、史、时务各科试士,其中史学分三科, 内中有《新五代史》而无《旧五代史》。这个提 议未能上奏,但深得时人认可。
金朝先是以新旧《五代史》同为学校指定用书, 但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诏令削去旧史,只用 新史。此为朱熹死后七年之事。
从此,《旧五代史》遂不被人注意,以致逐渐湮
没无闻。明朝时,只有宫廷中尚藏有此书,故
《永乐大典》才得以收录,但是将该书按韵分割
纳入,并非全本。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已经
不见薛史原本,馆臣邵晋涵又从《永乐大典》中
宋代史部书的数量,不论部数还是卷数,在中国 历史上都是一个高峰;其增长速度,为前代所无, 亦为此后元明清三代所不及。
-
3
3、史书体裁多样化,并且富于创造性。
编年体史著重新崛起;纪事本末和纲目体出现; 朱熹的《伊洛渊源录》,也被认为是古代学术 思想史的学案体著作的滥觞。
4、史家辈出,群星璀璨。
金石学、官私目录之学、校勘、考证、辨伪、 史注、类书;丛书在宋末也已出现。
-
5
二、宋朝史学繁荣的原因
(1)宋代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为 学术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定的社会 环境。
(2)宋代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从皇 帝到下层官吏都重视史事,社会上读史讲 史蔚然成风,史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从而 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史学的繁荣。
-
7
第二节 宋朝所修三部纪传体“正史”
一、《旧五代史》 薛居正监修。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总称
《五代史》。 记五代53年历史,兼记十国事。 史料来源:五代各朝实录,范质曾据以删补成
《五代通录》65卷。《旧五代史》的纂修就以 之为底本,并且有实录原本供参考。
-
8
体例:仿《三国志》,五代各朝独自成书,分别 标以《梁书》、《唐书》等名,均设纪、传,志 则通录五代典章制度,附于五书之后。
第五章 宋辽金元史学
——中国封建史学的鼎盛
-
1
中国封建史学,到宋朝达到高峰期。史学 领域宽广,治史途径多样,气象博大,不 仅集以往史学之大成,而且对后世封建史 学产生极大影响。
辽金史学同两宋史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同时又鲜明的显现出自身的民族特点。
元代史学是宋代史学的延续和后劲,是多 民族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三、《新唐书》先后参与Fra bibliotek纂的有宋祁、欧阳修、范镇、王畴、 吕夏卿、宋敏求、梅尧臣和刘羲叟等人,耗时 17年。最后由欧阳修负责纪、志和表,由宋祁 负责“列传”。
-
12
文笔优美,史料价值较高。
在体例上,最受称道的是“表”和“志”。
编纂者自称该书具有“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 于后”的优点。但当时就有人说这是它的缺点。
辑出。 后被列于“二十四史” 。
-
10
二、《新五代史》
欧阳修私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人改今名。
主要特点是强调《春秋》书法。
出于正名分、寓褒贬的需要,根据封建道德标准, 着意对五代人物进行归类,设立了许多新的传 名。
以五代政权为正统,将十国政权列为《世家》, 将同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列为《四夷附录》。
-
6
(3)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雕版印刷的普遍 使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史书的大量印制和 流通创造了方便条件,有利于史学的普及。
(4)宋朝科举事业发达,读书人的队伍不断扩 大,各阶层士民对史书的需求增大。宋代有些史 著,本来就是为科举所著,如王应麟所作的《玉 海》。
(5)前代积累的丰富的修史经验,为宋代史家 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左传》对《资治通鉴》 产生的影响;《史记》的“通古今之变”对宋代 “会通”思想的影响;唐初设馆修史对宋初统治 者重视史事的影响,等等。
-
14
(二)《资治通鉴》的编修助手及编纂方法:
1、三大助手: 刘恕、刘攽、范祖禹,都是当时一流的史学家。
在我国历史编纂学上,《通鉴》堪称是集体合 作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典范。
从《四库全书总目》统计,有著作流传至今的 宋代史家,不下130人。欧阳修、司马光、吕大 临、袁枢、郑樵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
4
5、“会通”思想开始成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 为史学的主流
6、史学范围进一步扩大,历史文献学获得显著 的发展。
上古史、民族史、地方史、域外史、人物传记、 杂史;文人别集、笔记作品中也含有大量史料。
文笔优美,语言简要。但过于注重简洁,以致删 去了不少重要史实。吴缜《五代史记纂误》指出 该书有二百多条错误和缺点。
-
11
搜罗了一些旧史编撰时尚未问世的一些史料, 比旧史新增了一些史料。
总的来看,新史采摭虽广,实际著录不如旧史 充实,因而只可与旧史并存,而不能代替旧史。 《四库提要》谓二书“难于偏废”,乃公允之 论。
辽金元三朝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到 鼎盛时期所体现的多民族史学吸收融合的 一部分 。
-
2
第一节 宋朝史学的繁荣鼎盛
一、宋朝史学繁荣鼎盛的具体表现
1、官方修史制度进一步完善。 除了延续唐制外,又新设置了一些修史机构。
起居院、时政记房、日历所、会要所、国史实录 院;编修敕令所、玉牒所
2、史书数量空前增多。
缺点是:本纪文字非常简略,而且因为反对骈文, 将大量唐朝皇帝诏书和大臣奏章删改为散文的形 式,失去了原貌。因为文省于后,将很多重要史 料也删除了,导致“以文害史”。
吴缜《新唐书纠谬》20卷,列举该书错误四百多 条,批评该书的观点和史实的错误。
-
13
第三节 《资治通鉴》与编年体史的新发展
一、《资治通鉴》
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代表了北宋史学 的最高成就。
(一)《资治通鉴》编修过程:
《左传》——《历年图》 ——《通志》 ——英 宗于治平三年(1066)四月命设立史局——治 平四年宋神宗即位,司马光奉旨进读其书,神 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 《资治通鉴》,并为他预先写了一篇序文—— 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全书修成奏上 。
同修诸臣在五代时多为史官;修撰时间离五代较 近,人物事迹多为耳闻目睹;又有五代各朝实录 为依据;
因而所记史事大都较为可靠,保存了丰富的原始 资料,史料价值较高,尤其是该书“十志”的史 料,更是研究五代典制所必须。
-
9
流传:起初与新书并行于世,但时人更重新书。
孝宗淳熙十四年,朱熹提议改革科举考试办法, 设经、子、史、时务各科试士,其中史学分三科, 内中有《新五代史》而无《旧五代史》。这个提 议未能上奏,但深得时人认可。
金朝先是以新旧《五代史》同为学校指定用书, 但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诏令削去旧史,只用 新史。此为朱熹死后七年之事。
从此,《旧五代史》遂不被人注意,以致逐渐湮
没无闻。明朝时,只有宫廷中尚藏有此书,故
《永乐大典》才得以收录,但是将该书按韵分割
纳入,并非全本。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已经
不见薛史原本,馆臣邵晋涵又从《永乐大典》中
宋代史部书的数量,不论部数还是卷数,在中国 历史上都是一个高峰;其增长速度,为前代所无, 亦为此后元明清三代所不及。
-
3
3、史书体裁多样化,并且富于创造性。
编年体史著重新崛起;纪事本末和纲目体出现; 朱熹的《伊洛渊源录》,也被认为是古代学术 思想史的学案体著作的滥觞。
4、史家辈出,群星璀璨。
金石学、官私目录之学、校勘、考证、辨伪、 史注、类书;丛书在宋末也已出现。
-
5
二、宋朝史学繁荣的原因
(1)宋代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为 学术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定的社会 环境。
(2)宋代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从皇 帝到下层官吏都重视史事,社会上读史讲 史蔚然成风,史学受到广泛的重视,从而 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史学的繁荣。
-
7
第二节 宋朝所修三部纪传体“正史”
一、《旧五代史》 薛居正监修。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总称
《五代史》。 记五代53年历史,兼记十国事。 史料来源:五代各朝实录,范质曾据以删补成
《五代通录》65卷。《旧五代史》的纂修就以 之为底本,并且有实录原本供参考。
-
8
体例:仿《三国志》,五代各朝独自成书,分别 标以《梁书》、《唐书》等名,均设纪、传,志 则通录五代典章制度,附于五书之后。
第五章 宋辽金元史学
——中国封建史学的鼎盛
-
1
中国封建史学,到宋朝达到高峰期。史学 领域宽广,治史途径多样,气象博大,不 仅集以往史学之大成,而且对后世封建史 学产生极大影响。
辽金史学同两宋史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同时又鲜明的显现出自身的民族特点。
元代史学是宋代史学的延续和后劲,是多 民族史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三、《新唐书》先后参与Fra bibliotek纂的有宋祁、欧阳修、范镇、王畴、 吕夏卿、宋敏求、梅尧臣和刘羲叟等人,耗时 17年。最后由欧阳修负责纪、志和表,由宋祁 负责“列传”。
-
12
文笔优美,史料价值较高。
在体例上,最受称道的是“表”和“志”。
编纂者自称该书具有“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 于后”的优点。但当时就有人说这是它的缺点。
辑出。 后被列于“二十四史” 。
-
10
二、《新五代史》
欧阳修私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人改今名。
主要特点是强调《春秋》书法。
出于正名分、寓褒贬的需要,根据封建道德标准, 着意对五代人物进行归类,设立了许多新的传 名。
以五代政权为正统,将十国政权列为《世家》, 将同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列为《四夷附录》。
-
6
(3)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雕版印刷的普遍 使用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史书的大量印制和 流通创造了方便条件,有利于史学的普及。
(4)宋朝科举事业发达,读书人的队伍不断扩 大,各阶层士民对史书的需求增大。宋代有些史 著,本来就是为科举所著,如王应麟所作的《玉 海》。
(5)前代积累的丰富的修史经验,为宋代史家 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左传》对《资治通鉴》 产生的影响;《史记》的“通古今之变”对宋代 “会通”思想的影响;唐初设馆修史对宋初统治 者重视史事的影响,等等。
-
14
(二)《资治通鉴》的编修助手及编纂方法:
1、三大助手: 刘恕、刘攽、范祖禹,都是当时一流的史学家。
在我国历史编纂学上,《通鉴》堪称是集体合 作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典范。
从《四库全书总目》统计,有著作流传至今的 宋代史家,不下130人。欧阳修、司马光、吕大 临、袁枢、郑樵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
4
5、“会通”思想开始成为系统的史学理论,成 为史学的主流
6、史学范围进一步扩大,历史文献学获得显著 的发展。
上古史、民族史、地方史、域外史、人物传记、 杂史;文人别集、笔记作品中也含有大量史料。
文笔优美,语言简要。但过于注重简洁,以致删 去了不少重要史实。吴缜《五代史记纂误》指出 该书有二百多条错误和缺点。
-
11
搜罗了一些旧史编撰时尚未问世的一些史料, 比旧史新增了一些史料。
总的来看,新史采摭虽广,实际著录不如旧史 充实,因而只可与旧史并存,而不能代替旧史。 《四库提要》谓二书“难于偏废”,乃公允之 论。
辽金元三朝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到 鼎盛时期所体现的多民族史学吸收融合的 一部分 。
-
2
第一节 宋朝史学的繁荣鼎盛
一、宋朝史学繁荣鼎盛的具体表现
1、官方修史制度进一步完善。 除了延续唐制外,又新设置了一些修史机构。
起居院、时政记房、日历所、会要所、国史实录 院;编修敕令所、玉牒所
2、史书数量空前增多。
缺点是:本纪文字非常简略,而且因为反对骈文, 将大量唐朝皇帝诏书和大臣奏章删改为散文的形 式,失去了原貌。因为文省于后,将很多重要史 料也删除了,导致“以文害史”。
吴缜《新唐书纠谬》20卷,列举该书错误四百多 条,批评该书的观点和史实的错误。
-
13
第三节 《资治通鉴》与编年体史的新发展
一、《资治通鉴》
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代表了北宋史学 的最高成就。
(一)《资治通鉴》编修过程:
《左传》——《历年图》 ——《通志》 ——英 宗于治平三年(1066)四月命设立史局——治 平四年宋神宗即位,司马光奉旨进读其书,神 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 《资治通鉴》,并为他预先写了一篇序文—— 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全书修成奏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