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范文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范文一、前言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日管控1. 特种设备安全员需根据《特种设备风险管控清单》对个人负责的特种设备进行每日检查,排查隐患,对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整理,明确整改负责人,并以书面形式记录在特种设备日排查记录本,并及时汇报特种设备安全总监。
2. 特种设备安全员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3. 特种设备安全员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对于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报送给特种设备安全总监。
三、周排查1.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每周至少组织1次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排查特种设备使用过程各环节可能存在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隐患。
2. 周排查可以结合日管控情况、现场自查情况等对各个车间进行周排查。
周排查内容应及时报至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并抄送至各车间相关责任负责人,使其知晓存在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督促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可控。
3. 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如能在短期完成治理整改的,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排除;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治理排除的,要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报送给特种设备安全总监。
四、月调度1.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每月至少组织1次特种设备安全调度会议,了解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情况,研究解决特种设备安全问题。
2. 月调度会议应邀请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月调度会议内容包括:上月特种设备安全情况总结、上月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及整改措施、本月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计划等。
4. 月调度会议结束后,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应将会议内容形成书面材料,报送给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日管控制度1.日常巡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每日对特种设备进行巡检,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
巡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设备运行指示灯、设备液位、设备压力等。
2.异常情况处理如发现特种设备存在异常情况,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维修人员。
对于涉及人身安全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疏散。
三、周排查制度1.排查内容(1)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包括设备的老化、磨损、腐蚀等情况;(2)设备维护保养情况排查,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定期维修计划等情况;(3)设备操作规范执行情况排查,包括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情况。
2.排查频率每周进行一次排查。
3.排查方法(1)实地巡视:对特种设备进行实地巡视,检查设备的外观、管道、阀门等情况。
(2)检测设备指标:通过专业检测设备的运行指标,如温度、压力等数据,避免潜在安全风险。
(3)查阅档案:查阅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检测报告等档案,了解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
四、月调度管理制度1.调度内容(1)设备维护保养: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制定维护保养工作调度,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护保养。
(2)设备检测维修: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维修,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维修方案,并进行维修调度。
(3)设备更新改造:根据设备的老化情况和技术发展要求,制定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并进行更新改造调度。
2.调度程序(1)确定调度计划:根据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检测维修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确定调度计划。
(2)调度执行:安排专业人员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维修和更新改造等工作。
(3)调度记录:记录设备的调度情况,包括调度时间、调度内容、执行人员等信息。
五、监督与检查1.监督部门的责任相关主管部门应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相关人员履行职责。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
第三条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人员,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条使用单位应当实行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二、日管控第五条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日常巡查检查制度,明确巡查检查内容、频次和要求。
第六条使用单位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日常巡查检查,对特种设备的运行状况、安全防护装置、控制装置、测量装置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条使用单位应当做好日常巡查检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巡查检查时间、地点、人员、设备名称、型号、运行状况、安全隐患等,留存相关资料,以备查阅。
三、周排查第八条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周排查制度,明确排查内容、频次和要求。
第九条使用单位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周排查,对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防护装置、控制装置、测量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条使用单位应当做好周排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排查时间、地点、人员、设备名称、型号、排查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等,留存相关资料,以备查阅。
四、月调度第十一条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月调度制度,明确调度内容、频次和要求。
第十二条使用单位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特种设备月调度,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安全防护装置、控制装置、测量装置等进行检查,并对设备的使用环境、作业人员操作行为等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使用单位应当做好月调度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调度时间、地点、人员、设备名称、型号、调度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等,留存相关资料,以备查阅。
特种设备一单四制制度

特种设备一单四制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1. 使用单位应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定期参加安全培训。
3. 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1.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日检、周检、月检和年检。
2. 安全检查应形成记录,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结果。
3.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四、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 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定期保养。
2. 维护保养工作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3. 维护保养后应进行效果验证,确保维护保养达到预期效果。
五、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2. 事故发生后,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度1.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2. 新员工在操作特种设备前,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3. 安全培训应包括设备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使用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3. 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模板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模板一、目的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模板。
二、适用范围本模板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三、职责分配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职责,配备充足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定期检验等工作。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应当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日管控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每日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本体、安全附件、保护装置、控制系统、操作人员等。
3.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或者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五、周排查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每周对特种设备进行排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排查内容包括:设备本体、安全附件、保护装置、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应急预案等。
3. 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六、月调度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每月对特种设备进行调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调度内容包括:设备运行情况、维修保养情况、定期检验情况、应急预案演练情况等。
3. 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七、记录与报告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记录,并保存相关资料。
2. 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排查、调度的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状况、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等。
3. 当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或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八、培训与教育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

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在特定的工作介质、工作条件下,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爆炸性环境作业场所等设备。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法进行,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国家实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监督检查等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的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规定。
第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个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报告特种设备的事故和隐患,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取得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特种设备的安全评估。
特种设备安全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使用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生产第三节经营第四节使用第三章检验、检测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本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特种设备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第四条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第五条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第六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七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符合节能要求.第八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应当遵守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第九条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第十条国家支持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科学技术研究,鼓励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十一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违法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第二章生产、经营、使用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第十四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进行自行检测和维护保养,对国家规定实行检验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申报并接受检验.第十六条特种设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与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不一致,或者安全技术规范未作要求、可能对安全性能有重大影响的,应当向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申报,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及时委托安全技术咨询机构或者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结果经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批准,方可投入生产、使用.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将允许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有关技术要求,及时纳入安全技术规范.第十七条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第二节生产第十八条国家按照分类监督管理的原则对特种设备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生产活动:一有与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有与生产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工作场所;三有健全的质量保证、安全管理和岗位责任等制度.第十九条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第二十条锅炉、气瓶、氧舱、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特种设备产品、部件或者试制的特种设备新产品、新部件以及特种设备采用的新材料,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需要通过型式试验进行安全性验证的,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进行型式试验.第二十一条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随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并在特种设备显着位置设置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第二十二条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第二十三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第二十四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三十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第二十五条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等特种设备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应当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第二十六条国家建立缺陷特种设备召回制度.因生产原因造成特种设备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立即停止生产,主动召回.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发现特种设备存在应当召回而未召回的情形时,应当责令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召回.第三节经营第二十七条特种设备销售单位销售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其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应当齐全.特种设备销售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制度.禁止销售未取得许可生产的特种设备,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第二十八条特种设备出租单位不得出租未取得许可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以及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第二十九条特种设备在出租期间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义务由特种设备出租单位承担,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三十条进口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我国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经检验合格;需要取得我国特种设备生产许可的,应当取得许可.进口特种设备随附的技术资料和文件应当符合本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其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应当采用中文.特种设备的进出口检验,应当遵守有关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法律、行政法规.第三十一条进口特种设备,应当向进口地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履行提前告知义务.第四节使用第三十二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第三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着位置.第三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第三十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二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四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五特种设备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第三十六条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负责,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第三十七条特种设备的使用应当具有规定的安全距离、安全防护措施.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的建筑物、附属设施,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第三十八条特种设备属于共有的,共有人可以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受托人履行本法规定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承担相应责任.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者实际管理人履行管理义务,承担相应责任.第三十九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第四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着位置.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第四十一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特种设备运行不正常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安全.第四十二条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方可继续使用.第四十三条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着位置.公众乘坐或者操作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应当遵守安全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要求,服从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遇有运行不正常时,应当按照安全指引,有序撤离.第四十四条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定期检验.从事锅炉清洗,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监督检验.第四十五条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第四十六条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对其制造的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发现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电梯制造单位对调查和了解的情况,应当作出记录.第四十七条特种设备进行改造、修理,按照规定需要变更使用登记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方可继续使用.第四十八条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前款规定报废条件以外的特种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检验或者安全评估,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变更,方可继续使用.允许继续使用的,应当采取加强检验、检测和维护保养等措施,确保使用安全.第四十九条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一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二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充装设备、检测手段、场地厂房、器具、安全设施;三有健全的充装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处理措施.充装单位应当建立充装前后的检查、记录制度,禁止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进行充装.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对气体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气瓶使用登记,及时申报定期检验.第三章检验、检测第五十条从事本法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及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提供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一有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人员;二有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仪器和设备;三有健全的检验、检测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第五十一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考核,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资格,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中执业;变更执业机构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第五十二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依法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诚信的检验、检测服务.第五十三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并对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负责.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中发现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并立即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但应当防止重复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第五十四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提供特种设备相关资料和必要的检验、检测条件,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第五十五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对检验、检测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不得从事有关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推荐或者监制、监销特种设备.第五十六条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利用检验工作故意刁难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有权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十七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查.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客运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特种设备,实施重点安全监督检查.第五十八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实施本法规定的许可工作,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审查;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许可.第五十九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办理本法规定的许可时,其受理、审查、许可的程序必须公开,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第六十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依法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应当建立完整的监督管理档案和信息查询系统;对达到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依法履行报废义务.第六十一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进入现场进行检查,向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有关情况;二根据举报或者取得的涉嫌违法证据,查阅、复制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有关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三对有证据表明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或者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实施查封、扣押;四对流入市场的达到报废条件或者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实施查封、扣押;五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六十二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违反本法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者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时,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紧急情况下要求有关单位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的,应当随后补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第六十三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重大违法行为或者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并及时向上级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及时予以处理.对违法行为、严重事故隐患的处理需要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时,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通知其他有关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及时予以处理.第六十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不得要求已经依照本法规定在其他地方取得许可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重复取得许可,不得要求对已经依照本法规定在其他地方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重复进行检验.第六十五条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的安全监察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取得特种设备安全行政执法证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1. 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机制。
加强对特种设备的规范管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2. 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加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针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资质认证制度,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
4. 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宣传和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员对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对特种设备安全的认知和责任感。
5. 加强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信息的收集和交流。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和交流特种设备安全信息,提供安全警示和预警信息,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 加强特种设备的技术更新和更新换代。
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型特种设备,逐步淘汰老化的设备,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
8. 加强特种设备进口和出口的监管。
加强对特种设备进口和出口的监管,确保进口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出口设备不影响他国的安全。
9. 加强特种设备与其他设备的联动管理。
特种设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与其他设备有关联,加强特种设备与其他设备的联动管理,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10. 增加特种设备安全投入。
加大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文档模板】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第二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特种设备管理单位第三条特种设备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职责,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的主体责任。
第四章特种设备运行管理第四条特种设备运行管理应当遵守特种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五章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第五条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当按照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规定进行,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六章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第六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危害。
第七章监督检查与处罚第七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有权对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第八章法律责任第八条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将依法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章附则第九条本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文档结尾】1、所涉及附件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如下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特种设备:指依法须由经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气瓶、电梯、起重机械等设备。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指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政府机构,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并组织实施。
3、如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困难:特种设备运行管理的标准缺乏统一性。
解决办法:建立统一的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检查。
(2)困难: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解决办法:加强特种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建立健全维护保养制度。
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通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经过慎重地研究和讨论,决定开展一系列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特种设备日常巡检1.每个部门负责对所属特种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并记录在巡检日志中。
如发现存在问题和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缮或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巡检制度,确保巡检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二、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各部门负责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特种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2.对新入岗员工进行特种设备的操作培训,确保其熟悉并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建立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建立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明确责任人,负责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编制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按计划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培训1.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2.增加特种设备安全培训的场次和时间,确保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参与培训。
五、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1.根据特种设备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事故情况,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2.做好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的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加强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宣传1.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特种设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2.利用单位内部媒体渠道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七、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技术管理1.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技术状况的评估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技术指标达标。
2.及时更新特种设备的技术信息,提前做好技术更新和改进的准备工作。
八、建立举报制度和奖惩机制1.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隐患举报制度,确保员工可以匿名对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进行举报。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承诺书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承诺书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承诺书1按照《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义务,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现作出承诺如下:1、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全面负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各级责任人员。
2、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都必须取得使用登记证,确保合法使用。
停用或报废特种设备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3、不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检验要求。
4、按相关要求自行或委托相关机构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并保证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5、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附属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6、建立特种设备台账,逐台按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并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7、保证所使用的特种设备都由取得许可的有证单位安装、维修,电梯由取得许可的'有证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8、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日常维护保养,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再重新投入使用。
9、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在每日投入使用前,都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10、履行好《条例》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它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自觉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安全监察,并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整改,消除各种隐患后再投入运行。
法人(负责人)签字:使用单位(盖章):年月日附表:(认真如实填写)注:1、承诺书和上述表格填写一式两份,一份交由横山县质监局,另一份本单位存档;2、不明事宜请咨询横山县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联系电话:76___32 联系人:___ ___ 联系地址:苗圃滩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承诺书2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设备类别□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的安全管理。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082017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0820171. 引言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检验检测及报废等环节,旨在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国内各类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无论是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是私营企业,都应严格遵守本规范的要求。
3. 设备设计与制造3.1 设备设计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设备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 结构设计合理,能承受额定工作条件下的负荷;- 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温性;- 设备布局合理,易于操作和维护;- 设备应具备防爆、防滑等安全保护措施。
3.2 设备制造设备制造应符合以下要求:-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造,确保每个构件和连接点的质量;- 采用合格的材料进行制造,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 制造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铆接等工艺,确保连接点的强度和密封性;- 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和试验,确保设备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4. 设备运行与维护4.1 设备运行设备的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运行;-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加强设备运行记录的管理,以便追溯设备运行状况。
4.2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制定完善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故障处理等;- 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对设备维修进行规范化管理;- 严格执行维修程序和维修文件记录,确保维修工作的可追溯性;- 使用合格的备件和维修工具,严禁使用不合规范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5. 设备检验检测与报废5.1 设备检验检测设备检验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设备检验和相关的非破坏性检测;- 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和设备状态变化的记录应保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讲话稿模板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讲话稿模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问题。
首先,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对在座的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要对全体员工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作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我特别明白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对于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企业的稳定运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意识,优化工作措施,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落实相关安全培训和考核制度,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二、加强特种设备日常检查和维护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基础。
我们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检查和维护制度,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其各项安全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修复设备故障,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我们要加强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特种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安全作业、质量第一。
同时,要定期开展操作人员的考核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四、加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是确保事故损失最小化的关键。
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要定期开展特种设备事故演练,增强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和教育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
特种设备 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的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的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的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及相关人员。
三、工作机制1. 日管控: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每日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巡查,并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
(3)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应每周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2. 周排查:(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每周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每周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3)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应每月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3. 月调度:面的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每月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3)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应每季度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四、职责1.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每日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每日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巡查,并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
3.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负责每周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每周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5.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负责每月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6.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每月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责任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责任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职责与权限1. 安全总监负责制定和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程序和标准。
2. 安全总监负责监督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和检验工作,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标准。
3. 安全总监负责组织特种设备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安全管理1. 安全总监应确保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并定期进行复审。
2. 安全总监应组织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安全总监应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四、事故处理1. 安全总监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2. 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安全总监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3. 安全总监应确保事故调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五、记录与报告1. 安全总监负责记录特种设备的所有检查、维护和事故处理情况,并建立档案。
2. 安全总监应定期向公司管理层报告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和改进措施。
六、培训与发展1. 安全总监应组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包括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等。
2. 安全总监应鼓励和支持操作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和资格认证,提升其专业技能。
七、监督与考核1. 安全总监的职责履行情况将作为其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2. 对于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安全总监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执行。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安全总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确保其符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制度规范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制度规范一、总则1.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使用、管理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3. 特种设备安全总监(以下简称“安全总监”)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安全总监职责1. 制定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2. 组织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评估设备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 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
4. 监督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5. 处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组织事故调查,制定预防措施。
6. 定期向管理层报告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和改进措施。
三、任职资格1. 安全总监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背景应与特种设备相关。
2. 具有至少5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经验。
3. 持有国家认可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4. 熟悉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法规和标准。
四、管理制度1.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检查和事故处理等情况。
2. 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
3. 实施特种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 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监督检查1. 安全总监应定期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2.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安全总监应及时整改,并报告整改结果。
六、附则1.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违反本规范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 本规范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模板,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加强公司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4.各部门职责3.1安全部负责督促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本制度。
3.2生产部负责特种设备安装、特种设备施工方、的管理。
3.3安全部负责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和定期外检等工作。
3.4各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
5.管理内容及要求5.1特种设备的内部检查:5.1.1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
5.1.2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对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巡检,形成每日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记录,对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应当立即采取防范措施,落实隐患整改。
未发现问题的,也应当予以记录,实行零风险报告。
5.1.3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周排查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情况,研究解决日管控中发现的问题,形成特种设备每周安全排查治理记录。
5.1.4建立特种设备月度安全检查要求,特种设备安全总监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情况,形成特种设备月度安全排查治理记录。
5.1.5公司主要负责人要每月至少听取一次特种设备安全总监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对当月特种设备安全日常管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进行总结,对下个月重点工作作出调度安排,形成《每月压力管道安全调度会议纪要》。
5.2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5.2.1根据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以及故障情况,编制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计划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Word格式/完整/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085-87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特种
设备安全运行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
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
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目前由国家认定
的特种设备主要有电梯、各类起重机和厂内机动车辆等。
国家将特种设备纳入劳动安全专项监察范围,在各
级劳动部门成立了劳动安全卫生检测检验机构对特种设
备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是针对国内特种设备本身存在事故
隐患及安装、维修、操作、指挥不当造成的事故占有较大
的比例,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这也是政府监督部门对安全生产管理由过去传统的经验
型管理和定性管理向技术型管理和定量管理转变所采取
的重要举措。
以山东省枣庄为例,自1989年以来,10年间共发生
特种设备事故42起。
其中,死亡事故30起,死亡32人、重伤1人;重伤事故8起,重伤9人;重大设备事故2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安装、使用、维护保养不当,安全装置失效;二是企业负责人缺乏对特种设备的重视,由于特种设备在多数单位为附属性生产设备,因陋就简的情况比较严重;三是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操作、指挥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对特种设备的技术性能不了解,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四是安全监督力量薄弱,力度不够。
目前,虽然劳动部门所属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特种设备进行了新装和大修验收及定期检验,但由于技术检验只能对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没有执法职能,而劳动部门的劳动安全监察机构由于人员较少,工作量大、面广,不可能在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上投入太多的精力。
在缺乏压力和动力的情况下,企业对特种设备存在的隐患迟迟不进行整改,特种设备长期带病运转。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特种设备事故
频发的被动局面,首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必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新装、大修验收和定期检验工作,特别是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做到心不散、人不懒,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对容易引发事故的特种设备的安全装置、吊具索具、用电安全等进行重点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设备必须要求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检;对隐患严重需要判停、判废的设备及时报送劳动安全监察机构,由劳动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处理;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工作时效,树立廉洁公正形象,正确树立“为劳动安全监察服务,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的意识,以取得劳动安全监察机构对检测检验工作的支持及企业对检测检验工作的理解。
二是必须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及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操作、指挥人员的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安装、维修、操作、指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
三是企业必须正确对待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严格按国家规定加强对本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企业的设备管理机
构要做好特种设备的建档、管理工作;安全监督机构要做好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工作;维修' 操作、指挥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四是劳动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执法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对特种设备的专项安全检查;在全面安全检查中也要将特种设备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
在检查过程中要重点检查特种设备是否有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安全使用合格证》;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操作、指挥等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做到持证上岗。
对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及特种设备无证使用、带病运转的要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该判停的设备必须判停, 该判废的设备必须判废,该罚款的必须罚款,做到执法严明,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贯彻实施。
总之,要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劳动安全检查机
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及企业必须各尽职责,三管齐
下,方可做到事半功倍。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