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_公开课(定稿)
春望课文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春望课文教案一、教材分析《春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一篇七言绝句,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关切之情。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该诗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春望》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掌握相关诗句的词义和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春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春望》的内容和主题,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义。
2. 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唐代社会的插画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
2. 学习课文(30分钟)(1)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春望》的内容和形式。
(2)分析课文,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字义和造句的修辞手法。
(3)师生互动,提问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文学鉴赏探究(40分钟)(1)诗文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春望》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2)词语解析:指导学生对难词进行解析和理解。
(3)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解读其意义和效果。
4. 社会问题探究(40分钟)(1)讨论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
(2)情感教育:启发学生对社会问题产生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与《春望》相关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设计,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春望》深入了解唐代社会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当代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春望公开课教案
春望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春望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春望》的主题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诗歌《春望》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2. 诗歌《春望》的主题和意义分析。
3. 诗歌《春望》的形式结构和用词技巧。
4. 学生个人的朗读和解读。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起学生对春天和诗歌的兴趣,展示美丽春天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音乐。
2. 提问学生对于春天和诗歌的联想和了解。
二、学习诗歌《春望》(20分钟)1. 介绍诗歌《春望》的背景和作者杜甫。
2. 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解读诗歌的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分析诗歌形式和用词(15分钟)1. 分析诗歌的形式结构,包括诗的体裁、韵律、诗节等。
2. 解读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意象和象征,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表达。
四、学生朗读和解读(15分钟)1. 分配学生朗读诗歌《春望》。
2. 学生间互相交流和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老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合理安排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和解读心得体会。
2. 总结诗歌《春望》的主题和意义。
3. 引导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反思和认识,以及培养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评价其对于诗歌理解和朗读的把握情况。
2. 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及课后书面反馈,评价自己对于诗歌《春望》的理解和个人成长。
3.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学生个别的指导和改进措施。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选取其他诗歌或文学作品进行研读和分享。
2. 安排学生创作自己的春天诗歌或表达春天美好的作品。
3. 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或文学分享会,展示个人的文学才华。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还需根据教学班级、学生年龄和学校要求进行调整。
《春望》导学案公开课
附件二:导学案基本格式(红色代表基本格式)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现实。
出示课题。
听1、师: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我们读之前,先来扫清文字障碍,解决字音。
2、师:请同学们凝神听读,注意停顿和字音,划分节奏。
3、师:请同学们自由试读。
1、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解决字音。
2、生:边听边划分节奏3、生:模仿朗读。
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
全班齐读。
让学生独立解决字词。
通过听读,让学生把握字音和朗读节奏。
通过朗读,让学生熟悉诗歌,把握诗意,感受诗歌情感。
学1、师:请大家一起读诗歌,边读边理解诗意。
2、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
3、师:赏析诗歌(展示赏析诗歌的方法),请同学们自选角度赏析诗歌。
4、师:请同学们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5、师:诗人“望”的是什么6、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1、生:按节奏读诗歌。
2、生:小组讨论,把握诗意。
3、生:小组讨论。
4、学生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5、学生小组讨论。
6、学生小组讨论。
通过朗读,使学生再次把握字音和节奏。
通过理解诗意使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脑筋思考问题,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通过诗人形象使学生把握诗歌主旨。
《春望》PPT优质公开课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春望》P PT下载
诗句翻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 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战争持续了很久,诗人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 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 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 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 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 期望和平安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春望》P PT下载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春望》P PT下载
整体感知 1、本诗的诗眼是“望”,那么诗人望到了什么
呢?那么安史之乱前的国都又该是怎样的呢?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春望》P PT下载
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春望》P PT下载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春望》P PT下载
整体感知 4、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恨家愁齐上心头,
内忧外患纠缠难解。诗人内心是何感受?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春望》P PT下载
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 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春望》P PT下载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春望》P PT下载
25《春望》(公开课)
25.《春望》教案【教材解读】《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困居长安之时,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
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怵目惊心。
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熟读背诵。
2.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3.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学习方法】1.朗读教学法。
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
《望岳》--说诗、想诗、悟诗、品诗。
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
——《春望》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导)1.情景导入:读对联,识人物。
在盛唐的诗坛,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分别是浪漫主义的李白和现实主义的杜甫,请读大屏幕上的对联,你能看出对联写的是哪位诗人?[杜甫]“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从他的名诗《春望》中感悟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
2.齐读学习目标。
3.请展示你的课前预习。
[学生展示文学常识、字形、字音、字意等。
]走近诗人走进历史——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败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春望》写于公元757年的三月。
诗人看到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写下了切身感受。
4.师过渡:《礼记》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足的准备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大家预习非常细致,准备好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与诗人对话。
杜甫《春望》教案4篇
杜甫《春望》教案杜甫《春望》教案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春望》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春望》教案1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早期的作品《望岳》,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高昂的情调。
这节课我们学习他后期的作品,理解赏析这两首诗,体会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
二、写作背景:1、《春望》写作背景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
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眷恋亲人的思想感情。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
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
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春望》一诗属于五言律诗。
2、《石壕吏》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式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见的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三、诵读诗歌,感知诗意1、学生四人为一组,以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
力求形式多样,有所创意。
春望(公开课)
2020/3/27
4
“春望”何意?
“春天所看到的景象”之意
2020/3/27
5
诗联品析课
2020/3/27
6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20/3/27
7
诗联品析
第一步:解说注释 第二步:描述诗联 第三步:品析字句
课前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讲授的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春望》。本诗是杜甫在安史之 乱后,自己被困于长安时所写,集中体现了其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这首诗一千 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二、说教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教师用碎问碎答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 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而且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开发,这对于应对目前 中考经常出现的课外诗文的分析极为不利。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了全国特级语文教 师余映潮的“版块式”教学思路和“主问题”提问方式,使教学思路清晰的同时,尽量避免 教师的碎问碎答。本着这一目的,我最终将本课定为“诗联品析课”,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 让学生脑洞大开,同时收获知识、能力和方法。
1
《春望》
杜甫
2
杜甫,唐,字 子美,号称“诗 圣”,其诗号称 “诗史”,我国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020/3/27
3
背景介绍
安史之乱后,被安史叛军占领、劫掠的长安城,荒凉而凄惨。 作者目睹眼前一片破败的景象,不禁为战事未息、国势艰危而忧虑, 也为自己困居长安,与家人离别而悲伤。本诗正是作者在这种情景 下所写,集中表达了诗人伤国、忧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 深。
2020/3/27
杜甫《春望》教案(公开课)
杜甫《春望》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春望》这首杜甫的诗歌,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2.培养学生对于自然景色的感受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并理解诗歌的内涵;4.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春望》这首杜甫的诗歌;2.录音或视频:杜甫的《春望》的朗读或演唱;3.课件:包含诗歌的文字和配图的课件。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引导性问题来导入话题,例如: - 你们知道杜甫吗?他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 - 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有哪些特点?第二步:欣赏诗歌(10分钟)1.导入杜甫的诗歌《春望》。
2.播放杜甫《春望》的朗读或演唱音频。
3.学生听诗歌的过程中可以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第三步:解读诗歌(15分钟)1.分段解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分析杜甫采用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第四步:翻译诗歌(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的翻译,借助课本和字典进行翻译。
2.学生交流讨论各自翻译的结果,并选取最合适的翻译进行展示。
第五步:朗读诗歌(1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的朗读练习。
2.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
第六步:诗歌赏析(15分钟)1.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感情和意义进行赏析。
2.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或者在班级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七步:创作活动(2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活动,写一首自己的春天诗歌。
2.学生可以借鉴杜甫《春望》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象。
第八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如翻译诗歌、朗读练习和创作活动。
2.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对杜甫《春望》的赏析。
《春望》优质课教案(精选10篇)
《春望》优质课教案(精选10篇)《春望》优质课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望》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望》优质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2、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3、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
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导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话,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诗人艾青借助一个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
就在几千年前,同样是在战乱的环境中,同样有一位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
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烟云,回到唐朝,去走进这位诗人,去感知一种苦难,体验一种伤痛。
那就是杜甫的《春望》这首诗。
一、作者介绍1、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
(先请同学们回答杜甫的文学常识)然后老师简要补充介杜甫生平、思想。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爱国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
前后达八年之久。
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
杜甫《春望》教案公开课
杜甫《春望》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的情感。
2.领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3.学会鉴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意境理解与情感把握。
2.教学难点:诗歌的鉴赏与审美。
三、教学准备1.课件2.教学视频3.诗歌文本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著名的古诗——《春望》。
2.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写于唐朝安史之乱后期,诗人流离失所,身处困境,却依然关注国家兴衰,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诗歌解析1.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结构。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后四句抒情,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2.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诗歌中有些词语同学们可能不太理解,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国破山河在:国家虽然破败,但山河依然存在。
城春草木深:春天来临,城市里的草木长得茂盛。
感君贻酒馔:感谢朋友送来的酒菜。
愿驰跸骑斗:愿意骑马奔驰,为国家效力。
4.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
三、情感把握1.诗歌中,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忧国忧民感恩图报坚定信念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诗人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杜甫的《春望》这首诗的背景、结构、意境和情感。
2.诗人身处困境,却依然关注国家兴衰,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春望》这首诗,现在请回顾一下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二、诗歌鉴赏1.请同学们结合诗歌的意境,谈谈自己的感受。
2.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视频,感受一下诗歌的韵味。
三、诗歌仿写1.请同学们尝试以《春望》为题,写一首自己的诗,要求表达出对国家、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领略了杜甫《春望》的审美价值,学会了鉴赏诗歌。
2.同学们的诗歌仿写也非常有创意,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春望公开课教案
春望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在困境中忧国忧民的复杂心情。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并能举一反三地鉴赏同类诗歌。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安史之乱时期的图片,如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等,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片展现了一段动荡不安的历史——安史之乱。
在这个时期,国家陷入了混乱,人民遭受着巨大的痛苦。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春望》,就是诗人杜甫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2、作者及背景介绍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春望》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年)春。
当时长安沦陷,杜甫被困城中,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问题。
(3)教师重点讲解以下词语和句子:国破:指国都长安沦陷。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抵:值,相当。
浑:简直。
胜:能承受。
5、赏析诗歌(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春天的长安城却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春望》优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春望》优秀教案【导言】《春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辞章,通过描绘春天的盛景和对时局的忧虑,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春望》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春望》的背景和作者思想;2. 掌握《春望》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3.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诗歌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了解《春望》的背景和作者思想;2. 掌握《春望》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点;3.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春天的图片或音乐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和情感。
【展示诗歌,引入诗歌背景】1. 呈现《春望》全文,让学生自由阅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2. 引导学生讨论《春望》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思想。
【分析诗歌内容】1. 引导学生逐句解读《春望》的内容,理解诗歌蕴含的意象和寓意;2. 分析诗歌中所体现的对时局的忧虑和国家兴衰的关切;3. 引导学生分析《春望》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讨论与思考】1. 引导学生就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思考和讨论;2. 引导学生思考《春望》对现实的启示和对未来的反思。
【创作活动】1.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创作一首与《春望》相呼应的诗歌或散文;2.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思路,进行小组分享,让其他组员进行点评和讨论。
【诗歌分享与总结】1. 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全班,进行集体欣赏和点评;2.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发表意见。
【四、评价方式】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2. 学生对《春望》和诗歌创作的理解程度;3. 学生的创作质量和批评能力。
【五、课后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杜甫的作品,探究其与《春望》的共性和差异;2. 推荐学生了解其他唐代诗人对春天的表达和思考。
【六、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春望》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了解到诗歌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工具,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春望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中班
春望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的景象和变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集体合作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春天的景象和变化。
2. 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观察并表达春天的景象和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与春天有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准备一些相关的游戏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氛围,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 观察(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象,包括花开、草长、树叶变绿等。
引导学生注视每一个细节,感受春天的变化。
3. 讨论(1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春天的景象和变化。
例如:春天里我们经常看到什么?为什么春天的草会变绿?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描述和解释。
4. 展示(10分钟)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景象,可以用绘画、手工制作、口头表达等形式展示。
5. 游戏(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与春天有关的游戏,例如“找春天里的颜色”、“春天的动物”等,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并加深对春天的认识。
6.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点讲解一些关键词和概念,并鼓励学生对春天保持好奇心。
七、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春天的景象和变化板书形式:简洁明了,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
八、课后作业:请学生写一篇文章或绘制一幅画,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春天景色。
九、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春天的景象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此外,也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溅(jiàn)—— 溅落
大哥哥,大姐姐, 我戴上眼镜仔细看 你读书啊, 别读错 了字呀!
抵( dǐ )—— 值得 搔(sāo )—— 用指甲挠
hún) —— 简直 浑(
shèng 胜( )—— 能够承受
簪(zān )—— 一种束发的首饰
读本诗用怎样 的语气语调、 节奏? 缓慢、低沉
春望 春望
杜甫
战乱持续很长时间了,家人已久无音信,此 时的一封家信可抵得上万金那么宝贵。头发早 就白了,(因为忧国念家)变得越来越少,抓 绾起来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整体把握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如何学习诗歌?
2、根据老师教的赏 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 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 诗进行赏析。
●
第三招
●
多比
——品味诗情
动动脑,你就会成功!
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动动脑,你就会成功!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 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 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 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 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 实,故被誉为“诗史” 。
近 体 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 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 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 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 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 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 平声韵。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何学习诗歌?
●
第二招
●
多思
——感悟诗意
春望 春望
杜甫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中这样评价这位诗人:“中国有史以来 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 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宋代 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 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 愁”,说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 天下的忧虑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 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 ,杜甫被历史定格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形 象。一个一生身居下位的官员,一个并 无多少政治建树的“腐儒”,一个平民 中的平民,一个生前并无诗名的诗人, 何以在他的身后留下如此炫目的光彩。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感时恨别、忧国思亲》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业:
1、背诵两首诗歌,默 写《春望》。
▲合作探究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 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 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 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 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 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 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 山水水了吗 ? 春天来了,城 里到处都是“草木深”, 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 草木丛生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你能品评这两句有什么表达效 果吗?
如何学习诗歌?
●
第一招
●
多读 ——读出诗韵
春望 春望
杜甫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读准下面的字,
并理解它的含义
▲合作探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两句,一解为:感伤国事,看 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 害怕。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是 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 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 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 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 但精神是相通的。一是触景生 情,一是移情于物,并无本质 区别。
从颔联“家书抵万金”可窥 见当时的局势,试着说一说 吧?
战火不断,家信不通
模仿一下尾联中“搔”字描写 的动作,紧扣关键词体会诗人 当时的情感? “白发”因愁而生,“搔”为 解愁动作 ,“更短”可见愁的 程度之深。具体形象写出伤时 、念家程度之深!
国都已变得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是原来那 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可是眼前却是乱草 丛生。(只因为)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 美丽的花儿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 而心惊胆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读首联,结合写作背景,想 想“国破”指当时哪个重大 事件?“草木深”仅是描写 春天草木的茂盛吗?
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避难北上安家于 鄜州。756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 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 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 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 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 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 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 望》。
忧国忧民的情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谒先主庙》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