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谍战剧看中国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谍战剧看中国的“道”与“术”
2011/04/14 23:59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周刊
(1/6张)
从《暗算》、《潜伏》到最近热映的《风声传奇》,近两年来,中国谍战剧蔚然成风,形成了“井喷”式的发展。

影片中敌我双方斗智斗勇和官场上勾心斗角的情节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有人评价现在的谍战剧“与其说是民国谍战片,不如说是官场权术片”,甚至还有网友总结出了谍战剧中的“职场权术守则”。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的侠义电影受到市场冷落,上世纪80年代香港枭雄电影的辉煌早已过去,我们现在在荧屏上甚至很难看到类似题材的影视作品。

传统的道义思想是否已经退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现代人的价值观又是否已经改变了呢?
中国文化讲究轮回,玩弄权术的谍战剧虽受欢迎,但传统文化总会找回来的。

中国的谍战题材影视作品与西方的在主题和表现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西方谍战片已经发展得非常娱乐化,如《007》系列、《异形》系列等等,而且西方谍战片大多传达的意念是对高层或者管理层的不信任,被上级出卖或是被上级背叛,最大最危险的敌人是上级。

中国谍战片则具有自己的特色,故事的背景大多是设置在一个善恶已定,立场分明的大环境之下,根据既定的大局来展现之后的情节走势。

从涉案剧到谍战剧,从专业计谋到官场争斗再到办公室政治,其实也是一个演化和发展的过程。

我们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接受的是共产主义教育,信奉的是共产主义理想,以奉献和牺牲为荣。

而到了八十年代之后,固有的教育理念全面崩溃,社会上开始倡导惟利是图之类的个人利益。

那些着重玩弄权术的谍战剧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人们在观看它们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奋点,找到了自己认为对自己为人处事有利的东西。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变革,人们的价值观也处在重塑阶段。

中国文化讲究轮回,一些都是暂时的。

毕竟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根基还在,老祖宗的遗物也还在,传统的文化思想理念,总有一天也都能找得回来。

谍战剧是一个窗口,普通百姓通过它学习如何面对社会的阴暗面。

在我看来,我国几千年来传统道德观就没主流过。

所谓侠义观念、道德观念早就被抛弃了。

社会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知道如何面对“善”,却不知道如何应对“恶”。

我们的媒体是不允许宣传权术方面的教育,那么普通百姓只能从类似谍战剧这样的途径去学习。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心性的修炼也有两条路可选。

一条是内在的修炼,一条是外在的修炼。

内在的修炼强调修身养性,金钱、地位都是过眼云烟。

外在的修炼则强调物质享受,追求名誉和地位欲望。

俗话说知行合一,现代人是否需要官场权术要由自身价值观决定。

社会上的利益纷争让人感到疲惫,人们通过观看谍战剧寻求共鸣。

悬疑、惊悚、推理等元素历来都是非常吸引观众眼球的,而考虑到中国颇为严格复杂的
审查制度,制片人往往会因其繁多的附加条件望而生畏,放弃对悬疑惊悚片的制作。

而谍战片的横空出世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缺,它紧密的节奏、悬疑的剧情不仅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而且无需受题材限制经历太过严格的审查流程。

谍战剧市场不断深入发展,可以看到谍战剧的表现重心也有所变化,从一开始的重视悬疑情节、故事节奏进而转向更重视对人性的表现,人物形象也愈发丰满起来。

任何国家、组织的存在都离不开权谋,可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只要有人际关系就会有勾心斗角与利益纷争。

当今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人们难免会为迎合自我需要而产生各种不适应的疲惫之感。

他们在看谍战片时,会对其中一些为人处事之道有所感触,并不一定是从中学习到了什么权术计谋,而是对此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或交融。

抛开谍战剧里宏观的时间背景与历史不谈,总有些东西穿越了漫漫时光,经历过纷繁世事,还是会令人有所感悟与启发的。

当今的创作者应该在中国传统道义思想与权谋争斗论中寻找一个比较智慧的平衡点。

我认为谍战剧市场有一个发展的三部曲:首先是《暗算》,它开启了谍战片市场的大门,从人性和情感的角度讲述故事,摒弃了简单的正反派角色的设置,使得剧中人物的人性层面丰富生动起来,并充满着一种革命浪漫崇高主义色彩;再之后就是《潜伏》,把战场搬到了办公室,不再是完全依靠着枪林弹雨或者敌我血战来推动情节发展,而是细致地剖析间谍行业的特点,把人性放在这样独特的故事空间里,生长出与当下对接的现实质感;第三部则是《黎明之前》,用快节奏、多悬念、强情节和微细节编制出紧张迷离的氛围,谍战纯度高,类型化风格加强。

中国影视产业在官方眼里,承载着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它的特殊性,无论是几年前充斥电视屏幕的“涉案剧”,还是当下应运而生、遍地开花的谍战片,与主管宣传部门的相关政策以及国内电视剧市场上的迎合心态,都有着休戚相关的联系。

谍战片与犯罪片、战争片类似,又不尽相同。

它具有你死我活的戏剧张力,跌宕起伏的极致情节,观赏性强,对观众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同时,它又充满了“文气”,不乏斗智斗勇的环节,智力含量高,扣人心弦,它还有不少与现实神经挂钩的元素,让人们可以由此及彼,感触良多。

如我所见,谍战片大热的重要原因是影视内容提供商在众多限制中寻找题材出口,来填补“涉案剧”被打压之后的市场空间。

盲目的跟风亦是影视行业的弊病,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不管是古装还是谍战,它首先得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绝妙之点,并对当下的现实神经有精准的拨动,才能吸引越来越挑剔的观众。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过多苛求电视剧其发挥所谓的教育功能与宣传作用,电视剧只是一种讲故事的艺术形式。

在这个权谋学和厚黑学当道的时代,绝对摆脱功利色彩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在中国传统道义思想与权谋争斗论中找到一个智慧的平衡点,既不一味推崇权术,也不盲目拔高人性,追求所谓的“高大全。


谍战剧受热捧,侠义电影被冷落,主要原因就是现代社会人们不再相信奋斗可以成功。

我国经历过三次谍战剧浪潮,上世纪五十年代,谍战剧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80年代的谍战剧反映的是”文革“过后人们的内心恐慌,故事情节类似恐怖片。

到了现在,谍战剧反映的则是职场厚黑学。

正所谓“谍战是个框,什么都往里装”。

谍战剧其实只是一个框架,中间承载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允许表现的情感,比如现代都市人际交往的困惑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此外,谍战剧架空的环境,使它可以接纳更多的剧情和人物设定。

比如”枪林弹雨+帅哥美女“这类高娱乐化元素,这种”美剧化“的模式吸引了大量观众。

承载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侠义电影在我国的发展有起有伏。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时期,香港枭雄电影经历了一个发展高潮。

当时的香港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上人心向上,人们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

对比当下,现在讲述官场权术的谍战剧这么火,而表现道德侠义的电影不受关注,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社会中人们不再相信奋斗可以成功,不再弘扬正义精神。

国外的影视剧作品也有所谓的“主旋律”。

美国的电影、电视剧宣传的是个人的意志、自由以及人生命的宝贵。

借助个人的命运来表达“美国精神”,强调活在当下。

我国的影视作品则是突出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弘扬的是为国家牺牲个人情感的价值观,强调要创造未来。

涂鸦老生:对百度的痛骂,其实更多地是对中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的痛骂,将百度和三鹿、双汇等相提并论,只是想提醒大家,我们不该容忍秩序的恶意破坏者;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建设新秩序的讨论。

给权利人、也给那些尚有良知、但又困于现行制度的使用者,尝试做个探雷的。

如果将来证明我骂错了,也没关系——而且我更希望我骂错了——只要大家继续关注版权制度的建设就好。

手机玩转银行:关于百度侵权的争论,我是这样认为的:尽管本人也很喜欢到百度文档中去搜索资料,但侵权就是侵权,没什么好讲。

从事实上来讲,不仅百度有侵权的行为,我们每一个在百度上下载过有版权的资料的人都应该承担这种侵权的后果。

颜兵3g:知识产权、发明权等,内容本身是一种发明和创造,从保护创造者角度看,发明、创造成了有知识产权和特许权保护的发明、创造,知识产权和发明权等权利就变成阻碍大众享受文明的门槛。

保护需要,但是要合理界限,也要保护大众能够更多享受这些权利,这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余霖屹:美国杂志《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说过:“纸质形态肯定会消失,当在大众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时,不像今天有这么多的纸质出版物。

”此次版权纷争加速了这种进程。

但是纸质的书页是不会消失的,只是人们的喜好问题。

现在,百度文库正朝正确的方向迈进,必然带动整个数字出版业的变革。

自由、共享不等于免费,你可以共享自己的权利,但无权共享别人的。

随着百度的举措的提出,这件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了。

可是,我们似乎的一个觉悟。

我们的艺术生长可能会出现畸形。

土壤毕竟是不肥沃的。

还得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