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有关内容概括与形象总结的试题解答范例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散文)考点八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板1.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中人物描写一般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式,其中正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有六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①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动作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⑤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神态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⑥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情态,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示故事情节,创造典型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⑦正面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

⑧侧面描写,衬托出人物某种思想、心情、性格等。

2.分析人物形象。

①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1).情节的安排以人物为轴心。

(2).从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

②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性格。

还要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③抓住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往往暗藏在对人物的描写之中)。

④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都往往决定人物的性格。

⑤通过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自然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⑥借助表达方式反映人物性格。

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性格,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标准解答示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标准解答示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标准解答例如一、关于标题1.品味文章标题,说说“原来”一词不宜去掉的原因。

(4分)答:“原来”一词,与霍洛维茨说的话“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相照应,(2分)写出了认识变化的过程。

(2分)解析:此题考查文章的炼字。

解答时,要将原标题和改后的标题进行比较,体会“朴素最有力量”与“朴索原来最有力量”在表意上的不同,再联系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总有那一片蛙声”的深刻含义?(5分)答:“总有”意味着无法拂去(1分);“蛙声”是作者故乡生活中一种难以忘记的声音(1 分);无论何地,春夜的晚上,我总会回忆起生命中离不开的蛙声(2分);寄托了羁旅游子的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

3.简要说说文章以“母亲的高凳”为题的妙处。

(4分)答:①作为全文线索,推动情节的开展;②制造悬念,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愧疚;③借高凳这一普通的事物,突出表现母亲无私、伟大的爱。

4.文章以“母亲是一片瓦”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答: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1分)②新颖奇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分)③揭示了母亲朴实,为子女默默奉献的性格特点。

(1分)④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1分)5.说说文章标题有何妙处?(4分)答:①点名了文中的线索银针茶;②作者在茶中寄托着对故乡的骄傲自豪之情;③是作者浓浓的故乡情结的载体;④同时运用叠词,情味悠长。

6.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以“故乡的芦苇”为题有什么作用。

(4分)答:①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②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写作内容;③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和热爱之情;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7.本文以“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题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

(5分)答:【例如一】好。

理由:①巧用现代流行语,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②明确说明对象及说明重点。

③表达作者对题跋的赞叹。

【例如二】不好。

理由:①“点赞”只是赞同,但“题跋”不仅有品评、鉴赏功能,还有考订、记事功能,这样不全面。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概括专题训练配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概括专题训练配答案

概括专题训练一: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故事的情节结构。

3.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

二:怎样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内容?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1.“六要素”综合法。

2.句子摘录法。

3.段意合并法。

4.课题扩充法。

具体分析1.“六要素”综合法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答题时视具体情况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 句子摘录法。

结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内容:中心句。

3.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合并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

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 课题扩充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通顺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全面。

三:概括内容遵循的原则1.“准确”,不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不能有遗漏;不能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到的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

2.“简洁”,答题的语言精练,切忌罗嗦。

(一)梨一样的苹果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

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一——概括主要内容(练习+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一——概括主要内容(练习+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一——概括主要内容(练习+答案)概括内容时应该尽量准确表达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二是“简洁”,概括内容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繁琐。

三是“全面”,概括内容要尽可能全面,不要遗漏重要信息。

在解题时,可以结合以上方法,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概括。

同时,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篇章逻辑,理清文章的思路,确保概括的内容完整、准确、简洁、全面。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周一早晨,我紧张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即将开始。

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

我希望获得掌声和奖杯。

教研组长特地嘱咐我,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

我感激地点点头,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

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

画上的妈妈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

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

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

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

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

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

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

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答题模板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答题模板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答题模板本店铺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答题模板,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赏析人物形象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在小说阅读中,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来设置试题,具体说来,有两大类型: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赏析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题型一: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设题角度: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常见提问方式: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分析。

3.文中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解答思路: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因为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首先,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其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的身上都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祝福》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祥林嫂的性格特点也就有了基础,有了依托。

初中语文答题模板阅读理解

初中语文答题模板阅读理解

初中语文答题模板阅读理解一、概括文章内容类解析:概括内容时,要明确文章的主要人物(父亲和“我”)、事件(父亲送“我”、买橘子等)以及文章的情感线索(父子情)。

一般按照“谁 + 做了什么 + 结果如何(或表达了什么情感)”的模式来概括。

答案:文章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解析:先分别概括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再点明文章通过两者对比所表达的情感。

二、赏析词语类答案:“攀”“缩”“倾”这几个动词生动地描写出父亲爬月台时的艰难动作。

“攀”字写出了父亲用手抓住高处的吃力,“缩”字表现出父亲两脚往上移动时的小心翼翼,“倾”字体现出父亲身体倾斜的状态,这几个词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努力和对儿子的爱细致地刻画了出来。

解析:赏析词语先解释词语的基本含义,然后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一般从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等方面入手。

答案:“低唱”“弹琴”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油蛉和蟋蟀当作人来写,“低唱”形象地写出油蛉叫声的轻柔,“弹琴”生动地表现出蟋蟀叫声的悦耳,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和乐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解析:对于这种赋予事物以人类行为的词语,往往是运用了拟人修辞,从修辞角度分析能更好地把握其表达效果。

三、赏析句子类答案: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把水和垂柳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温暖、多情以及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同时,句子描写了水藻的绿,从侧面烘托出济南冬天的温暖。

解析:赏析句子首先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这里是拟人),然后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写出水的特点和生机,表达情感),再看有没有其他描写手法(如侧面烘托)及其作用。

答案: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

“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开得茂盛、繁密的特点,气势非凡,给人一种震撼的美感,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惊叹与喜爱之情。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方法 初中阅读专题考点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方法 初中阅读专题考点

初中阅读专题: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方法一、答题方法及步骤1.常见问法①文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②简要概括××这个人物形象。

③通过文中××的……(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是个什么样的人?④文中××的……(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⑤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刻画了××怎样的性格特征?2.解题技巧(1)人物形象包括:①外在形象: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②内在形象:性格、品质。

③思想感情:喜欢……、对……的爱等。

(2)概括人物形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等。

②人物做了什么事。

③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

人物形象的概括,都有较固定的术语。

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公正、勤劳淳朴、仁慈善良、宽容大度、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深谋远虑、有志气、有作为、有担当、深明大义、目标专一、立场坚定、乐观坚强、忠厚老实、诚实守信、忠贞不渝、谦虚谨慎、生活节俭、衣着简朴、博学多才、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执着隐忍、幽默乐观、沉着镇定、尽职尽责、廉洁正直、舍己为人、行事果断、富有爱心、关爱家人、吃苦耐劳、思虑周全、教子有方、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热爱生活、乐观自信、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细心周到、热情开朗、成熟稳重、温柔体贴、积极进取、活泼可爱、安分守己、温文尔雅、临危不惧、能说会道、聪明伶俐等等。

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的反义词语即可,常用词语有:不拘小节、做事马虎、见风使舵、唯利是图、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尖酸刻薄、媚上欺下、阴险狡诈、凶狠残暴、斤斤计较、鼠目寸光、好高骛远、心口不一、奢侈浪费、贪图享乐、心胸狭窄、好吃懒做、放荡不羁、桀骜不驯、卑躬屈膝、不学无术、落后保守、自私自利、自命清高等等。

2024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2024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题+答题模板一、整体感知内容问题:1.请概选文的主要内容2.请以“xx”为线索,从某角度分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文章围绕“xx”写了哪些内容?答题思路:1.摘录中心句段,对于文章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以直接引用,或对其加以补充整理。

2.对于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取主舍次,然后抓住主要事件来概括,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3.合并段意。

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可逐段分析出段意,再把主要段落的段意结合起来,即可从中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4.归纳要素。

如果所选文章或文段整体在讲一件事,可以找出文中对应的六要素,用逻辑清晰的语言组织起来即可。

二、概括事件方法知识点一:概括事件【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1.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3.谁+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例】《散步》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事件的概括方法,应该按照事件的概括的答题模式去答题。

人物:两个母亲两个儿子(祖孙三代)。

地点:田野。

事件:散步,儿子要走小路,母亲要走大路。

【答案】本文叙述了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的故事。

三、分析文章标题知识点一:标题的含义及作用【题型1】文章标题的含义。

【答题技巧】理解标题的含义,一般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题型2】文章标题拟得好在哪里?【答题技巧】1.分析标题字词。

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人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2.分析标题修辞。

从理解文章标题的修辞手法人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模板公式一、概括文章内容题。

解析:1. 概括内容模板: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件、景物等),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二、分析人物形象题。

解析:1. 人物形象分析模板: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析:1. 从他们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来分析。

当得知于勒发财时,他们“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里的语言和行为描写表现出他们的贪婪、虚荣。

当发现于勒又变成穷光蛋时,“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

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这些描写体现出他们的自私、冷酷、势利。

三、理解词语含义题。

解析:1. 词语含义理解模板:本义 + 文中义。

2. “标致”本义是漂亮、好看。

在文中“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这里的“标致”是反语,实际是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丑态的厌恶,是一种讽刺。

解析:1. 本义是隔阂。

在文中,“我”和闰土之间存在着“隔膜”,这不仅是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地位的差距、封建等级观念等因素,使他们在思想、情感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就是文中所说的“隔膜”。

四、赏析句子题。

解析:1. 句子赏析模板:从修辞、描写方法、词语运用等角度入手。

- 修辞角度:此句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

“盼望着,盼望着”反复,强调了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来写,赋予春天以人的动作“脚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情景。

2020年初中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情节概括及人物形象(含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0年初中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之情节概括及人物形象(含练习及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 主题表达等角度分析人物作用即可。 根据原文内容,“我”买洋房时,父亲把多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了。后来又坚持修车, 拿出20万元缓解“我”的生活压力,可知父亲是无私奉献的。父亲在老宅的院子里 已经十几年的修车摊,现在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可知父亲是勤劳的。父亲用狗 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个卫,左邻舍常在前歇脚,聊聊天,下下棋,可知 父亲是友善的。父亲把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少不染擦得光亮;父亲还会在车摊周围 摆上花,放上几躺,再一壶清辩,可知父亲对待生活和工作是十分精致的。
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第二盏
父亲
第三盏
女同学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①__认__真__、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等。 ②_真__正__的_ 美和外表无关(或内在美才
是真正的美)
2. 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修车老爹”的人物形象。(4分)
便宜又牢靠,隔着几条弄堂都会来找他修车。
③我劝了父亲好几次,别修车了。可他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有没有天天打扫;要是嫌我穿这工作服丢脸,我就
穿得体面点儿。”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
洗熨妥当穿上了。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
⑿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
1.请根据小说情节,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2分)
小说情节
老宅拆迁搬入复式洋房
父亲坚持小区摆摊修车
(1)
初期父父亲亲车摊修无车人生光意顾越来越好
(2)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第一部分:知识梳理文学类文本中,分析人物形象往往是解读作品的核心。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也是中学阶段常考题型之一。

一、常见提问方式1.文中的XXX是一个怎样的人?2.请简要说说文中的XXX身上有怎样的特点。

3.通读全文/结合某一部分内容,简要概括XXX的形象。

4.文中塑造了XXX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二、梳理解题思路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1)如果题目只要求“概括”,答题时根据文本内容提炼描述人物特点的词语即可。

如果题目要求“分析”,则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解答。

(2)如果题目要求回答“人物性格特点”,那直接把描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写出来即可。

如果题目要求回答“人物形象”,一般要多角度总结,如人物的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

注:前面提到的四种常见提问方式,就体现了不同的考查内容。

示例:问题:文中穿灰色衣服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 分)(欧·亨利《汽车等着的时候》)答案:①爱慕虚荣,向往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

说汽车在等自己,马上去参加音乐会等;②自欺欺人(装腔作势,故作矜持)。

假装爱读书,故意把书掉在地上,以便同男子交谈,谈话中又说自己讨厌金钱,掩饰真实身份等;③年轻漂亮,社会地位不高,餐馆出纳;④细心但不切实际。

一方面,这道题要求“分析”,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内容。

另一方面,这道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第③点“年轻漂亮”体现的是外貌特征,“社会地位不高”体现的是人物地位,“餐馆出纳”体现的是职业,这提醒我们,遇到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时,不仅要关注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要考虑人物的外貌、身份等信息。

2.掌握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梳理文本中人物所做的事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

反之,解读文学作品时,可以从其所作所为来推断其性格特征。

(2)分析文本中对人物进行的描写文本中的描写是对人物着重刻画的地方,分析人物形象时要重点关注。

中考现代文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板+模板示例

中考现代文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板+模板示例

中考现代文考点八 - 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模板+模板示例在小说或散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正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有六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外貌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描写可以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可以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神态描写可以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神态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细节描写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情态,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示故事情节,创造典型环境,渲染人物的心情。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都可以衬托出人物某种思想、心情、性格等。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的安排以人物为轴心,从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

也可以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性格。

还要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举例来说,文中一处语言或动作描写可以分析某个人物的形象。

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可以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某人物的语言描写可以反映他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动作描写可以表现他的身份和地位,心理描写可以揭示他的内心世界,神态描写可以反映他的情感变化。

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

在全文中,可以概括主角的性格特征。

主角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他表现出了很多不同的性格特征。

他可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也可能有矛盾的情感。

他可能是一个善良、聪明、勇敢的人,也可能是一个自私、胆小、懦弱的人。

总之,通过全文的描写,可以深入了解主角的性格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行为和情感。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 考点一:概括文章内容 附参考答案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 考点一:概括文章内容  附参考答案解析

散文文体知识从广义讲,散文是泛指那些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今天我们所说的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

散文的选材范围海阔天空,表现形式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无一不可,反映现实迅速及时。

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甚至点滴小事,或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物件乃至一片叶、一缕光、一眼泉、一朵花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主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

散文常用象征、村托的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和生活哲理。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背影》《藤野先生》《枣核》等。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主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

这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如《春》。

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直接发表议论,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

这类散文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同一篇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段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形散”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

总之,无论是叙事、描写或是抒情、议论、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帅下,得到尽情尽意的发挥。

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求立意高远,主题集中。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责编:薛燕考点透视在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测试的题型灵活多样,既有主观性试题,也有客观性试题。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综合能力,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某篇文章后,能尽快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筛选整合有效信息,分析结构层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等。

知识讲解筛选整合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对文本中言语信息的获取、筛选、概括、加工的过程。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常常有许许多多的信息,但是,在做题时,却不需要运用所有的信息,而是根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回答相关问题。

一、筛选什么样的信息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对解答问题有用的重要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点: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信息;反映文章布局结构的信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文章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阐述等。

这些信息内容有作者直接、明白地表述出来的“显性信息”,也有含而不露、隐藏在文字里面的“隐性信息”。

隐性信息,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只是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

二、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如文本信息、题干信息和其他有关题目的信息,等等。

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如文本的题目、作者的情况、文后的注释;题干的信息如本书前面所阐述的“明示”或“暗示”的信息等,都是可以利用的信息。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总是要运用概念的,文中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

基本概念的表现形式就是词语,这些词语是信息的语言标志,因此,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考生应根据语言标志来获取相关信息。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模板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模板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模板一、概括类问题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

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

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3.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

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

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4.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把题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

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二、鉴赏类问题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1)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

(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一般有固定的答题思路:(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有关语句含义或内容理解的试题解答范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有关语句含义或内容理解的试题解答范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有关语句含义或内容理解的试题解答范例1.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 (4分)答:①在作者眼里“老圣人”是一个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读书人(用他的道德、智慧改善乡风民俗;德才兼备),含有对老圣人的敬佩之意。

(2分)②在袁店河语境中,“老圣人”只是指年纪大、读书出不来的人(具有嘲讽的意味)。

(2分)2.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

(5分)答:写出大地孕育孕育出竹子,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精神的影响;表现了父亲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他也像大地一般养活了一家人,并给予我教诲和引导;表达出我对竹子以其父亲的感激和赞美。

(评分说明:从竹子的角度:答出大地孕育竹子,得1分:竹子铪予我和父亲的影响,得1分。

从父亲的角度:答出父亲像竹子一样的坚毅顽强,得1分;答出对我的教诲和引领,得1分。

从情感的角度:对竹子以及父亲的感激和赞美。

意对即可。

)3.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

(5分)答:示例:是因为父亲一生爱竹,在我心中父亲与竹子是融为一体的,通过为父亲买礼物,寄托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念。

(评分说明:答父亲一生爱竹,得1分:答父亲与竹子融为一体,得2分;表达情感,得2分,答“理解”即可,若只答“感激、感恩”等,得 1分。

意对即可。

)4.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6分)答:劳动者是为了便于劳作;宋代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着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他们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

(评分标准:从劳动者和士大夫两个角度作答,每点3分。

士大夫阶层的角度,答“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平和闲逸的艺术”或“追求闲逸的心理”,均可;若答“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不得分。

意对即可。

)5.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5分)答:胖子和瘦子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现代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核心考点与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之内容理解与概括-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核心考点与解题技巧
⑩患风和畅,浅草依依,三三两两的飞乌掠过湖面,又停在不远处的芦苇之上。远山连锦,牛羊聚集,这田圆牧歌 般的风光,让我忘记了自己身处遥远的北疆。那么,就让这里成为此行的终点站吧,我将找个曲静处躺下,轻轻逍追走 一段宁静时光。
(有删改)
考向1:内容的理解
示例: 选文描述的是一场虚拟的旅行,为什么能带给人真
第三步:明确要点,整理答案。(分层描述文章内容及其效果)①描写了真实的地形 地貌、自然风光,使人如临其境;②穿插了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引人入胜;③抒写 了旅行中的真切感受,使人感同身受;④描述了一次行踪清晰、过程完整的旅行,使 人如亲历其行。
【常考设问形式】
文中写……,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文章写……,对此你是怎么 理解的/文章为什么能带给人……的感受。
第三步:根据要点作答。明确题目分值,分点作答,要点规范全面。
设问形式二
第一步,明确题干所需概括的对象,确定答题范围。 第二步,见设问形式一。
设问形式三
第一步,找到文章中和“”相关的句子。 第二步,结合上下文分析。第三步,进行总结概括,方法见设问形式一和设问 形式二。
感谢聆听!
设问形式三(概括并分析): 文章结尾写道“……”,试分析××(前面句中的关键词句)来源干什么。
方法指导 设问形式一:直接概括
第一步:审题。 分析题干有无要求从某个角度概括(如叙述角度、人物角度或关联某一写作手 法),要求概括的是多个事件还是一个事件。
第二步:信息提取整合。 抓关键词句一关键词、抒情句、议论句、中心句。 四种概括方法: ①要素串联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摘录句段法: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 ③段意合并法:综合每段大意。 ④标题拓展法:标题高度概括文章内容,或体现人物性格。

中考语文材料概括题答题技巧及练习

中考语文材料概括题答题技巧及练习

中考语文材料概括题答题技巧及练习专题讲义材料概括从考查的角度来看,单则材料的归纳概括题主要的题型有以下四种:(一)对语言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二)对语言材料进行解释、说明(三)从语言材料中提炼观点、论据或标题、中心等。

归纳概括题解答的一般思路:1、认真阅读,理解文意(整体感知)2、抓住文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1)揭示文章主旨、中心、观点、情感的语句(2)揭示段意的重要句子(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语句(4)在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5)注意比喻、象征等手法,体会其中的隐含信息。

(一)概括材料的大意或含义例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字数要求在40字以内。

(4分)材料:在滇西北,怒江、金沙江、澜沧江蜿蜒而去,形成雄伟壮丽的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

三江上游梅里雪山一带,覆盖着大片原始森林。

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植被,是调节长江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

要点:答案:梅里雪山一带的植被是调节长江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保障。

提取法:提取文字中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进行组合例2:试从下面材料中归纳出四种辨别人民币的方法(不超过6个字)。

将可疑币与真币对照,两币之间在纸张、图案、油墨、着色等方面有差异,有条件的可用放大镜观察底纹部分和彩色油墨的堆积。

真币明显、自然、协调、统一,印刷精致。

假币显得粗制滥造。

真币一元以上,有凹印技术。

可用手指反复触摸币面、主要图案及“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与这部位相邻部分比较,真币有凹凸感,假币平胶印刷,无凹凸感。

真币有盲文部分凹凸感更强。

至于纸张,新的真币坚挺,用手指弹声音脆,假币则声音闷。

真币水印是造币过程中的一环,假币系仿造后再将水印盖上去,只印在币面表层。

平放桌面,真币水印不容易看见,图案清晰、规则,边缘整齐,有立体感,层次、深浅过渡自然,与票面毛像一致。

假币水印对光透视反而显得失真,模糊不清,呈线条状。

为打击假币嚣张气焰,90版50元和100元票面增加安全系数,在票中加了一根金属安全线。

中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解答

中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解答

中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解答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概括和表述两手抓如今的中考语文试卷,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其阅读理解题目几乎是主观性试题一统天下。

主观性试题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考生依据试题的要求,或对某篇材料进行概述总括,或对某个语段进行概述总括,概述总括的过程就是提炼文意、综合归纳整理的过程。

概述总括如何操作概述总括时要留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找准概括的角度,要依据试题的要求和指向,确定好概述总括切入口。

二是明确概括范围,依据哪些内容去综合,根据哪些要点做归纳;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概括不正确。

三是梳理概述总括的要点。

中考阅卷评分,都是根据概述总括的要点来评分的。

要点是否完整,直接影响到得分凹凸,因此概述总括时必需要梳理内容的要点,力争涵盖全部要点而没有遗漏。

概述总括的操作思路是: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一篇文章内容的详细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绽开叙述、谈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详细的要旨。

例如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其概括中心的句子在篇首,它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为了显示这个中心,写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写了自己的交往品尝,也写了自己高雅闲适的生活。

因此,我们在阅读中抓住了中心句,这篇文章的内容也就概括出来了。

通过提炼要点进行概述总括。

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详细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例如郑振铎写的《海燕》(节选):①“燕子归来寻旧垒”。

②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之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③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

那便很使仆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末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命运的蹇劣呢。

④这便是我家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留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教导着,且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春天的小燕子!我们查找不到语段中表达中心内容的句子,因此,我们要从它每个句子中提炼出要点:①句引用民谚,说明燕子“寻旧垒”,人要怀故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有关内容概括与形象总结的试题解答范例
一、内容概括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

(4分)答:春分立蛋;保护老碾盘;爱管闲事(讲老理);善用古墨(或用古墨治病,或用古墨静心也可);饭前喝白开水。

(每点1 分,得满4分为止)
2.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4分)
答:给予平静与慰藉;提供民族精神典范(智慧、风范等);帮助形成一致审美方式(帮助获得古典韵致);给予心灵滋养。

(每点2分,得满4分为止。

每点不超过10个字,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意对亦可。


3.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3分)
答:长袍帮短衫帮
(评分说明:答出“长袍、短衫”即可•;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4.阅读全文,请分别概括两棵树的特点。

(4分)
答: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但却盘龙虬扎道骨仙风,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

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记者。

5.阅读第(5)~(9)段,在横线上补全太阳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

(4分)
晨曦微弱————红光闪耀——
答:逐渐变红强光白亮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关键信息的提炼。

文章第⑤?
⑨段通过描写太阳光和色彩的变化来写日出的过程,解答时定位在这几个段落,根据题干的提示,筛选关键词填空即可。

6.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主要的两件事。

(2分)
答:第一件:在凛冽的寒风中一位穷困的老人被蛋糕店老板请进店里,受到真诚而热情的招待(1分)。

第二件:老人离开蛋糕店时拒绝老板馈赠的蛋糕,花光了身上最后一个便士买了一只最大的蛋糕,自己却并不享用,而是悄悄放在一家和他一样穷的邻居门口。

(1分)
(意思对即可)
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答:本文主要叙述了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拉扯姐弟四人生活及母亲在雨夜修缮房顶的事情。

8.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第⑨段的内容。

并分析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母亲在月光下专注地包粽子。

属于动作描写,运用了“拿”、“叠”、“拢”、“放”、“挑”、“塞”以及“拿”、“抓”、“缠绕”、“端详”、“放”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母亲包粽子时的专注、认真、一丝不苟,表达了母亲对儿女的思念和热爱,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9.根据选文,说说手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4分)
答:①手机功克了传统的电子产品,彻底改变了一些产业的形态。

(1分)
②个人用品也成了它进攻的目标。

(1分)③手机已经进化成为社交生活的路由器(1分),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亲密交流,妨碍了沟通(1分)。

二、形象总结
1.结合第(6)~(9)段中某一具体细节,说说母亲这个“最美的人”身上体现出的美德。

(5分)
答:早在六年前,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 (1分)老母亲死活不肯答应做白内障手术;(1分)老母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

分)这些细节表现了母亲热心公益、关心他人,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

(2分)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第⑥—⑨段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要找出与母亲相关的细节进行分析。

2.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老板的形象。

(4分)
答:一是会经营,讲信用,如打出免费品尝新蛋糕广告并当场兑现。

二是善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如让每一个穷人都能免费吃一点蛋糕。

三是懂得尊重他人,如尽管知道老人穷苦,但还是随了老人的心意卖了一盒蛋糕给他。

(答到两点即可,每一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各1分)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我”的形象,并说说“我”在文中的作用。

(5分)答:我一直关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儿子想帮助保安时,我也同意,支持,从这方面来讲,我是一个关爱孩子,教育有方,善于帮助他人的人,(3分)“我”是文章的线索,把人物和事件有机结合,使文章条理清楚,同时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答:①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女人。

从“下地归来的母亲一进大门,总是一张笑脸,即使那笑容下的脸是那么疲倦。

”“母亲是一片瓦”可以看出。

②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

从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支撑家庭可以看出。

③母亲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人。

从母亲的语言“春雨好心着哩,它慢慢地下,不会破坏我们的房子的。

”可以看出。

④母亲是一个一心为子女着想,默默奉献的女人。

从母亲的语言“只要你们三个好好的,我就什么都不怕。

” 以及她的行动可以看出。

(每个要点1分,如不结合文章内容,该题最多得2分)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

(4分)
答: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对文化感到渺茫;对文字的向往、对文化的虔诚(敬重);注重对“我”的教诲和引导;挺拔、坚强(隐忍);对生命有深刻的理解(悲悯的情怀)。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

)
6.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
答:①有智慧,将桃树埋进土里过冬。

②有生活情趣(热爱生活),种许多树,让生活有滋有味。

③有家庭责任感(疼爱孩子),在孩子出生前就种桃。

④坚初顽强(有耐心毅力),不惧关外艰苦环境。

⑤教子有方(会教育),父亲通过迁桃、护桃来引导孩子。

(评分说明:每点2分,形象特点1分,具体分析1分,得满为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