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通过故事感悟、在实际生活中交流对挫折的认识。
2.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到挫折与人生相伴,面对挫折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应采取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自信,激发战胜挫折的勇气。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勇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并能从挫折中有所收获。
二、教学重点:1.懂得人人都有挫折,一生都有挫折。
2.面多挫折我们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勇敢地面对挫折。
三、教学难点: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垒棋子游戏1.游戏准备:四人一小组,每组20枚棋子;自备有吸引力的奖品。
2.游戏规则:1分钟内,小组同学合作,把所有的棋子垒在一起,垒得最高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品。
3.游戏分享:你们组的结果如何?请在晴雨表上,把符合你此刻心情的符号圈出来,和小伙伴分享你的感受。
(二)齐心协力,应对挫折1.小组内交流,我们该怎样面对挫折?2.总结小组内面对挫折的方法。
3.全班交流总结。
(三)畅游心世界:心路共分享1.静心回忆: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或困难是什么?当时受挫后自己的心情、表现怎么样?2.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成长故事。
3.运用学到的方法,小组内讨论解决遇到的挫折,每组选2人。
4.小组长简单记录,全班分享。
(四)情感升华,再说挫折1.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再次生意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5岁当选州议员;39岁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上美国总统。
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他曾说过:“我走的很慢,但是我从来不会后退。
”所以,他的一生都是前进的。
2.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学会面对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风雨后总会有阳光。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挫折,理解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2.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相信美好总会到来。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能力。
3.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阳光心态,克服心理障碍。
四、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挫折的定义、类型及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挫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经验。
4. 心理咨询法: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心理咨询。
五、教学内容1. 挫折的定义:介绍挫折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2. 挫折的影响:分析挫折对个人心理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3. 应对挫折的方法:讲解应对挫折的策略,如积极思考、寻求帮助、调整心态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挫折,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
5. 阳光心态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风雨后总会有阳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应对策略和心态,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引导学生思考歌词中的寓意,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挫折的定义:介绍挫折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3. 分析挫折的影响:讨论挫折对个人心理和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4.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挫折,找到应对挫折的方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经验。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阳光总在风雨后。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是正常的现象。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
2. 如何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3.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情景,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如何应对。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
4. 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以及如何调整情绪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情景,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调整自己的情绪,用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和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通过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环节。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方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3. 准备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内容。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挫折。
2. 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4. 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二、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2. 挫折的作用:挫折可以使人成长,也可以成为人成长的阻碍。
3. 应对挫折的方法:积极心态、调整情绪、寻求支持、勇敢面对。
4. 案例分享: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展示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及结果。
5.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挫折的普遍性、作用及应对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挫折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沟通和合作。
4.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模拟应对挫折的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遇到的挫折,引起共鸣。
2. 讲解:讲解挫折的普遍性、作用及应对方法。
3. 案例分享:分享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挫折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5. 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模拟应对挫折的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己遇到挫折的经历及应对方法的作文。
3. 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家务,体会关心他人的快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对挫折的认识和应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倾听、沟通和合作能力。
3. 情景剧表演:评估学生在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包括应对挫折的能力和表演技巧。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作文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自己遇到挫折的经历及应对方法的反思。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阳光总在风雨后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能自我调节情绪2.掌握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有应对方法3.了解心理疾病与身体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掌握预防措施教学重点:1.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掌握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方法教学难点:了解心理疾病与身体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掌握预防措施教学方式:1.讲述2.互动问答3.小组讨论4.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用PPT展示一张在暴雨中的花朵图片,问学生:你们喜欢雨吗?为什么?2.回答学生问题后,引导学生谈论雨的好处、坏处,进而引导学生讨论人的情绪好坏对生活的影响二、概念解释(10分钟)1.通过PPT,讲解心理健康的概念、重要性2.讲解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及应对方法三、小组讨论(15分钟)1.要求学生分组,并根据PPT提出问题,讨论解答,再在课堂上交流2.提出的问题包括如何调节情绪、如何避免焦虑、抑郁等问题四、影视欣赏(30分钟)1.播放电影《功夫熊猫》,教师放电影前介绍电影内容和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2.电影中的角色,如熊猫、兔子、老师等,在情境中教导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及一些应对方法3.电影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针对电影中的场景进行分析、评论五、情景模拟(20分钟)1.分配角色,模拟一个学生在考试时忽然感到焦虑、紧张的情况2.由教师指导学生辨认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教授应对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等3.情景模拟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总结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回顾本节课内容,与学生讨论本节课的目的、重点、难点等问题2.让学生自我反思自己学习的成果,提出建议或改进建议。
七、拓展阅读(10分钟)1.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相关书籍,如《心理学与生活》、《情绪控制的艺术》等,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心理素质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多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阳光总在风雨后》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阳光总在风雨后》设计背景: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
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
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
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
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这样就要选择寄宿在学校或亲友家等,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
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而寄宿的学生还要面临集体或寄住生活给他们带来的不适与压力。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
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
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如何融入宿舍生活,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
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害怕自己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
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一些学生在宿舍生活中,由于个人习惯差异被他人排挤孤立,甚至会产生厌世感、报复心,做出一些极端而又残忍的事情。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
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的校园生活与中学的校园生活是不同的,要尝试尽快融入新环境。
小学心理健康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引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阳光总在风雨后,暗示了困难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部分,并且告诉孩子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学会从困难中成长和变得更加坚强。
一、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 帮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并从中获得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困难、挑战、坚强、成长、阳光。
2. 文化背景介绍:讲述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寓意和意义。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故事或相关文章,让学生理解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含义,并探讨如何应对困难。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分享自己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彼此交流思考如何从困难中成长。
5. 制定生活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面对困难的应对计划,并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以小故事或图片的形式,引出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寓意和意义。
2. 课堂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阳光总在风雨后的理解,并探讨如何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3. 词汇学习:解释、讲解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4. 阅读理解: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内容,然后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享一个面对困难,取得成长的经历,并一起讨论如何从困难中变得更加坚强。
6. 制定生活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应对困难的计划,并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强调学生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主动地探索问题。
2. 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情景教学方法:通过故事和图片展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情境,提高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和主动发言的情况。
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九年级全一册
《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理解挫折和困难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2.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培养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在困难面前保持刚强。
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困难和挑战,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三、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视频、图片等素材,用于教室教学。
2.准备教室互动道具,如纸匕机等,以增加教室互动性。
3.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便在教室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视频,引入课题观看一段关于“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视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视频所表达的含义,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心理小知识,强化主题简要介绍''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一心理现象,并展示相关数据,让学生认识到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重要性。
(一)新课展示1.心理小游戏:感受风雨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体验风雨对人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雨对人的影响,为后续课程内容做铺垫。
2.心理故事分享:讲述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故事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在经历风雨后重拾信心、阳光重现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阳光总在风雨后”的积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分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题,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3.心理小测试:风雨后的心理状态评估设计一份心理小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风雨后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应对风雨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心理小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风雨。
4.小组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风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风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应对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应对风雨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九课阳光总在风雨后-做情绪的主人|北师大版
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所学方法应对挫折。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情绪调节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情绪类型认知和情绪调节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技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练习,如深呼吸、心理暗示等。
-突破方法:定期进行情绪日记的撰写,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和处理方式,逐步形成习惯。
-面对挫折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起面对挫折时的积极思维模式,避免消极情绪的蔓延。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启发,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情绪调节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情绪调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问题解决: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能够运用所学情绪调节方法,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具备解决问题的素养。
五年级上册心理教育教案-阳光总在风雨后
五年级上册心理教育教案-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内容: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并跨越障碍,学会积极面对生活。
2. 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信心。
3. 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营造欣赏和分享情感的氛围,促进学生互相理解和沟通。
教学重点:1. 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并学会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2. 学会从失败中寻找经验和启示,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教育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和逆境。
2. 如何通过课堂活动和游戏,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和勇气。
3. 怎样保证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教学方法:1. 观看短片,学生分享感受。
2. 阅读文章,学生自由演讲,自由表达。
3. 以案例为例,让学生寻找问题所在并进行讨论。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想法,并与小组分享。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观看短片,分享感受1. 教师让学生观看短片。
2. 观看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的感受和观点。
3. 学生自由分享,自由表达。
第二节课:阅读文章,学生自由演讲,自由表达1. 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一篇文章。
2. 阅读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自由演讲,自由表达。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第三节课:以案例为例,学生讨论问题1. 教师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讨论问题所在和可能解决的办法。
2. 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3. 学生形成自己的小组,进行讨论,寻找问题所在。
第四节课:小组合作,学生自由分享1.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寻找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学生根据小组内讨论的内容,进行自由演讲。
3.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鼓励彼此学习和交流。
教学总结:本次课程,我们通过观看短片、阅读文章、案例分享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并跨越障碍,学会积极面对生活。
四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七课 阳光总在风雨后|北师大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
2. 培养学生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何正确面对和应对。
3.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4. 情绪调整:学习调整情绪的方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
5. 总结:强调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敢面对挑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调整情绪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引导学生思考阳光与风雨的关系。
2.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面对。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4. 情绪调整:介绍调整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心理暗示等,引导学生现场实践。
5. 总结:强调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敢面对挑战。
六、板书设计1. 阳光总在风雨后2. 乐观的生活态度3. 调整情绪,积极面对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的经历,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和应对的文章。
2. 制定一个情绪调整的计划,记录每天的情绪变化和调整方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绪调整等环节,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形成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于情绪调整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同时,要注重家校合作,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要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动力。
3.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
4.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认识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和应对策略。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心理韧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
2. 如何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应对策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分享心得。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应对挫折。
4. 运用心理测试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内容1. 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要学会正确面对。
2. 正确看待挫折: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动力。
3. 应对挫折的策略: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应对策略,如调整心态、寻求帮助等。
4. 自我调适和心理韧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心理韧性,提高抗压能力。
5. 感恩和珍惜:教育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恩。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挫折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挫折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会遇到各种挫折。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如何应对。
4. 分享心得: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分享本组讨论的成果,让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挫折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应对挫折。
6. 心理测试:通过一些心理测试题,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阳光总在风雨后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风雨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份完整的教案,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教案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重要性;2.了解不同情绪的表达、识别和处理方法;3.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4.培养适应困难的能力和积极的心态;5.增强自信心,塑造积极自我形象。
二、教学过程1.引入(1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读图或故事等形式引入,让学生产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考试担心、与同学发生矛盾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心理健康的意义和重要性(2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并和学生一起探讨心理健康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讲解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3.情绪的表达与识别(30分钟)教师可以以表情、肢体语言等形式,展示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并让学生猜测对应的情绪。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卡片,描述卡片中人物的情绪。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不同情绪。
4.情绪的处理方法(30分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处理情绪的方式。
可以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例,通过展示一些情绪表达不当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积极应对困难的案例,让学生学会从正面角度去看待问题。
5.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和合作(3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和合作。
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如解决谜题、制定计划等,引导学生学会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6.适应困难的能力和积极心态(3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影视剧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困难的情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应对困难。
七年级心理健康课《阳光总在风雨后》教案
《阳光总在风雨后——挫折与成长》石龙中学:田玉文【设计理念】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遇到小小挫折就有极端表现设计的。
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耐挫能力低,也可能是之前没遇过太大挫折,所以一遇上不顺心的事就会承受不了。
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关于挫折与成长的学习,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只有经受住挫折的考验才会成长,并培养起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1.学生能够正视人生的各种挫折,明白挫折不可避免,但只要积极面对就有助于成长。
2.学生掌握几种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树立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明白挫折的不可避免以及挫折的价值。
难点: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一个典型的积极面对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制作成PPT。
2.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名人战胜困难并获得成功的故事。
3.老师准备挫折类型及产生原因的PPT。
4.学生回忆并记录最近一段时间遭受挫折及内心感受。
【活动过程】1、教师讲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不称心如意的事。
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挫折”,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遇到挫折,如某同学学习很勤奋,但考试却意外不及格。
某学生高兴地约同学到家玩,却遭到父母的反对等,这些都是挫折。
请同学们在课前发下的“内心独白”中写出你成长历程中遭遇的最大挫折和当时的想法和做法。
附:内心独白成长历程中最大的挫折:当时的想法:当时的做法:1挫折的类型:产生的原因:解决挫折可选择的办法:自己具有的优势:确定的目标:战胜挫折合理的做法:(在学生填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写的内容,为后面教学作准备)2、教师请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同学介绍自己受到的最大挫折。
3、教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看出,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
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
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挫折。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挫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挫折的普遍性,认识到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挫折的勇气,增强自信心。
3. 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挫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挫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让学生初步感受挫折与成长的关系。
2. 讲授:讲解挫折的普遍性,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
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应对挫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挫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抗挫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挫折的普遍性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应对挫折。
六、板书设计1. 阳光总在风雨后2. 副心理健康五年级3. 正文:-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应对挫折,写一篇心得体会。
2. 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同学、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面对挫折的态度和方法,整理成一份调查报告。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挫折的认识和应对方法。
2.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乐观的性格给现实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掌握培养乐观性格的有效方法。
2、过程目标: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针对教学内容认识悲观与乐观的性格特点,掌握如何做一个乐观的人。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乐观豁达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到乐观性格给现实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掌握培养乐观性格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心理学家认为,快乐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性格,具有快乐性格的人哪怕是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仍然能乐观面对,充满希望,也就是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当我人遇到不如意的事的时候,我们用应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呢?——板书课题:阳光总在风雨后。
2、小品表演:师:同学们,快乐的人生活往往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呢?请欣赏步小品《快乐的乞丐》(国王得了重病,医生建议穿上一个快乐之人的衬衫好好睡上一觉,病才会好,问遍了国内的丞相、高官、财主、贵族,却没有一人说自己快乐的,最后找到一名乞丐正唱着快乐的歌,原来他今天吃了一顿饱饭,国王听了这件衬衫的来历后,似乎明白了很多道理,病也渐渐地好了。
)3、师:看了这个小品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小组讨论:(1):一个乐观的人具有哪些特点呢?(2)、你愿意做一个乐观的人吗?应该怎样做?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二、〔智慧泉〕1、出示画有黑点的白纸。
师小结:同样一张白纸有的同学仅看到了一个黑点,有的同学却看到了黑点以外的大部分白纸,这就好比对待同一件事,有乐观的看法也有悲观的看法。
2、故事:《心中充满阳光》(有位举子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旅馆里。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了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是梦到了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
举子第二天就去找算命先生算命,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脚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举子听了心灰意冷,回旅馆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阳光总在风雨后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阳光总在风雨后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困难。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面对挫折的心理韧性。
3.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困难与挫折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困难和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部分,认识到挫折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
2. 积极心态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3. 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学会通过自我调节来应对困难和挫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形成积极的心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白板、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心情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案例,引起学生对困难和挫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困难和挫折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部分,并讲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积极心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六、板书设计1. 阳光总在风雨后2. 副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3. 内容:困难和挫折的认识、积极心态的培养、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感悟。
2. 让学生设计一个积极心态的培养计划,并实践一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设计背景: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
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
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
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
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这样就要选择寄宿在学校或亲友家等,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
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而寄宿的学生还要面临集体或寄住生活给他们带来的不适与压力。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
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
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如何融入宿舍生活,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
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害怕自己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
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一些学生在宿舍生活中,由于个人习惯差异被他人排挤孤立,甚至会产生厌世感、报复心,做出一些极端而又残忍的事情。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
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的校园生活与中学的校园生活是不同的,要尝试尽快融入新环境。
2、懂得新环境中日常的人际交往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
要求自己积极、乐观、有自信,待人善良、真诚、有礼貌。
越是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就越容易紧张焦虑,说话语无伦次。
3、懂得在集体中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规则:“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
拥有好人缘还要掌握一定的交友技巧,如: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宽容待人等。
4、学会在校园人际交往中,不为一些小事情就对同学耍小脾气。
尝试关心他人、主动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授课年级:七年级一、导入师:时间在跳跃,载着快乐与希望,越过了多少难过与悲伤,我们迈进了新的校园,你是否察觉到:环境在变、别人在变、自己也在变。
你能敏锐地感觉到周围的变化吗?活动:“找变化”:1、要求:选出2名学生(观察员)参加游戏,其余学生观看,但不能帮忙。
2、10个或15个学生坐在椅子上,被选出的2名学生(观察员)花一分钟的时间来记下他们的排列顺序。
然后请观察员走出教室,留在教室内的学生交换位置。
观察员进来后说出哪些人曾经换过位置,先猜中的观察员获胜。
分享交流:你能准确无误的找出变化吗?这个游戏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发言,教师注意引导)小结:变化是要通过仔细的观察才能找到的,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才能很快调整自己,做永远的赢家。
在新的环境中,我们特别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二、填写适应困难卡:师:升入中学后你们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你们有什么样的心理感觉呢?中学的环境你们哪些能够适应?哪些难于适应?下面请你们写下来填到适应困难卡上,写下来后你们小组首先交流讨论,然后选出有代表性的适应问题,我请同学来读一下。
适应困难卡:升入中学后我能适应:升入中学后我不能适应:学:好(学生开始讨论)师:同学们已经讨论完了,下面我首先请各组代表谈一下你们小组同学升入中学后面对的适应困难。
学生甲:我能适应学校的环境,但是不能适应的是有很多同学不认识,和他们在一起很拘谨,在宿舍经常要值日,还要自己洗衣服。
学生乙:我能适应餐厅的伙食,但是不能适应的是时间太少了,没有和同学交流的机会,还有就是升入中学后,功课变难了,作业也变多了。
学生丙:我能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但是不能适应的是老师的辅导,感觉很烦;感觉自己现在学习不如以前优秀,宿舍的同学太多,有点吵。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了一下升入中学后出现的适应困难,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际适应困难;(2)寄宿适应困难;(3)学业适应困难。
今天我们就先着重讨论一下(1)和(2)。
三、人际适应困难的应对:(一)案例分析(结合学生在困难卡中提到的问题):师:谈起人际适应啊,曾经有位同学这么对我说:他说升入中学后面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他感到很紧张,不知如何是好,老师让每个人做自我介绍,他写了一大段,当轮到他时,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手心直冒汗,他准备把写好的介绍拿出来念念,可听到前排眼尖的同学说:“呀,还准备小纸条了,看来是想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啦,早知道我也弄一个······”当时的场面非常尴尬,自从这次以后,他不敢和同学们一起说话,一想起这件事内心就很紧张很害怕,课堂上也不能集中注意听讲。
同学们针对这位同学遇到的人际适应困难你们说该怎么办啊?学生甲:多和同学交流,过一段时间大家比较熟后就好了。
学生乙:不能总是回忆以前的事情,让自己开朗一点,大方一点。
学生丙:学会和同学相处,提高交往技能。
(二)人名复印机游戏:师:好,针对同学们谈到的方法,我们来做一个人名复印机的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全班同学分N个小组,每个小组7位同学,这7位同学站成一排,从第一位同学开始做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爱好,第二位同学首先复述第一位同学的姓名和爱好后再说自己的姓名和爱好,同样第三位同学也要首先说出前两位的同学的姓名和爱好后再说自己的姓名和爱好,以此类推,直至第7位同学正确无误的把前六位同学的姓名和爱好说出来,最后看那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
(游戏开始)学:好师:游戏做完了,我再请同学们写一下自己是如何做到和同学们自由交流的。
学生甲:做自我介绍时要充满自信,要大声说出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学生乙:做自我介绍时要面带微笑,说话要温柔一点。
学生丙:别人说话时自己认为对的时候要点头,适当的给别人一些反馈的意见。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其实同学们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只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积极乐观有信心就可以了,我们越是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就越容易紧张焦虑,说话语无伦次。
四、寄宿适应困难应对:师:刘烨在小学时一直是在家居住的,升入中学后就开始寄宿在学校,学校的宿舍是8个人一个屋,于是他就感觉人太多了,根本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宿舍的同学也不注意卫生,脚很臭,他闻到就不舒服,并且晚上自己还想看会书,可是10点半就熄灯了。
于是他感觉自己很难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
有的同学给他支了几招你们看看行不行?(1)改变环境:给学校老师反映,要求专门给自己一个宿舍,并且晚上一直有电。
(2)改变他人:让宿舍里所有的同学出去住。
(3)改变自己:???学生们:前两点都不行,只有学会改变自己。
师:那好,我想问一下有哪位同学是在升入中学时才开始寄宿的,请举手?学:我师:请你谈一谈他该怎么办?学生甲:他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中学生大家都在一起也是很好的啊,大家聊聊天很热闹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
学生乙:大家都是中学生了,应该自己学会洗衣服的,晚上放学后时间本来就很晚了,要放松一下,好好的休息,明天才有精神更好的学习啊。
学生丙:我是上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和高年级同学一起住学校宿舍的,感觉住在宿舍也挺好的啊,相互鼓励帮助。
大家都住在一起要多交流,相互谅解,这样才会相处的更愉快啊。
学生丁:在学校就是个集团的环境,我们要学会自己主动地适应,不要斤斤计较,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学生戊:寄宿在学校可以锻炼我们的独立自主能力,以后走向社会做事情就会顺利。
师:同学都说得非常的好,我真为你们能想出这么多办法而感到高兴,寄宿在学校可以锻炼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属于一个集体,我们只有学会改变自己适应寄宿生活,才会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交流了七年级学生在人际适应和寄宿适应中的一些方法,有些方法非常的好。
希望你们能够真正的学会用这些方法去战胜自己生活中的困难,尽早得适应中学生活,让你的中学在快乐中渡过。
最后我把《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送给你们,让我们用这首歌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构思设计和讲授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心理健康课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是来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七年级学生的适应——包括人际适应和寄宿适应,每个班级学生构成不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观察的角度也大有不同,所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时时处处考虑到所任班级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所以,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孩子们可以大胆的有创意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心理健康课提倡让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感悟。
即使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也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结、想策略,要学生知道助人自助的精妙所在,我们心育老师的任务就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