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引种试验初报
国审大豆品种南农701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经农业 部 谷 物 品 质 监 督 检 验 测 试 中 心 ( 北 京) 2 0 0 8年 品质测 定 , 粗 蛋 白含量 4 6 . 8 5 %, 粗 脂 肪含 量 1 9 . 9 0 %; 2 0 0 9年 品质 、 ? 贝 4 定, 粗 蛋 白含量 4 7 . 1 3 %, 粗 脂 肪含 量 1 8 . 2 5 %; 两 年 平 均 粗 蛋 白含 量 4 6 . 9 9 %, 粗 脂肪 含量 1 9 . 0 8 %, 属 于高 蛋 白品 系。
作者 简介 : 智海剑 , 教授 , 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 究 基金项 目: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 3 1 1 0 1 1 6 4 , 3 1 1 7 1 5 7 4 ) ; 农业部 大豆产 业技术体 系( C A R S一0 0 4 ); 转基 因生物 新品 种培 育科技 重 大 专项 “ 南 方地 区抗 病 虫转 基 因 大 豆 种 质 创 新 与 新 品 种培 育” ( 2 0 0 8 Z X 0 8 0 0 4一O O 4) ; 江苏高校优 势学科建设 工
2 . 3 品质鉴 定
1 亲本来 源及 选育过程
南农 7 0 1是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大 豆 研 究 所 于 1 9 9 4 年 用南 农 8 7 - 2 3作母 本 , 楚 秀作父 本 配制 杂 交 组 合 , 1 9 9 5年种植 F 1 , 去假 杂种 , 1 9 9 6— 1 9 9 8年 F 2 ~F 一 粒 传加 代 , 1 9 9 9年 F 选单株 , 2 0 0 0年 种植 株 行 , 在行号 9 9 4 8 0 5 9内选 择单 株 , 2 0 0 1年上 年 单 株 种 成 株行 , Z 0 4 7 1 2 9株 行 中选 , 2 0 0 2年 预 备 产 量 鉴 定 , 2 0 0 3年 产 量 鉴 定 , 2 0 0 4~2 0 0 5年 品 种 产 量 比 较 , 2 0 0 6—2 0 0 7年 繁 殖 种 子 。2 0 0 8年 参加 国家 热 带 亚 热带 夏大 豆 区试 , 2 0 0 9年参 加 国家 热 带 亚 热带 夏 大
国家大豆品种区试工作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食高产创建 、 良种补贴 、 示 范园区建设等项 目相结合 , 建立省 、 市、 县三级展示及示范网络 , 加大新 品种展示 、 示范的力度 , 促进优质 、 高产 、 多抗新品种 的推广应用 ,
专 题 论 述
寸 阁舯
国家大 豆品 种区试工作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何 艳 琴
( 全 国农业技术推 广服务中心 , 北京 1 0 0 1 2 5)
我 国《 种子法 》 实施 以来 , 品种区试 审定 的法律地 位 得 到进 一 步 提 高 , 为 品 种 区试 审定 工 作 创 造 了 良好 的环境。大 豆同其他作物一样 , 品种 区试工作得到 了 长 足 的发 展 , 区试 布 局 不 断 优 化 , 区试 标 准 不 断 完 善 ,
产 的关键 , 也是一项 “ 五位一体” 的系统工程。把握 以
下 5个方 面 , 才能 做好 品种 区试 工作 。 1 . 1 优 化 区试 布 局 , 增 强 试 验 代 表性 品 种 区试 布 局
产性 、 适应性 、 抗逆性 、 品质及 其 他重 要 特 性 , 明确 新 品 种 生产 利 用 价 值 和适 宜 种 植 区域 。近 年 来 , 国家 审 定 了2 3 3个 大 豆 品种 , 其 结构 明显 优化 , 高产 优 质 品种 明 显 增加 。 据统 计 , 2 0 0 1 — 2 0 1 2 年 国家审定 的大豆 品种 中 ,
水平 , 尽 快 筛选 出能够 与 国外 抗 衡 的突 破性 品种 , 是 我 们 面 临 的重要 任务 。
l 大豆品种 区试 工作是 “ 五位一体 " 的系统工程
实 践证 明 , 大 豆 品种 区试 工 作 是种 子 工作 的基础 , 是 评 价 品种 质量 的重 要 依 据 , 是 品种 能 否 进 入 农 业 生
夏大豆引种试验
6 6 7 m 1 . 3 万穴 。8 月 6日间苗 , 每小区定 苗 3 0 6 株。
1 . 3 试验地气 候 见表 1 , 在 大豆的整个 生长期期 间 , 没有 受 到灾 害性天 气 的影响 , 生长 情况 良好 , 对 产 量没 有直 接
影 响。
表 1 南雄市大豆生育期间气 象资料
一
般, 产量较差 。因此南雄市农 科所从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
品种中 , 选取 1 4 个品种进行小 区对 比试验 , 寻求高产 、 优质 、 且适应 于粤北 山区种植的优 良大豆品种 。
l 材 料与 方法
1 . 1 参试品种 南农 9 0 2 、 粤夏 2 0 1 0 —1 、 粤夏 2 0 1 0 — 2 、 桂 1 1 4 、 桂0 2 3 8 — 3 、 桂3 4 5 、 南农j o o 2 、 南农J O 0 3 、 清豆 一号 、 南 F 7 2 5 6 — 3 、 南豆 1 2 、 吉豆 O 8 — 2 1 、 华夏 1 号( c k 1 ) 、 华 夏 3号
l 9卷 0 8 期
石秀莲
夏大豆引种试验
31
2 1 5 . 3 3 k g , 比华 夏 1 号( c k 1 ) 增产3 1 . 3 %, 且 均达极显著 水平 。 产 量 最 低 的 品种 是 清 豆一 号 , 小 区均 产 1 . 8 9 k g , 产 量
1 2 6 . O O k  ̄ 6 6 7 m , 比华夏 1 号( c k 1 ) 减产 2 3 . 1 7 %, 并 达极 显著
肥 。盖 土后 喷施 4 8 %毒死碑 防治 害虫 , 丁草 胺除 草 。行 长 5 . 1 m, 每小区6 行, 行距 0 . 5 m, 株距 0 . 1 m, 每 穴播 种 2粒 , 每
夏大豆鲁豆12号产量及农艺性状与降雨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夏大豆鲁豆12号产量及农艺性状与降雨量之间的相关分析摘要根据济宁市气象局提供气象资料,通过对济宁市农科院夏大豆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夏大豆苗期阶段是需水的关键时期,降水量的大小对其产量影响最大;鼓粒成熟阶段后期的降水量对产量影响次之,此期降水量对单株有效分枝、有效荚数影响较大;搞好苗期和鼓粒后期的供水,是夏大豆获得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夏大豆;鲁豆12号;产量;农艺性状;降雨量;相关分析夏大豆鲁豆12号是山东省审定的一个高产品种,其产量在小区试验中历年波动较大,试验证明这与年际间降水量的差异有关。
因此,弄清楚降水量在不同生育阶段影响其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程度,对指导夏大豆大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气象资料来源于济宁市气象局;夏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资料来源于济宁市农科院1990~2001年间的试验总结。
1.2处理方法把夏大豆全生育期分为3个生育阶段:苗期阶段、花期阶段、鼓粒成熟阶段。
在统计分析中,采用简单相关和简单回归方法,把年、月、旬及3个生育阶段的降水量分别作了统计分析。
本试验是在3块试验地轮作进行的,各地块的肥力、施肥量、密度和田间管理等因素基本一致,资料是可比的,年际间和地块间的差异被认为是因降水量的不同造成的,其他气象因子的影响在此不作分析。
1.3需水关键时期的确定采用时段重叠法,找出丰欠年各时段的降雨量,其差别最大的时段即为该品种的需水关键期,并在坐标图上标出其干旱指标。
2结果与分析2.1年降水量对夏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年降水量资料可以看出,鲁豆12号的产量基本上与降水量成正相关。
降水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778 1,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为0.605 5,其回归方程为y=62.45+0.18 x,每降1mm的雨,即可增产大豆0.18kg。
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有效分枝和有效荚数也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株粒数和生育日数均呈中等正相关;有效分枝、有效荚数和生育日数等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亦随之增高。
南方夏大豆新品种试验初报
带 沟宽 3 . 0 m, 长5 . 1 3 m, 面积 1 5 . 4 n 1 2 。行距 0 . 5 m, 株距 0 . 1 m, 每小 区种 6 行, 单株种植 , 折6 6 7 m 种植 1 . 3 5 万 株, 四周种植 3 m宽的桂夏豆 2 号作 为保护行 。调查各 生育期 。收获前 , 成熟时各取 3 个重 复小 区内 中间行 生长正常无缺株 的连续 1 O 株为考种样本 , 考察株高 、 底荚高度 、 分枝数 、 有效荚数、 无效荚数、 单株粒数 、 单 株粒重 、 百粒重等项 目; 取样 l 0 株 晒干后豆粒加入所
充F 2 5 6 — 1 — 3 、 贡秋 豆 7 0 2 、 桂0 2 1等 4个 品种终 止试 验 , 华夏 3
号 不再 作 为 对 照 品种 。
供坊 村 高板 组 国家级农 作 物 品种 区域试 验站 , 海 拔 3 0 6 m, 试点气候代表福建闽西北生态类型。土质为沙 壤土 , 肥力 中等 , 地力均匀 , 排灌方便 , 前作为蔬菜 , 3 年
寸 闽 舯业
研 究 论 文
南 膏 夏 大 豆 新 品种 式验 年 刀 报
林贵发
( 福建省清流县种子管理站 , 清流 3 6 5 3 0 0)
摘要 : 按 照 南 方夏( 秋 ) 大 豆生产 对 大豆 品种 熟期 、 产量 、
由南京农业 大学供种。华 夏 1 号、 华夏 3 号分别作为
f 5 】 温振 民, 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杂交种高产 、 稳产性 的探讨.
作物学报 , 1 9 9 4 , 9( 4): 5 0 8 — 5 1 2
【 6 ] E b e r h a r t S A, R u s s e l l W A, P e n n y L H. D o u b l e — c r o s s h y b r i d p r e d i c t i o n i n
不同大豆品种播期试验
产 量结果 表 明 ( 表 1 , 农 1 见 )绥 4号 产 量 最 高 的 是 4月 2 5日播 种 , 顷产 量 3 7 . k ; 次 是 5月 公 3 5o g其 1 ~1 O 5日播种 , 顷 产 量 3 0 . k ; 低 的是 5月 公 0 15 g 最 5日播 种 , 顷产量 2 0 . k 。黑河 3 公 505g 8号 产量 最 高
的是 6月 5 1 日播 种 , 顷 产 量 3 5 . k ; 低 ~ 0 公 205g最
佳 播期 是 5月 1 ~ 1 O 5日, 限不能 早于 4月 2 上 5日, 下 限不 能 晚 于 5月 2 5日 ; 河 3 黑 8号 最 佳 播 期 是 6
月 1 ~ 1 日, 限 不 能 晚 于 6月 2 O 5 下 0日 , 使 能 正 常 即 成 熟 , 产 量也 低 。 但
田问调查 表现 最好 的是 4月 2 5日播种 , 月 5日播 5 种受 气象条 件影 响 比较大 , 花期 和鼓粒期 干旱 , 结荚
现 代 化 农 业
21 0 1年 第 1 ( 第 3 8期 ) 期 总 7
1 7
噻虫 啉 防治桉 树 枝 瘿 姬 小 蜂 试 验
孙 德 莹 , 基 同 。 张 天 栋 。 金 培 。 王 成 举 罗 , 蒋 ,
胶囊 悬浮 剂 ) 江西 天人 生态 工业 有 限公 司生 产 ; , 剂 型 3 1 噻 虫 啉 微 胶 囊 悬 粉 剂 , 龙 江 平 山 林 业 制 : 黑
药厂 生产 。
1 3 试 验 时 间 .
不 理想 , 由于多 种原 因 , 药 剂并 没 在桉林 中推广 使 该 用 。为 了掌 握 噻 虫 啉 对 桉 树 枝 瘿 姬 小 蜂 的 防 治 效
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中黄47
2010年第12期新品种667m2施农家肥2500~3000kg或磷酸二铵15kg作基肥;暖区和较暖区5月上旬播种;4~5叶期一次定苗,旱地每667m2留苗0.8万~1.2万株,水浇地1.2万~1.5万株;施足底肥,结合定苗锄头遍地,顺垄667m2施尿素5kg,拔节期施尿素15kg。
4.4适宜区域适宜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北部及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省有效积温≥2800℃以上的地区春播。
(收稿日期:2010-09-17)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中黄47韩粉霞孙君明闫淑荣杨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北京100081)中黄47(原名中作00-68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品系D90为母本,美国引进品种Williams的库尼兹胰蛋白酶抑制剂近等基因系Ti a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和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8d,株高92.07cm,卵圆叶,白花,灰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16.76节,有效分枝1.75个,单株有效荚数43.58个,单株粒数94.14个,单株粒重16.13g,百粒重18.42g,子粒圆形、黄色、微光、褐脐。
丰产、稳产,适应性好,抗病、抗倒性较好,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
经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2006年中黄47对SMV的SC3株系的抗性表现为高抗,对SC7株系的抗性表现为高抗;2007年中黄47对SMV的SC3株系的抗性表现为抗病,对SC7株系的抗性表现为中抗,对SCN的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为中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2006年,中黄47的蛋白质含量39.86%,脂肪含量20.41%;2007年,中黄47的蛋白质含量39.61%,脂肪含量21.59%。
大豆新品种华夏3号
龙源期刊网
大豆新品种:华夏3号
作者: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第02期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24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桂早1号×巴西13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3天,属夏大豆晚熟品种。
平均株高84.7厘米,有效分枝4.5个,单株有效荚数78.9个,单株粒数145.7个,单株粒重22.4克,百粒重17.5克。
株型收敛,白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
籽粒椭圆,种皮黄色,脐色浅褐。
经接种鉴定,表现为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8
和SC13株系,中抗SC3株系,感SC11株系。
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2.19%,粗脂肪含量20.41%。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1.2公斤,比对照埂青82增产29.2%(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82.0公斤,比对照增产33.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1.6公斤,比对照增产31.1%。
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3.2公斤,比对照
增产27.9%。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每亩保苗1.3万株。
适宜区域:适宜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中南部和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热带夏播大豆品种
热带夏播大豆品种
- 南农41:普通型中早熟夏大豆品种,热带亚热带地区夏播生育期平均99天,比华夏1号晚熟5天。
株高76.3厘米,底荚高度17.1厘米,主茎节数15.6个,有效分枝1.8个,单株有效荚数35.8个,单株粒数80.9粒,单株粒重17.6克,百粒重23.7克。
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淡褐色。
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15号、18号株系。
籽粒粗蛋白含量43.05%,粗脂肪含量19.56%。
2011~2012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87.3千克,比对照华夏1号增产9.5%。
- 贡秋豆5号:热带亚热带夏大豆高蛋白品种,夏播生育期平均103天,比对照华夏3号早熟2天。
不同的大豆品种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生长习性,在种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热带夏播大豆的信息,你可以提供更具体的问题,再次向我提问。
两种野生大豆生境及生长发育的调查
两种野生大豆生境及生长发育的调查田鑫,钟程,龙丽萍(凯里学院 大健康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摘 要:本研究以丁扒山(丁豆)与凯里学院(凯豆)两种野生大豆为材料对其生境及生育期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生长地方的土壤营养元素及土壤含水量无差异,但丁豆较凯豆高,土壤pH 分别为弱碱性和弱酸性。
凯豆花期最高且为31℃,丁豆最高营养期且为23℃,凯豆气温比丁豆高,丁豆光强较凯豆强。
伴生植物中紫竹可供野生大豆攀附,对凯豆生长有利,而白车轴草、紫雀花等豆科植物与凯豆间存在竞争关系,不利其生长。
丁豆中有利于野生大豆生长是小飞蓬,不利生长有豆科和五节芒。
凯豆生育期比丁豆提前一个月,丁豆的株高、茎粗、百粒重、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凯豆。
关键词:野生大豆;生物学特性;物候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 & Zucc.)属于豆科、大豆属,为一年生二级保护植物,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1]。
具有固氮、蛋白含量高、抗逆性强、繁殖系数大等优良特性[2]。
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韩国等地区。
在中国除海南、青海、新疆三省外,在其它省份均有分布[3-4]。
国外野生大豆的分布及数量较少,对野生大豆的研究也很少。
Wang KJ [5]对中国和日本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日本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中国野生大豆,不同生境是造成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迄今为止,中国对野生大豆研究较多,从地理分布[6]、形态结构等几个方面探讨野生大豆的形状特征、地理分布规律。
在野生大豆调查过程中,表现出它变异类型比栽培大豆的变异类型更为丰富,野生大豆对病虫害、不利环境的抗性和适应很强[7]。
吴禹等调查野生大豆发现不同生境条件适合不同群体类型。
但由于人们长期对资源环境破坏,使野生大豆资源濒临灭绝[8]。
武静发现野生大豆分布和生长发育受外界因素影响,外观性状和生育期发生变化[9]。
但本研究以凯里学院(凯豆)和丁扒山(丁豆)两种野生大豆为材料,系统地研究其物候期、生物学特性、生境条件与群落间关系,旨在探究出野生大豆与生境间关系,掌握两种野生大豆对环境的适应性,明确其在各自分布区域内生态因子特征,为后续的大豆选育和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种皮裂纹对大豆苗期生长及籽粒性状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47(2021)01-0027-08种皮裂纹对大豆苗期生长及籽粒性状的影响*湖北荆州收稿日期:2020-12-23第一作者:崔晓培,硕士,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栽培研究,E-mail:******************基金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助项目(2007-620-001-03)**通讯作者:郑金焕,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栽培研究,E-mail:****************大豆(Glycine max(L.)Merr)原产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并且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同时对大豆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几年区域试验及育种过程中,大豆品种籽粒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裂纹粒。
大豆种皮裂纹性状不仅容易使籽粒和幼苗遭受微生物及害虫的侵害,并且还会导致籽粒蛋白质及油脂产量和品质的降低,造成部分大豆不能满足市场等级的要求,进而影响到大豆的经济价值[1]。
种皮是种子结构的一部分,对种子来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种皮开裂的情况下,种子内部结构极易受到损伤以及病原菌的侵害,进而导致种子活力的下降[2]。
有报道证明拟茎点霉属(Phomopsis)病原菌是引起种皮开裂的致病菌[3],该病原菌可以分泌降解大豆种皮蛋白的酶,菌丝入侵种子内部,引起种子腐烂变质[4],导致种子活Effect of Seed Coat Crack on Seedling Stage andSeed CharactersCui Xiaopei,Hu Dongmei,Zheng Jinhuan(Institute of Gereal and Oil Crops,Jing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gzhou434000,Hubei,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ed coat crack on the growth of soybean seedling and the seed characters of offspring,we took eight varieties,100seeds with seed coat crack and100seeds without seed coat crack were selected,and the indexes of crack characterization,seedling emergence rate, abnormal seedling number,100-seed weight,and seed crack characteristics after harvest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seed coat cracks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the direction and size of seed coat cracking were determined by the varieties themselves and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The crack types of the same variety were the same, the crack type of Xingdou102was reticulate,the other varieties were stripe,and Zhongdou5901had the largest cracking degree,Jingdou191had the smallest cracking degree,and the seed coat cracking generally had two sid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cracks on both sides of the hilum of the cracked seeds.For the same variety,the emergence rate of the seeds with seed coat crack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eeds without seed coat cracks,and the number of abnormal seedlings after emerge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eds without seed coat cracks.The crack character of seed coa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Jingdou191,and the emergence rate of cracked seeds was the lowest and the number of abnormal seedlings was the most.For the same variety,the100-seed weight of the seed with seed coat crack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seed without seed coat crack,and the bigger the degree of seed coat cracking,the greater the difference of100-seed weight.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proportion of cracks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The percentage of cracks in Zhongdou 32was the highest and Tianlong1was the lowest.The difference of the percentage of cracks in the progenies of Xingdou102with and without cracks was the largest,and that of Tianlong1was the smallest.This experiment provides a favor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seed coat cracks,and provides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breeding of improved varieties.Key words:Soybean;Seed coat crack;Seedling stage;Seed characters力丧失,苗期茎部受损坏死,种子活力的降低势必会影响种子的出苗率,严重影响植株后期农艺性状[5]。
早熟夏大豆品种华春6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华春6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大豆课题组利用本地高蛋白大豆品种与巴西大豆品种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基于潮汕地区大豆品种资源匮乏,大豆种植规模小且零散的现实情况,为响应扩种大豆的国家号召,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22年从华南农业大学引进华春6号大豆品种进行区域试验。
经过连续2年夏茬种植,华春6号综合表现优异,可作为早熟夏大豆品种在潮汕地区进行推广。
该文介绍了华春6号大豆的特征特性,并从选地整地、适期播种、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其夏季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夏大豆;华春6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广东潮汕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振兴计划[1]和提升大豆油料作物产能[2]等系列政策的推出,全国各地的大豆播种面积迅速扩大。
潮汕地区处于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地带,全年雨热资源丰富,形成了高复种指数的农业生产方式,大豆可在本地区实现春、夏、秋3季播种。
同时,大豆的生育期较短,能与水稻、玉米、甘薯等当地主要粮食作物进行轮作倒茬。
目前大豆在潮汕地区并非主栽粮食作物,仅在田埂坡地零散种植且管理粗放,产量较低;再加上大豆为严格的短日照作物,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的大豆品种资源匮乏,给潮汕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升产能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为此,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从华南农业大学引进一批春大豆种质资源,通过开展早熟夏大豆种植区域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潮汕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并加以推广。
参试大豆品种中,华春6号综合表现优异,每667 m 2产量达216.7 kg ,高于我国当前大豆平均产量水平(每667 m 2产量130 kg ),适宜在潮汕地区进行推广。
现将华春6号大豆的特征特性及夏季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保证当地安全有效地扩种大豆。
1 华春6号大豆的特征特性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华春6号作早熟夏大豆栽培,播种期为6月20日,生育期共85 d ;株高48.8 cm ,主茎节数11.6个,有效分枝数3.3个,单株有效荚数43.9个,单株粒数91.6粒,百粒质量16.9 g ;紫花、棕毛,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叶片椭圆形,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粗蛋白质含量45.8%、粗脂肪含量19.2%,是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加工食用品质良好;抗病性强,茎秆粗壮,抗倒伏,耐肥、耐旱能力强,落叶性良好,不裂荚,豆荚成熟度一致,便于机械化收获。
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黄欢明【摘要】福建省清流县种子管理站承担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引进7个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华夏2号早熟,抗倒伏性较好,平均产量为3343.5 kg·hm-2,比对照品种华夏9号、华夏2号分别增产21.01%、27.30%,且达极显著水平;桂夏7号熟期适中抗倒性较好,平均产量为2844.0 kg·hm-2,比对照品种华夏9号、华夏3号分别增产2.91%、8.2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华夏14号早熟,抗倒伏性好,平均产量为2806.5 kg·hm-2,比对照品种华夏9号、华夏3号分别增产1.59%、6.86%,增产未达显著水平.综合各品种生育期、产量、商品性(籽粒大小)、株高等特征特性考察,建议桂夏7号进入生产试验,华夏2号、华夏14号等2个品种继续参加区域试验;桂1306、桂夏豆109等2个品种终止试验.【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年(卷),期】2018(000)009【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作者】黄欢明【作者单位】三明市清流县农业局 ,福建三明 350423【正文语种】中文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露期245~278 d,年平均气温19.6℃,年平均日照时数1 877.7 h,年降水量1 600~1 800 mm[1-2]。
福建是大豆极缺省份,由于大豆育种力量薄弱,生产应用的夏大豆品种少,主要以春大豆品种倒种为主。
为筛选适合福建省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中的大豆新品种,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大豆品种提供依据,满足福建省对高产大豆品种的种植需求,清流县种子管理站承担了2017年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大豆品种共7个,其中桂夏豆109、桂夏7号、桂1306、华夏2号、华夏14号、华夏9号(CK1,作为中熟品种对照)、华夏3号(CK2,作为迟熟品种对照)由华南农业大学选育。
适合豫东地区的夏大豆品种再评价和筛选比较试验初报
适合豫东地区的夏大豆品种再评价和筛选比较试验初报欧阳红建;闫向前【摘要】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通过对征集的2009年、2010年适合豫东地区夏播种植的国审、省审大豆品种在五个示范县进行再评价、筛选比较试验。
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主推品种,进一步服务当地的大豆生产。
通过对五个示范县的试验结果分析,综合田间表现和室内考种结果,中黄37、徐豆16、临豆10号、菏豆19号、周豆11号可以作为主推品种在豫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豫东地区;夏大豆;再评价;筛选;产量【作者】欧阳红建;闫向前【作者单位】河南省夏邑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夏邑476000;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商丘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1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需求量大,但我国进一步扩大大豆种植的空间有限,只能依靠单产提高来增加大豆生产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大豆单产增加一直缓慢,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目前,迫切需要培育出更多的高产、稳产、抗逆大豆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推动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根据这一需要综合豫东地区大豆生产现状,进行了对适合本地区的夏大豆品种再评价、筛选比较试验,目的是选出适合当地的主推品种,进一步服务当地的大豆生产。
1.1 试验目的根据2009年、2010年我国大豆品种审定信息和豫东市场大豆销售情况,收集适合黄淮海夏播种植的大豆品种,进行品种的再评价和主导品种初步筛选,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主推品种。
1.2 试验方法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6.8 m2,种植密度12 500株/亩,种植7行区,行距0.4 m,株距0.13 m,行长6 m,收获时去边行,实收中间五行,计产面积12 m2。
收获前参试品种小区中间五行随机取样10株以备考种。
长江流域夏大豆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
1.5赣豆5号
该品种是江西省农科院旱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夏大豆新品种,平均生育期106 d,属夏大豆中熟品种。平均株高77.5 cm,有效分枝3.2个,单株有效荚数46.7个,单株粒数86个,单株粒重20.9 g,百粒重25 g,产量为171 kg/亩。株型收敛,紫花、棕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种皮黄色,褐脐。适宜在江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1.3南农99-10
该品种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白花、灰毛、荚熟褐色、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2.9 cm,底荚高度10.9 cm,主茎节数15.7个,有效分枝2.7个,有效荚果数58.8个,单株产量20.8 g,百粒重29.8 g,种子黄色、脐褐色,成熟后不裂荚,落叶性好。该品种全生育期109 d属南方夏大豆晚熟类偏早类型的大粒型夏大豆品种,整个生育期生长稳健、成熟一致,一般在赣中地区种植亩产在202 kg左右。
1.1南农88-31
该品种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种皮黄色、紫花、棕毛、成熟荚褐色、亚有限习性,株高106.5 cm,底荚高度6.6 cm,主茎节数21个,有效分枝3.2个,有效荚果65.3个,单株产量25.8 g,百粒重18.9 g,完全粒率99.2%,高抗花叶病毒病。该品种全生育期106 d属南方夏大豆晚熟类偏早类型品种,品质较好、适应性广,丰产、稳产,一般亩产在190kg左右
长江流域夏大豆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
刘文玉;欧阳凤仔;王忠先;周继中;康捌生;金水凤
【摘 要】通过引进夏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示范,确定了适合赣中地区栽培的6个高产夏大豆品种以及介绍了夏大豆的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华夏5号的选育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华夏5号的选育曹亚琴;程艳波;马启彬;杨存义;刘玉涛;年海【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38)13【摘要】华夏5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课题组利用高蛋白春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母本,从巴西引进耐酸铝低磷品种巴西8号(CONQUISTA)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混合摘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平均生育期101 d,属夏大豆中晚熟品种,2004--2005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区域试验,其中在广州、英德、茂名、惠州4点平均每667m(2)产量208.91 kg,比对照种埂青82增产25.40%;2006年参加国家夏大豆生产试验,广东3点平均每667m(2)产量173.32 kg,比对照种增产31.47%.适宜在广东全省夏秋大豆种植区推广种植,该品种是广东省审定的第1个夏秋大豆高蛋白质新品种.【总页数】2页(P22-23)【作者】曹亚琴;程艳波;马启彬;杨存义;刘玉涛;年海【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1.033【相关文献】1.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华夏2号的选育2.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开豆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3.高产优质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7号的选育与应用4.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汉豆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5.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抚豆30号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带松树种、种源引种试验初报
热带松树种、种源引种试验初报
洪长福;黄文震;汤建福;郑德泰
【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1(000)0S1
【摘要】地处南亚热带的福建省长泰岩溪国有林场引种 5种热带松树的 7a栽培试验表明 :湿地松×加勒比松F1、F2 代生长均优于马尾松、湿地松 ;台库努曼松、马克西姆松与湿地松持平 ,各种源间初显差异。
卵果松生长虽好 ,但抗逆能力差 ;墨西哥松基本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总页数】1页(P)
【作者】洪长福;黄文震;汤建福;郑德泰
【作者单位】长泰岩溪国有林场;漳州市国有林场管理处;福建漳州;长泰岩溪国有林场;福建长泰;福建长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4
【相关文献】
1.2007年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引种试验初报 [J], 李祖莹;方先兰
2.火炬松第3代种源家系引种试验初报 [J], 卢毅
3.宜昌市15个美国树种(种源)引种试验初报 [J], 黄成名;宋正江;文华;田光胜;李争艳;李林;高本旺;祁万宜
4.蓝云杉不同种源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J], 祁生秀
5.山东潍坊热带、亚热带果树设施栽培树种品种的筛选初报 [J], 李田;赵婧杰;于泳;肖龙;韩霞;刘会萍;张本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农业学报
20 ,0 7 :1 0 8 2 ( ) 18—19 1
Aca Agi u tr e Ja g i t r l a in x c u
20 07年热 带亚 热带夏 大 豆引种试验初 报
李祖莹 , 方先兰
(. 1 江西省赣州市农科所 , 江西 赣州 3 1 0 2 江西省赣州市烟科所 , 40 ; . 0 江西 赣州 3 1 0 4 0 ) 0
起垄 做厢 。7 11 月 播种 , 时每公 顷施 3 3 播种 %克 百威 +
注 : 产 面积 为 1 小 区平均 产 量后 附有 不 同 小 ( ) 字母 者 测 0i ; n 大 写 分 别表 示 在 5 ( % ) % 1 水平 上 达到 显 著性 差 异 。
触施净 + %地虫威 4 g 3 5k 防治地老虎。分别在 7月 8 、
10m 5 L配水 70k 防治 地老 虎 、 虫 、 叶蝇 及斜 纹 夜 5 g 蚜 潜 蛾和蝽象 。7月 2 人工 锄 草 中耕 结 合 培 土 。试 验 期 51 3
对照增多 的品种有粤 夏 o 4 5 . 5— (5 9个 ) 桂 0 1 4 、 1 4—
(32 )桂 夏 2号 (8 8 ) 南农 56 4 . ) 桂 5. 个 、 4. 个 、 0 (3 9个 、
收稿 日期 108一 4 6 20 o 一l 作者简介: 李祖莹 (94一) 女, 16 , 农艺师, 从事农业科学研究 。
2 1.4g 、 夏 2号 (53 ) 低于 1 (65 )桂 1.7g , 3g的品种 有
桂 M 2 1. )粤夏 0 1 1.7g , 3 (26g 、 5— (23 )其余 品种与对照 24 气候影响 试验期间干旱少雨 , . 夏大豆苗期雨水
品种单株粒数与对照相近。 233 单株粒重 .. 大于 1 5g的品种有南农 56 2 .5 0 (14
2 结果 与分 析
21 产量结果 .
—
从表 1 可知 : 小区产量最高的是桂 0 1 12
3 其次是粤夏 o — , , 5 2第三是南农 56 分别 比华夏 1 0,
g、 )粤夏 o — (98 )桂 0 1 4 1 . ) 粤夏 o 5 4 1.1 、 14- (78 g 、 g 7 5
232 单株粒数 单株粒数超过 10粒的品种有南农 .. 0
区单收、 晒、 单 单独脱粒。试验采用随机 区组排列 , 3次
重复 , 小区面积 1. 54m 。
5 6 12 6 ) 桂0 1 4 1 0 1 ) 粤 夏0 4 0 ( 2 . 粒 、 14— ( 2 . 粒 、 5— (O . 1 3粒)少于 6 粒 的品种有桂 M 2 5 . 9 , 0 3 (19粒) 其余 ,
测试 , 目的是为了鉴定筛选 出高产 、 稳产 、 抗性强、 适应性 广的优 良大豆新品种, 并为良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参试品种及选育单位 . 粤夏 0 1粤夏 o 2 粤 5— 、 5— 、 夏o— 、 5 4 华夏 1 华南农 大农学院) 桂 01 3 桂 号( ; 12— 、 0 1 4 广西农科院经作所)桂 M 2桂夏2号( 14— ( ; 3、 广西农
科院 玉米 所 )南农 56 南京农 大 国家 大豆 改 良中心选 ; 0(
育)华夏 1 ; 号为本试验对照品种。
12 试 验方 法与实施 . 试 验选择 在本所试 验 地进行 , 土
壤肥力中等 , 排灌方便 , 前作香菇 , 1 每公顷用香 6月 21 3 菇营养体废渣 300k 均匀撒入 田中, 00 g 撒石灰 10 g 50k 后用拖拉机犁翻 , 灌水浸泡 1 , 0d6月 2 拖拉机犁翻 51 3
0 1 3 4 . 个 ) 比对照减少 的品种有粤夏0 12— ( 1 3 , 5—1
间天气干旱, 分别于 7月 4 1 、81、 2 、0月 6 、0 1 3 9月 0 1 1 3
3 1进行灌水。各品种在 1 0月 1 2 陆续成熟 , 2~ 9 1 3 分小
(99 , 2 . 个)其余品种与对照相同。
—
号( K) C 增产 1. %、11%和80 ; 43 4 1.6 .% 其余品种均 比 对 照减产, 中桂 M 2粤夏 0 — 、 其 3、 5 1粤夏 o — 、 01 4 5 4 桂 14- 产量与对照相近 , 略减产。 22 生育特性考察 . 由表 2 可知 , 全生育期超过 10d 1 的品种有桂 M 2 11 )南农 56桂夏 2 12d , 3 (2 、 d 0、 号( 1 )其
大豆 品 比试验 是对 大豆 丰 产性 、 产性 和适 应性 的 稳
他品种分别 为粤夏 o 4 桂 0 1 3桂 0 1 4 1 5— 、 12— 、 1 4— (0 7 d、 )粤夏 o 2华夏 1 14d 、 5— 、 号(0 )粤夏 0 — (0 ) 5 1 12d 。
表 1 夏 大 豆 区试 的 小 区产 量
1. 、 月 1、 、 52 1 8 03 02 1 9月 1、 每 公 顷喷施 三唑 磷 93 52 1 93
23 经济性 状考察 .
231 单株有效%辛硫磷 10 0倍 5 0 00倍液 +1%高效氯氰菊酯 7 ~ 0 5
摘
要: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0 1 3 粤夏 O 2 南农 56的 小区平均产量分别比华夏 1号( K) 桂 12— 、 5— 、 0 C 增加 1.4 4 3 %、
l.6 和 8O , 它们 的 主要 经 济 和农 艺性 状 较 优 ; 11% .% 且 其余 品种 均 比 C K减产 。 关 键 词 : 大豆 ; 比试 验 ; 夏 品 产量 中 图分 类号 :55 1 文献 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 0 — 5 12 0 )7- 18— 2 ¥6 . A 1 1 88 (0 8 0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