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2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历程;2.掌握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理解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
二、教学内容1.教育文化事业在中国古代发展的历程;2.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3.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1.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影响;2.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重要性。
2. 讲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10分钟)教师讲解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传承方式。
3.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5分钟)教师介绍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讲解唐朝科举制度,明清科举制度的演变等内容,并引导学生探究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4. 活动:科举制度考试模拟(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科举制度考试模拟,学生按照考场的形式进行考试,彻底了解科举制度的考试形式和内容。
5. 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15分钟)教师讲解文化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巨大作用。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教育文化事业和文化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教育文化事业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事业及科举制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有效引导。
同时,通过科举制度的考试模拟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实际的了解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中,我们需要更为注重教学活动的与学生的思维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点,以此来最大化地吸收知识和激发个人兴趣。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优秀教案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科技与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2.了解我国科技、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3.理解并掌握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内容及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可以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增强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从而珍惜受教育机会,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意义。
【教学难点】“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影响和作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激情阶段:导入新课: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到月亮上去,“嫦娥奔月”的故事脍炙人口,这其中包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此外人类还有许多梦想,现在其中的很多梦想都已变成了现实。
中国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
……(多媒体播放“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视频)。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飞天梦想是靠什么实现的呢?(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提出: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影响:“双百”方针的提出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3.作品:《红旗谱》、《暴风骤雨》、《青春之歌》、《红岩》和《创业史》等。
(二)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1.建国初期: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并吸收工农子弟入学。
2.“一五”计划时期:为加快对国家急需的建设人才的培养,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
3.“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受到摧残,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4.恢复高考: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从此,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
教师过渡:放眼世界,我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发达国家,我们应该怎么办?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优教教案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掌握八股文、科举制度的废除,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开端的主要史实。
目标3:正确理解晚清政府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目标4:掌握照相、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等的出现。
目标5:了解大众传媒对中国近代生活的影响。
目标6:了解民国时期文学艺术取得的成就。
目标7: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狂人日记》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抨击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最早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近代在文学艺术上还有哪些成就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1.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
2.科举制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到明清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
——张之洞
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要废除科举制度?废除科举制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精品教学案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及科举制废除等史实。
2.了解新式报刊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学习重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学习难点】鲁迅《狂人日记》的批判性。
【学习过程】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等一批新式学校。
2.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
3.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至此寿终正寝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5.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和邹韬奋主办的《》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6.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7.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茅盾的《》、曹禺的《》、巴金的《家》、老舍的《》、徐悲鸿的《》、聂耳的《》、冼星海的《》等。
8.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冼星海作曲的《》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9.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合作探究】报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解难答疑】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巩固提升】1.《申报》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如果你想了解《申报》早期创办的历史,你应该去()A.广州B.上海C.北京D.南京2.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在这次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最高学府是()A.商务印书馆B.京师大学堂C.京师同文馆D.福州船政学堂3.近代课本和字典等工具书大多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这个出版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B.岳麓书社C.三联书社D.中华书局4.“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精品教案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知道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和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4.通过分析文艺作品的背景和内容,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和民国时期进步的文艺家;《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对近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历史背景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每当升旗仪式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总是伴随着那嘹亮的国歌声。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虽说只有短短的46秒,但是60多年来它却一直鼓舞着广大的中华儿女。
大家知道国歌的曲作者是谁吗?学生:聂耳。
教师: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著名的音乐家聂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以其卓越的音乐才能,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其定为国歌。
那么,与聂耳同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有哪些?他们在近代中国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曾作过哪些努力?我们应如何理解他们的作品的内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二、新课探究(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近代教育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新式学堂的兴办)教师:(归纳,出示表格)时间:洋务运动期间、甲午战争后、百日维新期间学校: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北洋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多媒体呈现: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教师:“最早的考试制度”源于我国哪个朝代?它是什么制度?学生抢答:隋朝;科举制。
教师:你怎样理解废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学生:它的废除,结束了我国持续一千多年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各方面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有了本质的不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1)新式学堂表格罗列不同时期新式学堂的名称。
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新式学堂迢迢不断如春水,但它的发展却受到了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的阻碍,这种制度是什么?(2)科举制的废除回忆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的线索:诞生、完善、僵化。
追问:什么时候被废除?版块二:担当文化、激动潮流1919年5月,在营救完五四被捕学生后,当时的校长蔡元培毅然辞职北大,引起教育文化界的震动,当时各大报纸都进行了连续报道。
这反映出中国近代的新闻出版业在文化担当的路上发展着。
1.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申报》其中《申报》报道尤为系统详尽,分析透彻。
学生根据教材介绍《申报》,教师适当提炼。
除了《申报》,还有哪些报刊?出示图片:民国时期著名报纸、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向北大学生推荐了应读书目30种,选读书目30种,这些书大部分都是由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你们知道是哪个吗?我们大家常用的一些工具书也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
能想起来你用过的哪些工具书是这个出版社出版的?(2)商务印书馆学生介绍商务印书馆,教师适当提炼。
当时还有哪些较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以及一个出版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板块三:挥别传统、时代号角你们知道北大的校徽是谁设计的吗?(鲁迅)结合你们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大家来给鲁迅设计一张名片(口述)。
鲁迅有一个身份是文学家,近代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像鲁迅一样的优秀的文学家。
这些文学家的作品脱离了传统的桎梏,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三、文学成就表格罗列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板块四:人才荟萃、民族强音文学赋予了历史进程以永生的活力,保留了历史的潜流。
而人才荟萃的艺术更是奏响了民族的最强音。
1.艺术成就(1)绘画这位画家曾是北大艺术学院的院长,猜猜他是谁?出示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徐悲鸿的画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而且他更是一位爱国的楷模,作品透露出爱国的情怀。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2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第2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2)方针: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3)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逐步建立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1)教育方针:①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②毛泽东: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③刘少奇:提出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两种教育制度”。
(2)教育性质: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宪法确定新中国教育的性质是为人民服务。
(3)主要成就:①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及成人教育、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农)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②奠定了中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
③培养了一批大新生骨干力量。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1.主要表现(1)上山下乡:各地大中学校纷纷“停课闹革命”。
1968年经毛泽东批示,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2)“教育革命”:各地开展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各级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建立校外学工、学农基地。
(3)高考制度废止:1970年各级高等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废止了高等学校的升学考试制度。
2.主要危害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教育界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高考,建立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
2.“三个面向”战略(1)提出:1983年,邓小平提出。
(2)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意义: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3.“科教兴国”战略(1)提出:1995年,党中央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正式提出。
(2)内容: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中心发言人
李
兴
万
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教法
自主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教材、多媒体等
学法
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个人主页
教
学
过
程
【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导入新课】
以教育的对象做引子导入新课。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邓小平对教育提出的“三个面向”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两大战略措施。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资料或是从报刊新闻介绍中了解到的信息,启发思维,引起求知的兴趣。
【小结】
共和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无论国家还是世界,教育都是值得我们付出努力和忧患的事业。
【板书设计】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历史授课人:
课题
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1课时
三维
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开基创业17年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新中国17年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还记得我国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的吗?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你知道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是哪所?今天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是如何创办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近代新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有何作用?(展示课件)学生回答:时期新式学校洋务运动时期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甲午战争之后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京师大学堂学生回答: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学生回答: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
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教师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
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2.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利用剧照、绘画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3.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成就难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论结合法【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展示天津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图片。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堂,创办于甲午战争后,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百日维新期间,这些百年学府,在当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及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自主学习1.新式学堂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些著名的新式学堂?科举制何时废止的?2.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什么报纸?何时在哪创办?当时著名的报纸和影响较大的刊物分别有哪些?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且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哪个?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是哪个?4.在文学艺术方面,著名的文学艺术家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探究新知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 展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一句话“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洋务运动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
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代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闭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
”以此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主要表现就是兴办新式学堂。
展示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表及福州船政学堂出色的毕业学生,并出示材料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总算起来,洋务运动所创办的新式文化事业大约有30个……正是这一批事业,向中国人传播了声、光、化、电和西方的史地国情,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片天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26课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京师大学堂等一批近代新式学校的创办,新式教育体制的拟订及科举制度废除等史实;了解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巴金、老舍、徐悲鸿、聂耳、冼星海及其主要成就;指导学生归纳本课的文艺成就,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编演短剧,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历史有直观、深刻的印象,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归纳民国时期的文艺成就,创制表格,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思想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申报》、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业典型代表概况;近代的文艺成就。
教学难点:理解文艺作品的艺术成就。
【新课导入】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相关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我国的交通、生活习俗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那么,还有哪些方面在外来冲击下发生了具体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26课的相关内容。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师展示以下图片: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前身是什么?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给出答案: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教师质疑: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有识之士为什么创办新式学堂,它新在哪里?学生短暂交流后,以模拟采访形式分角色表演短剧《蔡元培访谈》。
学生表演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名师教案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二、学情分析学生本课的知识点较多,而且都比较重要,学生不容易记忆和掌握。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因此本课讲授过程中,充分运用图片、剧照、绘画资料及运用列表归纳法把知识点归纳总结,利于学生掌握。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阅读教材,记住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及科举制废除的时间;记住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近代中国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认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出版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重点、难点)目标3:阅读教材,列表归纳出作家、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并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重点)六、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说说你们现在都喜欢哪位明星,哪部电影、哪部文学作品、哪种报刊呢,可以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生:回答略。
师:恩,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喜欢的文艺、文学作品。
不过很少同学提到近代中国曾经出现的文艺作品。
近代中国出现过哪些优秀的作品呢?这些作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可以学习到。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PPT呈现)本课两个子目: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与反思(2)金品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近代的经济、社会社会、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
时间跨度:本单元的时间跨度从晚清到民国时期。
课节概述:近代,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艰难成长;西方的器物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
1.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知道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2.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知道鲁迅、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和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能感受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1.短暂的“春天”:一战时期,列强忙于欧洲的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民族工业的“春天”。
2.实业救国:通过发展实业来拯救国家,帮助国家脱离殖民主义的思想。
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后20世纪初达到高潮。
【素材积累】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建议。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3. 分析幼儿教育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导学内容:一、幼儿教育事业的起源1. 早期幼儿教育形式2. 欧洲幼儿教育的兴起3.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特点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1. 19世纪初摩登幼儿教育的兴起2. 20世纪初幼儿园教育的发展3. 当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三、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影响1. 孩子教育的重要性2. 幼儿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3. 幼儿教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四、幼儿教育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1. 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2. 未来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3. 如何增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导学活动:一、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幼儿教育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总结出关键节点和重要人物。
二、案例分析:分析一个成功的幼儿教育机构的经验和做法,探讨其成功的地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三、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前去当地的幼儿园或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
四、主题演讲:邀请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激发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兴趣和热情。
五、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钻研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思维。
六、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钻研效果和调研报告,进行交流讨论,互相进修和提高。
导学反馈:通过以上导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分析幼儿教育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认识和理解,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钻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进步》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进步的基石,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进步历史悠久,为今日幼儿教育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今日我们将进修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进步,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历史渊源。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幼儿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精通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进步历程。
3. 谈论幼儿教育的将来进步趋势和挑战。
三、课程内容1. 幼儿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 什么是幼儿教育?为什么幼儿教育如此重要?- 幼儿期是人的成进步步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对幼儿的一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2.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进步历程- 古代幼儿教育:在古代,幼儿教育主要由家庭和宗教机构卖力。
- 近代幼儿教育的兴起:工业革命后,随着城市化进步和人口增多,幼儿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摩登幼儿教育的进步:20世纪以来,各国纷纷建立幼儿教育机构和法律法规,推动了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
3. 幼儿教育的将来进步趋势和挑战- 将来幼儿教育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技术的进步将为幼儿教育带来新的可能性,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四、进修方式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谈论等方式,了解幼儿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进步历程。
2. 实践体验:参观幼儿园或幼儿教育机构,观察实际教育状况,与幼儿教育工作者沟通阅历。
3. 小组谈论:分组谈论幼儿教育的将来进步趋势和挑战,分享想法和看法。
五、进修评判1. 教室表现:乐观参与谈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进步有深度理解。
2. 实践报告:撰写参观幼儿教育机构的体会和反思,提出建设性意见。
3. 小组谈论效果:通过小组谈论展示,共同探讨幼儿教育的将来进步方向和解决方案。
六、延伸进修1. 阅读相关文献:深度了解幼儿教育的探究效果和理论,开阔进修视野。
2. 参与幼儿教育培训:提升自身幼儿教育水平,成为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3. 亲身实践:在实践中不息总结阅历,不息完善幼儿教育方法和理念。
家乡教育兴旺——安吉教育事业教案设计
家乡教育兴旺——安吉教育事业教案设计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美丽自然景观的山水园林城市,安吉一直以来崇尚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安吉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抓住机遇,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安吉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教育事业现状分析安吉教育事业在区域内的地位一直非常突出。
截至2024年,全市已经有各类学校968所,其中小学219所、初中101所、高中48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职业教育学校10所、民办学校29所。
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优化,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较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教育均衡发展不够,学校之间、城乡之间、教育阶段之间、公校和民校之间存在学校数量、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不平衡问题。
知名学校集中在县城和乡镇中心,而基层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民办教育大量涌现,学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二、教育事业发展策略为了推动安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策略:1、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调整学校布局,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要完善教育规划,明确布局目标和标准,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
要注重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条件改善,确保每所学校都能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优质教育。
2、加强教育质量提升,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尤其要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素质教育的深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及时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
3、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建立和推广学科综合课程,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艺术、音乐、体育等多方面的应用,培养其它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的实践性与综合素质。
提高教学水平,通过紧密配合、建立常规课程研讨会及教授研讨会等方式,增加课程质量。
全国教育大会教案
全国教育大会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国教育大会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全国教育大会的背景和意义。
2.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教育的本质和使命。
4.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全国教育大会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教育的本质和使命,让学生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4.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事迹,阐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国教育大会的主要内容,阐述教育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事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育的作用和使命。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全国教育大会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对教育工作的认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论文,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和建议。
全国教育大会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国教育大会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全国教育大会的背景和意义。
2.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教育的本质和使命。
4.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全国教育大会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本导学案旨在通过对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探讨,帮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从而提升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演变。
2. 掌握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和主要阶段。
3. 理解幼儿教育事业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4. 培养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背景2. 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3. 幼儿教育事业的主要阶段4. 幼儿教育事业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他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2. 学习:介绍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和主要阶段,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意义。
4. 演示: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幼儿教育事业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兴趣和热爱。
五、课堂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2. 撰写一篇关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演变的小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收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成就和经典案例,准备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关注。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 掌握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影响;3. 分析幼儿教育事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 探讨未来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核心素养甄选教案(新课标2022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核心素养甄选教案(新课标2022版)【课时安排】本节课为历史上册第26课,预计为一节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成就。
2.理解文化事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文化创新的动力。
【教学内容】一、新文化运动1.什么是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什么贡献?二、教育的发展1.清朝时期的教育现状。
2.近代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
3.民国时期的教育变革和民族教育。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文化事业的概念。
2.文化事业的组织机构和主要成就。
3.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教学重点】1.了解新文化运动和教育事业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增强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难点】1.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2.掌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教学方法】1.授课法2.讨论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2.教学展示板【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主题。
二、新文化运动(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和教学展示板,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2.讲解后,老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就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价值和意义等进行深入探讨。
三、教育事业的发展(20分钟)1.老师通过PPT和其他多媒体手段,介绍清朝时期的教育现状,以及近代教育事业起步和发展,最后讨论民国时期的教育变革和民族教育。
2.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和PPT学习,了解教育事业的发展史和主要变革。
四、文化事业的发展(20分钟)1.在PPT的帮助下,老师将组织学生了解文化事业的概念、组织机构和主要成就。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
《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讨幼儿教育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支持。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2. 掌握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3. 培养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支持认识。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幼儿教育事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幼儿教育的兴趣。
2. 进修幼儿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幼儿教育事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包括古代幼儿教育、摩登幼儿教育的发展情况。
3. 探讨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幼儿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4. 讨论幼儿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当前幼儿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五、教室互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视频观摩:观看与幼儿教育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思考和关注。
3. 问题解答:老师提出幼儿教育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六、作业安置1. 撰写小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幼儿教育的小论文,表达自己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2. 调研报告:要求学生进行一项关于幼儿教育事业的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进行展示。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学生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支持认识,激发了学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也帮助学生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支持幼儿教育事业,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地位等知识。
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对教育重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认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正确的教育方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保证;初步树立“科教兴国” 的意识。
【教学要点】
重点: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难点: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今天,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接受初中阶段的学习,享受的就是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国家法律给予大家的权利叫“义务教育”?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少年儿童实施一定范围的普通教育,叫做“义务教育”。
通俗地说,父母或监护人必须按照政府的法律规定将自己的适
龄子女送入学校接受教育
【新课探究】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
1、掌握1986 年4 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开始时间:1986年4月。
法律依据: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实施成果: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3、指导学生看117 页和118 页四幅插图及课文小字,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概况。
1 )、教育的初步发展,农村小学入学人数大幅增加
2 )、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是新时期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 )、推行《义务教育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198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
图为“希望工程——托起明天的太阳”宣传照片。
4 )、一对师生正走在希望小学的路上。
4、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意义
⑴不仅给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⑵而且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1.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院系调整,较大发展。
2.“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3. 1977年,“文革”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
4.改革开放的20年,高等教育体系形成。
(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②培养层次分明③办学形式多样④学科门类齐全)
5.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优先发展,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1)改革目的: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②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③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④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2)意义: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巩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经过20 多年的改革和调整,我国已形成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分
明的高等教育体系。
【真题训练】
1、九年制义务教育属于( B )
A、小学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要把(B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科技
B、教育
C、文艺
D、体育
3、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奠基工程是(C )
A、高等教育
B、学前教育
C、九年制义务教育
D、高中教育
4、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始于( D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5、1989年我国实施了一项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公益事业,称为( C )
A、“春蕾计划”
B、“863”计划
C、希望工程
D、“211工程”
6、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我国开始实施(C )
A、六年制义务教育
B、八年制义务教育
C、九年制义务教育
D、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7、占我国人口85%的地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在
( D )
A、1978年初
B、1986年底
C、2000年初
D、2001年底
8、“文革”结束后,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我国形成了(C)的高等教育体系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②培养层次分明③办学形式多样④学科门类齐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C )
①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②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③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我国党和政府尤其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是颁布了(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1、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D )
A、1978年9月
B、1980年5月
C、1983年9月
D、1986年4月
12、义务教育的普及面临哪些问题?
13、文革后,我国的教育事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你能用最简练的语
言概括教育对“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吗?【教学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