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修改后)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重点成语解释背诵、翻译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重点成语解释背诵、翻译

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缙绅、大夫、士聚集在左丞相府,没有人能拿出计策来。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刚到元营,义正词严,元军上下很震动,元军也未敢轻视我国。 3.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我理应自杀,但是含垢忍辱而去。 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处境窘迫,腹中饥饿,又被紧急悬赏捉拿,天高地远,叫喊也达不到。 5.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了就死了,但处境危险恶劣,纷纷出现,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6.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将把它藏在家中,让后代的人读到它,同情我的志向。 7.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作为臣子,主上受辱,臣子死有余辜;作为儿子,拿父母给的身体冒险,死了也有罪责。 8.若余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像我这样的人,到哪儿都能找到死的地方。
11【茕茕孑立】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12【独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13【命运多舛】平生的遭遇、经历不顺。 14【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15【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16【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17【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18【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19【与时俱进】跟随时代一同进步。 20【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40【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41【以偏概全】片面地根椐局部现象来推论整体,得出错误的结论。 42【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43【雕虫小技】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44【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45【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46【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47【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48【垂拱而治】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49【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一、《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命名得由来就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二、《五人墓碑记》风声雨声念书声,声声动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怀。

1、《五人墓碑记》中由于五人得壮举,即便在死后也遇到了人们得仰慕得句子就是: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动大义,蹈死不管,亦曷故哉?2、《五人墓碑记》中表示作者写作原由与目得得一句话就是: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离骚》路漫漫,1、《离骚》中叹息光阴流逝飞速得名句就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纪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散兮,恐佳人之迟暮”;2、《离骚》中表增强自己涵养得名句就是:①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认为佩。

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3、《离骚》就是一首伟大得抒怀长诗,诗中有很多诗人直抒胸臆、表示心志得句子。

请写出诗人表示自己对美好品德得追求、至死不改得两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四、《烛之武退秦师》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结合围攻郑国得原由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可以早被任用得酸辛与不满得话就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目前,内忧外祸,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心自责:吾不可以早用子,今急而求子,就是寡人之过也。

4、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告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迫得话就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和,认可郑亡,逢迎对方得骄傲心理得语句就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烛之武劝告秦伯,貌似谦和,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定句否认了秦发兵得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讲话得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利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地点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得结果。

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

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

10、 ……不念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德不 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 而欲流长也。 17、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海下百川; 18、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 心以纳下; 19、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 ,我为鱼 肉。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怒发冲冠 弃甲 曳兵 ……
默写 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生于社稷也。 5、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1、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12、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4、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 1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1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7、卒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 25、嗟乎!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 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 闻读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26、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而又有剪发杜门, _______________ ,其辱人贱行,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7、不然,令五人者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 安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 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____________________ , _表明晋文公不愿向秦军 进攻的原因的句子是:“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 , 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9、源不深而望流远,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 明哲乎! 30、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优而道著,功成而 德衰,__________,_________。 31、夫在殷忧,_______________ ;既得志, _______________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32、顾吾念之,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一、《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二、《五人墓碑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五人墓碑记》中因为五人的壮举,即使在死后也受到了人们的景仰的句子是: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2、《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三、《离骚》路漫漫,1、《离骚》中感叹时光流逝飞快的名句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离骚》中表加强自身修养的名句是:①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②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3、《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诗中有许多诗人直抒胸臆、表明心志的句子。

请写出诗人表明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四、《烛之武退秦师》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高一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翻译和默写

高一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翻译和默写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16、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7、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自我校对 1、(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
时候,被正义所激励而死于这件事的。
2、也用来说明生死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 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3、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 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 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 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5.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6、怨不在大,可谓畏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7、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 人,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 9、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 如为贤大夫。 10、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 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 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6朝搴阰之木兰兮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 代序。 7惟草木之零落兮8乘骐骥以驰骋兮 9、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0臣心一片磁针石 11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2、其势不俱生
工具
第一编
必修3
文言文
栏目导引
六、翻译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 焉者也。 2、亦以明死生之大, _________ 。 (《五人 墓碑记》)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 军 》)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 图之。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重点成语解释背诵、翻译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重点成语解释背诵、翻译

出处
出自《庄子·外物》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 而叹日:‘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 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河伯在面对大海时 ,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认为 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不足以应对如此 巨大的挑战。
用法
示例
面对这个巨大的工程,我们只能 望洋兴叹,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 。
04 首当其冲
解释
总结词:最早出现
详细描述:首当其冲,释义为“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 遇到灾难。
出处
总结词:最早出现
详细描述:首当其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中:“首当其冲,不能修德以禳之。 ”
用法
总结词:如何使用
详细描述:首当其冲是一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是最先发生或遭受的。例如,“在这次自然灾害中,这个小 村庄首当其冲,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注意点
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其比喻 意义,不要误用为面对困难或挑 战时的积极进取。
02 贻笑大方
解释
01
贻笑大方,近义词有:见笑大方 、遗笑大方。
02
贻笑大方,反义词有:一鸣惊人 、独步天下。
出处
• 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用法
• 贻笑大方一般作为谓语、宾语、定语使用。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重点成语解释背 诵、翻译
contents
目录
• 望洋兴叹 • 贻笑大方 • 义无反顾 • 首当其冲
01 望洋兴叹
解释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 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原意是 面对大海而感叹自己的渺小,后来引 申为在面对巨大困难或挑战时,感到 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无法应对。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四文言文名句默写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四文言文名句默写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四文言文名句 默写
目录
• 必修三文言文名句默写 • 必修四文言文名句默写
01 必修三文言文名句默写
《劝学》
总结词: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
详细描述 "学不可以已。"
《师说》
详细描述 总结词:尊师重道的必要性
以吾两人在也。"
04
02 必修四文言文名句默写
《离骚》
详细描述
总结词:离骚中的名句
0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
多艰。"
02
0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 犹未悔。"
04
0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
《师说》
详细描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 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 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
"不拘于时,学于余。"
《廉颇蔺相如列传》
总结词:赞扬廉颇的忠 勇精神
01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 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03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 宽之至此也!"
05
详细描述
02

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PPT共49页

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PPT共49页
苏教语文必修三默写翻译复习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9

苏教版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苏教版必修三理解性默写

必修三名句默写一、《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

二、《五人墓碑记》1、《五人墓碑记》中因为五人的壮举,即使在死后也受到了人们的景仰的句子是:!,,,?,,,,?2、《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

三、《烛之武退秦师》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3. 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4.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

5.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6.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

10. 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11. 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12.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他又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四、《谏太宗十思疏》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境界是,。

2、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

3、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优选)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优选)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又找不到。
•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 译:秦王用城换璧如果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
第九页,共19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
• 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译:衡量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秦国担
负理亏的责任。 • 5.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 译:大王如果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 国。
• 1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 矣。
• 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 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 16. 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译:我请求接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 商议这件事。
• 17.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 译: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
•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 译: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
张良交好。 •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
与俱去。
• 译: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 ,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第十七页,共19页。
鸿门宴
• 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被吓退了。
第十四页,共19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译: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
高尚的品德呀。
• 22.臣等不肖,请辞去。
• 译:我们这些人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回家吧 。
• 2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译: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 2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 译:我虽然无能,难道单怕一个廉将军吗?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答案)

1、《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五人墓碑记》中由于五人的壮举,即便在死后也遇到了人们的仰慕的句子是: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动大义,蹈死不管,亦曷故哉3、《五人墓碑记》中表示作者写作原由和目的的一句话是: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结合围攻郑国的原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5、《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可以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6、《烛之武退秦师》,大敌目前,内忧外祸,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心自责:吾不可以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7、《烛之武退秦师》,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告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迫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8、《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和,认可郑亡,逢迎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9、《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劝告秦伯,貌似谦和,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定句否认了秦发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讲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利于君,敢以烦执事。

10、《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从地理地点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其实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11、《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牢牢抓住秦穆公欲兼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质,指点迷津,谆谆教导,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认为东道主,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了如指掌,理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12、《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言而无信、反复无常、不知恩义、背恩忘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46、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翻译下面语句。《指南录后序》
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缙绅、大夫、士聚集在左丞相府,没有人能拿出计策来。 2、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 国。 刚到元营,陈词不屈,义气激昂,元军上下很震动,元 军也未敢立刻轻视我国。 3、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18、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1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0、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2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三、填空:
1、《指南录》取《渡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
石,不指南方死不休息”命名。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翻译下列句子:《五人墓碑记》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这五个人,是在周蓼洲先生被逮捕的时候,被义 愤所激而死在这件事上的。
2、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大家不能忍受,将他们打倒在地。
• 3、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 4、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在 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
二、翻译下列句子:《烛之武退秦师》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 也矣。”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 如别人;如今老了,没有能力做什么了。”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在东方把郑作为边界后,又想扩大他西边的边 界,不使秦受损,将从哪里取得土地?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 易整,不武。
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人家,不 仁义;失去同盟,不明智;用混乱代替整齐, 不算武。
三、文学常识填空:
1、《左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 、 《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2、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人,先秦道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今存《庄子》分内篇、 外篇、 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1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14、有善始者实繁, 15、简能而任之, 16、吾所以为此者, 17、卒相与欢, 。 。



18、今者项庄拔剑舞,
19、大行不顾细谨,


20、 ,我为鱼肉,何辞为? 21、扈江离与辟芷兮, 。 汩余若将不及兮 , 。 22、 ,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23、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 者,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 , 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 2、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 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3、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4、故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5、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6、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7、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9、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32、 说…… • 33、大行不顾细 谨, 何辞为。
,未有封候之赏,而听细 。 ,我为鱼肉,
• 3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_______。 35、有善始者实繁, 。 36、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37、怨不在大,可畏唯人; 。
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作为边境,您知道那是 困难的,为什么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
3、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实力增加了,您的力量就相对薄弱了。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 亦无所害。 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使者 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危害。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 38、嗟乎!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 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 闻读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39、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而又有剪发杜门, _______________ ,其辱人贱行,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0、不然,令五人者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 安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 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 训, , ,亦曷故哉? 2、大阉亦逡巡畏义,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 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3、 ,不指南方不肯休。 4、故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 记, 。 5、 ,哀民生之多艰。 6、 亦余心之所善兮, 。 7、 路曼曼其修远兮, 。 8、怨不在大, ; ,所宜深慎。 9、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 2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 也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29、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0、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藉吏民,封府 • 库,而待将军。(成语:秋毫无犯) 3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我理应自杀,但是含垢忍辱而去。
4、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处境窘迫,腹中饥饿,又被紧急悬赏捉拿,天高地远, 叫喊也达不到。
• 5、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了就死了,但处境危险恶劣,纷纷出现,不是人世 间所能忍受的。 6、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将把它藏在家中,让后代的人读到它,同情我的志向。 • 7、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 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 作为臣子,主上受辱,臣子死有余辜;作为儿子,拿父 母给的身体冒险,死了也有罪责。 • 8、若余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 像我这样的人,到哪儿都能找到死的地方。
• 2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 也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29、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0、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藉吏民,封府 • 库,而待将军。 3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
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5、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9、亦余心之所善兮,
10、

, 吾将上下而求索。
11、居安思危,
12、
பைடு நூலகம்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默写 1、臣心一片磁针石,
2、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
,亦曷故哉? 。 。 。 。
4、亦以明死生之大, 5、汩余若将不及兮, 6、日月忽其不淹兮, 7、惟草木之零落兮, 8、 ,哀民生之多艰。
默写 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26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 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 怒而滥刑。 • 27、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 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谏太宗十思疏》)
10、 不念居安思危 , ,德不处其厚,情 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 也。 11、念高危, ;惧满溢, ; 12、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 ; 13、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以 。 14、项庄舞剑, 。/ ,我为鱼肉。
10、 不念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德不处其 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 流长也。 11、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 海下百川; 12、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 心以纳下; 1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1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如今人方为刀俎 , 我为鱼肉。
• 38、嗟乎!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 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 闻读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39、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而又有剪发杜门, _______________ ,其辱人贱行,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0、不然,令五人者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 安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 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