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谈“趣”.docx

合集下载

相声之古诗词趣谈(合集8篇)

相声之古诗词趣谈(合集8篇)

相声之古诗词趣谈(合集8篇)篇1:古诗词趣谈古诗词趣谈大全甲:好久不见最近忙什么呢?乙:我最近正在研究古诗词。

甲:为什么突然间对古诗词有了兴趣呢?乙:哎,别提啦!前几天几位老友聚会,一位朋友根据我的谈话说了两句古诗。

甲:什么古诗?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甲:就这么两句诗就激起了你对古诗词的兴趣。

乙:是啊,我不理解这两句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甲:这你都不懂还研究什么古诗词。

乙:那你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离题万里。

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你说的话让人听不明白。

乙:高才呀,你这样一解释确实让我茅塞顿开。

甲:这都不懂,你研究的是古诗词哪一方面?乙:太多啦!甲:能说说吗?乙:张口就来,问什么答什么。

甲:带数字的每个字来一句。

乙:没问题。

甲:带“一”的。

乙:“碧玉妆成一树高。

”甲:带“二”的。

乙:“二月春风似剪刀。

”甲:带“三”的。

乙:“白发三千丈。

”甲:带“四”的。

乙:“四面荷花三面柳。

”甲:带“五”的。

乙:“五月人倍忙。

”甲:带“六”的。

乙:“毕竟西湖六月中。

”甲:带“七”的。

乙:“七月七日长生殿。

”甲:带“八”的`。

乙:“平林云鸟八窗秋。

”甲:带“九”的。

乙:“疑是银河落九天。

”甲:带“十”的。

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甲:带“百”的。

乙:“采得百花成蜜后。

”甲:带“千”的。

乙:“千山鸟飞绝。

”甲:带“万”的。

乙:“”万里长征人未还。

乙:怎么样(得意地点点头),满意吗。

甲:马马虎虎吧,用数字来一首完整的行吗?乙:太容易啦。

甲:真的?那你来说说看。

乙:“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这太多啦。

”甲:不错,不错。

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来两句行吗?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甲:这是宋朝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

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诗词谈“趣”

诗词谈“趣”

诗词谈“趣”东海一枭§§一、理趣台湾诗人余光中曾在一篇散文中将朋友分为四类:正派又有趣;正派而无趣;不正派而有趣;不正派又无趣(大意)。

人而无趣,纵然各方面都好,也不招人喜欢,老枭有个朋友,一身正气一脸圣人,我虽很珍惜彼此的友谊,平时却怕来往。

同理,诗而无趣,便如朋友太古板、美人无韵味,不可爱也。

故老枭以为,诗,不论抒情言志谈禅说理,都要有趣才好,才有魅力、易感人。

诗词之趣类型甚多,概乎言之,曰理趣、谐趣、奇趣、情趣、真趣、灵趣。

先谈理趣。

严羽名言: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将趣与理对立起来,片面了。

情感与理性乃心理活动两种基本形式,诗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向显形,当然不能排除理性成分。

唐诗重神韵,宋诗崇理性,后人每以此厚唐薄宋,是站不住脚的。

老枭以为,诗不妨议论,不妨说理,只要说得有趣、讲得够味就好。

袁枚《诗话卷三》:“或云:诗无理语,予谓不然。

大雅:于缉熙敬止、不闻亦式、不谏亦入,何尝非理语?何等古妙?文选:‘寡欲罕所缺,理来情无存’、唐人‘廉岂沽名具,忠故有时愚’。

又,宋人:‘独有玉堂人不寐,六箴将晓献宸旒’。

亦皆理语,何尝非诗家上乘?”。

老袁的话我赞同,可惜所举之例太不高明。

什么“寡欲罕所缺,理来情无存”、什么“廉岂沽名具,忠故有时愚”,无形象,无诗意,淡乎寡味,低劣之极!现在也有些评论家,只要见到说理的诗,不管有设有趣,一概归类为理趣诗,甚是可笑。

杜甫“江山如有待,花木自无私”,说江山花木似乎等待人们去欣赏,说明大然的无私和有情,形象可感,生动有趣,他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挑花逐水流”,提醒人们别象柳絮桃花一样经不起风浪的考验,见风使舵,均极富理趣。

朱熹的《春日》,写春游,也充满理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人沐浴在无边春色中,大自然处处饱含蓬勃的生机和生命力,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成了一切初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古典诗词中的理趣诗词的理趣,是指诗词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诗词的理趣与哲理诗不同,它仍然通过叙事、描景和抒情来表现。

一、写景咏物诗中的理趣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

此诗前两句写景,景中寓理;后两句言理,情理兼融。

诗人在再现良辰美景时,着意于将自己感悟到的理念,不露痕迹地含蕴其间,诗中谈的是一只画眉鸟的感受,通过山林生活和金笼生活的比较,表达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禁锢人才的憎恶与否定、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此诗与其说是谈画眉鸟的感受,一只鸟的生活选择,倒不如说是诗人据此对人生的感悟,是诗人的人生选择。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此诗是抒发作者登上飞来峰上宝塔后的人生感受。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二、生活抒怀中的理趣王安石《午枕》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敧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梦醒时分的感受,以极其清美的诗笔描摹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场景:午梦初醒时的所见、所感、所思。

首句“簟欲流”写竹席花纹清凉如水,次句绘红花枝影映上帘钩的情景。

三、四句写主人公的午梦被“窥人”的小鸟所唤醒,梦境的悠远美妙,由于醒来时美妙梦境已不复存在,诗人所见唯隔水连绵起伏的山峰,于是触发了婉转的、难以言说的清愁。

这首诗对新旧事物的更迭、世事的沧桑变化,富贵荣华的兴废起落有着深刻的见解,其中含蕴着深深的理趣。

幽默诗词 搞笑改编古诗大全笑死人

幽默诗词 搞笑改编古诗大全笑死人

幽默诗词搞笑改编古诗大全笑死人有趣又搞笑的古诗词如下:1、《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用反诘的语气去探究琴声的由来,虽浅显易懂,但是十分有趣。

2、《梅》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这是一首咏梅诗,以诙谐幽默的笔调说梅,其中以后两句最为著名。

因为一时间的错误认识了林和靖,因诗人们都附庸风雅,因此被人们谈论到今天。

3、《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山中的趣味生活,通过对于山中山峦、烟雾、归鸟等诸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惬意之情。

4、《临平道中》道潜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临平道中》是一首写景诗。

这首诗写近景笔触细腻,写远景画面开阔,亦诗亦画,饶有趣味,诗中通过风吹蒲草、蜻蜓欲立和藕花无数几个方面,把远、近、动、静结合起来,由近及远,从动到静,生动地描绘了临平山下初夏时的秀丽风光。

5、《花院》赵与滂拆了千秋院宇空,无人杨柳自春风。

蔷薇性野难拘束,却过邻家屋上红。

这首诗描写蔷薇爬上邻居屋顶开花的情态。

但诗人不这样直写,而是以拟人修辞法,将蔷薇人格化,使其带有人的生命情态,从而化平淡为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蔷薇攀屋开花的情状。

搞笑的诗句搞笑的诗句搞笑幽默诗词的诗句有如下:1、金鸡报晓明代:朱元璋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译文: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把太阳呼唤出幽默诗词了,扫清了残星和晓月。

2、咏雪清代:郑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译文: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个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没有无数,雪花飞入梅花中都不见了。

3、麻雀清代:李调元一窝一窝又一窝,三四五六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译文:一窝一窝又一窝,三四个五六七八窝。

诗歌趣谈

诗歌趣谈
云对雨,雪对风。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 玩水。
绿竹对 苍松。
明对 暗, 淡对 浓。 家对 国, 武对 文。
祥云对 瑞雪, 滴露对 垂虹。 雨打对 风吹。
பைடு நூலகம்
回文诗
又叫璇玑图诗。《璇玑 图》纵横八寸,五彩相宜, 共八百四十一字,排成纵横 各为二十九字方图,无论反 读、横读、斜读、互读、退 一字读、迭一字读,皆成章 句,可行三、四、五、六、 七言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 引起了后世不少人的兴趣。 回文诗最著名者,莫过于 前秦时窦滔之妻苏蕙的《璇 玑图》。
在甘肃天水,至今人们还吟唱一种 《苏氏蕙若兰织锦回文璇玑图》。
去日深山当量妻夫归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妻嘱不身情贵 阳婆结夫配早织垂时恩上何米语 侣发年夫与锦归去双少深柴夫谁 好伴奴迈回要凄可寒泪中久料我 岂赦寻文身孤本衣怜家上至别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归想天今枕日离 子天冷淡尚鹤谁更不久地同鸯鸳
逆挽诗:
长安城郊的灞桥亭设宴饯别。 一位童生高声吟道: 东边一带杨柳树, 南边一带杨柳树。 西边一带杨柳树, 北边一带杨柳树。 任你柳丝千万条, 怎么系得行人住? 这家母亲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子个个都是贼, 偷得蟠桃献母亲。
十七字诗:
俗称三句半。
太守出祷雨, 万民皆喜悦。 昨夜推窗看: 作诗十七字, 被责一十八。 若上万言书: 发配到辽阳, 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落泪: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昨日谣》:
昨日会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诗词趣话(五篇模版)

诗词趣话(五篇模版)

诗词趣话(五篇模版)第一篇:诗词趣话【一】解缙,江西吉水人,明代第一大才子,《永乐大典》的主编。

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诙谐恣肆,淋漓酣畅。

留下了很多的诗联趣话。

1、咏鸡冠花。

一日,解缙陪皇帝出游,皇帝要解缙以“鸡冠花”为题吟诗。

解出口一句:“鸡冠本是胭脂染”;有人提醒,不是红的,是白色的。

解于是吟第二句:“今日为何淡淡妆”?接着解又作出解答:“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白头霜”。

2、咏“有喜”诗。

解缙曾奉旨替朱元璋写一首《有喜》诗。

他第一句写道:“君王昨夜降金龙”,这是把皇子比喻为金龙。

但朱元璋看了说:生下的是个女孩儿。

解缙略加思索,笔锋一转又写道:“化作嫦娥下九重”,用一个“化”字便改男为女,真是天衣无缝!但朱元璋又说:已经死了。

解缙立即露出叹惋的神情,马上又走笔写道:“料是人间留不住”,对噩耗的处理多么妥帖,她又回到天上去了。

朱元璋接着又说:已经把她抛到水里去了。

解缙随即挥笔写出最后一句:“翻身跳入水晶宫”。

明太祖朱元璋边看边说边思量,觉得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构思十分奇妙。

他反复吟诵,赞赏不已。

3、咏雪僧。

一次雪地玩雪。

众人将雪团成一个和尚,请刚路过到此的解缙作诗。

解随口吟道:“此僧从未入娘胎,昨夜天宫降下来。

暂借此间投一宿,明朝日出返天台”。

4、钓鱼诗。

一次,解缙随永乐帝去钓鱼。

钓了好久都未钓着。

永乐帝有点愁闷。

解缙见了,作了一首《钓鱼》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一抛荡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5、献宝诗。

一天,永乐帝下诏,所有在朝文武官员,7天内务必每人向皇帝献宝物一件。

众官听旨后,不敢怠慢,派人到处征集稀世珍宝。

只有学士解缙无动于衷。

一晃限期已到。

众官员一个个向永乐帝献上宝物。

轮到解缙时,在众目睽睽之下,解缙不慌不忙地从袖筒里摸出一个小纸包,双手捧着献与皇帝。

永乐帝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一看,是一小撮谷物,便露出愠色,责备解缙:“此乃常物,何谓宝也”?解缙从容不迫地朗声说道:“此宝真是宝,人皆不可少。

诗词趣话——精选推荐

诗词趣话——精选推荐

诗词趣话诗词趣话趁韵诗⼈权龙褒 唐中宗景龙年间,有⼀位将军名叫权龙褒。

他本是个武将,⽂才不⾼,却偏偏喜欢作诗,作诗时却⼜不懂得⾳律,因⽽常常闹出笑话。

为此,唐中宗与⼀些⽂⼠在⼀起作诗之时,也就不想让他参加,⽽他⾃⼰却偏偏雅兴颇⾼,主动要求参加。

因此唐中宗常常称呼他为“权学⼠”。

⼀次,他因为受亲属牵连,被贬出朝廷到边远的地⽅去,回来以后,他为了显⽰⾃⼰的才华,就向皇帝献了⼀⾸诗。

诗说: 龙褒有何罪,天恩放岭南。

敕知⽆罪过,追来与将军。

这诗既说⾃⼰⽆罪,⼜歌颂皇帝对他的天恩,逗得唐中宗哈哈⼤笑。

由于他知道⾃⼰不懂韵律,作诗时常常不讲平仄韵律,所以他也就特别谦虚。

别⼈只要⼀谈到他写的诗,他总是说:“趁韵⽽已。

”有⼀次正当盛夏,他参加了皇太⼦举⾏的赋诗宴会,写了⼀⾸题名为《夏⽇》的诗,其中有两句说: 严雪⽩皓皓,明⽉⾚团团。

⼈们⼤惑不解,问他说:“夏⽇何来严雪⽩皓皓呢,⽉亮⼜怎么会像⼀个⽕团⼦样呢?”他解释说:“趁韵⽽已。

”于是皇太⼦马上提笔写了⼀⾸诗来讥刺他: 龙褒才⼦,秦州⼈⼠。

明⽉昼耀,严雪夏起。

如此诗章,趁韵⽽已。

由此他还闹出了⼀个更⼤的笑话,他曾经写了⼀⾸《秋⽇述怀》诗说: 檐前飞七百,雪⽩后园僵。

饱⾷房⾥侧,家粪集野螂。

这⾸诗“僵”与“螂”倒是押韵了,但是说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特别诗题名为《秋⽇述怀》,诗中⼜是抒的什么情呢?谁也看不懂。

于是⼈们不得不向他请教,他解释说:“第⼀句,我写的是鹞⼦在檐前飞过,整七百个;第⼆句,我看见洗过的衬衫挂在后园⾥,洁⽩如雪,所以我说‘雪⽩后园僵’;第三句,我写吃饱了没事⼲,在房⼦⾥侧⾝⽽卧睡⼤觉;第四句我写在屋⾥⼤便,招来了⼀批推粪的野蜣螂。

”权龙褒所写,也许是真有其事,但这⽆疑是在糟蹋诗,只能令⼈作呕。

权龙褒为什么会写出这种所谓的“诗”来呢?⾸先是,他不但不懂⾳律,更不懂诗,也不知写诗需要怎样的感情,该描写什么样的题材,形成什么样的意境,锤炼什么样的语⾔。

搞笑古诗词.docx

搞笑古诗词.docx
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在 80 岁时娶了 18 岁的一个美女为妾。当时和他在论 坛上常有诗词唱和的著名词人苏轼和众多词友去拜访他,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当即 和了此首打油诗。
《西江月·遣兴》 宋代: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的字面看,好像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骨子里却透露出他那不满现实的思 想感情和倔强的生活态度。词人借醉酒而大发牢骚,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 处境的不满。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和愤慨,呈现出词人的耿介、 旷达的性格。
搞笑古诗词 《咏雪》 张宗昌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 张宗昌是个典型的大老粗,他偶尔作诗,也是快人快语。有一天,他望着窗 外的鹅毛大雪不由诗兴大发,写下此诗,此诗尽管意境较差,但颇有些豪迈之气。
《无题诗》 苏轼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人间,不光有东坡肉,还有竹笋焖肉。这首诗把东坡居士享受美食,热爱生 活的情景展现了出来。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杜甫 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我写这首诗时,我的年岁已过半百了,这时恰是秋天的收获之季,我应该不 会饥寒交迫了。请问你高已刺蜀(彭州牧),你何时才解救我(兄弟)的急难?
《菩萨蛮·其四》
韦庄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表面上很旷达,有人生苦短,宜及时行乐的意思, 实际上用在这里是反语。韦庄的生命态度极其认真,在词中故意说跟自己生命状 态完全不同的话,反而显得更加的沉痛。意思就是,你干嘛要那么认真啊,还不 如多喝点酒,多快乐点,傻笑点。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四陈友冰一、何谓理趣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

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须多加分析即可看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旨在惊叹庐山瀑布的神奇壮观,重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夸张、想象等浪漫手法来完成的。

西林壁是庐山西林寺的一座墙壁。

苏轼此诗与西林寺并无关系,也是抒发在庐山生发的感慨。

这种感慨并非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夸张庐山瀑布的壮美神秀,而是意在阐述自己由此生发的人生感受:前两句是要告诉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各异;后两句则揭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个生活哲理。

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首浪漫主义杰作的话,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首充满理趣的哲理诗。

所谓诗中的理趣,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这里要指出的是:诗中的理趣与哲理诗不是同一个概念。

哲理诗主要用来阐发某种人生哲理,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而非描景、叙事和抒情;诗中的理趣只是诗中蕴含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某种领悟,其表现手法并不排除叙事、描景和抒情,甚至主要是叙事或描景抒情。

像我们熟悉的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歌主要叙述诗人隐居中的感受,其中像“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都蕴有丰厚的人生哲理,且不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和其中含蕴的归隐之趣,“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表达的老庄忘言之境,即使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类描述,它也意在告诉我们:鸟倦飞而知还,夕阳西下时刻也飞回山峦。

诗歌趣谈

诗歌趣谈

诗歌趣谈A、诗歌形式:一、回文诗:1、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春》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日月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日月长;长月日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二、藏头诗:1、从古至今,藏头诗多在民间流传,或散见于古典戏曲、小说。

如《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暗藏“卢俊义反”四字,广为传播。

结果,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

口占四句卦歌: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2、文人士大夫中也不乏藏头诗高手。

比如明朝大学问家徐渭(字文长)游西湖,面对平湖秋月胜景,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其中就藏头“平湖秋月”四字。

三、打油诗:1、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

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的诗均称为打油诗。

2、相传苏轼长的是马脸,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

苏轼首先发难: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

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3、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智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大为光火,解缙忙在一旁恭维: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直说得朱“龙颜大悦”。

4、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贪图宝贵,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诗词的理趣与谐趣剖析共20页文档

诗词的理趣与谐趣剖析共20页文档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诗词趣话

诗词趣话

诗词趣话-----调侃古人(廿一~廿五)一、索性“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有名句“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一作:曲径通幽处)据宋人吴可的《藏海诗话》载,“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原文并非如此,吴可说:“苏州常熟县破头山有唐常建诗刻,乃是“一径遇幽处”。

盖唐人作拗句,上句既拗,下句亦拗,所以对“禅房花木深”。

‘遇’与‘花’皆拗故也。

”。

余曰:古人也会“破罐子破摔”。

信哉!二、都是月亮惹的祸白乐天云:“遥怜天上桂华孤,为问姮娥更寡无?月中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只一棵吴刚已伐了若许年,再种两棵,吴刚怕要累死了!还是老杜心疼人,他在【一百五日夜对月】中说道:“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余曰:乐天栽树老杜斫,都是月亮惹的祸!三、东坡吃草杨万里《诚斋诗话》载:东坡谈笑善谑。

过润州,太守高会以飨之。

饮散,诸妓歌鲁直《茶》词云:“惟有一杯春草,解留连佳客。

”坡正色曰:“却留我吃草。

”诸妓立东坡後,冯东坡胡床者,大笑绝倒,胡床遂折,东坡堕地。

宾客一笑而散。

余曰:所谓干群关系,惟东坡得法,真的是打成一片了。

四、浮名所累宋仁宗不喜浮艳虚华之文。

柳耆卿很有名气,尤其是他的《鹤冲天》词:“黄金榜上。

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流传很广;这一年,柳耆卿参加科考。

宋仁宗看了他的名字,就说:“且去低斟浅唱,要这浮名何用!”此后,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混迹于秦楼楚馆,直到景祐元年方及第,后改名永。

(事见《能改斋漫录》)柳永晚景凄凉,死后由歌伎集资埋葬;余曰:柳永放荡不羁,词章华丽,终是为浮名所累。

曾咏之曰:浅斟低唱累浮名,死后犹亏歌女情。

三秋桂子飘香远,十里荷花映西戎。

五、叫我“张三影”张先,字子野;有人对他说:“世人都管您叫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

诗歌中的闲情逸趣.doc

诗歌中的闲情逸趣.doc

诗歌中的闲情逸趣古代的诗人不仅认为“诗言志”,也认为“诗缘情”,前者是一种政治理想,后者是一种生活情趣。

在追逐名利的同时,诗人们又憧憬着超脱现实的生活,渴望在现实世界里开辟出一方心灵的净土。

抒写闲情逸趣的诗歌就这样应运而生。

“闲适”是一种创作心态,是古人在跳脱冗杂尘世,功名利禄的藩篱后,反观生活的静谧与单纯,内心油然而生的闲情逸致。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诗人真正实现了一种艺术化的生活,他们不仅与大自然的花鸟鱼虫打交道,而且还在空闲之余游山玩水,对园林建筑、琴棋书画等技艺更是了然于胸。

这些不仅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更成为触动诗人性灵的媒介。

内心的“闲情”是诗人最真切的生命感受,是一种难得的审美体验。

本期我们为大家选取了不同时代的三首闲情逸趣诗歌,在这三首诗歌中,诗人的心态不同,风格各异,但是都抒写着属于他们的独特的内心图景,让我们一起走近古代人的闲情逸趣中,体味不一样的世界。

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①,山中发红萼。

涧户②寂无人,纷纷③开且落。

【注释】①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

辛夷,落叶乔木。

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迎春花。

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

白色者名玉兰。

紫者六掰,掰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

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

②涧户:涧口,山溪口。

③纷纷:他本作“丝丝”。

【赏析】这是王维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辋川集》是王维辋川山水诗的集成,作于开元末年。

王维中年以后,隐居辋川,过着亦官亦隐、啸傲林泉的山居生活,诗人十分喜爱辋川风景,每每流连,用他那画家的眼睛去捕捉辋川的美景、用音乐家的耳朵去悉听大自然优美的旋律。

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诗人善于从小处着手,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以细致精美的笔触写出了所见之景,而且往往从景物描写中透出诗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这首《辛夷坞》就是其中的翘楚,诗的首句“木末芙蓉花”,提到了辛夷花,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形状好似毛笔,所以用“木末”来形容木芙蓉的姿态很是恰当贴切。

漫说诗词的趣味

漫说诗词的趣味

漫说诗词的趣味诗要有诗味,最早是南朝梁·钟嵘在《诗品》中提出来的,他在论述诗的源流发展中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巧妙地运用赋比兴的方法,“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我们《北京诗苑》在1995年改版的第一期刊登杨金亭同志《诗味新意大体合体》一文,二十年来一直作为创作和选稿的准则。

诗味是什么?他的文章没有直接回答,但指出诗味的浓淡有无是诗和非诗的分界。

体现为“诗中流动着的那种个性鲜明的情绪美、意境美、音韵美”,“产生摄人心魄的魅力”。

他说“有诗味必有情”,是“诗人真情的流露”。

他说感情假的诗“索然无味”;“像出土文物一样”的诗,带着“霉味”。

总之,诗味有有无、浓淡、好坏之别。

经过多年的写作实践和学习思考,我以为构成诗词审美的要素有四,即真情、新意、诗味、韵律。

诗味是重要元素之一。

“滋味”源于舌辨之味,多种多样,民族的习惯以“五”概括,称“五味”(酸、甜、苦、辣、咸)当然还有未概括在内的如“鲜、涩”等。

心受之诗味如何分辨?历来对诗趣的提法很多。

唐·王昌龄:“诗有三格,一曰得趣,二曰得理,三曰得势。

”(《诗中密旨》)严羽说:“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沧浪诗话》)一般地说,“趣”和“味”,概念不同,“趣”有五义(旨趣、兴会、风致、趣向、行动),“味”则只指“滋味和意味”;各自组合,更显奥妙:“乏味”是无情意,“无趣”是没面子;“风味”指特色,“风趣”即幽默。

但“趣味”一词,则表现出同一性,《辞海》的解释是“情趣和意味”。

举例之一是叶适《跋刘克逊诗》:“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语言之外。

”言外之趣,即言外之味。

王昌龄的“得趣”、严羽的“兴趣”也是说诗味。

甚至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也指诗味出来了。

把诗味、诗趣都讲成诗词流露出来的趣味,应该允可。

从这样的角度审视,依汉语以“五”概全的惯例,试谈“五趣”:一曰真趣。

古诗说“趣”

古诗说“趣”

古诗说“趣”古诗说“趣”清代黄周星载《制曲枝语》中说:“今人与情境之可喜者,辄曰‘有趣,有趣’。

则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感人者”。

看来古人作诗颇重诗趣,舍此讽诵吟咏便觉无趣,味之生厌。

诗趣最为突出的有“机趣”、“谐趣”、“傻趣”、“理趣”、“童趣”等五种。

一、机趣诗人匠心独运,作精妙的构思,能显示高超的智慧,使人从其诗中巧中见趣。

如清人徐子云的《算法大成》中有首数学诗《算来寺内几多僧》:“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着,算来寺内几多僧。

”这首诗虽然谈的是数学运算,但却有文学色彩。

首先,它的韵脚造成了上口易记的语势;其次,使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形象,把人带入了有诗味的想象之中。

山林,古庙,给人感觉深远。

有庙必有僧,多少僧?诗中暗示可以算出。

这样,人们在学习数学中,同时受到了文学的熏染。

二、谐趣谐趣的诗的主要特色是:庄谐杂作,幽默风趣,有的语言犀利泼辣,讽刺性极强。

如崔旭的《捕蝗谣》:“捕蝗捕蝗,官隶齐忙,掘地纵火蝗飞扬。

官要供给,隶要酒浆,官隶践踏苗已僵。

吁嗟乎!蝗未死,苗已僵,捕蝗之蝗甚于蝗!”这首民歌,采用民谣歌体写作,因而轻快、活泼、尖锐,富有谐趣。

诗的前六句是第一部分,以官隶“捕蝗”的结果与造成的危害作比照,揭露官隶对农民的盘剥。

诗人将官隶们捕蝗的结果与造成的危害放在一起,以他们实际所干的勾当拆穿他们表面所打出的旗号,暴露他们的虚伪、丑恶和可笑,这就达到了嘲讽的目的;加之作者又把这种暴露付之于轻松活泼的民谣语言,寄愤慨和轻蔑于嘲弄之中,因而饶有趣味,令人既笑又恨。

诗歌的后四句是第二部分。

诗人以“蝗未死”与“苗已僵”的鲜明比照为基础,痛斥官隶是比蝗虫还要可怕的“蝗虫”,比喻以害喻害,把严正之态和取喻之智统一在一起,又一次喷发出令人既恨又笑的喜剧谐趣。

三、傻趣傻趣,即故作憨态痴语,不合常态,亦违常情,然而这反而显出超越常态的饶有别致,突破常情的真实可贵。

谈诗趣及表现诗趣的方法

谈诗趣及表现诗趣的方法

谈诗趣及表现诗趣的方法诗趣是诗基本而重要的元素之一。

如标语口号似的“诗”,就象白开水。

难得让人啐读。

前人论诗,很注重诗趣。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

”(李贽《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世人所难者惟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夫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淺”。

(袁宏道《序陈正甫<会心集>》)“诗以兴趣为主,兴到故能豪,趣到故能宕……每爱唐僧怀素草书,,兴趣豪宕,有椎碎黄鹤楼,踢倒鹦鹉洲之慨。

使僧诗皆入怀素草书,斯可游戏三味,与李、杜、王、孟之席,惜吾未见其人也”。

(贺贻孙《诗筏》)“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

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

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

(李渔《闲情偶记·重机趣》)诗重“趣”字,但何谓“诗趣”?前人论述,讳莫如深,谓“善说者不能下一语”,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余深思比较之,以为“诗趣”是指诗中新鲜别致的描写,给予读者以特殊的美感和无尽的遐想,如食别致的佳肴,滋味无穷。

具体说,诗趣表现如下几方面:1.以捕景新奇见趣。

诗人手疾眼快,善于从平常生活中拍摄下新鲜有趣的细节,在一瞬间留下永恒。

如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有蜻蜓立上头。

”又《闲居初夏午起》“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蜻蜓立于小荷尖上,儿童捉柳花,平中见奇,常中见新,一入小诗,便成定格。

清徐增云:“好诗应在一刹那上揽取,迟则失之。

”此乃知诗之语。

2.以白描逼真见趣王昌龄《采莲曲_》:“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逼真地描绘出采蓮少女们美丽、天真和活泼,充满青春活力,以及蓮塘人少儿莫辨,变幻莫测的境界,生动的意趣令人仿佛一进入童话境界,久久难忘。

中国古代诗词的诗趣

中国古代诗词的诗趣

中国古代诗词的诗趣中国古代诗词的诗趣中国古代诗词直抒胸臆者不在少数,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为国捐躯的浩然正气。

然大多含蓄蕴藉,如果你不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故事恐一时难以理解。

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初看,这是一首咏物诗,感叹时光不居,红花易凋。

但狂风吹花自然之事,花落果成令人欣喜,纵不如此,又与你杜学士何干。

其实,与杜牧的关系大了。

相传风流倜傥、疏狂不羁的杜牧早年游湖州,参观民间水戏,路见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长得十分可爱,因年幼而未娶。

杜牧与女孩的母亲约定,十年之后来娶。

孩子的母亲说:“十年后君不来,该当如何?”杜牧给女孩的母亲写了一纸协议,约定杜牧十年后他没来,女孩可自行许配人家。

十四年后,杜牧如愿以偿做了湖州剌史。

找到了当年的女孩,想要娶她,不想女孩三年前已经嫁人,并有了两个孩子。

杜牧很生气。

但想到此时强娶会惹出事端,况且是自己违了约定,晚来了四年。

最后,又给了女孩厚礼,此事算是圆满结束。

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杜牧的心里难免伤感,自责让自己后悔终生的迟到。

惆怅之余,作此诗,题名“叹花”,其实“叹女”。

诗开篇一个“自”字表达了对自己的自责。

二句中“不须惆怅”正表明了骨子里的惆怅与伤感,四句“绿叶成荫子满枝”的“子”语含双关,明指果子实指子女。

不知此诗背后的故事,你就很难理解杜牧那痛彻心扉的自责、惆怅与感伤。

这种惆怅其实是与春的归去没有多大关系的,无非是怀人的由头而已。

朱庆馀,中唐后期诗人,越州(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全唐诗》仅存其两首。

其中就有《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中写了一个新娘,新婚之夜,红烛不灭。

待到晨光熹微,新娘早早起来在烛光中梳妆打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拜见公婆。

此时,她的内心依然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打扮是不是漂亮,能不能讨得公婆的欢心。

关于诗歌的趣事

关于诗歌的趣事

关于诗歌的趣事第一篇:关于诗歌的趣事1.“身轻一鸟过”北宋汴京有个陈舍人,偶然得到一部旧本的《杜甫诗集》,他如获至宝。

但由于这本书保管不善,致使有不少诗句中的字都脱落了。

有一次,陈舍人读到《送蔡都尉诗》时,发现「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一句的「鸟」字后面少了一个字,他反复斟酌,始终不能断定那是什么字。

有一天,他和几位诗友谈论诗文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补上一个最恰当的字。

有人写出一个「疾」字,认为「疾」字最能表现蔡都尉轻快迅速的纵跳功夫。

有人认为不好,因为「身轻一鸟疾,枪急万人呼」上句的「疾」字与下句的「急」字,无论在读音或意思上都太接近,显得有点重复。

又有人写出「度」字,但陈舍人认为「度」字用在此处显得太生硬,也显不出身轻如鸟的特点。

有人更提出用「落」、「起」、「下」等字,但大家都不满意。

后来,陈舍人在别处找到了一本比较完整的《杜甫诗集》,翻到《送蔡都尉诗》一看,原来那句是「身轻一鸟过」。

用「过」字来形容蔡都尉跳得又高又快,像一只鸟在眼前飞过一样,确实恰当不过。

2.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春光好》一词中有一句曰:“红杏枝头春意闹”。

后代评论者极为推崇其中的“闹”字,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

”因为这个“闹”字生动的表达了春天的生动景色,并唤起了读者无限的遐想,也就是红杏枝头有何许春意,并最终以小见大的让人联想整个春意。

从而突出了整首词的境界。

所以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这首词时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也。

”3.鲁迅诗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

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这是鲁迅先生为悼念青年革命家写的小诗,作者改“眼”为“忍”,写出了被压抑的满腔愤恨;改“边”为“丛”使严酷的白色恐怖和斗争环境在程度上和气氛上得到了强化。

4.张先《天仙子》有句云:“云破月来花弄影。

”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张先抓住“弄”字来强调其在创造意境中的作用,从而使全句生动、活泼、新鲜,使感情融化于其中,使景物拟人化,从而创造出意境浑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诗词的理趣与谐趣共20页文档

诗词的理趣与谐趣共20页文档
诗词的理趣与谐趣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被永 远肯定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谈“趣”东海一枭§§一、理趣台湾诗人余光中曾在一篇散文中将朋友分为四类:正派又有趣;正派而无趣;不正派而有趣;不正派又无趣(大意)。

人而无趣,纵然各方面都好,也不招人喜欢,老枭有个朋友,一身正气一脸圣人,我虽很珍惜彼此的友谊,平时却怕来往。

同理,诗而无趣,便如朋友太古板、美人无韵味,不可爱也。

故老枭以为,诗,不论抒情言志谈禅说理,都要有趣才好,才有魅力、易感人。

诗词之趣类型甚多,概乎言之,曰理趣、谐趣、奇趣、情趣、真趣、灵趣。

先谈理趣。

严羽名言: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将趣与理对立起来,片面了。

情感与理性乃心理活动两种基本形式,诗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向显形,当然不能排除理性成分。

唐诗重神韵,宋诗崇理性,后人每以此厚唐薄宋,是站不住脚的。

老枭以为,诗不妨议论,不妨说理,只要说得有趣、讲得够味就好。

袁枚《诗话卷三》:“或云:诗无理语,予谓不然。

大雅:于缉熙敬止、不闻亦式、不谏亦入,何尝非理语?何等古妙?文选:‘寡欲罕所缺,理来情无存’、唐人‘廉岂沽名具,忠故有时愚’。

又,宋人:‘独有玉堂人不寐,六箴将晓献宸旒’。

亦皆理语,何尝非诗家上乘?”。

老袁的话我赞同,可惜所举之例太不高明。

什么“寡欲罕所缺,理来情无存”、什么“廉岂沽名具,忠故有时愚”,无形象,无诗意,淡乎寡味,低劣之极!现在也有些评论家,只要见到说理的诗,不管有设有趣,一概归类为理趣诗,甚是可笑。

杜甫“江山如有待,花木自无私”,说江山花木似乎等待人们去欣赏,说明大然的无私和有情,形象可感,生动有趣,他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挑花逐水流”,提醒人们别象柳絮桃花一样经不起风浪的考验,见风使舵,均极富理趣。

朱熹的《春日》,写春游,也充满理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人沐浴在无边春色中,大自然处处饱含蓬勃的生机和生命力,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成了一切初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朱熹的《泛舟》,也是一首说理诗:昨夜江边春水生,朦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多,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借泛舟为例,让人去体会人生的某种哲理,比如,可以指读书,平日苦思不得,经过认真学习,忽然茅塞顿开。

这类理趣诗例,宋人集子里特别多,不再举了(何必为古人扬名?),下面举贤不避亲,自荐大作吧:《杂感其一》:医头医脚费周章,复古求洋觅药方。

最怕庸医瞎胡闹,妄施手术更添伤。

由于缺乏高瞻远瞩的指导思想,“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之路屡入歧途,百弊丛生,渐成社会痼疾。

一味德治、三讲,做政治思想工作,恰似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终非治本之方也。

从以上例子可见,诗要有理趣,便要寄理于象、寓理于形、融理入景,使哲理、思想与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用意象说话。

§§二、灵趣按顺序,此贴应谈诗词谐趣的,然而原创评论班竹风笛要我谈谈纯诗,且一口一个枭大哥,叫得老枭心软如绵,那就放弃规则,先谈纯诗──灵趣诗吧(在老枭字典里,纯诗与灵趣诗,同质异名者也)。

在《关于纯粹的诗》一文中,老枭曾对“纯诗”、“纯粹的诗”之类说法置疑。

不过按辨证法观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彻底摈弃情感、思想,完全与社会、人生无关的“纯”,当然不存在,但相对的纯净、空灵、冷寂一些,纯心灵体验一些,还是可以的,正如瓦雷里所说:“纯诗的概念是一个达不到的类型,是诗人的愿望、努力和力量的一个理想的边界。

”与风笛美眉聊纯诗时,曾举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为例。

王维著名田园祖诗《辆川集》中,许多诗都充满灵趣,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花乃诗之媒。

花与诗的关系,便如酒与色、爱与怨一般,关系密切得紧。

历代诗人们或因花象征爱情、青春和理想而赞美它,或因花期短而惋惜生怜;屈原的香草群芳,抒的是拒同流合的高情,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在幻中包合人生的款款深情,朱熹的“万紫千”,象征着一切初生的美好事物;林黛玉的花,是借花己自身世⋯⋯,然而王笔下的辛夷花,既不烈也不哀怨,既不言志也不抒情,没有憧憬没有哀之情。

陶渊明淡泊了,“采菊下悠然南山”,有一点悠然自得的神情,而王冷寂得一悠然也没有了,空灵得空界限也没有了,令人之“身世两忘,万念俱寂”(明胡麟《薮内》),真乃“入禅”之作也。

王“晚年好道”奉,佛自,以禅宗度待世万物,大多数作,洋溢着禅意灵趣。

朱光潜在《中西在情趣上的比》一文中指出:是非哲学宣教之具,但之内若无哲学和宗教,则无法到达高妙之境(大意),这高妙之境,高者入禅,成禅境、灵境,冷寂空灵,无迹可求;卑者如僧,宣扬教理,阐述禅义,呆板枯燥,淡乎寡味矣。

老枭以为,所谓纯诗、灵趣诗,聊备一格可也,若一味强调空灵冷寂,一味追求超尘脱俗,一味以远离时代和现实人生为高,并不足取。

诗,还是要有感情、有思想、有哲理、有热度,有现实性的人间烟火和悲天悯人的生命关怀,这才是诗之正途和大道。

所以,这类讲空趣、讲超脱的纯诗,老枭极少涉笔。

凤妹子要我贡献纯诗,美眉之命难违,勉强找出两首稍稍空灵一点的,献丑了:独步曾借千山隐独踪,乘兴啸月最高峰。

轻挥竹杖敲天碧,绝响长传外太空。

翻译成新诗,就是:拄笔为杖独步万山丛中有时对月长啸有时乘兴登上高峰挥杖轻叩碧空有回音悠悠不自天空那来⋯⋯§§三、趣者,幽默也;趣者,有趣也。

克吐温:“幽默是地球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拒接受的,幽默使智慧灵活运”。

幽默,是一种高的情感活和美活,是心灵和智慧的火花。

不,幽默一,籍隶拉丁,五四后始入我国。

在文化中,幽默,名、。

古中,自《《》开始,趣之作,代不乏例。

随手来,如.》:“ 既矣,朝既盈矣。

非之,之声;方明矣,朝既昌矣,非方明,月出之光。

”凌晨两口子的,多么趣。

仙李太白《杜甫》:“山前逢杜甫,戴笠子曰卓午。

何故来太瘦生,只从前作苦”,郭沫惹老子在《李白与杜甫》中引此明李白多么瞧不起杜甫,其,此乃善意的侃,就象老常拿网友开刷一,都是善意的。

刘禹《竹枝》:“ 曰出西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采用音双关法写恋情,幽默新奇。

唐代科考需要走后门,形式之一就是“温卷”,即在考试之前先把自己的诗文送给某位名人,如果得到他的赏识,他就可以为你广为宣传,提高你的知名度。

朱庆余温卷时送给张籍一首诗,名为《闺意显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作者借新娘子来自比,不知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主考官的要求,风趣可喜。

袁枚《遣兴之一》: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作者以别出心裁的比喻、诙谐的笔调,表明自己作诗的态度和见解。

谐趣诗,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或揭示,或批判、或颂赞,或讽喻、或嘲谐、或可笑,或质实,或虚幻,千姿百态。

贺拉斯在《诗艺》中写道:“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

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诗人以谐趣感染、吸引读者,比板起脸来说教,自然高明百倍。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引了一首《戏咏箸》:“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

一世咸酸中,能知味也否”。

嘲讽官场中病态人格,可谓谐趣诗中的上品。

每逢过年过节,皆是各级官员最忙碌的时候。

平时不知干啥去了,现在却来访贫问苦忙个不了,对此长官作秀现象,老枭有《过年好》嘲之:满脸慈悲礼意加,访贫问苦乱如麻。

侠踪现处腾欢笑,公仆争当慈善家。

老枭还有一首《自嘲》,是含有性幽默的游戏之作,附上,博网友们一笑:叠出奇招智勇双,窗前明月似勋章。

男儿落魄无聊甚,且把欢场作战场!此诗固然格调不高,其中却蕴含着“英雄末路付红粉”的悲哀和无奈呀。

幽默感,是一个男人,特别是一个诗人极珍贵的品格之一。

那个男人富有幽默感,对美眉的吸引力一定加倍;那个诗人的笔下多一份幽默,便多一份灵气,多一分风趣,多一份生活气息。

遗憾的是,我们的幽默细胞并不发达,就诗词而言,在两千多年诗词长河中,谐趣诗不过是很不起眼的小小浪花耳。

历代以来,既无以谐趣(幽默)著名的诗人,也无一部幽默诗集行世。

或许是我们的体制和社会,缺乏让幽默自由成长的空气和土壤吧。

这里向诸位网友介绍一位当代一流谐趣诗人。

王云高,广西名作家,老枭忘年交也。

其人健谈善谑,极突梯滑稽之致。

且好美酒、恋奇书、爱怪石、耽禅悦、喜诗词。

其诗语趣言谐,油而不滑,奇而不怪,喜笑怒骂,皆成谐趣。

仿佛武林中邪派高手,奇招异式,层出不穷,含笑伤人,一剑封喉。

兹略举数例如下:精卫移山四季忙,汗溶春露翼秋霜。

无如岁暮传羹馔,不及黄鹂一出场!此《精卫与黄鹂》,嘲歌星也。

有教授诗曰:“寒窗滴尽十年泪,不及歌星一曲歌”,不及此诗蕴藉风趣也。

小密,小密,无须忸忸怩怩。

春光无限包厢,管他人王鬼王。

王鬼,王鬼,有权不行作废!此《调笑令.题双鸡照》,嘲老爷养小蜜也。

喙似刺人矛,爪是云手,奋然一击下长空,豪气冲牛斗!是非不思量,道德于何有?只凭老板作驱驰,身份同猎狗。

此《卜算子.苍鹰》,嘲帮闲帮凶狗腿子鹰爪孙也。

脸红脖胀步匆忙,嘶哑官腔口气狂。

莫笑新潮多妄语,几番考察下西洋!此《西洋鸭》,嘲官老爷们打官腔蒙人下西洋考察也。

§§四、真趣有的诗,或许没有奇幻的想象,没有幽默的趣味,没有空灵的境界,没有高深的哲理,没有深刻的思想,没有高超的技巧,然而,字字都从肺腑中流出,真趣洋溢,感人至深。

真趣,贵在一个真字,情真、景真、理真、意真、事真、气真。

王阳明说:“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譬如童子垂髫肃揖,自有佳致。

” 诗本质而言是一门抒情的艺术,情到极深极真处,自然产生极大魅力,什么意象呀通感呀节奏呀赋比兴呀,诸般技巧反而退居其次了。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记载:“吾乡有贩鬻者,不甚识字,而强学词曲,哭母曰:‘叫一声,哭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如何娘不应?’语虽俚,闻者动色”。

真可谓“口头语,说得出便是天籁”。

如《诗经》的“国风”、“小雅”里许多诗,便是如此,它们不是文人做出来的,而是“劳人、思妇、静女、狡童矢口而成者也”。

技巧,属于人籁、地籁,而真趣,则属于天籁。

如汉乐府《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竞渡河。

渡河而死,当奈公何。

据《古诗源》,这里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

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

妻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

”简简单单四句大白话,不见做作,不见人工,纯是本地风光,读来却无限缠绵,无限凄恻!又如汉乐府《上邪》,开头三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情如旭日,无遮无饰,喷薄而出,道出了古今痴情女子共同的美好心愿。

这类作品,往往不讲究修辞,而是将强烈的感情诉之于自然率直的语言,“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梁启超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