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韵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韵律美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有生命的整体,是作者鲜活的思想情感和潜在意识的体现。在阅读中,对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仅仅是感知和品味是不够的,还要体会到文章的意味,感悟语言的韵律美,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从而促进语言的内化、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力。下面就谈谈怎样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韵律美。

一、激发兴趣,悟意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是融合的、难以分割的,两者的关系是内在的、渗透的、互补的。一般来说,人的知识越丰富,认知结构越合理,情感会越充实,认知能力也越强。而文学和艺术是密切相关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首流动着的乐章,每个字符也就是一个跳动着的音符,包含感情的语言,鲜明的节奏感染力是巨大的,能达到诗文和音乐的和谐、统一。叶圣陶先生指出:“当范读的时候,要把文学中的精神理趣在声音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出深切的了解。”因而,教师在范读作品时,不仅要起正音,读出节奏和句读的作用,还需加进表情、眼神、手势等“佐料”以作渲染和配合。如,在阅读《最后一次讲演》时,教师的范读要充分体现这篇讲演愤激昂扬的语调、起伏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要有相应的语调顿挫,做出

发自内心的真情宣泄,而且要伴有必要的手势、表情和姿势。力求变课堂为讲坛,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情感层面深入到闻一多的内在精神世界,以获得精神营养和思想启迪。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矛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我国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也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情感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的主要职能是使学生把学习化作自己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在开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自行挑一些篇幅短小、文质兼美的文章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快速阅读后对文章有整体的感悟,初步体会到文章的意味,并告诉学生,在一篇文章里,有三种语句起着关键作用:一是与表达中心有关的句子,能够引起“我”的思考与共鸣;二是在记叙与描写过程中十分精彩的语句,有的是词语用得特别准确、精当,比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中“一脚一脚”的“脚”用得就比“步”准确,提醒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等,有的是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富有韵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五彩池》中写水池形状的部分;三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比如《三棵银杏树》一文的结尾,让人读后觉得意味无穷。理解并牢记这类关键

语句,才算是真正读过了这篇文章,才会有收获,这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初步感悟能力。

二、慢读精思,细品味

英国的波尔克曾说过:“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而中国文学强调的含蓄、耐人寻味、言尽意余,语言精练以及运用成语、歇后语、诗词中的名句来“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更需要学生在阅读时细读慢品、体会意蕴。文章所要表达的自然美、社会美、心灵美、艺术美等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对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悟出精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悟出文章内涵及有机联系,从而实现对文章的理性认识和情感的沟通。例如,《将相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要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这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绝大多数学生均认为蔺相如有可能撞也有可能不撞。从这句一方面可以看出蔺相如的机智,另一方面可看出其勇敢,但只要引导学生联系前文就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不可能撞的,因为他在临行前曾对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肯交出15个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他之所以佯装撞柱、与璧俱碎,是其抓住了秦王爱璧这一心理的高明之举,突出地表现了其超人的机智。再如《景阳冈》一文,描写武松三次躲过老虎的进攻时只用了一个“闪”字。为什么只用“闪”而不用“躲”呢?引导学生品析,至少有以下四种原因:①“闪”比“躲”快;

②“闪”是主动的,而“躲”是被动的;③“闪”表现为沉着、机智、勇敢,而“躲”则表现为胆怯、慌张;④“闪”是伺机进攻,“躲”是慌不择路。一个“闪”字,把人物刻画得何等成功!

三、竞赛练习,养成语感

在阅读中,教师巧妙地设立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后展开想象,触发联想,在联想中丰富美感和乐感,使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进行交流,产生共鸣,达到和谐,提高审美认识,挖掘作品中的情趣和理趣,使感情和思想认识结合起来,达到情操上的升华,不断地将思维活动引向深入。

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能逐渐把自己与他人加以区分,克服自我中心,并形成左右的空间概念。此阶段的儿童对竞争性游戏很感兴趣,在进行竞争游戏过程中兴趣盎然,并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因此,健全的激励制度是增强学生信心和勇气的源泉,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美妙的情感因素。在活动中以激励为主,经常表扬读得好的同学,让他们做到“美文共赏析”,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班级还定期开展评选“小小主持人”“优秀选手展评”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使班级形成“阅读情感场”。当学生尽情遨游书海时,当学生精心准备活动时,愉悦感和成就感充溢胸中,这又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大量地吸收、内化,丰富语

言积累,陶冶爱美的情操,锻炼思维、想象、记忆等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