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 9
七年级下册历史9课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9课教案:《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与民族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与民族关系的特点,掌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李贽思想等历史事件和人物。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李贽思想等历史事件和人物。
2.教学难点:理解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与民族关系的特点,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有哪些特点?(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授课内容(1)郑和下西洋①介绍郑和的身份和背景。
②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规模、航线和成果。
③分析郑和下西洋对后世的影响。
(2)戚继光抗倭①讲述戚继光的生平和抗倭事迹。
②分析戚继光抗倭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③引导学生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3)李贽思想①介绍李贽的生平和学术成就。
②讲述李贽的主要思想,如反对封建礼教、提倡人性解放等。
③分析李贽思想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①讲述明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如设立土司制度、加强边疆管理等。
②分析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特点,如民族融合、民族矛盾等。
③讲述清朝时期的民族政策,如设立将军、加强中央集权等。
④分析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特点,如民族融合、民族矛盾等。
3.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结合所学内容,讨论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与民族关系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提供借鉴?5.课后作业(1)熟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李贽思想等历史事件和人物。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式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一)郑和下西洋对话引导:同学们,如果你们身处明朝,会如何向外国友人介绍郑和的航海壮举呢?学生回答:可以讲述郑和的七次远航,介绍了他的和平使命和所到之处的文化交流。
初一历史下册第9课PPT
讲述了明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包括 与蒙古、女真等民族的战争与和平关 系。
讲述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 起义,以及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改革、明朝 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明朝与周边 民族的战争与和平关系。
事件三
XXXX年,法国大革命爆 发,革命浪潮席卷整个欧 洲,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知识点三:影响和意义
影响一
第9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事件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封建主义的衰落,推动 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意义一
第9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事件 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影响二
这些事件对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成为后世发展的重要基础。
意义二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 的历程和规律,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
问题一:你如何理解这一课的内容?
回答一
这一课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秦始皇统一六 国、汉武帝的扩张等,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学习目标
掌握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了解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分析明朝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 物,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 势。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 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 合素质。
02 第9课概述
课程内容概述
介绍了明朝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明太 祖朱元璋的崛起、明朝的政治制度、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历史七下9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西夏的建立及与北宋的关系 1、建立者:元昊 2、定都:兴庆 3、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
金的建立 1、建立者: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2、时间: 12世纪初期 3、定都: 会宁
女 真
金 灭 辽 和 北 宋
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金灭北宋<靖康之变>
公元1127年,金军再度南下, 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和 宋钦宗。北宋就这样灭亡了。
宋高宗
岳飞抗金
收复建康 郾城大捷
撼 撼山 岳易 家 军 难
思考: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 ?
图中铁铸的跪像,在杭州西湖边的岳 飞墓前,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为什 么让他们跪在那里?
BACK
大散关 大散关
金
淮水
南宋
辽
上京 西 夏 兴庆 西夏 兴庆 中都
金
北
东京
宋
临安
南宋
西夏
辽
西夏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 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 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 负担。 2、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 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 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 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 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 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金
北宋
南宋
民族政权的并立时代
政权名称 辽 西夏 金 北宋 南宋 建立 建立民族 时间 10世纪 契丹族 初 11世纪 党项族 前期 12世纪 女真 初期 960年 1127年 汉族 汉族 建立者 都城
阿保机 上京 元昊 兴庆
阿骨打 会宁 赵匡胤 赵构 东京 临安
课堂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手工业 的兴盛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篇——都市繁荣贸易旺
商业都市的发展
都市繁荣贸易旺——商业篇
商业都市:
开封和杭州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_________
经商时间不再 受限 早市 制,出现_________ 夜市 和_________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新的 商业区叫作__ 草市
探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 究 南宋临安则是人口达百万,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 一 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 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 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 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及 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呈 现一派繁忙景象。 下统一关门歇业。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 ,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
商朝的贝币
秦朝半两钱
古 代 银 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 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篇——千里沃野宜耕作
仔细观 察右图, 看看图中 的农民都 在从事哪 些劳动?
入仓
牛耕 灌溉 收获
扬场
插秧
《耕获图》
千里沃野宜耕作——农业篇
类 别 表 现
占城稻 粮食 ①越南引进________ 苏州和湖州 作物 ②______ 成为粮仓(苏湖 熟,天下足); 农 业 水稻 产量居粮食首位 ③___ 的发展 经济 ①_____ 棉花 的种植,由两广、福 作物 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 ②_______ 的栽培也有很大发 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 园
对外 ①港口多: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商 业 贸易 ②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 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的繁荣 ③政府重视: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总结+练习【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练习一、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
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1)城市: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2)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3)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外贸(1)港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发展》课后精练含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精练含答案【单项选择】1.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A.政治中心南移B.城市生活繁荣C.中央集权加强D.南方经济发展2.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
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阶梯的田地。
南宋时南方梯田的开垦()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3.(2019·湖北咸宁·15)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A.开封B.景德镇C.苏州D.泉州4.某一朝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生产精品瓷器的有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定窑合称五大名窑。
这一朝代指的是()A. 陏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宋元时期,城市发展起来。
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不下十个。
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 广州B. 开封C. 泉州D. 临安6.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 开封B. 北京C. 南京D. 临安7.南宋时,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的功能的市镇,如下图,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由此可知当时()A.文化发达B.手工业兴旺C.商业繁荣D.海外贸易发达8.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 蕃市B. 市舶司C. 蕃学D. 蕃坊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圆形方孔钱B.汉朝五铢钱C.唐朝开元通宝D.北宋“交子”10.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如下图所示纸币(纸币铜版拓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铁钱太重使用不便B. 活字印刷术发明C. 江南经济的发展D. 北宋商业活动频繁【材料解析】11.小华的学习小组搜集了很多中外学者关于宋朝的评价: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一书中说:“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1.“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织业、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A.两晋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2.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大发展。
下列现象属于这一时期的是()①出现了精美的四羊方尊②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辨别航向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
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A.宋代商业贸易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南宋国家统一D.宋代闻名世界4.“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C.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非常发达D.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5.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
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梯子;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灌溉。
南宋时南方梯田、圩田的开垦()A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6.下列关于宋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C.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D.棉花种植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7.景德镇陶瓷制品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之处享誉世界。
景德镇兴起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8.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它们还是当时的()A.重要粮仓B.著名瓷都C.著名大商港D.丝织业中心9.某学者在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3)造船业: _广__州_、_泉__州__ 、明__州____的造船业世界领先。还配备了先进 的 _指__南__针__ 。
3
(
)
造
船 业
开封
明州
广州
泉州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 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北方
南方 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1889-1975)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 动的时代⋯⋯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 的黄金时代。—— 罗兹·墨菲:《亚洲史》
②南宋后期,_______兴 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
进的棉纺织工具。
“牵弦以弹棉,令其匀细,卷 为小筒,就车纺之,自然抽 绪如缫丝状,不劳纫缉,织 以为布。自闽广来者,尤为 丽密。”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南宋的棉纺织技术达到了较 高的工艺水平
(1)纺织业: ①北宋时,南方的 _丝__织__业__ 胜过北方, __四__川__、_ 地区的丝织业发 达。江浙 ②南宋后期,棉__纺__织__业_兴 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
(1)图一南宋《耕织图》反映了南方农业的发达,当时南方种植的优良水稻 品种是什么?重要的粮仓在哪里?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占城稻。太湖流域。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北方)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南方)。 (2)图二是打捞出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模型。宋代政府为发展海外贸 易采取了哪些措施?穿越时空,作为南宋时期的一名船员,你能跟随船队 到达哪些地方?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东到日本、朝鲜, 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第1页(共23页)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邻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XXX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研究。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A.B.C.D.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A.B.C.D.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XXX11.下面常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开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揣度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南宋诗人XXX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第2页(共23页)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七年级历史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福建泉州 出土的宋 代海船
手工业的兴盛 小结:
纺织业: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江南成为制瓷业的重心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制瓷业:
造船业: 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二、心灵手巧技术高——手工业的兴盛
自学学习二:阅读课本P41-42的相关内容,思 考宋朝在手工业有什么突出的成就? 纺织业:蜀地 丝织品 “号为冠天下”;
市舶司
海外贸易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概况: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 朝鲜、日本 重要来源
2.海外贸易的兴盛:
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 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阿拉伯半岛 泉州
非 洲 东 海 岸
广州、泉州 著名的商港:______________
广州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 市舶司 ,加以管理。 设立__________
知识小检测
1、“苏湖熟,天下足” 中的“苏”“湖”分别指的是 哪个地方? 苏州、湖州 2、宋代从哪个国家引进了什么优良水稻品种? 越南,占城稻 3、被称为瓷都的是哪里? 景德镇 4、宋朝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有哪些? 广州、泉州、明州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观察图标:这时期 的经济发展南方 兴盛还是北方兴 盛呢?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以史为镜
通过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以及江南的华丽转身
使我们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要以政治稳定为前提。还
要充分利用当地和外来的人力资源。今天我国南方的
经济飞速发展,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平衡,党中央提出
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我们要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就是
要加大政策投资力度,进行技术移民、科技移民。确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九课知识点如下:一、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①北方长期战乱,导致经济衰退。
②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④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推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2.过程:①唐代以后,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②宋代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③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影响:①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②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1.农业: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④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⑤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扩大。
2.手工业:①纺织业:南方的丝织业发展尤其突出,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中心形成。
②制瓷业: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河北定窑、河南钧窑等地的制瓷业也迅速发展。
3.商业:①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②外贸繁荣:广州、泉州、明州、泉州是著名的外贸港口。
③纸币的出现:南宋时期,纸币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
④行会的产生:城市中的商人开始组织起行会,维护自身利益。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意义1.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实际上是南方经济发展、北方经济相对衰退的过程。
这一过程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成为中国新的经济中心。
2.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合作: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南北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3.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也是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过程。
南方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请在地图上标出进货 地点,完成进货地图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农业、手工业的兴盛推动商业 贸易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观察进货地图,找出宋 代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重心南移
唐中期 安史之乱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两宋税赋南北所占比例表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 比例
北宋 1045
——樊树志《国史概要》
纸质货币出现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1160年时, 市舶司年收入达二百万贯, 为 北宋时的三倍。到1172年, 仅泉州、广州 两市舶司的净收入就达二百万缗, 约占当 时南宋年度财政收人的二十分之一。
——张晋藩, 郭成伟《中国法制通史》
海外贸易活跃
恭喜少东家!由于少东家的市
恭喜少东家!各家商铺的货品 账 已经联系好。但是进货地远在 本 各地,需要联系船只将货品运
输到汴京。
手工业的兴盛
进货船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载货量大 抗沉性强
神宗时,荆湖地区最大的内河航船叫 “万石船”,可以载钱20万贯,载米 1.2万石,载重量约为660吨。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 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 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秧马: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 种 拔秧工具 。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 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农业的发展
舂米
耕田
观察图片,思考宋代时插秧和收 获两种步骤是否能同时进行?
自江以南,稻米二种,有早禾,
灌溉
有晚禾。 ——《宋会要·食货》
收获
插秧
宋代《耕获图》
复种技术得到推广:一年两熟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件
如果你是宋真宗,你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 历史上结果如何?
宋真 1004年,辽军大举南征时,宋真宗亲自领兵 宗 到澶渊抵御,并与辽签订了“ 澶渊之盟”。
寇 准
归纳总结:北宋与辽的关系
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
守内虚外 1004年澶州战役
战
1005年澶渊之盟
和
辽派使臣到宋营议和,宋真宗便再派
曹利用去辽营谈判,应允每年向辽方输纳 银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河为界分治, 并约定在1005年1月28日(宋景德元年十 二月十七日)与辽方在澶州议和订约。澶 州亦名澶渊郡,因而称“澶渊之盟”。
金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辽、北宋、西夏并立 南宋与金对峙
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或和约达成的积极意义 1.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
2.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3.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4.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达标检测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匡胤 2.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 3. 12世纪初,灭掉辽和北宋的是 ( ) A 契丹 B 西夏 C 后周 D 金 4.澶渊之盟是下列那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第9课
民பைடு நூலகம்政权并立的时代
城郊中心中学 熊义永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
1、契丹的兴起
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 因是什么? 行营到处即为家, 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
一卓穹庐数乘车。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学习提纲(川教版)
第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知识要点1.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2.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元军南下时,遭到文天祥(《过零丁洋》《正气歌》)为代表的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
3. 元朝大都(今北京)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记》,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泉州是元朝最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
4. 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设置宣政院,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管理。
设置澎湖巡检司作为管理琉球(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
5. 元朝时,原来已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族、女真族同当地的汉族融合,统称汉人。
一些中亚、西亚迁至中国的各族人同汉、蒙、畏吾儿等族杂居相处,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6. 黄道婆把海南岛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传播到松江(今属上海市)。
随堂练习1. “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一代天骄”是指谁?他于什么时候建立了蒙古汗国?答:铁木真。
1206。
答:元朝。
大都。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都城是哪里?(3)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
答:①建立元朝;②灭南宋;③推行汉制;④重视农业生产。
———————————————————————————————————————————“一代天骄”是指_________。
他于_______年建立了蒙古汗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______(朝代)。
都城是______。
忽必烈的主要活动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第9课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第9课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第9课是一节介绍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课,主要讲述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将会分别从这三个方面,介绍南北朝时期的相关知识。
一、政治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南北朝之间长期互相对抗,政治上极为混乱。
北朝时期,北方的政治权力主要集中在芈昌、北魏、东魏和西魏等王朝手中,南朝时期,则主要分为刘宋、南齐、北齐、梁、陈等王朝。
这些王朝在统治期间,政治秩序不断地发生变革,皇权、官僚制度等各方面不断地向着自己的利益倾斜,这种情况导致了南北朝政治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了南北分裂。
二、经济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在北方,由于气候干旱,长期以来没有天灾水害,这使得北方的农业生产能力较强,棉花、麦类、豆类等常见作物的产量较高,人口比较集中,并且可以不依靠南方的粮食。
同时,由于危机四伏的战争环境,商业需要大量的城市来继续发展下去,这样便衍生了一批商业城市,在北方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中做出了深远的贡献。
相比之下,南方则是个富饶的地方,粮食等经济作物虽然产量不高,但是产地较多,缺少长期的战争打击,人口较为分散,城市发展不甚显著。
但是南方相对缺少商业城市,其商业也比较落后,不过南方的手工业和造船业发展比较迅速,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也是多姿多彩的。
在政治、经济的影响下,文化上出现了“以俗易书”的趋势。
此外,兴建佛寺和禅院的活动也比较活跃。
其中最著名的佛寺之一便是白马寺了。
此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批著作,如郭璞的《新书》和颜之推的《新论》,这些书籍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中动荡不安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潮流汇聚于此,使得这个时期表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了解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还可以为我们对于当今的社会状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第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课标要求】【学习目标】一、记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成立政权的时刻,元朝成立和统一的时刻;二、说出元朝统一全国的进程,列举忽必烈的统治方法;3、简述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表现,记住抗元英雄文天祥;4、分析忽必烈统一国家的历史意义;熟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重要性【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学习难点】元朝统一于文天祥抗元的关系【课前预习】【学法指导】【预习自测】(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族是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在长期的征战中,以为首的部落慢慢壮大起来,统一了蒙古各部落。
年蒙古各部落的贵族尊推铁木真为,蒙古汗国形成。
(二)忽必烈成立元朝和统一全国1.元朝成立:蒙古军队先灭,接着和南宋联合灭。
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改国号为,第二年定都,他确实是。
2.统一全国:年元军攻占了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政权衰亡,年,元朝统一全国。
在元军向南推动的进程中,受到了以为代表的南宋军民的顽强抗击。
3.元朝的统治:元朝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大量人士为谋士,推行。
在中央设置治理全国政务的,增设,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域的军政事务治理。
在地址设立,简称,为地址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还设置了,作为治理和的专门机构。
4.忽必烈向全国推行种植技术,开始成为老百姓的要紧衣料,他统治时期还主持治理水患,开凿了两段,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又畅通了,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城市。
5.元朝时,汉族妇女把海南岛族的棉纺织技术传播到松江一带。
(三)民族关系的进展原已进入黄河流域的、人同本地汉族在长期的一起生活中慢慢融合在一路,被统称为。
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一个新民族。
【我的疑问】【课内探讨】【学始于疑】一、元世祖改革的内容要紧有哪些?二、元朝时什么缘故会显现民族融合的局面?【质疑探讨】探讨问题一:什么缘故说成吉思汗、忽必烈是蒙古族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探讨问题二:元朝社会经济恢复和进展的缘故是什么?【当堂检测】1.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一代天骄”指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成吉思汗2.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间的关系是( )A.兄弟关系B.父子关系C.祖孙关系D.叔侄关系3.铁木真被蒙古贵族尊称为( )A.成吉思汗B.可汗C.皇帝D.国王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领袖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代5.蒙古贵族召开大会,选举铁木真为汗,成立蒙古汗国是在( ) A.1206年B.1271年C.1272年D.1276年【课后反思】【课后训练】一、识读右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人物是谁?(2)他的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阻碍的方法有哪些?2.元朝社会经济恢复和进展的缘故是什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本篇反思是针对我在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教学环节如下:一、导入环节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苏州金门桥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并引入到宋代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讲授环节主要讲解宋代经济的特点、发展和成就,以及宋代度量衡标准、货币和商业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三、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阅读文段并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应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经济的影响和启示,并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思考,融会贯通。
五、课堂互动环节结合图片和文段展开小组讨论,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空间。
六、作业环节布置阅读材料及较难练习。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反思与总结: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的图文结合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金门桥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宋代经济的发展中。
不过我在这一部分的讲解中结构并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知识讲授环节我在这一环节的讲解可以涵盖到更多的内容,包括宋代发达的海上贸易和盐铁官营等方面。
此外,我在讲述时也需要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概括,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要点。
三、课堂练习环节课堂练习环节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一环,但我在这一环节的问题可能过于简单,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的深度和难度,以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拓展应用环节拓展应用环节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但我在这一环节表述不够清晰,需要更加明确和准确。
五、课堂互动环节课堂互动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但我在互动环节的设计和落实中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六、作业环节作业环节是巩固和拓展学生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我在作业的设置和批改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综上所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反思,我应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重点,注重探究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者:(太祖)
时间:
建立者:
澶渊之盟:
金和南宋的对峙都城:
宋金议和:向称臣,并给岁币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双方以至一线划定分界线。
当堂检测
1.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
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
2 .2006年5月7日,一件高42厘米、铜像鎏金佛下莲花座的珍贵佛教文物---辽代铜佛在吉林省博物院《走进契丹、女真人》展览中展出。下列人物中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 )
学案
复备
一、自学指导
1.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根据提示自学课本。
3.在课本中勾画主要内容。
二、先学后教
时间:
建立者:(太祖)
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陈桥兵变
人物:
时间:
建立者:(太祖)都城:
辽宋战争---- ------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建立者:
辽、宋、夏的和战都城:
,双方损失很大,边界贸易兴旺
8.杨家将的故事发生在()
A.北宋与辽对立时期B、北宋与金对立时期
C、北宋建立时期D、南宋时期。
收获
与
感悟
A.阿保机B、耶律德光C、元昊D、阿骨打
3北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后周的重要事件()
A.黄巢起义B、玄武门之变C、陈桥兵变D、“杯酒释兵权”
4宋金的分界线()
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珠江至大散关一线D、黄河上游至大散关一线
5.宋金的分界线()
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珠江至大散关一线D、黄河上游至大散关一线
6.爱国是永恒的主题,爱国志士历来深受人们敬重。设想南宋初年,生活在郾城的你可能参加的爱国行动是()
A.宋与辽的战斗B、西夏与宋的战争C、女真抗辽的战争D、岳飞抗金的战斗
7.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金建立②北宋灭亡③辽灭亡④宋金议和⑤郾城大捷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②①③⑤④D、①②④③⑤
龙山中学导学案
授课时间:
年级
科目
课题
课时
主备
审核
执教
七年级
英语
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
刘晓梅
刘晓梅
学
习
目
标
1.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2.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
重
难
点
1.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