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五课__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
2011、2012(春)班研究课授课者:黄浩森地点:105室、时间:10月25日星期四第一节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目的:认知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等。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从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从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授课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内容、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历程。
讲授新课: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1)微观成就表现P381)综合国力由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6%,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3)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到45%左右;4)外贸规模从世界第29位上升到第二位,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95万亿美元;5)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国家平均水平,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宏观成就表现P38-392、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小康的含义P39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P39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三步走”战略的内容: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P40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10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大家在生活中有过下面浪费资源的现象吗?
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材料:
日本每年要用掉250亿双一次性筷子, 其中90%以上是从中国进口的。需要采伐数 万平方公里的森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 达65%,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森林,很少用自 己的森林生产一次性筷子,中国森林覆盖 率仅仅18%,却成了日本一次性筷子的最大 出口国。2006年3月,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一 次性筷子的生产限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 子的价格上升了50%,日本餐饮业面临着 “筷子荒”。
三步走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来自略 国民生产总值目标时间
(反映国家的经济水平) 人民生活目标
第一步 1981-1990
翻一番
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 1991-2000
再翻一番
达到小康
第三步 2001-2050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比较富裕
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随着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 现,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 设“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这是对 邓小平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具体化
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0/11/26
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想一想,说一说
• 你们有没有听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说过他 们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
• 为什么现在的生活跟以前的生活相比有如 此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欣赏歌曲:大家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谁吗?
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4)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对消费的要求:
第一、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 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和浪费;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
• 1)资源节约型社会: • 生产上的“集约”:建立以节约使用土 地和水资源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体系;建 立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为中心的工业生 产体系。 • 消费上的“节省”:建立以杜绝浪费和 资源循环使用为中心的消费体系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
• 2)环境友好型社会:
• 讨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该怎 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
• 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 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三大产业的关系还不协调。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 快又好发展的关键
• 必须做到:把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由原来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长 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 提高、管理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 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
太湖蓝藻事件,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中国工业化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 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一些沿海地区的人均耕 地不足0.8亩。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 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在2004年的国内需求中,约有50%的铁矿石和铜矿、33%的铝土 矿、40%的原油和44%的木材依靠进口满足
• 第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 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 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 调发展
•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 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 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 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 ——《十七大报告》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才真正步入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才真正步入 了快车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为工业化插上了翅膀,国民经济以年均9.8%的速 为工业化插上了翅膀,国民经济以年均9.8%的速 度递增,农业人口以年均近1%的速度递减,城市 度递增,农业人口以年均近1%的速度递减,城市 人口从站总人口的17.6%上升到2008年近45%。 人口从站总人口的17.6%上升到2008年近45%。 但是,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仍按存在科学 技术相对缓慢,第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协调, 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对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与生 态保护重视不够等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 1.了解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理解我国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实行对 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2 认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尊重市场规则, 崇尚市场道德,爱护环境资源,勇于竞争, 拥护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但在近代发展中却大大落 后了。当18世纪和19世纪西方国家纷纷进入工业 后了。当18世纪和19世纪西方国家纷纷进入工业 化国家行列时,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中国开始 了艰难的工业化进程。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建立 知识的近百年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不到10%。 不到10%。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要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改造传统专业、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 变、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走出一条中国 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转变 发展方式,实现工业有大变强。 经济结构的调整还包括促进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3、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
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 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 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 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在根据自己 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个方面支持了 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 当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国家 又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 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推动先富起来 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共同富裕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也是 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的。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什么是共同富裕?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立义的根本原则
2、含义: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共同富裕 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部 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再带动和帮助其他 人和地区富裕起来。
A
10、“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 富,此为真富。”这种致富观体现了( )
AD
A先富要带动后富,走向共富 B只有同时、同 等程度地富裕,才是真富 C防止悬殊,实现贫 富均等 D允许和鼓励先富,但要防止两极分化 11、为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贫富差距,党和政府 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个战略的实施,体现 了( )
十一五制定 理念将发生 变化 ,提 “共同富裕” 主调:从先 富到共同富 裕,让中国 每一个角落 都富起来。
一、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忆一忆:在生产关系中产品分配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产品如何分配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程度
的精神生活, 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 主权利、生活环境改善等, 主权利、生活环境改善等, 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不平衡, 缩小地区、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 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 差距, 城乡差距、 距、城乡差距、工农 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发展程度 差距较大,部分地区 差距较大, 尚未达到
邓小平同志的战略谋划: 邓小平同志的战略谋划: 第一步: 第一步:GNP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 第二步:20世纪末GNP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第三步: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 国家水平。 当前已经实现了第一、二步目标。 当前已经实现了第一、二步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提出: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提出: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 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主讲:李伟年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 •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
区 标 别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较高标准,人均GDP 较高标准,人均 低标准, 低标准,人均 只有800多美 超过 准 GDP只有 只有 多美 超过3000美元 美元 元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 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 提高外, 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 小康, 小康,不全面
•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 好转; •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 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全面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 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 的经济体系。
第五课 2.2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Page 2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 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 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 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 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 性跨越。
LOGO
Page 2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LOGO
LOGO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 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城镇人口明显增加,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LOGO
4、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恩格尔系数是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19世 纪中叶提出来的,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 支出比重。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低;系 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
恩格尔系数≥60% 生活绝对贫困 恩格尔系数在60% ~50% 温饱 小康 富裕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在50% ~40% 恩格尔系数在40% ~20%
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
Page 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关注 物质文明,也要关注精神文 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在经济上主要有以下 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 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 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 强。
Page 33
被黑灰覆盖的树叶
因铅中毒而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儿童, 向记者展示因体内铅超标而影响发 育的牙齿
Page 38
LOGO
2006年4月16日晚北京发生沙尘暴
第5课_坚持科学发展观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教案首页授课教师赵富英NO. 6 授课题目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授课形式讲议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4-15日授课学时 2教学目的与要求认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等。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党和国家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爱护环境资源,养成环保习惯,拥护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运用: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职业生涯与发展的实际问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基本内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主要教学媒体教材,教参,教案,教学板书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三步走战略解析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参考百度及百度文库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分析通过讲授、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的奋斗目标等基本知识,树立环保意识、增强节约和忧患意识。
注:“NO. ”所填内容应与授课计划表(续页)中课次一致。
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一、组织教学提示上课,起立并相互问候,清点出席人数。
二、复习知识三、导入新课通过第4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这让我们明白:从经济制度看,我国经济生活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上进行的。
当我国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当前的经济活动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讲授内容第5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1)综合国力由弱到强,GDP 从占世界1.8%升至9.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6第五课_坚持科学发展观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人力资源优势 得到充分发挥 科技含量高
环境污染少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中国的“硅谷”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 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以改善需求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 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1985年砸掉76台质量不合格冰箱
2004年海尔入选世界100最具影响力品牌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三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现今全球白电第 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消费的要 求是( ) ①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 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②要在全社会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文化氛 围 ③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习惯 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那么节俭了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③ ④ D ① ③ ④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前言
在前面的学习当中,我们了解了很多经济微 观和宏观方面的具体知识,包括商品和货币、市 场和价值规律、企业与国家经济等等。今天要学 习的内容是涉及国家经济战略和政策的内容。 本课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小康社会的提出、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课科学发展,全面小康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内容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 2、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1、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 GDP由1.8%上升到6%,成为世界第二大经 济体 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超过6倍 城镇化从18%上升到45% 外贸规模从29位上升到第3位,外汇储备从 1.67亿到1.95万亿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指标 756美元以下 低收入国家 756-2995美元 中等收入国家 9265以美元上 高收入国家 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城市化、工业化加 速发展 我国人均GDP于2008年超过3200美元。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
3、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重要意义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1、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2、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历史回顾
1、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 息化
30年3个台阶
1980-1990 1991-2000
解决温饱 总体小康 城镇恩格尔系数53.8↘39.4富裕 农村恩格尔系数57.6↘49.1小康 城镇恩格尔系数36.3富裕 农村恩格尔系数43.1小康
2001-2010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 副首相格拉时指出:“总的说我们的情况是好的。粉碎‘四人帮’以 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实践 证明这些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但毕竟我们只是开步走。我们原定的目 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 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 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 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 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 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 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 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 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P44
三大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 行业的总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作物
狭义
农业 广义
种植业
经济作物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 副业、渔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含义:工业是指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各种 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
三次科技革命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对环境影响
事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能源应用
煤炭
对环境影响
空气和水开始…… 大气、水、气候……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石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电力、石油、 污染进一步加重…… 核能、太阳能
小结
•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新历程,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 持续、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作业
• P47,关注社会
•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 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
•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 第二,全面发展观。 • 第三,协调发展观。 •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协 调 发 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 一个重要特征
• 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 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 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 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 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 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第四,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 团结; • 第五,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 更大贡献。 •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的目标 • 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 显增强; • 第二,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和更具有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第三,居民收入和消费者水平大幅提高,城镇人口明显增 加,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 第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 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标志 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 入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 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 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小结:(略) • ※作业:1、现代“小康”的含义? 2、邓小平为我国设 计了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2、宏观成就 表现
从宏观方面来看,取得的成就用三句话来概括 1)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2000年的时候就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社 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下面我们讲第二个内容: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改 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 的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讲授课题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型新授教案节次32-13、1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三步走”的战略意义;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农业化道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能力目标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职业生涯与发展的实际问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情感目标认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节约和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资源,养成环保习惯,拥护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教点学及重解难决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从总体小看到全面小康教学难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办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黑板学法指导教师教法情境创设、讲授法学生学法探究法、阅读法讲授过程讲授过程【课首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1、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小康社会?2、怎样理解我国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媒体展示】:首先出示图片从感性上告诉学生“全面小康社会是啥样”【视频资料】:播放小平同志关于“三步走”视频,铺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的内容之中。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现实生活的改变,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1、标准较高,人民生活全面提高。
【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想想小时候家里的情况和现在有区别吗?请爷爷奶奶讲述过他们过去的生活吗?大家来说说。
【教师总结】:农民家庭从"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转变.1989年前,农民的主体选择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等"老四大件"。
1989年前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新四大件"成为农民追求的新宠。
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填空题(一)1、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2、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 1991年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新“三步走”战略的内容: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10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三步走”战略是对邓小平分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具体化(二)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注重物质文明,也要注重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升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第三、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第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三)6、新型工业化道路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等。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就是坚持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四)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8、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就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和水平)、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两方面的内容1、讨论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到自己这个代来看,结合家庭生活的变迁,说说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
第五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
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小康的提出
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 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 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 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 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
全面小康的特点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请看课本42页找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我国东西部教学条件差距惊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 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的内容包括工业化、城 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社会化和信息 化等内容。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就是坚持一条技 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 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材料一:工业化还有 多远?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 但是,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数据显示,2006年中 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中国为此消耗的 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 54%。与此同时,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污染,太湖蓝藻事件, 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片面的经济增长GDP增长,没有实 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的全 面发展、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没 有发展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民以食为天,吃得饱之外还要吃得好, 您对“饮食小康”有什么梦想?
2.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您对“ 居住小康” 有什么梦想?
3.生命的健康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您对 “生命小康” 有什么梦想?
4.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与我们日常行为息息 相关,您对“生态小康” 有什么梦想?
5.国民素质是未来竞争的首要条件,教育 是强国之路强民之术,您对“教育小康” 有什么梦想?
教育
197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6.5 万,2006年有377.6万
说一说你从小学到现在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 著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邓小平“三步走”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中国走进春天里
上海三十年
上海弄堂
交通
猜一猜这是哪里?
农村
通讯
电脑
交通工具
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 我国的国际地位: 教育: 医疗: 交通: 生活水平: ……
国际地位
我国已经与世界上近180个国家 或地区建立外交关系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 “民意劳止,汔可小康”,是指 可以维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经 济状况,过上不愁吃、不愁穿, 并略有结余的生活。 现代意义的小康,是指在温饱的 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达到丰衣足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3、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利用经济、法律、行 政、技术和道德等手 段,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促进生态良性 循环,大力发展循环 经济,构建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源自4. 恩格尔系数低于40%
5.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6. 城镇化率达到50%。
7. 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8. 大学入学率20%
9. 每千人医生数2.8人
10.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正视存在的问题
你觉得我们现在生活 水平提高的同时还存 在哪些问题?
6.平安是和谐社会最首要的外部条件,您 对“平安小康” 有什么梦想?
7.信用是社会稳定与效率的根本,您对“ 信用小康” 有什么梦想?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 展
1、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2、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加快经 济结构调整是 实现我国经济 又快又好发展 的关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由大变强
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东部率先发展 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 西部大开发 加大对老少边穷 地区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