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张娜授课人: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与除法第 1课时第5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乘整数的含义,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能口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培养分析、推理和抽象、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探索活动,感受探索活动的成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计算器。
教学程序:
主备人:张娜授课人: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第 2课时单元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应用规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数学规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主备人:张娜授课人: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 3课时单元第 3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为主题编排的。主要由《太阳》和《松鼠》两篇文章组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种事物介绍清楚。
二、本单元重点
1.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两篇文章都是说明文,在说明事物的时候都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如《太阳》这篇文章,就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特点;《松鼠》这篇文章,通过描述性的语言介绍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来把握说明方法。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主题来编排。主要由《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三篇文章组成。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二、本单元重点
(1)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达情感。本单元的3篇文章都运用了具体的事件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慈母情深》中,通过介绍自己思想斗争、详细介绍母亲的工作环境以及母亲对别人的不理解的回答,体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支持和爱;《父爱之舟》中,通过写父亲和“我”住店、带“我”逛庙会、背“我”上学、送“我”上学等事情,体现父亲对孩子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通过介绍父亲在生活中用“糟糕透了”和母亲用“精彩极了”对孩子的不同评价方式,来体现来自父母的不同的爱。
(2)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
五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表格)
1
集体备课材料数学
五年级
上册
所在学校: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使用时间:
全册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学期教学计划表
《小数乘整数》教学案
《小数乘整数》教学案
《小数乘小数》教学案
《小数乘小数》教学案
《小数乘小数》教学案
《积的近似数》教学案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教学案
《解决问题》教学案
《位置(一)》教学案
《位置(二)》教学案
《小数除法》教学案
《小数除法》教学案
《小数除法》教学案
《小数除法》教学案
《小数除法》教学案
《小数除法》教学案
《小数除法》教学案
《小数除法》教学案
《小数除法》教学案
《可能性(1)例1 》教学案
《可能性教材P45~46例2、例3》教学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5)》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新媒体时代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
《实际问题与方程(5)》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P79例5及练习十七第5、11、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多种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数学阅读咬文嚼字法、融会贯通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出示阅读材料:
1.行程的问题,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2.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9页例5。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题中.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主回答:已知:小林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小林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50m,小云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00m。问题:两人何时相遇?
2.教师质疑:(1)单位不同怎么办?
(2)求相遇的时间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路程已经不是一个人行驶了,而是两个人行驶的路之和。相遇的时间就是两个人共同行使全程用的时间。
3.活动:让学生上台走一走演示相遇,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画出线段图,学生说教师画。
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全程,小林与小云分别从相对的方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也就是行完了全程。
五年级数学第五次备课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五年级数学备课 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主备人:朱 江
解决问题的策略„„„„„„„„„„3 课时
79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五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朱 江
课时编号:033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07 年 10 月 10 日。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 63-64 页例 1、 例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用“一一例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 过程,能通过有条理的分析有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 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教学进程: 一、课堂导入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策略,这种 策略和以前学习的策略还有很大的关系呢! 二、教学例 1 出示例 1:王大叔用 18 根 1 米长的栅栏,围成 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几种不同的围法? (1) 请你思考之后, 把不同的围法一一列举到 第一张表格上。 (2)学生汇报(投影展示三张作业纸:不全、 全而无序、全而有序) 师:这位同学列举了三种围法,他找全了吗? 你有几种围法?那他缺哪一种? (教师在三种围法 的表格中,填写第四种围法)现在全了吗?这张表 格中剩下的空格还要不要填了? (3) 我们来看看, 和他列举的顺序不一样的请 举手,把你的给大家看看,请你介绍一下你是怎样 想的? (4)说得非常有条理,同学们,和上一张表格 相比,这样列举有什么特点?按顺序列举有什么好 处? 小结:说得真好,如果我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集体备课全册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小数乘法
五年级数学组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二、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性格特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
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数学思考: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亦然。用符号语言更能体现出数学语言的简练、明确等特点,更好地满足数学思考的需要。
用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所组成的式子只能表示个别具体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而用字母表示数,既简单明了,又能概括出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在较大范围内肯定了数学规律的正确性。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出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提问:小红1岁时,爸爸多少岁?小红2,3,4……岁时,爸爸多少岁?学生得出:1+30,2+30,3+30,4+30……。教师进一步提问:小红的年龄每年都在变化,爸爸的年龄每年也在变化,但是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上面的每一个式子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能不能用一个式子简明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呢?引导学生用“”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符号的概括性: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逐步体会字母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和概括性。同时也渗透了函数思想。
2.运用──经历符号化过程,实现数学建模
会用符号表示,也就是会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叫做符号化。符号化的问题已经转化为数学问题,随后就是进行符号运用和推理,最后得到结果,这就是数学建模的思想。如:
从纸上剪下2 cm,4 cm,5.6 cm,8 cm……长度的部分,所得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如果随意剪下一段,面积又是多少?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为。
又如:
要求学生看图,说一说3本书与2.4元之间的关系。学生开始可能会说道:“3本书的价钱一共是2.4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着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说道:“每本书的价钱×3=2.4元”。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它们的关系,这时学生可能会用“”来表示其数量关系。这一过程是学生逐步数学化的过程,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来表示,是将问题进行一般化的过程,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材分析及全部集体备课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简易方程》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初步接触方程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内容主要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还是第一次接触,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并能够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
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方程的思考,激发学习兴
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发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尝试列出方程。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主题:五年级上册数学备课记录
一、备课目标
1.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备课,明确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确定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重点难点,强化学生的学习重心。
3.确定教学难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找出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针对性解决学生的疑惑。
二、备课内容
本次备课主要围绕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几个核心知识点展开,包括小数的加减法、数轴的运用、分数的认识和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体备课内容如下:
1.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点的对齐原则
(2)小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3)小数的加减法实际应用题
2.数轴的运用
(1)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2)数轴上的加减法运算
(3)数轴运用实际问题分析
3.分数的认识和计算
(1)分数的基本概念
(2)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分数的实际问题应用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义(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备课步骤
1.教学设计
(1)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分析教学难点,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和巩固。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
(2)教学实物:准备具体的教学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3.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举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集体备课
最新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集体备课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长顺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2.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13*题。
(1)教师出示图。
(2)该图由几个小长方形组成?分别说说它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组织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出:左边长方形长是a,宽是c;右边长方形长是b,宽是c;整个长方形长是(a+b),宽是c。
(3)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①哪一部分的面积是ac? (左边长方形的面积)
②哪一部分的面积是bc? (右边长方形的面积)
③整个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方法一:(a+b)c 方法二:ac+bc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2、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9题。
教师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小组交流遇到的问题。
3、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12题。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2)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使学生明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3)组织学生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4教师出示:
a b c s 1 0 8 9
× 9 × 9 s c b a 9 8 0 1
教师:上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答案见右面竖式)
四、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练习课,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布置:
1、家作》第3课时。
2、预习教材P58
果50盒,请你利用表中的公式计算一台机器1小时包装多少盒。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初稿
裕民二小集体备课形成教案(一课时)
3、2/15, 4/15, 6/15, x, 10/15 --- x=
完成后汇报。想一想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整数、小数、分数)
(三)、课件显示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图
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师生一起理解表格,小红1岁时,爸爸的年龄是1+30=31(岁)填表格
小红的年龄小红爸爸的年龄
1 1+30
2 2+30
3 3+30
……
你能继续写下去吗?完成作业纸上的表格
大麻烦了。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你能用一个式子简单明了地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独立思考,然后再全班交流)(注意了解学生的表达方式)
通过填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追问:“小红的年龄”用汉字写起来还是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些?
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里写一个a什么意思?(假设小红的年龄是a)
a+30 呢?(小红爸爸的年龄)板书
课件表格显示:分析表格当小红的年龄是1岁时,爸爸的年龄就是1+30,当----
小红的年龄小红爸爸的年龄
a=1 a+30=1+30
a=2 a+30=2+30 a=3 a+30=3+30
……
a = a+30 =
理解a与 a+30
当小红的年龄a是一个具体的岁数时,a+30表示什么?(爸爸的具体岁数)(板书:数量)
明确:a+30既可以表示爸爸的年龄,又可以表示爸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本单元教材突出以下特点: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以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注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行、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三、学情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基础是: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知识的增长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是割补法、增补法,以及平行四边行面积推导过程中蕴含的“根据一定的条件和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行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梯形面积。
4、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于丰硕参与研讨老师:伍婷婷、周红梅、邓胜千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总课时16课时
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材分析: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教材从小学高年级
1
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于丰硕参与研讨老师:伍婷婷、周红梅、邓胜千
课题用字母表示数(1)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记录
精心整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记录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记录
海口市秀英区农场小学王日明
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主备人:王日明
记录:王日明
参加人员:五年级组全体数学教师
主题: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
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手段不尽相同。教学时,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平行四边形,日常生活,海口市,五年级数学,办公室
最新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集体备课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2)该图由几个小长方形组成?分别说说它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组织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
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出:左边长方形长是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①生:每多摆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小棒。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执笔教师:执教教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案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地点:XX教室
主持人:XXX
一、备课目的
本次备课旨在对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备课内容
1.第一单元:数与代数
(1)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数与代数的概念,学会进行数的读、写和数的大小比较。
(2)教学重点:
a.数的读与写;
b.数的大小比较;
c.数的大小顺序;
(3)教学难点:
数的大小顺序确定。
(4)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实物对比、图形比较等,让学生逐渐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确定。
2.第二单元:整数与小数
(1)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整数和小数的概念与性质,能进行整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
(2)教学重点:
a.整数的概念与表示;
b.小数的概念与表示;
c.整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
(3)教学难点:
整数和小数的加减运算。
(4)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整数和小数的概念与运算规则,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备课过程
1.第一单元备课过程:
a.教师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b.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如“找出不同数”、“排队比个子”等活动。
c.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形等,让学生亲自比较数的大小,从而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确定。
d.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在合作
中学习和进步。
e.教师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