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自辩思考题
自辩思考题汇总
自辩课堂思考题汇总1.“辩证法”究竟是什么意思?谈谈你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理解?2.“科学技术哲学”这门学科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怎样?3.了解“科学技术哲学”几个主要分支学科的国际性。
4.从创世科学-世纪审判-猴子审判事例中,你怎么看在美国公立学校主张讲授进化论还是创世论(Creationism)的争论?5. 举出一个社会流行的伪科学或者非科学事例,试用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视角分析为什么它们不是科学?6. 为什么萨迦德认为科学家对占星术的反对并不成为谴责占星术是伪科学的根据?7.观察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8. 培根所提倡的完全客观的观察在当今语境中有方法论意义吗?9.本讲对观察事实的反思给你的实际学习和研究有无帮助?11.评价“收集一堆事实并不是科学,正如一堆石块不是房子一样。
”12.怎样理解“不好的实验再多也无用”?18.结合生命科学、脑科学谈谈人的认知能力是得益于“天赋观念”还是“感觉经验”?19.“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方法的适当性。
20.极端归纳主义者的谨慎与证伪主义的冲突。
21.自然的奥秘是大量观察事实揭示给我们的还是借助独创而深刻的理论假设揭示出来的?22.证伪思想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25.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是怎样出现的?在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正式出现以前,进行科学活动的人他们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圈子怎样?27. 当前中国科研体制中有哪些不利于知识创新的因素?(结合科学社会学第一次课的中国科研的现状和问题分析)28.大学在一个国家的强国之路上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结合大学的形成、科学体制的形成、科学中心的转移)29.讨论:中国即将取代美国当前的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吗?会吗?很快吗?(结合科学中心的转移规律的实例分析)30.你认为“谋求成果-承认”机制是不是科学共同体正常运转的良性机制?阐述理由。
31.简述“教学实验室”在19世纪德国进行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作用。
32.阐述什么是科学-人文综合素养?参考题目1、辩证法具有在所有事物中存在的普遍性吗?如果回答是,请举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例子,就某一方面讲细、讲透,讲出其中的智慧;如果回答不是,请举出反例。
自辩讨论题8道
1.虽然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技术,然而自近代以来,人们对技术的批评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公正地说,许多负面影响并非都是技术本身造成的,技术(产品) 消费主体不适当的使用往往是产生消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但作为技术的重要主体之一的工程师也应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并促进技术健康地发展。
如果说关于科学家(主要是指理论科学家)对科学的社会后果(知识生产的间接后果)应负什么责任,人们的意见有很大分歧的话,那么,关于工程师对其工作的社会后果应负责任似乎应该没有什么分歧。
工程师探索应用知识并把它们付诸实践,他们的工作与理论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后果不同,工程项目的效果是高度清晰的。
20我们现在所说的工程师一词常在多种意义上使用,他们的工作包括设计、规划、策划、指挥等,而且不仅存在于工程活动中,也存在于一般的技术活动中。
由于现代工程和工业生产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对工程师功能和职责的诠释也更加趋于多元化。
工程师已不仅仅是“从事工程或技术活动的专门人才”,他们通过产品的设计和工程的建设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
他们将所拥有的工程或技术知识通过技术活动传播给人们。
同时,这些技术和技术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不仅如此,外观大方且适用的产品、符合公众审美标准的工程项目也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感。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工程师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不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类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由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足以及社会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这种影响又具有两重性。
总的来说,工程师在技术活动中扮演着执行者、管理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任何一项工程或技术,无论其大小,都是由投资人、工程师和一般工人三个方面组成。
投资人就相当于主要的决策者,他提供整个工程或技术活动的蓝图以及工程建设或技术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工程建设或产品生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而工程师作为一名“受雇”者,就是整个工程或生产的首席执行者,他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将蓝图和规划转变为实物,将建设中所需的多方面元素加以整合,使之有效地作用于工程建设或产品生产。
自辩思考题汇总
自辩课堂思考题汇总1.“辩证法”究竟是什么意思?辩证法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大致怎样?谈谈你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理解?2.“科学技术哲学”这门学科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怎样?3.了解“科学技术哲学”几个主要分支学科的国际性。
4.从创世科学-世纪审判-猴子审判事例中,你怎么看在美国公立学校主张讲授进化论还是创世论(Creationism)的争论?5. 举出一个社会流行的伪科学或者非科学事例,试用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的视角分析为什么它们不是科学?6. 为什么萨迦德认为科学家对占星术的反对并不成为谴责占星术是伪科学的根据?7.观察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8. 培根所提倡的完全客观的观察在当今语境中有方法论意义吗?9.本讲对观察事实的反思给你的实际学习和研究有无帮助?10.如何理解“判决性实验”的判决性?11.评价“收集一堆事实并不是科学,正如一堆石块不是房子一样。
”12.怎样理解“不好的实验再多也无用”?13.如何反驳波普尔的“零概率”论断?14.归纳方法在逻辑上没有保真性,为什么人们还要用它处理许多问题,归纳方法的可靠性基础究竟是什么?15.谈谈归纳方法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成功经验。
16.谈谈归纳方法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失败经验。
17.举例说明现代科学理论体系中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的地位如何?18.结合生命科学、脑科学谈谈人的认知能力是得益于“天赋观念”还是“感觉经验”?19.“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方法的适当性。
20.极端归纳主义者的谨慎与证伪主义的冲突。
21.自然的奥秘是大量观察事实揭示给我们的还是借助独创而深刻的理论假设揭示出来的?22.证伪思想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23. 你对这里介绍的后现代科学哲学有什么看法?举例进行有针对性的阐述。
24.后现代思潮怎样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的了解和对科学的态度?举例阐述。
25.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是怎样出现的?在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正式出现以前,进行科学活动的人他们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圈子怎样?26. 知识创新究竟有多重要?什么是知识创新?(关注科学中心转移的例子)27. 当前中国科研体制中有哪些不利于知识创新的因素?(结合科学社会学第一次课的中国科研的现状和问题分析)28.大学在一个国家的强国之路上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结合大学的形成、科学体制的形成、科学中心的转移)29.讨论:中国即将取代美国当前的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吗?会吗?很快吗?(结合科学中心的转移规律的实例分析)30.你认为“谋求成果-承认”机制是不是科学共同体正常运转的良性机制?阐述理由。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目录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4)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6)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7)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8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9)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10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12)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4)10、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911、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2)12、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24)13、如何坚持自主创新? (25)14、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工作 (27)15、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27)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说明事物、解决问题,使之变成生活的哲学、行动的哲学。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规律和人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活的哲学。
但是,在当代,许多人对辩证法的认识,停留在经过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原理上。
辩证法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理论中,专搞概念的演绎,死抠书本的教条,就会变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东西,那就会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
只有使辩证法回到现实中来,密切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认识和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显现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2009硕士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2009级硕士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1.宗教是迷信和伪科学吗?为什么?2.哲学思维素质对个人发展有何意义?谈谈你的认识。
3.古希腊自然哲学有哪两条主线?其基本思想是什么?4.什么是机械还原论?它对近现代科学有何影响?5.简述恩格斯运动形式学说的基本观点。
6.简述怀特海“有机哲学”的基本观点。
7.简述摩尔根“突现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8.系统哲学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一种新形式,它与传统的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9.什么是系统?系统在自然界里是否具有普遍性?如何看待“堆积物”和“不可分元”?10.有人认为,部分与部分相互作用的效果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11.为什么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既要善于“一分为二”,又要善于“一分为三”或“一分为多”?12.简述系统中的非加和性关系。
13.什么是系统的层次结构?什么是层次结构的双向因果链?否认双向因果链会导致什么后果?P14-15 14.试从物质运动的形态角度对层次结构作划分。
15.恩格斯说:“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中的分子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P1416. 中医着眼于从整体来解决疾病问题,而西医着眼于从部分来解决疾病问题。
那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西医能够最终完全取代中医吗?为什么?17.量子宇宙论关于时间变成空间的思想是否背离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怎样理解量子宇宙学图景中有关“宇宙从无创生”的观点?18.有人认为,《易经》中有关从鸟儿栖息地的变化和声音里,可以看出和听到与人的吉凶祸福相关的信息的思想,纯属荒谬之见。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19.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被剥夺、被破坏,本质上就是人类自身的被剥夺、被破坏”?20. 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后果,可以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根除。
21. 从系统整体的眼光来看,人类只有把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主要领域即经济系统,重新放回到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中,使经济活动建立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才有望解决日益严惩的生态危机。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与答案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与答案复习题一.绪论部分1.自然辩证法定义:是关于人和自然矛盾的学说,是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总观点,是科学技术通向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
2.自然辩证法学科组成①辩证自然观,即关于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总看法,通过科学技术作为中介来实现;②科学技术认识方法论,即关于人们自己从事科学技术认识和实践方法的概括;③科学技术观,即关于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3.学科性质学科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具有交叉学科性质。
上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哲学),下联具体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属于中间层次。
4.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自然观);②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思维能力;③有助于树立科技发展的战略眼光。
④有助于深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⑤有助于深化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5.自然界中是否存在辩证法第8页6.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的关系第19页二. 自然哲学,存在领域分划,自然界的双重演化1.存在领域传统划分的缺陷:划分为物质和精神。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列宁定义隐含的传统哲学的两大信条一个前提:存在=物质+精神以及一个推论: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物质上两个等式都还只是未经科学考察或逻辑论证的先验的观念。
一切事物间都有类似于反映的特性(列宁语),这种反映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但是又不同于被反映的物质本身。
(客观不实在)精神,意识(主观不实在)2.改进的划分整个宇宙(世界,自然)中的一切存在都可以划归到直接存在(客观实在),间接存在(客观不实在,主观不实在)。
直接存在就是物质,而间接存在即信息。
详细见第37页3.自然界演化的方向向上的有序化演化:物质形态的进化、信息模式的创生和积累;向下的无序化演化:物质形态的退化、信息模式的消解和耗散4.演化的概括第90页中间一段5.自然演化的机制演化的物质论诠释:1)演化是进退相依的统一2)演化是秩序之展开演化的信息诠释:1)演化过程中的两类信息活动“痕迹”(信息模式)随机产生,随机耗散;“痕迹”(信息模式)稳固化、被凝结、被积累2)演化是信息创生、耗散和积累的过程.创生:特定信息模式的产生(建构);"耗散:特定信息模式构架的瓦解、信息内容的丢失积累:新旧信息模式的叠加、整合三. 科技哲学1.科学的特点第180页2.技术的特点第182页3.科学和技术的辩证关系第187页4.关于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伪科学的突出特征是反科学。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一)1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主要内容和它们各自的积极意义。
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知识较少,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进步到分析和解剖的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
意义: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一方面使它成为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并在近代发展为一系列科学理论。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
这种自然观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联系;意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它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的否定;对自然科学冲破神学唯心主义的羁绊具有积极意义。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就是技术领域的创新行为,泛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技术发明仅仅只是一个构想或设计,它并不一定在商业中应用。
它可以是一种创新,但不一定申请专利,也未必就带来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然而,技术创新是指一个新想法或新装备(产品、工艺、系统)在商业上的实现。
技术发明强调以技术解决问题,技术创新不仅包含技术活动,而且更关注技术方案的商业价值,强调的是以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简言之,技术创新与研究和开发活动密切相关,是以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为目的,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活动或过程。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配置的过程和结果。
当代多数技术创新是在诸多创新主体,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高技术创业型企业以及在这些组织中从事创新活动的技术专家和商业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
技术创新的特征是:(1)技术的新颖性;(2)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3)技术创新的中介性;(4)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和周期性;(5)技术创新过程的系统性。
技术创新的分类:(1)按技术变化强度,可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2)按导致生产要素节约的不同,分为节约资本型、节约劳动型和中性的技术创新。
(3)按创新的对象不同。
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二、简述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往往是多元主体参与协作的活动。
(1)科学家是技术创新路径的提供者。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往往都蕴涵着新的技术原理,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同时,用于科学的实验室装备,是科学家进行技术原理性探索的现成平台,成为孕育新技术的摇篮。
如晶体管的发明就得益于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场效应原理为电子放大器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2)发明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导致重大技术突破的关键。
如爱迪生现实了电灯的商业化、照明的产业化,成立了“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
自然辩证法概论经典思考题和答案
1 论述自然界演化的复杂性问题(一)渐变与突变自然界中,当某一具体自然物的演化表现为缓慢、逐渐和连续的形式,这种演化就成为渐变。
渐变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如星云引力收缩、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地球公转周期的变化、岩石的变质作用、海洋水分的蒸发、大多数物种的形成、胚胎的发育等等。
但是,当同一自然物的演化表现为短暂、变化强度迅速激烈、变化量大、呈现间断性的形式,这种演化就被称为突变。
例如距今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地球生命突然出现了从单样性到多样性的飞跃。
再如,有的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在其演化后期,当内部燃料耗尽时,由于自身强大的引力作用,星体会突然坍塌。
与此同时,向外的冲击波把外层物质猛烈地抛向星际空间,这就是一直恒星世界最剧烈的超新星爆发。
其他的自然界突变还有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小行星撞击地球、森林大火等等。
渐变和突变虽然都是自然界演化必然表现的两种形式,但一般说来,无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渐变比突变都表现得更普通、更经常。
因此,可以说自然界的演化更多表现为渐变形式。
同时渐变与突变是对立统一的。
所谓对立是指渐变和突变有着不同的特征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统一性表现为,渐变和突变的相对性,渐变和突变是相互依存的。
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没有绝对的渐变和突变。
离开了渐变,就无所谓突变;离开了突变,渐变也就无从谈起。
渐变和突变也是有层次性的,在同一自然物质层次上,简便和突变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严格的界定。
某种具体的自然变化过程,在低层次可以称为突变,而在高层次,则属于渐变。
最后渐变和突变时可以相互转化得。
在一定条件下,渐变可以转变为突变,突变也可以转变为渐变。
(二)有序和无序有序和无序是描述自然物质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范畴。
有序是指系统内部的要素和系统之间有规则的联系和转化,以及系统运动转化的有规则性;无序是指系统内部的要素或系统之间无规则的组合,以及系统运动转化的无规则性。
自辩思考题
1为什么我们需要反思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之所以提出要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1)科学的产生是世界历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科学的诞生是西方社会现代转型的一部分。
它使西方社会本身的文化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且由于现代西方全球扩张的历史,它也进入到世界其他种类的文化之中,改变了它们的传统。
(2)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科学与技术是决定人类未来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是,科学的理论发现,持续地与技术的发明结合起来,并被工业和政治紧紧裹挟在一起。
它们导致了社会的不断改变,但我们并不能够确切地知道这一改变的方向。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非常复杂,而且处于变动的过程中。
首先,虽然科学是全人类的事业,但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却有着历史文化的依赖型,也就是说,它产生于16、17 世纪的西方。
不同的文化传统如何影响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常常引起争论的问题。
其次,许多人都在提出关于世界的解释性理论,但并非所有这些理论都能算作是科学理论。
究竟什么样的理论才能说是科学的,并没有简单的答案。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和评判标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第三,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庞大的社会支持,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科学家、技术专家、政治家相互作用。
第四,科学的发展、科学引起的技术变革,并不同人类所珍视的所有的价值想协调,在某些时候,在科学的价值与人类社会的其他价值之间会产生冲突。
第五,近代以来,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特别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大大地改变了世界以及人类的生活。
但是科学技术到底是人类的福音还是祸水,存在不同的看法。
现代社会已经渗透了科学技术,同时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也影响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未来,其安全、和平和幸福,都取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间恰当的、良好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1.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容
2.古希腊朴素唯物论有哪几种自然观?
3.毕达哥拉斯数本论(数学自然观)
4.四素说和原子论是不是还原论
5.机械论自然观认为,物质运动的改变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完成的
6.系统概念和系统层次结构概念
7.整体是由部分决定的吗?
8.功能是由要素决定的吗?
9.什么是自组织?其内在机制是什么?
10.环境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11.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什么是生态中心主义?
12.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是什么关系?
13.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14.西方哲学家关于科学本质的研究有哪几种主要观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划界的标
准有什么问题?证伪主义“一有反例即可证伪“适不适合科学检验?
15.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的本质有什么重要观点?
16.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
17.技术创新等于技术发明
18.科学事实是客观的,科学事实是客观事实。
19.观察渗透理论
20.如何保障观察的客观性?
21.“归纳逻辑是科学家是胜利,却是哲学家的耻辱”
22.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推理的结论必然正确。
23.用实验检验假说,假说和实验结果一致就是对的,不一致就是错的。
24.科学是价值中立的,科学研究无禁区。
25.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6.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应用科学。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生态危机:指的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答案。
科学问题是一种已知与未知的结合体、交界。
3.科学事实:是指通过观察与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
4.范式:范式是指通过一个具体科学理论为范例,通过解决科学中关键性、全局性的问题,给人们提供了关于世界整体的图式,即世界观。
5.人类发展指数:HDI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对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挑战的结果。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
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
6.科学的社会建制:社会建制是指为了满足某些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指科学事业成为社会构成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专业、科学共同体及其活动、规范等方面反映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7.汤浅现象:由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1962年发现,汤浅现象是近代科学史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现象。
如果定义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全世界的25%就为科学兴隆期,那么科学兴隆期在世界范围内曾按下列顺序转移: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现在),而且上述各国的科学兴隆期平均约为80年。
科学史上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汤浅现象。
8.默顿规范:1942年,默顿在《论科学与民主》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活动的规范结构——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自辩课后习题答案
自辩课后习题答案习题一:定义自辩自辩是指个人或团体在面对指控或质疑时,通过逻辑论证、事实陈述和情感诉求等方式,为自己的行为或观点进行辩护的过程。
习题二:列举自辩的三个基本原则1. 真实性原则:自辩的内容必须基于事实,避免虚假陈述。
2. 逻辑性原则:自辩的论点需要逻辑严密,避免逻辑谬误。
3. 情感性原则:在自辩过程中,适当运用情感诉求,以增强说服力。
习题三:分析一个自辩案例以历史上著名的自辩案例——苏格拉底的自辩为例。
苏格拉底在面对雅典法庭的指控时,他首先陈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反驳了指控,最后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部分听众的同情。
尽管最终他被判死刑,但他的自辩展示了自辩的力量。
习题四:撰写一份自辩演讲稿尊敬的法官和陪审团成员,今天我站在这里,是为了澄清事实,捍卫我的名誉。
我被指控的罪名是[具体指控],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些指控都是基于误解和不实之词。
以下是我的自辩要点:[此处展开自辩论点]。
我相信,通过今天的陈述,各位能够看到真相,并做出公正的判断。
习题五:讨论自辩与辩论的区别自辩与辩论虽然在某些方面相似,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自辩主要是为了个人或团体的辩护,而辩论则是为了探讨某一问题或观点的正反两方面。
自辩更侧重于个人立场的维护,辩论则更注重理性的探讨和观点的交流。
习题六:如何提高自辩技巧提高自辩技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学习逻辑学,增强论证的逻辑性。
- 研究修辞学,提高语言的表达力。
- 观察并分析成功的自辩案例,吸取经验。
- 通过模拟练习,增强现场应对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自辩的基本技巧,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些技巧,为自己的权利和观点进行有力的辩护。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习题答案应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和要求进行调整。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其答案2013-01-09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其答案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界,通过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揭示自然界内部的矛盾斗争和统一发展的过程。
它是在辩证法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针对自然界内部的矛盾问题,提出的科学思维方法。
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旨在把矛盾对立各方面的东西看做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1.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举个例子说明自然中的矛盾发展过程。
3.自然辩证法的哪个基本范畴可以概括其研究的对象?4.自然科学中的某些成果是否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5.把握自然矛盾的重点在哪里?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1.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哲学家首先发现并的,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斗争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否定之否定的普遍规律。
这些原理反映了事物的矛盾发展过程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普遍性。
2.自然界中的矛盾和斗争贯穿了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例如地壳运动和碰撞不断导致地震和火山喷发,而地震和火山喷发又影响到地壳运动的发展;生命体和自然界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如食物链中的捕食与被捕食,自然灾害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等。
3.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辩证法的“一分为二”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对矛盾的方面组成的,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和斗争,都可以用“一分为二”原理加以分析。
4.是的。
自然科学中的许多成果都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例如物种的进化、量子物理等等科学成果都揭示了自然的矛盾和发展过程,反映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本质属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过程。
5.把握自然矛盾的重点在于把矛盾看做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
在具体分析时,要关注矛盾对立两方面的联系,并且关注这个整体中的矛盾是如何发展和演化的。
只有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矛盾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以上是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其答案,通过学习这些问题和答案,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考方法,掌握科学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
思考题:自然观部分
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起点? 二、人类科学认识可分为几个大的历史时期? 各有哪些基本特点? 三、把系统作为自然界物质的联系方式的理论 有哪些要点? 四、把握“层次结构”在认识论上有什么意义? 五、自然界是怎样演化的?如何理解热力学定 律与生物进化论关于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 六、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思考题:方法论部分
七、科学方法与科学发现是什么关系? 八、怎样理解“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 九、为什么说经验事实存在着可错性? 十、科学研究中如何保证经验事实的可靠性? 十一、如何认识科学创新? 十二、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理解整体与部分、模 型与原型、简单性与复杂性等关系。
思考题:科学观部分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2021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每一题300字—500字)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立之间的辩证关系?2、为什么科学开展表现为继承及创新的统一?3、多学科的穿插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4、如何对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5、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安康、持续的运行?6、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展伦理标准?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及其它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立有何意义?9、怎样正确地理解人及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开展之路的想法。
10、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开展对策研究。
11、从科学技术开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并述一、两位出色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3、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开展。
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
15、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的前提条件和根本途径。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立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开展,它的核心是强调人及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开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立,这是对生态自然观的实践。
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立的哲学依据和思想根底,为生态文明建立提出了总要求。
它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及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
倡导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及繁荣的根底上改造和利用自然,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衡。
建立生态文明是实践生态自然观的深化及完善。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十八大报告将生态自然观及我国环境现状相结合,把生态文明建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立、政治建立、文化建立、社会建立各方面和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1.古希腊原子论对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意义是什么?2.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重大意义是什么?(08年复习题P29)1、从科学上说,哥白尼的学说的提出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它冲破了地球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的传统观念,恢复了地球的普遍行星的本来面貌,推翻了地球中心说,使人类对太阳系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为近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从哲学上说,哥白尼的学说摒弃了神创论的宇宙观,对宗教神学的挑战,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而且动摇了上帝创世论,实现了自然观念上的根本变革。
正如恩格斯评论:哥白尼用他那不朽著作“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
从此自然研究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3.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与现代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08年复习题)古希腊自然哲学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直观的考察,提出了许多对后来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猜测,成为自然科学产生的重要思想渊源。
主要有:1、关于万物的本原问题,提出了元素论;2、关于物质结构问题—原子论;3、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上,宇宙论,最早的地球中心说。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着丰富的内容。
上述的元素论、原子论、宇宙论也许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们在当时能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其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
把宇宙理解为一种不断生成变化的生命体,并以此说明宇宙的生成演化,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然的因素来解释自然这一思想路线,与近现代科学相一致。
世界的本原还原为基本的元素或物质微粒,通过它们的结合和分离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
如此,世界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了,这与近代科学产生发展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以及科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科学思想”,与近现代科学思想相关联,或一定程度上有相一致的成份或元素。
近现代科学诞生的历史告诉我们,古希腊自然哲学是它的直接渊流,它吸取了古希腊自然哲学中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对此加以完善发展成为自己的思想内涵。
总之,由恩格斯可知:“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 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4.简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08年复习题 P73)(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自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则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社会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2)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是具有自然力的社会存在物,为改造自然界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内在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具有能动性。
但是人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是有形的,感性的存在物,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不是不受制约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又是具有受动性的。
(3)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所谓人的内在尺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表征,表现了人区别与动物的活动的创造活动;所谓自然的外在尺度即对象尺度,就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规律。
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
人的活动要既符合人的本质力量的主体需要,又符合客观自然规律。
(4)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自然主义”,就是遵循自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人道主义”,是指所有的人都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5.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表现有哪些?⑵当代全球的生态危机体现在那些方面?生态危机的表现:①人口激增。
人口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资源和能源,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
②自然资源消耗和短缺。
自然资源是在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非再生性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性资源的锐减、退化、濒危。
③环境污染。
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是主要表现。
2 当代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07 复习题)答:六大生态危机:第一:全球土地严重沙漠化。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森林植被破坏。
全球沙漠化土地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4,110个国家受到危害。
第二:全球严重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导致破坏森林的最直接的严重后果。
第三:全球严重干旱缺水。
60%的陆地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
第四:洪涝严重。
第五.大量动物植物的灭亡。
目前有记载的生物物种有160万种。
第六:温室效应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1、森林的减少2、植被的破坏3、土地的沙化4、河流的污染5、温室效应6、物种的灭绝6.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08年复习题)(1)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2)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与自然之上的。
(3)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
7.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08 年复习题P52)所谓的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系统,还要认识到自然界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还互成系统。
这也说明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普遍性。
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要素之所以成为要素,只是在特定的联系中才能成立。
具有的特点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
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只要认识到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质相互联系的总体,那就不能不得出这个结论。
”8.如何理解现实自然过程的不可逆性?9.如何进行科研选题?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07 复习题08年复习题 P111)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选题就是选定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
科研选题是否得当在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它关系到科研的目标,方法,水平和价值。
贝尔纳曾着重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作为起始阶段的选题更为艰难,更需要具有元件卓识的权衡与决断。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①创新性原则,好的选题应是现在背景知识中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真正有新意的科学问题;②科学性原则,好的选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背景知识,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③可行性原则,好的选题要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如研究者的素质,能力,人才结构和研究经费等,要将这些结合起来加以权衡;④社会需求原则,选题还要把握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需求因素,考虑到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内在联系与协调发展。
10.如何正确理解顿悟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07 复习题,08 年复习题 P203)(1)首先,认识目的不同。
科学认识的目的是认识自然,获得关于自然知识,发现自然的奥妙,从而增加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求真。
技术认识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获得改造自然的成效,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并使人类生活更好,是求善。
(2)其次,认识对象不同。
科学认识的对象是天然自然,即人类尚未认识的自然和人类观测所及的那部分自然。
技术认识的对象是人工自然,即人类实践的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
(3)再次,认识过程不同。
科学认识的过程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然后对假说进行实验检验从而得到科学理论,并在实验室中不断对所得理论进行检验的过程。
技术认识主要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发挥想象力建构出技术理论,并对技术理论进行小范围试验得到构想的客体,再将其与理论相比较,对照的过程。
(4)最后,解决的问题不同。
科学与技术分属于人类认识的不同阶段,科学属于认识论中从实践到认识的阶段。
科学认识要解决的是如何从观察实验上升到科学理论,解决认识论的第一个飞跃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属于认识论中从理论再回到实践的阶段。
技术认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从精神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解决认识论的第二个飞跃问题,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12.技术发展中有哪些伦理问题?13. 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之间的关系?14. 构成技术的基本要素有哪些?15.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方法有哪些?(08年复习题P150)(1)相容性评价:相容性是指新的科学理论同公认的科学理论在逻辑上是相容的。
相容性评价是通过一个理论与相关理论的比较进行的。
(2)自治性评价:自治性评价就是分析理论内部是否自相矛盾。
自治性要求科学理论内部的各个命题相互之间有逻辑联系,不能相互矛盾。
(3)简单性评价:科学理论的简单性是指“这样的一种努力,它要把一切概念和一切相互关系,都归结为尽可能少的一些逻辑上上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而不是内容的简单性。
16. 简述科学划界的基本标准。
科学历史主义在科学划界标准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是什么?(07 复习题)历史主义者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又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以库恩等为代表,承认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划界的必要性,坚持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和相对的,渗透着社会和心理因素的科学划界标准。
他们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
另一派则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因而主张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划分,也不应该划分,这是历史主义走向极端的典型表现。
17. 简述库恩关于科学理论的社会历史观。
(08 年复习题 P175)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库恩认为,科学理论本质上是集体研究的产物;科学理论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一种“范式”,是集体用以不断生产科学知识的工具。
从历史学角度出发,库恩认为,累积式发展观是渐变的观点,它看不到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否证式的发展强调不断革命,但他忽略了常规科学发展的长期积累。
库恩主张尊重历史,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科学理论发展的机制和规律,他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
18. 简述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
(08 年复习题 P211)(1)原理推演法。
是从科学发现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出发,推演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特殊规律,形成技术原理。
(2)实验提升法。
是直接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所发现的自然现象,做出理性思维的加工和提升,产生新的概念或原理的方法。
(3)智力激励法。
又称智囊团法,头脑风暴法。
其做法是:召集十人以下的小型会议,围绕一个目标明确的议题,自由的发表各种意见和假设,使与会者相互启发,激发想象和联想,引起和强化创造性思维的共振效应,从而构想出各种可能的发明设想和技术方案。
(4)移植综合法。
是将在某个技术领域中已经发现的技术原理移植到其他技术领域中并进行综合,形成新的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