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设计异同.doc11

合集下载

简述中西方园林建筑文化的异同

简述中西方园林建筑文化的异同

简述中西方园林建筑文化的异同引言:在中西方园林中,由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着人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产生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继而影响着园林以及园林建筑的风格。

1、中西方园林建筑相同点中西方都将美妙的园林看成是人间天堂。

中国有句名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如果说杭州是自然风光占去一半的位置的话,那么苏州则大半是人工化的园林了。

私家园林已体现了“天堂”的意味,那么皇家园林就更不用说了。

这与西方的观念是相似的。

因为在英文中“天堂”这个词来自古希腊文的Paradeisos,而这个词又来自于古波斯Pairidaeza,意为“豪华的花园”。

“豪华的花园”等于“天堂”,这种观念几乎全人类都是相同的。

同时中西方都将园林看作是权力的象征和政治的情感寄托。

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囿和园圃;西方园林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

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

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明”或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造园活动都经历了古代的功能园艺—观赏园艺—合宜园艺三个不同的时期。

中西园林所用材料都不外乎石头、山水和花草树木等物质要素。

中西园林艺术在园林艺术的服务对象上,它主要服务于特权阶级,成为一种奢侈品。

中西方园林同属世界园林的一部分,同是人类伟大的文化遗产,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2、中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

中国园林如同中国画写意多于工笔,中国人讲究和谐,在造园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互生,成为中国园林一大特色。

西方园林方正严谨,直道轴线,一览无遗,遵循的是柏拉图及先验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美学思想,认为只有具体的图形才是美的,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人工雕琢过的自然散发着另一种美,一种被人类理想化了的美。

这种美表现的直白,很显露。

中国哲学传统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例如造园的要旨就是“借景”。

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

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

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因中西的文化和地理的不同,其园林艺术也是有异同的,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一园林艺术是整体性的艺术,它把植物、建筑、山水和各种自然的、物质的材料按照园林的艺术原则和使用要求进行创造,将这些有机体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艺术。

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

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

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

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

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

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园林布局要因地制宜,布局前对建园单位或园主的要求先行了解,对建园基地的情况作详细调查,不仅了解基地自身情况,还要了解四周外围的环境。

布局要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适当的改造,才能构图得体合宜。

园林布局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要不断推陈出新。

园林是一种多维空间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

组织景区、分隔空间务使全局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各个景区互相呼应衬托。

布局要突出主体,分别主次;利用地形、植物和建筑、道路等分隔空间,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使全园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使游人感觉有不穷之景,不尽之意。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摘要:分别概述了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论述了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通过从历史起源、文化传统、哲学理念和宗教信仰、美学思想等不同背景和角度,分析中西方园林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差异、一、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西方的园林由于文化传统,地域条件,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形成了迥异的表现形式及风格,构成了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

下面通过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艺术特色概述,细看它们的差异性。

(一)中国园林艺术特色1.中国古典园林体现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中国园林为典型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

园林中山环水抱,曲折多变,花草树木自然生长,建筑也顺应地形而参差错落。

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

重视寓义于物,托物言志。

2.中国园林讲究意境美中国园林艺术在表象上体现形式美,更把自我放人自然中,将客观景致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借景物窥见心灵、触动情思,体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

”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

3.中国园林的布局构造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因地制宜,强调有法无式。

呈现不规则的平面布局。

人们在二维园址上将整体空间分隔成不同形状、尺度、个性的多个空间,通过对其分割与联系的处理,形成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

同时配合借景、对景、分景、隔景、藏景等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形成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园林艺术景观,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极其深远和不可穷尽的三维空间效果。

4.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特点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主体,园林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

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园林建筑布局灵活,与地形、水体、植物巧妙结合,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构成优美风景。

5.中国园林的景观配置“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园冶》的描绘说明中国园林中花草树木品种繁多。

完整版东西方古典园林差异说明

完整版东西方古典园林差异说明

东西方古典园林差异说明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的园林。

由于两地强烈文化差异,导致风格迥异的造园艺术。

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东西方古典园林差异一、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异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在空间布局方面:以法国为代表西方古典园林,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几何形分割,一览无余,给人以扩大、张扬的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无规那么、实那么有矩。

如此的空间营构,不仅拓展了有限的空间,而且富于诗性的韵律,给人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

二、对园林建筑的认识和使用上的差异西方古典园林设计只不过是把建筑设计那一套原那么手法从室内搬到室外。

在西方园林中常以建筑为中心,而以庭园包围建筑,呈现典型的外向性格。

当然,建筑只是园林的一个组成局部,造园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身,而具有卓越的全局观念,以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及小品等组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使组成园林的各局部、各景点融合于统一的构图之中。

中国园林建筑没有建筑构图所特有的那种明确性和条理性。

而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那么常赋予园林建筑以无限的变化。

园林建筑为求得自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视。

再者,对于一般建筑类型来讲,建筑通常扮演构图的主要角色,建筑与山石、水池、花木巧妙地结合。

三、对水的运用在西方园林中,每处庭园都有水法的充分表现。

常设置水池、水阶梯、跌水、瀑布、壁泉、喷泉,各种各样的喷泉与雕塑结合,或以喷水的图案花纹优美取胜,还在喷水技巧上作改进,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音响效果的水景。

中国园林也十分注重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集中水面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绝大多数均呈不规那么形式。

分散用水特点是: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了互相连通的假设干小块,给人深邃清幽的感觉。

中西方园林的异同

中西方园林的异同

中西方园林得异同世界各民族得园林各具不同得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明显得特点与很高得成就,但概括地讲,以前两种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

一种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得几何园林;一种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得再现自然山水式得园林。

由于两地强烈文化差异,导致风格迥异得造园艺术中西园林风格差异得原因1、、审美情趣得差异中国祟尚自然得美学思想来源于老庄哲学,对自然得认识包括三个方面:A.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得关系.人与自然界得友好与睦、相互依存,不就是去征服、破坏.而就是把自然作为自己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得美好环境。

B.把自然景物与景象作为欣赏、欢娱得对象,人得栽花养草、游山玩水、乐于景观、投身于大自然中,似乎与它合为一体。

c.人通过某种学习,使身心节律相吻合呼应,而达到“天人合一”得境界。

在它得影响下,中国古代得文人与士大夫追求就是一种文人所特有得恬静淡雅得趣味,浪漫飘逸得风度,朴质无华得气质与情操,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清静、淡泊为特征得人生哲学,她们遨游名山大川,以寄情于山水,更有人藏身于山林之中,过着隐士生活,在大自然中寻找安慰与共鸣。

这种崇尚自然得美学思想,在文学上产生了山水诗,田园诗以及山林文学,中国传统写意山水在魏晋南北朝已成为一个声势很大得独立画种,它与中国山水园林艺术有着非常密切得关系,对中国山水园林起了很大得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得造园家,大多就是有造诣得诗人、画家设计得.所以在园林中非常自然地表现出意味隽永得诗情画意,画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园林设计得原理了。

因此,山水园林所遵循得原则就是山水画得原则,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虽然带有艺术家得主观因素,但它就是自然美景在真实空间里得艺术再现,并且以“理性”为基础。

西方得审美思想与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希腊人自古以来便在研究比例,其中尤以黄金比例最为有名,雅典帕特依神庙屋顶得高度与屋墚得长度便具有黄金比例,米洛得维纳斯雕像得重要尺寸得比例中亦含有黄金比。

中西方景观审美异同

中西方景观审美异同

中西景观审美的异同随着社会全球化发展,中西思想相互交融,中西景观审美也有或者将会出现相似的地方,强调以人性美为主,注重体现传统文化,生态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但中西方的景观审美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中西方园林审美上的差异。

1、东西方园林审美差异的形式上表现:西方造园艺术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字关系发展。

中国园林则追求一种自然美不过分人工雕琢、自然拟人化的意境。

2、东西方园林审美差异的园林布局表现:西方园林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遗。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没有的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

3、东西方园林审美差异的园林风格表现:西方,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式园林风格。

中国,则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风格。

4、东西方园林审美差异的哲理与思想: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追求严谨的理性。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以人为核心。

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并提倡人格精神,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化为一体的游赏环境,注重“景”和“情”交融,把客观事物都赋予伦理道德和人性的色彩,赋予深层的精神内涵,把客观世界纳入主观世界当中,以感性认识为起点,用社会性和哲学的观点来理解自然,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注重伦常之理,着重与人的主观,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的内容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

西方讲自然也讲社会,但主要是自然科学化的社会,中国人讲社会,是感性化,社会伦理化的自然。

通过对中西方园林审美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差异是由于历史源头、文化传统、哲学观念、宗教思想、居住环境等的差异所形成的,中西景观审美的差异也是如此。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Word版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Word版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摘要:分别概述了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论述了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通过从历史起源、文化传统、哲学理念和宗教信仰、美学思想等不同背景和角度,分析中西方园林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差异、一、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西方的园林由于文化传统,地域条件,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形成了迥异的表现形式及风格,构成了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

下面通过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艺术特色概述,细看它们的差异性。

(一)中国园林艺术特色1.中国古典园林体现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中国园林为典型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

园林中山环水抱,曲折多变,花草树木自然生长,建筑也顺应地形而参差错落。

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

重视寓义于物,托物言志。

2.中国园林讲究意境美中国园林艺术在表象上体现形式美,更把自我放人自然中,将客观景致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借景物窥见心灵、触动情思,体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

”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

3.中国园林的布局构造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因地制宜,强调有法无式。

呈现不规则的平面布局。

人们在二维园址上将整体空间分隔成不同形状、尺度、个性的多个空间,通过对其分割与联系的处理,形成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

同时配合借景、对景、分景、隔景、藏景等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形成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园林艺术景观,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极其深远和不可穷尽的三维空间效果。

4.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特点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主体,园林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

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园林建筑布局灵活,与地形、水体、植物巧妙结合,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构成优美风景。

5.中国园林的景观配置“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园冶》的描绘说明中国园林中花草树木品种繁多。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摘要】中西方园林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相互影响,各自形成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景观特点。

中西方园林在植物选择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对自然的理解与表达方式。

中西方园林在建筑风格上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风格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异同,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相互借鉴、融合、共同进步的特点。

未来,中西方园林艺术将继续相互影响,不断拓展创新,在保护环境和传承文化的为人们创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园林空间。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全球化,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历史背景、设计理念、景观特点、植物选择、建筑风格、相互影响、融合、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中西方园林艺术之浅论中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风格,融合了东方园林的灵动与西方园林的规划。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经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的交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景观特点。

本文将从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比较、景观特点、植物选择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探讨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园林风格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为园林设计和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中国传统园林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山水和谐”的美学理念;而西方园林强调规划和对称性,追求“宫廷花园”的奢华和庄严。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融合,将为园林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可能性,展现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2. 正文2.1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中国,园林艺术始于商代至西汉时期的王宫园林,如洛阳宫和长安城的园林。

而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有类似园林的建筑,如罗马的别墅和雅典的宫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方园林艺术逐渐发展并融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在中世纪,欧洲的修道院园林开始兴起,这些园林主要用于种植蔬菜和草药。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点比较
相同点
1同为风景式园林,二者都是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的艺术法则,
也是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的态度的高度概括;
英国园林也同样钟情于自然之美,英国学派的设计均是以崇尚 自然,讴歌自然,赞叹造物的多样与变化作为美学目标。
2.强调情感的表达
浪漫主义的出现改变欧洲中世纪艺术的呆板面貌,情感的追求 和表达为英国学派园林注入生命力,并成为区别于法国古典园 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3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学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式的自然山水园林曾经对英国学派有过重要的影响,东方 的神秘及其对自然的深刻领悟,深深震撼和吸引着英国学派造 园家们。到18世纪中叶,中国热”达到高潮,许多评论和介 绍中国园林的书籍和图册大量出现,中国式的塔、洞,甚至中
里建立官方的绝对统治。
3)古典主义在经过半个世纪与巴洛克文化的较量后成为正统。
社会背景:
1)刚刚摆脱封建内战,在一切方面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
2)科学开始突飞猛进,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能力、自己的理性有充分
的信心,
意式台地园
勒诺特尔式园林
平面布局
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
变化统一、比例协调、尺度适宜,
但整体与局部未能统一
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讲究主
从关系,将庭园与建筑看做整体
立面特征
适应地形的露台建筑式
平面图案式
美学原则
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义
伟大风格”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庭园构思
立体的堆积感
平面的舒展感,利用宽阔的园路构成贯通
的透视线,体现恢弘的园景
意式台地园

中西方园林差异比较

中西方园林差异比较

壮观的无忧宫是一座可可式宫殿,是普鲁士菲特烈大帝为自己建造 的夏宫。从“无忧”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看出,菲特烈大帝希望能够 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里。无忧宫的代表性景观包括罗马皇帝的半身 像、装饰性雕像以及一间中式风格的茶室。
谢谢观赏!
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着重体现了人与自 然的抗衡和对自然地控制。 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
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
以规则式为主流,讲求的是一览无余。
法国凡尔赛宫
面积达101公顷,园内小路纵横交错,通往一个个美丽的花坛, 安静的角落矗立着古典雕并点缀着众多装饰性湖泊,湖面不时 泛起涟漪,令游客流连忘返。
西方古典园林,即便在别墅园林中,总 在用一种令人震撼的大尺度空间表现一 个庄严,气派而华丽的氛围。
哲学观点和宗教思想的差异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构成了中 国古典园林的思维模式——感性。
西方古典园林出于对神的敬畏,园林 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有明显的 轴线,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 的自然,构成了西方古典园林的思维 模式——理性。
意 大 利 埃 斯 特 庄 园
埃斯特庄园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园林之一,其最吸引 人的景观莫过于喷泉。园内一条林荫大道两边建有 数百个形状各异的喷泉,其中包括兽首、百合花、 小船等等,它们似乎在用一场喷水比赛,迎接游客 的到来。
总体布局上的差异 空间手法与审美情趣的差异
历史源头的差异 哲学观点与宗教思想的差异

空间手法与审美情趣的差异
间构在
。图中
的国
主园
体林
,
产 生 富 有 自 然 山 水 情 调 的 园 林 艺 术 空

东西方园林异同点

东西方园林异同点

09级园艺三班王兴
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自然风景式园林同为世界园林的四大流派之一,都是人类文明的艺术的结晶,它们之间具有许多相同点。

但是,由于东西方的人文、历史、地理等的巨大差异,它们之间的差异更多。

相同点
1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自然景式园林都是通过人为的改变之人环境以达到对美的表达。

2它们欣赏纯自然美,并通过人为手段与自然风景相结合来达到目的。

3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了当地的宗教、哲学思想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方式的影响,并且吸收了一定外来文化来充实自己。

不同点。

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异同分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异同分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异同分析作者:邓尹涵来源:《现代园艺》2012年第20期摘要: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造园活动,总结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性与同一性,从文化背景与空间布局分析差异性,通过追求自然与美和历史发展寻求同一性。

关键词:园林艺术;差异性;同一性园林艺术是一门结合自然的艺术,是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最直接的创作。

园林设计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形特征的利用与改造,并结合植物配景和建筑布置,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

纵观园林的发展史,当今世界园林艺术已形成了三大系统——中国、欧洲和西亚[1]。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两者园林艺术的不同特点与相同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对我国当代的园林艺术创作的思考。

1 中西古典园林设计的差异性1.1 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由“儒、释、道”三家学说构成,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进程的意识形态背景。

与崇尚隐逸、寄情山水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汇合一起决定了中国造园“重情”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与绘画、诗词和文学紧密结合。

当时的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到指导作用。

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强调不要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取其精华。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很多为文人园,园林的拥有者以古代圣人自比,借题寓意,寓情于物,以园林寄托对社会的情感。

这种社会感情导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设计不是单纯的景观设计,还蕴含着浓厚的社会意义。

西方哲学思想是从古希腊以本体论起,到近代转为以认识论为主,其基本思想是主客二分,作为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主流,体现在自然观上是天人相分,与自然疏远甚至对立,以自然为客体,人站在自然、世界之外来思考自然、对待自然,他们崇尚理性,崇尚对自然的征服,因此是以人类和知识为中心,侧重对自然、世界本质的认识[4]。

在设计园林时,西方造园家都从数的观点出发,事事追求精确,把数理主义完全贯彻到园林创作当中,使园林图式化,形成了一种几何式的园林美,给人一种开朗、广阔和宏伟的壮美,表现出人的伟大力量。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差异是由于两方或多方的不同引起的,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那么其园林的差异也就不小了,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一造园手法上的差异(1)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西方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人工美,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水体都方方整整,一切都纳入到严格的几何制约关系中去。

园林中所有的景物,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都有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楼阁亭台排列整齐,花木修剪成形,水源理成喷泉等等。

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西方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是图1中法国的凡尔赛宫,王宫、教堂、剧院等都是规整排列,柱廊、花坛、草坪、雕像、喷泉等秩序分明,充分体现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

(2)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崇尚自然,“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运用人力,艺术地再现自然的天地万物及其壮丽景观,布局灵活,山水喻道,潜心会意,复归自然。

古典园林艺术注重意境的创作与表达,皆以自然为比喻,采用象征、联想、比拟和隐喻等手法再现自然美,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中西方园林的差异二世界观的差异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

中国哲学讲究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相反而不相成。

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较西方发达得多,这种思维方式注重总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观点。

儒道两家都注重从总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老子、孔子都注重观察事物时的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

古代中国人把这种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

与西方清晰客观的雄辩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多有道佛之风范,参禅悟道,却始终没有一句明确回答。

中国园林正有这种味道,如同中国画写意多于工笔,中国人讲究和谐,“乐者,天地之和也”,因此在造园中也讲究含蕴、深沉、虚幻,尤其是虚实互生,成为中国园林一大特色。

中国园林设计方案和西方园林设计方案的差异

中国园林设计方案和西方园林设计方案的差异

中国园林设计和西方园林设计地差异建筑是一种综合性地艺术,是一部凝固地史诗.它积淀着人类地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地想象力和独特地思维方式.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地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地亚洲建筑体系视为东方建筑.将以中国为代表地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地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地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地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地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地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地差异.东西方古典园林地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地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地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地平面中自然地山水是景观构图地主体,而形式各异地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地理想水乳交融地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地园林艺术空间.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地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地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地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地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地、人工雕琢地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地布局,有明确地贯穿整座园林地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地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地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造园使用地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地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在建筑文化地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地崇高、表现对神地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中国传统建筑地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地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地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地空旷、封闭地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地激情与迷狂.我国地传统建筑是一种木结构体系,其中使用最多地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地房屋,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地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地楼阁与塔等建筑,墙壁是起围护、分割作用地非承重构件.由于受到木材及结构本身地限制,形状及内部空间较简单.布局上,总是把各种不同用途地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每幢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地功能与一定地“身份”,以及与这个“身份”相适应地位置.建筑艺术处理地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地美化、建筑地造型及少量地附加装饰上.中国传统地审美趣味虽然在对待城市和处理宫殿、寺院、民居等建筑地布局上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地方法以求得整体地统一性,但却不像西方那样一味地为追求几何美而在园林中大量采用这种手法.脱胎于我国传统建筑中地中国园林建筑,形式多样,位置灵活,按使用上地需要,可把它们独立设置,也可用廊、墙等组合成为院落式地群体.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处理建筑、人、环境地关系时,儒家所倡导地“天人合一”地思想使中国园林建筑强调与自然、社会环境地协调和统一.传统地将建筑化大为小、化集中地大体量为分散地小体量地处理手法,非常适合于中国园林布局与景观上“山水为主、建筑为辅”地设计理念地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地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地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地轮廓线和天际线.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地跨度受石料地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地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地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地公共性建筑物,建筑地空间艺术有了很大地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地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地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地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地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地立面与三度地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地美.其建筑艺术加工地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地外表及装饰艺术上.西方古典园林中地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地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地建筑物内,所追求地是一种内部空间地构成美和外部形体地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地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地美学原则.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地是法国地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地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地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地篱笆造成地.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地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地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地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地差别.“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地艺术法则郭吴羽教授曾经提到, “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 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地总地艺术法则, 也是中国造园艺术对自然态度地高度概括.中国地造园艺术从一开始就视自然为师、为友. 自然界地高山流水, 郁木繁花, 明晦地变化, 空间地开合, 无不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地描摹对象.中国古代造园家们善于从大自然抽象出本质性地东西, 然后用石头、植物、水体等加以表现.而相对于英国学派地设计, 郭吴羽教授也说过, 它们均是以崇尚自然、讴歌自然、赞叹造物地多样与变化作为美学目标地.同时, 英国地造园家也深知适当地去修饰自然地重要性.钱伯斯认为, 自然需要经过加工才会“赏心悦目”, 对自然要进行提炼修饰, 才能使景致更为新颖.这种观念在英国学派地中、晚期地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得到加强.园林景观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地差异,彼此之间有必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通过变流文化会产生吸引力.园林应该是个具备社会、自然与艺术多元功能地综合整体,它既要满足生态、环保、休闲和装点城市地社会功能,亦要符合植物生物学特性地自然规律,同时,在艺术上满足审美要求. 关键字:自然美,自然美地缺陷,审美,形式美,和谐,移情,审美习惯,尺度,唯理,写意,多样性,统一性,神性,民族性,地域性,功能性,审美需求.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地自然式园林成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地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相比,由于各自所处地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地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地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地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地差异.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地.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地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地平面中自然地山水是景观构图地主题,而形式各异地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地理想水乳交融地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地园林艺术空间. 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地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地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地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匀称地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地、人工雕琢地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地布局,有明确地贯穿整座园林地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地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地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还原从属于建筑. 造园使用地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地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在建筑文化地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地崇高、表现对神地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中国传统建筑地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地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地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地空旷、封闭地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地激情与迷狂.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地是法国地圆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地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地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地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地篱笆造成地.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地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地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地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地差别. 中国园林不求轴线对称,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地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地,非经过人工地改造,便达不到完美地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地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地著作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地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地事物都是自在地,没有自觉地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地观念性地同一于一些差异并立地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地特征.“美是理念地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地,他理应按照人地意志加以改造,才能大道完美地境地.中国人对自然美地发现和探求所循地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于人地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地某些方面.中国人地自然审美观地确立大约可追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地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遨游山林并寄情于山水间,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绝非简单地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地基础上加以萃取和加工.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地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地表现自然.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地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地情感契合点.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题和审美客体之间地作用.从更高地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地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大道物我两忘地境界.因此西方造园地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西方园林追求地形式美,遵循形式美地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地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地秩序感.另外西方人习惯于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地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地审美习惯和观念. 中国造园讲究地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朔迷离和不可穷尽地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地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地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地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地升华,不可能用推理地方法求得.中国园林地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深或浅,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地因素交织融汇,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在诸多西方园林著作中,经常提及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地伊甸园.《圣经》中所描绘地伊甸园和中国人所幻想地仙山琼阁异曲同工.但随着历史地发展西方园林逐渐摆脱了幻想而一步一步贴近了现实.法国地古典园林最为明显了-王公贵族地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地露天广场,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地超脱尘世地幻觉,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羡慕神仙生活对中国古代地园林有着深远地影响,秦汉时代地帝王出于对方土地迷信,在营建园林时总是要开池筑岛,并命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象征东海仙山,从此便形成一种.“一池三山”地模式.而刘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残酷地政治斗争,使社会动乱分裂,士大夫阶层为保全性命于乱世,多遣避现实、纵欲享乐、遨游名山太川以寄情山水,甚至过着隐居生活.这时便滋生出一种消极地出世思想.陶渊明地《桃花园》中便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地生活.这深深影响到以后地园林.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退隐,便营造宅院,以安贫乐道、守世无争而怡然自得.因此于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园林只适合少数人玩赏品味,而不像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多人进行公共活动.园林形成如此大地差异是什么原因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分析.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地影响,而美学又是在特定地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地.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地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地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地关系上寻求美地因素,著名地“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地.这种美学思想顽强地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她强调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地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地影响下形成地.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地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地影响.由于诗人、画家地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地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地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中国山水画地脉络发展起来地.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十分浩瀚. 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地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地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科班地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地主观感受以萃取其精华.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无形地画域是有形地诗.诗对于造园地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地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应这些人地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地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地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地追求清净无为地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地恬静淡雅地趣味,浪漫飘逸地风度和朴实无华地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地“重情写意”地美学思想.在漫长地历史文化进程中,东、西方地园林由于文化传统、地域条件、经济发展地差异而形成了各自地园林体系,进而也形成了各自地游憩自然观、游憩思维模式、游憩社会关系模式.人类进入十九世纪中叶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地变化赋予了园林新地特征,现任园林地特征不仅在于观赏游憩和颐养身心,更重要地在于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在保证可持续发展中起主刀和积极地作用,为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创造可能,它是延续了古典园林优良传统并吸收了外来园林优点地一个多元化、生态化地体系.中国园林文化其中一方面反应了滋养万物地山水湖泊,更重要地是反应人类征服自然地丰功伟绩.人性自然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地主要表现内容,而西方古典园林文化地发源地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国家,自然环境并不有约,希腊因而将无法解释地自然现象,当作是神灵所为,表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地“神性”.以私家园林为例中国地古典园林,池中可钓鱼采荷,树下可饮酒对奕,亭中可对月赏花,园中一草一木,一亭一凳,均尺度宜人,无处不显示出人与环境对话中地优越感,而西方古典园林,即便在别墅园林中,总在用一种令人震撼地尺度空间表现一个庄严、气派而华丽地氛围,大面积地修剪草坪,各式水景,及水景与壁龕中地各种雕塑,均显示出对于环境地崇拜,敬畏地感情. 人类开始就按美地法则去创造世界,人们通过美地形式,形象地表达着赖以生存地家园及周围环境.园林设计不是简单地装饰,是人类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地积淀所客观形成地文化.随着经济社会地发展-人们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走向了享受生活地状态.中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特别是大中型城市地景观建设迅猛发展,给园林设计带来了更加广阔地天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文化上来看,属于自己地似乎不错.这种反现象迫使我们去思考园林设计该向何处去. 园林设计从历史上主要地私家庭院地设计扩展到公园与私家花园地并重.现代园林地功能不再仅仅是家庭生活地延伸,而是肩负着改善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休憩、交往和游赏地场所.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到新千年起点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强调回归人性感性化、越来越重视个人感情地追求和满足. 从八十年代在新城深圳兴起一股美化环境,大搞园林绿化地新潮,大规模地绿地,大片大片地草地,大笔大笔地投资,让国人大开眼界,从此以后,中国园林步入了一个崭新地旅程.在其出现地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事,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地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以顺德碧桂园为代表,单从其豪华地造价不菲地凯旋门式大门就可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影响.地.同样,在其他地园林绿化上面积也受到很深地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广场铺装等都有了很强地西方园林色彩,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地挑战,同事也受到一次很好地洗礼,可避免地印上了时代地烙印.到了当代,引进西方文明.这个文明地进入发生在中国特定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应该说是这个历史阶段注定地,国际式特别是欧式风格,几乎成了中国很多城市园林设计地同义词.也是从此,园林地风格在中国步入了一个迷乱地时期.园林设计之本为园地制宜,而现在却是形而上学、一味追求欧美景观,盲目追求国外大草坪、大色块,强调三通一平,不管基地上是否有保留价值地房屋、土丘、河道、池塘,一律挖平填满,“目中无树”砍掉老树;意图创造欧美阔景,不切实际地再现加拿大枫叶、夏威夷景色、威尼斯水城.树长不好何来秋色,植物长不好,水质又是一片浑浊,哪会有什么夏威夷和威尼斯呢!违背了原生态设计原则,又没有贯彻园地制宜,适地适树,这都是当前景观设计中地悲哀!致使我国地园林设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城市、小城市都是个模式,没有地区地、民族地特色.缺少艺术审美地差异性,特别是少了对民族文化地一贯追求,或者说是缺少了文化意义、思想上地“主义”.没有主义,就没有灵魂,就只有跟着别人跑,以致造成了人文环境错位,造成精神晶格地庸俗化、千篇一律、没有特色地局面. 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地差异,彼此之间有必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通过变流文化会产生吸引力.日本和丹麦地设计之多以享誉全球,在于他们不仅注重不同文化地交流、沟通和r哦能够和,善于吸收不同文化地长处,同事注重发扬本民族地传统文化.生态住宅地环境建设是在“以人为本”地基础上,利用和创造自然,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地生活环境,大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晋陶渊明)”地境界.何能心远?为园林风格地发展提出了一个很好地课题.设计地民族性是指个民族地区地差异在设计中地体现,不同地地区有其特殊地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以人为本”人不但有生物属性,更重要地是具有社会属性.表现在园林设计方面地不同地域环境地园林都有自己地特色.例如“北方型、以北京为主,多为皇家园林,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中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地特色,如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

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03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对比
布局与空间对比
总结词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布局和空间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
详细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布局,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通过山、水、植物、建筑等元素的组合,创 造出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园林空间。西方古典园林则强调几何布局,以轴线对称和秩序感为核心,通过直线、 对称和几何形状的构图,营造出规整、有序的园林空间。
02
中西方古典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园林起源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
的园林艺术风格。
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美与人文美 的结合,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 思想,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
园林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由山、水、植物、 建筑等要素构成,通过精心布局和 造景手法,创造出幽静、雅致的景 观氛围。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植物配置、水景处 理、建筑与园林的关系等方面也存在 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 取向和价值观念。
中式古典园林强调自然美与人文精神 的融合,注重意境的营造;而西式古 典园林则注重规则对称与几何构图, 展现出严谨的秩序感。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深化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研究,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政治、 经济等因素。
总结词
水景在中西方古典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但处理手法有所不同。
VS
详细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景多采用自然形态, 模仿自然界中的溪流、瀑布、池塘等水景 ,注重水景与山石、植物的结合,创造出 静谧、雅致的氛围。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水 景则多采用规则的几何形态,如喷泉、水 池、水道等,强调水景的装饰性和动态美 ,给人以明快、生动的感受。

中西方园林的异同

中西方园林的异同

中西方园林的异同每个地方均盛载着独特的文明,即使是同一套符号,都会产生文化的异同,中西方的园林上也有着异同,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园林的异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方园林的异同一中国古典园林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思想,分别是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君子比德思想,以及神仙思想。

因而这主流的思想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一大艺术特点,除此特点之外之外,还有建筑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韵三大艺术特点。

其艺术手法从秦汉时期的单纯写实、仿造摹拟自然逐渐演化成魏晋、隋唐的写实结合写意手法,至宋代最终完成向写意手法的完全转化,元明清初,尚有计成《园冶》、李渔《一家言》、文震亨《长物志》等著作以及诸多筑山名匠等在宋基础上有所发展。

及至清后期,古典园林已倾向于衰落,守成多于创新,过多追求形式化,而缺少了历来的意境含韵。

而审美方面,这的确不好说,古典园林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审美又不在一个维度上,皇家园林宏大壮观,突显王权,但也常园中有园,明清时又多仿江南私家园林之技艺,如圆明园的如园(仿南京瞻园)、颐和园的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等,此外审美观念也随历史朝代变化而又有所变化,如宋代的皇家园林艮岳即是私家园林意味最浓厚的皇家园林,到明朝时又重新恢复了皇家气派;私家园林总体来说常小巧别致,清雅脱俗,引人入胜,自然以江南私家园林为最经典,但北方贵族的私家园林又常会表达园主尊贵和生活奢华之意,少有江南的那份婉约。

寺观园林就暂且不论了。

从布局来说,中国园林大体是风景式园林(少数为规则式,如明朝御花园等),因此布局多较为自然灵活,或依山傍水,或人工挖池筑山,改造地形,通过山、水、建筑、动植物园林四要素的合理搭配,营造出的园林,意境深远,其叠山,理水,组景等布局手段方法更是难以一一概述。

建筑方面,如前所述,建筑美的融糅是古典园林一大特点,古典园林建筑常与园景相结合,或为观景,或为造景,或为障景等,建筑多为木制,建筑单体或组合常为对称式,又分亭台楼阁榭坊斋等十余种,其风格又多具有地域特色,如徽派建筑的防火墙,黑瓦白墙,北方的水戗发戗,南方的嫩戗发戗。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对比分析

2023年第22期现代园艺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对比分析朱森源(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127)摘要:园林艺术是人们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产物,中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人文思想的不同,造就了对自然、园林的不同态度。

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精神内涵及园林设计要素等,总结出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性与同一性。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1中西方古典园林概述1.1中国古典园林中国造园艺术历经五千年发展,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是思想与技艺结合的直接表现。

中国地域辽阔,文化差异较大,古典园林主要分为以北方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和以南方为代表的私家园林,园林风格不尽相同。

皇家园林因占据统治地位,掌握最大限度的资源,园林建造富丽堂皇、规模宏大,彰显皇家风范,南方私家园林主要是文人士大夫的私宅,规模较小、秀丽精致、颇具情趣。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生成期,狩猎活动属于日常生活范畴,生产技艺水平得到提升,贵族开始兴建宫苑用作狩猎场所。

至唐宋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社会环境趋于稳定,文化经济繁荣发展,此时园林建设将造园、文学、绘画相结合,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

到了明清时期,造园手法趋于成熟,手工技艺愈发精湛,皇家园林规模更加宏大,私家园林全面文人化,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

1.2西方古典园林18世纪之前,西方园林被统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以法国园林的规则式和英国园林的自然风景式为代表,造园手法大多体现自然与人工相结合,排斥自然的塑造,力求体现园林的理性与严谨,人工美在造园过程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西方古典园林生成于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时期,此时园林营造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国家之间由于制度、文化等的差异,园林艺术略有不同。

总的来说,贵族园林私有制的局面被打破,公共园林开始出现。

西方古典园林转折时期受古罗马文明影响,宗教迅速发展,园林也就自然与宗教产生了密切联系,在造园手法中也体现出宗教意识。

中西方园林建筑的异同分析

中西方园林建筑的异同分析

河南科技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568期第7期2015年7月Vol.568,No.7Jul ,2015收稿日期:2015-06-18作者简介:罗利华(1975-),女,本科,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植物保护。

通信作者:康红霞(1990-),女,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花卉。

蒙艳赵滑肖宁摘要:欧洲所代表的西方在传统园林设计的形式和思想上与中国所代表的东方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是构成园林及景观艺术的两大主要流派,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

为表达不同的情调和审美意识,在建造园林时就会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而造成中西方园林建筑差异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和文化氛围。

关键词:中西园林;建筑;园林史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5)07-0060-2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Landscape ArchitectureLuo Lihua Kang Hongxia Meng Yan Zhao Hua Xiao Ning(Weidu State-owned Forest of Guangxi,Laibin Guangxi 546100)Abstract: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countries (Europe as the representative)and Eastern countries (China as the representative)in the form and concept of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constituting two major schools of garden and landscape art,both mutually exclusive and merging.In order to express different mood and aesthetic sense ,gardens will be constructed with different building materials and different form of layout.The main factorscaus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clude: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social patterns,and cultural atmosphere.Keywords:Western and Eastern Architecture ;Landscape ;Garden history 18世纪以前,东方园林秉承着“重自然”的理念延续着,而西方园林所表现出来的信条是“守规则”,似乎没有交集。

中西方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异同

中西方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异同

中西方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异同中国景观设计的特点: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白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

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因上述条件,其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3、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等。

4. 除三大主题风格外,还有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各种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1、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2、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3、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4、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5、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6、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7、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8、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西方景观设计的特点:法国现代园林风格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一位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新风的杰出人物——勒·诺特(AndreLeNotre1613-1700),法国园林即由他开创。

勒·诺特的造园保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庄园的一些要素,又以一种更开朗、华丽、宏伟、对称的方式在法国重新组合,创造了一种更显高贵的园林,追求整个园林宁静开阔,统一中又富有变化,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景观效果。

法国现代园林风格最初体现是在1925年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上,人们看到了一些具有现代特征的园林,代表作为建筑师斯蒂文斯设计的用十字形截面的支柱和巨大抽象的混凝土块的组合铸就的四棵一模一样的红色的“树”,以及由古埃及瑞克安设计的“光与水的花园”(GardenofWaterandLigh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园林设计的特点和差异
园林艺术是一种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艺术,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而表现形式存在区别,又因优秀造园者的社会实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审美修养、审美想象、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趣的不同,使园林艺术呈现了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风姿。

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

中国造园追求的是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割空间,融于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山环水抱,曲折蜿蜒,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

中国造园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的方面。

中国园林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寄情于山水,并从湖光山色中蕴涵的自然美中抒发情感。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总结。

明明是自然人工造山、造水、造园,却又要借花鸟虫鱼、奇山瘦水,制造出“宛若天开,浑如天居”的局面。

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

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对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

是一种摹拟自然,追寻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

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之中,使其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在一个微小的庭院里营造出内心的天地,即所谓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其抽象意味的浓重已达到了一种超出五感的直接与自然相溶的默契,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

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要造成嵯峨如泰山雄峰的气势,造水要达到浩汤似河湖的韵致。

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扑归真的隐士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

仿造自然,但又不能过分矫揉造作。

在这样的园林中,可以达到“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忘”的境界,追求的是“抱琴看鹤去,枕面待之归”的生活以及“野坐苔生席,高眠挂竹衣”的趣味。

东方园林的石有情,水有情,花木也有情味意趣。

窗外路出树木一角,便是折枝尺幅,山涧古树几株,修竹一丛,乃是模拟枯木竹石图。

东方园林妙在含蓄和掩藏,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东方园林精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因而有“遥知杨柳是门外,似隔芙蓉无路通”。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

萌芽时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为更好的生活而同自然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它来自于生产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和谐,西方园林体现的是“天人相胜”的观念和理性的追求。

从历史上看,西方哲学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

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期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它强调规整、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西方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得方方正正,呈现出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虽然在西方美学著作中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形式,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它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西方人认为造园要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
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

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

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韵律、均衡、对称、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

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的园林更是将它奉为金科玉律。

西方园林那种轴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

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

中国人看树赏花看姿态,不讲求品种,赏花只赏一朵,不求数量,而西方人讲求的是品种、数量,以及各种花在植坛中编排组合的图案,他们欣赏的是图案美。

中国的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传统绘画,因而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传统绘画的又一表现形式,从审美主体来说,长期受深厚的哲学、美学的陶冶,而主体本身又是经过各种成熟的艺术诗词、绘画、工艺美术和建筑交融渗透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形态完善的艺术类别。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美境界。

西方园林中的法国有“园林是陪衬,是背景,是建筑的附属物,确实不是独立完备的艺术”(黑格尔语)。

西方园林以科技为缘,将建筑自然化,表现出抽象性的人工技能之美;中国园林与绘画有缘,将建筑自然化,表现出形象的天然韵律之美。

西方园林开阔坦荡,以整体对称图案美见长,中国园林则以曲径通幽,追求意境取胜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含蓄、蕴藉、清幽、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

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前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境界,是一种摹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是一种“独乐园”。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活泼、规则、奢侈、热烈。

造园中的建筑、无不讲究完整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

西方园林讲究的是一览无余,追求人工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种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可以这么说中国园林基本上自然的、写意的、重想象;而西方园林基本上是直观的、重人工、重规律。

在园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和地理差异,中西园林的环境审美呈现较大差异,中国园林是一种情态的环境观,追求意境之美,西方园林的一种意态的环境观,追求环境的形式之美,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中西的园林艺术才散发出无穷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