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笔记

合集下载

关于园林的书籍

关于园林的书籍

有关园林的书籍1、《植物造景》——苏雪痕本书论述了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植物遣景的艺术性方面,作者不仅就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即多样统一,对比调和,对称均衡和节奏韵律,结合植物组景实例进行了阐述由于植物造景形成山水-植物的综合景观,建筑-植物的综合景观,街道-植物的综合景观。

本书的下半部就是专门论述这些综合景观的。

本书对水体与植物的结合组景上,分别就湖、池、溪涧、泉以及堤、岛、水畔、水面的植物造景进行论述。

关于艺术构图。

适用植物种类以著名城市的名园为实例,作了生动的描述。

本书对建筑与植物的结合组景上,强调了建筑与植物的结合要相互因借。

相互补充,在形式、体量。

色彩上相互协调,还具体到建筑的门、窗。

墙、角隅的植物配植和造景手法。

屋顶花园目前在我国仅个别公共建筑和少数饭店、宾馆有没置,简述了屋顶花园的植物配植。

2、《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一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练、明确的图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理。

3、《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徐德嘉《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内容包括苏州园林植物景境配置的文化背景、植物材料的造园意义、植物材料的文化内涵、植物景境配置意匠等。

4、《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一一赵世伟本书从实际应用出发,用国内外大量的园林植物实例彩图,展示不同风格与特点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思路、方法与实践,内容包括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实施等。

5、《攀援植物造景艺术》一一臧德奎主要从攀缘植物的选择、栽培和造景手法方面加以论述6、《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在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

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现代建筑读书笔记

现代建筑读书笔记

1 文化的变芝:新古典主义建筑 1750--1900年原因: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增长;人类思想意识的根本变化。

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利用过去的样式,在遗产中寻求思想上的共鸣,考古发掘的进展新古典主义建筑看来是从急剧改变着任何自然关系的两种不同而又有联系的进程中产生。

两种进程:A.以科学为基础导致出现道路和河运工程,建立新的机构。

B.导致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学科的出现皮拉内西:《论罗马的宏伟性及其建筑》1761,“崇高”产生于大尺度、远古和沉寂的宁静的恐怖感《论建筑》1765,摒弃了建筑的真实性而任自己的想象力驰骋1)英国:希腊样式,洛可可从未被全盘接受,抵抗他的表现有伯林顿伯爵发起的帕拉第奥主义斯图瓦特,纽盖特监狱约翰索恩,新古典主义汤玛斯·霍普,希腊复兴,《家具和室内装饰》2)法国:罗马样式,随着理论和研究的进展,古典主义脱颖而出,部雷、勒杜,采用古典柱式,趋向简单的几何形克劳德·佩劳,绝对美和臆象美(规范化,完美性;特定场合和性格)科德穆瓦,配置、分布、适度三原则,关注形体的纯粹性,装饰必须适度部雷,布隆代尔的学生,敬畏风格,神灵存在的光线作用,设计的牛顿纪念堂,迪郎,部雷的学生,规范性经济合理的建筑类型学勒杜,舍伍的理想城,巴黎设计关卡3)德国:希腊样式,见于勃兰登堡大门、弗兰德里克大帝纪念碑申克尔,与迪郎和吉利合作的新警卫局拉布鲁斯特,结构第一以及全部装饰均有建筑衍生,国家图书馆的大阅览室19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遗产演变两条紧密联系的发展线索布鲁斯特结构古典主义——,强调结构,沿袭科德穆瓦、劳吉尔、苏夫洛等人的路线,建筑类型:监狱、医院、火车站申克尔浪漫古典主义——,着眼于形式本身的外貌特点,沿袭勒杜、部雷、吉利等人的路线,建筑类型:博物馆、图书馆2 领土的变革:城市的发展1800--1909年技术观点:1767筑铁路轨;1731谷物条拨耕作机——高效农业18世纪末发展18世纪工业革命:1764珍妮纺纱机和1784蒸汽动力机,欧洲移民,封闭欧洲,城市衰落,工业革命后壁垒全面崩溃死亡率下降,城市人口空前集中(伦敦、曼彻斯特、芝加哥),邻里变成贫民窟,采光通风、公共场所的不足,卫生、公厕、洗衣房、垃圾的短缺——肺结核,霍乱破坏了原有家庭手工业为中心的城市结构与布局人物:1)傅立叶《新工业世界》激进想象,微型城镇,平等无约束的社会——“法伦斯特尔”:中间公共活动,侧翼车间、客栈工业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尖锐抨击,比较接近的是戈定的“法米利斯特尔”2)维克多·康西德朗,凡尔赛与蒸汽轮船,柯布,马赛公寓3)雷普顿,英国公园运动——伦敦摄影公园城市:1)维也纳,规则化,拆城墙建林荫大道、围路环城,受卡米洛·西特的影响2)巴塞罗那,舍尔达,都市化,格子式扩建,重视交通3)芝加哥,高层建筑影响因素——电梯、钢结构完善,城市交通的完善,1871大火重建城市结构:1)巴黎市中心改建——奥斯曼男爵,主要目的是“形成统一,并把巴黎团的巨大消费市场和生产基地改造成为有效的整体”地区性的大都会,利用街道来切割和划分现有的城市结构,并越过传统的塞纳河障碍把对立的焦点和地区结合连接起来,由于街道的改建,出现标注居住平面布局方式和街景立面和标注的街道设施,足够的排水系重点在于市中心的市容,炫耀国家权力,但是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2)线型结构——索里亚·马泰,西班牙花园城市(广泛采用)动态相互依存,宽度一定,长度可以无限延长的,地域性的、不定型、大陆性可以吧马德里和彼得堡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三角网格系统,对城市分散主义有影响3)同心圆结构——霍华德,田园城市《明天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之路》静态的,独立的,有轨道交通环绕的,有限、地方性现代英国卫星城的理论基础,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前进一步,对城乡关系、城市结构、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城市面貌有见解两者的不同在于对待铁路运输的不同态度霍华德,消除上下班的路程,铁路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物而不是人索里亚·马泰,促进交互3 技术的变革:结构工程学1775--1939年铁,建筑史上的首次出现的人造建筑材料1)瓦特、达尔比、威金森共同产生了蒸汽机和铁框架。

参考文献简介

参考文献简介

参考书目简介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ibliography1. 《景观设计学》-John Ormsbee Simonds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4版)》主要内容简介:这本完全改版的当代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创造一个更加有用、高效、具有美学价值的室外空间和场地。

百余教学图表、规划设计作品、摄影作品和插图,包括了一些世界顶级景观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公司的作品,将使读者深受裨益。

这是一本空前的著作,涵盖了景观设计理论、运用和实践过程中每个细小的方面。

任何希冀人类与环境之间能以更和谐关系相处的人,都值得买下《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4版)》作为参考。

毫无疑问,《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原著第4版)》引领着最新的关于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时代潮流,全新改版的第四版涵盖了以下内容:·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准则·将自然看作包罗万象的构架·地形学和改造地形·以及其他更多从最基本的利用自然景观作为所有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基础,到突破性的方法设计社区和生境,《景观设计学》为以下过程提供了详细的步骤。

·场地选择和场地分析·评估环境影响·土地开发详细设计共同执笔者巴里·W·斯塔克在书中添加了许多景观界著名摄影师的摄影作品,使这部史诗般的巨著的描写和陈述更加生动形象。

他们的作品为第四版带来了空前的视觉享受。

2.The Landscape of Man Shaping the Environment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DayThis volume looks at the landscape of 28cultures, ranging from ancient Mesopotamia tothe present day, and shows how the environmentis conditioned by th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of each civilization. A selection from GeoffreyJellicoe's "The Atlanta HistoricalGarden" is included.3.启迪-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考察笔记《启迪:风景园林大师西蒙兹考察笔记》是一位洞察敏锐的观察者在游历中所得人生体验的集成。

美学读书笔记

美学读书笔记

美学读书笔记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美学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学读书笔记1《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集中体现了芦原义信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

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

因为作者具有东西方的教育背景,所以作者在书中既引用来自西方的格式塔理论,又引用中国的“阴阳”学说,对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建筑环境与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比较,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重要价值在于,芦原义信归纳出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在提出这些差异的时候,作者却往往能从一些敏感的生活细节出发,从中挖掘出背后的深刻根源,中西结合,小中见大,令人敬佩。

同时,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一扫现代西方建筑理论虽言之凿凿却无法直接指导设计实践的弊端,而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

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此为此书最大的特点。

同时,作为建筑师的他十分懂得利用图示语言,使得本书更加易读。

美学读书笔记2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美学散步》读后感。

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而有宗教境界。

风景园林相关书籍

风景园林相关书籍

风景园林相关书籍风景园林相关书籍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设计理论、历史研究到实践案例,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风景园林艺术的途径。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风景园林相关书籍,每本书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见解。

1、《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这本书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经典之作,由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所著。

书中详细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建筑构造、植物配置等方面的特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途径。

2、《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这本书是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经典之作,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主席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所著。

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途径。

3、《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这本书是景观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主席彼得·沃克所著。

书中详细介绍了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景观设计的途径。

4、《植物造景》:这本书是植物造景领域的经典之作,由日本著名植物学家小林一平所著。

书中详细介绍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植物造景的途径。

5、《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这本书是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经典之作,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主席艾伦·劳所著。

书中详细介绍了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原则、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风景园林设计的途径。

6、《中国古典园林史》:这本书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经典之作,由清华大学教授彭一刚所著。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途径。

7、《西方园林史》:这本书是西方园林史的经典之作,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主席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所著。

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实践案例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西方园林的途径。

设计原理读书笔记

设计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艺术设计学绪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艺术设计学一、设计活动中的艺术设计设计作为一种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其含义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在一些情况下,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产品的原型保留在生产者的头脑中;在另一些情况下,设计是相对独立的活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

设计和生产的若干关系:(1)设计和生产相互适应,它们是统一的行为;(2)设计适应于生产;(3)设计独立于生产,但是对生产影响很小;(4)设计独立于生产,并对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以至于生产服从设计。

艺术设计是英语design的译名,它是指现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职业,是在20世纪初期产生和形成的。

技术设计赋予艺术设计内容,艺术设计赋予这种内容以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观,而且包括产品的结构。

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都是商品的设计,商品设计调节以商品为中介的社会关系。

所以,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都具有社会性。

不过,艺术设计还具有不同于技术设计的特殊功能,那就是赋予产品以文化意义。

艺术设计作为以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相结合为基础的设计体系,不同于技术设计(机械设计和电气设计)。

技术设计旨在解决物与物的关系,产品的内部功能、结构、传动原理、组装条件等属于技术设计范围。

艺术设计在解决物与物关系的同时,还侧重解决物与人的关系,涉及产品的外观造型、形体布局、操纵安排、面饰效果、色彩调配等属于艺术涉及的范围。

艺术涉及要考虑产品对人的心理、生理的作用,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又不同于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设计。

它所设计的产品,首先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以实用功能为最终目的。

它对产品的外形、图案、装饰、色彩的关注,必须以产品特定的功能和内部结构为基础。

它的对象主要不是手工艺品,而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理论与实践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理论与实践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理论探讨与实践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公园建设已经成为各地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项目。

本文首先论述了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主要内容及设计理念,并结合相关实例深入阐述了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理论、实例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推动了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和特色的环境景观,已成为一项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

二、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主要内容1、现代城市公园立意设计在人的意象中,空间环境是场所,而时间就是场合,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去,因此这种环境场所感必须在城市环境改造设计过程中得到重新认识与利用。

公园的立意也应该以人民大众的愿望为重,满足人们对公园某种功能的需求。

2、现代城市公园分区设计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人多种文化娱乐和休息的需要,要根据处的地理环境来确定公园的主要的功能分区和相应的形式。

面积比较大的公园会相应的比较多,分区时要注意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动静的合理分布等等。

3、现代城市公园的交通设计公园内的绝大部分面积被处理为草地、树丛、水面或其他“自然”形式,人所活动的区域被局限在有限的园路、广场等铺砌地面上。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影响到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人们喜欢走捷径的想法常常会不顾已有的道路设计,而直线穿越草坪。

同时由于开放后,很多周边的居民因工作、学习也经常穿越公园,减少路上所花的时间。

所以,公园在向城市完全开放的同时,应更多考虑人们进入公园的交通组织。

4、现代城市公园植被设计一般在公园中园林植物种类比较集中,所以在场地分析时,要调查当地在植物配置中,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快长与慢长树种的比例,以及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的应用。

设计的主要原则是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一般来说,本地原产的乡土植物最能体现地方风格,游人喜闻乐见,最能抗灾难性气候,种苗易得且易成活。

《园林景观设计》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园林景观设计》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项目八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任务一 居住区 1
景观规划设计 认知
任务二 居住小 2
区规划设计要 求
3 任务三 居住区
景观的设计方 法
4
任务四 居住区 景观植物设计
5
复习思考题
项目九 单位附属绿地景观规划 设计
01
任务一 单 位附属绿地 景观认知
02
任务二 机 关单位绿地 景观规划设 计
03
任务三 工 矿企业绿地 景观规划设 计
1
任务一 地形规 划设计
2
任务二 水体规 划设计
3
任务三 植物规 划设计
4
任务四 景观建 筑与小品设计
5
复习思考题
项目四 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任务二 园林景观 色彩设计
任务一 园林景观 美学设计
复习思考题
项目五 园林景观的形式与构图 设计
任务一 园林景观形 式设计
任务二 景观构图设 计
任务三 景观案例分 析
任务一 广场的分类
任务二 广场景观设 计要求
任务三 广场景观绿 地种植设计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谢谢观看
内容提要
项目一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知识 准备
任务一 园林景观规 划设计认知
任务二 园林景观规 划设计类型认知
任务三 园林景观规 划设计的资料调查
复习思考题
项目二 园林景观发展史认知
任务一 中国景观发 展史认知
任务二 外国景观发 展历史认知
任务三 园林景观的 发展前景
复习思考题
项目三 景观构成要素设计
复习思考题
项目六 景观布局设计
1
任务一 景观布 局原则
2
任务二 景观静 态布景设计

设计学概论重点笔记

设计学概论重点笔记

设计学概论重点笔记一、设计的定义和背景1. 设计的概念设计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产品、系统或服务的过程。

设计涵盖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等多个领域。

2. 设计的历史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人类社会,但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实践在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发展。

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对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3. 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设计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还对文化、经济和环境产生影响。

设计的影响力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设计的基本原则1. 功能性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满足产品或系统的功能需求。

相较于艺术,设计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实现特定目标。

2. 美学性设计也包含了美学元素,良好的设计不仅满足功能需求,还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美学性在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可持续性当代设计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包括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可持续性设计是当代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重点。

4. 用户体验设计应该关注用户的感受和需求,切实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用户体验设计是当代设计中的重要方向。

三、设计的分类和应用工业设计包括产品造型设计、结构设计等,主要关注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工业设计是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方向。

2.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主要指平面艺术、广告设计等,关注二维空间中的视觉和传达效果。

3. 环境设计环境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关注空间的布局和美学效果。

4. 服装设计服装设计关注服装的设计和样式,涉及服装材料、款式和搭配等方面。

5. 交互设计交互设计关注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主要应用于数字产品,如软件、网页等。

四、设计过程和方法1. 创意激发设计的初期阶段需要激发创意,包括头脑风暴、灵感收集等方法。

2. 立项和规划设计项目需要进行立项和规划,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和时间表。

3. 方案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设计方案,包括草图、模型等形式。

哈普林和野口勇_美国现代园林中的西方精神和东方精神

哈普林和野口勇_美国现代园林中的西方精神和东方精神

年~1976 年,哈普林和其合伙人成为旧金山 中的种种行为现象,对现代园林设计进行了
当地重要的建筑师(1954 年~1969 年间获 7 重新定位:它通过定性研究人群的分布特性
次美国建筑师协会大奖)。
确定行为环境不同的规模与尺度,并根据人
哈普林于 1963 年~1965 年担任加州高 的行为迹象得出合理顺畅的流线类型;通过
2.1 哈普林的代表作 ( 1 ) 伊拉·凯勒水景广场( I r a K e l l e r
Fountain Plaza)。 伊拉·凯勒水景广场就是波特兰大市大
会堂前的喷泉广场(Auditorium Forecourt Plaza)。水景广场的平面近似方形,占地约 0.5 h m 2 。广场四周为道路环绕,正面向南偏 东,正对着第三大街对面的市政厅大楼。除 了南侧外,其余三面均有绿地和浓郁的树木 环绕。水景广场分为源头广场、跌水瀑布和 大水池及中央平台 3 个部分。最北、最高的 源头广场为平坦、简洁的铺地和水景的源头。 铺地标高基本和道路相同。水通过曲折、渐 宽的水道流向广场的跌水和大瀑布部分。跌 水为折线形,错落排列。水瀑层层跌落,颇 得自然之理。经层层跌水后,流水最终形成 十分壮观的大瀑布倾泻而下,落入大水池中。
1.2 野口勇简介及主要思想 艺术家野口勇(Isamu Noguchi)是较早
尝试将雕塑与景观设计结合的人。 野口勇 1904 年生于日本,在日本期间他
吸收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并将之沉淀为审美基
1983 年野口勇在加州设计了一个名为
础。1922 年野口勇跟随雕塑家博格勒姆学习 “加州剧本”(California Scenario)的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于经济上的考 虑和受日本“枯山水”设计手法的影响,现 代景观设计中开始大量出现硬质景观,石景 设计也伴随着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日本现

呼捷玛斯:一个被遗忘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锋

呼捷玛斯:一个被遗忘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锋

这一部分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强调了重新审视呼捷玛斯的重要性。呼捷玛斯 的建筑哲学和创作方法对于我们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 义。
《呼捷玛斯:一个被遗忘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锋》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清晰、逻 辑严密,通过对呼捷玛斯生平、建筑理念、实践、影响等方面的全面介绍,让我 们得以一窥这位现代主义建筑先锋的风采。呼捷玛斯虽然被时间所遗忘,但他的 建筑哲学和创作方法却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和评价现代主义建筑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呼捷玛斯的建筑理念,从中 汲取智慧与灵感,为未来的建筑与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阅读感受
《呼捷玛斯:一个被遗忘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锋》读后感
在阅读了韩林飞教授的《呼捷玛斯:一个被遗忘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锋》之后, 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个被遗忘的历史片段的挖掘,更是对现 代主义建筑理念的一次深刻反思。呼捷玛斯,作为苏联国立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 工作室,它的历史、成就和影响力被这本书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揭示出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 鲜活而充满魅力的现代主义建筑世界。
《呼捷玛斯:一个被遗忘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锋》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呼捷玛斯 形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可以从中汲取 灵感和智慧,为当代建筑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精彩摘录
《呼捷玛斯:一个被遗忘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锋》精彩摘录
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浩瀚星空中,呼捷玛斯(Le Corbusier)是一颗耀眼而常 被忽视的星辰。他的建筑理念与作品,不仅代表了20世纪初建筑界的创新与突破, 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呼捷玛斯:一个被遗忘的现代主义建筑先锋》 这本书中,我们得以一窥这位建筑大师的思想精髓与创作历程。

启蒙时代的艺术:1750-1789年(下)

启蒙时代的艺术:1750-1789年(下)

启蒙时代的艺术:1750-1789年(下)一起捋一遍西方美术史~(二)英国早期浪漫主义1、建筑与景观设计:崇高与如画英国人受到柏克关于“崇高”理论的影响,主要在视觉艺术中培养起了对于崇高的喜爱,表现为一种对于原始的情感的体验,主要是接近于恐惧的情感,这种喜好首先体现在建筑和庭院设计中。

英国人还提出来两个新的概念或原则:其一就是如画,用来指借由变化多端和令人愉快的出奇而趣味盎然的事物。

其二是联想学说:这是20世纪的历史学家首创的,用来描述18世纪对于建筑和庭园设计中层层叠加大量联想的喜好。

其多为奇思异想,设计的目的常常是为了激发强烈的情感和陶冶性情。

英式庭园:伯灵顿与肯特将帕拉第奥复兴风格的齐斯威克宅邸四周的庭园进行了美化,使之显得更加自然,但不带设计和人工干预的痕迹。

创造了如画的意境,如画的不对称取代了整齐的几何对称,看似自然的庭园实际是对古典时代的理想化幻想。

肯特以景观设计师的身份为人熟知,他最优秀的作品是18世纪40年代在斯托建造的庭园。

在园中,四处点缀着古典式庙宇和哥特式“废墟”。

保存的最好的庭园是斯托海德庭园,这是由伯灵顿和肯特的追随者设计,庭园别致多样、风景如画,还与历史与文学有着多重联系,庭院中包含多种元素,古希腊罗马、哥特、土耳其式帐篷、中国式桥梁等等。

英式庭园不仅再现了古典时代的高贵,还迎合了当时正在形成的浪漫主义品味,这种品味就体现在喜好异域情调,有着对废墟体验出来的时间的破坏力和道德寓意的一种皮拉西内式思考。

在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后,英国人越来越喜欢在他们的建筑和庭园中营造这种新趣味。

2、哥特复兴运动:草莓山与上述同时发展的,还是哥特复兴运动,当时人普遍认为哥特式建筑起源于英国,因此其被理解为一种民族建筑,对于哥特式的研究开始深入,这种风格又同时具有符合当时人趣味的“崇高”特点。

文学上,出现依据哥特式建筑为背景的创作,如贺拉斯·沃波尔以一座鬼魅城堡为背景创作的《奥托兰图堡:一个哥特式故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4版)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4版)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4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实例
实践
景观规划
典型
素材
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

设计
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
概述
现代
设计
理论
景观
中国
现代
专业
内容摘要
书中以国内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例为素材线索,基于作者的科研与时间,深入浅出地探讨、阐述了城市广 场、商业街景、公园旅游区、居住区环境、滨水区、纪念性场所等各类典型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和方法步骤。
目录分析
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概述
2景观中的人类行为
3广场规划设计
4带状空间场所规划 设计
01
5滨水带规 划设计
02
6面状景观 规划设计: 商业区·公 园·自然场 所
03
7住区景观 环境规划设 计
04
8高科技与 新理论
06
10城乡景 观规划设计 与生态景观 园林建设的 十大战略
05
9旅游哲学 观与规划方 法论:旅 游·旅游资 源·旅游规 划
计原理课程教 学
作者介绍
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4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4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4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03
21从职业 注册看学科 专业的基本 实践
04
22景观师 专业注册

欧美景观发展

欧美景观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风景园林事业也蒸蒸日上。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欧美的一些设计作品逐渐被介绍到国内,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但是,这种介绍大多是零散的,不够全面和系统。

西方现代园林的发展到底走的是什么样的道路,曾产生过哪些设计思想和流派,它发展到今天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文章,以及对德法等国一些现代园林作品的考察,笔者收集到了关于欧美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点线索,在这里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更完善的研究,为国内风景园林的发展借鉴国外经验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欧美现代园林的发展1.战后美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和第二代风景园林师的涌现在美国,从50年代末开始,城市更新成为州的政策,州际高速公路计划逐步实施,市郊居住区的建设导致了美国新镇运动的再生,设计的机会迅速增加,园林设计的领域已经变化。

虽然小尺度的私人花园、庭院设计仍在继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园、植物园、城市开放空间、公司和大学园区、自然保护工程使设计者在一个更广阔、更为公共的尺度上工作。

随着社会生活问题越来越多的冲击,新的主顾除了公司、团体以外,还有当地的和各级政府部门,他们的动机是平凡的和功能的,如提高建筑物及城市中心的形象,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或者迫于各种政治或社会团体的压力。

新的园林常常必须有多种的角色,如休息和娱乐。

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和受日本枯山水的影响,硬质景观大量出现。

新一代的优秀设计师不断涌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劳伦斯·哈普林。

哈普林哈普林(L. Halprin)生于纽约,曾获植物学学士和园艺学硕士。

他于1943年转向风景园林专业,并进入哈佛大学学习。

此时,“哈佛革命”的三位带头的学生埃克博、克雷、罗斯均已离开学校,格罗皮乌斯,布鲁尔(M. Breuer)和唐纳德仍然在哈佛教学,向学生们灌输现代设计思想。

哈普林在建筑课的同学有约翰逊,鲁道夫,贝聿铭。

二战以后,他到旧金山丘奇的事务所工作,并参与了丘奇最著名的作品唐纳花园的设计。

近代景观史笔记

近代景观史笔记

第一部分景观史概论一学科的发展概况1.学科的诞生1858年奥姆斯特德首先提出景观学一词1899年美国成立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 1900年美国哈佛大学开始了第一个景观学专业2.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概况建国后王菊洲作为我国园林第三部分:近代景观设计的初探一社会背景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人口迁移,城市结构和规模发生急剧变化城市面貌的改变。

二城市建设理论及代表人物1.米罗.西(奥地利城市规划师):城市公园对城市空间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公园绿地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元素。

“肺”2.霍华德(英国社会活动家,风景规划设计师):田园城市设想的提出,著有《明日的田园城市》3.勒•柯布西耶(法国建筑师):光明城市理论;城市改造四原则:减少市中心的拥堵,提高市中心的密度,增加交通运输的方式,增加城市的植被绿化。

三景观设计变革一一“城市公园运动”1.概况工业革命后,工业迅速发展,城市繁荣,人口增长,传统造园不能适应城市环境发展,美国率先发起,欧洲各国并行,大兴城市园林化,开始建造开放的,为大众服务的城市公园。

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始于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

2.主要景观设计师及作品1)唐宁(美国植物学家,风景园林设计师):美国近现代园林景观的创造者。

著有《景观园林理论与实践》,理论:强调回归自然,赞扬风景园林的自然属性;鼓励栽种树木,果树,利用本土树种;提议简历公园设计:华盛顿林荫大道历史地位及影响:园林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2)卡尔夫特•沃克斯(美国景观建筑师)理念:是英国浪漫主义园林风景派风格的尊崇者;认为城市公园的造景应最大限度的逼真于自然,避免人工痕迹。

设计作品:纽约中央公园;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

3)奥姆斯特德(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美国风景园林之父。

理念:设计思想受英国田园与乡村风景影响,成为公园设计基本模式;设计遵循自然,凸显地域自然风貌;设计体现人本思想;以乡村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出路。

几何形式语言与空间功能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以南京下关滨江设计为例

几何形式语言与空间功能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以南京下关滨江设计为例
环境 艺术
8 1 — —
块 ,借助于基地现状 ,设计 了草坡 、水与灰 色石块 相结合的三 角形 。狭长 的灰色石块和水池铺 设在草地上 ,水流 顺着台阶向
下 流 淌 ,流 水 声 为 邻 近 的 人 们 带 来惊 喜 ,吸 引人 们 的注 意 力 而
( 四)生态 创意产业 园
步入其地观赏 。为 了与防汛墙形 式保持整体统一 ,草坪 、架空 平台、 滨 江休 闲树阵广场 、 休 闲座椅都设计为 “ 三 角形 ” 。架 空 平 台上面布置大大 小小 “ 圆形” 相结合的休 闲亭—— 秦准云顶 ,
设 置铁路文化 公园、 火车记忆 餐厅 、 轨道栈桥 、 缓—2 9
区 段 在 设 计 时 ,保 留 了原 来 的铁 轨 痕 迹 ,采 用 “ 直 线”与 “ 梯
[ 8 ] h t t p : / / g a r d e n s m 6 6 9 9 c o n r / c o n t e n t p h p ? a i d = 9 5 4 5园林景观网 几何形
( 三)铁路遗迹 公园 铁路遗迹 公园区段从老 家 口到方家营 l q, 建立 历史 与未来 的关系 ,演绎 下关 滨江铁路风情 的老 工业记忆体验之旅 。这 里
【 6 ] h Rp : / / w e n k u b a i d u c o n r / v i e w / c 5 1 6 8 e 7 6 f 2 4 2 3 3 6 c l e ,打 破 防 汛 墙 的 限 制 。这 些景 观 元 素 勾 绘 出场
图 I 6 生 态 创 意 产 业 园 图 片 来 源 :个 人 作 品
生态创意产业 园区段从方家营到金川河 ( 如图 5 . 4 . 1 ) , 设
口处 设 计 “ 三 角形 ”的 观 江 大 平 台 ,与 对 面 椭 圆 形 滨 江 大 舞 台 置生 态树屋 、生态 滨江水带 、湿地栈 道体 验等。该 区段主要 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得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笔记第一章西方得园林传统 1、了解西方得造园传统按自然状况得不同,将自然划分为不同得类型: 1)第一自然为原始状况得大自然中国园林沿着自然式得形式发展 2)第二自然为农业生产状况下得自然西方理想中得天堂就是适合农业生产得富裕得土地,就是模仿第二自然开始得,就是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得自然,就是几何式得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得道路开始发展得。

2、园林与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法国:绝对君权,路易十四英国:乡间田园,18世纪中产阶级性格与教养,气候阿拉伯世界:干旱劳作得艰辛与对富足、慵懒得羡慕中国:“寄情于山水”、“归来”,政治态度与道德评价 3、古埃及园林得特点1)一般就是方形得,四周有围墙,入口处建塔门;2)珍视水得作用与树木得遮荫;园内成排种植庭荫树,园子中心一般就是矩形得水池,池中养鱼并种植水生植物,池边有凉亭。

3)园林就是规则式得,并有明显得中轴线。

古埃及园林派克玛拉(Pekhmara)平面图纸草花式,棕榈式 4、古希腊园林得特点1)位于住宅得庭院或天井之中;2)园林就是几何式得,中央有水池、雕塑,栽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为以后得柱廊式园林得发展打下了基础;3)神庙附近得圣林中有剧场、竞技场、小径、凉亭、柱廊等,成为公众活动得场所。

位于德尔法(Delphi)得古希腊神庙 5、古罗马时期郊外大型园林得特点1)园林因山而建,并将山地辟成不同高程得台地,用栏杆、挡土墙与台阶来维护与联系各台地。

2)园中一系列带有柱廊得建筑围绕着一些庭院们无法预知下一个空间得形态,这如同让人渐渐地步入一个天方夜谭得场景。

2)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得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得角色。

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得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3)建筑与花园中得各种装饰变化细腻,特别就是瓷砖与马赛克饰面色彩华丽,精致而堂皇。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狮子院 8、文艺复兴园林得特点1)在视野较好得山坡上依山而筑,成为坡地露台花园;2)尽管园林就是几何形得,有些还就是中轴对称得,但就是尺度宜人,郁郁葱葱,非常亲切。

3)在轴线及其两侧布置美丽得绿篱花坛、变化多端得喷泉与瀑布、常绿树以及各种石造得阶梯、露台、水池、雕塑、建筑及栏杆。

意大利文艺复兴花园朗特意大利台地园意大利巴洛克花园加佐尼意大利“手法主义”花园布玛簇 9、勒、诺特(1613——1700)•勒、诺特式园林或法国园林•中国现有得文献中多称其为古典主义园林勒、诺特式园林得特点1)园林就是几何式得,有着非常严谨得几何秩序,均衡与谐。

2)宫殿高高在上,建筑得轴线一直延伸至园外得森林之中。

轴线两侧或轴线上布置有大花坛、林荫道、水池、喷泉、雕像、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得造型植物。

3)园林得外围就是森林,浓浓得绿荫成为整个园林得背景。

在森林与园林之间,布置一些由绿篱围合得不同风格得小花园。

4)整个园林宁静而开阔,统一中又富有变化,显得富丽堂皇、雄伟壮观。

维康府邸全景维康府邸凡尔赛花园索园 1673丢勒里花园—卢浮宫•奥地利维也纳宣布隆宫•德国夏尔洛腾堡 1708 •德国苏维兹因根庄园•俄国彼得宫 1709 •圆明园海晏堂 1760 10、英国自然风景园17、18世纪,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中热衷自然得倾向影响英国得造园,加之中国园林文化得影响,英国出现了自然风景园。

以起伏开阔得草地、自然曲折得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得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园林。

英国汉普顿宫苑•布里奇曼从对称原则得束缚中解脱出来斯陀园得隐垣肯特将布里奇曼得风格进一步发扬,将隐垣改造成曲线,将行列式得植物改造成群落状。

完全抛弃一切规则式得设计,成为自然风景园得创始人善于处理细腻得自然关系,经她处理得山谷与坡地,高低有致、令人难以觉出人工痕迹。

摒弃了绿篱、行道树、喷泉等,运用树冠潇洒得孤植树与树丛。

“自然就是厌恶直线得”荷兰霍庭法国普桑雷普顿文特沃尔斯园万能得布朗“Capability Brown”It had great capabilities 大有可为布伦海姆肯特参与设计得斯托海德11、感伤主义园林或英中式园林18世纪中叶,当自然风景园在英国得发展达到高潮时,以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 1726—1796)为首得园林设计师反对布朗式得风景园,作为改进,园林中要建造一些点景物,于就是中国得亭、塔、桥、假山及其她异国情调得小建筑或模仿古罗马得废墟等点景物开始出现于英国园林之中,人们将这种园林称之为感伤主义园林或英中式园林。

钱伯斯设计得丘园(Kew Gardens)中得中国塔法国凡尔赛小特里埃农宫 12、欧洲大陆得风景园就是从模仿英中式园林开始得,早期得风景园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1)渐渐地侵入原有得几何园中,使之自然风景化; 2)新设计得自然风景园。

风景园在欧洲大陆得发展就是一个净化得过程,自然风景式比重越来越大,点景物越来越少,到1800年后,纯净得自然风景园出现。

著名得设计师有德国得斯开尔、莱内与平克勒。

平克勒设计得勃兰尼茨(Branitz)1804年斯开尔设计得欧洲大陆最早得公园——慕尼黑“英国园” 13、纽约中央公园与奥姆斯特德1854年,继承道宁思想得奥姆斯特德在纽约市修建了360hm2得中央公园,传播了城市公园得思想。

此后,美国得城市公园得发展取得了惊人得成就。

奥姆斯特德得公园“给予国人休闲与居住得乐趣,这在以前只有特权阶级才享受得到”。

城市公园得思想就是崭新得,但园林风格上仍然继承了英国风景园得传统,不过也不回避几何式园林。

设计方案中,奥姆斯特德明确提出了以下构思原则:(1)满足人们得需要:为人们提供周末、节假日休息所需得优美环境,满足全社会各阶层人们得娱乐要求;(2)考虑自然美与环境效益:公园规划尽可能反映自然面貌,各种活动与服务设施应融于自然之中;(3)规划应考虑管理得要求与交通方便。

这些原则以后被美国园林界归纳为“奥姆斯特德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在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 (2)除了在非常有限得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式; (3)保持公园中心区得草坪与草地;(4)选用乡土树种,特别用于公园周边稠密得种植带中; (5)道路应呈流畅得曲线,所有道路均成环状布置;,每组庭院相对独立。

3)水就是造景得重要要素,在园中、室内或就是敞厅中都有水得应用,如养鱼池、水井与喷泉。

4)精美得石刻、常绿植物如意大利松、紫杉也就是造园得重要要素。

5)园林就是规则式得。

古罗马哈德里安庄园 6、中世纪得欧洲园林寺院中以柱廊环绕得中庭日渐由简趋繁,中间往往就是水池或喷泉位于罗马得中世纪庭院圣保罗、巴西利卡葡萄牙维多利亚圣玛利亚修道院光与影、建筑与绿地形成鲜明对比意大利米兰巴维亚修道院 7、伊斯兰宫殿与园林得特点1)室外空间由曲折有致得庭院构成,狭小得道路串联每一个幽静得庭院,人(6)全园以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

这些原则对于现在得公园规划仍然具有十分重要得指导意义14、波士顿得公园系统由奥姆斯特德于1887年设计,它总占地2000英亩(),利用沼泽地开辟5个新得公园,并用新开辟得公园道路与林荫大道加以联系。

它开创了美国得公共系统思想,也被称为公共系统典范。

波士顿蓝宝石项链得公园系统19世纪没有创立一种新得造园风格,园林设计风格在继承风景园传统得同时,几何式园林又逐步被设计时采用,园林或以自然式为主,或以几何式为主,停滞在两者相互交融得设计风格上,甚至逐步沦为对历史样式得模仿与拼凑。

一大批不满于现状、富有进取心得艺术家们,为了打破艺术领域僵化得学院派教条,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得艺术形式,率先探索,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得运动。

这一变化,预示着一个新得艺术世纪,包括新得园林风格即将到来,而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正就是这些艺术运动中得重要部分第二章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得探索 2、1 工艺美术运动中得园林设计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平凡庸俗又自鸣得意、充满乐观情绪得气氛之中。

英国得建筑、园林及其她装饰风格追求繁琐与矫饰,以华丽得装饰来炫耀自己得财富。

“水晶宫” 1851年由园林师、工程师派克斯顿设计得英国伦敦得“水晶宫”却以简单得玻璃与铁架结构得巨大得阶梯形长方体建筑开辟了建筑形式新得纪元。

水晶宫从建筑到展品都展现了工业设计得开始。

以拉斯金与莫里斯为首得一批社会活动家与艺术家对两者得风格都极力地反对,她们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

莫里斯认为,庭院必须脱离外界,决不可一成不变地照搬自然得变化无常与粗糙不精。

她尤其憎恨维多利亚时期装饰得恶习。

1859年,新婚得莫里斯与朋友菲利浦²韦布合作,设计了这座新婚住所。

她们摈弃中产阶级住宅惯用得对称布局、粉饰得维多利亚风格,全部采用红砖瓦表现建筑得筋骨与质感。

建筑还应用了不少哥特式风格得细节特点如塔点楼,尖拱人口等,反映了“工艺美术”对哥特式得迷恋。

典雅得细节处理,透出传统得民间建筑民与中世纪建筑得风韵。

红屋引起设计界得一致好评与广泛讨论,到了世纪之交工艺美运动已成为主要得设计风格影响因素并促使新艺术运动得产生,世界建筑向现代建筑迈进得步伐越来步越快。

鲁宾逊设计得Gravetye府邸入口花园(1885)鲁宾逊主张简化繁琐得维多利亚花园,园林设计应满足植物得生态习性,任其自然生长。

几乎完全抛弃了用建筑得原则与方法来设计园林,她喜欢简单得不规则式庭院风格,强调运用开花得多年生植物,反对一年生得草本花坛。

杰基尔设计得Munstead Wood花园(1887)路特恩斯设计得Folly Farm 花园(1912)以自然植物为内容得风格经杰基尔与路特恩斯得大力推广普及后,成为当时园林设计得时尚,并且影响到后来欧洲大陆得花园设计。

印度新德里莫卧儿花园1911至1931年设计,又称总督花园,体现了自然式与规则式得结合。

通过对波斯与印度传统绘画得学习与对当地一些花园得研究,将英国花园得特色与规整得传统莫卧尔花园形式在这个园林中结合在一起。

花园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紧贴着建筑得方花园,这就是一个规则式花园,花园得骨架由四条水渠组成,以四条水渠为主体,再分出一些小得水渠,延伸到其它区域,外侧就是小块得草坪与方格状布置得小花床。

规则得水渠、花池、草地、台阶、小桥、汀步等得丰富变化都在桥与水面之间60cm得高差内展开。

水渠得交叉点上就是独特得花瓣喷泉。

美丽得花卉与修剪树木体现了19世纪得传统,交叉得水渠象征着天堂得四条河流。

第二部分就是长条形花园,这就是整个园中唯一没有水渠得花园。

设计了一个优美得花架,上面攀爬着九重葛。

在花架得旁边,就是一些绿篱围合得小花床。

第三部分就是下沉式得圆花园,圆形得水池外围就是众多得分层花台,一排排花卉种植在环形得台地上,使人想起杰基尔设计得宁静、平与与台地式乡村花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