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修炼心法
这个就是意识心
所以,一般人错误的知见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很简单啦,造了五逆十恶重罪,临命终念十念,阿弥陀佛还会来接引你。你的标准只放在六十分,最低、最低的,那就别期望往生。所以,讲经说法一定要推到最高点,一百分!那一百分就不得了,你再怎么样掉下来都有九十分、八十分,所以,你懂师父的用意吧?
所以,你讲的带什么业往生?是带净业往生,带清净的业往生。
因此,你这个是一个过程,是很正常的,非常、非常正常的。尤其是你忙于在旅行社里面,大家都很忙,跟夫妻两个很忙,你用功的时间不够长,叫做不是很专修。
当然,在这生灭无常的世间,你不了解,没办法体会万法皆空的道理,还不了解,空性的道理不容易体会。所以它就是重复、重复、重复、重复、重复……所以生命它是一种无聊的重复,生命是一种无聊的重复——重复的情绪、重复的生活,每天都是过重复的日子,最后叫做重复的轮回。
佛的意思就是说:这辈子没有听到佛法的人,他干杀、盗、淫、妄、酒,五逆十恶,乃至杀父母亲,只要有因缘听到佛法,有忏悔心,回光返照,那临命终十念还可以往生。
是在展现释迦牟尼佛、诸佛、阿弥陀佛的究竟慈悲,在法界不舍一个众生,是这个意思。不能把佛的权巧方便、佛的大悲心拿来变成具体的行动,那你不了解经典的道理。知道吧?
那我们现在退而求其次,还没有摆脱能所,回归当下的时候,你今天就按照佛讲的——行十善业。虽然没有断见思惑,可是你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在临命终的时候,老公放得下,儿女也放得下,还有你的财产也放得下,这个在临命终就有把握了。所以还不必到说要回归界,讲经说法一定要讲到最终点——极,极,极觉悟,极地的觉悟,没有任何的能所。为什么?讲经是要让所有的根器,由渐到顿到最后的成佛。你讲经说法不能说太过保留,太过保留只讲六十分,六十分的话大家都不及格。要讲一百分!掉下来他还有八十分,对不对?
太极拳的意念运用方法
太极拳的意念运用方法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修炼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那么太极拳的意念运用方法有哪些呢?太极拳教学有详细的讲解,现代人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下面随着太极拳意念学习一下吧!以下仅供参考!太极拳的意念运用方法太极拳主张用意念带动身体四肢,修炼太极拳能锻炼灵活的大脑思维,练习太极拳用意念引导四肢。
在内丹学中将“意念”称之为“黄婆”,但这种意念绝非杂念,而被定性为“真意”,相当于唯识学中的末那识。
武术中的意念运用多与气功有相似之处,追求热、胀、麻等生理效应。
内家拳修炼之始自然也离不开此类的臆想,但久而久之,极易生患。
有一位给我划过拳架的太极拳老师,因为非常强调用意行拳,且走架极慢,所以导致气滞成弊,才过五十岁就患上了三叉神经炎、静脉曲张、高血压等病症,健康状况尚不及常人,寿禄亦不高。
初学太极拳要学会如今以及放松身体,这样才能启发意念,在意念的作用下,使身体协调运动。
一、意既“媒”也有读者来信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是心意六合拳?还是六合心意拳?我认为两者皆有道理,姬祖师精六合大枪,又入少林习心意把,将两种功夫糅而化之,如称之为六合心意拳,则是以六合之理统领心意把;如称其为心意六合拳,则是以佛家典籍《俱舍论》的唯心理论主宰六合拳学。
心意拳谱上强调要在心意上下工夫,而束展、对挣拔长,丹田的转动,一枝动百枝摇等练法,其实都是《易筋》、《洗髓》二经的衍生功夫。
近百年来注释《易筋》、《洗髓》二经者不下数十家,但多是在用意上着笔,尤其以周潜川先生为著。
意念是一种无形之力,上世纪80年代气功热时,有科研人员通过反复实验发现:人经过特殊的训练,可以运用意念控制体温、心率。
现代量子力学也证明,人的意念对物质的最基本结构有影响作用,并将这种作用称之为“海德堡的测不准原理”。
太极拳最重视意念活动,全神贯注练习太极拳,能使大脑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大脑疲劳,修复病灶。
内家拳中最强调用意的首推太极拳,杨澄甫将“用意不用力”列为“太极拳术十要”之六:“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此全是用意不用力”。
心无杂念五种方法帮助你净化内心与提升意识
心无杂念五种方法帮助你净化内心与提升意识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内心的不平静和意识的混乱。
然而,内心的宁静和清明的意识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五种帮助你净化内心与提升意识的方法。
一、冥想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呼吸和意识训练来达到宁静和平和的状态的方法。
通过冥想,你可以暂时放下外界的纷扰,静心观察内心的起伏波动,并逐渐净化心灵。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闭上双眼,深呼吸并集中注意力。
尽管刚开始时可能会感到心神不宁,但坚持下来并让心灵慢慢平静下来,你将会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意识的提升。
二、保持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够让人的内心得到极大的宁静与满足。
无论是对于生活中的小事还是他人的善意,保持感恩之心能够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美好和价值。
每天坚持写下一两条感恩的事项,并对此心怀感激。
逐渐培养感恩的习惯,你会发现内心变得更加平和,意识也更加清晰。
三、放下执念执念是指那些困扰我们内心的坏习惯、不良情绪和无用的焦虑。
想要净化内心并提升意识,就需要学会放下这些执念。
要学会释放过去的遗憾和心结,不让它们影响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要学会接受事物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不要过多地埋怨和担忧。
只有放下执念,内心才能真正地宁静下来,意识才能得到提升。
四、修炼身心灵身心灵的修炼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能够促进内心净化和意识提升。
这包括身体的锻炼、心理的调适以及对灵性的探索。
通过身体的锻炼,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身体更加健康。
通过心理的调适,你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通过对灵性的探索,你可以超越现实的束缚,提升意识的高度。
五、培养爱与关怀爱与关怀是一种纯粹而善良的情感,能够润泽心灵,使意识得到提升。
在生活中,多给予他人关怀和帮助,让自己内心的温暖感染着他人。
培养爱与关怀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这种善意的行为能够激发个体内心的善良和宽容,使意识逐渐超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整个宇宙之中。
意念的运动
意念的运动
意念运动是指通过大脑的有意识控制,模拟或重复某个动作,尽管在这种状态下肢体会可能不自主地进行相应的活动。
这种运动方式通常与宗教或哲学实践相关联,如佛教和道教的内修、内家拳的心法,或者某些形式的冥想。
意念运动不仅限于肢体上的动作,还包括对气的调控和运行,以及对潜意识的探索和应用。
在某些情况下,意念运动可能会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身体健康的维护和治疗。
例如,在传统的气功修炼中,意念运动被认为能够调整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并且有助于达到养生的目的。
此外,意念运动也可以指将意念和运动结合起来的一种锻炼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简单的数字来进行指导,使得锻炼更加有效和易于记忆。
这种方法强调的是精神集中和身体活动的协调一致,旨在提供一个实用的锻炼和养生方案。
引气入体的心法和口诀
引气入体的心法和口诀
引气入体的心法和口诀是修炼和掌握气功的关键。
心法是指修炼者内心的态度和意识,口诀是悟道者用于引导气息的口头指导。
以下是常用的心法和口诀:
心法:
1. 安静心神,专注于气息的感受。
2. 放松身体,排除杂念,保持平和的心态。
3. 开放心胸,接纳外界气息与内在能量的交流。
口诀:
1. 深吸一口气,感受气息进入体内。
2. 慢慢吐气,将浊气排除身外。
3. 气入丹田,心神合一,气息流至全身。
通过持续练习心法和口诀,可以帮助修炼者提升气功水平,增强健康和内在能量。
但请记住,虽然气功有益身心健康,但切勿盲目修炼,若有疑问或需指导,请咨询专业人士。
阿赖耶识修炼方法
阿赖耶识修炼方法
阿赖耶识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方法,主要是为了观察和认知心中的种种念头和意识。
根据佛教的教义,修行阿赖耶识的目的是为了破除烦恼,消除无明,最终得到解脱和觉悟。
阿赖耶识修炼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观察意识:通过冥想和观察,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自己的念头和意识的运动,并尝试不附着和不执著于任何一种念头。
2. 分离念头:在观察的过程中,尝试分离出念头和意识,将其归类为种种分类,例如瞋恚、贪嗔、无明等。
3. 不执著:通过观察和分离念头的过程,培养不执著和不贪著的心态,让自己逐渐脱离对念头和意识的执著,达到心如止水的状态。
4. 觉察自性: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修行阿赖耶识,觉察到自性的本来面目,明了心灵的真实本质,超越烦恼和执著的束缚,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界。
需要强调的是,阿赖耶识修炼方法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内心的专注,同时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觉和觉察,避免陷入念头和意识的牵引和干扰。
训练意念活动的34条调心方法
训练意念活动的34条调心方法请大家保留刚才的姿势:端身正坐,头颈竖直放松,脊柱骨节相柱,腋下含空,手心向上置于膝上,全身松静自然。
下面具体训练意念活动,跟着我讲的内容想。
1.向心法。
心是意念活动的大概念,要有大目标,思想要按大目标想,想自己的愿望,大愿望是强身健体,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这是简要的向心法,只想大目标。
2.意心法。
要想主要的主导思想,尽量想一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自己练功,一定要反对封建迷信,不要相信封建迷信,无论你出现什么反应,不得用迷信思想来对待,这是意心法。
主导思想,意念要物质第一性,尽量地考虑到任何反应,都是客观的物质运动的表现,不得用唯心主义思想来对待。
心灵也有力量,要考虑到人们的思维意识活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
这是医学界、生物学界早就认识到的。
气功活动的心理调节也是物质运动的状态。
不得用唯心的思想来对待气功。
3.激心法。
要激发自己的兴趣,要尽量对气功产生一些兴趣。
看到别人有效应,自己要想练气功,想接受气功的方法,要有这种兴趣,这是激心法。
要摹仿,要善于琢磨自己的动作,自己的感觉,要肯定自己的感觉。
4.理心法。
要尽量地保持一种理智的思想,要保持理智的情绪,不要冲动,不要急躁,不要紧张,要有顺理成章的这种思想,要调理自己的情绪。
理心法,要保持理智状态练功,练功前要想,练功中--现在和将来要想。
5.安心法。
要尽量地在练功前和练功中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练功前看一下周围的环境,练功中处处想着自己,练功不要任其自流,要安全地练功,安稳地练功。
6.柔心法。
就是要始终想美好的事情,不要想不高兴的事情,这样就可以使你的动作变得柔软,不太刚劲,不太狂躁。
7.松心法。
要让紧张的情绪松驰下来,要放松,要舒松,要从头到脚地想:全身在放松,从精神状态到肉体关节都得放松,但不是松垮,不是松散,要有一定的姿势。
在出现自发动功前,要保留必要的姿势,必要的姿势有一些放松的道理,这是松心法。
太极秘诀——内功心法
太极秘诀——内功心法展开全文一.太极三体一般来说,太极拳是太极拳架、太极术、太极道的融合体。
这里的太极架指的是形体动作,太极术指的是内功心法,太极道指道德修养。
也就是说,真正的太极拳或者说太极文化应该包括以上3个方面的内容。
如果只进行一方面的学练,则表明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谛。
1.如果只练太极拳架而没有内功心法(太极术),则只是在空描,没有深刻的神意气之内涵和功夫上身的内在体验;2.只有内功心法没有拳架的变化,则生命活动就缺少了的物质载体;3.只进行道德修养没有拳架(阳面)和内功(阴面)的滋润,则不易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等太极拳修炼的终极目的。
二.内功心法定义我们应该明了,神意气本身就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修道达真的修炼内容,是事理合一、理法不二的表述。
对于太极拳来说,神意气也同样是构成传统太极拳艺之内功3个要素。
所以,如果给内功心法下一个定义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认识:1.心法是符合生命活动及事物发展规律的途径和训练方法;2.内功是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训练所积蓄而成的能量及内向性的体验。
3.或者可以这样表示,内功是指和太极拳形体动作(阳面)互孕的神意气所积蓄的能量,而心法则是积蓄能量的策略和途径。
三.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方略内功心法的修炼主要是对神意气形的身心锤炼,这种锤炼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而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身心调整,使精神状态(意识状态)和生理状态(形体动作)从杂念纷呈的“五马分尸”和“四分五裂”状态,进人内心宁静(心中一静)、意识专一(专注一方)、气血通畅(气遍周身)、形体放松(松稳慢匀)的境界。
如何做到这这些呢?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长期的身心修养过程——“修”是修正、修改、修复不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态,“养”是培养、培育、滋生出符合太极拳拳理要求的身心状态这个过程要贯彻太极拳锻炼的始终,这其中,身心调整是进行内功心法修炼的前提条件。
四.内功心法之身心调整的方略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1.无中生有—太极拳内功修炼的总纲。
吸引力法
佛家的吸引力法则第一节心想事成七大心法第一条心法:对你的心灵讲真心话这是运用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心法。
现代气功比较讲意念力,有些同志一听力字马上联想到使劲用力,于是使劲地去想,这样的运用意识,是硬性的。
绝大多数时候,效果并不好,有些时候,甚至会起反作用。
因为,你的心灵是清楚、明白的,它不会接受一些硬性的指令。
比如说,有个同志有心脏病、高血压,他练功给自己加意念:“我现在健康、无病、一切正常。
”不错这个意念是良性意念。
但运用意识的方法不对,所以恐怕不仅没多大效果,弄不好反南昌起反作用!为什么?因为你的心灵只听真心话,接受真心的指令。
当你在对自己说:“我现在健康、无病,一切正常”的时候,你的内心潜意识却说:“我有心脏病,高血压,我现在一身是病!”你第一句指令是硬性的,是假的,因为不符合实际情况,你明明有病,非说自己健康,你自己都骗不了自己。
特别是当你加完这个意念后,回到现实中来,发现自己病并没有好时,你从心里就不会接受这个信息,而你内心的话才是真的:“我的一身都是病”。
这样事实上给自己加了两个意念,一正一反抵消掉了,甚至第二个反意念比第一个正意念作用还大,后果是:病情没减轻,反而加重了!再比如说一个穷人,偏偏要给自己加个意念“我一定能成为一个性亿万富翁”。
这是意志力比较强的表现,但改运的心法与强意念无关。
当他在想我一定能成为亿万富翁时,内心深处有另一个意念悄悄地浮起:我是一个穷光蛋,现在连一件衣服的买不起,想一想这个后果,一正一反两个意念抵消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法华经》中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讲到至诚念诵观音的名号有这样的作用:“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
”可是又有几个人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念诵观音名号可以下刀山下火海呢?如果内心的信念不诚,你上刀山一定会血流成河,下火海定会被烧死!相反,一些民间巫师,因为信念至诚,念诵咒语真可以上刀山下火海。
其实同样一个咒语教给你,你不是真心相信,不会称用。
太极拳的意念运用方法
太极拳的意念运用方法太极拳的意念运用方法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修炼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那么太极拳的意念运用方法有哪些呢?太极拳教学有详细的讲解,现代人练习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下面随着太极拳意念学习一下吧!以下仅供参考!太极拳的意念运用方法太极拳主张用意念带动身体四肢,修炼太极拳能锻炼灵活的大脑思维,练习太极拳用意念引导四肢。
在内丹学中将“意念”称之为“黄婆”,但这种意念绝非杂念,而被定性为“真意”,相当于唯识学中的末那识。
武术中的意念运用多与气功有相似之处,追求热、胀、麻等生理效应。
内家拳修炼之始自然也离不开此类的臆想,但久而久之,极易生患。
有一位给我划过拳架的太极拳老师,因为非常强调用意行拳,且走架极慢,所以导致气滞成弊,才过五十岁就患上了三叉神经炎、静脉曲张、高血压等病症,健康状况尚不及常人,寿禄亦不高。
初学太极拳要学会如今以及放松身体,这样才能启发意念,在意念的作用下,使身体协调运动。
一、意既“媒”也有读者来信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是心意六合拳?还是六合心意拳?我认为两者皆有道理,姬祖师精六合大枪,又入少林习心意把,将两种功夫糅而化之,如称之为六合心意拳,则是以六合之理统领心意把;如称其为心意六合拳,则是以佛家典籍《俱舍论》的唯心理论主宰六合拳学。
心意拳谱上强调要在心意上下工夫,而束展、对挣拔长,丹田的转动,一枝动百枝摇等练法,其实都是《易筋》、《洗髓》二经的衍生功夫。
近百年来注释《易筋》、《洗髓》二经者不下数十家,但多是在用意上着笔,尤其以周潜川先生为著。
意念是一种无形之力,上世纪80年代气功热时,有科研人员通过反复实验发现:人经过特殊的训练,可以运用意念控制体温、心率。
现代量子力学也证明,人的意念对物质的最基本结构有影响作用,并将这种作用称之为“海德堡的测不准原理”。
太极拳最重视意念活动,全神贯注练习太极拳,能使大脑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大脑疲劳,修复病灶。
内家拳中最强调用意的首推太极拳,杨澄甫将“用意不用力”列为“太极拳术十要”之六:“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此全是用意不用力”。
独立守神修心训练方法
独立守神修心训练方法
独立守神修心是一种精神修炼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控制思维和情绪,增强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
以下是一些独立守神修心的训练方法: 1. 清空思维: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忽略所有思维和情绪,让自己进入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
2. 定期冥想:每天定期进行冥想练习,专注于呼吸或某个特定的感觉或声音,让自己进入一种超越思维的状态。
3. 扩大感官:在平时的生活中,尝试走路或做其他日常活动时保持专注,观察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感受,尝试扩大感官的范围。
4. 意识转移:当你发现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开始泛滥时,尝试将注意力从自己内心转移到外部环境,找到点焦点并保持专注。
5. 慢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慢下来,减少对思维和情绪的反应,让自己保持冷静和专注。
这些方法需要耐心和坚持,但如果你能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更加平静和专注,更适应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 1 -。
一心三观的修行方法
一心三观的修行方法一心三观是佛教修行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问题。
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可能因个人的修行阶段、背景和信仰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它是指修行者通过一心专注于三个根本观念来培养修行的智慧和正念。
这三个观念是:无常观、无我观和痛苦观。
一心专注于无常观,意味着修行者要时刻意识到一切存在都是无常的。
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
人的生命、身体、感受和情绪都是无常的。
通过观察和体验这个无常的真相,我们可以培养一种超越对外在世界的执着和依赖的智慧。
无我观是指修行者要观察和理解自我身份的虚幻性。
人们常常认为自己是固定、独立且不可分割的实体。
但实际上,我们由无数个瞬间组成,每个瞬间都在不断变化,没有一个是不变的。
我们的身体、思想和情绪都是无我的。
通过观察和深入体验这个无我的真相,我们可以超越自我的束缚,减少自我中心的痛苦和困扰。
痛苦观是指修行者要认识到生命中的痛苦和苦难是无法避免的。
生老病死、分别离别、失去所爱的人和事物,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通过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可以培养一种平等和慈悲的心态,减少对痛苦的抗拒和负面情绪的产生。
要实践一心三观,有几个关键的修行方法。
首先,修行者需要培养正念。
正念是指关注当前的瞬间,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冥想中。
它可以通过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或其他感官来实现。
正念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观察和体验无常、无我和痛苦的能力。
其次,修行者应该注重反省和思考。
通过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我,从而减少对自我和他人的误解和偏见。
另外,修行者可以进行冥想练习来加深对一心三观的理解和体验。
在冥想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集中精力观察和深入体验无常、无我和痛苦的真相。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培养专注力和内观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
此外,修行者还可以通过学习佛经、参加佛教教育活动、与其他修行者互动和交流等方式来进一步加深对一心三观的理解和实践。
修心的12个方法
修心的12个方法修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修炼和提升,达到心灵净化、成就完美人格的境界。
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不仅需要追求物质的富足,更需要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内心的满足。
下面是12个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将心灵修养融入生活中。
一、静心冥想静心冥想是修心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放松身心,集中精神,将人的思维从外界纷扰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安抚心灵的效果。
坚持每天进行少许的冥想,不仅可以释放压力,提高专注力,还能够培养内心平和的状态。
二、行善积德行善积德是修心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我们能够加深自己内心的善念和善心,培养慈悲心和善良品质。
三、学习与进修学习与进修是修心的必备方式之一、通过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扩展自己的眼界,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意识和修养品质。
四、正念呵护正念呵护是修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和压力时,保持一颗正念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并且保持内心的平衡。
五、珍惜感恩珍惜感恩是修心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是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和财富,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眼前的一切,并且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六、修养品味修养品味是修心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欣赏艺术、阅读经典、欣赏音乐等,我们能够培养审美意识和人文情怀,提升自己的品质修养。
七、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修心的必要手段之一、经常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进行反思和检讨,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努力改正,能够帮助我们净化心灵,成就完美人格。
八、心静观察心静观察是修心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和干扰,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洞察力和思考力。
九、深呼吸放松深呼吸放松是修心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深呼吸,不断放松身心,排除杂念和负面情绪,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净化心灵。
十、与自然亲近与自然亲近是修心的重要方式之一、走进大自然,与花草树木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力,能够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平静内心。
心法第三章关于意识的读后感
心法第三章关于意识的读后感稻盛和夫把意识这东西说得还挺神奇的。
他就像是一个经验老到的探险家,带着我们在意识这个神秘的领域里溜达。
一开始我就想啊,意识这玩意儿,不就是我每天想东想西的那些念头嘛。
但越读越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
他说意识可以影响我们的生活走向,这就像是在告诉我,我脑袋里那些个想法可不是瞎晃悠的,它们就像一群小工蚁,看似不起眼,但是齐心协力就能搬动生活这块大蛋糕。
比如说,要是我每天都怀着一种消极的意识,觉得自己干啥啥不行,那这种意识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在我做事的时候给我使绊子,最后真就啥都做不好。
反之,如果我充满积极的意识,觉得自己今天肯定能把工作搞定,还能抽空去健个身啥的,这种意识就像个活力满满的小天使,在旁边给我加油打气,说不定我真的就能超水平发挥。
而且,这意识还和我们对待困难的态度紧密相连。
以前我遇到难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咋这么倒霉,这事儿咋摊我头上了”,这就是一种很负面的意识。
读了这章之后,我就在想,这时候我的意识就应该像个勇敢的战士,大喊一声“来呀,困难,看我怎么把你拿下”。
当我把意识调整成这种积极应对的模式,我就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困难追着跑的小可怜,而是能主动出击的强者了。
还有啊,关于意识的修炼这一块。
我感觉就像是在给我的大脑做健身操。
不能让那些负面的意识在大脑里胡作非为,得像个严厉的教官一样,把积极正面的意识训练得强壮起来。
这就好比在我的脑袋里组建一支精英部队,让正面意识随时准备冲锋陷阵,抵御那些负面意识的入侵。
不过呢,这意识的事儿也不是那么好完全掌控的。
就像放风筝,线在我手里,但是风有时候会捣乱。
有时候莫名其妙就会有一些消极的想法钻进脑袋里。
但这时候我就想起稻盛和夫说的,要时刻觉察自己的意识,就像一个警觉的小卫士。
一旦发现那些坏想法,就赶紧把它们赶走,把积极的意识再请回来。
总的来说,这章关于意识的内容就像一面镜子,让我好好审视了自己脑袋里那些杂七杂八的想法。
也像是一把钥匙,给了我一个机会去打开更积极、更美好的生活的大门。
摄心术介绍
摄心术介绍摄心术,亦称为心法,是一种修行的技巧,旨在通过调和身心灵的活动,达到内心平静与宁静的境界。
这项古老而神秘的修炼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改善情绪,并促进身心健康。
在当今快节奏、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摄心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采用。
本文将介绍摄心术的基本原理、修炼方法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摄心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专注于当下的存在,从而将思绪从过去或未来的担忧中解放出来。
摄心术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感觉和意识的变化上,并以此为起点,不断觉察和调整心境,从而培养内在宁静和平和的心态。
这个练习需要持续的坚持和不断的实践,但一旦掌握,它能够带来巨大的益处。
摄心术的修炼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最好是远离嘈杂的环境。
坐在一个平稳的椅子上或者直接坐在地板上,保持身体的舒适姿势。
有些人选择盘腿坐在地上,有些人选择双脚放在地上,但关键是确保整个身体都能够放松。
第二步是开始深呼吸。
闭上眼睛,慢慢地呼气,然后再慢慢地吸气。
在吸气过程中,感受到空气进入身体,然后在呼气的时候,感受到空气离开身体。
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感觉上,觉察到胸部的起伏和腹部的膨胀。
这样的呼吸练习可以帮助冷静情绪,放松身心。
第三步是觉察身体的感觉。
慢慢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上,例如头部的感觉、颈部的感觉、肩膀的感觉等等。
觉察这些感觉,并不做任何评价或判断。
只需纯粹地体会身体的感觉,意识到身体的存在。
第四步是觉察思绪的流动。
毋需阻止或抑制思绪的产生,只需觉察它们的存在。
注意思绪的起伏和变化,观察它们的出现和消失。
但是,一旦发现自己被思绪所牵制,只需gently(温柔地)将注意力回到呼吸或身体的感觉上。
第五步是接受和包容一切。
不管是呼吸、感觉还是思绪,都不需要去改变它们,只需接受它们的存在。
不要抵抗任何出现的感受或思绪,接受它们,并以一种友善和关怀的态度对待自己。
通过坚持这些修炼方法,逐渐培养起觉察和调整心境的能力。
心法读后感
心法读后感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灵导师,他从小就对心灵和修行感兴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心法。
他说,“心法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心中的杂念和执 attachments,进而摆脱它们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在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修行的基本原则,即心正、念念勿忘、执念改变一身;其次,他详细地阐述了心法的核心观念,包括观照、正觉、慈悲、包容等;最后,他提供了一些简单实用的修行方法,例如呼吸观察、禅修、冥想等。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首先,我意识到了心灵修行的重要性。
传统社会普遍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略了精神境界的修炼。
然而,人的内心状态对于幸福和满意度的影响更为重要。
只有在内心平静、正面和谐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
其次,我认识到了观照的重要性。
观照是指不带有评判和判断的观察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通过观照,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盲点和不足,进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通过观照,我们能够认清自己的执 attachments,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执念,从而活在当下,享受当下,追求更加真实和深刻的生活。
再次,我认识到了正觉的重要性。
正觉是指正确的觉知和认识,它是心灵修行的目标和归宿。
通过培养正觉,我们能够意识到内心的真实需求和追求,从而更加自觉地选择和行动。
通过正觉,我们能够克服贪婪、瞋恨和无明等各种困扰人们内心的执念,从而达到内心的解脱和自由。
最后,我认识到了慈悲和包容的重要性。
慈悲是指对所有有情众生的无私的爱和关怀,包容是指对所有事物的宽容和接纳。
通过慈悲和包容,我们能够超越个人的利己心和偏见,走向普遍的大爱和包容,从而和谐地与他人和世界相处。
这本书不仅给了我许多理论上的启示,也提供了一些实践方法。
例如,作者提到了呼吸观察,我开始尝试通过观察自己的呼吸来调整心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这确实能够有效地缓解压力和焦虑,增强专注力和精神力量。
无为心法总结
无为心法总结简介无为心法是一种古老而深奥的思想体系,起源于中国,被誉为是修行者追求内心平静与觉醒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无为心法进行总结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哲学思想。
起源与背景无为心法起源于古代中国道家哲学,最早见于《道德经》。
它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通过与自然相融合,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无为并不意味着不做事,而是在行动中保持无欲无求、无执着的心态,摒弃一切浮躁和功利心,追求真实和自然的存在状态。
核心理念无欲无求无为心法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无欲无求。
人们常常被欲望和功利所困,不断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地位,却忽略了内心的追求。
无为心法提醒我们要摒弃欲望,以平静和淡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和挑战。
自然与道无为心法强调与自然的相融合和与道的合一。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人应该放下身心的束缚,顺从自然的规律,投身于整体之中。
同时,与道的合一是指要与宇宙的真理和本质相一致,超越个人的欲望和利益,回归到宇宙的本源。
安于现状安于现状是无为心法的另一个重要理念。
它教导我们要接受现实,不追逐虚幻的幸福,不抱怨不满,而是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只有当我们安于现状,不执着于任何事物,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和谐和平静。
修行方法无为心法并不提供具体的修行方法,因为每个人的修行方式和需求都是不同的。
然而,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无为心法的思想:冥想与觉察冥想是无为心法的重要修行方式,通过冥想可以让思维平静下来,意识觉察增强。
在冥想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保持专注和意识的清晰,从而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放下执着人们常常因为物质欲望、名利追求等执着而导致内心的不安和困扰。
无为心法提醒我们要放下执着,不要追逐虚幻的幸福和满足感。
只有当我们学会放下执着,将注意力放在当下的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关注当下无为心法强调关注当下。
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尚未到来,唯有当下才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应该学会关注、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将全身心的投入到眼前的事物当中,享受此刻的宁静和美好。
心法经典语录
心法经典语录心法经典语录是一些道家和儒家哲学家们总结出来的一些旨在指导人们修行和生活的道理。
随着人们对于心灵和情感的探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将这些经典语录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下面我们分步骤来分析一下心法经典语录的应用。
第一步:认清自己的内心人们需要首先认清自己的内心,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秉性。
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我意识和自由。
心法经典语录:“钻取自己内在的深处,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自我。
”这段语录告诉我们,要想认清自己的内心,就必须深入钻取自己内在的深处,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内心。
第二步:关注当下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忙碌使人们失去了享受当下的能力。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当下,享受生命的美好时光。
心法经典语录:“现在是唯一重要的时刻。
”这段经典语录告诉我们,现在是唯一真正重要的时刻,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当下,享受生命的美好时光,珍惜此刻。
第三步:意识自我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而这个价值是我们的内在力量的体现。
心法经典语录:“每个人都是独立而有价值的存在。
”这段语录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而有价值的存在,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第四步:培养自我慈悲心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自我慈悲心,尊重他人,并以诚实和善良的态度面对生活。
心法经典语录:“尊重他人,并以诚实和善良的态度面对生活。
”这段语录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诚实和善良的态度面对生活,从而培养自己的自我慈悲心,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第五步:学会心灵探索我们还应该好好学习心灵探索,不断向前发展,期望自我成长。
心法经典语录:“向前发展,期望自我成长。
”这段语录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学会心灵探索,向前发展,期望自我成长,从而提高自己的层次和修养。
以上就是心法经典语录的应用步骤。
当然,在实践中,人们还需要不断的钻研、调整和完善,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放飞自我。
《心法》读书笔记
《心法》读书笔记《心法》读书笔记从稻盛和夫《活法》书中所学人生的结果= 思维方式✖️ 热忱✖️ 力量。
连续阅读稻盛和夫《心法》,《心法》从更宏观的角度娓娓道来,比如从宇宙的意志,从人类存在的价值,从意识体是否存在,从命运和因果报应法则等。
扫瞄《心法》的名目,可以勾起过去我们对许多事情的奇怪,比如人是否有现世和前世?《心法》读完后最大的收获苦恼来自欲望,欲望需要净化。
01苦恼来自于欲望人作为生命体存在,是有意识的,而意识来自两方面,一是现世的修行产生,二是前世的意识通过父母的基因继承。
由于前世没有修炼完成,需要转世借助肉体连续修行。
在修行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有对自由的渴望,会产生各种欲望,也就是所谓的苦恼。
对于欲望的实现会产生善恶区分,形成善根结善果,恶根结恶果。
而善恶的结果往往是有缘由的,比如思善就能行善,思恶就会行恶。
也就是说思索及基于思索的行为会成为缘由,从而产生相应的结果。
所以,根据佛教的理解,人有6大苦恼,分别是贪、嗔、痴、慢、疑,见。
贪据为己有的贪欲之心嗔不管他人感受,我行我素,稍不如意就发火动怒的浅薄之心痴把变化无常的世界看成一成不变,自己的幻想破灭时就发牢骚,鸣不平,对佛的才智一窍不通的愚痴之心慢高傲不逊之心疑对释迦摩尼宣导的真理抱有怀疑之心见总是从负面看待事物之心6大苦恼原本是我们的生存之必需,缺乏他,人类就无法维护自己的肉体。
但是在苦恼之上,人有有实现自由的渴望,两者相加,可能会产生作恶的行为和结果。
比如在狩猎时代,过度狩猎会导致食物链破快,进而影响食物短缺,这是“贪”。
借助“共生和竞争”原则,一个部落里的成年男子每天出去狩猎,只要狩猎到一只猎物就停止狩猎,然后分食物,即便饿着也要忍,掌握“贪”的欲望就能实现共生。
比较简洁的森林法则,就是《狮子王》电影里的故事情节,辛巴统治的荣耀王国和辛巴叔叔刀疤统治的荣耀王国,是2个完全不同的森林世界。
02欲望需要净化6个苦恼,也可以说是6宗罪,影响着人类的进展和连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修炼心法有些人开始学练功时,觉得杂念很多,心很烦,那一定要用上述的方法将思维理顺同时参照《入静要决》的观点,端正自己的人生观,直到情绪稍为安定时才开始练功;在练功过程中如发现心情很烦躁,难以控制就暂时停止练功,等到心情平静时才接着练。
一开始学练气功就觉得入静很好甚至虚无的人要注意,这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练功者觉得入静较好、身体有些虚无、但思维正常、体温也正常没有觉得身体发凉或变冷、没有头晕的现象、身体可以随意控制,这属于正常的练功现象。
另一种情况是练功者觉得入静很好、身体也渐渐虚无、慢慢变冷、头有些晕,这种现象古人叫“纯阴”是很不好的现象。
“纯阴”这种现象一般是性格非常内向的人才会发生。
倘若出现这种现象,练功者应该赶快收功否则可能会“休克”。
气通大周天之后的练功者就一定不会出现“纯阴”的现象。
气通大周天之后,内气都是自动运行的,练功者主要是返观(或返听)全身(或局部),同时兼以洗心,功夫深化的标准是心情越来越平静,大脑越来越清晰,对于念头的解答快而准;身体越来越舒服,内气越来越流畅,练功的时候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双手的电麻感越来越明显但身上的热气感不一定明显。
修炼者对“丹田”这个名词都非常熟悉,但对于具体位置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随师修学、亲自证验,丹田不是一个点,如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下丹田是以肚脐里面为重点,包括整个小腹;中丹田是以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膻中穴里面为重点,包括整个胸腔和上腹;上丹田是以两眉之间的印堂穴里面为重点,包括整个颅腔。
修下丹田功主要是聚气,进而通大小周天;修中丹田功主要是疏通五脏六腑里面的气脉;修上丹田功主要是疏通整个颅腔里面的气脉。
我看许多古今的修炼书籍和文章,发现许多作者是没有实修和亲证的,常常是抄抄摘摘、再加上主观猜测。
自己不懂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误导学人,过甚大唉!望修学者慎之。
修真证道我自幼恬静善思、好学强记。
又兴遇良师教导,加上勤修苦炼,略有所得。
后又尊师所嘱,参学诸家,以善学业。
如今回首,道途历历。
忽忆师言,利他自利。
尤见时下,网络方便。
四方学人,求知若渴。
我今在此,尽我修证,和盘托出,付予有缘。
学人免虑,我存保守。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古今圣贤,不二教诲。
我之文字,不用术语,不谈门派,不设功法名称,是避免与墨守成规者争议。
我深知,修炼是有景有验的。
不同的程度应予以对机的方法;另者,功法和门派虽然不同,但相同的功夫层次,其效应也大致相同。
所以真正修炼有成者,能一通百通、法法圆融。
所以,炼功者在读我的一切文章时,不用探究我是何种流派、师承,大可放心借鉴和交流。
前面已经谈完大周天的修炼方法和作用,也谈了一些注意事项,和中下丹田的位置。
可能有些人会问我,中丹田功是怎样修炼的?其实我在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我是用“通大周天之后的修炼方法”这个名称来讲,而没有用“中丹田的修炼方法”这个名称。
中丹田有名字、有范围,是方便的说法。
事实上中丹田也可以泛指整个体腔。
修中丹田功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疏通五脏六腑内的气脉,只要认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气功对一切疾病都可能有治疗效果的,关键是看具体人修炼的成就。
中丹田功修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转修上丹田功了,那么这个“程度”是应该怎样判断呢?炼功者要感觉全身气血流畅、入静良好、手指和脚趾同时有明显的气感,甚至可以感觉到身体周围有一层气场、或薄雾,即可兼炼上丹田功了。
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因为手指和脚指同时有明显的气感,说明修炼者的十二经络已经非常畅通了;要求入静良好,就是因为意守上丹田时,如果意念的强度掌握不好,容易引起气血上冲,造成头昏、头痛等不适。
入静良好的人他的意念都比较轻,比较稳,恰到好处。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经络畅通了,气血一般不容易上冲。
纵然万一有点上冲,也会很好回流,不会影起不适。
我读过许多有关修炼方面的书,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关于上丹田的炼法,有的说意守“百会”、有的说意守“印堂”、有的说意守“前额”、有的说意守“祖窍”……我很怀疑,说这些话的人根本没有修到上丹田这个层次,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修上丹田功的作用和所需要的条件。
其实,修上丹田主要的作用是疏通整个颅腔里面的气脉,融通天目、神庭、天门、玉枕等重要关窍,从而产生光亮的图象和禅定的状态。
那么,上丹田应该怎样炼呢?是不是就象许多人所说的意守头上某个穴位吗?大家无妨闭上眼睛试一下吧!不是守不住就是很别扭。
正确的方法是用两个耳朵轻轻返听整个头部,而且要使头部和整个身体形成一个整体。
也就是说返听头部的同时也要兼顾整个身体。
“返听”就是用心听、也就是用意念听,如果还不懂得怎样做,就轻轻意守两个耳朵就对了。
修炼是实践,决不是单纯理论上的探讨,更不是文学创作。
有些人喜欢自编功法教人修学,还常常大言不惭的说,“集百家之长”!阿弥陀佛,请问你自己的功夫炼得怎么样?如果功夫很好,好在哪里?又为什么不将你自己的修炼方法和体验介绍给大家?反而东拼西凑给人家“杂货”!假如自己的功夫很差,根本就没有能力教人、更没有能力编功法。
修学者请特别留意,切不要误入“小西天”和错学“屠龙之技”,闹出笑话。
上丹田功的炼法可以勉强分为两种,即有为法和无为法。
“有为”的炼法就是上面所说的“用两耳轻轻返听整个头部、同时也兼顾整个身体”,使意识自然的分布到全身各处;“无为”的炼法是专心念“阿弥陀佛”或其他咒语等,也可以专心思考自己所要想的问题、或自然观察周围环境的声响等变化。
“有为”和“无为”两种方法在同一练功时间内可以交替使用,间或也可以“温养”中、下丹田。
总之随心所欲、自自在在、无拘无束。
《人体场漫谈》一文中也有这方面的论述,可以参考。
收功时可以轻轻意守下丹田,也可以意守两脚脚趾或脚底“涌泉穴”,或者心里默念几遍“我要收功了”。
如果主要是以“无为”的方法练功,那么,不用修功也行。
因为炼功状态以变成常态了,整天都在“不炼而炼”了。
修真证道下丹田功的修炼,古人称为“炼精化气”。
“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有的能量,后天之精是指交感之精。
二者性质不同,但关系密切——排泄后天之精的同时,会消耗一定的先天之精。
所以自古到今的修炼者,都提倡节欲。
“节欲”并不是断欲,对于一般人来说,精满就会自溢。
所以只要有所节制、量力而行就可以了。
虽然会消耗一定的先天之精,但不必担心,是会自动恢复的。
在此也要请练功者相信,如果炼功得法,身体状况会比从前更好的。
所以只要适当节欲就行了。
功夫高深者是“马阴藏相”、“交而不漏”,那又是令一种局面。
有些练功者说,炼下丹田功炼到丹田有明显的气感时,性欲会非常旺盛。
这是气足的现象。
继续炼下去,可能会很快通督脉(即小周天)。
但千万不要纵欲或过度手淫,偶然遗精是不大关系的。
如果炼下丹田功觉的性欲实在太强、难以忍受,可改炼站桩功或行功、动功,性欲就可能没有那么强。
不过只要督脉通了,性欲是很好控制的。
有一种传统的做法是“当生殖器勃起时,就舌顶上腭、轻轻提肛、吸气时意想内气从会阴穴处沿督脉上行头顶、稍停,呼气时意想内气经鼻、口沿任脉回归下丹田”。
如此反复几次,生殖器会软化缩回。
这也属于“炼精化气”的范畴。
这个方法,我在前面也有介绍过。
修真证道话又说回来,对于年轻的练功者来说,性欲这一关也确实难度。
我是过来人,对此感受颇深:对于已婚的人,还比较好处理一点,只要适度行之即可。
对于未婚的人,如果只是强制的忍耐,也不长久,心也很烦,会影响正常练功。
如果想入非非,过度手淫,对修炼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为过度地手淫,不紧是耗损精气,而且会产生沉重的精神包袱,如悔恨、自责等,这一定要特别注意。
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古人说“大隐在闹市”,这是什么道理?“大隐”是什么呢?“大隐”就是有高深功夫的人。
“闹市”又是什么呢?“闹市”就是繁华的地方。
繁华的地方充满“酒、色、财、气”,时时处处都是名利得失、人我是非……如果在繁华的都市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事物时,还能保持头脑清醒、心平气和、得失随缘、精进正道,这个人一定具备高深功夫。
因为他具有很深的定力和很高的智慧。
反过来,要想得到真正的“定慧”,也确实需要去“闹市”中锻炼。
不过,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定慧等持”:只有自己的心比较安定时,才有可能看清事物的真相;也只有认清事物的真相,才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安定下来;心越安定,事情就看的越清楚……这就是“定能生慧”,也就是“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
我觉得,要想过性欲这一关,还是学“大隐在闹市”好:面对现实,修“定”修“慧”。
“定”就是信心和决心。
你首先要相信做这件事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误和有害的。
偶然为之行不行?关系也不大。
经常为之就不行了,影响身体、影响心态。
得到什么好处呢?一瞬间的刺激和快感,转眼就消失了……经常给自己提醒、给自己解释,手淫的坏习惯就会减少、甚至去除的。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给练功者重点提醒一下,“炼精化气”的“精”主要是指先天之精(内气),但因为排泄后天之精会消耗一定的先天之精,故此要求节欲。
先天之精如果顺走生殖器,能使它勃起。
一般人的性欲不好控制的原因是督脉不畅通,尤其是尾闾关。
气通小周天之后,先天之精可以循督脉上行头顶回归下丹田,古人称逆上三关。
故有“顺为凡、逆为仙”之说。
“仙”是泛指修炼有成就者。
可以肯定地说,所有气通小周天之后的练功者,基本都可以体验到每当生殖器勃起时,只要配合呼吸用意念行几次小周天,生殖器会自然变软缩回。
功夫深者只要松松会阴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未婚的练功者偶尔遗精或手淫对修炼影响不大;已婚的练功者可以过正常的性生活;阳萎等性能力不正常者,通过练功可能会康复;强制闭精是错误的;古代“房中术”提倡射精之前引气上行头顶、又回归下丹田的做法对修炼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是社会的人,一切要从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出发。
修炼是为了完善自己,不断提高“德”、“智”、“体”的水平;千万不要将自己修成一个怪物,搞得跟家庭和社会格格不入。
请记住,神仙和佛菩萨绝不是木头人,他们个个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博爱者。
再来谈一下中丹田功吧。
中丹田的修炼,古人叫做“炼气化神”。
“神”是什么东西呢?古人叫识神和元神,现代人叫意识和下意识,也就是第六意识和第七意识。
炼气化神的神是指元神,也就是下意识(也有叫浅意识)。
为什么“气”会化“神”呢?实修者都能体验到,初学时因为身上没有什么感觉,心无所依,故而心很难安静下来;真正气通大周天之后,全身各处有了比较明显的气感或身体有虚无感时,心很容易入静,这种不知不觉的安静状态古人叫做“元神显现”。
上丹田功的修炼,古人称为“炼神还虚”。
“虚”是虚无的意思。
虚无什么呢?是身心虚无。
身怎样才能虚无呢?内气充满整个身体的时候,身体就会产生虚无的感觉。
身体虚无了,心就会非常安定,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喜怒哀乐淡化了很多;也因为喜怒哀乐淡化了,心就更加安定;心越安定对事物的观察更加仔细,得出的结论更加正确……渐渐地,我执之心就淡化了,也即是第六意识隐退了,这就是心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