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的中式战争

合集下载

台湾塑化剂风波_改

台湾塑化剂风波_改

台湾塑化剂风波09级国际贸易2班陆智旖0091121002 引言又是一场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危机。

从2011年5月23日开始,整个台湾的食品业经历了一次剧烈的由塑化剂DEHP引发的地震。

其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截止至6月3日造成,受此危机牵连的厂商达341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848种,并且,这份名单还在不断拉长。

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

而这场风暴的源头,来自于两个月前,一位普通女质检员的意外发现。

名词解释:邻苯二甲酸酯(DEHP)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塑化剂,台湾将之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这种塑化剂如被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

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

体内长期累积高剂量,可能造成儿童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短小、性征不明显等/z/twshj/index.shtml事件的起因:FDA(食品药品检验局)出于对女质检员的保护,并没有对其身份进行曝光。

这位五十二岁的杨姓女士于今年3月在为某公司的减肥乳酸菌产品做例行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异常讯号,并用近两周的时间与各种物质图谱进行对比,她发现这是本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的塑化剂DEHP。

接下来的检测结果更是令人瞠目。

送检的乳酸菌食品中含塑化剂DEHP的浓度竟高达600ppm,远超过台湾人均每日摄入标准1.029ppm。

的有关部门立即介入调查,最终查出一家昱伸的香料公司为了牟利,在其所主要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加入了塑化剂。

于5月23日,逮捕了昱伸香料公司的负责人赖俊杰。

随着赖俊杰的归案,这个食品业地黑洞就被揭示在了公众面前。

昱升香料公司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起云剂供应商,而它的沦陷,随即就引发了台湾食品业的地震。

深入事实:起云剂又叫乳化剂,是一种合法的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可以让饮料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更好地融合,起到让饮料风味更佳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使用棕榈油进行合成的,但是赖俊杰却因为成本原因,使用塑化剂来代替起云剂,而这种塑化剂的成本只有棕榈油的五分之一。

塑化剂事件

塑化剂事件

塑化剂事件
塑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能够使塑料材料具有柔软、弹性等特性。

然而,近年来塑化剂事件频频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担忧。

塑化剂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哪些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塑化剂的作用与应用
塑化剂是一类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以及在塑料制品中添加以赋予塑料特定的性能,如柔软度、韧性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塑料制品都含有塑化剂,如玩具、食品包装等。

塑化剂事件的发生
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关于塑化剂事件的报道。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塑化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长期接触对儿童和孕妇的影响更为严重。

这些甚至可能引发一些较为严重的疾病。

塑化剂事件背后的问题
塑化剂事件背后其实暴露了一些社会问题。

一方面,监管不严、标准不统一导致了市场中存在数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的塑化剂产品,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生产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忽略对产品安全的重视,这种短视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

如何应对塑化剂事件
针对塑化剂事件,我们不仅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相关法规法规;同时,生产商也应该自愿采取更多的安全可靠措施,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消费者也要加强对产品的了解,选择安全可靠的产品。

结语
塑化剂事件不仅仅是一次偶然的事件,更是整个产业链上长期积累和不断暴露的问题。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类似事件,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

愿我们的生活中再无塑化剂事件发生。

塑化剂之毒猛于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塑化剂之毒猛于虎——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令公众疑 惑的是 ,这 个原本就 不该 从投料开 始检查 , 逐一检测物 质 国大陆 由来 已久 ,不然不可 能这么快就 产现场 , EP 成分。两个 星期后 , 在食 品添加 剂——起 出现在食 品中的 D H ,是如何 成为台湾 污染到水体 和空气。 食 品安全管理体 系的漏 网之鱼 ,而 且逍 东 窗事发 并非偶然 , 两个月前 , 台 云 剂中发现 了塑化剂 的踪迹。 在
奥秘 I 生命密码
百, 件涉 肴两 及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在全世界闹 得沸沸扬扬。 一件是在德国汉堡发现变 异的大肠杆菌病
毒 , 致近 2 死 亡 , 导 0人 至今 找 不到 病毒 来 源 ; 另一件是 台湾数 百 家食 品饮 料 生产厂 家在 添加 剂 中违规使 用塑化 剂, 以此替 代棕 榈 油 , 使 多不胜 数 的 消 费者 在 浑然不 觉 中蒙 受伤 害。 因 多家 涉案 企业在 大陆或 设厂 或 有 密切 致 贸 易关 系 , 以 , 陆卫 生、 所 大 防疫 、 质检 等 部 门迅 即在 --  ̄l ' a开展 了塑化 剂 与食 品安 全 的 专项 大检 查 , 免 台湾企 避 业 的劣迹 在 大 陆重演 , 转 中 国食 品安 全长 久 以来 的被 动局 面。 扭
另 据 研 究 人 员 检 测 发 现 ,塑 化 剂 早 绝贿赂 ,多次获得上级 评审机构 的表彰 令 人 担 忧 的 是 专 门 为 台 湾 提 供 起 云
剂 的公 司是台资广东 东莞的昱伸 香料公 已渗 入北 京 的地面 水体 与空气 之 中 , 部 和 嘉 奖 。 被 至今 仍有数十万 吨含有塑 发现情况后 , 杨女士一面向主管上 司 司 , 查封 后 , 分水体 污染严重 。这 还仅是北 京一市 的 化 剂 的添 加 剂 不 知 去 向。 一面不动声色地亲临益生菌食 品生 测量结果。这无疑说 明, 塑化 剂问题在 中 汇报 ,

王学进处置塑化剂事件当向台湾学习

王学进处置塑化剂事件当向台湾学习

王学进:处置塑化剂事件当向台湾学习近日,21世纪网曝光了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的消息后,中国酒业协会19日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声明,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同时声明,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中酒协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11月20日《新京报》)在此,我这个酒鬼先要对21世纪网说声谢谢!谢谢你们率先曝光了白酒含塑化剂的秘密。

看来,“无上妙品”并不妙,所有高档白酒原来与含有三聚氰胺奶粉一样毒,不,要毒20倍。

这可不是网上流传的胡说八道,而是21世纪网将4 瓶酒鬼酒送天祥集团做白酒塑化剂检测后得出的权威结论,——此前,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没有酒鬼酒公司开具的带有公章的检测介绍信为名拒绝检测,够官僚吧?可不知中酒协气从何来,竟声称某些媒体(实指21世纪网)“不负责任”,请问,到底是谁“不负责任”?早在17个月前,在台湾爆出塑化剂事件后,中酒协就获知白酒普遍含有塑化剂,并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但是却未将相关情况公诸于众。

这是不是对消费者健康的不负责?待媒体曝光后,中酒协不但不认错,反而指责媒体不负责,并且给出了更加不负责任的解释。

一方面承认所有白酒都含塑化剂,一方面声称,国产白酒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这样的说辞太搞笑了。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出台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指标,也从未有过此类检测项目,你中酒协凭什么认定国产白酒塑化剂含量要远比国外低。

你中酒协40年来从未对我等酒鬼的生殖器长短进行过检测,又焉知没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不负责任的解释尚不会致命,可怕的是职能部门的不作为。

虽然酒鬼酒事件仍在发酵之中,但从相关部门的表现中,我吃惊地发现,塑化剂事件的处置走向仍然沿袭了查处有毒食品事件的老路。

台湾塑化剂风波

台湾塑化剂风波

通用常识-国内热点模块台湾塑化剂风波塑化剂被应用到许多运动饮料、果汁、果冻、羊奶片等青少年最常吃的食品中,可以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

唯利是图的商人用这些对人体有害的工业原料塑化剂取代成本几乎贵两倍的棕榈油来牟取暴利,制造了这一场台湾塑化剂风波,也让人们开始关注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

此次风波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酿成一次重大的食品安全危机。

研究分析人士认为,食品质量关乎健康和生命安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今年3月曝出的河南瘦肉精事件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故被曝光,都让消费者对相关食品的消费蒙上了阴影。

然而,上述事件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散去,台湾塑化剂风波又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让整个社会对食品行业信心下降,对食品风险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塑化剂作为一种有毒的物质虽然在食品上早已规定禁用,但是据说过去长达几十年中,在台湾食品饮料业者都照用不误,许多大厂商也都如此炮制。

此次台湾塑化剂事件之所以影响重大,是因为塑化剂的危害很大,它有类雌激素作用,大量摄入可能干扰人体正常的内分泌。

塑化剂如在体内长期累积,其毒性将远高于三聚氰胺,会引发激素失调,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最重要的是影响生殖能力,造成孩子性别错乱。

塑化剂还会造成基因毒性,伤害人类基因,长期食用对心血管疾病危害风险最大,肝脏和泌尿系统也会连带“受伤”,还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目前虽无法证实塑化剂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明确会产生癌变反应。

台湾塑化剂风波涉及的企业越来越多,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仅令食品工业遭受重创,对社会其它方面的种种影响也在迅速显现和发酵。

专家称尽管塑化剂对人体有害,但也无需过度紧张。

因为正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塑化剂并不会伤害人体,塑化剂进入人体后是可以通过代谢排出的,它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摄入量。

所以我们要尽量采取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越简单、越自然越好。

而食品行业也要整顿一下市场,提供给人们安全健康的食品。

塑化剂风波简介

塑化剂风波简介

危害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用 白老鼠作进一步研究, 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 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 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 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 雄性,这反映出“塑化 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 性,造成内分泌失调。 专家表示,研究可以应 用到人类身上,显示长 期摄吸“塑化剂”对男 性的影响较女性大。
我的评论

据新华网报道,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 孙璐西5月30日表示,本次塑化剂事件是 黑心商贩将塑化剂的1种DEHP(邻苯二甲 酸二酯)当作起云剂的配方,塑化剂 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风 波是她“30年来看过的最严重食品掺毒 事件”。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应恒在接受中国之声 《新闻纵横》采访时介绍,塑化剂俗语叫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被加到起云剂里的 工业用品。起云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 要成分为棕榈油(9352,-20.00,-0.21%)和 软化剂,主要用来防止运动饮料或食品沉 淀,增加口感。不法商贩为节约成本,用 塑化剂替代了棕榈油。食用含有这类“伪 劣起云剂”的饮料或食品,将影响人的生 殖功能,甚至诱发癌症。

塑化剂(DEHP)是指“邻苯 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 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 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 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 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 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 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 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 属于工业添加剂。
邻苯二甲酸酯

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 缩写PAE,是邻苯二甲酸形 成的酯的统称。当被用作塑 料增塑剂时,一般指的是邻 苯二甲酸与4~15个碳的醇 形成的酯。其中邻苯二甲酸 二辛酯是最重要的品种。苯 二甲酸酯是一类能起到软化 作用的化学品。它被普遍应 用于玩具、食品包装、乙烯 地板、壁纸、清洁剂、指甲 油、喷雾剂、洗发水和沐浴 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塑化剂事件

塑化剂事件

塑化剂增塑剂,又称塑化剂(台湾汉语,就是大陆汉语之增塑剂)。

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 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

截止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

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塑化剂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据统计2004年全世界的塑化剂市场,总量约在550万吨左右并朝600万吨迈进。

塑胶添加塑化剂依据使用的功能、环境不同,制造成拥有各种韧性的软硬度、光泽的成品,其中愈软的塑胶成品所需添加的塑化剂愈多。

一般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但其黏性较差;另一种广被使用的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非常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也就是对抗塑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和聚合物的分子链的结晶度,而他们则取决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

人体伤害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被归类为疑似环境荷尔蒙,其生物毒性主要属雌激素与抗雄激素活性,会造成内分泌失调,阻害生物体生殖机能,包括生殖率降低、流产、天生缺陷、异常的精子数、睾丸损害,还会引发恶性肿瘤、造成畸形儿。

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DEHP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2011年5月30日,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表示,塑化剂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一个人喝一杯500毫升掺了DEHP饮料就已经超过单日食量上限,这是她30年来看过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塑化剂事件”影响台湾一代人健康——媒体称已导致台湾出生率下降,对台湾经济形成重大打击

“塑化剂事件”影响台湾一代人健康——媒体称已导致台湾出生率下降,对台湾经济形成重大打击
品种为D H, E P化学名为邻苯二甲酸二 (一 2 乙基己基 )
酯 , 业 或 商业 上 叫邻 苯 二 甲酸 二辛 酯 ( 写 词为 工 缩

摄入 , 会危害男性 生殖能力, 致使男性 生殖
以及精子质量下降; 对于女性 , 则将促使女 熟, 甚至还会导致子宫癌等。 今年 4 , 湾卫 生管理 部 门在例 行 抽 月 台
) 后 经追查发现 , E P 自昱伸香料公司 。 DH来
应的起云剂内。 起云剂原本是 合法食品添加
用于 运动饮料 、 果冻等食品饮料 以帮助乳化 ,
品看起来云雾缭 绕, 卖相更佳。 其常见原料是 伯胶 、 乳化 剂、 棕榈油 或葵 花油 。 黑心厂 商 但 公司在制造起云剂 时, 为节省成 本 , 偷梁换 卡
中所 含塑化 剂污染。就连部分 保健 品及药占 逃 塑化 剂的毒害 。 台湾卫生部 门已查出, 部 食用的感冒糖浆、 钙片等都受到塑化剂污染。 严 查之下,“ 塑化 剂风 暴” 席卷 全 台,J / 市、 连锁茶饮 , 大到饮料龙头、 五星级饭店 , 免。岛内多家知名厂商如黑松、 台糖、 台盐、 白兰氏、 盛香珍等都卷入其中。 截至6 日, 月6
DB 等其他种类。 IP 并且这些黑心厂 家不仅在生产起
云剂时掺入有毒塑化剂 , 在生 产香精 、 果酱等食 品
添 加 剂 时 同样 掺入 塑 化 剂 , 致使 受 塑化 剂 污 染 的范
围 日益 扩 大 。
台湾卫生部 门下属食 品药物 管理 局决 定将 问
大 陆方面 , 据查实 , 上海 口岸2 1 2 3 0 5 , 1 E
类 、 状 类 、 状 类 等 六大 类 进 行 清 查。 上 粉 锭 截
日, 受影响的食品已超过5 7 ̄ 包括民众普 3#,

塑化剂风波.pptx

塑化剂风波.pptx
美国国家毒理规划署(NTP)1982年的实验报告指出,大白鼠和小白鼠能通 过食物长期吸收DEHP而引起肝癌。 Agarwal DK等在小鼠的显性致死试 验中发现,小鼠经DEHP处理表现出显性致死或突变作用;通过志愿者试 验显示反复接触小剂量DEHP对人体可能具有后期致突变效应。 DEHP在体内可产生肝脏毒性、肺毒性、心脏毒性和生殖系统毒性,同时 ,DEHP归为大类的邻苯二甲酸酯,进入体内也可引起中毒性肾炎,长期 接触邻苯二甲酸酯,可引多发性神经炎和感觉迟钝、麻木等症状。国际癌 症研究中心(IARC)将DEHP归类为第2B类人类致癌因子,仅为可能致 癌因子,亦即人类流行病学证据有限,且动物实验证据有限或不足。[6]
关于摄入剂量的争议
邻苯二甲酸酯急性毒性很低,哺乳动物试验研究显示,给予大剂量 DEHP( 1000毫克/公斤、2000毫克/公斤)可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 核形成, 并致染色体畸变。 研究孕期母鼠摄入DEHP后生产出的小鼠的生殖发育毒性的文章[7]中, 母鼠吃的饲料中DEHP的剂量是125-1000毫克/千克,尽管仔鼠产生了 明显的精子数降低活性下降的效果,但这个摄入剂量远高于台湾民众 的摄入剂量(最高31.4毫克/千克)。并且,小鼠是以添加了DEHP的 饲料为唯一食物的,而人并非如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酒鬼酒”有“鬼”
经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 ,两市13只白酒股19日的总 市值蒸发约323.56亿元。
而早在2011年6月,正是 塑化剂在台湾引起轩然大 波,并最终成为重大食品 安全事件。不久之后,酒 业协会开始发现白酒产品 中基本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酒业协会于2011年12月 向酒企发布通知,明确要 求白酒企业要进一步提高 食品安全意识,禁止在白 酒生产、贮存、销售过程 中使用塑料制品,并特别 提到了对塑料瓶盖的检测

自今年5月下旬台湾发生塑化剂风波后

自今年5月下旬台湾发生塑化剂风波后

自今年5月下旬台湾发生塑化剂风波后,塑化剂“阴霾”不断扩散,许多人谈“塑”色变,将饮料、果酱、方便面统统“拉入黑名单”。

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

拿我们常见的饮料为例,如果它不像水那样透明,我们就会觉得它营养十分丰富,很值得购买。

生产商就是利用大家这种误解,在其中加入了能达到此效果的食品添加剂,而一些黑心厂商为降低成本就用工业原料塑化剂代替允许加入的食品添加剂,其制成的饮料长期、大量饮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次爆发的台湾“塑化剂事件”愈演愈烈,不仅席卷几乎整个食品行业,现在也波及化妆品行业。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主要指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主要作为增塑剂、软化剂、载体等应用在玩具、塑料包装、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等中。

在化妆品中,指甲油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最高,很多化妆品的芳香成分也含有该物质。

化妆品中的这种物质会通过女性的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如果过多使用,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会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的男婴的生殖系统。

BTS致力于专业的化学方面的检测,检测中心配备有专业齐全的检测设备和各种先进的测试仪器,依据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帮助客户满足质量、安全、健康、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检测服务,及提供权威的解决方案。

针对化妆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其检测的范围包括:备注:邻苯二甲酸酯类10项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DEP)、邻苯二甲酸二正丙酯(DP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DAP)、邻苯二甲酸二正己酯(DH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

化妆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7项包括: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DEH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 (DME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异戊基戊基酯(PIPP)、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 (DnPP)及邻苯二甲酸二异戊基酯 (DIPP)。

浅析“塑化剂”事件

浅析“塑化剂”事件

浅析“塑化剂”事件总所周知,近日有关台产食品添加塑化剂的事件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塑化剂——一种有毒的食品添加剂,近日在台湾产的食品饮料中出被抽查出来,包括著名的统一公司的旗下产品。

其实,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了,“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时间早前也闹得沸沸扬扬。

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屡禁不止呢?关键就在于人们疯狂追逐利润,受到利益的驱使。

当时轰动一时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完满了结,违法者受到严厉的惩罚,本应当惊醒生产厂家,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可是,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屡禁不止。

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们追逐利益,迷失了自我,越来越多人愿意为金钱铤而走险。

而正是这种金钱至上的不正确的世界观,促使他们做出不道德、不正当的行为。

然而,这种金钱至上的世界观的存在也是有他的物质基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处于腾飞阶段,快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改善与国民素质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贸易的深度与广度的进一步拓宽,越来越多人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而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从农村出来,或是白手起家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发展给予了他们机遇。

依托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人走上发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但是,因为他们有限的文化水平以及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自然更加容易受到诱惑,一切唯金钱至上,枉顾社会道德。

其次,道德自律的缺乏。

生产成本降低,许多企业负责者却没有认真审视其原因,究竟是生产成本的正常下降,还是运用了添加剂呢?答案恐怕企业管理人员自知,只是明知故犯罢了。

台湾有学者言:“当着人们发现败德为获利的捷径时,败德之事即如江河之就下,沛然莫之能御。

”可见,为了追逐利润,社会生产者缺乏道德自律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而这一种风气,又是有很坏的影响,它会“令整个社会文化走向癌化”。

最后,企业家缺乏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据台湾媒体1日报道,为食品商提供塑化剂添加剂的两家源头企业昱伸香料公司与宾汉香料公司,两家老板30年前在同一家店当学徒,师出同门。

白酒塑化剂事件

白酒塑化剂事件

白酒塑化剂事件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备受社会关注,其中不乏白酒行业的争议。

近日,一起白酒塑化剂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据报道,一家知名白酒企业被检测发现在其产品中含有塑化剂成分,这一消息令消费者们震惊和担忧。

塑化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在食品中被检出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担忧。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是广大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问题一旦被曝光,势必引发社会恐慌和质疑。

此次白酒塑化剂事件的曝光,首先让消费者们对自己饮用的白酒产生质疑,担心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对于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而言,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企业应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监管部门则需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确保食品市场的安全有序运行。

在面对白酒塑化剂事件后,消费者们也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再盲目相信品牌或贵重酒款的价格,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合格认证和检测报告。

这对于整个食品行业而言,都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力。

如何提升食品行业的自律和信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白酒行业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加强自查自纠,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食品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白酒塑化剂事件的曝光,无疑提醒了我们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唤醒了社会对于产品质量的关注和监督。

希望通过此次事件的教训,可以推动白酒行业和整个食品行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产品,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台湾塑化剂事件

台湾塑化剂事件

(一)台湾塑化剂事件。

邻苯二甲酸酯(DEHP)是一种在塑胶中常用的塑化剂,台湾将之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这种塑化剂如被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肝脏和肾脏,甚至致癌。

祸首昱伸公司制造起云剂时偷梁换柱,用塑化剂取代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以图牟取暴利,与工业酒精勾兑、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类同,是极其恶劣的制假行为和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此后,不断验出各种饮料甚至药品均含有塑化剂。

塑化剂事件频频发生,毒性比三氯氰胺高30倍!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令人不得不沉思监管是否存在漏洞。

(二)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汁石蜡红薯粉、瘦肉精、假牛肉(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河南南阳毒韭菜、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染色馒头、沈阳毒豆芽、宜昌毒生姜、合肥染色蛋糕、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含荧光增白剂、海南的毒缸豆、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 、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 、台湾塑化剂有毒食品,到期面包回炉再造热卖、漂白大米、面粉增白剂、下水道小龙虾、双氧水凤爪、避孕药养黄鳝、激素染色草莓、大肠杆菌超标青团、农药残留含敌敌畏、麻辣海带丝用苯甲酸防腐、毒竹笋焦亚硫酸钠超标至少144倍。

纵观种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建立和健全食品监督管理的程序和法律,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所共有的社会经济现象;二是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工作滞后;三是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分散,职能不统一;四是缺乏正常的食品安全监督公众渠道;五是社会整体诚信资本的缺失。

塑化剂事件

塑化剂事件

塑化剂事件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塑化剂事件发现于2011年3月份,台湾的食品检查部门里,有一位52岁的杨姓大姐,她的职称比科长稍微高一点,就在她在检查其它食品的时候,发现里面不同的光谱出现了,并在比对之下发现了问题,发现了DEHP,就是塑化剂。

在3月份检查出来以后,台湾食品检验当局开始警觉,4月份开始清查到底有多大的食品添加范围。

到了5月23日,开始对整个社会公布。

台湾食品在大陆一直有较高的美誉度,但近期发生的塑化剂事件,不仅让“台湾制造”形象受损,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到大陆的食品、饮料市场。

波及到香港、上海、南京、厦门、东莞等多地城市。

之后大陆的食品检测中亦发现了塑化剂。

塑化剂事件波及范围如此之大,会带来什么危害?塑化剂带来的危害特别大,它被称作工业环境荷尔蒙。

长期食用,会危害人体消化系统,男孩子会变得女性化,女孩子会性早熟,而且会降低人的成免疫力及殖能力,另外长期大量摄入塑化剂会致癌,.塑化剂还可穿透羊水毒害未出生的婴儿,所以现在引起了很大的恐慌。

那什么是塑化剂呢?我们从一种添加剂——起云剂说起。

起云剂,又名乳浊剂、增浊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乳化稳定剂,是指将具有一定香气强度的风味油,以细微粒子的形式乳化分散在由阿拉伯胶、变性淀粉和水等组成的水相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水包油体系。

它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它的常用原料为风味油、单体香油、增重剂、乳化稳定剂、乳化剂、水阿拉伯胶、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主要应用于饮料和奶类制品中。

其中有一个重要原料棕榈油,因为棕榈油比较贵,不良商家就发现了这个商机,就加入了塑化剂,塑化剂是一种工业原料,工业添加剂,叫塑料软化剂。

皮质沙发以及车里的皮座椅,在制作的时候就可以加塑化剂,这样坐着就会比较软。

塑化剂加到饮料里,也能让饮料变得很软很粘稠,几乎起到了棕榈油同等的作用,所以不良商家就把比棕榈油便宜五分之一的塑化剂加到了食品里,这样供给了饮料厂,这样饮料厂的成本降低了。

台湾陷塑化剂风波

台湾陷塑化剂风波



塑 化 剂污 染 的台湾
悦 氏运 动 饮

浓度高达
60 0 ppm

塑化 剂不 只 存在于 饮料与 食




” ,
厦 门 也 查 出可 能 有 问题 的 台
北 京 暂 时 没 有 发 现 来 自台 湾
追 查发 现
16
D EH P
来 自台湾 昱 伸 香

品 里 它还 被 广泛 应 用 于 玩 具 食 品包装材料和个人 护理 用品 中

被 检 出塑 化 剂
其 中涉毒 芦 笋 汁
另 外含
D EH P
剂 的配 方长达

年 喝

瓶 问题
料 果 冻 等 食 品 饮 料 中帮 助 乳 化


D EHP
确认 销 往 大 陆
大陆



塑 化 剂 的含 量 即 超 过 容 许
,是Βιβλιοθήκη 一种环境荷尔蒙 比


悦 氏运 动饮料 也确认 输 往香 港

截 至 本 刊 发 稿 前 受 事件 牵 连
生活质量
台湾 陷 塑 化 剂 风 波
塑化 剂


本来 应 该 离人们 生



昱 伸 公 司 是 台 湾 最 大 的起 云

有毒 塑 化 剂 风 波 牵 涉 到 的 厂 商 甚
广 商

活很 远 大 多 用 于 塑 胶 材 质 会 危
害 男性 生 殖 能 力

剂 供 货 商 供 应 全 台至 少

4s

广泛 使用 的塑化剂

塑化剂与男性生殖问题近年来的安全事故案例

塑化剂与男性生殖问题近年来的安全事故案例

塑化剂与男性生殖问题近年来的安全事故案例随着现代化的进步,社会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塑化剂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的潜在危害被认为与男性生殖问题的增加有关。

本文将探讨近年来塑化剂与男性生殖问题相关的安全事故案例,并旨在提醒人们对于塑化剂的使用要保持警惕。

近年来,塑化剂与男性生殖问题之间的联系备受关注。

据统计数据显示,男性生殖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中塑化剂被认为是导致此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将列举几个近年来关于塑化剂与男性生殖问题的安全事故案例,以便更清晰地了解这个问题。

2008年,中国某国家塑料制品厂发生一起塑化剂泄漏事故。

该厂生产的塑料制品中使用了含有有害塑化剂的原料。

由于厂方未能有效控制原料质量,导致塑化剂泄漏,进入了环境中。

不幸的是,许多附近居民长期暴露于有害塑化剂的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男性生殖问题,如不育症、睾丸发育异常等。

2012年,美国一家婴幼儿奶粉企业爆出塑化剂污染的丑闻。

该企业在奶粉生产过程中不慎引入了含有塑化剂的原料,致使多批次的婴幼儿奶粉受到污染。

大量的婴幼儿长期饮用了含有塑化剂的奶粉,导致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案例急剧增加。

2016年,日本一家化学品公司因为塑化剂污染的问题陷入舆论风波。

该公司在塑化剂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控制质量,导致大量的塑化剂超出标准,进入到消费品中。

多个塑化剂被应用于食品包装、玩具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男性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的案例大量涌现,引发了民众对于塑化剂安全性的担忧。

这些案例仅是近年来的冰山一角,塑化剂泄漏和污染导致的男性生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渐威胁人类健康。

塑化剂可以渗入食物、空气和饮用水中,长期暴露于其影响下的男性更容易受到其危害。

男性生殖问题包括不育症、性欲降低、生殖器官变异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塑化剂与男性生殖问题的关联,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塑化剂的泄漏和污染。

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

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

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的通知,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通知显示,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场上销售的二锅头酒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检出了塑化剂超标的问题。

塑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可以使塑料变得柔软、有弹性。

然而,过量的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因此,各国对于塑化剂的使用量都有相应的限制标准。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此次抽检的二锅头酒中,发现有部分产品的塑化剂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塑化剂超标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北京二锅头酒质量的担忧。

二锅头作为中国传统的白酒品牌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此次塑化剂超标事件的发生,无疑对二锅头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作为塑化剂超标的责任方,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要求相关企业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并进行了深入调查。

同时,该局还将对相关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并加强对酒类产品的监管力度,以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酒类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塑化剂超标事件的曝光也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关注。

因此,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严格把关,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安全可靠。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合格的食品是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购买酒类产品时,消费者应当注意查看产品上的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配料表等信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次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北京二锅头塑化剂不合格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警示。

政府和企业应当以此为契机,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也应当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合格的食品,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与安全。

塑化剂风波及相关知识

塑化剂风波及相关知识

塑化剂风波及相关知识佚名【摘要】2011年5月,台湾爆出了食品添加有毒塑化剂的案件,截止到2011年6月13日,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有294家,相关产品增加到973种。

2011年6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广东、【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1页(P26-26)【关键词】塑化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知识;风波;台湾地区;相关产品【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8.0422011年5月,台湾爆出了食品添加有毒塑化剂的案件,截止到2011年6月13日,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问题企业有294家,相关产品增加到973种。

2011年6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广东、浙江4家企业生产的8种产品中,检出含有塑化剂类物质。

它们分别是广州市美益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番石榴香精,广东省江门市高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茶粉、液态酥油和蛋牛奶香油,广东省江门市展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糕点和杭州溢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桂花香精、绿茶香精、杏仁香精。

专家称,塑化剂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还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

对此,人们最想知道的是,塑化剂是什么,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塑化剂,或称增塑剂、可塑剂,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等特性的添加剂。

它不仅使用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也会添加在一部分混凝土、墙板泥灰、水泥与石膏等材料中。

在不同的材料中,塑化剂所起的效果也不同。

在塑料里,它可以使塑料制品更加柔软、具有韧性和弹性、更耐用。

塑化剂种类很多,但最常被使用的是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它主要用在PVC(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例如保鲜膜、食品包装、玩具等。

很多医用塑料用品,例如导管、输液袋等等,也都含有这种物质。

它在塑料制品中的含量变化范围很大,从1%~40%都有可能。

这次台湾饮料安全事件中的主角,正是DEHP这种物质。

作为一种塑化剂,DEHP只能在工业上使用,根本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

-茅台澄清塑化剂风波

-茅台澄清塑化剂风波

却再也放不下别的了。再往里塞就会痛,其实不塞也痛,撑得透亮的气球
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表示,检出
值,即使每人每天喝两斤茅台酒,也符合欧盟食
品安全局给出的人体耐受量的限值。
贵州茅台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季克良以 略显愤怒的神态表示:“只有疯子才会给白酒添
却再也放不下别的了。再往里塞就会痛,其实不塞也痛,撑得透亮的气球
风波并未对茅台生产经营产生影响,茅台以质量 为生命,对于塑化剂风波,他认为,“白酒的塑
化剂本来不是问题,有人想利用大众对食品安全
重视和关切的心理,把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放
大为食品安全问题,制造公众恐慌,打击中国的 白酒行业,损害投资者利益,从中牟利。” 针对网友水晶皇对茅台样品检测显示茅台 酒塑化剂 DHP 检出值 3.3,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
12 月 13 日消息,茅台澄清塑化剂风波。针 对塑化剂事件,12 日上午,贵州茅台召开媒体见
面会,茅台董事长袁仁国、中食协白酒分会常务
副会长马勇等暗指塑化剂风波是一场阴谋。袁仁
国表示成熟的投资者要对茅台有坚定的信心,名 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季克良甚至喊出了“只有
疯子才会给白酒添塑化剂”。
茅台董事长袁仁国在见面会上表示,塑化剂
塑化剂!”这一观点得到了我国第一个白酒博士、
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主任徐岩的认
却再也放不下别的了。再往里塞就会痛,其实不塞也痛,撑得透亮的气球
可,徐岩介绍,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说明塑化剂可 以挂杯,也不会使酒增加陈味。
1c03f5ca 易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化剂”的中式战争
——欧美日的经验与启示
2011年5月27日,数亿中国人或许是第一次听到“塑化剂”这个词,来自宝岛台湾的饮料相关企业顿时陷入了来自海峡两岸共同的唾弃中。

或许“塑化剂”这个词说起来不像“三聚氰胺”有那么一丝搞笑的味道,于是人们很快有些遗忘,毕竟化学名词既难于理解又没有营养。

但中国食品业似乎总是会给我们不断带来惊喜——在台湾“塑化剂”事件过去整整一年半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却又合乎情理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又重新“燃”起了这个化学名词。

此次事件爆发以来,公众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便是到底还有哪些食品是含“塑化剂”的?然而,这个问题即使是资深化学家也难以回答。

因为塑化剂存在极为广泛,并且很容易在和食品接触时发生迁移。

既然无法准确判断食品加工过程中是否会接触相关类型的塑料,那么也就无法肯定食品是否安全。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塑化剂不是食品添加剂,绝对不允许人为添加。

上述说法并非没有依据。

此次“白酒塑化剂”事件中曝光的D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超标260%,其实也仅仅是1mg/kg左右,基本可以肯定是在生产过程中接触了在食品行业中不被允许使用的聚氯乙烯塑料造成。

白酒作为高利润行业尚且如此,那么食用油、食醋、酱油等等这些行业,利润相对更低,是否能确保避免,谁也说不好。

如果这样说还是太苍白,那么就再说一个白酒的近亲——啤酒。

啤酒的瓶盖中有一层密封垫,其材料并非是橡胶,传统工艺普遍采用软质聚氯乙烯塑料。

尽管富含塑化剂,但大陆却一直在使用。

2005年,曾有学者从香港取回六只瓶盖,与大陆的两只瓶盖共同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香港由于已经使用了更安全的聚乙烯塑料,完全不含DBP 和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常写作DOP)。

而大陆的两只瓶盖结果则为阳性。

时到今日,大陆的瓶盖主要还是采用软质聚氯乙烯塑料作为密封垫的材料。

这样的例子可以还找到很多,由此可以很负责任的推测,或者说断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市场的很多液态食品将有较大的几率含有塑化剂。

令人欣慰的一点是,迄今为止,除台湾塑化剂事件中的塑化剂含量达到令人咂舌的地步以外,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食品中塑化剂含量达到对人体明显有害的阈值。

换句话说,白酒可以继续喝,毕竟每瓶酒中含有的那么0.5毫克塑化剂相比于500毫升酒精来说,危害还是小多了。

然而,话说到这个份上,相信数亿的中国人恐怕都会有种绝望的感觉,到底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能不能不再是问题?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不妨可以看看发达国家都是怎么做的:欧盟——我自己定标准,想用什么就用什么
上文举了一个香港的例子。

香港的模式与欧盟接近,因为他们在全球化工产业链金字塔中都位于顶端,所以对于有害的物质,他们都
可以用最硬的口气说“NO”,为了加强力度,还不断地通过相关法案。

全世界从事塑料制品行业的人几乎都知道欧盟的REACH法案,因为该法案对六种塑化剂提出了全面禁止的方案。

该法案于2006年正式通过,业内分析,按照其指导意见,大约到2018年,包括DBP、DEHP 等在内的几种塑化剂将无法在欧洲使用,这对于很多产业,尤其是中国的制造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为了应对这个转变,很多产业都在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中国就有典型的几个案例:玩具行业的聚氯乙烯塑料所占比例正在持续下降,而ABS塑料却在迅速扩张;聚氯乙烯手套行业,大江南北的工厂目前都在调试新的塑化剂……可以说,在化工品行业中,欧洲只要打了喷嚏,全球都得吃感冒药。

美国——作为制造强国,有毒没毒我说了算
和中国对REACH法案敢怒不敢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对于这个法案的态度是三分反对,七分不屑。

这一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在很多与欧洲交手的事务上抱有的一贯态度,从《京都议定书》到航空碳排放税等等。

与此同时,美国的企业与科研单位也做了很多实际的工作,在聚氯乙烯塑料行业中通行的教科书——美版《聚氯乙烯手册》中,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论证各塑化剂的毒性,尤其是公认的毒源DEHP,他们做了大量的试验,证明其毒性并非想象中那么大,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基本无毒,甚至不会影响生育健康,只是在某些方面毒理未知而已。

美国的这种方式也是有着特殊条件的,一方面他们强大的内在消
费力不需要看欧盟的眼色,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实力去证明这些物质到底有多大危害,尽管从常理上看,塑化剂一定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但科学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所以此次有专家说的美国标准还没有中国标准严格,确实在某些领域是实情。

相信人权至上的美国不可能拿民众的健康开玩笑。

当然,放宽标准建立在诚信与理性的基础上,这对中国是不是一定适合,还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更多分析。

日本——我有核心技术,做精做细自给自足
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采用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他们不像欧盟可以甩手不干,直接定个标准就能让其他国家伺候,也不同于美国拥有大批可以操纵世界经济的化工寡头,因此他们的很多化学产品都呈现精细化程度高的特点。

笔者直接从事的液态聚异戊二烯增塑剂行业中,日本企业就表现出了强大的创新精神,有些产品尽管年产量仅百吨左右,但每吨利润却可以达到约400万日元的水平。

同样,在聚氯乙烯塑料的塑化剂行业中,他们针对不同的产品设计了不同配方。

因此,日本的环保型塑化剂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

与美国一样作为制造强国的日本,很多企业也投入力量对传统塑化剂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并证明塑化剂的毒性在一些非敏感性的行业可以忽略。

因此目前的日本塑化剂市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是普通行业如汽车内饰方面,聚氯乙烯人造革主要还是采用的非环保型塑化剂,而另一方面在特殊行业如保鲜膜,则必须采用环保型的塑化剂。

这也推动了日本的塑化剂发展的步伐,亚麻仁油、大豆油、蓖麻
油、棕榈油、柠檬酸等等这些天然原材料都被他们发展成为了塑化剂。

当然这样的做法也不是没有任何麻烦,例如对于汽车而言,汽车乘客不可避免会有儿童,而在对儿童健康关注备至的日本,也有不少对聚氯乙烯汽车内饰提出质疑的声音,这在2011年3月曾经引起了较大反响。

但不管怎么样,日本对待塑化剂的见解还是非常实用,这与这个民族善于把事情做细的精神也是密不可分的。

回到国内的“白酒塑化剂”事件。

眼下事件还在持续发酵,而公众和媒体大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誓要挖出幕后黑手。

然而不管结果如何,也不管前文介绍的其他国家的经验如何,有一件事情是需要再次强调的:绝对不允许向食品中添加塑化剂。

白酒企业或许很冤枉,因为确实没有人为添加塑化剂,但无论怎么解释,都至少可以肯定缺乏行业规范与行业自律。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妨在这个时候也多与国际接轨,学一学先进的经验,将来可以做到一是避免类似的事件再发生,二是发生类似的事情民众不恐慌。

否则,白酒企业或许有能力通过公关平息此事,民众也可以选择不喝,但如果未来再出现“食用油塑化剂”、“食醋塑化剂”等等这些案例的时候呢?
延伸阅读
塑化剂,实际是台湾对英文Plasticizer的翻译,大陆称之为增塑
剂。

本文为结合读者一贯的认识,全部统一称之为“塑化剂”。

在塑料制品行业,塑化剂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化学品,全球年消费量约800万吨,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塑料,折合到每个人每年也需要消费1.1公斤。

历次塑化剂事件都围绕在DBP、DEHP、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学品,因为一般认为,这类含有苯的物质都会有致癌的特点,此外,也会造成对生殖系统的损害。

然而科学研究目前对于其毒理的说法并没有最终统一。

REACH法案,全称“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nd Authorization of Chemicals”,通译为“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2006年12月13日在欧盟通过,并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包括DBP、DEHP等在内的六种塑化剂在法案中被禁止使用。

作者简介
孙亚飞,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职于北京林氏精化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聚异戊二烯相关的研究,2009年完成液态橡胶项目,可用作橡胶的增塑剂,是国内首例。

2010年起,组织PBPO研究团队开发棕榈油系列的环保塑化剂,并于2011年实现量产。

邮箱:sunyafei@;
通信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工业开发区1号,1026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