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省高考历史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1.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话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
士阶层的分化A.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 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D. 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答案】C【解析】从材料“春秋战国之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分化推动了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的根源,故A项错误;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故B项错误;士阶层是分封制的产物,故D项错误。
点睛:解题的时间点“春秋战国之际”。
2. 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给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
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据此可知A. 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B. 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C. 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D. 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答案】C............3.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间。
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
这表明唐宋律学A. 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B. 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C. 凸显属学哲理化的趋势D.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B【解析】从材料“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中可以分析出,唐宋时期律学融合了儒家思想思想,体现出律学以礼入法的传统,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法的结合,没有体现出三教合一,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律学哲理化的特点,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律学的特点,故D项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材料“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3.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间。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B.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
C.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罢御史台,设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为百官表率,协同吏部考核官员,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案。都御史为都察院长官,与六部尚书并称“七卿”。按行政区划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掌地方监察。凡出巡的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可分别授予总督、提督、巡抚及经略等官街,督抚可不请示皇帝而“便宜从事”,在组织上仍隶属都察院,起初为临时派往某地监察,后为加强统治而国定化。清雍正元年,为避免监察机构重叠,提升监察机关职能,改变给事中制度对皇权的制约,把专察六部的六科合并于都察院,实现了科道合并、台谏合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06年,迫于内外压力,受三权分立等思想影响,清政府拟定(都察院整顿变通章程》;裁撤都御史人数总额;裁撤六科,只设给事中二十人,按行省分设二十二个道;新设都察院研究所,购买书籍及京外报纸,作为科道官员纠察裁判的参考资料。此外,新设的检察厅专管司法监察事务,都察院稽查京师地方治安的监察机构——五城兵马司被取消。清朝覆亡,都察院被废除。但其监督职能被不同的机构所继承和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先后颁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议院法》、《议院法》等,都体现了议会监察制度,行使立法、行政、舆论之监督。
——摘编自刘志勇《清末都察院改革:方案设计、改革结果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都察院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带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分)为了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设置了()A.御史大夫监察百官B.节度使控制地方军权C.通判负责监督地方长官D.三省六部削弱相权2.(2分)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雅典人享有公民权利B.实行间接民主的代议制度C.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D.梭伦改革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3.(2分)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A.《大宪章》的颁布B.查理二世复辟C.《权利法案》的颁布D.“光荣革命”4.(2分)1900年7月14日天津城陷落,丧心病狂的侵略军开始了屠城,这是天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屠城,天津人民曾将“7.14”这一天作为天津的祭日。
屠城的“侵略军”是()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日本军队D.八国联军5.(2分)我国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①青年节②建军节③国庆节④劳动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2分)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7.(2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指()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8.(2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是在()A.1945年B.1951年C.1967年D.1993年9.(2分)如图形象地描绘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是()A.经济贸易自由化 B.政治民主化C.政治格局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10.(2分)如图所示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B.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C.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D.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1.(2分)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重本抑末”的经济思想中“本”是指()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海外贸易12.(2分)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人类文明之路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③殖民掠夺之路④欧洲发展之路。
2018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历史后附详解
2018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历史第一部分(必考题共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
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
这表明在传统社会A.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B.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C.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 尊卑观念根深蒂固25.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旁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A. 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B. 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C. 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D. 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26.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
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27. 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
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
这一事件凸显出A. 地方吏治腐败严重B.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C. 财经制度严重僵化D. 君权至上不容挑战28. 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A. 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B. 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C. 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D. 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29. 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194所,民国十三年1548所,民国十四年1666所,民国十五年1695所。
职业教育在当时A. 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B. 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C. 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D.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0. 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
2018年山西孝义等高考模拟历史
2018年山西省孝义市等高考模拟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24.汉武帝之前,人们对祖先神的关注较少,汉武帝后,人神崇拜与人祖纪念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核心。
这一变化主要基于()A.宗法制度的不断完善B.儒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C.选官制注重考察孝廉D.民间祭祖成为社会风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们在汉武帝后对祖先神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应与董仲舒新儒学注重伦理有关,而汉武帝后,儒学逐渐发展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B2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B.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C.曹操率军在作战中失败D.曹军因饥饿瘟疫而失败解析:第一则材料只说明曹操与刘备交战,并未表明是吴蜀联军,况且当时蜀国也未建立;三则材料都无法说明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第二则材料并没有说明曹军因饥饿瘟疫而败。
答案:C26.唐初,中央政府官衙设于宫城以南,故百官入朝皆行朱雀门;高宗时,皇后武则天“以修撰为名”召集文士从玄武门入禁,参预机要,时人称为“北门学士”。
武则天此举()A.有利于抑制相权B.助长了朋党之争C.形成了文官政治D.加剧了帝后矛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从百官入朝皆行朱雀门,到高宗时皇后武则天召集文士从玄武门入禁,参预机要,说明是对原来中央官制的调整,很明显是在抑制相权。
答案:A27.清朝户部则例规定:“民人佃种旗地,地虽易主,佃农依旧,地主不得无故增租夺田。
”这一规定()A.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B.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有助于巩固小农经济D.提高了佃农的政治地位解析:清朝户部的这一规定事实上是在确立佃农的永佃权,这一做法有助于保证小农生产,巩固小农经济。
答案:C28.1892年,一代硕儒光绪帝师翁同受邀为“张裕酿酒公司”题写厂名,并破例收受润笔费白银50两;1897年,公司创办人张弼士接受慈禧太后召见,献礼银30万两以示孝敬,朝野轰动一时。
这说明当时()A.吏治腐败助长官商勾结B.商业推广注重名人效应C.政府严格管控实业发展D.民间资本寻求权力庇护解析:张弼士的做法很明显是为了赢得光绪帝师及慈禧太后对自己企业的支持及认可,结合时代背景及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可得知民族工业希望借助于强有力的政治权力的庇护来推动本企业的发展。
山西省2018届第一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2018年山西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一、选择题。
24.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
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
这一规定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25.西汉前期在皇帝陵基旁边设置陵县,专为泰祀陵园之用,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
这一举措A.解除了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B.提升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使行政区划带有祭祀色彩D.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26.下表为学术界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研究成果。
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该书是研究元史的重妥资料B.马可·波罗曾经来过中国C.该书由阿拉伯人翻译并传播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27.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
这两种文化传统A.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B.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C.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D.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28.晚清思想家王韬认为,英国政治制度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有中国尧舜禹时代集体议事的遗风。
这一认识A.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启迪国人探索变革之路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D.反映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9.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
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
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D.上海的城市建设走向西化30.1933年5月,中日两国签订《塘沽协定》,实现停战,国民政府同意将东北同中国的其他部分分割开,并承认日本在满洲的存在。
该协定A.适应了国民政府的战略需要B.维持了华北地区的长期和平C.有效遏制了日本的侵略野心D.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意识31.1991年上海市财办明确规定,私营企业的产品一律不得进入南京路、淮海路的大店名店,私营企业不许与外国公司合资,银行不得对私营企业贷款。
历史-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模拟试题(三)文综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模拟试题(三)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下表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世界”观念。
这反映出历史观点观点出处天圆地方说:华夏中央,威服异邦,怀柔远人。
先秦:《尚书》、《国语》四大部洲说:中国只在其中一个部洲上;宗教徒可以不敬皇南宋:志磬《佛祖统纪》帝。
地圆学说:地球圆形,中国很小,可能是“四夷”明代:利玛窦《舆地山海全图》A.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 B.受时代及文化背景影响C.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D.不能客观呈现历史事实25、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
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
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26、在吐鲁番地区考古中发现大量唐代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千字文)等蒙书。
这反映了当时A.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中原文化B.唐朝有效加强对西域的管理C.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D.唐朝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27、17世纪,郑成功所属的郑氏集团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再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或从中国满裁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
再换回苏木、胡椒等。
这反映出当时A.国际经济区域的互补性B.中国已经主宰远东贸易C.中国海禁政策逐渐松弛D.地方割据促进经济发展28、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帶官绅商贾为避兵祸,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
这场“战争”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北伐战争D.淞沪会战29、1919年2月,保守复古的林纾对陈独秀,蔡元培诸人进行批判。
2018年山西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2018年山西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1. 秦至西汉前期,人们对祖先神的关注较少,而西汉武帝以后,人神的崇拜与人祖的纪念逐渐成为岁时(一年四季)信仰的核心。
这主要是因为()A.宗法制度的不断完善B.政府对民间祭祖放宽C.儒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D.察举制注重孝廉状况【答案】C【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
【解答】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汉代以前没有禁止民间祭祖“放宽”一词说法错误,B项排除;汉代儒学强化了三纲五常,并上升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就使平民的宗族观念进一步加强,人神的崇拜与人祖的纪念逐渐成为岁时信仰的核心,C项正确;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故选C。
2. 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吴蜀与曹军大战于赤壁B.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C.曹操率军在作战中失败D.曹军因饥饿瘟疫而失败【答案】C【考点】史料的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解答】“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部。
时操军兼有饥疫,死者大半”表明曹操率军在作战中失败,故正确;第一则材料只说明曹操与刘备交战,并未表明是吴蜀联军,况且当时蜀国也未建立,故错误;三则材料都无法说明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故错误;第二则材料并没有说明曹军因饥饿瘟疫而败,故错误。
3. 唐初,中央政府官衙设于宫城以南,故百官入朝皆行朱雀门;高宗时,皇后武则天“以修撰为名”召集文士从玄武门入禁,参预机要,时人称为“北门学士”。
武则天此举()A.有利于抑制相权B.助长了朋党之争C.形成了文官政治D.加剧了帝后矛盾【答案】A【考点】隋唐的地方制度与中央集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唐朝中央官制的特征来进行分析。
最新-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及答 精品
太原市2018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文科综合历史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l至7页,第Ⅱ卷8至16页。
2.回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全唐文》记载:“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
”皇帝诏令允许蕃客“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率税”。
这反映了唐朝A.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B.经济重心南移刺激外贸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设立机构加强外贸管理25.有学者研究指出,宋代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部分平民也趋之若鹜。
这反映了宋代A.市民阶层成为城市消费的主力军 B.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文化繁荣C.书画艺术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构建的手段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
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这表明黄宗羲A.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B.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27.1866年郭嵩焘奏称:“夫将欲使中国火轮船与洋人争胜,徒恃官置之一二船无当也。
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洋人之利,能与洋人分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
”这一认识A.表明洋务思想有新发展 B.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C.加快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28.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
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其用意在于()。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2.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
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
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
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3. 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B. 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C. 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D. 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
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
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汉武帝之前,人们对祖先神的关注较少,汉武帝后,人神崇拜与人祖纪念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核心。
这一变化主要基于A.宗法制度的不断完善B.儒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C.选官制注重考察孝廉D.民间祭祖成为社会风尚25.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同一事件的不同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吴蜀与曹军大战于赤壁B.周瑜是孙刘联军的主帅C.曹操率军在作战中失败D.曹军因饥饿瘟疫而失败26.唐初,中央政府官衙设于宫城以南,故百官入朝皆行朱雀门;高宗时,皇后武则天“以修撰为名”召集文士从玄武门入禁,参预机要,时人称为“北门学士”。
武则天此举A.有利于抑制相权B.助长了朋党之争C.形成了文官政治D.加剧了帝后矛盾27.清朝户部则例规定:“民人佃种旗地,地虽易主,佃农依旧,地主不得无故增租夺田。
”这一规定A.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B.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有助于巩固小农经济D.提高了佃农的政治地位28.1892 年,一代硕儒光绪帝师翁同受邀为“ 张裕酿酒公司”题写厂名,并破例收受润笔费白银50 两;1897 年,公司创办人张弼士接受慈禧太后召见,献礼银 30 万两以示孝敬,朝野轰动一时。
这说明当时A.吏治腐败助长官商勾结B.商业推广注重名人效应C.政府严格管控实业发展D.民间资本寻求权力庇护29.清末出现了废除帝王纪年采用新纪年的主张,并形成了孔子纪年、黄帝纪年、共和纪年、耶稣纪年之争。
这反映了A.满汉民族矛盾不可调和B.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C.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D.恢复传统文化的迫切愿望30.抗战时期,国民党对迁建于昆明的西南联大实行“学术领导党务”方针,开展学术活动并提高课酬。
据统计,时任西南联大教授总数为 155 人,其中 85 人为国民党党员。
山西省大同市与阳泉市2018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 页,第Ⅱ卷9 至16页,满分3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帖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以下是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据此表可知,当时选用丞相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时期功臣子外戚宗室各级属吏经学之士汉武帝 5 3 1 3汉宣帝 4 1汉成帝 1 1 3汉哀帝 1 4A.重用文臣贬抑武将B.兼顾德才两重标准C.采用儒家思想治国D.利用中朝牵制外朝25.明朝政府曾将业主土地登记造册,并对地块统一编号,标明行政区名称及业主姓名、土地坐落、面积、四至等,同时记载有土地买卖与分割事项。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农民随意迁徙B.保证国家财政收人C.完善地方行政区划D.削弱地主经济势力26.为了将贸易扩展到整个中国,英国于1793年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清政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
乾隆曾连颁数旨,亲自确定了体恤优礼的接待方针,不仅破例允许使团从天津上岸,而且命令沿海各省地方官做好接待工作,向使团提供丰富的免费食物供应。
清政府的这些举动意在A.营造万邦来贺的盛世景象B.践行平等尊重的交往规则C.宣示国力以威慑夷狄之邦D.开放海禁以改变保守形象27.据梁启超回忆:“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其流行语,则有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
”据此可知,“中体西月”思想在当时A.与维新变法思想实现了融合B.伴随鸦片战争的爆发而出现C.受统治者倡寻成为主流思想D.得到多数先进中国人的认可28.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附答案)第一部分(必考题共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
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
这表明在传统社会A. 君权至上意识浓厚B. 家庭伦理道德至上C. 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 尊卑观念根深蒂固25.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旁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A. 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B. 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C. 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D. 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26.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
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A.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B. 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 注重规范商业行为D.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27. 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
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
这一事件凸显出A. 地方吏治腐败严重B. 中央集权遭到破坏C. 财经制度严重僵化D. 君权至上不容挑战28. 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A. 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B. 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C. 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D. 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29. 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194所,民国十三年1548所,民国十四年1666所,民国十五年1695所。
职业教育在当时A. 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B. 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C. 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D.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0. 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山西省高考历史模拟演练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 王阳明2. 先秦时期血亲复仇盛行,《周礼》规定为父母报仇不担刑责,只需登记。
宋代没有关于复仇的专门法律按一般刑事案件处理,但另有补充说明,子孙复仇案由官员上报皇帝裁决。
根据这一变化可以推知宋()。
A. 宗法观念趋于淡漠B. 国家权力冲击儒家伦理C. 法令执行更加严格D. 理学思想缓和民间矛盾3. 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设黄门之署,置尚方画工,从事绘图,以备应诏。
可见汉画()。
A. 为政治教化服务B. 其理论已经成熟C. 深受汉武帝推崇D. 艺术感染力极强4. 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
这一做法()。
A. 削弱了君主集权B. 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能C. 加剧了冗官现象D. 体现了崇文的治国理念5.隋唐两代,洛阳与长安同为东西二京,但是洛阳日益成为水上粮食运输的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集散地,是保障唐朝都城物资供应的重要城市,成为全国漕运的中枢。
洛阳的商业地位超过长安是因为()。
A.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B.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长安地区经济的衰落 D.地处丝绸之路的起点6.孙中山说,北方将士“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日服从民国,安能保其心之无他?故予奉《临时约法》而使之服从”。
‘这说明《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实现南北统一 B.巩固革命成果 C.约束北方将士 D. 推翻君主专制7.据统计,1858﹣1911年,中国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有953家;而1900﹣1911年就有650家,占到2/3强。
就企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与官办、官商合办和中外合办比较,民间商办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创办资本上,都占有绝对优势。
这一现象的出现()。
A.是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和经济侵略的结果B.是戊戌变法等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推动的结果C.是官方经济政策和民间实业救国梦共同推动的结果D.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极端不合理的状况8. 1956年9月8日,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沈阳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
《人民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 苏联援华的落实C. 一五计划的实施 D.科教兴国的推进9.著名学者阮炜教授认为,苏格拉底跟民主政权的关系甚为紧张,民主派有充分的理由惩罚他,甚至处死他。
但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民众最初并非一定要置他于死地,仅判他有罪;只是在他讲了一些挑衅性甚至羞辱性的话以后,才在第二轮投票中判他死刑。
材料反映出雅典()。
A.形式上直接民主的弊端 B.以法律维护民主派利益C.司法程序十分严格缜密 D.法律的权威性受到挑战10.启蒙运动者认为应该向非基督教世界的东方求助借鉴,吸取合乎理性法则的思想材料。
儒家学说以“道”这一理性为基本原则,成为法国哲学家倡导理性主义的基本来源。
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是()。
A.儒家之道成为启蒙思想的理论来源B.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有利于社会和谐C.儒家思想为其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D.儒家思想的理性精神有利于反对神权统治11. 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1969—1974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
这表明()。
A. 东西欧国家间经济政治联系加强B. 世界总体形势趋向和平与缓和C.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分化D. 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消除12.“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 刺激国内消费市场B. 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C. 开拓国际贸易市场D. 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帜,却并非复古派。
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作《神曲》,声称自己的诗首先是写给群众看的,因此不能用群众看不懂的古文来写。
被特拉克极力宣扬“凡人要先关怀世间的事”,薄伽丘则无情地揭露、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腐朽生活与败坏道德,并热情赞美了纯真爱情。
法国文豪蒙太涅指出“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每个人创造自己的命运”。
塞万提斯认为“任何作家如果离开了迫近真实的准则,或者是离开了一切创作臻于完美所必经和摹仿自然的道路,那么所有的一切就不可能达到”。
——整理自佛朗·霍尔《西方文学批评简史》等材料二晚清道光、咸丰年间,龚自珍的诗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变革精神。
同治、光绪年间,黄遵宪的诗广泛地描写了重大的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序》等倡言民族、民主革命,影响很大。
小说是清后期最为兴盛的文学样式。
粱启超特别重视“政治小说”,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对此,史学界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形成的原因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它是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第二种认为它是近代中国现代化潮流的必然产物,第三种认为它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产物。
——摘编自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西方人文主义者与晚清学者文学创作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16分)(2)材料二中的“三种看法”蕴含多种史观,请运用三种不同的史观加以解读。
(9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明代内阁制度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内阁是有议政权的,……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
……内阁通过票拟、驳正,既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解除君主的政务负担;又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
……自永乐直至明亡,明代阁臣尽管比历代秘书咨询官员的权力有所扩大,但基本上还不是宰相,……万历《明会典》所开列“文职衙门”名目,竟未专列内阁这一机构。
仅在《翰林院》一卷中予以附带介绍。
——摘自杜志明《明代内阁制度的宰相化及其终结》材料二内阁并非英国统治阶层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一个新机构,而是从枢密院中派生出来的,……枢密院是16世纪上半叶都铎王朝所设立的政府机构,其职责在于为君主出谋划策并协助君主处理政务,……1688年光荣革命后,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从君主专制国家向贵族寡头制国家转变,君主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而必须依照议会通过的法律来统治国家。
政体的变化为内阁摆脱萌芽状态走向公开化与合法化提供了良机。
……与此同时,内阁也逐渐完成了从君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
内阁的公开化、正式化以及内阁与议会、政党的关联,使得内阁的合法性逐渐增强。
——摘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内阁制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英内阁制度的主要异同。
(8分)(二)选做题:共15分。
请考生从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分别是秦朝、汉朝、唐朝、北宋的部分货币图。
注:唐高祖于武德四年废五铢,改铸开元通宝钱,开元的意思是开辟新纪元。
从此,中国钱币不再以“铢”“两”命名,开创了以“通宝”“元宝”命钱之新制,是货币品类新旧更替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材料二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规定中央、中国、交通3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以改变以往各家银行皆可呈准许发行货币的混乱局面,统一全国币制。
此次币制改革是在英国经济顾问李滋•罗斯协助下实行的。
……1948年8月,国民政府发布《金圆券发行办法》《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财政金融法规,规定发行20亿金圆券为本位币,限期以金圆券1比300万的比价兑换法币。
……此后,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像洪水决堤,迅速膨胀。
到11月底已超过30亿元,12月超过80亿元,到1949年4月又超过1 900亿元,到5月18日金圆券发行总额已达到98 041亿元。
短短9个月时间内,金圆券几乎成为废纸。
﹣﹣摘编自《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两朝货币的相同点,并说明唐宋两朝在货币使用上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特点,并对这次改革进行简要评价。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 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
1882 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 年到1917 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
1921 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 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要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 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 世纪末至20 世纪移民政策中排外主义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政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