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块体运动
普通地质学课件——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
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
山坡上块体的向下运动称块体运动。块体 运动的动力是重力,块体运动既可以发生 在陆地,也可以发生在海底。
第一节 控制块体运动发生的因素
一、重力作用
斜坡上的物体是否能保持稳定取决于两种作用力的对比。 其一是剪切应力;其二是物体的剪切强度。
只要剪切强度超过剪切应力,物体就能保持稳定状态,一 旦二力趋于平衡,物体便趋向运动。因此将剪切强度与剪 切应力之比值称为安全系数。
当安全系数小于1时,块体运动的发生将是不可避免的。 山坡越陡,剪切应力越大,故在高山深谷的山区块体运动 最易发生。
二、水的作用
水在块体运动中的作用在于减小土体内 部质点的内聚力和减小岩块与基底之间的 摩擦阻力,从而促进块体运动的发生。
第二节 块体运动的类型
一、与山坡突发性崩塌相关的块体的运动
(1)滑坡 :块体沿着上凹的弧形滑面下滑,同时 饶水平轴向内旋转。
泥流中最常见的是泥石流或碎屑流。
(2)粒流
不含水或含水少的沉积物流。
粒流中最常见的是颗粒流。其特点是沉积物碎屑主要是 砂,不含水,运动。
粒流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泥石崩流。其时速可达数十到 数百公里。它往往是崩落或崩滑的进一步发展。
蠕移是颗粒流中运动速度极其缓慢的一种,出现在山坡 的表层。发生蠕移的物质是土体及其下垫基岩的顶部。蠕 移速度为每年数厘米以内。
(2)崩落 :块体是由基岩拆离开来的岩块或者是 土体与植物的混合物。
(3)蹦滑:块体沿滑面快速下滑。滑塌物是由基 岩拆离开来的岩块或是大量较小的岩屑。
二、沉积物流
由沉积物与水,或沉积物、水与空气组成的运动 性流体称为沉积物流,沉积物流有以下重要形式:
(1)泥流
有水饱和的沉积物流,密度大,碎屑物在水中 悬浮, 碎屑颗粒很少接触和碰撞,其堆积体缺乏分选性。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和块体运动
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速度和块体运动作者:韩美涛闫俊义苏利娜张永奇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7期摘要:本文利用陆态网2009-2014期1947个区域站GPS观测结果,分析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特征;利用GPS观测结果结合地质块体划分,给出了各块体运动速度,最后对各点速度进行投影,分析了块体内部运动状态。
关键字:中国大陆;GPS;速度;块体运动1.前言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与演化的地球动力学理论一直是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前缘领域。
完整、可靠的地壳运动速度场是对构造变形的定量描述,是揭开中国大陆新生代地球动力学之谜的关键之一[1]。
GPS观测结果由于观测精度高、覆盖范围大、几何和物理意义明确,且与构造应力关系密切,备受各国学者重视,使得在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地壳运动成为可能。
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以下称“陆态网”)最主体部分由260个GNSS连续观测站和2000个GNSS区域站构成。
这些站点全面覆盖中国大陆,在一系列主要活动构造区、活动断裂带、地震重点危险区等进行了针对性的加密布设。
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GPS站为研究中国大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机制提供珍贵的基础资料。
王琪、张培震、黄立人等[1,3-6]采用了大量GPS 观测站的原始资料,获取了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的速度图像,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本文结合中国大陆的活动地质构造,和陆态网GPS区域站速度研究中国大陆地壳运动及其内部不同地块的运动状态。
2.GPS速度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部受西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俯冲、消减的影响,形成一系列与弧后扩张有关的陆缘海伸展和断陷盆地;西部和西南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影响,形成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千km的大陆内部构造变形带和地震带。
北部为贝加尔裂谷带张开影响及西伯利亚块体的向南推挤。
来自板块边界的作用力是中国大陆新生代和现今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强烈影响着中国大陆现今地形轮廓变化规律和趋势[5]。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伍光和)名词解释差:日月引力对地球产生的力矩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由于地球不断自转,按照陀螺运动原理,自转轴然绕黄道轴旋进,而黄赤交角不变。
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点。
这就是岁差。
(2013)动:月球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
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
德勒章动: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地球的形状轴与地面的交点)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将围绕新极点旋转。
这一现象称为极移,实际上是地球的自由章动,或按发现者的名字称为钱德勒章动。
(2008)分点: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度:地面点沿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度:某一点所在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
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圆即为赤道。
道与黄道面:太阳位于地球的轨道面上,从地球上看来,太阳好像中年在这个平面上运动,这就是太阳的视运。
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
黄道所在的黄道面与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是重合的。
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二面角叫做黄赤交角,为23°27′。
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地水准面: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称为地壳,在大陆平均厚度35 km,在大洋下平均厚 5 km。
(2008)幔: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900km的圈层称为地幔。
个别缺乏地壳处,如大西洋中部,地幔也可形成地球表面。
物:矿物是单位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基本单元。
(2009、2012)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
第五章 地貌
第五章地貌前言: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表面由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
地貌动力(营力),分为内动力与外动力。
内动力: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
外动力: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和生物作用(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气候对外力及其组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地区喀斯特作用普遍,寒区冰川冰缘作用占优势。
内外动力,均与重力有关。
因此重力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前提。
岩石是地貌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一、地貌成因:1、构造运动和地貌发育:构造运动①,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的决定性因素。
仅以陆地而论,巨大的高原、盆地、平原与地块的整体升降运动有关。
巨大的山脉、山系,与地壳褶皱带相联系。
在中观尺度,呈上升运动的水平构造,是形成桌状山、方山与丹霞地貌的前提。
单斜构造,是形成单面山、猪背山必不可少的条件。
褶曲构造可形成背斜山与向斜谷、穹状山和坳陷盆地。
断层构造可形成断层崖、断层谷、错断山脊、地垒山与地堑谷、断块山。
火山活动可以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熔岩高原等。
2、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大多数地貌外动力都受气候因素的控制。
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力的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组合。
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冰川和冰缘作用②成为主要外动力。
在冰川作用下,山地将形成角峰、刃脊、U型谷、冰碛垄、冰碛堤、冰碛丘陵等冰川地貌,以及冻胀丘、融冻泥流、石河、石带、石海等冰缘地貌。
温湿气候条件下,地表径流多,流水作用成为主导外力。
湿热气候条件下,流水作用虽然仍是主导外力,但同时化学风化作用强烈,红色风化壳普遍较厚,植被有效削弱了流水侵蚀力,平原、缓丘、穹状基岩岛成为最常见的地貌类型。
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和间歇性洪流,成为主要外力。
相应的地貌类型有风蚀残丘、风蚀洼地、沙丘、沙垅、洪积扇等。
第17章 块体运动
Q F
N
滑坡防治:排(水)、挡(滑)、减(重)、固(加固)。可根据卫星
影象分析并预测滑坡。
近期重大滑坡实例
时间与地点:2013年1月11日8:20,云贵川三省结合 部的镇雄县NE35km 处(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 组)发生山体滑坡,房屋全部被埋,造成46人死 亡。 滑坡体:长120米,宽110米,厚16米,体积21万立 方米。 原因:10多天的持续雨雪,造成高角度陡坡处的堆 积体长期浸泡饱和后重力滑塌而成。
普通地质学 (Physical Geology)
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
Chapter 17 Mass movement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舒良树制作
第一节 影响块体运动的主要因素
Section 1 Controlling Factors of Mass Movement 一、块体运动的定义: 地表的岩石或松散沉积物在自身重 一、 量作用下而发生的运动。 二、控制因素:重力、斜面和水(暴雨)是运动发生的直 接因素。地震、爆破则是触发因素。
本 章 重 点
1.术语 滑坡(整个山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崩落(基岩的一部分突然坠落的现象);崩 滑(岩块沿滑面快速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滑坡形成的碎屑与水混合而成的流动 体,如混凝土或泥浆水);粒流(不含水或含水少的碎屑物流);蠕移(发生在山
坡的表层,运动速度极其缓慢的块体运动)
2.块体运动的条件 (下滑剪切应力大于抗剪力。重力、斜面和水是运动发生的直接 因素; 地震、爆破则是触发因素) 3.泥石流与蠕移机制 (泥石流:形成区、 流通区、堆积区;蠕移:反复冻融、干湿 与冷暖交替) 4.滑坡易于形成的场所(软硬岩层交接面、断层面、倾斜的不整 合面)
山体滑坡
悲剧:湖北某地山体滑动了100多米还不重视,直至灾害发生
普通地质学第17章 块体运动
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 五 滑坡
普通
地质学
五 滑坡
滑坡的影响因素
•岩性 沉积物和岩石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地质构造 滑坡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
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 五 滑坡
A-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斜坡坡角,易沿含水层层面产生滑动;B-斜坡上 层为松散物而下部为坚硬的岩石,沿两者的接触面易发生滑动;C-沿岩浆岩中的断层面 产生滑动;D-沿不整合面发生滑动;E-岩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相反时,产生切层滑动。
•水的冻结和融化交替发生;滥肆开采斜坡下部的岩石等
普通
地质学
三 崩落
指陡峻斜坡上的岩石或土体大块 或整体的向坡下垮落称为崩落 影响因素:
•地形:当斜坡坡度大于45°时容易发生; •断层与节理:坚硬断层节理发育的岩石 易发生崩落 •气候条件:干旱气候发生的冰劈作用和 潮湿气候的粘土层软化均可引发崩落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水的浸透使山坡或沟床的固体堆积物质 (包括冰积物、残积物、坡积物、崩塌和滑坡堆积物以及人为堆 积物)的稳定性降低,结果,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 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遂形成泥石流
•泥石流中泥砂石块的体积含量一般都超过15%,最高可达80%, 泥浆的容重相当于1.3吨/立方米以上,最高容重可达2.3吨/立方米
五 滑坡
斜坡岩石或土体沿某一软弱面或软弱带 整体地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滑坡的危害
1967年四川雅砻江某地发 生崩塌性滑坡,6800万立 方米的土石顷刻间滑入河 谷,形成高达175~355米 的天然石坝,雅砻江被堵, 断流九天九夜。随后溢流 溃坝,形成40米高的洪水, 冲毁了下游的农田和房屋。 由于事先作好搬迁工作, 才避免了人身伤亡。
五 滑坡
块体运动(负荷地质作用)
第十七章块体运动(负荷地质作用)§1.概述一、概念:地表各种土层、岩体,由于自重,并在外因的触发下发生的垂直下落或沿斜坡下移的作用。
(重力地质作用,块体运动)二、特点:1.固体或半固体的物质运动2.运动的块体即是动力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
动力是本身的重力,同时强调块体本身的破坏,及其对岩石的破坏。
3.地质体:旧平衡→新平衡的过程。
三、动力来源1.重力——重力是决定块体运动的内因,地面上任何物体受自身重力影响都有沿坡向下移动的趋势。
2.触发力——引起块体运动的外因。
①降雨是水分的加入,一方面加重了块全重量,同时起润滑作用。
②冰雪覆盖,加重块体重量。
③风吹、雷电轰击,使块体受到暂短的推力。
④地震、人工爆破、震动。
⑤掏蚀、块体下部失去支撑。
按块体物质的组成,坡度的陡缓,运动速度的快慢,将块体运动分为:崩落、潜移、滑动、流动。
§2.崩落、潜移和滑动作用(固体运动)一、崩落作用:指陡坡上的岩块脱离基岩,迅速向下垮落并沿山坡滚动,最终在坡脚下堆积的整个过程。
常发生在高山地区及河岸、海岸的陡崖处,当地形坡度>45°时易发生崩落作用。
1.崩落的发生及运动在陡坡、岩坎上的岩块,往往具有明显的或隐伏的裂隙,长期风化作用下裂隙逐渐扩大,一旦外界触发,很容易发生崩落。
例如:(1)山陡坡上近陡坡边缘的岩石,由于山体的侧向压力在临空面集中,外界触发,即可向临空面崩崩击,发生山崩。
(2)断层带的岩坎上,岩石裂隙发育易发生崩落。
根据崩落物的运动可分为三种崩落形式:(1) 撒落:发生在岩石裂隙发育的陡崖上,指沿裂隙碎裂的大小岩块,向山坡下滚落的过程。
滚石向坡下运动,有跳跃式和滚动 式两种形式。
一般近球状——滚动棱角状——跳跃通常滚石开始运动是以速度慢以滚动为主,很快由于策略加速度的影响,速度加快,就变成了跳跃式运动。
滚石在运动中一面撞击破坏斜坡上的基岩,同时也不断粉碎自身,随着山坡变缓,以及滚石——滚石、滚石——基岩之间的碰撞、磨擦,使滚石动能减小,最终堆积在山脚下,完成了撒落的全部过程。
第18章 块体运动
块体运动在大洋底部同样发育,主要有海 底滑坡、滑塌以及沉积物流。
二、沉积物流(sediment flows) 由沉积物与水组成的运动性流体。 沉积物可以是泥、粉砂、砂、石块等。 根据沉积物的类型可以将沉积物流分为:泥 流和粒流。 (1)泥流(slurry flow) 有水饱和的沉积物流,密度大,碎屑物在水 中悬浮,碎屑颗粒很少接触和碰撞。 泥石流(debris flow)——沉积物中包括泥质 物、砂、或更粗的碎屑或石块。
(3)1998年5月6日,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等地区突然遭到 罕见的泥石流灾难。造成100多人死亡,200多人失踪,2000 多人无家可归。许多人被泥流无声无息的淹没、冲走,甚至 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2)粒流(granular flow)——不含水或含水较 少的沉积物流。 颗粒流(grain flow)——沉积物碎屑主要是砂, 不含水。 泥石崩流(debris aralanche)——运动速度极快的 粒流。 蠕移(creep)——运动速度极慢的一种粒流。
浙江临安特大暴雨引发泥石流。一辆 汽车被泥石流掩埋(05年9月5日)
可怕的泥石流灾害
(1)1970年,秘鲁的瓦斯卡兰山爆发泥石流,500多万立 方米的雪水夹带泥石,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向秘鲁 的容加依城,造成2.3万人死亡,灾难景象惨不忍睹。
(2)1985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以50公里 每小时的速度冲击了近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包括城 镇、农村、田地,哥伦比亚的阿美罗城成为废墟,造成 2.5万人死亡,15万家畜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 失高达50亿美元。
07年5月14日巴东县清太坪镇滑坡
(2)崩落(fall)——块体是由基岩拆离开 来的岩块或者是土体 与植物的混合物。 岩落——块体由基岩碎块组成。 泥石落(碎屑落)——块体由土体和植物 碎块组成。 (3)崩滑(slide)——块体沿滑面快速下滑。滑 塌物是由基岩拆离开来的岩块或大量较小的岩 屑。 岩滑——岩块滑落。 碎屑滑——岩屑滑落。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堑与地垒
3.断层的规模 深断裂、推覆体(逆掩断层上盘)
4.断层的野外识别 (1)擦痕和镜面 (2)断层角砾岩(正断层)和磨砾岩(逆断层) (3)断层泥 (4)地质体错断 (5)地层的重复和缺失 (6)地形证据(断层悬谷、三角面山)
4.侵入接触:为火成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带 有接触变质现象,侵入体边缘有捕掳体。其存在 说明该地区曾经有构造运动发生。
5.侵入体的沉积接触:地层覆盖在侵入体之上,其 间有剥蚀面相分隔。
第五节 构造运动的旋回性
旋回性:构造运动的剧烈时期与其缓和时期交替出 现。
1.太古代旋回:25亿-30亿年间,我国为阜平运动 (太行山阜平地区最为典型)。太古代地层发生 强烈变质、变形,岩浆活动,使太古代地层与元 古代地层之间为不整合接触)。
6.燕山旋回:侏罗纪到白垩纪(2.13亿年-0.65亿年), 发生的构造运动为燕山运动。导致岩石变形、不 整合接触、岩浆作用等。
7.喜马拉雅旋回:包括整个新生代(0.65亿年-),发生 的构造运动为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岩石变形、不 整合接触。
第八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
械运动,可引起岩石产状和构造形态的改变,导致构 造地震等,有两种运动形式(垂直和水平运动). 一.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物质沿着地球切线方向的运动,使地壳受 到挤压、拉伸、或者平移甚至旋转。是造成板块 消减、碰撞和形成海洋中的海岭和陆地山脉的主 要动力。是使岩石大规模变形和形成断裂的主要 原因
(7)泉水出露和矿化现象 5.断层形成年代的确定
断层形成的年代晚于被断层切割的最新地层的年 代,早于覆盖在断层之上未受其切割的最老地层 的年代。
高中地理第17章 块体运动
1.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 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破坏自然形貌与生态 的地质事件,称为地质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2. 地质灾害的预防
预防地质灾害要从“空间差”和“时间差”两方面来做。 所谓“空间差”就是“避让”,这也是预防特大型地质灾害或规 划重大工程的原则,即主动绕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 不去和大自然对抗。这是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划选址选线阶段就要做的地质工 作。 所谓“时间差”就是有些特殊工程难以避开地质灾害地段时, 就要通过监测预警、工程加固等措施,延缓该处块体运动发生 的时间,保证工程有效使用期限(寿命)内地质灾害不发生, 也就是使其发生的时间“滞后”于工程使用期。
本章重点
1.术语
滑坡(整个山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崩落(基岩的一部分突然坠落的现象);崩 滑(岩块沿滑面快速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滑坡形成的碎屑与水混合而成的流动 体,如混凝土或泥浆水);粒流(不含水或含水少的碎屑物流);蠕移(发生在山
坡的表层,运动速度极其缓慢的块体运动)
2.块体运动的条件 (下滑剪切应力大于抗剪力。重力、斜面和水是运动发生的直接 因素; 地震、爆破则是触发因素) 3.泥石流与蠕移机制 (泥石流:形成区、 流通区、堆积区;蠕移:反复冻融、干湿 与冷暖交替) 4.滑坡易于形成的场所(软硬岩层交接面、断层面、倾斜的不整 合面)
2.粒流(granular flow):不含水或含水少的碎屑物流,其他
特征同泥石流。两者并无严格区分。
3.蠕移(creep):发生在山坡的表层,运动速度极其缓慢的
块体运动。如栖霞山的点头哈腰树、马刀树。其他地区还 有醉汉林。
《地球科学导论》学习指导(第八章)
第八章地表形态外营力:阳光、空气、水、生活等因素,不断破坏、分解地球表面的岩石,使岩石变成碎石、沙子、泥土。
在流水、风力等影响下,又产生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这种来自地球外部的改变地球表面形态的力量,叫外营力。
它使地面趋向平坦。
内营力:地壳运动产生强大水平挤压力,可以造成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这种强大的力来自地球内部,叫内营力。
它使地面变得高低不平。
内营力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海洋、构造山系与拗陷盆地等基本地貌格架,总的趋势是增加起伏。
外营力对这个格架不断进行风化、侵蚀、剥蚀,并把破坏了的物质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削高填低。
上述过程相互交叉、循环往复,呈现出一定的地貌轮回。
因此,地貌的变化发展受地球内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1内营力与构造地貌1.1地壳运动与地貌发育(1) 地壳运动及其对地貌发育的影响地壳运动是地球内动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变化和活动,它使地壳发生变形和位移,形成各种形迹的地质构造,并引起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向: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水平运动往往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和断裂构造,所以又称为造山运动。
地壳的垂直运动是地壳沿地球半径方向进行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垂直运动常常表现为大规模的隆起或拗陷,造成地势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在全球尺度上,地壳上升使海水退却,部分海底上升为陆地;地壳下沉使海水入侵,原来的陆地变成海洋,所以地壳垂直运动又称为造陆运动。
实际上,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往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的结果也常常相互渗透、相互叠加。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往往是派生的。
地壳运动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
地壳运动的速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不均等的,有快有慢、有强有弱。
再加上不同的方向,就产生了不同的幅度和规模。
当运动的方向在长时期内保持一致而且速度较快时,其运动幅度可能就较大;若运动方向多变或速度较慢,则运动幅度可能就较小。
第十七章块体运动共13页
本章学习要求 理解重力作用的概念及能源;掌握崩塌作用、
潜移作用的特征;熟练掌握滑动作用和流动作用及 其产生的块体运动的特征。 学习重点:
重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块体运动的特征。 作业及思考题:
1.水在重力地质作用中起着何种作用?
(二)外部的触发力
主要为水分的加入、冰雪的复盖等增加了运动体的重 量,同时减小了土体内部质点间的内聚力以及岩块与基底 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促使块体发生运动。
风、雷电闪击、洪流与浊流、地震等突然的推动力 可以触发本来是平衡的物体发生运动。
第二节 块体运动的类型
根据重力地质作用的力学性质、作用过程及运动特 点划分为如下几个类型:崩塌作用、潜移作用、滑动作 用、流动作用。 一、崩塌作用 分为崩落作用和塌陷作用。
2.滑坡形成的条件?有何识别标志?
3.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与洪流有何差别?
谢谢!
xiexie!ຫໍສະໝຸດ 三、滑动作用 粘结性块体沿着一个或几个滑动面向下滑移的过
程称为滑动作用。滑坡是滑动作用最典型的产物。
滑坡——分布于斜坡上的岩石或土层,由于地下水 的大量渗透而浸湿,不仅增加了岩土的重量,而且减少 了上、下岩土间的摩擦力,使上部岩土失稳,并由高处 向低处滑移。这种现象称为滑坡。
滑坡是重要的地 质灾害之一,其特征有:
①滑坡的前缘呈舌状伸展,并涌起成鼓丘;后缘可以 形成滑坡凹陷; ②滑坡体的岩土因扰动而破碎,其上的树木可形成东 倒西歪的“醉汉林”。
四、流动作用 是指大量积聚的泥质、土壤或石块岩屑等,在水
分的充分浸润饱和下,沿着斜坡(谷地)象河流那样的 流动过程。
以泥土为主时叫土流;以石块为主时叫石流(或石 河);但最典型的流动作用是石、土和水的混合流动, 称为泥石流
第八节块体运动
6.4.2 泥石流形成条件
地形条件
1.泥石流形成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
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Biblioteka 2.泥石流流通区—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
谷或冲沟,陡峻而坡降较大
3.泥石流堆积区—地形较平缓
地质条件
流域内有丰富的固体物质补给
水文气象条件
流域的中、上游有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 烈消融等形成的充沛水源
泥石流发生的环境条件:
滑坡 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 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整体滑落的过 程。滑坡是由于沿着连续贯通的破坏面总 下滑力超过总抗滑力的结果,为剪切破坏
滑坡基本形态特征
1—滑动面 4—滑坡后壁 7—滑坡舌 10—剪切裂缝
2—滑坡体 5—后缘张裂缝 8—鼓张裂缝
3—滑坡床 6—滑坡台阶 9—扇形张裂缝
泥石流防治措施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兼设工程措施”
治理措施
1.预防—上游汇水区保持水土,调整地表径流,加固岸坡 2.拦截—中游流通区设置拦截构筑物:拦截坝、拦栅、溢流坝 3.排导—下游设置排导措施:排洪道、导流坝、急流槽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 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 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 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 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 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 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 、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 土,增大岩、土 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 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之间的动量 是渐变的,属粘滞性运动。
第三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ppt
(一)崩落与崩塌地貌
地质陡技坡术上人的员岩认体为与由土于体事在故重发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动称为崩
生地落的或岩崩性塌为。下二迭统沉积碎
屑且受岩有内它害行和地较外广。。建层厚引泛发发筑。的力出生生,岩泥的现速时造性质地于度可成较灰质山极摧人为岩作坡快毁畜破层用、,森伤碎,,河一林亡,长形湖般,与而期成岸以破经及坏济5—海交损2岸通失00上,。m/,堵s的是塞自一河由种道落突,体发掩速性埋度的村进灾庄
接近地表,水解作用减弱,氧化作用最为强烈,形成许多稳定的 有代表性的矿物,如铁、铝的含水氧化物等。粘土矿物主要是高
岭和壤强在用色带位主土铁层微开由。度于要。质,风始浅风未进颜化含化,至风行化色又植带水斑化水呈 有 物带之 解 状岩化棕 出 根上 作 杂体和红 现 较, 用 色上淋色 , 多水 强 ,的溶。 成 ,分 烈 岩稳过原 为 有以 , 石定滤来夹机垂高结潜作的有质直岭构水用岩新较移土大层,石生丰动及部部裂结块富为过分分隙构体。主渡被。之全的,性破沿间已粘淋粘坏裂最破土滤土,隙容坏带作矿成移易,。用物为动水但 其减 大 夹的化新 最弱 量 碎潜的生 上, 形 屑水矿的 部氧 成 的对物块 为化 , 粘岩首体 土作 颜 土石先 中变经度为过水化风云学化母 反带、 应绿 后泥 ,石 有等些粘重土新矿聚物积。为自新上矿层物淋,失有下的来则的 随物 地质 下在 水这 被里 迁
移之塌的土同开猛比和硬气其作路崩引体地很在((动间的坡的,裂烈较山岩候在用沿塌起失震大山45,的坡度休它面下破坡性可日较线通去是的区))此山度休止们等崩碎坡的使温强一常体其崩崩进地人时坡也止角的活、的向地岩差,些发变稳塌塌行震为坡最不角可休动倾山一层石和较新生化定的体各因因面易完是达止,倒坡致呈风年短开在,性触。种角产全角开、,,互化温时挖降以产发工34素素00度生相也始翻较常层破差间的雨及生因程o”~左称崩同不微滚易沿时碎较内花季地崩素建3右5为塌。同微等于外,,大岩岗节表塌。设o。\休。在,滑现发倾较加的石岩水。地时干止(无例动象生结软快干就路这冲震,如沙角不水如,,崩构岩坡旱会堑主刷时果的,同情原后因落地层地半风,要山,不同休一岩况生因此。层易崩干化仅是坡能顾一止般性下黄重地此层受塌旱破四由导形及种角休的,土心质外面风形地碎五于致成地岩为止山的不构,发化成区。年降坡数形性3角坡结稳造当生,的,例的水面量条一5但o在,构,裂地崩形时物如时或岩多件般~结形较便隙层塌成间理兰间地体而,3岩40构0成致发多倾。凹,风新,下、规任-屑o\不6崩密生,向软坡尤化铁路水土模意坡0粘º,
人教版一年级体育教案上册
一年级体育课教案第1课时时间:教材(室内课)引导课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做早操的好处,知道体育课简单的常规要求。
2、使学生养成认真做操,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以及坐、立、行正确的身体姿 ^态。
3、培养学生能够经常做早操,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开始部分一、唱歌:二、师生问好:三、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四、点名;教室1、教师语言要清晰。
2、讲解课堂要求任务。
学生坐在教室里按自己的座位坐好。
基础部分一、讲解本学期体育课的要求和任务内容。
二、讲解做早操的好处。
1、能够清醒头脑,有利于学习。
2、能够呼吸新空气,有利于健康。
3、能够全面锻炼身体,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姿态。
4、能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教室1、教室讲解语言要清晰。
2、要求:①、学生认真遵守纪律。
②、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正确姿态。
③、能够自觉做到无故旷课,迟到,有事要请假。
学生坐在教室里按自己的座位坐好。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基础部分重点;了解做早操的好处。
难点;养成良好的做早操的习惯。
一、小游戏:(抓手指)规则:1、手放平。
2、食指尖必须顶着手掌心。
3、听到教师口令后才能抓手指。
教室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教师做示范。
3、学生练习和游戏。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方法和规则2、学生练习。
3、学生进行游戏。
小结一、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二、下课。
教室教师总结本次可的情况。
学生按教室的座位坐好。
第2课时时间:教材1、队列队形:立正、稍息、集合、解散;2、游戏;块块集合目的4、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整队的方法和要领。
5、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空间体位感觉。
6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顺序教学内容场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数时强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1、小游戏;抓人”2、做二到三节简单徒手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充分的水源:降水量大的地区,雨、雪、
冰雪融水,为泥石 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干旱地区不易形成泥石流
泥石流的产生有突然爆发的特点, 一旦泥石流形成,大量的泥、石组成的
发的滑坡多为大的高速滑坡。
滑坡分类
按滑坡体的主要物质组成和滑坡与地质构造关系划分
1.覆盖层滑坡: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碎石滑坡、风化壳滑坡
2.特殊滑坡:融冻滑坡、陷落滑坡
滑坡的发育过程
蠕动变形阶段
斜坡的稳定状况受到破坏,坡面出 现裂缝,到斜坡开始整体滑动之前 的时间
滑动破坏阶段
滑坡后缘迅速下陷,滑坡壁越露越 高,滑坡体分裂成数块,并在地面 上形成阶梯状地形,滑坡体上树木 倾斜,形成“醉林”,建筑物严重 变形以至倒塌毁坏;滑坡体向前伸 出,形成滑坡舌
之间的动量 是渐变的,属粘滞性运动。
泥石流:含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按固体碎屑的成分分类:
① 泥水流型泥石流 ——固体物质以粉砂、粘土为主,含水量 达30%的稠状流体,常见于黄土地区。 ② 水石流型泥石流——棱角状的石块与水的混合流体。
③ 泥石流型泥石流 ——大量的泥沙、石块控制块体运动发生的因素
发生条件和发育因素
3. 地质构造条件
①岩层产状对山坡稳定有重要意义。岩层倾向和山坡向相反, 其稳定程度较岩层顺坡向倾斜要大。 ②断层和不连续面对山坡的稳定有不良影响。
4.水文条件 ——降雨时水分的加入,加重了块体重量,并起
润滑作用 5.其他条件风吹、雷电轰击,使块体受到短暂的推力。地震、 人工爆破、震动、掏蚀使块体下部失去支撑。
崩落的 多种形式
陷 落
控制块体运动发生的因素
发生条件和发育因素
1. 山坡的陡度及其表面构造——峡谷地区坡度达到55—
75°,高度超过30米,较易发生崩塌。如山坡表面凹凸不平, 突出部分可能崩塌。
2.岩石性质和节理程度——。
①如果高陡边坡是由软硬岩石互层,软岩层易风化,硬岩层 则会失去支持而引起崩塌 ② 如果岩石本身是坚硬的,轻微风化的,而节理发育也会 造成山坡不稳。
6.4.2 泥石流形成条件
地形条件
1.泥石流形成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
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
2.泥石流流通区—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
谷或冲沟,陡峻而坡降较大
3.泥石流堆积区—地形较平缓
地质条件
流域内有丰富的固体物质补给
水文气象条件
流域的中、上游有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 烈消融等形成的充沛水源
泥石流发生的环境条件:
滑坡形成的条件
(1)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各类 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 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 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 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 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 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 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 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 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 易发生滑坡。
崩塌(崩落)
斜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陡倾的结构面分 割,并突然脱离母体,翻滚而下,造成 岩块互相冲撞、破坏,最后堆积于坡脚 而形成岩堆,这种过程与现象称为崩塌。 按规模大小可分为:山崩、落石。
崩塌(崩落)
崩塌发生条件
1.山坡的坡度及其表面的 构造 2.岩石性质和节理程度 3.地质构造
散 落
坠 落 落 翻
崩落物的堆积(地貌)
倒石堆 —— 崩落下一步来的碎屑在平 缓的坡脚下堆 一致)。 积成为不规则的锥形体。( 堆积物大小混杂,颗粒棱角状,岩性与斜坡
山区雨季山坡 上极易发生
倒石堆
蠕动
坡面岩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
现象
特点:
1.
2.
运动速度极为缓慢。顺坡蠕动。mm~ cm/y
移动体与不动体之间无明显的界面。两者
第8节 块体运动 §8 . 1 滑坡与滑坡地貌 §8 . 2 崩塌与崩塌地貌
§ 8 . 3 蠕动与蠕动地貌
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 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整体滑落的过 程。滑坡是由于沿着连续贯通的破坏面总 下滑力超过总抗滑力的结果,为剪切破坏
滑坡
滑坡基本形态特征
1—滑动面 2—滑坡体 3—滑坡床 4—滑坡后壁 5—后缘张裂缝 6—滑坡台阶 7—滑坡舌 8—鼓张裂缝 9—扇形张裂缝 10—剪切裂缝
“洪流”象一条巨龙翻腾,通常把泥石
流的最前端中叫做龙头,“龙头”的石
浪可高达几十米,因此,随着“龙头”
的推进,可以摧毁前面一切障碍物,进
行强烈的剥蚀、搬运以至最终的沉积作
用。
泥石流防治措施
防治原则 治理措施
1.预防—上游汇水区保持水土,调整地表径流,加固岸坡 2.拦截—中游流通区设置拦截构筑物:拦截坝、拦栅、溢流坝 3.排导—下游设置排导措施:排洪道、导流坝、急流槽 “以防为主,兼设工程措施”
醉林
渐趋稳定阶段
滑坡体越过平衡位置,滑到更远的 地方,滑坡停止后,形成特殊滑坡 地形,滑坡体上树木 “马刀树”
马刀树
滑坡的治理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整治为辅”
地表排水 1.排水 地下排水 2.支挡 3.刷方减重 4.改善滑动面 对岩质滑坡固结灌浆 的岩土性质 对土质边坡电化学加固、冻结、 焙烧
治理措施
活动强度 (2)岩性。组成滑坡体的岩、土的力学强度越 高、越完整,则滑坡往往就越少。构成滑坡滑面的 岩、土性质,直接影响着滑速的高低,一般讲,滑 坡面的力学强度越低,滑坡体的滑速也就越高; (3)地质构造。切割、分离坡体的地质构造越 发育,形成滑坡的规模往往也就越大越多; (4)诱发因素。诱发滑坡活动的外界因素越强 ,滑坡的活动强度则越大。如强烈地震、特大暴雨所诱
主要的诱发因素 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 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 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 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 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 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活动强度 一般讲,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 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 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具体讲来,影响滑坡活 动强度的因素有: (1)地形。坡度、高差越大,滑坡位能越大,所形 成滑坡的滑速越高。斜坡前方地形的开阔程度,对 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地形越开阔,则滑移 距离越大。阔程度,对滑移距离的大小有很大影响 。地形越开阔,则滑移距离越大;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 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 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 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 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 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 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 、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 土,增大岩、土 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 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