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煤层气地质
煤层气地质
参考文献Adam Nodzenski.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gases (CH4, CO2)on hard coal and active carbon at elevated pressures.Fuel,77(11),1998:127~141Bustin R M.Importance of Fabric and Composition on the Stress Sensitivity of Permeability in Some Coal,Northern Sydney Basin,Australia:Relevance to Coalbed Methane Exploitation.AAPG Bulletin,81(11),1997:314~327Clarkson C R,M.Bustin R.加拿大科迪勒拉白垩系煤的渗透率随煤岩类型和煤岩显微组分组成的变化.李贵中译,傅雪海校,煤层气,14(3),1997:12 ~22Close J C.Natural fracture in coal.In:Hydrocarbons from coal,Law B E and Rice D D,eds.AAPG,Studies in Geology #38,1993:119~132.Enever J R,Henning 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effective stress for Australian coal and its implications with respect to coalbed methane exploration and reservoir modeling.Proceedings of the 1997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Alabama,1997:241~253Ettinger I,Zimakov B,Yanovskaya M.Natural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sorption properties -petrography and the 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als.Fuel,45,1966:243~259Fu Xuehai,Qin Yong and Jiang Bo,et al.Experiment and study on multiphase medium permeability of middle to high-rank coals in China.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2003,13(1):11~15Gas Research Institute. A guide to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engineering. GRI reference No.GRI-94/0397,1996,Chicago,IllinoisGash B W,Volz R F and Potler et al.The effect of cleat orientation and confining pressure on cleat porosity,permeability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in coal.In:9321 Proceedings of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Cymposium,Alabama,1993:347~359Gash B W.Measurement of the rock properties in coalbed methane.In:Proceedings of the 1991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Dallas Texas USA,Oct.6~9,SPE 22909:221~230Gash B W,Volz R F and Potter G,et al.The effects of cleat orientation and confining pressure on cleat porosity,permeability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in coal.In:Proceedings of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1993:247-256Gayer R and Harris I (eds). Coalbed Methane and Coal Geology. Geol. Soc. Special Pub. No.109, 1996Georg J D S and Barakat M A. The change in effective stress associated with shrinkage from gas desorption in coal. Int J Coal Geology, 2001, 45(1-2): 105-113Harpalani S and Shraufnagel R A.Shrinkage of coal matrix with release of gas and its impact on permeability of coal.Fuel,69,1990a:551~556Hudson J A.岩石力学原理.岩石力学与工程力学学报,(3),1989:127~134 ISRM.Commission on standardization of 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s,Suggest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water content,porosity,density,absorption and related properties and swelling and slake durability index,Document No.2,First Revision.In rock characterization,Testing and monitoring (ET.Brown,ED),Pergamon Press,Oxford,1981King G R and Ertekin T M. A survey of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methane production from coal seams,part II:non-equilibrium sorption models.In:Proceedings of the 1989 CoalbedMethane Symposium.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Tuscaloosa,1989.139-155Klinkenberg L J. The permeability of porous media to liquids and gases. API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Practices,1941:200-213Levine J R. Mode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matrix shrinkage on absolute permeability of coal bed reservoir. In: Gayer R and Iharris I (eds.) . Coalbed Methane and Coal Geology.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No.109 ,1996: 197-212Pabone A M and Schwerer F C. Development of coal gas production simulators and mathermatical models for well test strategies. Final Report under GRI Contracr Number 5081-321-0457,1984Palmer I D,Metcalfe R S,Yee D,et al. 煤层甲烷储层评价及生产技术. 秦勇,曾勇编译.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16~17Paul G. W, Sawyer, W K, Dean, R H. V alidation of 3D coalbed simulators. Paper 6SPE20733, presented at the 65th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New Orleans, LA, Sept. 23-26, 1990: 203-210Pavone A M and Schwerer F C. Development of coal gas production simulator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well test strategies. Final Report under GRI Contract Number 5081-321-0457, April, 1984Puri R,Evanoff J C,Brulger M L.煤割理孔隙率与相渗透率特性的测试.李正越,曾勇译.见秦勇,曾勇主编译.煤层甲烷储层评价及生产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58~66Puri R,Evanoff J C,Brulger M L.Measurement of coal cleat porosity and relative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In:SPE 21491,1993:257~269Qin yong, Fu Xuehai, Ye Jianping et al.Geological Controls and Their Mechanisms of Coal-Reservoir Petrography and Physics of Coalbed Methane Occurence in China.In:Proceedings of the 99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 USA,1999 Qin Yong, Zhang Demin,Fu Xuehai, et al. Discussion on Correlation of Modern Tectonic Stress Field to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al Reservoirs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Qinshui Basin In:Proc.31th Int: Geol. Congr.,Brazil,2000:457~462Rice D D. Composition and origins of coalbed gas. In: Law B E and Rice D D (eds.) .Hydrocarbons from Coal, AAPG Studies in Geology 38, 1993.159-l84Saulsberry J L,Schraufnagel R A.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permeability and other parameters to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In:9321 Proceedings of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1993:256~264Scholes P L and Johnson D. Coalbed methane application of wireline logs, AAPG studies in Geology 38,1993.287-302Scott A R, Kaiser W R and Ayers W B. Thermogenic and secondary biogenic gases, San Juan Basin, Colorado and Nex Mexico: Implications for coalbed gas producibility. AAPG Bulletin, 1994, 78(8): 1186-1209Walsh J B.Effect of pore pressure and confining pressure on fracture permeability .Int:J.Rock Mech.Min.Sci.V ol.18,1981:429~435Yee D,Seidle J P and Hanson W B.Gas sorption on coal and measurement of gas content.In :Law B E and Rice D D (eds.). Hydrocarbons from Coal.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Studies in Geology,1993.(38):203-218ΧoдoтB B. 煤与瓦斯突出. 宋世钊,王佑安译.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6:27~30 DZ/T0216—2002.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2003-03-01艾鲁尼.AT.唐修仪,宋德淑等译.煤矿瓦斯动力现象的预测和预防.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142~147包剑影,苏燧,李贵贤,等.阳泉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114~128 陈昌国. 煤的物理化学结构和吸附(解吸)甲烷机理的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1995段康廉,张文,胡耀青.应力与孔隙水压对煤体渗透性的影响.煤炭学报,18(4),1993:43~50樊明珠,王树华.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割理研究.煤田地质与勘探,25(1),1997:29~32 傅雪海, 陆国桢, 秦杰. 用测井响应值进行煤层气含量拟合和煤体结构划分. 测井技术, 1999, 23(2): 112-115傅雪海, 秦勇,姜波,王文峰,李贵中.煤割理压缩实验及渗透率数值模拟.煤炭学报,2001,26(6):573~577傅雪海, 秦勇, 张万红. 高煤级煤基质力学效应与煤储层渗透率耦合关系分析. 高校地质学报,2003,9(3):373-377傅雪海,姜波,秦勇,等.用测井曲线划分煤体结构和预测煤储层渗透率.测井技术,2003,27(2):140~143傅雪海,秦勇,姜波,等.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地质科学,2003,38(2): 221~229傅雪海,秦勇,姜波,王文峰.多相介质煤岩体力学实验研究.高校地质学报,2002,8(4):446~452傅雪海,秦勇,姜波等,.高煤级煤储层煤层气产能“瓶颈”问题研究.地质论评,50(5):2004,507~513傅雪海,秦勇,王万贵,等.煤储层水溶气研究及褐煤含气量预测.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2)153~156傅雪海,秦勇,杨永国,等.甲烷在煤层水中溶解度的实验研究.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15(4):345~348傅雪海,秦勇,叶建平,等.中国部分煤储层解吸特性及甲烷采收率.煤田地质与勘探,28(2),2000:19~22傅雪海,秦勇,周荣福,等.采动影响区煤层动态含气量数值模拟.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3)359~362傅雪海,秦勇.多相介质煤层气储层渗透率预测理论与方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傅雪海,秦勇.我国煤储盖层的成因类型、时空展布及控气特征.中国煤田地质,2001,13(2):26~28傅雪海.测井曲线解释煤层气含量评价煤体结构及在预测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1997傅雪海. 多相介质煤岩体物性的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博士学位论文].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2001霍永忠张爱云等煤层气储层的显微孔隙成因分类及其应用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26960:28~32焦作矿业学院瓦斯地质研究室.瓦斯地质概论.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83~95孔祥言.高等渗流力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27~31,296~362李志明,张金珠编著.地应力与油气勘探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1997:148~150,330~342 28(6): 30-31刘焕杰, 秦勇, 桑树勋等. 山西南部煤层气地质.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7洛祖江. 煤层甲烷运移动力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煤炭科学研究院西安分院,1997 气水相渗透率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843-1997钱凯,赵庆波等.煤层甲烷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35~42,127~143,170~182秦勇,宋党育. 山西南部煤化作用及其古地热系统.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8秦勇, 唐修义, 叶建平. 华北上古生界煤层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煤层气解吸—扩散效应.高校地质学报, 1998, 4(2): 127~132秦勇. 国外煤层气成因和储层物性研究进展与分析. 地学前缘, 2005, 12(3): 289-297秦勇. 中国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述评.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9(3) : 339-358宋岩, 张新民, 柳少波. 中国煤层气基础研究和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 天然气工业, 2005, 25(1): 1-8苏现波,煤层气储集层的孔隙特征。
煤层气
一、名词解释1煤层气:是指煤层生成的气体经运移、扩散后的剩余量,包括煤层颗粒基质表面吸附气,割理、裂隙游离气。
2煤型气:是相对于油型气的概念,是煤成气和煤层气的总和。
3割理:是指煤层中近于垂直层面的天然裂隙。
4构造煤:是指煤层中分布的软弱分层,是煤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碎或强烈的韧、塑性变形及流变迁移的产物。
5煤层气吸附平衡:当吸附和解吸两种作用速度相等(单位时间内被固体颗粒表面吸留的气体分子数等于离开表面的分子数)时,颗粒表面上的气体分子数目就维持在某一定量,称为吸附平衡。
6煤层气藏:是指在地层压力(水压和气压)作用下保有一定数量气体的同一含煤地层的煤岩体,具有独立的构造形态;是在煤层演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在后期构造运动中未被完全破坏,呈层状产出。
7煤层气地质储量:是指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计算边界的煤层气藏中的煤层气总量。
8煤成气:是煤层和煤系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生成的气态烃,经运移到煤系中或煤系以外的储层中聚集的煤型气。
9瓦斯突出煤体:构造严重破坏并具有发生瓦斯突出的瓦斯能(即含有大量瓦斯)介质条件的煤体称为瓦斯突出煤体。
10坚固性系数:用于表示岩石抗冲击能力的大小或破坏时破碎功的大小。
11瓦斯放散初速度△P:是指煤在0.1MPa压力吸附瓦斯的条件下,向一固定体积的真空空间放散时,某一时间段内所散放的瓦斯量。
12原生结构煤:指煤原生构造未受构造变动,保留原生沉积结构和构造特征,每层原生层理完整、清晰,仅有少量内、外生裂隙发育,煤体呈块状的煤;原生结构煤的煤岩成分、结构、构造与内生裂隙清晰可辨。
13煤与瓦斯突出:采煤生产过程中,在一瞬间(几秒钟)采煤工作面或巷道某处突然被破坏,迅速放出大量瓦斯,同时抛出大量的煤、岩碎块和煤粉,这种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14吸附等温线:按照气体解吸特性描述的煤的响应性曲线称为吸附等温线二填空题1煤层气形成阶段:原生生物气生成阶段、热降解气生成阶段、热裂解气生成阶段和次生生物气生成阶段。
煤层气储量规范-第三章煤层气规范
采收率参数可采用与国内外相同地质条件类比和数值模拟等其他方法
法取得。
3 术语和定义
3.3.3 经济可采储量 economic recoverable reserve
可采储量的一部分。是指在现行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下,通过理
论估算或类比的方法的可采出的煤层气总量。按勘查程度分为控制的 和探明的两级。
3.3.4 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工程的基础上部署。其工程布置及密度应达到划分勘查区内不同参数类型的 地质块段的目的,并满足计算控制可采储量所需参数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4.3 排采井(组)
为取得产气量、气体成分、储层压力、产水量、水质及井间干扰试验为
主要目的的工程井(组)。排采井一般应在完成探井和参数井工程的基础上 部署,其工程布置及密度应满足计算探明可采储量所需参数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3 煤层气储量 coalbed methane reserve
3.3.1 地质储量 coalbed methane in place
在原始状态下,赋存于已发现的具有明确估算边界的煤层中、有现实 经济意义的煤层气总量。按勘查程度分为预测的、控制的和探明的三
级。
3.3.2 可采储量 recoverable reserve 地质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现行法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采用 现有的技术,通过理论计算或类比的方法算得,从已知煤层中可采出 的煤层气总量。按勘查程度分为控制的和探明的两级。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规范
国土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 2012年9月22日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规范
目 录
第一章 我国油气资源储量管理体系 第二章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储量开发利用状况 第二章 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规范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理论与方法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理论与方法首先,煤层气的分布与形成机理是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煤层气是在煤层埋藏过程中由有机质在高压高温条件下转化而成的天然气。
煤层气的分布受到煤层的厚度、埋深、含气量等因素的影响。
在煤层埋藏过程中,有机质在压力和温度作用下经历干酪根、初级、中级和成熟等不同阶段,形成煤层气。
煤层气的形成机理研究可以为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煤层气的储集是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煤层气的储集形式主要有吸附储集和自由气储集两种。
吸附储集是指煤层气分子在煤矸石孔隙、裂隙和微孔等微观空间中吸附,形成紧密结合的状态;自由气储集是指煤层气分子在煤体孔隙中以自由状态存在。
煤层气的储集特征受到煤层的孔隙结构、孔隙度、构造变形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储集特征的研究可以确定煤层气的开发方式和有效开采方法。
此外,煤层气的运移规律也是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煤层气的运移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包括煤层压力、渗透性、孔隙度、温度等。
煤层气的运移机理主要有扩散、脱附和解吸等过程。
研究煤层气的运移规律可以为煤层气开发提供指导,如确定煤层气开发的合理排采策略,优化井网布置等。
在煤层气开发地质学中,还需要开展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和勘探技术研究。
通过对煤层气资源量的评价,可以为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勘探技术的研究则是为了提高煤层气的勘探效率和开发成功率。
目前,常用的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地质钻探和测井技术等。
总之,煤层气开发地质学是研究煤层气在地质中的分布、形成、储集、运移等规律的学科,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于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煤层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开发成本低、环保等优点,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煤层气地质特征、煤层气成藏规律、煤层气开发技术等方面,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一、煤层气地质特征煤层气地质特征是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的基础,主要包括煤层气的分布、储量、成因、运移、分布规律等方面。
煤层气的分布主要受煤层的厚度、埋深、煤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煤层气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层位性。
煤层气的储量主要受煤层的厚度、埋深、煤质、孔隙度、渗透率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煤层气的储量与煤层的厚度和孔隙度呈正相关,与煤层的渗透率呈负相关。
煤层气的成因主要有生物成因、热成因和混合成因三种类型,其中生物成因是煤层气的主要成因类型。
煤层气的运移主要受煤层的渗透性、孔隙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煤层气的运移具有渗流和吸附两种方式。
煤层气的分布规律主要受煤层的构造、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演化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煤层气的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地质构造控制性。
二、煤层气成藏规律煤层气成藏规律是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煤层气成藏类型、成藏模式、成藏机理等方面。
煤层气成藏类型主要有单一煤层气藏、多层煤层气藏、煤岩层煤层气藏等类型。
煤层气成藏模式主要有自生型、自生自储型、自生自储自运型等模式。
煤层气成藏机理主要有生物成因、热成因、混合成因等机理,其中生物成因是煤层气成藏的主要机理。
三、煤层气开发技术煤层气开发技术是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煤层气开发方法、开发工艺、开发设备等方面。
煤层气开发方法主要有钻井开发、巷道开采、水平井开采等方法。
煤层气开发工艺主要有抽采、压裂、注气等工艺。
煤层气开发设备主要有钻机、压裂车、注气设备等设备。
四、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研究方法煤层气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数值模拟等方法。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概念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概念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是研究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煤层气的成藏规律、分布规律、富集规律、储量评价、开采技术等方面。
煤层气开发地质学是指通过地质学的方法,研究煤层气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成藏条件和运移特征等,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包括以下概念:
1.煤层气:指在煤层中吸附或储存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
2.煤储层:指含有煤层气的煤层,具有一定的储气能力。
3.丰度:指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分布量,通常用亿立方米/平方千
米(EKM/km2)来表示。
4.渗透率:指煤储层中煤层气向孔隙、裂缝或裂隙中运移的能力,
通常用mD(毫达西)来表示。
5.含气量:指煤层中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煤能够释放出的煤层气
量,通常用m3/t(或m3/m3)来表示。
6.吸附:指煤层气吸附在煤储层孔隙中的现象,是煤层气储存的主
要方式之一。
7.储层压力:指煤储层中煤层气所受的压力,是煤层气开采的重要
参数之一。
8.采气半径:指煤层气开采时,从井口到煤储层边界的距离,是评
价煤层气开采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9.水文地质条件:指煤层气开采区域的地下水分布及其运移规律,
对煤层气开采影响很大。
10.煤层气富集规律:指煤层气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富集的规
律,对煤层气开采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和预测。
河南理工大学煤层气地质学
《煤层气地质学》第1章煤层气成因1. 煤层气成因:(一)生物成因气:生物成因煤层气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泥炭、煤等)部分转化为煤层气的过程。
按形成阶段可划分为原始生物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成因气。
(二)热成因气:在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同时,也生成大量的气态和液态物质。
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烃类以甲烷为主。
1. 原生热成因气2.次生热成因气。
(三)混合成因气:(1)原地混合,即原地形成的热成因气和原地形成的次生生物气相混合,不发生运移,一般出现在浅部。
(2)异地混合气,热成因气和次生生物气发生了运移,在地下水滞留区聚集、混合。
(四)无机成因气2. 煤层气成因判别:(一)有机成因气的判别-Whiticar 图示法。
二)无机成因气的判别:有烃类气体的成分、烷烃碳同位素系列、与烃类气体伴生的非烃类气体、稀有气体的含量与同位素,以及地质背景综合分析3.煤层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分布,镜质组反射率。
第2章煤层气储层孔、裂隙特征1. 煤中孔隙的研究方法:(1) 形貌观测: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下(TEM和SEM)和原子力显微镜下。
2)压汞法研究孔隙结构:是测定部分中孔和大孔孔径分布的方法。
(3)低温氮吸附法:氮吸附法就是将定量的煤样置于液氮温度下的氮气流中,待煤样吸附的氮气达到平衡后,测定其吸附量,计算出煤样的比表面积。
2. 割理(内生裂隙)和外生裂隙的区别割理的力学性质以张性为主外生裂隙可以是张性、剪性及张剪性等。
外生裂隙不受煤岩类型的限制。
割理在纵向上或横向上都不穿过不同的煤岩类型或界线,一般发育在镜煤和亮煤条带中,遇暗煤条带或丝质终止。
割理面垂直或近似垂直于层理面。
外生裂隙面可以与层理面以任何角度相交。
割理面上无擦痕,一般比较平整。
裂隙面上有擦痕、阶步、反阶步。
割理中充填方解石、褐铁矿及粘土,极少有碎煤粒。
外生裂隙中除了方解石、褐铁矿、粘土外,还有碎煤粒。
割理外生裂隙3.割理的成因:割理一般呈相互垂直的两组出现,且与煤层层面垂直或高角度相交。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利用技术第三章ppt课件
• 应用该法的前提是,同一地区内有钻孔煤 层高分辨率测井曲线和与之匹配的煤层含 气量实测资料,未知区段有同一煤层的高 分辨率测井曲线。见89页。
二、采动影响区煤层动态含气量
• 井巷开拓和煤炭开采,改变了扰动区地应 力场和流体压力场压力场,打破了煤储层 压力平衡系统,煤层气程度不等地发生解 吸渗流,煤层含气量发生动态变化。
• 解析气量是解吸罐中含气煤样在常压和储 层温度下自然脱附出来的煤层气量,终止 于一周内平均解析气量小于10ml/d或一周 内每克样品的平均解析两小于0.05ml/d。
• 残余气量是上一阶段自然解吸后残留在煤 样中的煤层气量。产生残留气的原因较多, 如扩散速率极低,或常压下煤层气已达吸 附/解吸平衡而不再解吸,或有一定量煤层 气被封存于煤中死孔。在USBM法一般不要 求测定残余气量,因为解吸较为充分,残 余气数量少且难以解吸,对煤层气采收率 几乎没有影响。
• 3、地质类比分析法
• 如果预测区及其浅部煤层几乎没有煤质煤岩、 煤层含气性、煤吸附性等实测资料,地质类 比分析法是预测煤层含气量的唯一方法。
• 对于已知煤级、煤质等基础资料但缺乏煤 层实测含气量和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的地区, 可在综合分析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采用煤质—灰分—含气量类比法,选择煤级 煤质条件类似地区含气量梯度、等温吸附 等作为本区煤层含气量的预测依据。
• 该方法假设:岩屑在井筒上升过程中压力线性 下降,直至煤屑到达地面。通过求解扩散方程, 将该过程分解成两个无因次时间的形式:见72 页上。
• 由两个无因次时间比得到校正因子,用校正因 子乘以解析气量即得到总含气量,总含气量减 去解吸气量可计算出逸散气量。
• 当逸散气量中比例小于50%时,史密斯—威廉 斯法是准确的,即校正因子最大值为2。此外 该法是根据钻井煤屑的解吸行为而建立的,也 适用于钻孔煤芯含气量的测定。
煤层气地质学--方勇
四、影响煤储层含气性的地质因素
4.1煤储层围岩物性及封盖能力
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泥岩互层,是煤层常
见的顶底板岩石组合类型。
泥质含量通过对岩石结构的影响控制着互层类型围岩的孔渗特征。 砂泥岩互层组合中泥质含量增加,最大孔隙直径和优势孔径减小,突破
压力随之增大。
泥岩类型 泥岩是碎屑海岸相和湖泊相成因煤层的常见顶底板岩石类型,在区
煤层气地质学
煤层气地质学
一、煤层气的定义及开发意义 二、煤储层及煤层气的物质组成 三、煤储层压力
四、影响煤储层含气性的地质因素
五、煤储层的力学性质
六、煤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一、煤层气的定义及开发意义
煤型气是指煤系中煤和分散有机质,在成岩和煤化作用 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以游离状态、吸附状态和溶解状态赋
图4 断裂构造类型及其控气特征(据叶建平,1影响储层改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而
是进行煤层压裂理论研究的基础。 煤层及顶底板围岩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
5.1 抗压强度
煤岩样在单向受压条件下整体破坏时的压力,为单轴抗压强度(Pc), 它是岩石力学试验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测试方法简便易行,计算也方便,
二、煤储层及煤层气的物质组成 2.7宏观煤岩类型
划分依据:根据煤中光亮成分,即镜煤和亮煤在分层中的含量及其反映出 来的总体光泽强度来确定。 煤岩划分为四种: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1)光亮型煤:镜煤和亮煤的含量>75%,光泽很强。由于成分比较均一,故 常呈均一状或不明显的线理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脆度大,易破碎,常具 贝壳状断口。 2)半亮型煤:镜煤和亮煤的含量为75%~50%,光泽较强。常以亮煤为主, 夹有暗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明显,常具阶梯状或棱角状断口。 3)半暗型煤:镜煤和亮煤的含量50%~25%,光泽较弱。镜煤和丝炭多呈细 条带、线理状和透镜状分布,暗煤较多。断口参差不齐,硬度、韧性和密度 都较大。 4)暗淡型煤:镜煤和亮煤的含量<25%,光泽暗淡。常以暗煤为主,有时夹 镜煤、亮煤的细条带、线理或透镜体。暗淡煤通常为致密块状,坚硬,韧性 大、密度大、不易破碎。
煤层气地质学
煤 层 气 资 源 总 量
经 济 的
非经 济的 不可采 地质及工程 控制
经 经 经 济 技 济技 济 技 技潜 技推 术在 术测 可 术 可术 地 可 术 地 采 可 采可 质 采 可 地 可资 资 可资 资 采 采 质 储 采 储采 储 储 采 质 资源 源 资源 源 储 量 储 量 储 量 量 储 储 (量 量 源 量 量 赋存于地下煤储层及其围岩中的甲烷(包括重烃) 赋存于地下煤储层及其围岩中的甲烷源 包括重烃) 量 量 量 量 量 量 量 估算量。 估算量。
ZK2505
三、中国煤层矿业学院( 焦作矿业学院(1987) ) 李明潮等( 李明潮等(1990) )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1990) ) 张新民等(1991) 张新民等( )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 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1992) ) 段俊琥( 段俊琥(1992) ) 张新民等( 张新民等(1995) ) 叶建平等( 叶建平等(1998) ) 张新民等( 张新民等(2000) ) 国土资源部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2006) ) 资源量( 资源量(1012m3) 原地 31.92 32.15 10.6~25.2 ~ 30~35 ~ 24.75 36.30 32.68 14.34 31.46 36.81 10.87 未包括褐煤和藏、 未包括褐煤和藏、粤、闽、台地区,以及南方C1、P1 台地区,以及南方 煤层 未包括浅部煤层气含量小于4m 的区域 未包括浅部煤层气含量小于 3/t的区域 未包括褐煤和藏、 未包括褐煤和藏、粤、闽、台地区,以及南方P1煤层 台地区,以及南方 未见正式资料 未包括褐煤和藏、粤、闽、台地区,及南方C1、P1煤 未包括褐煤和藏、 台地区,及南方 层 全国所有可采煤层中可回收的煤层气量 技术可采 全国所有可采煤层 全国所有可采煤层 计算范围
煤层气地质特征描述要述
煤 阶
煤的吸附 等温曲线 是煤吸附 甲烷的特 征曲线, 表达了吸 附量、解 吸量与压 力的关系
渗透率
通过压力 状态、水 力压头、 水化学、 用以识别 超压区、 低压区、 渗透性好 的区域
渗透率与 构造曲 率、原地 应力等关 系
煤层气地质特征描述
煤层气储集性 煤层气吸附特征 煤层气流动性 地下水特征
物性 岩性
煤 的 孔 隙 度 孔 隙 结 构 孔 隙 大 小
电性
测 井 解 释 割 理 孔 隙 度 测测 井井 解解 释释 割含 理水 渗饱 透和 率度
含气性
含含 气气 量量 与与 煤埋 阶深 关关 系系 吸附能力 与煤阶关 系、与煤 成分关 系、与静 水压力关 系、与岩 石静压关 系
第三章-煤层气的成因分析
1
煤是成分与结构十分复杂的固体化石燃料,也是烃 类气体的源岩和储集层。在成煤作用的泥炭化作用阶段、 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阶段以及后期煤层抬升阶段,在微 生物、温度、压力的作用下,伴随煤(或泥炭)成分与 结构的变化,都有烃类气体的形成。而不同阶段、不同 成因类型的烃类气体具有不同的成分与同位素特征。
成因类型
示踪指标
同位素组成 δ13C1(PDB), δDCHa(SMOW)
生物 成因
原生生物成因气 次生生物成因气
δ13C1<-55‰ δ13C1<-55‰ δD1:-250~-150‰
组分比值 C1/C1-5>0.95 C1/C1-5>0.95 CO2含量极低
热降 解气
有机 成因
热成 因
原生热成 因
CH4/C2H6=1000 CO2 含量<5%
相对富含重烃气 贫或无重烃气, 且以乙烷为住
Ro<0.3 0.3-1.5 Ro>0.5 0.76-3.11
次生生物气生成的条件: 煤层埋藏并煤化到褐煤 或较 高煤级 ;区 域隆 起 或 抬升;适宜的煤层渗透 性;沿盆地边缘有流水回 灌到 盆地煤 层 中;可 获 得 细菌并朝煤层方向运输 热成因气的生成分成早 期和主要期两个阶段
受微生物的 CO2 还原生 成
d13C1 值与源岩 Ro 值呈正 相关关系 d13C1 值不随源岩 Ro 值增 大而变重
澳大利亚 Sydney 和 Bowen 盆
地
位这 素些 组分 成类 和主 煤要 阶依 。据
煤 层 气 的 组 分 组 成 和 甲 烷 碳 、 氢 同
16
煤层气成因可分为两大类: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
二、煤的化学结构与双组分模式
【管理资料】煤层气地质学课件分解汇编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开采效果
煤层气的产出是一个“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的 过程。有效应力效应、基质收缩效应和克林肯伯格效应三种 效应共同作用决定了煤储层渗透率的动态变化过程,而这一 过程对煤层气井的开发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根据渗透率及产 气量可以将煤层气的开采效果分为三类:
等维递补灰色-时序组合模型
利用该组合模型,采 用等维递补技术对该 井未来4年的发展趋势 进行预测,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 井煤层气排采在近期 一二年内会出现持续 上升的阶段,当达到 一定排采上限后总体 呈一种平稳下降的趋 势。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黄学锋(2004)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从煤层气的流动机理入手,利用Langmuir等 温吸附方程描述煤层气从煤表面的解吸过程,用Fick定律描述煤层气在煤基质 和微孔隙中的扩散,综合考虑了煤层气的解吸、扩散和渗流3个过程,建立了 煤层气储层数学模型,推导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气井排采动态进行 分析预测; 傅雪海(2004)选择目前我国某煤层气具体井,从含气饱和度、临界解吸压 力、渗透率、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背景出发,结合套压、井底压力、产气量、 排水量等排采参数,剖析影响煤层气产能的主控因素,寻求煤层气稳定、连 续、平衡开发的排采参数配置; 倪小明(2009)根据恩村井田勘探、试井、压裂、排采阶段的资料,对煤层 气开发区块内煤储层原始渗透率、含气性、水平最小与最大主应力、煤层气井 平均日产水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模拟软件模拟比较了在其它地质参数不 变的情况下,仅改变某一参数引起的产能差异性。
煤层气地质
煤层气吸附量
•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的
– 平均临界解吸压力为 1.98MPa , – 平均理论采收率为 34.2%, – 吸附时间变化大,变化于 1h到20d之间。
• 我国各煤级的平均解 吸率为34.1%。
– 西北、东北中新生代平 均为21.5%、 – 华北石炭纪一二叠系煤 层甲烷解吸率平均为 32.6%, – 华南中二叠统平均为 40.8%。
• 中国主要成煤期在晚古生代和新生代,有五大 主要成煤期:石炭纪一二叠纪、晚二叠世、晚 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白垩世。 • 按地理位置划分:华北地区主要为石炭纪一二 叠纪成煤期,东北地区主要为早白垩世和第三 纪成煤期,华南地区主要为晚二叠世,晚三叠 世成煤期,西北地区主要为早中侏罗世成煤期。 • 其中90%多的煤层气资源储存于石炭纪一二叠 纪和早中侏罗世形成的煤层中(即华北与西 北)。
•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结构 完整,其吸附时间较长; • 安徽淮南煤田因煤层构 造形变,其吸附时间很 短。
第二章煤层气地质
1. 2. 3. 4. 5. 6. 7. 成煤年代 煤田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区域构造 煤岩分析:煤变质与煤级、煤阶、构造煤 煤层气水文地质 储层评价与成藏规律 总结
2.1 成煤年代
高
直接盖层厚,煤层气保 存条件好,含气量高。
河间湾沼泽相灰分低、煤层厚,盖层好, 含气量高;湖洼相灰分高、低含气;河边 高地相煤层薄、灰分高、盖层差,含气量 更低。
3、潮间沼泽相煤层厚,滞留泻湖湖洼相煤层薄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太原组主煤层也是 北厚南薄:主要受沉积相和时空控制, 由于海水向南退出,北部聚煤时间长 于南部,使潮汐三角洲平原(潮间) 沼泽相形成的煤层厚,而南部滞留泻 湖相多为草本湖洼相煤层薄。
2.4 煤岩分析
煤层气地质前言
煤中不同的显微组分对生烃有着不同的贡献。
壳质组含氢量最高,挥发物含量也最多。是形成烃类尤其是 重烃以及原油的主要物质。它从长焰煤阶段就开始形成 甲烷和重烃,在气肥煤阶段重烃产率最高,以后又产出 大量甲烷气,一直持续到无烟煤阶段。壳质组中的树脂 体组分能形成未成熟—低成熟度凝析油。
镜质组含挥发物较少,初期只形成较多的CO2和H2O,从气
煤热模拟气、液态产物产率与温度关系
中国各地煤层烃气产量图
有机质演化阶段及成烃模式
中国成煤期—成煤区域关系
煤是由稠环芳香核、桥键和烷基侧链组成的大分子聚合物。成煤的有机 质主要是富含杂原子的纤维素和木质素。
煤化作用的实质就是腐植型有机质脱氧、去氢、富集碳的过程。芳核上 链接的不稳定官能团,尤其是含氧、含氮的官能团,如羧基、羟基、 胺基以及甲氧基的脱落,富氢的烷基侧链断裂,芳香核不断缩合,以 CH4、CO2、H2O、N2、H2S等挥发性物质排出形成了煤系气。 在烟煤与无烟煤阶段,煤中主要组分——镜质组的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发生一系列变化。
煤的演化途径类似于Ⅲ型干酪根,初期以O/C原子比下降为主,后期则 以H/C原子比下降为主。煤系气是贯穿于整个煤化作用过程的产物。
(三)煤系的生(油)气阶段及生气量
煤系地层形成的天然气(油)成分及数量,取决于煤和分散型有 机质的数量、煤中各种显微组分的相对比例以及煤化程度。在
煤化作用的不同阶段,生气(油)的成分和数量有很大差别。
2.煤系气的成因
煤系地层含有丰富的腐植型有机质(Ⅲ型干酪根), 它们可呈高度集中状态,如煤层、煤线或透镜状 的煤;也可呈分散状态存在于炭质页岩或泥岩中。 这两类有机质在成煤过程中都可形成天然气,这 就是煤系气。腐植煤的生气过程,也就是煤成气 和煤层气的形成过程。 从古代植物遗体埋藏后直到形成煤系列,大致可以 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作用阶段。泥 炭化阶段对应于生油岩的成岩阶段,形成的天然 气属于生物气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与煤层气藏开发比较
1.1 基本理论
1.1 基本理论 •2、煤阶 、 • 煤阶是影响煤层饱和状态的参数, 达到的成熟度的级别。 煤阶是影响煤层饱和状态的参数,代表了煤化作用中能达到的成熟度的级别。
煤化作用是指泥炭转变为褐煤、烟煤、无烟煤、超无烟煤, 煤化作用是指泥炭转变为褐煤、烟煤、无烟煤、超无烟煤,或腐泥转 变为腐泥褐煤、腐泥烟煤、腐泥无烟煤和腐泥超无烟煤的过程。 变为腐泥褐煤、腐泥烟煤、腐泥无烟煤和腐泥超无烟煤的过程。 煤化作用包括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煤化作用包括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成岩作用 两个阶段 成岩作用是以压力为主,使泥炭压实、脱水、固结而转变为褐煤; 成岩作用是以压力为主,使泥炭压实、脱水、固结而转变为褐煤; 变质作用是在以温度为主,压力为副的条件下,使褐煤转变为烟煤、 变质作用是在以温度为主,压力为副的条件下,使褐煤转变为烟煤、 无烟煤以至超无烟煤。 无烟煤以至超无烟煤。 影响煤化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和时间。 影响煤化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压力和时间。温度升高促使煤 进行化学变化,压力增大主要是促使煤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进行化学变化,压力增大主要是促使煤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时间因素的 作用体现在温度和压力持续的久暂上。 作用体现在温度和压力持续的久暂上。
3、煤层气的解吸和扩散 、
1.1 基本理论
由于煤具有基质孔隙和裂隙的双重孔隙结构, 由于煤具有基质孔隙和裂隙的双重孔隙结构,决定了煤层是一 种典型的双重孔隙和双重渗透率的储层。当储层压力降到临界解吸 种典型的双重孔隙和双重渗透率的储层。当储层压力降到临界解吸 压力(指解吸与吸附达到平衡时, 压力(指解吸与吸附达到平衡时,压 力降低使吸附在煤微孔隙表面上的气 体开始解吸时的压力)之后, 体开始解吸时的压力)之后,煤层气 开始从煤孔隙表面解吸出来, 开始从煤孔隙表面解吸出来,但由于 基质孔隙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 基质孔隙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孔 隙直径大多<10-7m,所以气体必须经 隙直径大多 , 扩散作用扩散到裂隙中, 扩散作用扩散到裂隙中,然后再通过 割理系统渗流产出。 割理系统渗流产出。
1.1 基本理论
3种因素中温度最为重要。温度愈高,煤化程度愈高;温度愈高, 种因素中温度最为重要。温度愈高,煤化程度愈高;温度愈高, 种因素中温度最为重要 时间的影响愈大;在同样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时间愈长, 时间的影响愈大;在同样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时间愈长,煤化程 度也愈高(作用的温度应大于 ~ ℃ ; 度也愈高 作用的温度应大于50~60℃);在较低温度下受热时间较 作用的温度应大于 或温度较高而持续时间较短,可以达到同样的煤化程度。 长,或温度较高而持续时间较短,可以达到同样的煤化程度。 煤变质作用类型: 煤变质作用类型: (1)深成变质作用。又称区域变质作用或正常变质作用,是煤 )深成变质作用。又称区域变质作用或正常变质作用, 层沉降到地面下较深处, 层沉降到地面下较深处,在地温和上覆岩系静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变 质作用。 质作用。 德国C.希尔特提出 “希尔特规律”——德国 希尔特提出,在地层大体水平的条 希尔特规律” 德国 希尔特提出, 件下,向地下每深100米,煤的挥发分降低约 %。 件下,向地下每深 米 煤的挥发分降低约2.3%。 这表明煤的变质程度随其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这表明煤的变质程度随其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即由于地温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导致煤层的变质程度随深度而增高。 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导致煤层的变质程度随深度而增高。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理论
(2)接触变质作用。指与煤层接触的侵入岩浆的高温、挥发性 )接触变质作用。指与煤层接触的侵入岩浆的高温、 气体促使煤发生的变质。煤层经受的温度虽高, 气体促使煤发生的变质。煤层经受的温度虽高,但因岩浆侵入的规 模一般较小,受热的持续时间较短, 模一般较小,受热的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仅在接触带附近形成局部 的煤级分带。 的煤级分带。 (3)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或原岩浆热变质作用。是由于侵入岩 )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或原岩浆热变质作用。 浆的岩浆热和伴生的热液、 浆的岩浆热和伴生的热液、热气以及岩浆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热 等,在含煤地区形成地热异常引起的煤变质作用。 在含煤地区形成地热异常引起的煤变质作用。 (4)动力变质作用。是由于构造运动导致煤的变质。 )动力变质作用。是由于构造运动导致煤的变质。 动压力使煤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如密度加大、水分减少、 动压力使煤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如密度加大、水分减少、反 射率和各向异性增强。 射率和各向异性增强。条件有利时也会因构造变动产生的摩擦热引 起煤的化学变化。但这往往只限于强烈构造活动带,影响范围不大。 起煤的化学变化。但这往往只限于强烈构造活动带,影响范围不大。
1.1 基本理论
煤的显微组分中主要包括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 煤的显微组分中主要包括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 镜质组 镜质组(尤其是均质镜质体)致密、均匀、块体大, 镜质组(尤其是均质镜质体)致密、均匀、块体大,有利于割理 顺利延伸和发展;含量介于46.45%-93.75%之间,平均为 之间, 顺利延伸和发展;含量介于 之间 平均为77.30%以基 以基 质镜质体为主,结构镜质体和均质镜质体含量不高。 质镜质体为主,结构镜质体和均质镜质体含量不高。 惰质组是多孔状、纤维状,纤维的纵向常顺层排列,空隙使得应 惰质组是多孔状、纤维状,纤维的纵向常顺层排列, 力释放,纤维状丝质体在垂直纤维方向上裂开比较困难; 力释放,纤维状丝质体在垂直纤维方向上裂开比较困难;含量介于 4.51%-37.73%之间,平均为18.92%,惰质组有释放应力、减弱割理 之间,平均为 之间 ,惰质组有释放应力、 和阻挡割理的作用,对割理发育不利; 和阻挡割理的作用,对割理发育不利; 壳质组平均含量为3.81%,主要为孢子体、角质体和树脂体,它的 ,主要为孢子体、角质体和树脂体, 壳质组平均含量为 机械强度大于镜质组和惰质组,其形变过程类似于镜质组, 机械强度大于镜质组和惰质组,其形变过程类似于镜质组,多数煤层 含壳质组很少,故壳质组对煤储层割理发育影响不大。 含壳质组很少,故壳质组对煤储层割理发育影响不大。
1.1 基本理论
大量研究表明, 大量研究表明,镜质组对煤的生气量及储层物性的贡献最 镜质组发育的煤层,一般内生裂隙较发育,渗透率越高。 大。镜质组发育的煤层,一般内生裂隙较发育,渗透率越高。 通常用于确定煤阶的参数为“镜质体反射率” 通常用于确定煤阶的参数为“镜质体反射率”。镜质组分 是煤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组分,含氧量高,碳和氢的含量居中, 是煤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组分,含氧量高,碳和氢的含量居中, 在中国大多数晚古生代煤中,镜质组含量在55%~80%以上。 在中国大多数晚古生代煤中,镜质组含量在 以上。 以上 镜质组反射率指在显微镜下,于油浸及546nm波长条件下 镜质组反射率指在显微镜下,于油浸及 波长条件下 镜质组的反射光强度与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以R0(%)表 镜质组的反射光强度与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 %表 其值随煤化程度增高而加大。 示,其值随煤化程度增高而加大。 当R0>4.0 %时为高煤阶,如无烟煤; 时为高煤阶,如无烟煤; 时为低煤阶,如褐煤; 当R0<0.35 %时为低煤阶,如褐煤; 当0.35 % <R0< 4.0% 时为中煤阶,如肥煤、焦煤等。 % 时为中煤阶,如肥煤、焦煤等。
1.1 基本理论
根据镜质体最大反射率, 个煤级( 根据镜质体最大反射率,将中国煤划分为 9个煤级(即1个成岩阶段 个煤级 个成岩阶段 个变质阶段)。 个煤级与煤的9个工业牌号大致相当 和8个变质阶段)。 个煤级与煤的 个工业牌号大致相当。 个变质阶段)。9个煤级与煤的 个工业牌号大致相当。
煤级、 煤级、煤的工业牌号与镜质体反射率对比表 煤级 褐煤 0 阶段 I 阶段 II 阶段 烟 煤 III 阶段 IV 阶段 V 阶段 VI 阶段 无烟煤 超无烟煤 VII 阶段 VIII 阶段 煤的工业牌号 褐 煤 长焰煤 气 煤 肥 煤 焦 煤 瘦 煤 贫 煤 无烟煤 超无烟煤 镜质体最大反射 率Romax(%) ≦0.49 0.5~0.64 0.65~0.79 0.80~1.19 1.20~1.69 1.70~1.89 1.90~2.49 2.50~3.99 ≧4.00
1.1 基本理论
(2)吸附状态 ) 在煤的内表面上分子的吸引力一部分指向煤的内部,已达到饱和, 在煤的内表面上分子的吸引力一部分指向煤的内部,已达到饱和,而 另一部分指向空间,没有饱和,于是就在煤的表面产生吸附场,吸附周围的 另一部分指向空间,没有饱和,于是就在煤的表面产生吸附场, 气体分子。这种吸附属于物理现象, 的可逆过程。 气体分子。这种吸附属于物理现象,是100%的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 的可逆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 被吸附的气体分子与煤的内表面脱离,叫做解吸,并进入游离相。 被吸附的气体分子与煤的内表面脱离,叫做解吸,并进入游离相。呈吸附状 态的天然气可占70%~95%。由此可见,天然气在煤层中的储集主要依赖于 。由此可见, 态的天然气可占 吸附作用,而不依赖于是否有储集气体的常规圈闭存在, 吸附作用,而不依赖于是否有储集气体的常规圈闭存在,因而与常规砂岩中 天然气的储集有本质上的区别。 天然气的储集有本质上的区别。 (3)溶解状态 ) 煤中还有少量的天然气溶解在煤层的地下水中,称为溶解气,通常, 煤中还有少量的天然气溶解在煤层的地下水中,称为溶解气,通常, 这部分气量极少。 这部分气量极少。
1.1 基本理论
1、煤层气(Coalbed Methane) 、煤层气 俗称“煤矿瓦斯” 广义的“煤层气” 俗称“煤矿瓦斯”,广义的“煤层气”是在漫长的地质年 代煤层中生成的天然气经运移、扩散后的剩余量, 代煤层中生成的天然气经运移、扩散后的剩余量,其主要成分 为甲烷。 通常讲的“煤层气”是以吸附方式 吸附方式存在于煤层中的非 为甲烷。 通常讲的“煤层气”是以吸附方式存在于煤层中的非 常规天然气。 常规天然气。 传统的煤层气赋存理论认为:煤层中天然气主要以游离、 传统的煤层气赋存理论认为:煤层中天然气主要以游离、 游离 吸附和溶解三种状态赋存于煤层中。 吸附和溶解三种状态赋存于煤层中。 三种状态赋存于煤层中 (1)游离状态 ) 天然气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的割理和其它裂缝孔隙中, 天然气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的割理和其它裂缝孔隙中, 可以自由运移,运移的动力主要是地层水的压力。当天然气运 可以自由运移,运移的动力主要是地层水的压力。 移进入裂缝网络中呈游离状态以后, 移进入裂缝网络中呈游离状态以后,可用常规气田的方法进行 研究,游离状态的天然气占 研究,游离状态的天然气占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