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检测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检测试题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存在着不同理解。
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
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来源。
黑格尔就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进取和创新的,这种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差异。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符合历史实际。
中华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海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品格,海洋特质是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之一。
中国既有广袤的大陆,也有辽阔的海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久的海洋文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了海蚌壳、海鱼骨等遗存。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逐渐丰富和拓展。
秦始皇曾数次东巡,并派徐福率众东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上航行的明确记载。
《庄子》《山海经》等大量早期古代经典文献中也都不乏对海洋的描述,特别是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记载,都是时人利用海洋的真实写照。
汉代则有了国人走向远海更为具体的文献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扬帆远航,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
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
三国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提升,魏国曾在青、兖、幽、冀四州大造海船,当时东吴的造船业最为发达,船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分隔舱技术,即使个别船舱受损进水也不影响航行。
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亚等地。
唐代不仅陆上疆域广阔,对于海洋的控制和影响也实现了空前拓展。
广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启用前注意保密广东省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左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道德物化”是指把抽象的道德理念通过恰当的技术设计,使之在人工物的结构和功能中得以体现,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道德意义上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传统的道德教化途径是从人的角度着手,使道德规范内化于人心;而“道德物化”则是从外在环境着手,把道德规范外化到人工物的构造之中。
其实,“道德物化”思想的萌芽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并且在后来以不同的形态在一些学者的思想中不断出现,比如中国古代的“藏礼于器”思想和后现代思想家福柯的“微观权力”思想中都包含有“道德物化”的成分,只不过尚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系统化的表述,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于“物化”一词本身,也需要做一点讨论。
提到“物化”,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想到卢卡奇的“物化”概念,从而直觉地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人被外物所奴役,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
这种“物化”是需要被克服和超越的。
但是,道德的“物化”强调将抽象的道德理念在具体的人工物构造中得以体现,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此处的“物化”具有正面的意义。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号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清。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若我们分析一个农村社会组织,在一般人民,文字的用处是很有限的。
在天天见面的团体中,知识的传递,言语自然比文字为简便而切实。
人口流动率低,因地域上的膈膜而利用文字来传递消息的需要当然亦少,所以信札在农村是不常见的。
社会不在激变之中,在时间上所发生需要记忆的事非但少而且需要记着的时间亦短,需借文字帮忙之处因之不多。
若是“文盲”比“不文盲”的人在生活上并不吃亏时,当然不愿费本钱来“治盲”了。
我并不是说在乡村中文字没有用处,只是普通人民用着文字的地方很少。
一乡的领袖则需要较深的文字知识,因为他是一乡的顾问,有重要的信札须由他代笔。
以前的私塾制度是在这种社会需要之下发生的。
那些贵族性质的“西席”式私塾是专门造就成一乡的领袖,所以在学的时期较长,那平民性质的“开门聚徒”式私塾,年限随学生自己决定,平时若工作忙碌尽可随意不去上学,识几个字就算了。
到民国二年私塾被学校代替了,在这个时期,教育制度并没有标准化,小学教员可以独出心裁来决定教材。
江村的小学就由一位做过“西席”又受过“师范”训练的乡绅主持。
他和我追述他当时的教材说:“我觉得一个小学毕业生一定得会应付社会上普通文字的需要,至少要会打算盘,会写红白份子,会记账,会写条子。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太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幔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2)李白《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对自我才华的肯定;“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流露出对富贵生活的不屑。
(3)步入高中以来,小刚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上课迟到。
在一次谈话中,汪老师用古诗文中的语句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用过分在意过去犯的错误,未来及时改正就可以了,期待你的进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7.(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的理想人格,在《<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做君子要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告诉我们作为君子就算遭逢人生失意,也要洒脱自信。
(2)诗人常常移情于物,以物写人,比如都是写“云”,用“”一句,将“云”塑造成李凭的知音人,《春江花月夜》中则用“”写出了远方游子的漂泊。
(3)哲学家张岱年认为,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的“,”两句,就是墨子所提倡的“兼相爱”。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针对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用“____________”为依据做出了解释,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__________”的效果。
(2)《大学之道》中,写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高三语文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属性、内涵和发展路径。
它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灵活性、适应性。
这些特质在旧石器时代就已萌芽,根脉深长。
中国地处东亚中心,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生活在如此广袤多元空间的先民,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便利,获取各类生存资源,发展出多姿多彩的区域性文化,并在气候波动时做南北间和高程上的迁徙移动,以趋利避害。
且中国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南有热带丛林,西南有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西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等高山和中亚沙漠,北有蒙古高原和戈壁荒滩,东方则面海。
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中,于气候适宜期迁徙至此的早期直立人生存繁衍,开枝散叶。
于是这里形成了富有区域特点的古人群和古文化,区域特色持久、鲜明。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中国乃至东亚人类自更新世以来连续演化,生生不息。
20世纪30至40年代,古人类学家魏敦瑞发现北京猿人与现代华北人有一系列的相似特征,首次提出北京猿人是现代中国人乃至蒙古人种祖先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化石,填补了直立人和现代中国人之间的证据缺环。
其后发现了更早的人类化石,将华夏大地人类的历史进一步拉长。
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吴新智等认为,大多数中国古人类头骨存在明显的相似性,据此推论中国不同时期的古人类连续演化,具有明确的传承关系。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语文调研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并正确粘贴条形码。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
3、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曾有不少理论盛极一时而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它们同样是建成科学殿堂不可缺少的基石。
比如:自然发生说。
人们通过观察发现,污水会滋生蚊子,垃圾会滋生蚂蚁,尸体会滋生蝇蛆……由此提出,生命是从无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的。
1688年,弗朗切斯科·雷迪首先对自然发生说提出异议。
他用实验证明腐肉生蛆是蝇类产卵的结果,由此提出,生命源于生命,没有先前的生命就不会有新的生命。
这被后人称作生源论假说。
雷迪的生源论假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服。
同时代的科学家列文·虎克等人,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了通过某种微生物进行繁殖的规律。
然而,就在这时,新的瓶颈产生了,显微镜制造技术达到了极限,没有办法观察到直径不足1/40000英寸的微小生命。
1845年,约翰·尼达姆对于雷迪的假说是否适用藻类微生物表示怀疑。
他设计一个实验:先把瓶子里的浸液煮沸,再用软木塞塞住瓶口并用树脂封好,然后加热整个容器,以杀死其中所有的细菌。
如果雷迪的假说正确,当浸液冷却下来之后,其中不会再出现新的微生物才对;但事实正好相反,经过一段时间,浸液中总会出现微生物。
尼达姆得出结论:微生物并不依赖于已存在的细菌,而是从浸泡的物质中产生。
2023-2024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高三语文2024.1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作物史”概念和框架由已故农史专家王思明教授提出。
新作物史脱胎于传统作物史,这是它们之间的天然联系。
由“作物史”而至“新作物史”,“新作物史”的研究又何以缘起?作物是被人类栽培而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作物史就是关于作物的历史,新作物史则涉及作物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
全球史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跨国视野、整体史观、互动观、跨学科研究方法等理念和跨文化、交互比较、大历史等研究视角,为新作物史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和方法借鉴。
作物景观理念则为书写作物史提供了一种多维度、探索性的新框架手段。
同时,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也催化了新作物史研究的兴起。
新作物史理念的提出受到作物景观概念的启发。
作物景观概念的英文是cropscape,由crop和scape组成,从landscape(地形、景观、风景)借鉴而来。
不过,作物景观并非地理学、生态学意义上静止的概念,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和考察人类与作物景观之间关系的动态系统或过程集合,主要内容包括作物景观的细节构成、表现特征、演变规律、人类活动对于作物景观的作用以及作物景观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
国际科学技术史学界现在对知识系统的流动性愈发感兴趣,重点是迁移以及由此产生的转变和侵占过程。
作物作为由人类促成的生命形式,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其物质性的具体细节——适应性、抗性,还有当作物以各种方式运动或引入某地时它们是如何影响传播、生长以及产生或丧失价值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物景观也可理解为作物文化集合,每一种作物都形成自己的景观史,如茶景观、小麦景观、棉花景观等。
新作物史何以成其“新”?传统作物史有三“重”:首先,传统作物史重内史,强调关注作物史自身的独立发展,关心作物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机制、逻辑和规律等问题,主张作物科学技术发展有其内在逻辑、规律,注重作物发展事实在历史进程中前后相继的联系,而并不看重社会经济因素对作物发展的影响。
广东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
广东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含答案)语言文字运用Ⅱ广东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塵尾、巾帕之物。
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塵尾来拂着。
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
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
"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接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风姐、驾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20.请指出文段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4分)21.文段第三段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其好处是什么(4分)22.文段善用动词表现人物,请从中选择两个动词简要分析。
(4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届高三摸底测试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打苍蝇是件技术活,①,人类只靠双手很难找到准头。
苍蝇乱飞,是应用了莱维飞行数学原理,这个原理使它们避免了被打中。
莱维飞行属于随机游走,它的轨迹不能被准确预测。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语文 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卡夫卡的文学可以称为“弱”的文学。
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几乎无一例外是弱者,逆来顺受,对于异化的现实毫无反抗能力。
而另外的一些作品可以称为“强”的文学,描写强者,他们反抗着,尽管他们的反抗包含着绝望。
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
他是现代荒原上的一名绝望而坚强的角斗士。
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作家用角斗、拳击、打球的习惯用语来谈论写作:“我开始写作时并没有大叫大嚷,可是我超过了屠格涅夫先生。
接着我严格训练自己,又超过了莫泊桑先生。
我和司汤达先生打了两回平局,我自己觉得在第二回里还是我占了上风。
可是谁也没法拖我到拳击场上去和托尔斯泰先生比个高低,除非是我疯了,或是我的水平还在不断提高。
”海明威喜爱看拳击、看角斗、打猎、钓鱼、喝酒,而他主要的拳击对象是语言。
然而海明威不仅是写字台旁的角斗士,他也是20世纪欧洲舞台上的一个出色的人生角斗士。
面对世界的荒诞与邪恶,他不像卡夫卡那样一味做出顺应性反应,也不似萨特早期作品那样厌恶生活。
他发现世界是由暴力与邪恶统治着,但却勇敢地生活。
绅士淑女们很难喜爱海明威的作品,这不仅因为他的文体——几乎斩伐了所有美丽动人的形容词,使语言简明得像不长树叶的枯枝,而且因为他描绘的世界过于冷酷,使神经不够坚强的人难以卒读。
好莱坞在制作根据海明威作品改编的影片时,总要加入大量的柔情蜜意,就像中国观众看到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哈里的爱情几乎成了主题,而小说中却只有十几个字;小说中象征死亡的豹尸、秃鹫、鬣狗都没有去着意表现;在小说结尾处已经停止呼吸的哈里,在电影里却睁着一双炯炯放光的眼睛坐了起来。
电影界公认,海明威的小说形式最接近电影,然而根据海明威作品改编的电影却离海明威甚远。
从电影上了解海明威是容易受骗的。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为而不争”的思想。
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可以追溯至《老子》。
《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
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
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
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
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往今来,为而不争的思想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
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弄虚作假,伤天害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民族道德素质下降。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
2023-2024学年中职语文高二上学期期末模考卷(高教版拓展模块)期末模拟卷(1)(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期末试卷单选题(12分)以下哪个选项是毛泽东创作《七律二首·送瘟神》的缘起?()A.国共第一次合作B.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C.秋收起义取得胜利D.新中国的建立《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一文中“干沙滩”有多种含义。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A.干旱多沙B.条件艰苦C.尚未开发的D.日渐富庶3.哪一个领域不是“探界者”钟杨所研究的领域?()。
A、植物学领域B、科普领域C、教育领域D、医疗领域4.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砖井工人为建设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身上具备众多优良品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不畏艰险 B、铁骨铮铮 C、大无畏精神 D、舍大家顾小家5.简单相信,傻傻坚守。
樊锦诗在坚守什么?()A、敦煌莫高窟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D、麦积山石窟6.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
其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真实性B、客观性C、形象性D、虚构性7.以下哪一首诗不是王安石的作品?()《泊船瓜洲》 B、《元日》 C、《桂枝香·金陵怀古》 D、《望庐山瀑布》8.怀古诗的结构特点不包含以下哪一个?()A、思古人B、临古地C、抒己志D、形式自由9.“唐宋八大家”不包括以下那个人?()A.苏轼B.王安石C.欧阳修D.柳永10.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A.《史记》B.《国语》C.《论语》D.《左传》11.《闪亮的坐标——铁人王进喜》的文章体裁是什么?()A.诗歌B.散文C.通讯D.解说词12.北宋词人柳永的创作风格属于哪一派别?()A.豪放派B.婉约派C.荷花淀派D.山药蛋派古诗词默写(8分)1.千村薜荔人遗失,()。
2.(),华佗无奈小虫何。
3.(),六亿神州尽舜尧。
4.《雨霖铃》中“(),(),()”写两情依依,难舍难分,客船却不断催促。
5.《雨霖铃》中描写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句子是:(),()。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XXX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XXX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XXX《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成心味的世界。
XXX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成心境的作品和普通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但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并且超出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科核心素养监测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积累运用(27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古人常借景抒情,以诗言志。
晨起早行,枳花明丽,温庭筠吟咏“(1)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商山早行》)”斜阳衰草,寒林空寂,刘长卿低叹“(2)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射。
(《长沙过贾谊宅》)”月色皎洁,白露已至,杜甫吟诵“(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月夜忆舍弟》)”千帆竞渡,枯木逢春,刘禹锡便以“(5)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吟咏出积极乐观的精神。
风起浪涌,李白又以“长风破浪会有时,(7)____________(《行路难》)”吟咏出远大抱负与强烈自信。
月圆月缺,苏轼又以“(8)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抒写豁达胸襟。
回望秦岭,云遮雾锁,韩愈便以“云横秦岭家何在?(10)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
洞庭湖气象万千,范仲淹便以“(11)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岳阳楼记》)”表达了不受外境好坏影响的豁达胸襟。
2.古人写诗,常会用典,以取得言简意丰的效果。
请鉴赏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用典效果。
湖南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逃狱专家①传统上将庄子和老子并举,称为“老庄”。
然而庄子和老子在思想的根基、关怀的方向以及表达的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并称“老庄”,容易让我们理所当然以为“老”在“庄”前,视“庄”为“老”的延伸、开展,因而忽略了他们之间明显的巨大差异。
庄子所描述、所展现的,是一种不折不扣“连续性的世界观”,以这种非主流的世界观来看待、评断他所处的战国乱世。
相对地,老子仍然是站在周文化“不连续的世界观”中,关心、留意如何处理人间关系,如何运用一种逆反的逻辑,在此世人间找到更好的安排。
②虽然都谈“道”,都以“道”来统称整全的、神秘的原理原则,虽然都强调自然,主张人依循自然而生,但庄子的态度,是人要以自然为广大的空间,摆脱人世狭小范围的拘执,找到徜游自然、依道而行的方式,老子关心的却是将自然的道理运用在人世上,来处理人间关系,因而可以在人世上获得更安稳、更有权力、更有把握的人世生活。
③庄子从一开始就否定了人世的绝对性、独特性,他采取了清楚的“连续性的世界观”,习惯于将现实人间事务放置到一个广大的、“连续性的”架构中,像是从外太空看地球,还原地球为宇宙天体间的一颗水蓝星球,与其他无数众星并置,因而得到一种开阔的新感受、新智慧。
④庄子来自一个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而殷商遗民又靠近仍然相信山鬼、水鬼、人神杂处的南方楚文化地区,所以他用“连续性的世界观”对周文化提出了根本的质疑。
⑤你们认为这些人世间的问题那么重要、那么困扰、那么痛苦,然而我所看到的世界,比你们看到、你们理解的大得多、复杂得多、丰富得多,我怎么可能认同你们的感受,关进你们那个狭窄的牢笼里来感受、来思考呢?一群蚂蚁为了自己的蚁窝而慌张忙碌,难道我应该认同蚂蚁因而同样地慌张忙碌吗?我不是蚂蚁,我看到的、我理解的,比蚂蚁大几百倍,几千倍,要如何把自己缩进蚂蚁的眼光、蚂蚁的计较中呢?⑥正因为源自那样的“连续性的世界观”,庄子的质疑、批判,也就不采取抽象说理的形式。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状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缘由不全。
七,说法确定。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状况说成确定的状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3.非选择题必需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运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需保证答题卡的整齐。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的实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依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终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D项,无中生有。“实现灵魂与精神上的自由”错。原文第一段“人不仅凭借劳动满意最基本的生存须要,实现社会财宝的创建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中只提到了“自由本质”,但是“自由本质”并不能指代“灵魂自由和精神自由”。全文并未提到“灵魂与精神上的自由”。
因此,劳动须要技艺。亚里士多德说,“技艺”就是劳动或制作这类活动的美德。一旦某人作为劳动者而起先行动,他就必需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好的劳动”,即技艺精堪的劳动。而且,也只有当他真正展示出超群、精湛的技艺,使得劳动富有成效,他才能配称为卓越或优秀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当然须要仔细地钻研、反复地练习,探究有效的途径,培育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