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试题命制规范技术要求及中考试题个案解析-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课件]历史全国卷命题特点与答题技巧PPT
三、历史应试策略与答题技巧
【2015年甲卷27题】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
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评价】该题为“原因 - 结果型”选择题,试题通过朱棣 迁都北京这一措施,考查迁都对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同 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历史作用的思路和方法。试题从一个新的 角度入手,折射政治举措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考查立意独 特,设计巧妙。
特别是历史卷,提高阅读理解材料的速度问题非常重要和迫切。
审题过程首先是快速阅读理解材料的过程。需要加强阅读 速度和理解力的训练。读题时要注意阅读速度并随笔标出重点
和关键点,快速而充分提炼出有效信息。
三、历史应试策略与答题技巧
★ 高考试卷审题、答卷时间分析
中文正常阅读速度为500字符/分钟,审题时间则按正常阅
三、历史应试策略与答题技巧
(2)题目类型
大综合题, 25分,通常为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其特点 是围绕 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 ,由 2-3 段材料和 2-3个问题组成, 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个别问题 只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开放性题,12分,从2012年开始设置,这是一种没有固 定形式、不断变化的题型,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意见,
3. 充分利用高考真题
由于中学老师编制试题或筛选试题的水平与高考命题水平
存在着很大差距,以致平时复习中的习题训练和模拟考试很难
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事与愿违。而高考命题在一个题眼上“扎
堆儿”出题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此运用近年高考试题进行复习和训练,是最为有效和可 行的方法。
2024年安徽中考历史命题解读PPT全文
《1963—1972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学技术力量,
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下列属于
这一“规划”时期的科技成就有(Βιβλιοθήκη )A.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
B.“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C.神舟五号飞船顺利着陆
D.“辽宁舰”交接入列
核心素养点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发展。20 世纪六 七十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 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两弹一星”是这一时期最 突出的成就。“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国家的核垄断, 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大提高了我 国的国际地位。这属于“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要求。
(二)2019—2023 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考点分布研析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2021 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中,中国史考 点占全卷 48 分,世界史考点则占全卷 22 分。2022 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 题中,中国史考点占全卷 46 分,世界史考点则占全卷 24 分。2023 年安 徽省中考历史试题中,中国史考点占全卷 46 分,世界史考点则占全卷 20 分,另有 4 分为综合运用。通过对比近三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考点分值分 布可知,今年中考延续了重点考查中国史的命题思路,中国史的所占卷 面分值比较稳定。不过,仔细分析历史六大模块知识点所占分值,可以 发现今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的考查侧重点是有调整的。以 2022 年安徽中考
(四)历史解释 基本内涵: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 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以历史叙述、历史评价、历史理解、因果 关系等形式呈现。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 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 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 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从高考视角看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与评价课件
从高考视角看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 与评价
目录
• 中考历史试题概述 •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 • 中考历史试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对比分析 • 中考历史试题的评价标准 • 中考历史试题的改进建议
01
中考历史试题概述
中考历史试题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考历史试题是用于评估初中生 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考试题目 。
引导教学方向
中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 和内容可以引导学校和教 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相关 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中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
强调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增加开放性题目
中考历史试题将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理解和运用,而非单纯的记忆。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考历史试题 可能会增加开放性题目的比例,让学生有 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
难度控制
评价试题的难度是否适中,是否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以及是否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
05
中考历史试题的改进建议
增加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总结词
中考历史试题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确保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有 扎实的基础。
详细描述
在命制试题时,应注重对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基础知识的考查,避 免过于偏难怪题。同时,可以通过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来检验学生对基 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合时事热点
跨学科综合考查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中考历史 试题可能会结合时事热点,考查学生运用 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考历史试题 可能会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综合考查, 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02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原则
准确性
目录
• 中考历史试题概述 •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 • 中考历史试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对比分析 • 中考历史试题的评价标准 • 中考历史试题的改进建议
01
中考历史试题概述
中考历史试题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考历史试题是用于评估初中生 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考试题目 。
引导教学方向
中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 和内容可以引导学校和教 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相关 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中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
强调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增加开放性题目
中考历史试题将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理解和运用,而非单纯的记忆。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考历史试题 可能会增加开放性题目的比例,让学生有 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
难度控制
评价试题的难度是否适中,是否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以及是否有利于选拔优秀学生。
05
中考历史试题的改进建议
增加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总结词
中考历史试题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确保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有 扎实的基础。
详细描述
在命制试题时,应注重对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基础知识的考查,避 免过于偏难怪题。同时,可以通过设置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来检验学生对基 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合时事热点
跨学科综合考查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中考历史 试题可能会结合时事热点,考查学生运用 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考历史试题 可能会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综合考查, 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02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原则
准确性
中考历史试卷答题规范PPT文档共19页
谢谢!
中考历史试卷答题规范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初中历史阶段性试题的命制与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策略PPT优秀课件
2.教学要粗线条、细勾勒。
3.加强对教材非正文资料的挖掘与利用。
四.学业水平考试下的备考策略
4.加强对学生做题能力、复习方法的训练与 指导。
(1)要求学生答题规范、条理。 (2)加强解题方法及思路的训练。
(3)训练学生常见题型的答案组织要规范。
四.学业水平考试下的备考策略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一、命题的基本思路
2006年:课改A、B卷
中考样题:清朝与美国反对国家分裂的斗争; 郑和与哥伦布比较;红色旅游;一战后和二 战后国际格局。(最省事的模拟题,搬用的 05年山东省中考题)
中考试题:齐鲁文化名人;两次国共合作的 积极作用和西安事变;《权利法案》与《人 权宣言》;中苏(毛泽东访苏)、中美关系 (尼克松访华)。
三、如何命制创新性试题?
2. 学会改编试题
例2:09年中考题选择题第17题
17.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召开,作为 东道主的你在向游客介绍我们美丽的泉城时, 首先要告诉他“济南”这一名称正式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明朝
三、如何命制创新性试题?
2. 学会改编试题 (2)学会组合题。
初中历史阶段性
试题的命制与历史学业 水平考试的备考策略
3.加强对教材非正文资料的挖掘与利用。
四.学业水平考试下的备考策略
4.加强对学生做题能力、复习方法的训练与 指导。
(1)要求学生答题规范、条理。 (2)加强解题方法及思路的训练。
(3)训练学生常见题型的答案组织要规范。
四.学业水平考试下的备考策略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一、命题的基本思路
2006年:课改A、B卷
中考样题:清朝与美国反对国家分裂的斗争; 郑和与哥伦布比较;红色旅游;一战后和二 战后国际格局。(最省事的模拟题,搬用的 05年山东省中考题)
中考试题:齐鲁文化名人;两次国共合作的 积极作用和西安事变;《权利法案》与《人 权宣言》;中苏(毛泽东访苏)、中美关系 (尼克松访华)。
三、如何命制创新性试题?
2. 学会改编试题
例2:09年中考题选择题第17题
17.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召开,作为 东道主的你在向游客介绍我们美丽的泉城时, 首先要告诉他“济南”这一名称正式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明朝
三、如何命制创新性试题?
2. 学会改编试题 (2)学会组合题。
初中历史阶段性
试题的命制与历史学业 水平考试的备考策略
(课件)一、中考试题的命制严格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
3.论从史出能力。
历史学习中,倡导“论从史出,史论结 合”的原则。
【例1】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 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 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 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例2】“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 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 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 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 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
【例7】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课程标准》
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例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
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课程标准》中【教学活动建议】
D.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例7】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 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 【例6】下列发明,其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 人类生活质量的是
• A.珍妮机
B.改良蒸汽机
• C.耐用电灯泡 D.坦克
《课程标准》
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 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中考历史试卷答题规范19页PPT
想取得理想成绩,除了必备的历史基础 知识外,答题的规范也十分重要的,就 此问题本人提以下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
一般规范
第一.学会正确调整考前情绪。进入考场后, 可以闭眼、做深呼吸,适当地做些心理暗示,为 自己加油鼓劲,或其它办法,避免过度紧张,影 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第二.合理分配时间。政治历史是同场考试,任 一科的时间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另一科成绩。 一般来说,政治用时要控制在55分钟内,历史控 制在45分钟内,留一定的时间来检查。
第三.政治历史不能交叉答题。应先做完一科再 做另一科,因为开卷,带进去的资料很多,交叉 答题可能会导致资料使用的混乱,浪费时间,也 会影响考试成绩。
第四.答题原则是由易到难,逐题往下看, 切忌先难后易。遇到不会做的试题,要暂时 放下,跳过去解答下面的试题,检查时再做。
第五.答案要写在密封线内。答案离密封线 应该留一定距离,防止被装订进去。
三、辨析改错题
辨析改错题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题 型,但很容易失分。从类型上看,一般 有两类: 一类是选择题型的辨析改错题,判 断句子正误,后改正。 另一类是短文型的辨析改错题,给 一段短文,找出短文中的几处错误然后 改正。
1. 选择题型的辨析改错题:
首先一定要判断正确,如判断失误,后面再 好的分析也是徒劳。并且一定要写明“×”、 “√”,不可遗漏。
其次,改正时不可改变句子的整体意思。如题 “巴黎和会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 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一题 有三个点巴黎和会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 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答 题时只能改巴黎和会为华盛顿会议,而不能改另 外两个。
2. 短文型的辨析改错题:
• 1.根据问题的要求回答,有写文字、字母符号的 ,有连线的。要看清。
。
一般规范
第一.学会正确调整考前情绪。进入考场后, 可以闭眼、做深呼吸,适当地做些心理暗示,为 自己加油鼓劲,或其它办法,避免过度紧张,影 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第二.合理分配时间。政治历史是同场考试,任 一科的时间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另一科成绩。 一般来说,政治用时要控制在55分钟内,历史控 制在45分钟内,留一定的时间来检查。
第三.政治历史不能交叉答题。应先做完一科再 做另一科,因为开卷,带进去的资料很多,交叉 答题可能会导致资料使用的混乱,浪费时间,也 会影响考试成绩。
第四.答题原则是由易到难,逐题往下看, 切忌先难后易。遇到不会做的试题,要暂时 放下,跳过去解答下面的试题,检查时再做。
第五.答案要写在密封线内。答案离密封线 应该留一定距离,防止被装订进去。
三、辨析改错题
辨析改错题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题 型,但很容易失分。从类型上看,一般 有两类: 一类是选择题型的辨析改错题,判 断句子正误,后改正。 另一类是短文型的辨析改错题,给 一段短文,找出短文中的几处错误然后 改正。
1. 选择题型的辨析改错题:
首先一定要判断正确,如判断失误,后面再 好的分析也是徒劳。并且一定要写明“×”、 “√”,不可遗漏。
其次,改正时不可改变句子的整体意思。如题 “巴黎和会签订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 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一题 有三个点巴黎和会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 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答 题时只能改巴黎和会为华盛顿会议,而不能改另 外两个。
2. 短文型的辨析改错题:
• 1.根据问题的要求回答,有写文字、字母符号的 ,有连线的。要看清。
高中历史命题技术与规范+课件--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示例二:普通人的历史瞬间
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在历史书写中,总是以英雄 人物、帝王将相为主角,往往忽略了对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经历的记录,而 这些照片恰恰记录了普通人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瞬间。
1929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大量失业的 工人,照片上的孩子们更是受害者。年幼的他们不得不举着牌子,为其失业 的父亲呼吁就业的机会。他们的声音尽管微弱,却被照片记录下来,深深地 震撼着我们,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大危机中普通人的命运,感受到了生命的 温度。
姓名 刘陵 法雄 刘平 童恢
任职地
事迹
安成(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 ,民皆还之。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
南郡(今属湖北)
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 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
图4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考生,每个人都用来之不易的考试迎接 自己新的命运——关于知识和希望的命运。对于每个生活中的个体来说,这 是个人一生中的关键一刻。对于历史而言,这是中国的关键一刻。
照片中的梅兰芳和考场中的考生,皆是历史中的人。照片让我们看到人 在历史中的真实状态,人也在永远的历史旅途中,此刻的“我”,终将是历 史中的“他”。
成人选,宋教仁主张全用革命党,不用旧官僚,但最后不得不妥协。临时政府各部总
长名单中,同盟会会员仅居陆军、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
1789年7月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国民自卫军总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将象征
法国王室的白色与巴黎民众武装的色彩(红色与蓝色)结合,创设三色徽章作为国民
历史中考命题技术PPT文档共41页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历史中考命题技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历史中考命题技术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