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7年高三二模试题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
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俄国画家列宾给托尔斯泰画了一幅耕作图。
它长久地吸引了我,让我想象那个杰出的老
人,想象他与土地须叟
..不可分离的关系。
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1),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接合)。
这对于他,并非完全是(故意/刻意)如此,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生命。
一个写作者必须投身于平凡琐碎
..的日常劳动,这是不可偏废的重要
工作。
而当时另一些写作者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将这种日常的劳作与写作绝然
..分开。
今天,我们只能在一些纤.弱和虚假的制作中越滑越远,最后不可救药。
一个人只有被淳.朴的劳动完全遮盖,完全融解
..的时候;只有在劳作的间隙,在喘息的时刻,仰望外部世界,那极大的陌生和惊讶阵阵袭来的时刻,(2),才有非凡的发现。
这种状态能够支持和(滋养/滋润)他饱满的诗情,给.予他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舍此,便没有任何大激动,人的激动。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间(jiān)须叟 B.纤(qiān)琐碎
C.淳(chún)绝然 D.给(gěi)融解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接合故意滋养B.结合刻意滋养
C.结合故意滋润D.接合刻意滋润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1)与孩子和农妇们,特别是庄园里的农民打成一片。
(2)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
B.(1)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
(2)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
C.(1)与孩子和农妇们,特别是庄园里的农民打成一片。
(2)才有深深的感悟,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
D.(1)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
(2)才有可能捕捉到什么,才有深深的感悟。
4.文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昆明是冯至一生中最怀念的地方。
在那里,以冯至为纽带的文化沙龙为风雨如晦
....的抗战年代点亮一盏明灯。
(2)此时的德国政局动荡,内阁如走马观花
....似的更换。
作为战败国,德国也根本无心争取参赛权。
(3)美学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不过也有一些名家能举重若轻
....,深入浅出,把高深的美学道理明明白白地介绍给普通读者。
(4)做人,既不能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自己,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5)有专家称,WI_FI电磁辐射值随距离变大递减,超过1米时辐射值微不足道
....。
但无线路由器最好也要放在卧室外,不用时关闭电源。
(6)宁波动物园,张某因翻墙落入虎口,无独有偶
....,最近西安野生动物园也发生了类似事件,一对父子遭老虎袭击。
A.(1)(3)(6)B.(1)(2)(4)C.(2)(4)(5)D.(3)(5)(6)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电影《摔跤吧,爸爸》指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和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给人启迪,催人上进,传递着十足的正能量。
B.截止14日10时30分,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已监测到被“永恒之蓝”勒索软件感染的IP地址数量近3.5万个之多。
C.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在文化部等多部门的努力下将联合推动“二十四节气”保护计划,建立“二十四节气”传习基础。
D.“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是中国首倡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君子的意义与德行楼宇烈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有研究表明,君子一词出现在儒家之前,或在孔子之前,春秋之前。
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个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个民族的表率,要引导社会,引导民众,通过教育来化导民众。
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
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
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
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
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学养、德行的分别,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君子要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对君子要求很多,有一个字的要求,有两个字的要求,有三个字的要求,有四个字的要求等等。
一个字的要求就是“孝”。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生命观是有密切关系的,生命是父母所生,子女就要孝顺敬重父母,这是相互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关系,孝不是强制的、强迫的。
两个字的品德是:诚敬。
诚者勿自欺,勿妄为,不要自己去欺骗自己,不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敬是不怠慢,不放荡,我们要敬畏别人,也要敬畏自己,同时也要敬畏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事业。
三个字是智、仁、勇。
《中庸》对此做了非常深刻的诠释:“好学近乎知”,作为一个君子就要好学,不断地学,学无止境,不断上进。
仁,也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爱人”。
“力行近乎仁”,要去做,踏踏实实地去做才是“仁”。
至于勇,知耻而后勇,懂得羞耻的人才能勇,真正有勇气的人是能够发现自己错误就去改正的。
四个字是礼、义、廉、耻。
一个君子最基本的应该是守礼,敬人。
守礼,就是做自己身份该做的事,这个身份不是指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人在社会家庭中间的身份。
儒家讲的“五伦”是“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都是自然的关系。
守礼,就是按照身份做该做的事情,就是尽伦尽责。
“义”,就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是人特有的。
“义者,宜也”;“义者,人路也”,人应该走人的路,不要去走禽兽的路。
“廉”,正直、清廉,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耻”,“羞耻”。
我们通过“礼”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有一种羞耻心,使他的行为能够非常方正。
《论语》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也就是用政治、政教的方法告诉大家,一定要守住一个底线,要走正路,用法律去规范大家走正路。
关于君子品德的养成,环境非常重要,但决定因素还在人自己身上。
中国文化始终是反求诸己的,君子主要是靠自己,通过自我的不断提升,不埋怨环境,不随波逐流,能够“笃志而体”,有坚定的意志,而又去身体力行,这才是君子。
(选自《新华文摘》2017.7)6.下列关于“君子”的相关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君子”在儒家之前,或在孔子之前,春秋之前,指的是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
B.像样的“君子”才是社会的管理者,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是一个民族的表率。
C.“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主要是相对于小人、野人而言,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
D.孔子之后,“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完全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养、德行等方面。
7.下列有关“君子的德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百善孝为先,作为君子,要讲求“孝”。
孝不是强制的,是自然的,这是由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决定的。
B.作为君子,要强调“诚敬”。
诚者勿自欺,勿妄为;敬者不怠慢,不放荡,敬畏人事,敬畏事业。
C.对君子三个字的要求,即“智、仁、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而后勇。
D.“礼义廉耻”四字,强调君子要守礼,敬人;要做“人之为人”该做的事情;要正直,清廉;要有一颗廉耻心。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孔子主要从道德层面给“君子”做出规定,这一认识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
B.守礼,就是按照人在社会家庭中的身份做该做的事情,在父子、夫妇、长幼、君臣这些自然的关系中,尽伦尽责。
C.文章引用《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意在说明通过礼的教育、用法律去规范大家走正路,使人行为方正。
D.养成君子的品德,环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反求诸己,不抱怨,不盲从,“笃志而体”,方为“君子”。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船山记王夫之
船山,山之岑有石如船,顽石也,而以之名。
其冈童.,其溪渴,其靳有之木不给于荣,其草癯靡纷披而恒若凋,其田纵横相错而陇首不立,其沼凝浊以停而屡竭其濒,其前交蔽以絯送远之目,其右迤于.平芜而不足以幽,其良禽过而不栖,其内趾之狞者与人肩摩而不忌.,其农习视其堘埒(1)之坍谬而不修,其俗旷百世而不知琴书之号。
然而予之历.溪山者十百,其足以栖神怡虑者往往不乏,顾于此阅寒暑者十有七,而将毕命焉,因曰,此吾山也。
古之所就,而不能概之于今;人之所欲,而不能信之于独。
居今之日,抱独之情,奚为而不可也?古之人,其游也有选,其居也有选。
古之所就,夫亦人之所欲也。
是故翔视乎.方州,而尤佳者出;而跼(2)天之倾,蹐地之坼,扶寸之土不能信为吾有,则虽欲选之而不得。
蠲其不欢,迎其不棘,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仰而无憾者则俯而无愁,是宜得林峦之美荫以旌之;而一坏之土,不足以荣吾所生;五石之炼,不足以崇吾所事。
栫以丛棘,履以繁霜,犹溢吾分.也,则虽欲选之而不忍。
赏心有侣,咏志有知,望道而有与谋,怀贞而有与辅,相遥感者,必其可以步影沿
流,长歌互答者也;而茕茕者如斯矣,营营者如彼矣,春之晨,秋之夕,以户牖为丸泥而自封也,则虽欲选之而奚以为.?
夫如是,船山者即吾山也。
奚爲而不可也?无可名之于四远,无可名之于末世,偶然谓之,歘然忘之,老且.死,而船山者仍还其顽石。
严光之濑,司空围之谷,林逋之湖山,天与之清美之风日,地与之丰洁之林泉,非吾可者,吾不得而似也。
吾终于此而已矣。
辛未深秋记。
(选自《清文选》,有删改)【注】(1)堘埒(chéng liè):田埂。
(2)跼(jú):弯曲腰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冈童.,其溪渴童:光秃
B.其内趾之狞者与人肩摩而不忌.忌:禁忌
C.然而予之历.溪山者十百。
历:经历
D.犹溢吾分.也分:本分
10.下列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右迤于.平芜而不足以幽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B.是故翔视乎.方州相与枕藉乎.舟中
C.则虽欲选之而奚以为.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D.老且.死,而船山者仍还其顽石若属皆且.为所虏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B.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C.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D.江山之韶令与愉恬之志相若/则相得而固/为棘人/地不足以括其不欢之隐/则虽欲选之而不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船山由山崖上一块顽石命名,这里地方偏僻,自然环境荒凉,乡风民俗质朴。
B.作者认为古人喜爱的,不一定是今人喜爱的;一般人想得到的,不一定适用于个别人。
C.对天地没有遗憾、哀愁的人,应该获得优美的山林居住作为表彰,作者也希望在这样的地方居住。
D.作者以山自喻,以山自励,独看重穷乡僻壤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和终老之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顾于此阅寒暑者十有七,而将毕命焉,因曰,此吾山也。
(5分)
(2)天与之清美之风日,地与之丰洁之林泉,非吾可者,吾不得而似也。
(5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
送安西将张籍
万里海西路,茫茫边草秋。
计程沙塞口,望伴驿峰头。
雪暗非时宿,沙深独去愁。
塞乡人易老,莫住近蕃州。
(1)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4分)
(2)本诗后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对“安西将”的关切之情的?(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还可以补救,此句出自《论语》的“,”。
(2)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诗中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的句子:“,”。
(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荷花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分)
广义而言的时尚,(1),近似于《礼记》中所言的民风民俗,或者柏拉图笔下的时代风气。
就此而言,当然代有时尚。
而今日所谓时尚,意蕴则颇为狭窄,更多指衣饰、形容等诉诸外表的个性体现及其所形成的某种潮流。
(2),但都有一种特定的指向:时尚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体现,时尚意味着更现代。
17.下面是一段介绍“可燃冰”的材料,请概括“可燃冰”这一新型能源的特点,不超过15个字。
(4分)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可燃冰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其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
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以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避免了最让人头疼的污染问题。
截至目前,全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发现的可燃冰矿点已超过200处,据测算,仅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就有700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量总数的二分之一。
研究表明由自然或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温压变化,均可使“可燃冰”分解,造成环境灾害,开采时必须保证井底稳定,使甲烷不泄漏,同时还要攻克与泥沙分离等技术难题。
18.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我国成年人阅读情况的调查。
请仔细阅读,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1)由此表得出结论:。
(不超过35字)
(2)针对结论提出建议:。
(不超过25字)
六、(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帽子安勇
早晨,送完女儿回到家里,她忽然觉得很不安。
本来在十字路口,按她的意思还想往前送一段路,穿过那两条马路后再返回,可女儿刚好看见一个同学,就急三火四地摆摆手,和她说了声再见。
等她再想说什么时,女儿已经拉着同学的手跑远了,留给她的只是一个小小的背影。
丈夫还在床上睡着,几个房间里都流动着睡眠的味道。
她用鼻子嗅了嗅,从空气里就闻到了属于女儿的味道。
回忆起来,女儿的气味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生了些微妙的变化,从开始时淡淡的奶香,变成了如今活泼的青春气息。
女儿呢,也从咿呀学语的婴儿,成了一名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
想一想,这些仿佛都是一眨眼间的事情。
她坐在沙发上发了一会儿呆,到底还是忍不住,走进大房间里,推醒了丈夫。
丈夫揉着眼睛,嘟嘟囔囔地问出了啥大事,是天塌下来了,还是地陷下去了。
她没有马上回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后,才淡淡地说一句,我有点儿后悔,刚才不应该让孩子戴帽子。
丈
夫听了她的话,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伸出手摸她的额头,你没发烧吧,怎么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的说起了胡话。
她打开丈夫的手,撇撇嘴,你才发烧呢,我说的是正经事。
丈夫就不再理她,翻身下床,躲进了厕所里。
她走到厕所门边,还想再说点什么时,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她有点隐隐的担忧,自己会不会一语成谶?
在办公室里,整个上午,她的心里一直慌慌的,手上的工作也干得丢三落四,顾头不顾尾。
眼前始终晃动着女儿戴着帽子的形象。
她看见女儿背着书包、戴着帽子走在去学校的路上,眉飞色舞地和同学谈论着昨晚的综艺节目。
两个孩子还因为喜欢的对象不同,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
然后,她就看见女儿准备要过马路……想到这里,她就赶忙闭上眼睛,再也不敢想下去。
到中午的时候,她的心更加慌乱起来。
她和丈夫午休的时间都不长,女儿也不回家吃饭。
每次早晨送女儿时,在路上她都会叮嘱几遍,中午别忘了给妈妈打个电话。
她看看表,女儿放学的时间已经到了,但手机却静悄悄的,毫无反应。
单位里的一个同事喊她去吃午饭,她嘴上答应一声,脚下却没动,还坐在办公桌前呆呆地看着手机出神。
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屋子里很静,她甚至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女儿下午上课的时间已经过了,但手机始终也没响起来。
她突然想立刻就去女儿的学校看一看。
就在她打算出门时,领导交给她一份报表,让她一定要在下班之前赶出来。
她的业务水平在单位里是很棒的,如果在往常,这件事情她一个小时就能轻松地做好。
但今天却不行,她发现自己每统计一次,得出的数字都不一样,最后,那些数字像一只只小虫子似的从纸上飞起来,让她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她想抓住任何一只,都很难。
当终于把报表做好,交给领导时,她看见时钟马上就要指向女儿放学的时间了。
她又一次看见女儿戴着帽子,心不在焉地从校门口走出来,一边挥手和同学说再见,一边穿过马路……她说声我得走了,去接女儿,就急匆匆地跑下办公楼,拦了辆出租车,向女儿的学校而去。
女儿看见她从出租车里走出来时,表现得很惊讶,上上下下地看了她一遍。
她也同样上上下下地看了女儿一遍。
女儿说,今天这是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打车来接我?她的脸突然板起来,狠狠地说,中午为什么不给妈妈打电话?她的声音很大,旁边的几个家长和学生都扭过头来看。
女儿觉得很委屈,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围着眼圈儿转。
人家忘了嘛,也不是故意的,再说,也不是第一次忘。
她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搂着女儿的肩膀说,好了,下次别再忘就行了。
第二天早晨,她找出另一顶帽子,把昨天女儿戴的那顶帽子扔在了衣柜的角落里。
女儿戴上帽子时有些不解,问她干吗换来换去的。
她端详了女儿一会儿,淡淡地说,昨天那顶帽子,帽檐太长了,挡眼睛。
19.阅读文章,概括出这一天“她”在接女儿之前的心理变化。
(4分)
20.请简要分析“帽子”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4分)
21.作品是怎样叙述“她”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2.请先分析小说中的丈夫和女儿是如何对待“她”这些做法的,然后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她”
的看法。
(6分)
七、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联想、思考或感悟,按要求作文。
(60分)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跌倒了就肆意哭泣,父母说要学会坚强。
后来,我们学着在夜里独自舔伤口,幻想着明天就能长大,以为长大了,我们就不再脆弱。
经历过风风雨雨,才明白长大就是一个接纳脆肉的过程,生活本身就很脆肉。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
参考答案
一、1.C(A须臾BxiānDjǐ溶解)
2.B(“接合”意思是连接使和在一起,如段落之间接合得十分巧妙;“结合”意思是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并非合在一起,有时还带有抽象意义。
“故意”,存心;有意识地,明知不应或不必这样做而这样做,多贬义。
“刻意”,用上全部心思;古时为克制意志、潜心致志;用尽心思,多褒义。
滋润:1.含水分多,不干燥。
2.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3.方言中的“舒服”。
滋养:1.供给养分。
2.养分,养料。
3.D
4.A风雨如晦,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走马观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可改为“走马灯”。
举重若轻,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的自卑心理,自轻自贱。
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
多用于贬义,重复,删去“自己”。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可改为“微乎其微”。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5.D(A动宾不搭,“提供模式”。
B项,近、之多矛盾,不合逻辑。
C项,缺主语,去掉“在的努力下”)
二、6.C(A以偏概全,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
B混淆未然和已然,“我
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个像样的君子。
D绝对化倾向,“完全转变”与原文不符,此外,“‘君子’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志”,原文第二行,“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也可以证明)
7.A(“这是由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决定的”不符合原文,原文“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生命观是有密切关系的”)
8.B(“父子、夫妇、长幼、君臣”与原文不符,“君臣”指社会地位,不是人在社会家庭中间的身份)
三、9.B顾忌
10.A到/跟,和B介词,在C.语气助词D。
副词,将要
11.C
12.C(“作者也希望在这样的地方居住”错)
13.(1)顾:只是。
有:通“又”。
毕,结束。
焉:于之。
因,于是。
(每点1分)
(2)与,给;之,他们;之,的;可,认可、认同;似,像(他们)。
(每点1分)
四、14.(1)首联描写了此朝一别,安西将奔赴海西会经历的场景,路途漫漫、秋草茫茫。
(1分)渲染了苍茫悲凉的气氛(1分),照应题目,紧扣“安西”二字,想象边塞之境,(1分)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1分)
15.(1)颈联,联想与想象,设想他一路西行的艰难场景,停歇处尽是沙漠中的要塞或山峰。
大雪、深沙阻挡行程,更加重了旅途中的孤独愁苦。
(2分)(2)尾联,直抒胸臆,叮嘱他居所不要离边塞太近,苦寒的环境和艰难的生活会让人沧桑变老。
(2分)15.(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五、16.(1)是每个时代皆有的风潮(2)潮流虽然千变万化
17.热能高,污染小,储量大,难开采
18.(1)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数字化阅读,阅读纸质图书依然是主流阅读倾向。
31字(2)提高纸质图书的质量,增加数字化图书的数量。
24字
六、19.(1)送完女儿回到家的不安和担忧。
(2)上午在办公室里的慌乱。
(3)想立刻去
学校看看女儿的迫切。
(4)完成领导交代的工作时的烦躁。
(5)打车去学校时的急切。
(答出4点即可,1点1分)
20.(1)帽子是表达母爱的情感载体,暗示主旨。
(2)帽子是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3)烘托了“她”这个对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人物形象。
(4)制造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点1分)
21.(1)运用第三人称(或上帝视角),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便于多角度塑造人物,表达感情。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3)以“帽子”
为线索,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集中紧凑。
(答出2点即可,1点2分)
22.丈夫认为她有毛病,不愿理她;女儿则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她是小题大做。
(2分)一种观点是,这个母亲对女儿的做法属于典型的过度关注,对女儿对自己对丈夫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另一种观点是,母亲对女儿的付出已经关注到了每一个细节,在这种爱的呵护下女儿一定能健康幸福地成长。
(言之成理即可,4分)
【参考译文】
船山,山崖上有大石如船,是一块顽劣的石头,可是山就以它来命名了。
船山的山冈光秃秃的,溪水干涸;它稀有的一些树木长得也不茂盛,山上的草干瘦散乱到总是要凋谢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