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2009年秋季以来干旱成因及防御对策

合集下载

干旱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干旱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干旱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一、温带沙漠形成的原因1.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2.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二、热带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1.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详情查看荒漠化问题成因和措施)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2.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西南季风不易到达,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3.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三、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四、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五、东北无春旱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六、华北地区缺水问题1.产生原因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更多详细内容见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治理措施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⑧海水淡化等。

七、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八、我国干旱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1.降水方面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

在我国季风气候(详情查看不同自然带气候成因)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

解决干旱问题的措施

解决干旱问题的措施

解决干旱问题的措施
近年来,干旱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环境灾害,它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洪水、土壤流失、破坏森林等,形成了许多不利的生态环境,从而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解决干旱问题的措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政府制定的法律政策、科学技术推广和社会经济改革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更加有效的法律政策以解决干旱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法规,禁止破坏大自然,以及对有污染等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戒,这些政策和法律规定是关键性的手段来解决干旱问题。

其次,科学技术推广也是解决干旱问题的关键,各地可以利用地形、地理条件和地质特征等信息来开发水源,利用水源开发技术,采取有效的灌溉降雨等技术来改善干旱土地的水分状况,为干旱地区灌溉开发水源,从而减少干旱的发生。

最后,社会经济改革是解决干旱问题的另一重要措施。

政府可以实施农村资源公平分配和补偿政策,提升农民的素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违法行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期解决干旱问题。

同时,可以通过财政、税收、技术、金融等政策手段,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这样可以有效地限制干旱地区贫困人口的增长,减少受干旱影响的贫困人口。

综上所述,解决干旱问题的措施不仅要从政府制定的法律政策入手,还要推广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改革,以期解决干旱的问题。

只有
用全面的政策和技术,才能有效应对干旱问题,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和谐、可持续的未来。

造成干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造成干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

造成干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

今年入夏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甘肃定西市农作物因旱受灾391.02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2830.1万元。

从历史气象资料分析,定西市年内连续发生春旱、初夏旱和伏旱的年份以前只出现过6年。

那么造成干旱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些呢?干旱的原因是什么从自然因素来说,干旱的发生主要与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

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二是森林植被被人类破坏,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加上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

三是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体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

四是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导致水资源短缺。

怎样预防干旱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2、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4、多管齐下,防治水土流失;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防治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1、多植树,多种草。

2、沙地不种植农作物,用来种草和树以防止土地沙化。

3、防止土壤板结。

4、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无机肥,尤其是含磷一类的化肥。

含磷化肥由雨水进入河流使水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5、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农作物,这样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今年春天的高温少雨天气,更是加剧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

其中云南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旱情,旱情还在持续,我们的同胞还在受苦,对于我们来说,关注灾情的同时,还应主动去了解它的原因。

对此次大旱,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其的反思。

一、自然原因1、极地涡旋出现反常去年开始,极地涡旋就出现明显异常,北极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冷空气主体位置偏南,造成北极极地偏暖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异常偏冷。

特别是12月以后,这种异常特征更加明显,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北极冷空气大范围持续向南侵袭,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被大范围的冷空气笼罩。

由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地向南扩散,并长时间滞留在我国偏东大部份地区上空,导致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能正常循环进入中国西南,因此,云贵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严重干旱。

2、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此外,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

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3、“世界屋脊”的影响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则认为,四川省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积雪少,高原热力因素好,影响省内出现干旱。

旱灾的防治措施

旱灾的防治措施

旱灾的防治措施
L深耕:深耕是常用的灌溉方法,它可以增加农田土壤的吸收和贮存能力,在干旱灾害发生时,存储在土壤中的水资源能发挥它的调节作用,在减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有效地减少土壤流失,减少生物因土壤流失而受到破坏,通过封山育林、造林、治理植被等措施,还可以有效地调节地表径流,缓解干旱灾害。

3.集灌:利用河流、水库和人工灌溉等方式,将水从多处集中引入农田,增加土壤的湿润程度,有效地减轻干旱灾害。

4.节水技术:节水技术是解决干旱灾害的有效措施,它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有效地节约农业用水,减少水的浪费,从而有效地缓解干旱灾害。

5.开垦荒漠:通过开垦荒漠,可以发展农业种植业,利用多年积蓄的地下水,改善气候,缓解干旱灾害。

6.应急物资储备:在干旱灾害发生前,应充分储备物资,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如粮食、采收工具和救灾物资等,以及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 及时帮助灾害重灾区。

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

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
HUANG n hu 。LI Yo g,W ANG n,a d W ANG i Ro g i U n Li n Le
C ne o nonS s m sac C iee a e f S i cs ejn 0 1 0 e tr rMo so y t Reerh, hn sAcd my o ce e ,B iig 1 0 9 f e n
4 43 — 4 . 57
20 0 9年 秋至 2 1 0 0年春 我 国 西 南 地 区 严 重 干 旱 的 成 因分 析
黄荣辉 刘永 王林 王磊
中国科学 院大气 物理研究 所季 风系统研究 中心 , 北京 10 9 0 10
摘要Leabharlann 我 国西南地 区从 2 0 0 9年秋季到 2 1 0 0年春季发生 了严重干旱 , 这次干旱无论持续 时间和发 生区域或降水
第3 6卷 第 3 期
2 1 年 5月 02




Vo . 6 No 3 13 .
M a 2 2 y 01
Chn s o r a f mo p ei ce cs i ee J u n 1o At s h rcS in e
黄荣 辉 , 永 , 刘 王林 , 等.2 1 .2 0 年秋 至 2 1 年 春我 国西南 地 区严 重 干旱 的成因分 析 E] 大气 科学 , 6 3 : 4 — 5 , o: 0 02 09 00 J. 3 () 4 3 4 7 di . 1
减少程度都是近 5 0年来所罕见 的,因而本文利用 E A-0 分析资 料和海温 资料从热 带西太平 洋和热 带 印度洋 R 4再 热力异常对热带西太平洋 和南 亚上空大 气环 流 的影 响来 分析 了这 次西 南地 区干 旱发 生的成 因 。分析 结果 表 明: 从 2 0 年秋 到 2 1 09 0 0年春季 ,热带西太平洋和热带 印度洋处 于升温状态 ,它使 得热带西太平洋上空产 生反气旋 异

西南干旱原因及解决措施

西南干旱原因及解决措施

西南干旱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
自然原因:①当西南季风来得晚,去得早,或者风力较小时,我国西南各省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灾,今年尤为严重。

②我国西南地区以流水侵蚀的喀斯特地貌为主,降雨之后,在地表无法积水,积水会很快渗入地下流走。

③在地形封闭的局部河谷地段,水分受干热影响而过渡损耗,这里的森林植被难以恢复,缺水使大面积的土地荒芜,河谷坡面的表土大面积丧失,露出大片裸土和裸岩地。

这样就形成了干热河谷,这往往会伴随着一种自然现象——焚风。

一旦有焚风过境,气候将变得炎热而干燥,强大的焚风亦可造成干旱。

④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南海、中南半岛到西印度洋的对流活动受到抑制,不利于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以及云南地区的暖湿气团活动,导致降水偏少。


人为原因:1、森林植被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水雾蒸发量不足,因而严重影响降水,
这是形成干旱的根本原因;2、已有的水利设施在前几十年的开发中被严重破坏,这些年基本没新建、也很少维修,库容量由于淤积在急剧减少,形成涝时,分洪量不行,旱时,储水量不足,这是大面积干旱来了束手无策,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

防治措施:1、尽可能的情况下增加人工降雨,遏制旱情恶化;2、暂时性跨区域调水等,已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
长远措施:1、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保土蓄水;2、新建或修葺储水工程,调节降雨量季节性分配不均问题;3,修造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问题;4、提高人民节水意识,在干旱年代或季节期间尽可能地减少用水量。

等等。

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

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

高中地理干旱成因及措施
高中地理中干旱成因主要是由于降水不足和蒸发量大,导致河流、湖
泊等水源减少甚至干涸。

而应对干旱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形成原因。

主要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大、人为因素导致,如过度抽取
地下水、砍伐森林等,造成地表贮水能力下降。

措施。

1. 生物措施: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比如在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建立一些
小型的水库或人工湖泊,存储一定的雨水,同时开辟植被繁茂、水源
涵养齐全的天然草地,提升生态环境,保证雨季的降水可以顺利进入
水库,延长雨水渗入地下的时间,储存的水分不至于因为雨过地皮湿
而浪费掉。

在春旱严重的季节里从水库提取一定比例的库水喷洒周围
土地以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减缓蒸发量的方式效果显著。

还可以建设
雨水收集系统,增加可用水源。

2. 农业节水措施:发展耐旱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同时采取轮作休耕的方式,减少耕地破坏和资源浪费。

3. 工业节水措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

4. 生态治理:保护和恢复植被,防止土地荒漠化,通过植树造林等方
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以上措施都可以有效地应对干旱问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措施来缓解干旱问题。

干旱灾害防范措施

干旱灾害防范措施

干旱灾害防范措施干旱是指地区长时间缺乏降水,导致土壤水分严重不足的自然灾害。

干旱灾害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为了减轻干旱灾害带来的损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应对干旱。

一、提升灌溉水利设施效率灌溉是解决农田水分供给的重要手段,提升灌溉水利设施效率是防范干旱灾害的关键一环。

首先,应合理规划灌溉系统,确保覆盖面积广、分布均匀。

其次,加强管理,采用现代化技术监控灌溉用水量,避免浪费。

此外,还可以推广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分损失。

二、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合理利用雨水可以缓解干旱灾害的影响。

首先,可以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农田灌溉、生活用水等。

其次,推广建设集雨区,提高雨水的收集效率。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采用雨水花园、雨水湖等方式来收集利用雨水资源。

三、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农业用水是干旱地区的重要用水领域,因此,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对于防范干旱灾害至关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例如,加强土地改良,改进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

其次,可采用节水农艺措施,如合理施肥、科学排水、间断灌溉等,减少农业用水量。

四、加强水资源调控和保护水资源是干旱地区最宝贵的资源,加强水资源调控和保护是有效应对干旱灾害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并执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其次,要推广水资源保护意识,倡导节水理念,减少浪费。

此外,还应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五、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是防范干旱灾害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强对干旱监测预警、干旱节水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干旱的成因和发展规律,提前预警干旱灾害的发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开发节水灌溉设备、干旱耐旱作物品种等,提高抗旱能力。

综上所述,干旱灾害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干旱灾害,需要提升灌溉水利设施效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加强水资源调控和保护,以及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干旱区草地生态恢复与荒漠化治理

干旱区草地生态恢复与荒漠化治理

干旱区草地生态恢复与荒漠化治理干旱区草地生态恢复与荒漠化治理干旱区是指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这种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土地易于退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在干旱区,草地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是草食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也是维持地表水循环和土壤保持的关键因素。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干旱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退化,导致草原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草原荒漠化是指草原退化为沙漠或半沙漠的过程,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采伐、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草地退化和土地沙漠化。

荒漠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包括水资源减少、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等问题。

为了保护干旱区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草地生态恢复和荒漠化治理。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是通过种植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来恢复草原植被,增加植被覆盖度,改善土壤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常用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直播、插秧、撒播等。

2.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人类活动对草原的破坏。

比如限制放牧、控制开垦、禁止采伐等。

3.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质量和水资源。

常用的水土保持方法包括建设防风林、修建沟渠、植被覆盖等。

4.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来管理草原生态系统,提高草原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

比如建立草原保护区、制定合理的放牧计划、推广科学的农业技术等。

总之,干旱区草地生态恢复与荒漠化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保护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措施】西南旱灾西南旱灾的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

【措施】西南旱灾西南旱灾的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

【关键字】措施西南旱灾-西南旱灾的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旱情肆虐,干渴蔓延。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中央有关部门紧急行动,周密部署,科学指挥,精确测报,精心调度,一道道紧急通知相继发出,一份份紧急预案迅速启动,一笔笔救灾款物运往灾区。

目前,抗旱救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向前推进。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3月25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654万亩,占全国的85%,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1794万人,占全国的79%。

灾情就是警报,灾情就是命令。

位于北京白广路的国家防总是指挥全国防汛抗旱的“中枢”。

针对日趋严峻的旱情形势,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启动了抗旱Ⅱ级应急响应,目前已经派出33个工作组赶赴灾区。

与此同时,提前下达了今年人饮解困和灌区改造工程计划及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重点向重旱区倾斜,支持旱区抗旱减灾。

特大水灾面前,最实际、最紧要、最关切的,是要让老百姓有水喝。

国土资源部25日在昆明召开应对南方干旱紧急行动协调会,进一步部署国土资源系统在南方旱区的地下水抗旱打井行动,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干旱严重的滇黔桂地区施工深井200眼,浅井1100眼,直接解决200万左右缺水群众的饮水困难。

准确的天气预报是及时组织旱情墒情评估,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重要基础。

中国气象局于2月27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以来,先后派出5个工作组赴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五省(区、市)检查指导抗旱减灾气象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每天与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及四川五省(区、市)气象局滚动会商旱区短期、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和干旱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降雨等重大转折性天气,及时组织进行天气和短期气候专题会商。

为保基本生活物品的价格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重庆、云南物价主管部门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置价格违法行为。

预防干旱的措施

预防干旱的措施

预防干旱的措施
预防干旱的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实施,包括优化农业管理、兴修水利、退耕还林、发展节水农业和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1.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改进生产技术,选育和种植耐旱品种,深耕覆盖,在易旱区推行旱作农业。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减少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兴修水利,合理灌溉。

通过修建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储存雨水,调节水源,减轻旱灾的影响。

同时,合理灌溉可以避免浪费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3.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大规模绿化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因此,恢复和保护森林资源对于预防干旱具有重要意义。

4. 掌握气候规律,抓住有利时机,蓄水防旱。

通过气象预报和气候监测等手段,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提前采取措施进行蓄水防旱。

5.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塑料大棚与地膜覆盖、滴灌技术等节水灌溉方式。

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水分的生产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6. 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人工增雨可以增加水库蓄水和缓解旱情,但是需要注意人工增雨的条件和时机,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节水措施来预防干旱,例如刷牙时口杯接水、洗衣时集中洗涤、炊事时控制水龙头流量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从而预防和减轻干旱的影响。

贵州干旱标准

贵州干旱标准

贵州干旱标准一、干旱分类: 1、轻度干旱、 2、中度干旱、 3、重度干旱。

二、标准判定: 1、日最高气温≤35 ℃。

2、年降水量≤100毫米。

三、发生原因及危害: 1、由于长时间的无有效降雨,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2、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3、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二、标准判定: 1、日最高气温≤35 ℃,属轻度干旱。

2、年降水量≤100毫米,属中度干旱。

三、发生原因及危害:主要是由于天气异常,如冷暖空气交锋、大风扬沙、沙尘暴等,大气的湿度显著降低或者没有降水。

此类干旱一般持续时间短,强度弱,但影响范围广,具有极端性,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及初秋时节。

该类型以水稻受灾最为严重。

轻度干旱——叶片有灰白色至淡黄褐色斑点;中度干旱——叶片上出现较多的褐色斑点;重度干旱——全株呈黄褐色或棕色,无光泽,植株明显矮小。

该类型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

四、防治方法及措施: 1、选用耐旱品种,提高其抗旱性。

2、增加灌溉次数,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土壤水分。

3、适时灌溉,促使早期发根。

4、清理排灌系统,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

5、根外追肥。

6、化学防治。

五、实例分析:( 2010-11-14)发生轻度干旱,相应地区灌溉条件差,田间土壤过于粘重,造成根系活力下降,对养分吸收能力差,此外由于低温及土壤表层养分过多的累积,抑制了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和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出现生长停滞,节间缩短,叶色变浅,新梢细长、叶片薄而少,叶面有轻微皱缩现象。

一、干旱分类: 1、轻度干旱、 2、中度干旱、 3、重度干旱。

二、标准判定: 1、日最高气温≤35 ℃。

2、年降水量≤100毫米。

三、发生原因及危害: 1、由于长时间的无有效降雨,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2、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3、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四、防治方法及措施: 1、选用耐旱品种,提高其抗旱性。

2、增加灌溉次数,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土壤水分。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提高练习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提高练习

提高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导致贵州省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不足100毫米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3.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A.黄果树瀑布B.桂林山水 C.日月潭D.八达岭长城4.下列有关于贵州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D.贵州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5.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6.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 B.天然气C.煤炭 D.铁矿7.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高原,山地8.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8~(1)--8~(2)题.8~(1)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8~(2)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③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各种地形兼备10.石漠化现象分布最广泛的省区是()A.湖南省B.安徽省C.贵州省D.山东省11.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1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14.读贵州省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贵州河流()A.均属长江水系B.均有结冰期C.均为内流河D.大多水能资源丰富15.有关贵州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B.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质灾害频繁C.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D.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开采布局呈现出“小而分散”格局16.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17.下列关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B.大力发展水电,不发展火电C.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D.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8.下列城市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A.遵义 B.六盘水C.贵阳 D.铜仁19.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D.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电基地20.贵州省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河流和湖泊干涸B.土地沙化C.大片沼泽消失 D.石漠化二.填空题(共2小题)21.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高原的一部分.22.赫章海拔最高山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23.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福建332 32.1 95 400贵州520 10.2 77 86(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列举一项)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材料二: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材料三: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请你写出一种贵州的自然灾害:.(2)请你写出一点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3)石漠化形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贵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气候,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一点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4)请你结合材料三,写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写两点);.(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写出一种属于贵州的旅游景点.2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1)根据材料和如图可知,贵州省面临着严重的土地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2)“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这句话中,梯田发挥的生态作用是.A.种粮B.放牧C.观光D.保持水土(3)“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请列举一个贵州省以“红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景点..试题解答参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导致贵州省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不足100毫米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解: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旱涝灾害频发.故选:D.2.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解: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属于喀斯特地形.故选:B.3.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A.黄果树瀑布B.桂林山水 C.日月潭D.八达岭长城解:桂林山水位于广西部;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根据题意.故选:A.4.下列有关于贵州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D.贵州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解: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可概况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 正确;贵州省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故B正确;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贵州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故C正确;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5.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解: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具有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干湿季明显的特点.根据题意.故选:B.6.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 B.天然气C.煤炭 D.铁矿解: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煤炭.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根据题意.故选:C.7.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高原,山地解: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依据题意.故选:D.8.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8~(1)--8~(2)题.8~(1)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解: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选:A.8~(2)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③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平原面积狭小,故不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故陡坡开荒,可能加重当地的水土流失.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目前,立体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故选:A.9.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各种地形兼备解: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根据题意.故选:C.10.石漠化现象分布最广泛的省区是()A.湖南省B.安徽省C.贵州省D.山东省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故:C.11.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根据题意.故选:A.1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在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石漠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贵州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为了协调当地人地关系,贵州应采取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所以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根据题意.故选:D.13.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解: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选项A正确.故选:A.14.读贵州省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贵州河流()A.均属长江水系 B.均有结冰期C.均为内流河D.大多水能资源丰富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的大部分河流属于长江水系.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无结冰期.故B不符合题意;C、贵州省位于我国东部外流区,以外流河为主.故C不符合题;D、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有关贵州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B.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质灾害频繁C.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D.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开采布局呈现出“小而分散”格局解:A、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地质灾害频繁.故B不符合题意;C、为了治理石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故C符合题意;D、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解: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又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根据题意.故选:C.17.下列关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B.大力发展水电,不发展火电C.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D.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解: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贵州许多地方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石奇洞美,民俗多样,民风淳朴,特产闻名.近些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步改进,贵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全省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故选:B.18.下列城市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A.遵义 B.六盘水C.贵阳 D.铜仁解: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六盘水,该地是贵州省的煤炭产地.故选:B.19.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D.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电基地解: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符合题意.故选:A.20.贵州省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河流和湖泊干涸B.土地沙化C.大片沼泽消失 D.石漠化解:贵州省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根据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2小题)21.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解: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云贵高原是我国第四大高原.故答案为:云贵.22.赫章海拔最高山是小韭菜坪.解:赫章被舍虎梁子、结构梁子、三望坪、韭菜坪等大山分割,地势西北、西南和南部较高,东北部偏低.境内山高坡徒,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全县最高峰(也是贵州最高点)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点刹界河海拔1230米,平均海拔1996米.故答案为:小韭菜坪.三.解答题(共3小题)23.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福建332 32.1 95 400贵州520 10.2 77 86(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量大.(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广东.(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产量低.(列举一项)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降水多,流量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广东省.(4)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量低;良种率低;涉茶综合产值低等.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2)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量大;(3)广东;(4)产量低.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材料二: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材料三: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请你写出一种贵州的自然灾害:干旱.(2)请你写出一点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3)石漠化形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一点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请你结合材料三,写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写两点)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写出一种属于贵州的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解:(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2)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等.(3)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人为原因在于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针对石漠化,治理措施是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旧址等.故答案为:(1)干旱;(2)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3)高原;喀斯特;亚热带季风;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5)江南煤海;黄果树瀑布.2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

干旱对农作物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

干旱对农作物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

秋 季深 松 整 地 。 以深 松 3 0厘 米 以上 、 打 破 犁 底层 为好 。不 仅 有 利 于大 豆根 系 的生 长 发育 和 根 瘤 菌 的 分 布 . 也 是 实 现 大 豆 苗 全 茁 壮 的 基 础 ,更 为 大 豆 的 正 常 生 长 创 造 了 良好 的 耕 作 层. 是 一 项 降 低 花荚 脱 落 、 增 加 产 量 的最 基 本 措 施 。
水 分临 界 期 在辽 西 北 半 干 旱 地 区 的 7月 中 下旬 至 8月 上 旬 ,
作技 术措施 , 确保 土壤 水分不 流失 , 同时增加 土壤 蓄水 能力 。主
要技 术措施 有深 耕续墒 、 耙耱 保墒 、 镇 压提 墒 、 中耕 增 墒 , 变 浅耕 为深 耕 , 变浅种为深种 , 变 浅锄 为 深 锄 等抗 旱 耕 作 方法 。
温一 3 6 . 9 ℃.年 均 日照 时数 2 8 5 0 — 2 9 5 0小 时 。 年 降 水 量 平 均
6 1 4 . 7毫 米 , 多集 中在 6 ~ 8月 份 , 无霜期 1 2 0 ~ 1 5 5天 。 春 秋 两
季多风易旱 , 对农 作 物 的 生 长 发 育 影 响 较 大 , 科 学 认 识 干 旱
地 区, 对谷子 、 高 粱 等 作 物 在 土 壤 表 层 已经 解冻 但 尚 未 化 通 之际 , 进行播种 , 这 种 抗 旱 播 种 的 方法 叫做 顶 凌 播 种 , 有 的耕 作 层土壤湿度较好 . 可 以 实 行提 前 播 种 . 这 种 方 法 叫 做 抢 墒 播种 , 此外 还 有 采 取 深 层播 种 、 借墒 播 种 、 造 墒 播 种 等许 多抗 旱 播 种 的方 法 。 2 . 选 用抗 旱 耐旱 作 物
辽 西 北 地 区 的坡 耕 地 , 多 数无 灌 溉 条件 , 在种 植 作 物 时 ,

如何预防和处理干旱灾害

如何预防和处理干旱灾害

如何预防和处理干旱灾害干旱是一种极端气象现象,指的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减少,导致土壤干旱,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干旱灾害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预防和处理干旱灾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如何预防和处理干旱灾害:资源管理、水资源调配、科技创新和应急措施。

1.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土地和水资源是预防和处理干旱灾害的基础。

首先,需要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和规划,合理分配土地用途,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其次,要建立土壤保育制度,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保持水分和养分的储存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利用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2. 水资源调配:合理调配水资源是缓解干旱灾害的关键。

在地区干旱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利用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用水效率,减少水分浪费。

二是加大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力度,及时进行水资源调控,保证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

三是加强跨流域水资源调配,通过水源调度和水资源转移,提供缺水地区的供水。

四是加强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合理利用和开发地下水资源。

3.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预防和处理干旱灾害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技术,提高对干旱的预测准确性,及时发出干旱预警,引导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例如,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利用雨水灌溉植物,减轻对地下水的依赖。

4. 应急措施:当干旱灾害发生时,需要采取应急措施,减轻灾害的影响。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干旱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干旱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做好灾情报告和信息发布工作。

其次,要积极组织抗旱救灾工作,包括组织水源调度、供水保障、救灾物资调配等。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干旱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预防和处理干旱灾害需要综合运用资源管理、水资源调配、科技创新和应急措施等手段。

贵州盘县特大干旱工作研究

贵州盘县特大干旱工作研究

贵州盘县特大干旱工作研究自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下旬,盘县降雨量偏少,气温偏高,出现了秋、冬、春、夏四季连旱现象。

旱情最严重时段造成73.25万人、29.027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农林牧业受灾严重,小季农作物基本绝收。

在中央、省、市各级各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抗灾、科学抗灾,夺取了抗击特大干旱的重大胜利。

现就盘县旱情及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总结评估如下:(一)旱灾基本情况旱情发生以来,全县一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造成全县37个乡镇不同程度的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持续发展,从干旱到大旱,再到特大干旱,各地田地干渴,农作物干枯,狼烟四起,不少往日装满水的水库、山塘干涸见底,龟裂遍布,多数井泉枯竭,溪沟断流。

1.工程蓄水情况。

全县32座中小型水库,目前蓄水有14座水库,其中,中型水库清底河、响水水库2座,松官水库、木龙水库、长海子水库、许家屯水库、洒坝水库、哮天龙水库等6座小(1)型水库,大桥河、海坝、干海子、滑石板、大木桥、亚亚塘6座小(2)型水库。

小河水库、马跳沟水库现在基本没有水,亮山水库已到死水位以下下,为不可调用水。

中小型水库畜水同比下降5-44﹪不等。

2.人畜饮水及农林牧业受旱情况。

全县旱情最严重时段统计显示:一是全县共有73.25万人、29.027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因旱死亡大牲畜0.3812万头。

二是农作物受灾面积57.593千公顷,其中轻旱0.046千公顷、重旱8.081千公顷、干枯49.466千公顷,减产粮食2.15万吨。

三是农业部门经果林受灾面积5.556千公顷,重旱4.007千公顷,干枯1.549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156.92万元。

四是林业部门林业受灾面积17.66千公顷,工程类造林7.38千公顷、灌木林6.17千公顷、竹林0.8967千公顷、成熟林3.2147千公顷,苗木损失500万珠。

干旱原因措施

干旱原因措施

干旱原因与措施概述干旱是指某一地区在相对较长时间内降雨明显减少或无降雨现象的气象现象。

干旱是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对农业、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干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一些应对干旱的措施。

干旱原因干旱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旱原因。

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发生变化,某些地区的降水量减少,降水季节延后或提前,导致干旱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大。

2. 土地利用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过度开采地下水、大规模砍伐森林和过度放牧等行为,破坏了地表水循环和植被覆盖,使得降雨不能充分利用,导致干旱的发生。

3. 水资源管理不当水资源管理的不当也是导致干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措施,水资源被浪费或者分配不均,导致水资源短缺,进而引发干旱。

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飓风等极端气候事件,都可能导致土地上的水源受到破坏或污染,进而引发干旱。

应对干旱的措施面对日益严重的干旱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对干旱的措施。

1. 水资源管理与节约用水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是应对干旱的关键。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倡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减少浪费。

2. 水库建设与水源调配加强水库的建设和水源的调配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措施。

通过修建水库,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储存量,以应对干旱期间的需求。

同时,进行水源调配,合理分配水资源,可以减轻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压力。

3. 开展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促进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高效利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干旱对水资源的压力。

4. 发展节水农业和抗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和抗旱作物是应对干旱的重要举措。

节水农业包括合理灌溉、推广高效喷灌技术等,通过减少水的使用量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00—0 0 21 5— 9
第一作者简介 : 胡永松 ( 9 1 , , 18 一) 男 助工 , 主要从事 中短期天气预报工作。

62・
2 1 增刊 0 0年 第3 4卷 胡永松, 毕节地 区20 年秋季以来干旱成因及防御对策 等: 09
壤 中 已几 乎无 水分 可用 。
分 短缺 的现 象 , 毕 节 地 区常 见 的 自然 灾 害 之一 , 是

年 四季 均可发 生 。2 0 0 9年 人 秋 以来 , 区 降水 较 全
偏少 , 居历 年 同期 少 雨 的 首位 , 情 发 展 严 重 。 到 旱
21 0 0—0 2 , 高空槽 、 3— 9 受 中低 层切变 及地 面弱 冷空
图2 19— 9— 1 00 o 2 20 0 0—2 1 一 3— 8平均气温距平百分率 3
21 0 0年增 刊 第3 4卷
贵 州 气

V L 3 S p lme t o.4 u pe n
Junl f uzo eerl y ora O i uM t o g G h o o
文章编 号 :0 3—6 9 ( 0 0 增刊 一 0 2— 3 10 58 2 1 ) 0 6 0
气共 同影响 , 进行人 工 增 雨 后 , 区普 降 小 到 中雨 , 全
毕节 田坝桥 最 大 为 2 . mm, 次 降 水 天 气 过 程 对 54 此 毕 节市 和金沙 县旱情 有轻 微缓解 作用 。 3 12 降水 距平 特 征 .. 从 毕 节地 区 8个 地 面 自动
持续发 展 , 给人 畜饮 水 造 成严 重 困 难 , 季 作 物 大 小 幅减产 , 甚至绝 收 , 森林 火 险 等级 持 续 偏 高 , 病虫 源
增 多 , 民生产 生活及 社会 经济受 到较大 影 响。 人
气 象观 测站 20 0 9—0 0 —2 l 9— 1 O0—0 2 3— 8降水 距
平 百分率 ( 1 来 看 : 区平 均 降水 较 常 年 同期 偏 图 ) 全
2 资 料 来 源和 方 法
使用 毕 节 地 区 8个 地 面 自动 气 象 观测 站 2 0 09
少 5 .% ,其 中 威 宁 最 少 ,较 常 年 同 期 偏 27
少 6 .5 2 9 %
0 O .0 % 20 O .0 % 40 O0 . %
60 OO . %
0 一 l 0O一 3— 8的实测 降水 、 9 O_21 0 2 温度资料, 采用 数理统 计 的方 法与 毕节地 区近 4 a历史 同期 的 9


平均 值相 比较 ,照最新 的《 按 贵州 省 干旱 标 准 》 为 作
划分 。


3 干旱 天 气 气 候概 况
毕 节地 区 形 成 这 么 长 时 间干 旱 的原 因是 多 方

8 OO 0. %
图 1 20 0 9—0 9一O - 2 1 1 0 0—0 3—2 8
防御 对 策 。
关 键词 : 毕节地区; 干旱 ; 成因; 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 号 :46 文 献标识 码 : P2 B
1 引言
干旱 是 由水 分 的 收支 或 供 求 不 平 衡 形 成 的 水
2 5 2 m( 沙 ) 较 常 年 历 史 同 期 偏 少 16 8 m 1. r 金 a , 1.m ( 宁 )~2 4 5 m( 金 ) 突 破 历 史 最 少 极 值 。 威 2 .r 织 a , 21 0 0年 3月以来 降水 量仅 为 1 8—1 . m 其 中威 . 6 7 m, 宁、 赫章 、 节 、 毕 纳雍 、 金 不足 4 织 mm, 比历年 同期 均
毕 节地 区 20 09年 秋 季 以来 干 旱成 因及 防御 对 策
胡永松 , 张寿 荣, 李德章 , 陈焰犊 , 聂 祥 , 李应桃 , 谢 明
( 州 省 毕 节 地 区气 象 局 , 贵 贵州 毕节 5 10 ) 57 0
摘 要 : 概括地介绍 20 年秋季以来毕节地区的干旱天气特征及干旱情况, 09 并浅析形成干旱的成因, 最后提出相应的
常年 同 期 偏 少 , 温 较 常 年 同 期 偏 高 , 现 了 自 气 出
1 6 年有完 整 气 象记 录 以来 的最 严 重 的 一 次秋 冬 91 春三 季连旱 , 作 层 几 乎 无 有 效水 分 , 区 干旱 达 耕 全 到重级 到 特重 级 , 旱 面 积 逐 渐 扩 大 , 情 加 剧 并 干 旱
3 1 降水 特征 .
( 0时—2 2 O时 ) 累计降水距平百分率
3 2 气温 距平特 征 .
从毕 节 地 区 8个 地 面 自动 气 象 观 测站 20 0 9—
0 0 _2 l 0 2 9— 1 0 0— 3~ 8平 均气 温 距 平 ( 2 来 看 : 图 )
全区大部气温较常年 同期偏高 11= . 以上 , 中威 c 【 其
赫草
豳圈圈国 圈豳圈冒
威 亍 毕 币 大万 盆 沙 钠 攉 黔 曲 纵 金
4 干 旱 成 因分 析
① 从 20 0 _ 21 09— 9 0O一0 5 h a风场 平 均 图 380 P
分析 , 毕节 地 区一 直 受 东 南 风 影 响 , 层 切 变线 多 低
宁最 高 , 常年 同期偏 高 2 1 , 较 . ℃ 同时 4级 以上西 南
风 日数多 , 区一 直有 较高 的森林火 险等级 。 我
3 11 降水 的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20 .. 0 9—0 9—0 — 1 21 0 2 , 00— 3— 8 毕节 地 区降 水 为 9 .mm( 宁 ) ~ 74 威
面 的。它不仅 与 降水 、 温 、 发 等气 象 因子 有 关 , 气 蒸 而且与 地形 、 质 结 构 、 壤 性 质 、 地 土 森林 植 被 、 利 水
设 施 、 类 活动 等 因素 有 关 ; 时 本 次 干 旱 过 程 也 人 同 呈 现 出时间长 、 围广 、 范 旱情 重 、 害大等 特点 。 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