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神道石象生考
明祖陵神道文臣石像生服饰研究
054明祖陵神道文臣石像生服饰研究摘要: 明祖陵作为明初三大皇陵之一,是明代“肇基帝迹”的“祖宗陵”,神道石像生造型风格、服制服式、装饰配饰代表了明初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发展、工艺水平的最高体现,文章以实地调研与史料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明祖陵文臣石像生的服饰详细考证,从梁冠形制、佩绶等级、鞋履寓意进行图示说明,旨在通过服饰传达的艺术化表现来佐证明代官员服饰的规制,得出明祖陵石像生服饰与史料记载基本吻合的结论。
关键词: 明祖陵石像生;文臣服饰;梁冠形制;佩绶规制;足履寓意中图分类号:J18;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18 (2017) 04-0054-04Ming ZuLing Shinto civil servants stone clothing researchWang Yiwen Liang Hui ’e Niu LiAbstract : one of the three imperial tomb of Ming ZuLing as Ming, is the Ming dynasty “ZhaoJi emperor mark” “ZuZongLing”, Shinto stone raw modelling style, decorative accessories, dress uniform type represents the Ming social system, economic conditions, cultural development, craft level is the highest embodiment of, based on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 Ming ZuLing civil servants stone raw dress to a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 from the moral Liang Guan shape, peja ribbon grades, shoes for graphic illustration, aimed to support by clothing convey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Ming dynasty official dress regul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ing ZuLing stone cloth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istorical records basic conclusions. Key words : Ming ZuLing statues; Civil servants clothing; Liang Guan shape; Palin ribbon regulation; Foot shoe moral王忆雯 梁惠娥 牛 犁引言坐落在江苏盱眙的明祖陵是明代第一皇陵,与南京明孝陵、安徽凤阳明皇陵并称三大皇陵,皇陵神道两旁矗立的石像生(图1),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最高石刻艺术,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更具较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六十年纪行-121明孝陵神道石象路游
中国六十年纪行-121明孝陵神道石象路游明孝陵神道位于明孝陵景区内,主要路段是“石象路”与“翁仲路”,长约600米。
明孝陵神道与前朝帝王陵墓神道有明显的不同。
明朝之前的神道短且直,而明孝陵神道蜿蜒曲折,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似北斗七星。
神道的东段,路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
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
明孝陵神道的6 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 吨,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象路,全长615米.明孝陵神道石象路一景 2021.4摄石象路的尽头是一对高达6.25米的白石望柱,其上雕刻云龙纹,又称华表。
神道在此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
路旁两侧,松柏掩映,翁仲肃立,因此而得名“翁仲路”。
翁仲有八尊,分成四组,相对而立,高4米,身躯魁梧。
两对身披甲胄、手持金盾的武将。
另两对为头戴朝冠,手持朝笏的文臣。
前人有诗:“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
”说到“翁仲”,历史上确有其人。
他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
相传他身高一丈三尺,英勇异常,因此秦始皇令他带兵驻守临洮,从而威震匈奴。
翁仲死后,秦始皇便把他的形象塑成铜像,立在咸阳宫司马门外。
据说匈奴人来咸阳朝贡,远远见到了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
就这样,后来的统治者沿习秦始皇的做法,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了明孝陵神道石象路一景 2021.4摄石刻浑厚古朴,凝神洗练。
2018-2019-明孝陵现场考试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明孝陵现场考试导游词明孝陵,坐落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
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且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明孝陵现场考试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到您!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南京来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员……,我们今天即将要参观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
为什么要取名孝陵呢?一说是马皇后死后谥号为“孝慈”,另一说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
故此陵在明代称“孝陵”,到清代改称为“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区别。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之中。
17岁出家皇觉寺。
元末时期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
1352年朱元璋投身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城,1368年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年号洪武。
明孝陵于1376年开始筹建,1381年开始动工,1382年(次年)葬入皇后马氏。
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整个工程直到1413年才正式完工。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而建。
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却又赋予了其变化和创新,它开创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墓之先河,在帝陵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是,它的陵宫布局呈现出一种新颖的“前圆后方”和“前朝后寝”的格局;二是,它的神道依山势地形蜿蜒曲折而变化。
明孝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国AAAAA级风景区,201X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
明孝陵神道石马形象研究
明孝陵神道石马形象研究石马在陵寝神道中内涵丰富,并较早出现,其格局及风格面貌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应改变。
明孝陵神道石马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件杰作,风格表现上强调对于汉唐审美的追求。
其稚拙朴实浑厚的艺术风格受当时的文化思潮、统治需要及社会状态的影响,拙朴、浑然天成看似随意的线条,渲染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明孝陵神道石马样式的确立为后世树立典范,对后世神道石马的格局及风格演变影响重大。
直至中国封建制度的消亡,但是其表现手法仍影响着当代雕塑领域。
标签:明孝陵神道石马风格表现文化内涵一、明孝陵神道石马与此前神道石马格局上的对比马这一形象内涵丰富,《易.说卦》中提及“乾为马”。
道教因以“乾马”指纯阳之气,象征国力,也象征争伐和人才。
马这一形象是符合统治者需求的,因此很早就用于祭祀、陪葬,在商周时期,地位稍高的贵族墓中,一般都会有车马随葬现象。
车马随葬是一种等级制度的体现。
等级越高,死后随葬的车马数(或车马器数量)越多,西汉时期,臣属墓前有石马出现,例如霍去病墓前的石马。
但是帝王墓前是否有还有待发现。
霍去病墓前的石马处于陪侍状态,体例不甚完善,有一种随意的墓前装饰意味。
自东汉光武帝墓前便放置象、马。
明孝陵的石马在数量上不同于唐宋,乾陵第三组三出阙与外城城垣之间的神道两侧,鞍马共五对,每匹马前立有一名驭者。
桥陵翼马,仪马和牵马人同乾陵,因此唐朝的神道格局还没有定例。
宋陵比较统一,仗马四、左右配有控马官八。
自宋时出现后世的摆放雏形,此后宋明清皆列于神道,体例趋于完善。
明初二陵即袓陵、皇陵参照宋陵形制,有控马人存在,数量上也一致,但是取消了上马石。
明孝陵则采用两对石马,一对为卧,一对为立,由棂星门入,所有石兽都是前为卧,后为立。
去除唐宋时马身的装饰鞍勒,并去除牵马人。
由此可见明初建造祖陵和皇陵时主要还是继承宋时的神道模式。
明孝陵作出如此大的革新,反映出明初中国统一以后,所具有的博大坚实的气魄和朴素洗练的艺术特点。
南京导游口试明孝陵
明孝陵A1: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陵墓,位于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
始建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永乐十一年,也就是1413年全面完工。
为什么叫孝陵呢?一般有这两种说法,一是朱元璋“以孝治天下”,二是马皇后谥号“孝慈”因此而得名,明孝陵的建筑形式是不同于之前历代帝王的皇陵。
它宝城宝顶的特点开明清两代皇陵建制之先河,成为后代历王修建皇陵的模板。
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家境十分贫寒,17岁父母双亡后便进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遭遇旱情,寺庙维持不下去之后,又以乞讨度日,历经苦难。
元至正十一年,参加农民起义,审时度势,终于在1368年,创建了大明王朝。
2: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明孝陵陵园的大门——大金门,又称大红门,原门为三券拱门,石须弥座,束腰雕花,可是现门仅存城座,原来的黄琉璃瓦顶也坍塌了。
出了大金门,大家随我一直往北走,就是碑亭了,碑亭呈正方形的,每边长26.86米,石须弥座,屋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南向设丹陛,现仅存四面墙和拱门,在民间,称之为四方城。
在亭中大家看到的就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了,石碑高8.78米,其中碑额高1.9米,宽2.54米,厚1.05米,碑身高4.8米,宽2.26米,厚0.8米,碑座是赑屃,高2.08米。
这块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明碑。
大家朝上看,在碑额上竖刻篆字“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的正中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撰写的碑文,碑文为楷书阴刻,共2746个字,全面记述了朱元璋的一生的“丰功伟业”,主要有8个内容,一是叙述其身世,说朱元璋出生于“句容大族”,其实,朱元璋出生贫寒的,刚刚已经跟大家介绍过了。
二是说朱元璋元末造反是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是记叙了他1368年即皇帝位,定天下之号为大明,纪元洪武,建社稷宗庙,册中宫,立皇太子,追封同姓,册封诸子为王,以固藩屏。
四是在治国方面,碑文歌颂朱元璋吸取宋元丞相误国之教训,废中书省,置六部分理庶务。
明清皇陵之明孝陵
中国古代建筑
——明清皇陵之明孝陵
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 规模宏大 位于南京市东郊紫荆山 ,2003年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分布及其特点
明孝陵的神道是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 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达2400米左右 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 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金水河、文武方门、孝陵门、孝 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 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 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
下马坊是一个两间 柱的石牌坊,是孝 陵的入口,额枋上 刻“诸司官员下马” 座二间六个楷书大 字,谒陵时,文武 官员到此必须下马 行
四方城,城内有一大 碑,碑高8.78米,上 书2000多个碗口大的 字,是明朝第三位皇 帝明成祖朱棣为颂其 父朱元璋之功德而立, 这就是“石刻,两旁依次排列 着狮子、獬豸、骆驼、象、 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 对还有文臣和武将各3对
地位及其影响
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 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 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 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 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
明孝陵考点ppt
8、 享 殿
四、方城、明楼、 方城、明楼、
宝城、宝顶 宝城、
继续往前我们穿过 大石桥,看到就是 方城明楼,方城高 16.25米,下为石须 弥坐,中间有拱门。 东西两侧有明代八 字墙两堵,土丘上 的“此山明太祖之 墓”刻于民国,是 用以回答游客的询 问的。
方பைடு நூலகம்、 方城、明楼
宝城宝顶
方成的后门就是宝城 宝顶,宝城宝顶的陵墓形 宝顶 式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 王陵墓的先河。,宝城依 托直径400米的圆形土丘, 四周围以7米高的砖墙。 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 面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埋 葬的玄宫了。据史书记载, 当时随葬的就有42个嫔妃 12个宫女,现在已探明玄 宫的基本布局,由于保护 的问题,至今还未发掘,
明孝陵
一、景点概况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明孝陵参观游览!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明孝陵参观游览!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位于 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 紫金山独龙阜下,是南京规模最大、 紫金山独龙阜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 王陵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孝陵始建 多年的历史。 始建1381年, 王陵墓,距今已有 多年的历史 明孝陵始建 年 第二年葬马皇后,因马皇后谥号孝慈,所以称为孝陵。 第二年葬马皇后,因马皇后谥号孝慈,所以称为孝陵。 1398年朱元璋病故藏于此,直至永乐十一年建成“大明孝 年朱元璋病故藏于此, 年朱元璋病故藏于此 直至永乐十一年建成“ 陵神功圣德碑” 整个建陵工程才算完成,历时33年 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算完成,历时 年之 久。。
御碑殿
碑殿 进门不远,就是碑殿, 进门不远,就是碑殿, 因殿中立有康熙、 因殿中立有康熙、乾隆 的碑刻而得名, 的碑刻而得名,正中是 康熙皇帝手书的“ 康熙皇帝手书的“治隆 唐宋” 意为: 唐宋”碑,意为:颂扬 明太祖的治国方略超唐 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 匡胤。 匡胤。两侧为乾隆皇帝 的诗碑。 的诗碑。殿后各有记述 康熙竭陵卧碑两块。 康熙竭陵卧碑两块。
导游证考试-明孝陵(附图片)
明孝陵 A明孝陵 B5 其他1、坟的封土变化2、孝陵卫的卫制3、朱标太子东陵4、紫金山阴功臣墓5、明朝其他帝陵1分30秒累计时长10分钟[景点概况] 1分30秒1、明孝陵的主人、位置、建陵时间及名称由来2、宝城宝顶的特点3、朱元璋生平各位游客,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其实明孝陵的这片土地原是六朝开善寺的原址,也就是我们现在位于明孝陵东侧的灵谷寺,可是当时朱元璋为了夺取这篇风水宝地呢,还大兴土木的将寺址从独龙阜迁到了紫霞洞的南面。
当新寺建成后一些风水先生又来搬弄是非,于是灵谷寺又再次搬迁现在到了明孝陵以东。
在陵墓动工后一年,马皇后病逝,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因此陵墓取名“孝陵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整个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金门、碑亭】3分30秒1、大金门的建筑特点及规模2、碑亭原来的建筑形式和现有的形式3、碑亭的俗称4、功德碑简介5、碑文的内容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伸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
原来的大金门是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
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
过了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
明孝陵相关诗词
明孝陵相关诗词孝陵园内金梅迸,万亩南枝接绽英。
远峰骈开如扇阙,近山拱卫似青屏。
天桥宝殿游人景,望柱翁神刻石嵘。
祖息龙蟠从古敬,千年盛世入遗名。
过明孝陵梅花园外接桃花,十里香尘漫紫霞。
已道名山僧占尽,林深更有帝王家。
游南京明孝陵感怀(七绝二首)百花依旧诉春秋,不老青山葬古丘。
岁月犹如溪谷水,奔流向海不回头。
千秋帝业成春梦,万古江山作画屏。
继往今来多少事,昙花一现似流星。
咏明孝陵二首孝陵气势压江东,万顷松涛动远空。
不见煤山槐树老,年年落寞对西风。
卅载驱劳十万师,陵台筑就世间稀。
世间大脚女多少,岁岁望夫夫不归。
[原创]南京--明孝陵定鼎南京转北京,儿孙龙斗血犹腥。
钟山巍阙成孤冢,玄武湖边月怒明。
念奴嬌·遊明孝陵(拟推)销磨王气,度春秋六百,独龙南麓。
古桧苍松盘寝殿,几处栏干苔绿。
金瓦红墻,宝城翁仲,景异苍黄覆。
斜阳断碣,任凭来者辨读。
闻道斗转星移,锺山风雨,华夏经沈陆。
北望十三陵树影,犹见煤山孤木。
休寄鹃啼,且尝泉澈,应喜游人簇。
明年春至,野花开遍陵谷。
长江行--南京--明孝陵钟阜山陵高庙新,风吹柏柳涨青痕。
心随辇道闻莺语,镜摄明楼看日暾。
万岁笙歌沉墓冢,九重神殿上昆仑。
江城昨夜飞红雨,朝案梅花过禁门。
朝案:堪舆,坟前远山为朝,近山为案长江行南京明孝陵一代英雄草莽里,独龙阜下起高坟。
石人梦断濠边月,泥马汗湿塞上云。
客子金陵朝圣主,公侯华夏待明君。
悠悠逝去长江水,贯看人间变换文。
濠州,朱元璋起兵于濠州,依郭子兴。
七律。
谒明孝陵牛郎跃马破狼兵,敢取金陵作帝京。
功盖项刘复汉祚,治隆唐宋启清明。
康乾南巡亦高祭,吴晋偏安徒逊名。
假令当年无战火,燕山应与此山争。
咏明太祖(依韵和兰舟夜雨/李正国君《谒明孝陵》)袈裟解去欲何求?提起龙泉天下谋。
力压群雄凭剑胆,治隆唐宋展宏猷。
分藩传位失长考,列座吟诗推一流。
亦贼亦豪亦贤圣,牛郎牛性果然牛!赵瓯北《廿二史札记》称,“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明孝陵现场考试导游词
明孝陵现场考试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南京来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员。
,我们今天即将要参观的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
为什么要取名孝陵呢?一说是马皇后死后谥号为“孝慈”,另一说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
故此陵在明代称“孝陵”,到清代改称为“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区别。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之中。
17岁出家皇觉寺。
元末时期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
1352年朱元璋投身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城,1368年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年号洪武。
明孝陵于1376年开始筹建,1381年开始动工,1382年(次年)葬入皇后马氏。
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整个工程直到1413年才正式完工。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而建。
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却又赋予了其变化和创新,它开创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墓之先河,在帝陵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是,它的陵宫布局呈现出一种新颖的“前圆后方”和“前朝后寝”的格局;二是,它的神道依山势地形蜿蜒曲折而变化。
明孝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国AAAAA级风景区,200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
大金门又称大红门,当年的大金门单檐歇山顶,顶覆黄色琉璃瓦,朱门红墙,门开五座,气象森严。
精美的屋顶与大门毁于清代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现在只剩下三券拱门。
在门的两侧原有周长22.5千米的红墙将孝陵围起,虽然红墙已毁,但门座两侧的墙基依然清晰可见。
走过大金门,穿过过木质的栈道,我们现在来到了碑亭,碑亭建于石台之上,基座为石须弥座,南向设有团龙丹陛石,在亭内立有一块“大明孝陵圣功圣德碑”。
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亭顶部已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周长约27米的墙壁和四个拱形的门券,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便俗称它为“四方城”,我们现在看到的亭顶是在2012年重新修复的。
明孝陵神道石象生
明孝陵神道石象生明孝陵的石象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石象生又称石翁仲,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仪物之一,为石雕人物、动物成对立于神道两侧。
神道两旁排列着石象生,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在特定的方向上排列。
明孝陵神道石象生,随着实际山峦起伏,曲折列置石兽十二对,依次是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每类两对,都是一对伫立,一对蹲坐,石兽尽头往北折是一对高耸的白石柱,紧接着是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
组成了规模宏大的石象生群,这些石象生是陵墓的装饰性建筑。
石象生—骆驼作为一种瑞兽陵前列置,明代以前未见有物证,为明孝陵首创。
且明孝陵蹲骆驼长4米,高2.88米,立骆驼高3.68米,在神道石象生中最为高大,同时也是历代皇陵石象生骆驼中最大的。
截止目前,学术界尚未对骆驼出现在陵前并且放于重要位置上的原因未有较为合理的解释。
本文拟就明孝陵神道石象生—骆驼的渊源以及出现的原因等方面略加考释。
一、明孝陵神道石象生(石骆驼)的放置年代一般认为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五十四岁时开始营建陵墓,次年皇后马氏病逝,同年九月“庚年,葬孝慈皇后于孝陵”。
洪武十六年,孝陵殿落成,前后用了二年时间。
朱元璋七十一岁病逝葬于孝陵,因此后人一般把孝陵神道石象生的制作时间也定为洪武年间。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商榷。
营建孝陵是否仅用了二年的时间?事实并非如此。
孝陵所在地本是六朝古刹集中之处,其中最大的佛寺是北宋王安石所扩建的太平兴国寺(又称蒋山寺)。
朱元璋与刘基、徐达、汤和合议选中此处作为陵址后,于洪武九年(1376年)即派遣亲军五万余人,迁寺及志公塔于朱湖洞(今紫霞洞)南,又于洪武十四年再东迁五里,这就是今日的灵谷寺地。
因此,孝陵营建的时间,更确切说可以上推至洪武九年。
据《明史·志礼十四》载:“十六年孝陵殿成,命皇太子以牲醴致祭……皇太子少前,三上香、奠酒,读祝曰:‘园陵始营,祭享之仪未具。
今礼殿既成,奉安神位,谨用祭告’。
逐行亚献,终献礼”。
明皇陵动物石刻造型及动态考究
圆平滑完全两种形象 , 由于其它部分保存完好 , 估计 此处 属 于人为破 坏后 又经 风化或 者说人 为砸 损加速
了风化 的速度 而导致 的 。
生” 。本研 究 为避免 争论统 一 以石刻称 之 。 明皇陵石 刻从 北 往 南 , 东 西对 列 , 安置如下 : 麒
落, 但 是严 重 的碎 裂 已经使该 石刻 只剩下 大体形 象 , 石刻 最精 美 的头 部 整个 模 糊 一 片 , 具 体 的五 官 已经 荡然 无存 , 该石 刻 除却 整体 造 型 尚能显 示 出它属 于
第3 1 卷 第 5期 ( 2 0 1 3年 第 5期 )
湖 北 民族 学 院 学 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a t i o n a l i t iN0 . 5 2 01 3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S c i e n c e s )
明 皇 陵 动 物 石 刻 造 型 及 动 态 考 究
郑 艺鸿
( 安徽科技学 院, 安徽 凤 阳 2 3 3 1 0 0 )
摘要 : 在 实地详 细考察 的基础上 , 尽量摒 弃 明皇 陵石刻 附加 的历史 意义及政 治意义 , 把其首先 作为雕刻 艺术来
筋, 质 地坚 硬 , 不易 风化 ” J , 但毕 竟欠 缺保 护 , 况 且 无论什 么材 质也 克 服 不 了时 间 、 自然 的侵 蚀 。风 化
石刻 是指在 陵前 神道两 侧按 一定 的规制 置放 的
石人 、 石兽 、 华表 等起 着保卫 及仪 仗作 用的仪 卫性石
明皇陵石像生群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分析
Total.260November 2013(B)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总第260期2013年11月(中)明皇陵石像生群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分析王雪芹张春雪郑袆峰(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9)中图分类号:J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32-0071-02摘要明皇陵是明代最早建制的帝陵,是朱元璋为自己的父母建造的陵墓,始称“英陵”,后改称“皇陵”,皇陵的精美石雕,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石刻中是不多见的。
所用工匠大多是元代末年的艺术家,从这点而言,皇陵的石雕群艺术精品反映了元代的雕刻艺术风貌,比较元代墓葬注重浅埋,地面没有遗迹、石刻的特点,明皇陵的大量石雕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精美的石雕艺术群,得到明皇陵石像生艺术群的象征意义及其传递的文化内涵,为日后的装饰绘画创作提供必要的造型源泉,为进一步挖掘作品的艺术内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明皇陵石像生群造型特征象征意义文化内涵Analysis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and Cultural Connota 鄄tion of the Stone Statue Group in the Ming Imperial Mausoleum //Wang Xueqin,Zhang Chunxue,Zheng Huifeng Abstract The Ming Imperial Mausoleum is the very first imperial mausoleum constructed in Ming Dynasty.It was built by Zhu Yuanzhang for his parents,first called "Ying Mausoleum"and then named "Imperial Mausoleum".The exquisite stone carvings in the mausoleum are rare among the stone carvings in Chinese ancient imperial mausoleums.The artisans for the carvings are mainly artists of the late Yuan Dynasty,so from this point,the exquisite stone carvings in the Imperial Mausoleum reflect the carving art style of Yuan pared with the Yuan Dy-nasty tombs featuring shallow burying,no historical relics and stone carvings,the large number of stone carvings in the Ming Imperial Mausoleu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ne arts.Through analyzing the exquisite stone statue group,this paper aims to know about the symbolic meaning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stone statue group in the Ming Imperial Mau-soleum,provide necessary modeling sources for the creation of ornamentation drawings in the future,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n the artistic connotation of the works.Key words the Ming Imperial Mausoleum;stone statue group;sculpting features;symbolic meaning;cultural connotation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南7公里处,皇陵坐南朝北,灵台以北为神道,南北长256米,神道两侧对称分布石像生32对,自南向北依次为内侍、武将和文臣各两对,石羊、石豹各4对,石马2对与控马官4对,华表2对,石虎、石狮各4对,麒麟2对。
明孝陵狮子介绍
明孝陵狮子介绍
明孝陵是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历经24位皇帝,历时87年始建成。
明孝陵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共埋葬有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的尸体。
陵前有石牌坊、御花园、石像生等。
其主体建筑为石牌坊,正方形,上有斗拱及兽头。
四柱三间五楼,高约22米。
石牌坊的正面上方题有“明太祖陵”四个大字,背面刻有朱元璋的《神道碑铭》和其他碑文。
在我们的身后有一座高大雄伟的石牌坊。
在石牌坊的前面有两头石狮子。
它由两块石头合成,身体是由一块石头雕成的,四只爪子像是用铁做成的一样,但是却是很柔软的。
身体上雕刻着很精细的花纹,让人看了就觉得它们好像在跳舞一样,是那么灵活又那么柔软。
这两头狮子为什么会叫狮子呢?是因为它们俩都是狮子啊!只是它俩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叫做狮子吧!
其实这两头狮子并不是真正的狮子。
—— 1 —1 —。
(寒假作文)寒假作文南京明孝陵
寒假作文南京明孝陵寒假作文: 南京明孝陵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到南京,游览了明孝陵。
明孝陵有两条神道。
一条叫石象路神道,另一条叫翁仲路神道。
石象路神道有六种石兽,分别是马、麒麟、狮子、象、骆驼、獬豸。
它们都是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的,保卫着皇帝和皇后的灵魂。
翁仲路神道有文官和武将各四人。
武将穿着铠甲,手里拿着兵器,上面的花纹非常精细。
而文官像书生一样,非常有风度。
沿着长长的甬道,我们走进文武方门。
里面有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字:治隆唐宋。
这是清朝康熙皇帝写的,意思是朱元璋治理国家超过了唐朝和宋朝。
接下来到了内红门,又叫阴阳门,导游说这道门隔开了阳间和阴间。
顿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紧紧地拽住妈妈的手。
这道门有三个门口,可不能随便乱进哦!中间的门是墓主人走的,游人要从右边的门进去。
抬脚也有讲究,要男左女右,不能踩到门槛。
我拉着妈妈的手,小心翼翼地跨了进去。
甬道两边腊梅正在开放,浓郁的香味向我扑来。
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走过升仙桥,从方城中间的拱门走上去,有54级台阶,里面黑乎乎的,我的心又紧张起来,浑身变得僵硬,想赶紧逃掉。
出了隧道,登上明楼,背面就是独龙阜,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墓就埋在这里。
据说朱元璋很喜欢鹿,他觉得鹿很有灵气,就在独龙阜上放养了很多鹿,每只鹿脖子上都挂着一块玉,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它们,我觉得这些鹿过得好幸福哦!游览明孝陵,我学到了很多历史、文化的知识。
明孝陵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其皇后的陵墓。
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帝王陵寝之一,明孝陵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
为了深入了解明孝陵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组织了一次明孝陵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对此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1. 历史背景明孝陵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永乐三年(1405年)竣工,历时24年。
它是明朝第一座帝王陵,也是中国帝王陵中的典型代表。
明孝陵的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工艺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最高水平。
2. 文化背景明孝陵不仅是明朝皇室的陵墓,更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礼制和风水观念的体现。
它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首先参观了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包括神道、大红门、碑亭、方城明楼、宝城等。
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明孝陵的建筑布局、历史沿革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
2. 专家讲座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邀请了一位明史专家为我们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详细介绍了朱元璋的生平事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明孝陵的历史背景。
3. 文化体验为了更好地体验明孝陵的文化氛围,我们参与了以下几个活动:(1)传统礼仪体验:在明孝陵的祭祀广场,我们学习了古代的祭祀礼仪,亲身体验了古代帝王祭祀的场景。
(2)书法绘画体验:在明孝陵的游客中心,我们参观了古代书法绘画展览,并亲自动手体验了书法和绘画。
(3)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我们参观了明孝陵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了解了南京云锦、秦淮灯彩等传统技艺。
四、实践成果1. 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明孝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增强了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明孝陵四年级作文
明孝陵四年级作文期末考试成绩发下来,我考得不错,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我一直想去玩的地方——明孝陵。
经过两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到达南京,然后坐地铁直奔明孝陵。
进入明孝陵,一路很多蜿蜒曲折的石板路,爸爸说这叫陵墓神道。
神道口是下马坊,有一个很大石牌,石牌上有字,为“诸司官员下马”,寓意不得骑马需要步行,这是表达尊重的意思。
经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到御碑亭中,亭中刻有“治隆唐宋”四字的石碑,石牌很高,几与亭相仿。
爸爸解释说,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国家昌盛如盛唐富宋一样,这是对明的最好褒奖。
再前行,是明孝陵石像生,文武石像两旁站立,充满雄浑、威武之气,雄壮非凡,似乎正协助君主治理着国家,守护着国门。
进入明孝陵大殿,看到一幅画像,画着一个长相恐怖指甲很长身穿黄袍的人,我们的“解说员”老爸说,“这画像画的是朱元璋,但画像是满清所画,所以不可能画的`好。
在朱元璋时代,汉人是四等人中第四等人,朱元璋起义,驱逐蒙元,解放汉人,废止四等人,是汉人的民族英雄”,我向画像深鞠一躬。
随后,我们登上埋葬这汉家英雄陵墓的山峰,山下方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字样,山很高,也很陡,因为下着绵绵细雨,山路泥泞,不太好走。
但对于这位被爸爸称为“逐鹿中原光复河山的一代雄主”,我又满怀敬意,所以一路而上,听着爸爸讲解开国皇帝朱元璋,听着他所开创的帝国,听着天子守国门,一直听到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崇祯。
明孝陵旁有中山陵,是孙中山之墓。
这相隔几百年的两代风流人物,却又是同是完成“驱除异族,还我神州”的理想。
这次明孝陵旅行除了去明孝陵,还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让我对异族入侵和抵御入侵,有了很深的理解,千百年来,无数英雄凝聚我们的民族,铸就我们的国家,而我们,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国家,亦要守护我们的民族,守护我们的国家。
明孝陵正确游玩路线
明孝陵正确游玩路线明孝陵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棣和皇后马氏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
作为中国古代皇家陵墓的代表之一,明孝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南京的一大旅游胜地。
为了更好地游览明孝陵,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条正确的游玩路线。
从大门进入明孝陵景区后,首先可以参观的是大成门。
大成门是明孝陵的正门,门前有一对石狮子,狮子的造型栩栩如生,非常有特色。
穿过大成门,便是一条宽阔的石板路,两旁种满了参天古树,清新宜人。
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皇家陵墓的庄严肃穆。
沿着石板路继续向前走,便是神道。
神道两侧是一排排石狮、石马,它们雕刻精美,铿锵有力,象征着皇家的威严和尊贵。
走在神道上,仿佛能感受到昔日帝王的气息,颇具古代气息。
接着,游客可以来到明孝陵的核心区域——宝陵。
宝陵是明孝陵的主体建筑,气势恢宏,独具特色。
宝陵前有一对御碑亭,亭内镌刻着皇帝的御制碑文,字迹工整,令人肃然起敬。
进入宝陵后,可以参观皇帝和皇后的陵墓,感受当年帝王的恢弘气度。
从宝陵出来,游客可以前往明孝陵的附属建筑——明景祠。
明景祠是为了纪念朱棣皇帝及其皇后而建,建筑风格独特,内部陈设精美。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更多关于朱棣和马氏的历史故事,增进对明朝历史的了解。
游客可以参观明孝陵的园林景观。
明孝陵周围有一片美丽的园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在园林中漫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放松身心。
游览明孝陵应该按照大门-大成门-神道-宝陵-明景祠-园林的顺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领略明孝陵的历史文化和风貌。
当然,游客在游览明孝陵时还需注意文明游览,爱护古迹,不随意触碰或破坏景区设施,共同保护好这一历史遗产。
希望大家在明孝陵的游览中能有一个愉快而难忘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