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模板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模板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墙体烂根
现象:混凝土墙根与楼板接触部位出现蜂窝、麻面或露筋,有的墙根内夹有木片、水泥袋纸等杂物。
原因分析:(1)第一层混凝土浇筑过厚,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够,底部未振透。(2)混凝土铺设后没有及时振捣,混凝土内的水分被楼板吸收,振捣困难。(3)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准,搅拌不匀,坍落度太大,材料离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率小,和易性不好,振捣时间过久造成漏浆。
(4)钢模板与楼板表面接触不严密。(5)钢模下部缝隙用木条堵塞时,木条进入墙体内。
预防措施:
(1)支模前,在模板下脚相应的楼板位置抹水泥砂浆找平层,但应注意勿使砂浆找平层进入墙体内。(2)模板下部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等塞严,切忌使用木片并伸入混凝土墙体位置内。(3)增设导墙,或在模板底面放置充气垫胶垫。(4)浇筑混凝土前先浇水湿润模板及楼板表面,然后浇一层50mm厚的砂浆,砂浆不宜铺得太厚,并禁止用料斗直接浇筑。(5)坚持分层浇筑混凝土,第一层浇筑厚度必须控制在500mm以内。
治理方法:对于烂根较严重的部位,应先将表面蜂窝、麻面部分剔除,再用1∶1水泥砂将分层抹平。此项工作必须在拆模后立即进行。(2)对于已夹入木片、纸或草蝇等的烂根部位,在拆模后应立即将夹杂物彻底剔除,然后捻入高强度干硬砂浆,必要时砂浆中可稍掺加细石。
2墙面粘连,缺棱掉角
现象:墙体拆模时,大模板上粘连了较大面积的混凝土表皮,现浇墙体上口及洞口拆模后缺棱掉角。
原因分析:(1)脱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低于1.2MPa。(2)混凝土用水量控制不严,质量波动大,浇筑时下料集中,又未均匀振捣。(3)模板清理不干净(特别是上、下端口部位及门框边),易积留混凝土残渣。(4)使用了失效的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漏刷,或隔离剂被雨水冲刷掉。(5)衔接施工缝时浇筑的砂浆层过厚,强度偏低,洞口模板拆除过早,或拆模时碰撞,造成墙体缺棱掉角。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工程实例一
模板变形
总结词:桥梁施工中使用旧模板或小厂家生产的低质量模板,在拆模后发现模板变形、翘曲 ,影响混凝土质量。
详细描述:在桥梁工程中,模板的刚度和质量对混凝土的平整度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变形 、翘曲的模板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鼓包、凹陷等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的美观度和安全性。
工程实例一
04
处理方法:采用高强度、高 刚度的模板材料,加强模板 的支撑和固定,减少侧压力 对模板的影响。同时,定期 对模板进行检查和维护,发 现变形或破裂及时进行处理 。
THANK YOU
工程实例二
• 预防措施:加强模板安装质量的控制,确保模板拼接紧密、支撑牢固。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漏浆及时进 行处理。
工程实例二
模板污染
总结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 中,模板表面被污染,导致 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麻面 等问题。
详细描述:模板污染会导致 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色差、 麻面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 混凝土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质量检查
在模板安装过程中进行质 量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问题。
验收环节
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验 收,确保模板工程质量符 合要求。
对已出现的通病进行及时处理和修复
பைடு நூலகம்
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的通病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 理,防止问题扩大。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钢筋绑扣松,角筋绑扣方法不对。 2.整体钢筋骨架扭曲、位移,没有钢筋跟位措施。 3.砼浇注面以上没有定位箍筋。 4.浇注过程中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浇注前未检查,浇注过程中无人调整。
➢预防措施:
1.首先,钢筋绑扣要紧,角筋采用兜扣,其他主钢筋采用“八”字扣。 2.在墙、柱钢筋模板口四周加设可靠的垫块,防治由于钢筋骨架的扭曲或位 移造成钢筋跑位。
6.重点加强楼面下凹和凸起部位的吊模的安装是否牢固有保障和标高 的控制,应提前制定方案和交底(该项最易被人们忽视,也是最易 造成砼缺陷和影响外观质量的项目)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模板内未清理或清理不干净
结果:造成砼结构竖向构件底部接搓处夹渣形成缝隙夹有锯屑、焊 渣、浮浆残渣、纸屑、浮浆、碎石等影响结构整体性:砼结构水平 构件拆模后在梁板底部残留灰渣垃圾等,砼表面产生麻面,影响观 感和结构保护层的厚乃至影响抹灰层的粘结强度。
2.模板支完在砼浇注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牢固性、 稳定性、刚度、接缝、错台、几何尺寸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直至合格为 止。 3.支设模板时上口要挂线保证模板平直。 4.每个楼层的模板放线均应由首层基准点向操作层引测,消除累计误差,保 证模板位置准确。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模板标高超偏
3.柱子主筋应在砼浇注面以上设一道临时定位长箍:墙的竖向主筋也应在砼 浇注面上设一道水平梯子钢筋作为临时固定主筋位置,并在浇注前检查,固 定好其位置。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在工程建设中,模板工程可以说是常见的施工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施工方式及施工人员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模板工程质量通病,以及如何进行防治措施。
一、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
1. 模板不整齐
这是最常见的模板工程问题之一。模板如果不整齐,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有明显的纹路及凸凹不平的现象。
2. 模板松动
模板松动会导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流动,从而引起表面的不平整。松动的模板还会导致表面出现空鼓,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3. 边角缺陷
边角缺陷可能会导致表面出现边角磨损或者缺损的现象。这些缺损通常需要修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表面质量。
4. 模板渗水
模板渗水通常是由于材料的不均匀或者模板接缝不严密引起的。它会导致铺在模板上的混凝土表面出现水印、浮色等现象。
5. 模板变形
模板变形通常是由于材料的收缩或者是模板施工不当引起的。如
果模板变形,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明显的凹凸不平及无法修复的缺陷。
二、防治措施
1. 模板选择
在选择模板时,需要选择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材料。同时,模
板应有充分的刚性,无弯曲、扭转等现象。如果发现模板有缺陷,应
及时更换。
2. 施工技术
模板的施工技术应该严谨规范,保证模板平整、均匀、无松动、
无变形等。在涂模板前,应先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残留的碎片或灰尘。
3. 模板维护
模板施工后,要及时进行维护。比如,在模板内涂油之前,应该
先将模板表面清洗干净,保持干燥。同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
灰比,避免混凝土与模板粘在一起。
4. 模板摆放
在摆放模板时,应将模板垂直支撑于地面,必要时可采用斜木等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一、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1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15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
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1.2标高偏差
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举措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举措: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根基模板。
1〕带形根基要防备沿根基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够,下口堕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钉模不牢的现象。举措:①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正确。②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根基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③隔必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筋支架上。
④支撑直接在土坑边时,下边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
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坦,连结坚固。
〔2〕杯形根基应防备中心线禁止、杯口模板位移、混凝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
时芯模起出的现象。举措:
①中心线地点及标高要正确,支上段模板时采纳抬轿杠,可使地点正确,托木的
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昆凝土面分开少量,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②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绝剂,底部再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
减少浮力。
③脚手板不得放置在模板上。
④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周围要平均下料及振捣。
⑤撤掉的杯芯模板,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拔动。
3、梁模板:防备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
间、撤掉困难的现象。举措:
1〕支模时应恪守边模包底模的原那么,梁模与柱模连结处,厂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2〕梁侧模一定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足用水浇透。
4、柱模板:防备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模板⼯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模板⼯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墙体烂根
1.现象
混凝⼟墙根与楼板接触部位出蜂窝、⿇⾯或露筋,有的墙根内夹有⽊⽚、⽔泥袋纸等杂物。
2.原因分析
(1)第⼀层混凝⼟浇灌过厚,振捣棒插⼊深度不够,底部未振透。
(2)混凝⼟铺设后没有及时振捣,混凝⼟内的⽔分被楼板吸收,振捣困难。
(3)混凝⼟配合⽐控制不准,搅拌不匀,坍落度太⼤,材料离析;混凝⼟配合⽐设计砂率⼩,和易性不好,振捣困难或振捣时间过久造成漏浆。
(4)钢模板与楼板表⾯接触不严密。当楼板厚度不等、⾼差较⼤以及安装不平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5)钢模下部缝隙⽤⽊⽚堵塞时,⽊⽚进⼊墙体内。
3.预防措施
(1)⽀模前,在模板下脚相应的楼板位置抹⽔泥砂浆找平层,但应注意勿使砂浆找平层进⼊墙体内。
(2)模板下部的缝隙应⽤⽔泥砂浆等塞严,切忌使⽤⽊⽚并伸⼊混凝⼟墙体位置内。
(3)增设导墙,或在模板底⾯放置充⽓垫或海绵胶垫等。
(4)浇筑混凝⼟前先浇⽔湿润模板及楼板表⾯,然后浇⼀层50mm厚的砂浆(其成分与混凝⼟内砂浆成分相同),砂浆不宜铺得太厚,并禁⽌⽤料⽃直接浇筑。
(5)坚持分层浇筑混凝⼟,第⼀层浇筑厚度必须控制在500mm以内。
⼆、墙⾯粘连,缺棱掉⾓
1.现象
墙体拆模时,⼤模板上粘连了较⼤⾯积的混凝⼟表⽪,现浇墙体上⼝及洞⼝拆模后缺棱掉⾓。
2.原因分析
(1)脱模过早,混凝⼟强度低于1.2Mpa。尤其是在初冬阶段(温度-1—10℃),由于缺乏可靠的保温措施,最易发⽣此类现象。
(2)混凝⼟⽤⽔量控制不严,质量波动⼤,浇筑时下料集中,⼜未均匀振捣。
模板工程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常见模板:木模板、组合胶模板、组合钢模板等,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整合篇如下:
一、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表面出现蜂窝、孔洞、露筋单位那个现象。
2、产生原因:
(1)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编造成裂缝;
(3)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
(4)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5)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6)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正确,认真制作定型模板;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
(2)钢模板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堵漏;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二、轴线位移
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轴线定位产生误差;
(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
(3)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4)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5)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
(6)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3、防治措施:
(1)严格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进行技术交底;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或动作过大,碰撞模板,导致模板变形 处理办法:
1、涨模板20mm以下的部位,在冲筋打点后,将涨模的位置剔凿至 不影响抹灰为止。
2、涨模20mm以上的部位,使用电钻进行处理,如果有露筋的现象, 必须采取防腐措施进行处理,比如涂刷环氧树脂等,剔凿厚增加网 格布进行抹灰作业。
质量通病五:梁与墙结合处不顺直 问题分析:
1、施工前未编制针对性方案,未编制排版图或梁墙结合处配模不满足 要求。
2、梁、墙部位混凝土未一次性浇筑,模板加固不到位 3、墙体模板加固与梁模板加固刚度存在差异,受力不同 处理办法:
1、偏差比较小的部位进行磨平处理 2、对偏差比较大部位进行剔凿处理,剔凿过程中出现露筋现象的及时 使用高强水泥砂浆进行封闭处理。
质量通病七:卫生间降板部位成型效果差 问题分析:
1、吊模模板标高和水平位置子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专人负责检查控制 2、吊模板条加固不牢靠、刚度差,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跑模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过程吊模受力变形 4、浇筑成型后,混凝土还未达到强度,工人过早拆除模板或随意踩踏 破坏棱角
处理办法:
1、卫生间翻边施工过程,对降板部位边缘进行少许剔凿处理,确保翻 边混凝土与一次浇筑结构的和易性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十六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十六种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接缝不严
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二模板未清理干净
1、现象
(1)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2)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柱模板缺陷
1、现象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轴线位移
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原因分析:
1、模板翻样错误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就位;
2、构件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造成模板位移;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防治措施:
1、要求施工单位将复杂部位的模板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以此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相关人员要审核模板加工图及技术交底;
2、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同意模板安装。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模板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现象:测量检查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或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常见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的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常见的质量事故和防治措施吧。
接缝不严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模板未清理干净
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
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模板
起皮。
致检查,发现拼缝不严密的部位,
)采用木方封堵时,改进墙柱模板下口缝隙封闭方法,采用角钢封闭方法;如下图所示:
注:木方必须间隔下伸,压住角钢,使角钢与底板和模板均压紧。
在下部墙体上预埋对拉螺栓,上层墙体模板下移,利用预埋的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轴线位移
(一)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二)原因分析:
1. 模板翻样错误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就位;
2. 构件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 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 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 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造成模板位移;
7. 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三)防治措施:
1. 要求施工单位将复杂部位的模板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以此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相关人员要审核模板加工图及技术交底;
2. 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同意模板安装。
3.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模板底部位置准确;
4.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 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一)现象:测量检查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或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二)原因分析:
1. 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 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或标记有误差;
3. 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 楼梯踏步或降板等部位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等。
(三)防治措施:
1. 每层要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 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要经常对标高标记进行复核,严格按标记施工;
3. 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 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积误差,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3 个(可按实际情况增加),以便复核;
4. 楼梯踏步或降板处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三、结构变形
(一)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二)原因分析:
1. 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
2. 组合小钢模,未按规定设置连接件,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3. 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4. 竖向承重支撑的地基土未夯实,未垫平板,支承处地基下沉;
5•门窗洞口内模处顶撑不牢固,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6. 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
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胀模;
7. 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8. 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模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
长期日晒雨淋导致模板变形。
(三)防治措施:
1. 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
重、施工荷载、混凝土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
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如图17);
图仃:模板支撑系统倒塌
2. 支撑底部若为回填土方地基,应先按规定夯
实,设置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 组合小钢模拼装时,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4. 梁、墙模板上口必须设临时顶撑,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
宽度;由于砼浇筑时有胀力,设置顶撑时其长度可率小于梁、墙宽度;
5. 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6. 对于跨度>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四、接缝不严
(一)现象:由于模板接缝不严,混凝土浇筑时产
生漏浆(如图18),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
洞、露筋。
(二)原因分析:
1. 模板翻样不准确,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2. 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接缝措施不当;
图18:模板支撑不牢固,拼缝不严
3. 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三)防治措施:
1. 要求施工单位认真翻样,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质量意识;
2. 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充分吸水;
3. 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4. 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合理(可采用双面胶纸),不能用油毡、塑料布,
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5. 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缝间加双面胶纸)。
五、脱模剂使用不当
(一)现象:模板表面涂刷废机油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
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二)原因分析:
1. 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
2. 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刷过厚;
3. 使用废机油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又影响了混凝土表观质量,还不利
于后期装修面层的施工。
(三)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