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方案(二篇)

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方案(二篇)

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地___府与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加强职业病危害治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方针,不断强化我公司全体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真正落实职业病危害治理机制,以本次治理活动为契机使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上一个新台阶。

实现我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保障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将本次治理活动作为近期职业健康管理重点工作,以“五个做好”为核心开展治理行动,一是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二是做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三是做好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四是做好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五是做好主要负责人与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___机构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公司成立了职业病危害治理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开展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___如下:组长:___副组长:___成员:___四、工作内容按照时间安排,开展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___年___月___日—___月___日):为动员部署阶段。

向公司各级领导传达上级管理部门关于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动员全体安全管理人员学习职业病危害相关知识,___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的职工进行专项培训。

具体措施:1、利用早调会、周调会的机会向各级领导传达上级管理部门关于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的指示精神,争取各级领导及各车间部门广泛参与。

责任人:___2、___全体安全管理人员共同学习《___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

责任人:___3、___职业危害严重岗位的员工参加职业健康专项培训,增强员工职业病防范意识。

责任人:___第二阶段(___年___月___日—___月___日):为自查自改阶段。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背景职业病是由于一定职业环境中所存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工人体内器官、组织或系统的不可逆和持续性损害所引起的一类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某种职业环境对从事该工作的人体安全和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毒物、尘、辐射、噪声、振动等。

为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国家对职业病危害的管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其中,将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是进行管控的重要工作之一。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表按照《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与分级》(GBZ/T 229.1-2010)的要求,将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五级,从低到高分别是1~5级。

风险级别风险状况描述1级风险较低,一般处于可控状态2级风险较低,但有时可能会发生轻微伤害或疾病3级风险较高,随时可能发生中度伤害或疾病4级风险很高,可能发生重大伤害或疾病5级风险极高,很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伤害或疾病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管控,应根据病害的形成机理、危害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接触途径等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级别,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达到预防、减轻和消除职业病发生的目的。

风险评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是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识别、分级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能够发现危害的程度和范围,确定危害因素对体内器官的影响和损害程度,为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危害评价: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序列、程度、作用途径、接触途径和剂量等进行评价。

2.暴露评估:确定劳动者暴露的人数、时间和频率等参数,评估暴露水平。

3.敏感性评估:根据不同人员的个人因素、体位、行动方式等因素,对其受危害的敏感性进行评估。

4.风险评价:对危害程度、暴露水平、敏感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危害等级和风险等级。

风险管控风险管控是针对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DB37T3012—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37T3012—2017-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排查类型可包括: ——日常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 ——专业性隐患排查; ——专项隐患排查; ——专家诊断性检查;
3
DB37/T 3012—2017
——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
6.2.2 排查组织级别和周期
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排查组织级别,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或岗位级。 用人单位隐患排查周期宜符合下列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病隐患 occupational disease hidden risk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在职业病危 害现场管理和职业卫生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 3.2 职业病隐患排查 screening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idden risk 用人单位组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标准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查找 本单位职业病隐患的工作过程。 3.3 职业病隐患治理 elimin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idden risk 指消除或控制职业病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本公司是家具的加工销售公司,目前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对现场数据的检测,情况如下: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G)(1)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规定,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技术依据包括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等要素的权重数。

分级指数G按式(1)计算:G= WM×WB×WL (1)式中:G-分级指数;WM-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B-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L-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取值列于表1注释:石棉及石棉纤维、木粉尘等GBZ2.1中标识为确定人类致癌物(G1)的粉尘,WM取值列入M>80%一类。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B)分级和权重数(WB)取值列于表2。

注释:接触比值为接触每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相应的接触限值的比值(即:B=粉尘浓度检测值/接触限值,当粉尘浓度检测值为未检出时,以最低检出浓度的二分之一作为检测值计算B值),生产性粉尘应分别计算PC-TWA和超限倍数比值,选择最大值作为某类粉尘比值取值;对于GBZ2.1中同时具有呼吸性粉尘和总粉尘接触限值的粉尘,优先使用呼吸性粉尘的检测数据;若同一作业岗位同时接触两种及以上的粉尘时,应选择危害重、接触限值低的粉尘进行计算。

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权重数(WL)取值列于表3。

表 3 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和取值注释:对于曾经检出职业性尘肺的作业岗位应提高一个危害级别(2)接触化学物作业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有毒作业分级的依据包括化学物的危害程度、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三个要素的权重数。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档案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档案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档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档案(台账)单位名称:记录时限:自年月至年月保存期限:五年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1.单位名称2.注册地址3.注册类型4.单位电话5.安全许可证编号6.企业主要负责人7.企业安全负责人8.行业主管部门9.属地管理部门10.职业病危害11.行业分类12.办公地址13.从业人数14.邮政编码15.许可证有效期16.办公电话17.监管负责人18.联系电话19.移动电话20.特种作业人员(人数)21.电子邮箱22.所属区域23.特种设备有无24.涉及危险是否25.化学品有无简述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目录:序号隐患名称(内容)隐患等级页码备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单位名称:制表人:制表时间:年月日检查场所部位检查标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施时限人员时间整改措施整改时间检查人员隐患情况整改情况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领导班子会讨论记录: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整改方案和整改结果:职工代表(签字)分管领导(签字)法人代表(签字)备注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重大事故隐患建档说明:重大事故隐患应按照相关要求单独建立档案。

档案中必须包含下述内容:1.重大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内容: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重大隐患整改、验收、销号记录等。

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的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五落实”)。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和运行效果。

本标准适用于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GBZ 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T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9 (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 298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300.1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1 部分:总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国卫疾控发[2015]92 号 2015 年 11 月 17 日起施行《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142 号,2003 年 6 月 10 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 10 部门公告 2015 年第 5 号 2015年 5 月 1 日起施行3 术语和定义GBZ/T 224、GBZ/T 229(所有部分)、GBZ/T 29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职业健康 occupational health以促进并维持用人单位劳动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处在最好状态为目的,并防止劳动者的健康受工作环境影响,保护劳动者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将劳动者安排在适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机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管理、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职业病防护和日常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应急和事故、职业病、员工健康管理、职业健康资料和档案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制造中心职业卫生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务院令第619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T 229.1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9.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 229.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 229.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Q/ 206 013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Q/-ZX 206 001 安全生产责任制Q/-ZX 206 013 安全环保费用管理规定Q/-ZX 206 014 安全、环境教育培训管理规定Q/-ZX 206 021 危险源及其风险分级管控管理规定Q/-ZX 203 003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规定Q/-ZX 206 017 变更管理规定Q/-ZX 206 033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Q/-ZX 206 030 安全、环境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规定Q/-ZX 206 024 安全、环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Q/-ZX 206 038 设备设施及其维检修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检查表(职业病防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检查表(职业病防治)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5
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与教育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检查表(职业病防治)
序号
检查项目
排查检查内容
排查检查情况
1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规章制度、记录、档案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规章制度、记录、档案主要内容

隐患排查治理参照标准:基础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作业现场主要内容11财务部工作总结、分析及计划报告范文[财务部工作总结、分析及计划报告范文]务部工作总结、分析及计划报告范文2009-12-10 10:25读者上传【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在上级财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年初支公司提出的工作思路为指导,以提高企业效益为核心,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成本治理和资金治理为重点,全面落实预算治理,强基础,抓规范,实现了全年业务制度规范化,经营治理科学化,企业效益最大化,有力地推动了支公司财务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了财务治理在企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财务部工作总结、分析及计划报告范文。

现将2009年公司财务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固定费用:1-9月份累计完成##.5xxxx,完成进度计划的117.2xxxx,同比增长27.4xxxx,增加支出2312627.8 xxxx。

2、三项费用:1-9月份累计完成##.5xxxx,完成进度计划的136.3xxxx,同比降低10.5xxxx,减少支出171939.2 xxxx。

3、内部利润:1-9月份完成-##.1xxxx元,较计划进度-828.4xxxx元增亏252.7xxxx元。

二、以资金治理为契机,不断增强全员的预算治理意识近年来,随着企业精细化治理水平的不断强化,对财务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以此为契机,根据财务治理的特点以及财务治理的需要,及时出台了支公司《固定费用治理办法》、《资金预算治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从而使每项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考核。

在费用控制方面,一是采取定额包干的方式,将手机费、电话费、班站所办公费、车辆油料费、维修费、线路巡视费等定额控制,节约归已、超支自负,培养了职工的节约意识。

二是采取预算审批的方式,对定额以外的费用,必须先层层审批,没有审批发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在现金预算方面,为提高现金预算的准确性,在实际支付时做到,没有现金预算项目的不予支付,超预算支付标准的不予支付,中国电力资料网从而提高了现金预算意识。

职业健康档案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档案管理规定

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职业健康档案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9号令)及《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规定了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建立、更新、维护、保存等相关工作。

第三条职业卫生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文字、图纸、照片、报表、音像资料、电子文档等文件材料。

第四条安全部为公司职业卫生档案主管部门。

负责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并督促指导其它部门(中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第五条公司各部门(中心)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健全及管理工作,协助安全部建立、更新、管理公司职业卫生档案。

第六条职业卫生档案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与安全宣传培训档案一并管理);(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第七条职业卫生档案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

第八条职业卫生档案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

第九条职业卫生档案中某项档案材料较多或者与其他档案交叉的,可在档案中注明其保存地点。

第十条职业卫生档案应按年度或建设项目进行案卷归档,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第十一条职业卫生档案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做到动态管理。

第十二条安全部应设专人负责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已经完成封存的职业卫生档案资料,要及时移交公司档案室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

第十三条对于涉及员工个人健康资料的,应当履行保密义务,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档案1、急求安全工作档案和隐患排查台帐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管理台帐、档案(建议目录)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台帐的标准化、规范化,企业应建立13本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台帐、6本档案和一本安全活动记录。

即安全生产会议台帐、安全生产组织网络台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台帐、安全生产检查台帐、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台帐、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台帐、安全工作考核与奖惩台帐、消防安全管理台帐、职业安全卫生台帐、安全防护用品台帐、事故预案台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台帐、安全设备安技装备台帐;安全生产责任制档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档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档案、安全评价档案、特种设备特殊工种人员档案、安全学习资料档案;安全活动记录。

1、安全生产会议台帐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的传达、学习和贯彻情况。

具体记载会议名称、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会议具体事项及处理结果等。

2、安全生产组织网络台帐包括: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本单位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上到下的管理网络及具体人员。

3、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台帐包括:安全生产教育记录、安全生产宣传记录、安全生产培训记录。

具体记录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安全生产全员培训、新进厂职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及培训考核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地点、培训人、被培训人、教育培训内容、考试时间、考试成绩等,考核试卷要存档。

经过安全教育的人员要有本人签名)。

4、安全生产检查台帐包括:日常安全生产检查记录、专项整治检查记录。

具体记录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情况(每月一次大检查,每周一次常规检查,除此之外还要按照专业特点、根据季节变化、节假日安排以及特殊作业要求,开展专项检查;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人、检查出的问题、整改措施、完成时间等)。

5、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包括: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记录及整改记录情况。

(要按照“五定”原则进行)。

6、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台帐包括:各类事故资料情况。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背景介绍职业病是一种以职业暴露为主要原因的疾病,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建立健全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制度目的1.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2.识别和排除潜在的职业病隐患,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3.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防范工伤事故发生。

三、制度内容1.制定职业病防护目标根据不同行业和岗位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护目标,明确防护重点和措施。

2.职业病隐患排查(1)组织开展全面的职业病隐患排查,包括工作场所环境、劳动过程、作业方式等方面的检查;(2)制定排查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3)重点排查重大危险源和易患部位,以及可能造成职业病的有害因素;(4)采取现场检查、问卷调查、样本检测等方式进行实地排查;(5)记录排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

3.职业病危害评估(1)对职业病隐患进行评估,确定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2)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防护要求。

4.职业病防护措施(1)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技术措施和工作操作规程;(2)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施,并进行必要的培训;(3)定期对防护措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修订和完善防护工作方案。

5.职业病监测和健康体检(1)建立完善的职业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劳动者进行体内指标和生物学效应的监测;(2)开展职业病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病变和早期预警信号。

6.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1)制定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2)进行事故预案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7.职业病隐患整改(1)根据职业病隐患排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并明确整改时限;(2)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3)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确保消除职业病隐患。

8.职业病隐患报告和追责(1)发现职业病隐患要及时上报,并跟踪整改情况;(2)对违反相关规定和未及时整改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

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车间






6
配电室
工频电场 1、设置职业危害告知卡
防护服
1、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 2、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3、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
上岗前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并考 核,在岗期间定期组织职业病
防护培训。
车间






KN95级别的防尘口罩、防 噪耳塞、防护眼镜
1、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 2、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3、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
上岗前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并考 核,在岗期间定期组织职业病
防护培训。
车间






电焊烟尘、锰及其
2
焊接
化合物、氮氧化物 1、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 、一氧化碳、二氧 口罩”“噪声有害”的警示标识; 化碳、臭氧、乙炔 2、注意强制通风及除尘装置 、紫外线辐射、噪 3、设置职业危害告知卡
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序号
风险点
职业病危害因 素
工程技术措施
管控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日常安全检查
专项检查
综合性检查
岗位自查 班组检查 车间级
排查级别
每班
每班
每月
公司级 每半年
车间级
公司级综 合检查
每季度 每年
1
纵剪开平
噪音、振动
1、设置“噪声有害”的警示标 识; 2、设置职业危害告知卡
KN95级别的防尘口罩、防 噪耳塞、防护眼镜
1、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 测; 2、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3、签订职业危害告知书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版次:B2018年10月05日发布2018年11月10日实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1、目的 (2)2、¾⅞JIJ√*(x>I韦I (2)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2)4、职责要求 (4)4.1职责 (4)4.2基本要求 (3)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 (4)4.1职业病隐患分类 (4)5.2职业病隐患分级 (5)6、工作程序和内容 (6)5.1职业病隐患排查清单编制 (6)6.2职业病隐患排查 (6)6.3职业病隐患治理 (7)6.4职业病隐患验收 (8)6.5职业病隐患治理台账 (10)7、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 (10)7.1文件管理 (10)7.2持续改进 (10)资料性附录附录A: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清单附录B:基础管理隐患排查清单附录C:现场隐患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附录D:基础管理隐患排查台账1、目的为进一步发现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加大职业病隐患治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病风险,改善作业环境,降低职业病发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车间、部室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3)76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8]第90号)《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号)《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3012-2018)《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4、职责要求4.1职责4.1.1.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保证职业病隐患治理资金投入,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治理重大隐患前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职业健康危害的隐患排查

职业健康危害的隐患排查

03
职业健康危害的隐患排查
Chapter
排查计划与实施
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包括排查的目标、范围、 时间、人员等,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和有效性。
实施排查
按照计划进行排查,对作业场所、设备、材料、 作业过程等进行详细检查,确保不留死角。
记录与分析
对排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分析职业健康危害的 分布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监测手段
企业采用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和 噪声测量设备,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空 气质量和噪声水平进行监测;同时建 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身体状况 和职业病发病情况。
改进经验
根据监测结果,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进 行改进;如加强通风、降噪措施、提 供防护用品等;针对高空作业人员, 提供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设备;针 对尘土等有害物质,采取洒水降尘等 措施。同时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健康 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危害的认 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常见的职业健康危害
如噪声、振动、辐射等,可引起 听力损失、手部振动病、皮肤损 伤等问题。
如工作压力、单调重复的工作等 ,可引起身心疲劳、焦虑、抑郁 等问题。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如有机溶剂、重金属、腐蚀性化 学物质等,可引起中毒、过敏、 呼吸道刺激等症状。
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引起 各种传染病和职业性疾病。
案例二
要点一
背景介绍
该化工企业涉及多种危险化学品,存 在潜在的职业健康危害。企业通过加 强预防与控制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 康。
要点二
预防措施
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前进行职业健康检 查,确保员工身体健康;针对可能接 触到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制定详细 的应急预案;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 高员工对职业健康危害的认识和自我 保护意识。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模版(三篇)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1 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高风险行业或岗位的员工。

1.3 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

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2.1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内容:2.1.1 员工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归档和保存;2.1.2 职业卫生检查、职业病诊断和治疗记录的管理;2.1.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结果的记录。

2.2 员工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2.2.1 入职时,员工需进行职业卫生检查,检查结果应作为职业卫生档案的一部分;2.2.2 职业卫生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的个人信息、身体状况、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检查结果等。

2.3 员工职业卫生档案的归档和保存2.3.1 公司应将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归档,并按规定的时间保存;2.3.2 职业卫生档案应妥善保管,确保其安全和机密性。

2.4 职业卫生检查管理2.4.1 公司应制定职业卫生检查计划,并依据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2.4.2 职业卫生检查结果应记录在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中;2.4.3 对于职业病易患人群,应加强监护和干预,及时采取相关的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2.5 职业病诊断和治疗记录管理2.5.1 公司应定期进行职业病诊断,对确诊的职业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将相关诊断和治疗记录纳入职业卫生档案;2.5.2 公司应为职业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康复和援助,并进行相关的职业病防治宣传。

2.6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结果管理2.6.1 公司应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并将监测和评价结果记录在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中;2.6.2 对发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3.1 公司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内容:3.1.1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归档和保存;3.1.2 职业健康监测结果的记录和分析;3.1.3 职业健康监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双重预防档案管理制度

双重预防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公司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规范双重预防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双重预防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档案分类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档案2.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档案3.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档案4. 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档案5. 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档案6. 双重预防体系持续改进档案7. 双重预防体系考核档案8. 双重预防体系沟通档案9.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档案10.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档案1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档案1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档案13. 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档案四、档案管理职责1. 公司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双重预防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档案管理工作,并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环节进行监督。

2. 各部门、车间负责双重预防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要求进行保管。

3. 各级管理人员负责双重预防档案的日常使用和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

五、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各部门、车间应按照双重预防档案分类,及时收集各类档案资料。

2. 档案整理: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后,应按照档案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

3. 档案归档:整理后的档案应按照档案分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档。

六、档案保管与利用1. 档案保管: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

2. 档案利用: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制度,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档案查阅服务。

七、档案销毁1. 档案销毁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规定执行,经公司档案管理部门批准后,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档案销毁过程中,应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避免误毁、误损。

八、监督检查1. 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对双重预防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安全隐患分类的说明

安全隐患分类的说明

安全隐患分类的说明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标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划分为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个大类,其中基础管理包含13个中类,现场管理包含11个中类。

下面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match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救援、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基础管理、其他基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1,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类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类隐患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消防验收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法律法规的问题和缺陷。

如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过期等.,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类隐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类隐患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未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或标准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如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且仅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

安全生产责任制类隐患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安全生产责任制涵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员工等层级的安全生产职责。

其中,生产经营单位至少应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三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责任制建立不完善的,属于此类隐患。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类隐患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的规章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瑜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建设档案目录
1、职业病隐患排查计划
2、职业病隐患厂级排查表
3、职业病隐患车间、班组级检查表
4、职业病隐患检查台账
5、职业病一般隐患整改台账
6、职业病重大隐患整改台账
7、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
8、职业病隐患公示表
2016 年隐患排查计划
职业病隐患厂级排查表
职业病隐患车间、班组级检查表
职业病隐患检查台账
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
职业病隐患公示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