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非细胞型生物

合集下载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及结构优秀课件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及结构优秀课件

四、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 病毒血凝现象
红细胞凝集(HA):有的病毒囊膜上含有血凝素(如禽流感病毒 的血凝素),能与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表面的 糖蛋白受体相结合所产生的 凝集现象,称为 红细胞凝集简称血凝。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代表-腺病毒
② 螺旋状对称型
壳体呈杆状或丝状外观。 蛋白质亚基有规律地沿着中 心轴呈螺旋排列,形成高度 有序、对称的稳定结构。核 酸位于壳体内侧的螺旋状沟 中,多为单链RNA。正黏病 毒科、副黏病毒科、弹状病 毒科、冠状病毒科等病毒的 衣壳属此类。
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
③ 复合对称型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 形态及结构优秀课

主要内容:
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亚病毒
一、 概 述
(真)病毒: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质两种组分
非细胞生物
类病毒:只含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亚病毒 卫星RNA:只含有不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朊病毒:只含蛋白质
(一) 病毒的发现 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人、动物、植物、藻类、真菌和细菌有
(三)病毒的结构
从内到外为核酸芯髓、衣壳、囊膜。
基本结构
特殊成分
核酸芯髓 核衣壳
衣壳
囊膜
纤突
1、病毒的核心 核酸和少量的功能性蛋白质构成病毒的核心。
成分:主要成分为核酸(DNA或RNA)。 功能:核酸是病毒的基因组,为病毒复制、遗传
、变异及对宿主的感染性 等提供遗传信 息。
2、衣壳
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壳粒组成的包裹病毒心髓的一层蛋白质结构。 每个壳粒又是由一个或多个多肽分子组成的。 (1)成分:蛋白质。 (2)功能: ① 保护病毒的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或其它影响因素的破坏 ② 介导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中 ③ 衣壳蛋白具有抗原性,是病毒颗粒的主要抗原成分 ④ 由于不同种类的病毒衣壳所含壳粒数不同,所以衣壳可作为病毒鉴别 和分类的依据之一。

非细胞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植物病毒
大多含RNA
细菌病毒
单链
含RNA 单链
(二)蛋白质(主要成分)
分为: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 病毒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蛋白质外壳,保护病毒核酸; 2)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 3)决定病毒抗原性; 4)构成毒粒酶,或参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入侵,或参与病 毒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病毒大分子的合成
病毒体结构模式图
病毒(噬菌体)的生长繁殖
病毒是专性寄生的,病毒的繁殖方式不是二分分 裂,而是感染寄主细胞后,“接管”寄主细胞的 生物合成机构,进行病毒的复制。对此,了解的 比较清楚的就是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
噬菌体的生长繁殖过程图示
一步生长曲线
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这种生长(繁殖)方 式称为一步生长。它与细胞型生物完全不 同,而且繁殖速度也要快百倍以上。平均 每个被侵染的宿主细胞释放出来的新噬菌 体粒子数量也可通过一步生长曲线实验来 测定(具体方法107页第三段)
The SARS Coronavirus:
The SARS outbreak of 2003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 total of 8,098 people worldwide became sick with SARS during the 2003 outbreak. Of these, 774 died.
害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禽流感 (H5N5):1983年美国滨州等地区 直接 ) 年美国滨州等地区, 年美国滨州等地区 损失6000多万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估计 多万美元, 损失 多万美元 达3.49亿美元 ,1997年5月,香港禽流感, 亿美元 年 月 香港禽流感, 直 接 损 失 达 8000 万 港 币 。 2003年 3月 , 荷兰禽流感 , 波及最广的 年 月 荷兰禽流感, 爆发,荷兰南部海尔德兰省800个农场已 爆发,荷兰南部海尔德兰省 个农场已 经受到禽流感的影响, 经受到禽流感的影响 , 已蔓延到比利时 与德国边境附近。 与德国边境附近。

4微生物-非细胞型生物

4微生物-非细胞型生物
F. W. Twort(1915年)和F d’Herelle(1917年)分别发现细菌(Shigella dysenteriae)病毒,即噬菌体(phage)。 1935年,W M Stanley首次提纯并结晶了烟草花叶病毒;Bawden等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本质为核蛋白。 1940年,Kausche首先用电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颗粒。 病毒学(virulogy):研究病毒(virus)的本质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理论与技术;并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人及有益生物的病毒病害;利用病毒对有害生物、特别是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发展以基因工程为中心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等。
核心:核酸 →基因组genome →决定病毒遗传、变异 和复制 壳粒capsomere → 衣壳capsid →保护、介导、抗原性 包膜envelope,包膜子粒peplomere(刺突spike) →保 护、介导、抗原性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多数在100nm左右(20~200nm)。多数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最小的圆环病毒直径约17nm,比核糖体稍大,最大的动物痘病毒(Poxviruses)直径达200nm以上,与最小的细菌相仿,并且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直径20-200nm(一般50-100 nm) 病毒:细菌:真菌 = 1:10:100
研究病毒的重要意义: 一是控制和消灭有害病毒,病毒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家养动物养殖业,病毒性疾病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发酵工业中的噬菌体污染会严重影响发酵生产; 二是病毒的研究和利用价值,主要表现为改良品种,培育活病毒疫苗株,保护生态环境,利用病毒作为昆虫杀虫剂,基因工程研究的重要载体。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
些蛋白质或多肽在病毒形态学上称 作化学亚单位或结构亚单位。许多 化学亚单位以非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共价键串联起来,形成了电子显微 镜下可以见到的子粒即形态亚单位。
大多数病毒含有大量蛋白质, 占病毒粒子总重的70%以上。少数 病毒的蛋白质含量较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低,为30%~40%。病毒蛋白具有 较高的毒性作用,是使机体发生各 种毒性反应的主要成分。 四.病毒的衣壳和包膜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 离子的影响。 ⑵复制与装配。
噬菌体的DNA进入菌体后,将会引 起一系列变化。菌体胞壁渗透性增 大,核物质遭到破坏并开始消失, 细菌的合成作用受到阻抑。噬菌体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 逐渐控制着细胞的代谢,以噬菌体 部分DNA为模板,在菌体RNA聚合酶 的催化下,首先产生噬菌体的mRNA。 再利用寄主的核蛋白体,与新产生 的mRNA形成复制噬菌体DNA所需要 的酶。同时还要形成
㈠烈性噬菌体复制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 以大肠杆菌的T—噬菌体为例,介 绍噬菌体复制过程⑴吸附和侵入。
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相遇时,先以 尾丝附着于菌体胞壁的受点上,尾 丝进一步固定在上面,向菌体进一 步移动,刺突及尾丝将噬菌体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 加固,固定在菌体上。然后尾部分 泌溶菌酶,将菌体胞壁溶解打孔, 同时噬菌体尾壳收缩,将尾髓穿过 细胞壁,插入菌体内,噬菌体头部 的DNA随之被压入菌体细胞内。吸 附过程受环境的温度、pH以及某些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 脱氧核糖核酸酶,以利摧毁寄主 DNA。有些噬菌体则不同,它要依 赖于寄主供给某些酶类,因而它并 不摧毁寄主的DNA,使之能继续为 它合成某些所需要的蛋白。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胞的酶类和产能机构,并能借助寄主细 胞的生物合成机构复制其核酸以及合成 由其核酸编码的蛋白质,乃至直接利用 细胞成分。病毒的生物合成实际上是病 毒遗传信息控制下的细胞生物合成过程。

福州大学《微生物》名词术语

福州大学《微生物》名词术语

福州大学《微生物》名词术语第一章绪论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是一些个体微小(<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生物工程学(biotechnology)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有用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的一门新兴技术。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构造细菌(bacteria)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μm,长度约0.5~5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胞壁(cell wall)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由肽聚糖构成,有固定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功能。

原生质体(protoplast)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来的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脆弱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菌形成。

球状体(sphaeroplast)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一般由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形成。

L型细菌专指那些在实验室中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完整版)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完整版)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

(完整版)微⽣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第⼀章:微⽣物类群与形态结构⾮细胞型:病毒细胞型:原核微⽣物:细菌、放线菌等,(⽆明显核,也⽆核膜、核仁。

)真核微⽣物:酵母菌、霉菌,(有明显核,有核膜、核仁。

)第1节:细菌Bacteria是微⽣物⼀⼤类群,主要研究对象。

细菌是单细胞的,⼤⼩在1um左右,1000倍以上显微镜才能看到其形状。

⼀、细菌的形态和⼤⼩(⼀)基本形态1、球菌Coccus:球形或近球形,根据空间排列⽅式不同⼜分为单、双、链、四联、⼋叠、葡萄球菌。

不同的排列⽅式是由于细胞分裂⽅向及分裂后情况不同造成的。

2、杆菌Bacillus (Bacterium):杆状或圆柱形,径长⽐不同,短粗或细长。

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

3、螺旋菌(Spirillum):是细胞呈弯曲杆状细菌统称,⼀般分散存在。

根据其长度、螺旋数⽬和螺距等差别,分为弧菌Vibrio (菌体只有⼀个弯曲,形似C字)和螺旋菌(螺旋状,超过1圈)。

与螺旋体Spirochaeta 区别:螺旋体⽆鞭⽑。

细菌形态不是⼀成不变的,受环境条件影响(如温度、培养基浓度及组成、菌龄等)异常形态⼀般,幼龄,⽣长条件适宜,形状正常、整齐。

⽼龄,不正常,异常形态。

畸形:由于理化因素刺激,阻碍细胞发育引起。

衰颓形:由于培养时间长,细胞衰⽼,营养缺乏,或排泄物积累过多引起。

(⼆)细菌⼤⼩如何测量:显微测微尺球菌直径0.5-1um,杆菌直径0.5-1um ,长为直径1-⼏倍;螺旋菌直径03-1um,长1-50um;细菌⼤⼩也不是⼀成不变的。

细胞重量10-13-10-12g ,每g细菌含1-10万亿个细菌。

⼆、细菌细胞结构研究细菌细胞结构是分⼦⽣物学重要内容之⼀,有了电⼦显微镜才有可能。

其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变部分,每个细胞都有,如细胞壁、膜、核。

特殊结构是细胞可变部分,不是每个都有,如鞭⽑、荚膜、芽孢。

(⼀)基本结构1、细胞壁cell wall:位于细胞表⾯,较坚硬,略具弹性结构。

第四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三)----非细胞型生物汇总

第四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三)----非细胞型生物汇总

第四章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三)----非细胞型生物一. 名词解释:1. 真病毒;2. 病毒粒子;3. 核心;4. 衣壳;5. 衣壳粒;6.核衣壳;7. 包膜;8. 包涵体;9. 刺突;10. 噬菌斑;11. 烈性噬菌体;12. 温和噬菌体;13. 噬菌体效价;14. 一步生长曲线;15. 溶源菌;16. 感染复数;17. 自外裂解;18. 裂解量;19. 类病毒;20. 拟病毒;21.朊病毒;22. 裂解性生活周期;23.潜伏期;24.噬菌体的受体位点;25. 早期mRNA,26. 噬菌体DNA的末端冗余;27. 多联体;28. 噬菌体的复制型DNA;29.前噬菌体;30.超感染免疫性;31.噬菌体的诱导裂解;32.溶源转变;33.辅助病毒;34.卫星病毒;35. 噬菌体展示技术。

二. 填空:1. 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是( )和( )。

2. 真病毒的基本构造是( ), 其包括( )和( )两部分。

3. 真病毒的非基本构造有( )。

4. 真病毒的群体形态有( )、( )、( )等。

5.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 )、( )、( )、( )和( )。

6.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中,其增殖过程包括( )和( )。

7. 一步生长曲线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分别是( )、( )、( )。

8. 温和性噬菌体存在的形式有三种, 为: ( )、( )、( )。

9. 病毒粒子的对称方式有( )和( )等几种。

10. 非细胞生物包括()和亚病毒,亚病毒又分()、()和()。

11. 病毒的形状有球状、杆状、()、()、()和()。

12. 绝大多数单个的病毒粒子是无法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观察到,但当它们大量繁殖并聚集在一起时便会表现出一定的可用肉眼或光镜进行观察的群体特征,如动植物细胞中的(),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的(),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以及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等。

13.一般情况下,病毒的包膜由()和()组成。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4 第四章 病毒和亚病毒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4 第四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四章非细胞型生物4.1 概述1892年俄国植物病理学家D.Ivanovsky 研究了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认为它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

1898年荷兰学者M.W.Beijerinck 独立进行了烟草花叶病病原的研究,首次提出其病原是一种“传染性的活性液体”或称“病毒”。

1935年美国的Stanley首次提纯并结晶了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非细胞型生物包括:1.病毒(euvirus)、2.亚病毒(subvirus)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4.2 病毒(Virus)4.2.1 病毒特征病毒是既有生活特性又具有非生活特性(living and nonliving characteristics)的感染因子。

能够感染动物、植物、甚至其他的微生物。

只感染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菌体(bacteriophages);只感染真菌的病毒叫真菌噬菌体(mycophages)。

(1)病毒的生活特征:它们在活的宿主细胞内以极快的速度增殖;能变异。

(2)病毒的非生活特征: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acellular);不能独自进行新陈代谢,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新陈代谢机制。

它们不能生长和分裂,新的病毒组件必须在已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组装;它们具有DNA 或RNA,不能兼而有之。

(3)病毒的判定标准: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核酸(nucleic acid )即DNA 或RNA,不能兼而有之;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增殖,是严格的非细胞寄生物;新的病毒组件必须在已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的病毒粒子(virions )后才能感染其他宿主细胞。

(4)病毒的实验室培养:由于病毒缺乏新陈代谢机制,它们完全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病毒不能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

动物病毒在动物体、无菌卵(embryonated eggs)、或细胞内增殖。

而合成细胞必须在合成培养基内生长。

4.2.2 病毒的形态和大小(1)病毒的大小(Size):病毒常常比细菌小,它们属于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绝大多数病毒的大小在5~300 nm (nanometers);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es)能达到14,000 nm。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保存配置
save
擦除存储设备中配置文件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比较起始配置与当前配置
compare configuration
配置文件管理
• 配置文件操作管理(续)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1.1 细菌(bacteria)
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的单细胞原核微生 物。在自然界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细菌几乎可以 在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下生存,一般每克土壤中含有的细菌数 可达数十万个到数千万个。因为细菌的营养和代谢类型极为 多样,所以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在食品及发酵工业、 医药工业、农业以及环境保护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用醋酸杆菌酿造食醋、生产葡萄糖酸和山梨糖;用乳酸菌 发酵生产酸奶;用棒杆菌和短杆菌等发酵生产味精和赖氨酸; 用节杆菌生产甾类化合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用苏云金杆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用能够形成菌胶团的细菌净 化污水;用细菌来冶炼金属等。
命令
pwd cd dir mkdir rmdir zip unzip more copy move rename delete reset recycle-bin undelete
配置文件管理
• 存储设备操作
VRP支持对存储设备进行一些基础管理,包括存储 设备的格式化与修复等操作。
操作 格式化存储设备 修复文件系统异常的存储设备
5.3 网络设备基本配置
目录
1. 设备环境基本配置 2. 配置文件管理 3. 基本网络配置 4. 远程登录相关配置
设备环境基本配置
• 语言模式切换
华为VRP的帮助信息可以显示英文,也可以显示中 文。默认情况下是英文。
<Huawei>language-mode Chinese Change language mode, confirm? [Y/N]y Jan 31 2020 12:07:00-08:00 Huawei %%01CMD/4/LAN_MODE(l)[50]:The user chose Y whe n deciding whether to change the language mode. 提示:改变语言模式成功。 <Huawei>language-mode English 改变当前语言环境,确认切换?[Y/N] y Info: Succeeded to change language mode.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复习试题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复习试题

《微生物学基础》题库单元四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一、选择题1.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为()A.DNA+蛋白质B.RNA+蛋白质C.DNA+RNA+蛋白质D.DNA+RNA+蛋白质+包膜E.核酸+蛋白质2.下列关于病毒核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遗传物质B.决定病毒的感染性C.每一病毒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一ssRNA可作为mRNAE.核酸可分节段3.下列关于病毒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A.病毒可表达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B.衣壳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介导病毒吸附C.蛋白合成均在胞质内进行D.可构成病毒特异性抗原E.某些非结构蛋白可有CTL表位4.病毒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非细胞微生物B.考复制方式增殖C.多对抗生素不敏感D.多对干扰素敏感E.以出芽方式繁殖子代病毒5.病毒复制过程中可产生RNA-DNA杂交体的是()A.+ssRNA病毒B.dsRNA病毒C.dsDNA病毒D.逆转录病毒E.—ssRNA病毒6.病毒在理化因素作用下灭活即丧失()A.抗原性B.红细胞吸附能力C.细胞融合D.逆转录病毒E.感染性7.通过呼吸道感染不构成病毒血症的是()A.流感病毒B. 腮腺炎病毒C.风疹病毒D.轮状病毒E.水痘病毒8.对通过消化道感染的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裸病毒B.病毒由包膜C.可引起中枢系统感染D.可引起表面感染E.可引起病毒血症9.可引发潜伏感染的病毒为()A.流感病毒B.风疹病毒C.轮状病毒D.登革病毒E.水痘-带状病毒血症10.机体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是()A.轮状病毒感染B.流感病毒感染C.鼻病毒感染D.丙型肝炎病毒感染E.腮腺炎病毒感染11.关于慢性感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机体内病毒并未完全清除B.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年C.患者可表现轻微临床症状D.可表现为无任何临床症状E.潜伏期较长,可出现进行性疾病二、判断题1.测定病毒体大小最可靠的方法是超速离心法. ()2.病毒核酸具有多样性,可含DNA或RNA,还有的既含DNA,又含有RNA. ()3.病毒合成的蛋白主要包括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两大类. ()4.病毒核酸之间通过互换而产生子代病毒的进程,称为重组. ()5.病毒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DNA. ()6.慢性病毒感染患者可作为传染源. ()7.疱疹病毒感染后,病毒可在三叉神经节中潜伏. ()8.抗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中主要的杀伤细胞为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型粒细胞. ()9.抗病毒感染的中和抗体能用于诊断宫内感染. ()10.干扰素抗病毒机制为杀灭病毒. ()三、名词解释1.核衣壳(nucleocapsid)2.病毒复制周期3.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4.温度敏感突变株(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5.病毒体(virion)6.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7.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8.干扰素(interferon, IFN)四、简答题1.试简述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2.简述细菌与病毒有何主要区别(分类,大小,结构,培养,生长繁殖方式,致病性,对抗生素敏感性).3.试简述干扰素的概念,种类,作用及其抗病度的主要机制.4.简述垂直传播的概念及通过垂直传播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2.D3.B4.E5.D6.E7.A8.B9.E 10.E 11.E二、判断改错题1.错,最可靠方法为电子显微镜测定法.2.错,但病毒仅含一种类型核酸.3.对.4.对.5.错,物质基础是核酸.6.对.7.对.8.错,NK细胞,巨噬细胞和CTL细胞.9.错,IgM抗体.10.错,抑制病毒复制.三、名词解释1.核衣壳:由病毒的核酸与衣壳组成.对于裸病毒而言,核衣壳就是病毒体.2.病毒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最后释放出来,称为一个复制周期.它主要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等几个步骤.3.缺陷病毒:病毒增殖过程中,由于其基因组不完整,导致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颗粒,这种病毒称为缺陷病毒.4.温度敏感突变株:属条件致死性突变株,一般能在容纳性温度(28℃~31℃)条件下增殖,而在较高温度(37℃~40℃)不能增殖的变异株.因为这种突变株常常伴有毒力降低,故可用于制备疫苗.5.病毒体: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6.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进行的传播,其导致的感染称为水平感染.其常见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输血等.7.潜伏感染:某些病毒经急性活隐形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与一定组织活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而急性发作.病毒仅在临床出现间歇性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8.干扰素:机体受到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等多种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该糖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功能.四、简答题1.答: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如下所述.(1)裸露病毒体的结构:①核心.含有RNA或DNA;有些病毒还含有复制酶.核酸在医学上的意义:具有遗传变异性;具有感染性;可用于病毒的分类与鉴定.②衣壳.由多肽组成壳微粒,壳微粒按一定的对称方式排列组合成衣壳.衣壳在医学上的意义:保护核酸的作用;介导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具有抗原性.病毒的核酸与衣壳共同组成核衣壳为一个完整的病毒体,具有感染性.(2)包装病毒体结构:①在核衣壳外还有类脂组成的包膜.②包膜表面由糖蛋白组成的突起物称为刺突.包膜在医学上的意义:包膜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具有抗原性;具有感染性.有包膜的病毒同样是一个完整的病毒体.2.答:细菌与病毒的主要区别如下表:3.答:(1)干扰素概念:干扰素时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白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体系保产生的一种糖蛋白.(2)干扰素的类型:分为α,β,γ3种干扰素.(3)干扰素的作用:①抗病毒;②抗肿瘤;③免疫调节作用.(4)干扰素的主要作用机制:干扰素不是直接作用,而是作用于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的2′-5′A合成酶,磷酸二酯酶及蛋白激酶.这些酶通过降解mRNA,抑制多肽链的延伸和抑制转译等环节阻断病毒蛋白的合成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4. 答:(1)垂直传播的概念:指病原体通过母体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给子代的方式,称为垂直传播.(2)经垂直传播的常见病毒有4种:HBV,HCmV,HIV,风疹病毒.。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第一章微生物概述一.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

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

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1. 微生物的作用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一. 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球菌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C 第四章 非细胞生物 微生物课件

C 第四章 非细胞生物 微生物课件
nm
– 测量方法:超滤、电镜、超速离心沉降、电泳 10
二、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个体的形态
– 基本形态:球形、杆形、蝌蚪状 – 多形态:卵圆形、砖形、丝状
球形:人、动物和真菌的病毒的多为球形 杆状或丝状:很多植物病毒呈杆状或丝状 砖形:常见大型病毒如天花病毒、痘病毒 弹形:狂犬病病毒、水泡性口膜炎病毒 蝌蚪形:T偶数噬菌体、λ噬菌体
DNA,在细胞质内合成蛋白质
❖绝大部分RNA病毒,其DNA和蛋白质都在
细胞质内合成
33
噬菌体转录增殖过程图示
34
病毒的一般增殖过程
装配 – 就是将分别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成完整
的病毒粒子的过程
– 装配的部位
❖大多数DNA病毒的在细胞核内装配 ❖大多数RNA病毒核酸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及
装配均在细胞质中进行 ❖有被膜的病毒从细胞质膜中获得被膜
24
病毒的结构-病毒壳体的对称性
二十面体对称型壳体
– 衣壳粒沿三条轴心,
有规律地排列呈立 体对称的正二十面 体
– 由20个等边三角形
组成:具有20个面 12个顶角、30条棱
– 代表:腺病毒
腺病毒
252个壳粒 20个等边△ 20个面 12个顶角 30条棱
25
病毒的结构-病毒壳体的对称性
复合对称型壳体
承担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共同构成病毒基因组
– 除反转录病毒为二倍体外,其它病毒的基因组
都为单倍体
– 功能:控制着病毒的遗传变异、增殖及感染性
15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
病毒的核酸 – 核酸的类型
有单链(single strand ss) 双链(double strand ds) 正链(+)、负链(-) 正负链(±) 线状和环状

中科院考研851微生物学笔记第四章病毒与亚病毒

中科院考研851微生物学笔记第四章病毒与亚病毒

非细胞生物:分为病毒和亚病毒两大类。

其中亚病毒又分类病毒、拟病毒/卫星与朊病毒;拟病毒又细分为卫星病毒和卫星核酸;朊病毒分颈椎动物与真菌朊病毒。

一、病毒(virus)/病毒粒子/病毒颗粒1、定义:指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

2、特点:①不具细胞结构;②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作为遗传信息载体(DNA 或RNA);③以复制方式繁殖,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④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他细胞器;⑤严格的细胞内寄生;⑤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3、宿主范围:病毒具有宿主专一性,病毒识别蛋白/反受体(VAP)是一种毒粒表面的结构蛋白分子,可以特异性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

由此病毒可分为噬菌体、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4、形态结构:(个体微小,单位常以nm表示)1)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位于它的中心,称为核心或基因组, 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衣壳。

衣壳是由许多壳粒所构成。

核心和衣壳合称核衣壳①衣壳/蛋白质外壳/壳体:指由蛋白质亚基或颗粒排列形成的有规则的壳样结构,是病毒粒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原成分,有保护核酸等作用。

②壳粒:由一种或几种病毒蛋白形成的寡聚体,通常为5聚体或6聚体。

③核衣壳/核壳体:指衣壳与病毒核酸结合而成的复合物,无包膜病毒的核衣壳就是病毒体④包膜:指围绕核衣壳的双层脂质膜,由脂类、蛋白质和寡聚糖组成。

有的包膜上还长有刺突等附属物。

包膜的有无及其性质与该病毒的宿主专一性和侵入等功能有关。

2)壳体结构:①螺旋对称壳体(如烟草花叶病毒TMV、狂犬病毒);②二十面体对称壳体(如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③复合对称壳体(如痘病毒、大肠杆菌T偶数噬菌体)5、化学组成: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包膜蛋白和某些裸露蛋白还有类脂和糖类等1)核酸:病毒核酸有四种存在类型:双链DNA(dsDNA)、单链DNA(ssDNA)、双链RNA(dsRNA)、单链RNA(ssRNA);除dsRNA外其他均有环形和线性之分,单链还有正链和负链的极性之分2)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编码,在复制表达调控中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与病毒颗粒中的蛋白质)✦毒粒酶:参与病毒感染复制的酶,分为①参与病毒侵入、释放等过程(如T4的溶菌酶);②参与病毒大分子合成(如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3)脂类:主要存在于包膜,以磷脂和胆固醇为主4)糖类:核糖/脱氧核糖、糖蛋白、糖脂等二、典型病毒:病毒主要分为三类: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是原核微生物的病毒,包括噬细菌体、噬放线菌体、噬蓝细菌体。

病毒及其他微生物

病毒及其他微生物
31
32
(1)吸附 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 受体接触,可触发尾丝散开,附着 在受体上,随之把刺突、基板固定 于细胞表面。
33
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 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
34
(2)侵入
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 使细胞壁产生小孔;尾鞘收缩,
19
2、二十面体对称型:
二十面体具有12个角、20个面 和30条棱。腺病毒 的衣壳是典型的二十面体对称, 由252个衣壳组成,没 有包膜。腺病毒的核心是由dsDNA构成的。 其基因组的大小都 约为36500个核苷酸对。 是急性咽炎、咽结膜炎、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病 原体。
20
3、复合对称型:T偶数噬菌体
病毒体:一个完整成熟并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
其测量单位为纳米或毫微米。测量病毒最可靠 的方法是电子显微镜技术。
病毒的增殖

人和动物病毒周期依次包括吸附、侵入、脱壳、 生物合成、装配、释放等步骤。
1、吸附(adsorption):病毒的吸附位点与宿主 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病毒具有组织亲嗜性,也就 是说,一种病毒并不能对所有的组织进行感染,是 有选择的,比如,HIV只选择性的侵犯人淋巴细胞, 这是由受体和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决定的。 2、侵入(penetration):吸附后进入细胞内,有 两种方式,一种为吞饮,病毒与细胞表面结合后凹 入细胞内,无包膜病毒多以此种方式进入细胞内, 另一种为融合,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结合,两种膜融 合,将病毒的衣壳释放到细胞内。
植物病毒大多是单链
47
植物病毒没有专门的吸 附结构,通过昆虫口器、 摩擦伤口、嫁接和人为 伤口进入寄主细胞。植 物病毒在入住宿主细胞 后脱去蛋白质外壳。

微生物学习题

微生物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1.为更好地理解小体积、大面积体制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请对一立方厘米体积的物体作十倍系列三维分割,直至形成1012个立方微米的小块后,其总比面值应比原来增加的倍数为:A.一千B.一万C.十万D.一百万2.不属于微生物共同特征的选项是:A.分布广泛B.个体微小C.种类繁多D.结构简单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3.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油镜镜头观察细菌的总放大倍数常为A.100倍B.400倍C.600倍D.1000倍E.10000倍4.最先创用固体培养基将细菌进行培养的科学家是A.法国的巴斯德B.德国的科赫C.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D.英国的李斯持E.荷兰的列文虎克5.在生物界中,细菌与其它生物相比,繁殖速度较快,这主要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半渗透性,可允许水分及营养物质选择性地进入菌体内B.细菌体积微小、表面积大,有利于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细菌的代谢类型多样化D.细菌表面带有电荷,可以吸附营养物质,利于吸收E.细菌具有多种酶系统6.微生物具有多种为动植物所没有的生理、代谢类型,例如: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笔记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笔记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1.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体,它们个体微小,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多种类型,它们在生物界的分类中占有重要地位。

2. 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微生物的个体大小一般在0.2-10微米之间,有的甚至更小,如某些病毒直径仅为20-300纳米。

(2)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的微生物种类超过10万种,且新的种类仍在不断被发现。

微生物的多样性是生物界的一个重要特征。

(3)繁殖速度快: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速度,例如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

(4)适应能力强:微生物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如高温、低温、高盐、低氧、酸性、碱性等条件。

(5)变异性强:微生物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这种变异性是微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6)分布广泛: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它们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人体内外以及各种生物体上。

二、微生物学发展史与展望1. 微生物学发展史(1)初创阶段(17世纪-19世纪):1676年,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微生物;1864年,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已存在的微生物繁殖而来。

(2)奠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赫提出了细菌学的基本原则,埃弗里等人发现了抗生素,并建立了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技术。

(3)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微生物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遗传工程、基因组学等领域的进展为微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2. 微生物学展望(1)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继续探索未知的微生物资源,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中发现的微生物,它们可能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途径。

(2)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分析,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3)微生物与环境:研究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特点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特点

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特点
非细胞型微生物是一类简单的微生物生物体,它们的存在方式与
传统生物体有很大的区别。

这类微生物包括了病毒、质体、噬菌体和
线粒体等。

与细胞相比,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结构远不如复杂,但它们
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非细胞型微生物的大小不一。

其中最小的病毒由几个蛋白
质和一些核酸组成,直径只有几纳米,而一些较大的质体、噬菌体则
可以达到微米级别。

此外,不同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之间所包含的遗传
物质不同。

例如病毒只包含少量的DNA或者RNA,而线粒体则包含大量的DNA等。

第二,非细胞型微生物在形态上呈现出多样性。

病毒通常呈球形
或者柱形,而噬菌体则呈棒状或者头部呈球形。

线粒体则分为棒状和
圆形两类。

此外,非细胞型微生物还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力,可以根
据环境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三,非细胞型微生物缺乏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特征。

它们仅由蛋
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构成。

这也意味着,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
细胞的自主性,而必须依附于其他细胞或者细胞组织中进行生长繁殖。

最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生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


们不能够单独进行新陈代谢,因此只能通过其他的生物学系统来进行
营养代谢。

同时,它们的复制方式和细胞也有所不同,往往需要利用
其他的宿主生物进行。

综合来看,非细胞型微生物在结构上比较简单,不能单独进行生
存繁殖,但具有适应性强、多样化、大小不一等特点。

这些特征也使
得非细胞型微生物成为微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非细胞型生物》课件

《非细胞型生物》课件
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 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和品质。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对于 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农药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 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 等优点,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环 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应用
酶制剂
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酶的性质和产量,可以应用于洗涤 剂、食品、制药等工业领域。
《非细胞型生物》ppt课件
目录
• 非细胞型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 非细胞型生物的特性 • 非细胞型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非细胞型生物的未来发展
01
非细胞型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定义
实例
非细胞型生物是指那些没有细胞结构 的生物,它们无法独立生存,必须寄 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生存。
病毒、亚病毒等都属于非细胞型生物 。
繁殖方式
总结词
无性繁殖或简单有性繁殖
详细描述
非细胞型生物通常通过简单的无性繁殖方式进行繁殖,如分裂、出芽等方式。有 些非细胞型生物也进行简单的有性繁殖,通过配子结合形成合子,进而发育成新 的个体。
遗传物质
总结词
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
详细描述
非细胞型生物的遗传物质通常是DNA或RNA。这些遗传物质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体 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非细胞型生物的遗传物质可能与其他物质结合,如蛋白质或脂质等,形 成复合物。
生物材料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制成生物材料,如可降解塑料 、生物纤维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应用前景。
04
非细胞型生物的未来发展
基因组学研究
基因组测序技术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未 来将有更多非细胞型生物的基因组被 测序,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生命机制和 进化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非细胞型生物---病毒第一节病毒的一般概念(一) 病毒的特点:1、个体极小,可以通过滤菌器,形态多样。

普通光镜下不可见,形态大小以nm计。

有球状、杆状、复合型。

2、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核酸构成,无细胞器。

3、一个病毒体内仅含一种核酸(or DNA, orRNA) ,核酸可以以单链或双链形式存在。

4、生活方式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病毒酶系不全,离开活体后无生命特征。

5、病毒以复制(replication)的方式增殖,包括核酸复制、核酸蛋白质装配,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

6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病毒(virus):病毒是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的一类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和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又具有细胞外感染性颗粒和细胞内繁殖性基因形式的十分独特的生物类群。

(真)病毒: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质二种组分亚病毒:类病毒:只含具侵染性的RNA组分卫星RNA:只含有不具侵染性的RNA组分朊病毒:只含蛋白质病毒的形体微小,只能以nm计量,一般为10 ~300 nm。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1、病毒的化学组成——核酸和蛋白质(1)核酸(nucleic acid):碱基组成:同其它生物,同一属中鸟嘌呤(G)+胞嘧啶(C)含量接近,成为分类鉴定的指标。

某些DNA病毒中含稀有碱基噬菌体sp8中5-羟甲基胞嘧啶(5-HMC, 5-hydroxymethylcytosine)取代胞嘧啶。

功能:储存病毒的遗传信息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控制病毒的增殖控制病毒对宿主的感染性(2)蛋白质①结构蛋白(structural protein):概念:为形态完整、成熟的病毒粒子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及组成酶系功能:A.构成病毒粒子的外壳,保护核酸;B.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C.决定病毒的抗原性;D.构成病毒组成中的酶(部分分解酶、合成酶)②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指由病毒基因编码,但并不与病毒颗粒结合,在病毒复制中具有某些功能的蛋白质,主要指酶。

(3)其他成分:较复杂病毒中还含有:脂类:磷脂占50-60%,余为固醇。

多糖:以糖脂、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有的病毒还含胺类、金属离子等。

三、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粒子(viron):指宿主细胞外,形态成熟或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

又称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或病毒体。

1.衣壳粒(capsomere):为病毒的最小形态单位,由1~6个多肽分子折叠缠绕成的蛋白质亚单位(三级结构)。

衣壳粒的特点:◆不同病毒,多肽分子的组成不同;◆简单病毒只有1~2种衣壳粒,如:TMV就只含有1种壳粒;◆复杂病毒,20种左右2. 衣壳(capsid):⑴概念:是衣壳粒以对称形式有规律的排列形成的病毒外壳。

内包核酸,形状多样。

壳体蛋白是许多亚基借次级键或静电引力互相聚合而成的具四级结构的多聚体。

(2)特点:亚基的组成和数目的不同是区别不同壳体蛋白的标志3. 核衣壳(nucleocapsid):又称核壳体;病毒蛋白质衣壳与病毒核酸的合称,为病毒的基本结构。

4.包膜(envelope) 指核衣壳外包裹的由类脂、多糖或蛋白质组成的一层构造较复杂的包膜,亦称被膜或外膜。

包膜的结构具有高度稳定性a.维系病毒体结构;b.保护病毒核酸;c.起始病毒感染所必需(识别)。

5.刺突(spikes)病毒包膜或衣壳表面的突起物a.可启动感染;b.可诱生免疫保护作用;c.可中和抗体;d.可促使病毒从宿主细胞上释放.病毒的形态:廿面体对称结构的形成原因:1)从拓扑学看,廿面体容积最大;2)最小单位面所需亚基少,利于遗传节约;3)亚基易于对称排列,等价或准等价成键结合;综上,廿面体对称结构更稳定、更合理。

廿面体对称结构病毒特点:1)多无包膜2)裸露或有包膜的均发现空壳体。

核酸与衣壳的结合有助于增加壳体的稳定性。

2、螺旋对称的结构特征:长形的衣壳粒螺旋状排列,形成中空的圆柱体,衣壳粒间为准等价结合,直径取决于蛋白亚基的特征,长度取决于核酸分子的长度;核酸埋嵌在衣壳粒之间的壁内,以多个弱键与蛋白质亚基相连。

此方式:可控制螺旋排列;增加壳体结构的稳定性。

此形状多为RNA病毒,具螺旋对称的动物病毒多有包膜。

3、复合对称的结构特征: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是由椭圆形的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对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表。

(三)、病毒特殊的群体形态:1、廿面体对称的结构特征:1)球或近球形;2)高倍电镜下为多面体, 具20个等边三角形和12个顶点的物体;3)多面多角多棱,是多颗粒按一定方式对称排列形成,在角上为五邻体(penton) ,面上六邻体(hexon)。

1. 包涵体(inclusion body)概念:在感染了病毒的细胞中,完整病毒和未装配的病毒亚基的聚合体,少数为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出现的异常染色区域称为包涵体。

注意:在细胞质中为嗜酸性,在细胞核中为嗜碱性.2)包涵体的特点:1)包涵体内含或不含病毒粒子;2)包涵体具有感染性;3)不同病毒包涵体大小、形状、组成、染色性不同。

(3)检测病毒包涵体的意义:①作为病毒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依据;顾氏小体(Guanrnieri body):天花病毒包涵体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狂犬病毒包涵体X—体(X-body):TMV包涵体②用于生物防治。

2.噬菌斑(plaque):将少量噬菌体与大量敏感菌混合培养在营养琼脂中,由于噬菌体不断裂解细菌,在平板上形成一个个透明圆斑,称为噬菌斑。

(每个噬菌斑一般是由一个噬菌体粒子形成的。

)应用: 噬菌斑可用于检出、分离、纯化噬菌体和进行噬菌体的计数。

3.空斑或病斑空斑或病斑:是动物病毒感染了动物细胞而产生的;在覆盖一薄层琼脂的一片单层细胞上,如某一细胞感染有病毒,则增殖后的病毒粒子扩散至邻近细胞,最终形成一个与噬菌斑类似的空斑。

若单层细胞被肿瘤病毒感染,则细胞剧增产生与菌落类似的病灶称病斑。

4.枯斑枯斑是植物病毒感染植物细胞形成的;三、理化因子对病毒的影响1.温度对病毒的影响:1)高温:对热不稳定,55~60摄氏度时,几或十几分钟灭活;原因可能为:a. 病毒蛋白质变性,病毒不能吸附,不脱壳,酶失活;b. 病毒包膜降解;c. 70摄氏度以上,核酸分子变性d. 环境中有机或无机物的存在可提高某些病毒的热稳定性.2)低温:病毒保持感染性。

2. pH 值对病毒的影响:pH6.0~8.0 :稳定,pH5以下或pH9以上:迅速失活;个别例外,如鼻病毒在pH5.3即灭活,肠道病毒在pH2.2,24小时仍有活性。

第三节 噬菌体(phages)头部——廿面体对称结构;组成:蛋白质、内含dSDNA 。

颈部——六角形薄盘状、连接头尾的结构; 附六根颈须。

尾部:尾鞘(tail sheath): 衣壳粒螺旋对称,可伸缩尾管(tail tube) : 中空,DNA 的通道基板(base plate) : 六角形盘状物,上有刺突、尾丝刺突(spike):六根,有吸附功能尾丝(tail fiber) :六根二、噬菌体的繁殖——以T4噬菌体为例1. 吸附① E.Coli T4噬菌体的尾丝借助于色氨酸分子和Ca2+、Mg2+的协助着落在大肠杆菌细胞壁的特异性受体上② 基板和刺突与受体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形成不可逆的吸附2. 侵入① 基板从尾丝获得构型刺激②微管蛋白亚基发生复杂位移,尾管推出③ 溶解细菌细胞壁④头部蛋白收缩,核酸侵入3. 增殖4. 装配DNA 头部蛋白 → 头部+颈环基板+尾管+尾鞘 → 尾部 →头尾结合尾丝→ 子代噬菌体5. 释放五大类群微生物最主要的繁殖方式:细菌:二分裂法放线菌:孢子生殖(分生孢子)酵母菌:出芽生殖霉菌:孢子生殖(无性孢子、有性孢子)病毒:复制病毒繁殖的特点:没有个体生长的过程噬菌体的裂解过程:烈性噬菌体的这种生长方式称一步生长。

感染复数(m.o.i, mulltiplicity of infection ):指每一敏感细胞所能吸附的相应噬菌体的数量。

自外裂解(lysis from without ):敏感细胞因超感染}复数的病毒吸附引起的不产生子代病毒的裂解.一步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噬菌斑数为纵坐标,绘制成的曲线。

经过一步生长实验后,得到的有潜伏期、裂解期的特征性曲线。

潜伏期(latent phase):裂解期(lysis phase):稳定期(steady phase) :裂解量(burst size):每一受感染细胞所产生的子代 virion 的平均数。

数值上等于: 裂解量=稳定期噬菌斑数/潜伏期噬菌斑数三)温和phage 的溶源反应——整合感染:1. 温和噬菌体:能导致溶源性反应phage 。

1)特点:a 、均为dsDNA 。

b 、不同P 与宿主DNA 的结合位点不同。

2)状态:a 、胞外游离的病毒粒子。

b 、原噬菌体(prophage): 即整合在宿主DNA 上的或附着在宿主细胞内的pDNA 。

c 、营养期的噬菌体,可产生pDNA 和蛋白质。

DNA 头部蛋白 → 头部+颈环 基板+尾管+尾鞘 → 尾部→头尾结合尾丝→ 子代噬菌体 脂肪酶→ 水解寄主细胞的细胞膜 溶菌酶→ 水解寄主细胞的细胞壁 →寄主细胞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3、溶源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a):1)概念:chr上整合有原噬菌体的细菌叫~,可进行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

2)特点:a.可稳定遗传b.可诱导裂解:用化学、物理诱导;c. 可自发裂解:10-2~10-5d.具有“免疫性”:e.可复愈:自然遗失前噬菌体;f.溶源转变:产生新的生理特征.第二节亚病毒(subvirus)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一种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3 类。

一、类病毒(Viroid)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现,所含核酸为裸露的环状ssRNA,其二级结构象一段末端封闭的短dsRNA分子。

1971年在美国工作的瑞士学者T. O. Diener在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potatospindletuberdisease,PSTD)中发现一条比一般病毒分子更小的10S的区带,他称它为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potatospindletuberviroid,PSTV),它可使马铃薯减产20~70%。

二、拟病毒(Virusoid)拟病毒(virusoids)又称类类病毒(viroid-like)、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satellite),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拟病毒极其微小,一般仅由裸露的RNA(300~400个核苷酸)或DNA所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