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教材分析
2019版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2019版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本模块的内容包括: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七部分。
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1.单元内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得了解清楚基础知识的相互关系,建议每个章节首先让学生绘制知识框图:也可以在章头课使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通过对各单元知识之间内在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2.各单元之间的发展关系本模块各单元内容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三部分: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和育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这三部分的关系如下图:2.1、生物的遗传该部分内容包括第1、2、3、4章,主要是揭示生物在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什么?在哪里?如何传递以及是如何起作用的?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本模块遗传部分的内容基本是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展开的。
这样学生学习遗传知识的过程,犹如亲历了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会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
2.2、生物的变异和育种本模块的第5章内容既是前4章内容合乎逻辑的延续,又是学习第6章和第7章的重要基础。
本章集中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遗传物质(基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变化?怎样变化?发生的变化对生物会产生什么影响?变异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本章中有关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的内容,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密切,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模块前五章集中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知识内容是按照科学史的线索展开的,较少涉及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将集中解决这部分问题,并且是按照技术发展历程的线索来展开内容的,以期使学生在了解遗传学原理的应用的同时,在“科学、技术、社会”方面有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启示。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教材包括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与进化的关系、遗传与进化的应用等内容。
教材编写目的:帮助学生掌握遗传与进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结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方法
课堂观察:观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教学活动、互动情况等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质量、完成时间等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自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遗传物质的变异和进化
基因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的概念:DNA分子上的特定片段,包含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的传递:通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实现
遗传信息的表达: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
遗传信息的调控: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实现
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生存斗争,适应环境,获得生存优势。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教材概述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Part Four
教学方法
Part Five
教学资源
Part Six
教学评价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ONE
教材概述
PART TWO
教材简介
教材名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新苏教版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5课《生物的遗传》说课稿
新苏教版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5课《生物的遗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物的遗传》是新苏教版秋学期六年级科学上册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遗传的概念,知道生物的遗传现象,以及探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世界的生物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遗传和变异的内在规律,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遗传的概念,知道生物的遗传现象,以及探究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遗传的概念,生物的遗传现象。
2.难点:遗传和变异的内在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亲子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遗传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遗传现象: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4.实验操作:学生进行遗传实验,如植物嫁接、动物杂交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遗传现象。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遗传的概念和规律,使学生对遗传有更深入的理解。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遗传的探究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之间相似性的传递。
•现象:遗传和变异•规律: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遗传概念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科学六下《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生物的遗传现象》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引导学生探索生物遗传的奥秘,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遗传的定义、遗传物质DNA、基因、遗传规律等。
二. 学情分析六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遗传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遗传规律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逐步深入理解遗传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遗传的定义和遗传物质DNA、基因的概念。
2.掌握遗传规律,能运用遗传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探索,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遗传规律的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遗传?为什么亲子间会相似?–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遗传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介绍遗传物质DNA和基因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利用动画或视频,展示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遗传规律是什么?如何应用遗传规律分析实际问题?–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遗传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题,运用遗传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遗传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例,教师点评并总结。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材分析1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材分析《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在是《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与发展》中的第二章。
在生命的延续与发展过程中,遗传与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殖过程的自然延续。
正是由于遗传和变异的存在,生物体不断地与环境相适应,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生物多样性。
人们对遗传与变异的认识和研究是从对性状这一宏观现象的认识开始,逐渐深入到细胞内部的微观结构,最后探寻并总结出遗传规律。
因此教材也沿着这一思路,将本章安排有五小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和生物的变异。
本章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确定本章的具体教学内容有如下部分组成:1 、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 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主要成份之一,全称为“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结构呈双螺旋状,成对的碱基排列其中,碱基的不同排列顺序就代表了不同的遗传信息。
2 、染色体、 DNA 和基因的关系。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一分子 DNA 。
同一种生物细胞核里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不同生物体,细胞里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每个 DNA 分子携带有成百上千个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其中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即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 DNA 片断就是基因; DNA 位于染色体上,所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任何生物都有许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性,有的是行为方式等。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基因在体细胞里是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里成单存在。
4 、人的性别决定在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上,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体不同。
正常男性的体细胞中有一条 X 染色体和一条 Y 染色体,正常女性的体细胞中有两条相同的 X 染色体,正是这对性染色体的差异决定着人的性别。
初中生物_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主题遗传的物质基础一、教材分析本节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描述了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作用。
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控制中心。
又描述了染色体、DNA、基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学生分析通过对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知识,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会关注到每种生物的子代都与它们的亲代非常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学生平时也经常在媒体报道中接触到染色体、DNA、基因等名词,对此也非常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明确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通过对伞藻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重点:1.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难点: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1.在导入阶段,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利用技术解决问题。
2.在合作交流探究中,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播放,PPT课件的展示,学生亲自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本课内容。
3.在课堂总结、评价中,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课堂练习的答案,对学生进行总结评价。
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新课导入通过播放视频短片:动物的各种行为,思考:动物的这些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通过“小小游戏“环节,让学生帮助明星找到他们的父亲。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自身生活感受,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帮助各位明星寻找父亲,说出自己快速找到的原因,初步体会遗传的概念。
视频播放导入,引出新知识遗传的现象。
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寻找亲人“游戏,引出遗传的概念。
探究学习,提出疑问通过例举生活中的相关俗语(众瓜得瓜,种豆得豆。
生物的遗传说课稿9篇
生物的遗传说课稿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的遗传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物的遗传说课稿1一、教学目标第一节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第三节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3、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第四节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第五节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这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4、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同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性状和相对性状概念的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怎样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让学生理解孟德尔遗传学理论,并能用遗传图解解释遗传现象。
4、认识性染色体与人的性别的关系。
5、让学生理解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三、教学策略第一节1、由两句俗语引出遗传变异现象及概念。
2、学生谈谈自已和父母在外貌、行为方式和生理特征方面的相似之处并结合书P25图片,归纳总结性状的概念。
3、请同学举例: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总结相对性状的概念4、强化对相对性状的理解,“两同”“一不同”。
5、思考:有没有绝对不会遗传怕变异呢?请同学举例并归纳总结:如果受环境影响而没有改变的性状是不会遗传下去的。
高中生物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总结两个经典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②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含义确立依据: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人类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
此外,本节课的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重要的生物学事实,应当让学生理解。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两个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确立依据:本节内容以遗传物质的本质的探究历程为主线,以学生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为重点,让学生们从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目标①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②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确立依据:本节教材介绍了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史本质的认识,特别是这些内容中所体现的生物学思想、技术手段促进科学的发展等观点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3、重点与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点)(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点与难点)(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实验设计思路(重点与难点)确立依据:重要的生物学史实是生物科学素养的的组成部分。
本届内容涉及到的实验都不能动手完成,要理解实验并得出结论,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对逻辑思维的要求也比较高。
高一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较少,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限。
二、教法与学法本课遵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用讲授、问答、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在指导学生了解了实验过程之后,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由浅入深,获取各实验的目的、思路,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实验过程,体会到生物现象的物质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获取新知识的渴望。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能使()转化为()。
能使活的R转化成活的S型菌。
《生物的遗传现象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生物的遗传现象》导学案一、导言生物的遗传现象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涉及到生物种群的遗传规律、基因传递、基因表达等内容。
通过进修生物的遗传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演化过程,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基因的观点及其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2. 掌握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
3. 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包括转录、翻译和基因突变等。
4. 探讨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之间的干系。
三、进修内容1. 基因的观点及作用2. 孟德尔遗传定律3. 染色体遗传规律4.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5. 遗传变异与进化四、进修方法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基本观点和原理。
2. 观看生物遗传实验视频,加深对遗传现象的理解。
3. 参与教室讨论和小组钻研,探讨遗传现象的应用和意义。
4. 完成相关练习和实验,稳固所学知识。
五、进修评估1. 参与小测验,检验对基本观点的掌握水平。
2. 参与小组讨论,展示对遗传现象的深入理解。
3. 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结论。
4. 参与期末考试,综合考核所学知识。
六、拓展延伸1. 了解摩登生物技术在遗传领域的应用,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
2. 钻研生物的进化过程,探讨遗传变异对物种适应性的影响。
3. 参与科学实验,探索生物遗传现象的新领域。
七、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生物的遗传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原理和规律,同时也开拓了思维,拓展了视野。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实践中不息探索,深化对生物遗传现象的认识,为生物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大家在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不息前行,追求科学真理,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5课《生物的遗传》说课稿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5课《生物的遗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第5课《生物的遗传》是本单元的第5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的遗传是普遍存在的。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既注重了科学性,又体现了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周围生物的观察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对于生物的遗传现象,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和总结生物的遗传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了解遗传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和总结生物的遗传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了解遗传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和总结生物的遗传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总结生物的遗传规律。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遗传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生物的遗传。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发现和总结遗传规律。
3.交流: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师生共同总结遗传规律。
4.练习: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观察法:学生分组观察生物的特征,发现生物的遗传现象。
2.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遗传规律。
3.遗传规律:学生总结遗传规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的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
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遗传规律的能力,都将给予积极的评价。
高中生物_遗传的分子基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物_遗传的分⼦基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遗传的分⼦基础》教学设计⼀、教学⽬标1.知识⽬标(1)证实DNA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2)理解DNA分⼦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3)掌握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法。
(4)能概述DNA分⼦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及意义。
(5)掌握DNA指导蛋⽩质合成的过程及其中的数量关系2.能⼒⽬标通过对科学家研究、实验过程的回忆,使学⽣进⼀步领会科学研究思路、遵循实验的设计原则和采⽤⼀些科学⽅法;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类、分析,培养学⽣勤于思考、⾃觉对所学知识进⾏总结、归纳的习惯和能⼒。
3.情感⽬标培养学⽣积极科学的思维⽅法,严谨的学习态度,勤于思考,善于对所学知识进⾏及时、准确的归纳、应⽤的能⼒。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验证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个主要实验;(2)DNA指导蛋⽩质的合成过程2.教学难点(1)⼏种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2)在DNA 指导蛋⽩质合成过程中RNA 所处的位置;(3)在DNA 指导蛋⽩质合成过程中出现的计算问题。
四、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见图1)图1教学过程(⼀)导⼊通过学⽣课前的准备,给出本内容的考点和相应知识点,学⽣思考讨论回答相应的问题逐⼀分析讨论各考点对应的知识点和由学⽣分析回答相应的练习巩固提出问题:在本章所学的内容中提及的与遗传有关的物质是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活动: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讨论,并回答所学遗传相关物质的种类,作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
(⼆)复习对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内容进⾏简要的重温⽬的:让学⽣在填表、看图的过程中,对⼤纲要求的识记、理解的内容作进⼀步的回忆。
复习内容:(1)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过程;(2)DNA、RNA的分⼦结构;(3)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学⽣活动:根据投影内容,填写图表并回答。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填写) (a) R型肺炎双球菌感染,⼩⿏不死亡R型菌⽆毒性(b) S型肺炎双球菌感染,⼩⿏死亡S型菌有毒性(c) 灭活S型肺炎双球菌感染⼩⿏,⼩⿏不死亡灭活的S型菌⽆毒性(d) R型活细菌+灭活S型细菌感染⼩⿏,⼩⿏死亡灭活的S型菌含有“转化因⼦”,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菌(e) R型活细菌+S型细菌DNA→有S 型细菌DNA是使R型菌产⽣稳定性遗传变化的物质,所以DNA是遗传物质(f) R型活细菌+S型细菌蛋⽩质→只有R型细菌(g) R型活细菌+S型细菌荚膜多糖→只有R型细菌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看图填空)(3)DNA的复制过程和转录、翻译过程之间的⽐较(填写表格)(三)练习巩固对本章节出现的常见题型分类、整理。
高中生物_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二 5.3《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完成任务,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完成任务,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完成资料分析,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完成资料分析,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通过了解相关前沿信息,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通过了解相关前沿信息,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二、评价设计1、通过目标检测一的习题,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通过目标检测一的习题,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判断学生是否能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判断学生是否能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通过设置的问题,判断学生是否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通过设置的问题,判断学生是否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四、教学方法PPT 演示法、小组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指导法、情景分析演示法、小组分析讨论法、讲述法、指导法、情景分析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导入 [微视频]展示人类遗传病视频。
展示人类遗传病视频。
引出本节内容。
引出本节内容。
学生初步了解一下人类遗传病的相关内容。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节内容。
节内容。
一、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思考]:下列这些疾病中,哪些是遗传病?哪些是传染病?病?通过这些疾病归纳总结出遗传病的概念。
传病的概念。
区分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家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任务一:阅读资料二及课本单基因遗传病内容,尝试建构单基因遗传病类型概念图。
图。
通过以往知识经验建立遗传病的概念。
立遗传病的概念。
通过给定的例子,构建概念图。
概念图。
掌握构建概念图的方法,方便以后的学习。
学习。
任务二:阅读资料三、课本多基因遗传病内容及生活经验,分析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初中生物_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初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各项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重视以“发现”、“探究”为基础的生物学学习方法,重视以探索性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方法训练。
“发现→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就以“发现→引导→探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在教师的引导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主旨。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教材在生物的生殖、发育后,安排遗传和变异的内容,是揭示生命延续和发展的自然深入。
本节课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阐述其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为学生进一步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奥秘奠定知识基础。
教材内容涉及课标中“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三部分。
2. 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和课标的地位,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提高思维能力,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3)情感目标:通过对遗传学发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3.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式:教学重点:细胞核是遗传控制中心;DNA分子的结构功能;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学难点:因为学生初次接触染色体、DNA和基因等名词,而且各微观的结构是学生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比较抽象,所以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储备,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初中生物_《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_《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过程与⽅法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讨论分析,能够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遗传学知识,认同⽣命科学观点,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描述染⾊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难点】描述⽣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认同⽣命关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代个体之间具有相似性的科学解释。
【教学⽅法】⾃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预习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欣赏:课件播放⾳乐《爸爸去哪⼉》主题曲,出⽰图⽚导⼊:请同学们找找看,图中的三对⽗⼦分别是谁?学⽣讨论并回答问题,亲代和⼦代之间有相似的特征。
⼩结:我们判断的依据其实就是运⽤了⽣物学知识遗传和变异,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第四章《⽣物的遗传和变异》,那么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让我们开始这节课的学习,⼀起来研究⼀下遗传的物质基础。
⼆、问题引导,探究质疑(⼀)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过渡)最初,⼈们对遗传的认识只停留在⼦⼥与⽗母的长相⽅⾯,随着科技的⽇新⽉异,⼈们逐渐⽤科学的态度和⽅法来解释遗传现象,并通过实验确定了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位置。
1.学⽣⾃主学习,完成学案内容。
2.师⽣共同讨论伞藻嫁接实验(1)了解伞藻:①伞藻是⼀类⼤型的单细胞⽔⽣绿藻,其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
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有所差异。
②伞藻具有较强的再⽣能⼒,切去伞帽后仍能长出新的伞帽。
(2)请学⽣阅读课本P93,找出伞藻A和伞藻B的不同点。
课件展⽰:伞藻A 伞藻B伞帽形状圆形扫帚形伞藻颜⾊绿⾊黄⾊注意:细胞核的位置(3)伞藻嫁接质疑:①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决定的?②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什么启⽰?学⽣讨论、交流,尝试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遗传学部分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史中渗透的科学思想。
2、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问题导入1、对于遗传学部分,你认为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最难理解的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2、本章涉及很多基本概念,请梳理概念之间、概念与原理之间的关系。
2、请分析遗传部分的哪些内容为选修3作了铺垫。
学习认知(本章结构)第一部分课标与教材比较分析一、初高中课标比较表遗传部分——高中、初中生物课标的衔接二、初高中教材比较分析(以人教社为例)1、遗传因子的发现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3、基因的本质4、基因的表达5、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6、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二部分知识拓展第一节遗传学发展简史一、孟德尔与遗传学的创立(一)古代人对遗传现象的解释1、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377)提出第一个系统的遗传理论——泛生论。
他认为从身体各个部分产生的“种子物质”由体液运到生殖器官。
受精作用就是父母的“种子物质”互相混合。
身体各个部分参与种子物质的形成可由蓝眼个体产生蓝眼儿女和秃顶个体的后代也变成秃顶的事实来证明。
如果身体的某些部分是不健康的,其后代的相应部分也可能是不健康的。
这种胚种广布论(Panspetmy)或泛生论的观点直到19世纪末也还有人相信(包括达尔文)。
2、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具有整体论性质):雌雄性在遗传中的作用不同。
雄性的精子提供形体形成因素(eidos),而雌性的月经(catamenia)则是由精子塑造的无定形的物质。
即雌性提供材料,雄性则提供塑造材料成形的工具(他将精子的作用比作木匠的工具)。
雌、雄性种子物质之间存在竞争(甚至是斗争):当雄性物质占上风时就会产生雄性幼仔,雌性物质占上风,则产生雌性幼仔;如果只是部分取胜,就会产生具有母本特征的雄性幼仔;如果亲本的力量弱于祖本,则幼仔具有祖代特征。
亚里斯多德将形体形成因素(eidos)和被塑造的材料分开的想法和控制塑造表现型的遗传程序这一现代概念相差并不太远。
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在1880年以前实际上一直不被重视。
直到1970年人们才认识到亚里斯多德的观念和现代观念十分相似。
亚里斯多德之后大约两千年,在繁殖和遗传问题上并没有增加什么新内容。
还有一个哲学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存在着非常小的见不到的微粒,后来成为遗传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二)近代人类对生物遗传的探索遗传学的建立,就方法论来说,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研究系谱(Pedigrees)。
通过几个世代追溯人种的明显特征相当容易。
莫培兑在1745年按照这一方法记录了多指畸形(具有第六个手指和足趾),现在已弄清楚这是由于显性基因通过四代显示的。
Reaumur约在同时(1751)也发现了人类的多指畸形的显性遗传(Glass,1959)。
紧接着在类似的研究中研究了血友病和色盲。
虽然生物学家对这一类系谱在19世纪都已很熟悉,但并没有用来作为传递遗传学学说的基础。
另一种研究遗传的方法是通过育种(物种杂交和动植物育种)。
这两个学派的目的和兴趣都极不相同。
但对遗传变异的机理只是一些猜测。
1、19世纪以来对遗传变异认识的两种思想——外因和内因(1)外界环境的作用引起的变异和遗传①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1809《动物哲学》)——重视外界环境对有机体的作用②斯宾塞(1820~1903英国生物学家)1863年《生理学原理》中提出的“生理单元论”生理单元论认为:每种动植物都由它从属物种的共同具有的基本单元组成,这些基本单元是能生长繁殖的复杂的集合体,容易被外界条件改变,使基本单元中的结构发生变化,或打乱它们的平衡,而引起生物的变异,因此变异是在环境的影响下获得的新特征。
③达尔文的“泛生说”(1868年提出)泛生说认为:身体各部分器官都会产生一些代表性的微粒——“泛生子”。
泛生子随血液循环汇集到生殖细胞,在以后的个体发育中,决定后代的性状。
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泛生子也发生变化,并遗传给后代。
④海克尔(Haeckel,Ernst 1834~1919德国动物学家)的“小分子说”(1878年提出)——继承基本单元论* “小分子”——生理活动的“原始负荷者”* 环境变化影响小分子的改变,而获得的性状是遗传的;进步遗传:获得性状的传递(物种变异的根据)保守遗传:原有性状都传递下一代的现象(物种稳定原因)(2)内部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和遗传①耐格里(德国植物学家1817 - 1811)的“细胞种质说”细胞种质论的主要内容:细胞不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由更小的“分子团”(细胞种质)为单位(显微镜下看不见);细胞种质通过物理吸引力聚在一起呈链索状;链索状分子团平行排列——保证种质的稳定性;细胞种质是决定成年生物性状的唯一因素;链索状分子团的融合或断裂——出现遗传和变异;有机体内部力量作用于种质,而产生不连续的变化。
推想只有一部分卵才是决定遗传的物质——细胞种质。
耐格里不相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发生进化。
②魏斯曼(Weismann,August 1834 - 1914德国动物学家)的“种质连续性理论”:魏斯曼发现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区别,提出“种质”与“体质”的概念,认为生物是由“种质”和“体质”两部分组成;种质是连续的、独立的,在个体发育早期即分化出来;种质能产生后代的种质和体质,种质的变异是可遗传的;杂交是引起种质变异的原因;体质不能产生种质,只是种质的携带者;体质的变化(获得性性状)是不遗传的。
A.魏斯曼的“种质连续性理论”对遗传学的贡献体现在:a)不是在物种进化的层次上考虑遗传,而是在细胞和个体层次上研究。
将遗传与细胞学联系起来,说明遗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使后人注意对细胞内染色体的研究。
b)明确地认识到遗传型和表现型的区别c)魏斯曼与耐格里的种质学说的区别:不是停留在思辨层次,有科学预言的实证性理论;强调种质有它的化学实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中;预言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出现一个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
d)与自然选择理论结合,形成了新达尔文主义,补足了达尔文在遗传变异问题上的漏洞。
B.魏斯曼“种质连续性理论”的缺陷:强调种质是绝对不变的,使进化论面临新的困难;将遗传现象与细胞学联系起来,说明遗传传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导致后人集中于对细胞内染色体的研究。
2、对遗传现象的统计分析——哥尔登哥尔登(F.Galton 1822 - 1911 英国学者,达尔文堂兄)的“融合学说”,最早将定量统计方法引入遗传学中;是“优生学”的创始人;第一个对同卵孪生进行研究——同卵孪生之间的变异由环境造成;与血缘有关的遗传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将群体的定量测定法引入遗传学;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传递的规律;统计杂交后代高矮比例与双亲高矮的关系——体高性状是遗传的;提出人类遗传的两条“原理”:上述科学家关于遗传奥秘的探索,对揭示遗传变异的规律和机理,以及对遗传学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些探索都存在共同的弱点,即,缺乏可靠的实验作依据,而偏重理论推测。
(三)孟德尔的探究实验及科学研究达尔文的学说强调了影响物种变异的外在因素,但对于更重要的内部因素却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
虽然他曾指出:生物的遗传就是将“微芽”集中在生殖细胞内传给后代,但他未能提供这种“微芽”存在的任何证据。
就在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前两年的1857年,孟德尔在他所在的圣汤玛斯修道院后院开始进行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
1865年,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阐述了他所发现的显性、隐性遗传现象和两个重要遗传学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对于决定遗传规律的生物体内因素?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假说。
在遗传的内在规律和物质基础方面,孟德尔比达尔文的认识更深了一步,并支持和完善了生物进化理论。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孟德尔还无法证实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他的学说受到长期冷落,默默无闻。
1、孟德尔生平孟德尔(G.J.Mendel 1822 - 1884 )奥地利遗传学家,1841奥洛穆斯哲学院学习;1843进入布隆的奥古斯丁修道院;1847升任牧师;1851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数学、物理学、化学、动植物学(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期间的主要教师:化学家道尔顿带给他的是粒子论,物理学家多普勒给他的是演绎法、实验、建立数学模型,植物生理学家温格尔是一位进化论者);1853返回布隆修道院,并兼任技术高中自然科学教师;1854-1868 进行遗传学的研究:1865在布隆自然科学研究会上报告自己的发现,1866在《布隆自然科学研究会会报》上全文发表论文《植物杂交实验》(与120个学会、研究会有资料交流,寄出115本),但并未引起当时科学界的关注;1868当选为修道院院长。
1884年1月6日,孟德尔因病逝世。
《布隆日报》发布的讣告称:“他的逝世,使穷人失去了一位捐赠者,使人类失去了一位品德高尚的人、热心的朋友、自然科学的促进者和模范神甫。
”但是,没人知道人类失去的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家。
当时,更多人关注的是进化论的成果,遗传学方面关注的是耐格里的种质融合。
不过,至少5个权威人士了解孟德尔的工作:①耐格里:19世纪著名的植物学家;②凯尔纳:维也纳植物园主任;③霍夫曼:德国著名植物学教授;④福克:植物杂交方面的权威;⑤施马尔豪森:俄国植物学家,正确评价孟的工作,但被删去。
2、孟德尔遗传定律(1)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Aa),互不干预,保持独立性,在形成配子时各自(A或a)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
子一代配子分离比为 1 :1子二代基因型分离比为1:2 :1子二代表型分离比为 3 :1(2)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研究基因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双因子杂交试验实验材料:圆形黄色种子,皱缩绿色种子P: 黄圆X 绿皱↓F1: 黄圆↓F2: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5 : 101 : 108 : 32等位基因1:Y-黄y-绿;等位基因2:R-圆r-皱P: YYRR X yyrr配子: YR ↓yrF1: YyRr配子: YR Yr yR yr↓F2: 各类表型比9 : 3 : 3 : 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1899年第1届国际遗传学大会,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Bateson 1861-1926)宣读“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杂交和杂交育种”的论文,指出:“如果要使实验结果具有科学价值,就一定要对杂交后产生的子代,从统计学上加以检验。
”统计学应用于遗传学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1900年,荷兰植物学家H·德弗里斯、德国植物学家C·柯伦斯、奥地利植物学家E·西马克在各自的研究中分别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
当他们查询有关资料时,才发现早在30多年前孟德尔就已对这些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