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制备心得

合集下载

金相实验实习报告

金相实验实习报告

金相实验实习报告一、前言金相实验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通过金相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本次实习报告将对我在金相实验实习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进行总结和阐述。

二、实验内容1. 金相样品制备:首先,我们需要从金属样品上切取一小块试样,然后用不同的砂纸对试样进行磨光,依次使用粗砂纸、中砂纸和细砂纸进行磨光,直到试样表面光滑。

接着,将试样放入腐蚀剂中进行腐蚀,使金相组织显现出来。

最后,将腐蚀后的试样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2. 金相显微镜观察:将制备好的金相样品放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观察金相组织的形态、分布和大小等特征。

通过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找到清晰的金相组织图像。

3. 金相组织分析:根据观察到的金相组织图像,分析金属材料的晶粒度、相变组织、析出相等组织特征,并结合实验所用材料和热处理工艺,探讨组织特征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相样品制备:通过磨光和腐蚀处理,我们成功地在金属样品上制备出了金相组织。

从制备过程中的观察来看,随着砂纸粒度的减小,试样表面的磨光效果越来越好,腐蚀后金相组织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

2. 金相显微镜观察:在金相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了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

通过调整放大倍数和焦距,我们找到了清晰的晶界和晶粒。

从观察结果来看,金属材料的晶粒度较为均匀,晶界清晰可见。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析出相,这些析出相可能是由于热处理工艺引起的。

3. 金相组织分析:根据观察到的金相组织特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金属材料为铁素体不锈钢。

晶粒度较为均匀,说明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均匀化处理。

析出相的存在可能是由于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了相变,形成了二次析出相。

这些组织特征对材料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均匀的晶粒度有助于提高材料的韧性,而析出相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四、总结通过本次金相实验实习,我们不仅学习到了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还掌握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2023年金相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电气试验实训心得体会

2023年金相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电气试验实训心得体会

2023年金相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电气试验实训心得体会金相实验报告心得体会篇一参加高压电气设备试验与状态诊断技术培训学习心得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开拓了视野。

对电气试验分析有了新的认识。

在以往的工作中的不足也得到了纠正。

学习很快结束。

收获有以下几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的工作中技术质量不是很高,对监测技术有一部分还很模糊,停留在现有工作习惯中,对以往的知识没有发展和创新。

对新技术,新工艺的认识太局部。

往往对物化形态的‘硬技术’深信不疑。

而对“发展广义技术”没有发展视角。

工作中只注重现有技术的使用,对技术的可行性缺乏动态的分析。

由于我公司的新的生产设备,工艺的投用,以往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是否适合,现在答案已不再是肯定的。

老师教的起点很高,要求我们思路清晰,抓住生产实践的本质,不再死教条,要有宏观的思维,研究电气系统工作的方式,工作要点,抓住主体设备,监测服务主体。

在学习中老师贯穿的思路是不放过一点隐患瑕疵。

对待细小问题也不能放过,我们是电工,而电工要求自己的的操作正确,要求电气设备高精度运行。

往往一个失误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老师讲过一些实列,特别是高压电器事故。

往往一个环节出问题,全局受影响,损失巨大。

我公司现在是电压等级很高,并且我们的负荷正随着技改不断加大。

工作不能再停留在以前的认识当中了。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大的灾难性电气事故,但对设备管理要提出新的要求,要做实事,从点滴做起。

要用实用技术来实现生产要求,而不要偏听偏信,要自己去做,去核实。

在电气试验设备在线应用中我们对理论要求不再是说明书里写的,而且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证实技术可以满足要求,虽然我们自己的水平有限,但还是要做,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技术应用有可靠的保证。

特别是对一些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校验,使自己掌握一套符合自己的方法。

在学习中和其他大型企业,电气公司的学员交流,看到他们在技术应用的优点,了解了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

金相实验心得(精选5篇)

金相实验心得(精选5篇)

金相实验心得(精选5篇)金相实验心得篇1金相实验心得金相实验是一种研究金属材料内部结构和性能的实验方法。

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可以了解其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形状和分布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对材料的性能和用途进行评估和优化。

我参与的一次金相实验中,我们使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材料的切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实验中,我们发现金相切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

因此,我们仔细地控制了切片的厚度、角度和磨光质量等因素,以保证切片的均匀性和透明度。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使用了金相组织定性镜和定量分析仪器,对材料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分类和测量。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该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中,碳化物的分布较为均匀,大小适中,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此外,我们还通过定量分析,得到了碳化物的含量和晶体尺寸等数据。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金相实验的重要性。

金相切片的质量控制、金相组织的分类和测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

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使用金相显微镜和定量分析仪器,以及如何从金相组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总的来说,这次金相实验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验,我不仅了解了金属材料内部结构和性能的相关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验中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次实验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金相实验心得篇2金相实验心得我参加了一次金相实验,这次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实验是在一个大型的科研机构进行的。

我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参与了这次金相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一种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从而了解其力学性能。

实验的过程是严谨而细致的。

我们首先对金属材料进行了制备,然后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对其性能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次实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严谨和细致。

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严谨地思考问题,如何细致地观察事物。

金相实验总结和体会

金相实验总结和体会

金相实验总结和体会
金相实验是材料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它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在进行金相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金相实验需要非常严谨的操作和准备工作。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对样品进行切割、打磨、抛光等处理,以保证样品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同时,我们还需要准备好显微镜、试剂、显微镜切片等实验器材和材料。

这些准备工作需要非常仔细和耐心,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相实验需要非常细致和耐心的观察和分析。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的组织结构和相态,同时还需要进行显微镜切片和染色等处理,以便更加清晰地观察样品的细节和特征。

这些观察和分析需要非常细致和耐心,否则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和特征,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金相实验需要非常严谨和科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图表绘制,以便更加直观和清晰地展示实验结果和结论。

这些数据处理和分析需要非常严谨和科学,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影响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金相实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我认为,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真正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得出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金相培训心得体会

金相培训心得体会

金相培训心得体会篇一:金相培训金相培训有感为期十天的培训结束了,短短的十天,却让我受益匪浅。

在没有去培训之前,我还信心十足,觉得凭着自己在校所学知识加上自己的勤奋,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但是经过培训,自觉惭愧,原来自己所了解的金相知识只是皮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从操作到检验都不尽完善。

首先,通过学习让我知道,要想学会、做好金相实验,必须了解热处理工艺,必须掌握Fe-c相图和c曲线,因为只有了解了热处理工艺,才能清楚得知道,什么钢在什么热处理时,所要加热或冷却温度,然后在Fe-c相图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组织,比如45钢经过调质处理得到的组织应该时回火索氏体。

Fe-c相图从上图可以看出45钢属于中碳钢,其含碳量为0.45﹪,经淬火后高温回火(即调质处理)。

也就是说把45钢加热到a3线以上(820℃~850℃),保温一定时间,再以大于临界淬火速度冷却得到细小的马氏体组织,然后再加热到550℃~650℃,进行高温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从c曲线上可以看到),因此了解了热处理工艺,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在金相中应该看到什么样地组织。

其次,a,金相试样的选取。

以前做试样就是随便在方便的地方截取,殊不知试样的选取是有规定的。

不同的取样部位得到的组织是不同的,如果要检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变形程度,或热处理的全面情况等时,取样时要纵向取样;如果要检验晶粒度级别、碳化物网状、脱碳层深度等,要横向取样;如果要进行缺陷或失效分析时,要截取包括缺陷在内的部位。

而且试样尺寸以磨面面积小于400mm高度为15-20mm为宜。

B试样的磨制,这是最关键的步骤,以前我们只是在预磨机上,经过两道粗磨就直接抛光,结果磨出的试样表面会有许多划痕,看金相时就会有误差。

经过学习,我知道试样不仅要经过粗磨、预磨,还要手工磨制,先是用280#砂纸,然后再用镜像砂纸,(依次是400#,500#,600#,800#,1000#),最后抛光(时间不易太长)得到类似镜面的试样即可。

金相实验最后总结

金相实验最后总结

金相实验最后总结简介金相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金相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相态组成、晶粒尺寸分布等信息。

本文将对进行的金相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实验目的本次金相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晶粒尺寸分布以及相态组成。

通过金相分析可以评估材料的热处理效果,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等重要性能指标。

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从不同金属材料中取得一定大小的样品,并进行机械打磨,使样品表面平整。

2.腐蚀处理:将样品置于适当的腐蚀液中,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腐蚀液。

腐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样品的厚度和材料的特性。

3.清洗和抛光:将腐蚀完的样品进行清洗,去除腐蚀液的残留物,并对样品进行抛光,使其表面光洁度达到要求。

4.酸洗:将样品放入适当的酸液中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抛光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和有机杂质。

5.金相显微镜观察:将样品安置在金相显微镜台上,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观察样品的微观组织结构。

6.图像分析: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金相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晶粒尺寸分布、相态组成等分析。

实验结果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我们得到了不同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图像。

通过图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材料的晶粒尺寸差异明显:我们观察到在不同金属材料中,晶粒的尺寸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材料的晶粒尺寸较大而均匀,而其他材料则存在更小的晶粒和晶界。

2.相态组成差异明显:我们观察到不同材料中的相组成有所不同。

一些材料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相组成,而其他材料则含有较高比例的奥氏体或贝氏体相。

3.显微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材料性能的结论,如晶粒尺寸与材料的强度、硬度以及耐腐蚀性等之间的关系。

评价和改进建议本次金相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金相试样制备总结

金相试样制备总结

金相试样制备总结一、前言金相试样制备是金属材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打磨、腐蚀等处理,制备出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试样。

本文将从试样制备的步骤、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步骤1. 切割切割是制备金相试样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将原始材料切割成规定尺寸和形状的试样。

常用的切割方法有手工锯、电火花线切割机等。

2. 打磨打磨是制备金相试样中最关键的一步,它能够使试样表面平整光滑,便于后续处理。

常用的打磨方法有手工打磨和机械打磨。

3. 研磨研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试样表面质量,去除打磨时留下来的微小凸起和坑洼。

常用的研磨方法有手工涂抹法和机械自动涂布法。

4. 腐蚀腐蚀是为了显微组织观察而进行的处理。

常用的腐蚀液有硝酸、盐酸等。

三、仪器设备1. 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观察金相试样的必备仪器,它能够在高倍放大下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晶粒结构。

2. 打磨机打磨机是制备金相试样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能够将试样表面平整光滑。

3. 研磨机研磨机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试样表面质量而使用的设备。

4. 腐蚀仪腐蚀仪是为了进行腐蚀处理而使用的设备,能够控制腐蚀液的浓度和温度。

四、注意事项1. 切割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2. 打磨时要均匀施力,并且要避免过度打磨导致试样变形。

3. 研磨时要注意涂布均匀,避免出现过多或过少涂布导致试样表面不平整。

4. 腐蚀前需要将试样表面清洁干净,避免腐蚀液中的杂质影响试样质量。

5. 腐蚀后需要将试样彻底清洗干净,避免残留的腐蚀液对下一步处理产生影响。

五、总结金相试样制备是金属材料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通过切割、打磨、研磨和腐蚀等步骤,能够制备出能够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的试样。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细节,同时使用适当的仪器设备能够提高制备效率和质量。

金相试样制备总结

金相试样制备总结

金相试样制备总结一、引言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分析实验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制备合适的试样,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金相分析结果。

本文将围绕金相试样制备的意义、步骤、常见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展开讨论。

二、金相试样制备的意义2.1 研究目的和应用领域确定在进行金相试样制备之前,需明确研究的目的和应用领域。

金相试样制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在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应用领域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2.2 金相分析要求金相试样制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进行金相分析,获得样品的显微结构信息。

金相分析对试样的质量和形态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的制备。

三、金相试样制备步骤3.1 试样选择与切割试样的选择与切割是金相试样制备的第一步。

首先需要根据研究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金相分析的要求。

然后使用金相切割机或手工切割工具将试样切割成所需尺寸。

3.2 粗磨粗磨是为了去除试样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获得平整的试样表面。

在粗磨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或金刚砂磨剂,将试样逐步磨平,直到获得所需粗糙度。

3.3 修磨修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试样表面的平整度和粗糙度,以便于金相显微镜的观察。

修磨过程中,可以使用细砂纸、研磨液或者金刚砂磨剂,将试样表面磨细,直到获得所需的光洁度。

3.4 剪切或半自动制样当试样尺寸较小或形状复杂时,可以采用剪切或半自动制样的方式进行制备。

剪切可以使用专门的金相试样剪切机,将试样剪出所需形状和尺寸。

半自动制样则是通过辅助设备,如电火花线切割机或电解切割机,实现对试样的精确切割。

3.5 打磨与抛光打磨与抛光是为了获得试样表面的镜面光洁度。

打磨可以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磨料片或者金刚砂磨剂,将试样表面逐步打磨平整。

抛光则是使用细研磨液和细研磨布,将试样表面进行进一步提亮,直到获得所需光洁度。

四、常见反应与注意事项4.1 腐蚀反应在一些金属及合金的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腐蚀处理以突出组织结构。

腐蚀剂的选择应根据试样材料的成分和要求进行,腐蚀时间和温度也需严格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相制备心得
陈方旭
1、合理选择砂纸
拿到待磨样品,先观察待磨面的平整度,以便于确定最初选用的砂纸型号。

如果待磨面粗糙,有明显的加工印记,应当从80号砂纸开始选择砂纸,如果待磨面比较平整可以直接从240号砂纸开始选择,既可以节省砂纸,又能提高效率。

还可以用指甲按压毛刺、观察样品光泽度、观察氧化锈蚀痕迹等方法,粗略判断样品的类型和硬度,帮助选择砂纸。

例如,磨制T12钢、T8钢、45钢、35钢、20钢这些相对较硬的样品,可依次选择80号、240号、400号、600号、800号、1000号、1500号、2000号砂纸,而相对较软的铸铁最好省去400号和800号的砂纸,也可以根据实际磨制情况合理添加或减少砂纸,提出更好的方案。

拿放砂纸也要注意细节,尽可能避免粗沙粒留在细砂纸上。

首先不要让不同型号的砂纸的沙粒附着面接触,按照粗细顺序正面向同一方向放置,拿放砂纸时尽可能只接触砂纸边缘,纺织带入粗沙粒。

其次选好一套砂纸放置前用纸巾垫在桌面上,细砂纸在下,粗砂纸在上依次放置,方便使用的同时避免细砂纸沾上桌面的沙粒或灰尘。

2、磨制金相:
在保证磨面平整没有划痕而且不产生假象的前提下加快速度保证平整的关键在于手的用力均匀,在磨的过程中不能有侧向压力,必须保证磨面与砂纸平行。

避免划痕的关键在防止粗沙粒的干扰和磨掉粗砂纸留下的划痕。

在磨制时减少假象就应当磨除加工时受力或受热导致组织变形的部分,避免压力过大使磨面晶粒变形。

磨制的第一步是用砂纸小心清除毛刺,不要被划伤,也不要磨损磨制面。

然后对样品两端进行倒角,倒角时拇指和食指拿住样品,磨的过程在轻轻旋转样品保证倒角均匀美观,对磨面倒角时应让倒角在1mm以上,保证磨制过程不再重复倒角为宜,为提高效率可以适当加以压力磨制。

接下来的磨制过程,建议用拇指和食指拿住样品,水平用力且向同一方向匀速磨样品,不能有敲击台面的声音,防止沙粒嵌入样品造成划痕或假象。

拿样品加上中指会省力一些,但是不容易保持样品在手中不旋转,也不容易使样品受力均匀。

更换砂纸前,磨面的划痕应该均匀且方向一致,还应当擦除桌面的沙粒,并在磨制台面外抖掉待换砂纸表面的沙粒。

更换砂纸时样品需要旋转90°,让摩擦的方向与原来的划痕方向垂直,为保证每一次旋转的角度误差不大,可以在磨制面的另一面用笔画上一条竖线,竖线旋转的角度就是样品的旋转角度。

磨制时应注意砂纸表面,尤其是使用1500号和2000号砂纸时,如果有白色的线条出现,说明砂纸表面有粗的沙粒;如果出现白色斑点,说明桌面上有沙粒。

遇见这些情况,首先要检查磨面是否出现了明亮的粗的划痕,如果有则需要从上一张砂纸重新磨制,如果没有则再次清理桌面,抖掉沙粒,并在接下来的磨制过程中避开白色区域。

使用600号以前的粗砂纸磨时,可以加一定的压力,提高效率,在1000号以后的砂纸一定不能用用力的压,否则容易产生划痕和假象。

磨制时发现倒角不明显应立即在粗砂纸上倒角,但是用2000号砂纸和1500号砂纸磨制前不要再倒角,否则极易带入粗沙粒导致形成较深的划痕。

磨制的成品磨面有良好的反光效果,细小的磨痕方向一致均匀排布,没有亮度差异不同的细划痕。

3、抛光:将磨面抛至锃亮
抛光前在进行简单的清洗,冲掉样品和手上附着的粗沙粒,防止把粗沙粒带入抛光机导致划痕。

涂抹抛光膏时先润湿抛光布,再打开抛光机几秒甩掉多余的水,然后加上一粒绿豆大小的抛光膏,用手均匀涂抹在抛光布靠近中间区域,如果不能均匀涂抹可以加几滴水。


开抛光机后,将冷却水在接近抛光盘边缘处缓慢加入,防止抛光膏被冷却水冲走。

再捏住样品并从抛光盘中央位置放入,加以适当压力,缓慢移动到抛光盘二分之一半径处抛光。

抛光时可以将冷却水从抛光盘中央断续注入,防止抛光膏被冲走。

抛光两分钟左右,冲洗观察有无明显的较粗大划痕,如果有则选用细砂纸重复磨制过程,如果没有则继续抛光3-10min至抛光面铮亮如镜面即可(T12钢和T8钢硬度大,可适当延长几分钟抛光时间)。

抛光结束后应立即用清水清洗,防止氧化、腐蚀,避免手和桌面等接触磨制面。

4、腐蚀:均匀适度,组织清晰,晶界明显
将抛光后的样品待腐蚀面用酒精清洗后冷风吹干,吹的时候磨制面倾斜与吹风机的方向呈30°角快速吹干,平稳放入4%硝酸酒精溶液中腐蚀适当时间,放入时样品不能接触器壁或底部。

一般而言,铸铁腐蚀3-5秒,球化退火的T8钢和T12钢腐蚀5-8秒,退火的20钢、35钢和45钢腐蚀11-13秒,未知样品则腐蚀至表面颜色稍有变暗,出现彩色即为过腐蚀。

腐蚀时间到立刻用清水冲洗,冲洗时水流和磨面呈一定角度,时间不低于15秒,保证冲洗干净,再用酒精冲洗,吹干得到待观察样品。

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清晰、无划痕、无假象就得到了较好的金相试样。

如果达不到要求必须酌情返工:腐蚀不足或过腐蚀从抛光步骤返工;划痕:根据划痕的深浅选择砂纸重新打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