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球动起来 修正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案通用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与生活》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主要围绕力的作用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展开,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力的作用使小球动起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力的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力、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在小球运动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分辨不同类型的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小球动起来。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以及力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力的概念,学会运用力的知识使小球动起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弹簧秤、斜面、滑轮、绳子、磁铁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弹簧秤、小球、绳子、斜面。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小球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如静止、滚动、抛出等,引导学生思考小球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知识讲解:a. 讲解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
b. 讲解不同类型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如加速、减速、改变方向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力的知识使小球动起来。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运用力的知识使小球动起来。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2. 力的作用效果。
3. 小球运动状态的改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力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使小球从斜面顶端滚到斜面底端。
2. 答案:实验方案包括斜面的角度、小球的初始位置、施加的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力的概念和作用,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设计实验,使小球动起来。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力的方向和大小掌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力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投篮、踢足球等。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版】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怎样让小球动起来》【创新教案】1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目标:1.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2.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的方法,并找出最好方法。
3.能说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材料准备:乒乓球、橡胶球、皮球等;气筒、扇子、细线、挡板、磁铁大头针等。
教学重点、难点: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的方法,并找出最好方法。
教学过程:一、让小球动起来活动目标:1.能设计出多种让小球动起来和改变小球运动方向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方案是否正确。
2.能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并吸取他人的经验,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
3.能体验到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4.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
实施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2人,活动时间为20分钟。
按照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交流、思考与结论的过程进行探究。
2.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探究过的各种力,然后提问:你能用几种方法让小球动起来,又能用几种方法改变小球运动的方向?引起学生思考。
3.猜想与设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小球动起来,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并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比一比谁想的方法多而奇特。
4.分组实验。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在球体上添加别的物品,可以改变底面的形状。
要求学生把实验的方法、现象、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记录表5.交流评价。
实验结束后,分组交流各自的做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评出采用方法最多而奇特的小组。
鼓励学生在讨论时用到风力,弹力、重力、引力等术语。
6.思考结论。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是什么力使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并把结论写在教材的横线上。
二、图中的物体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活动目标:1.能说明有些物体需要某种特定的力才能由静止转为运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球动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球动起来》含反思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球动起来》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习做观察记录方法,能积极尝试,创造性地想出多种让球动起来的方法,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让球动起来》含反思教案吧。
1、能积极尝试,创造性地想出多种让球动起来的方法。
2、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学习做观察记录方法。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刺猬球若干;辅助材料(盆子、报纸、书、垫板、夹子、勺子、泡沫、小棒等)。
1、引发兴趣。
(出示一只刺猬球。
)这只刺猬球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圆圆的,像大西瓜,有点像点心店里做的大馒头像小鱼吐出来的泡泡,还像天上挂的月亮。
)2、猜测"让球动起来'的方法。
引导语:这只小刺猬球一动也不动,如果不用手来帮忙,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刺猬球动起来呢?(1)幼儿猜测。
(2)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想法。
(我可以用嘴吹)我可以用头顶我想用手拍桌子我想用脚踢。
3、验证想法。
幼儿人手一只刺猬球,进行验证。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观察每个幼儿的实验操作情况。
(2)询问个别幼儿的想法。
4、交流讨论。
请幼儿大胆地展示、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
(用拇指碰一下,用头,用手当扇子等)5、借助辅助材料探索"让球动起来',学习做观察记录。
"刚才小朋友都是借助身体的,现在借助其他的物品,你会怎么让你的球动起来呢?'6、展示观察记录,让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分享成功喜悦。
活动反思:活动目标的制定符合幼儿特点,活动内容的各环节均指向目标。
教师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给幼儿充足的自我探索学习的空间,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自内心的胜任感、自信和满足。
这个活动基本完成了设定的目标,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浅谈《怎样让小球动起来》的实验设计
浅谈《怎样让小球动起来》的实验设计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层层深入去了解知识的内涵。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享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实验设计师生关系加强实验生活应用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
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如何搞好小学科学中的实验设计值得我们深思。
通过《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浅谈自己的见解。
本节课我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其中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环。
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头,成功的一半。
一个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可使整节课的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积极地去探求其中的奥妙。
本节课我采用谈话的方法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问学生:“你们喜欢什么运动?”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爱好告诉老师,当有学生说喜欢球类的运动的时候,老师跟着说:“我也喜欢。
”这样学生有和老师志同道合的感觉,缩短了师生的距离,也为下一环节埋下了伏笔。
二、加强实验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
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无数的老师经过实践和探索,认识到比直接给予学生知识更有效的科学教育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在经历一次次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活动:1、让静止的小球动起来首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怎样才能让静止的小球动起来?你有什么办法?(这些办法可以使我们想到的能做的,也可以想到的没条件做的?)在交流中师生总结:这些方法中用到了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球动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球动起来》含反思教学内容:让球动起来适用年龄:4—5岁中班幼儿教学目标:1. 开始了解物体的运动特性,通过探究大量的活动来学习有关于物体运的学问;2. 理解物体要运动必需受到外力的影响,理解最简单的运动——移动;3. 学习把握掌控物体移动的本领,即能够够更改球的移动方向和速度,提高运用力的精准度;4. 提高同学的合作意识,培育出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不少于10个大小不等的球;2. 一块较为平整没有障碍物的场地;3. 标定号码为1到10的多个目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与幼儿互动提问老师拿出一颗球,问:“这是什么?”幼儿:“球!”“球能不能动呢?”幼儿:“能。
”2. 实践操作:让球动起来老师让幼儿站好队,每个幼儿都拿了一个球,面对操场上的目标(1—10号目标),用手掷向目标,看谁最早把球打进目标。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拼,会激发幼儿对运动和物品的探究和学习热诚。
3. 操作巩固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一个领队,有肯定的技术含量要求,领队需要指挥队友前后运球,翻过障碍物等。
领队需把队员调配好,为每个幼儿规定应当怎么运动球,要求最后将球都送回原来的队长手中。
通过这种活动,加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游戏测验每个幼儿都有一次打进5号目标的机会,目睹眼前的幼儿与本身在比赛中的表现,同学的自信念、勇气和竞争心一并得到磨练。
5. 总结—教材讲解和团体讨论老师总结球运动的规律和行为,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学问进行叙述和解释。
—反思(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老师可通过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两种方式了解幼儿学习的把握度,并适时反馈,帮忙幼儿更好的把握学问。
教学评价:本次让球动起来的教学活动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幼儿培育交流协作的基础本领,尽量发挥幼儿天性好动的特点,通过选用适当的游戏规定,让“参赛”活动反复实践,使幼儿不断加强对物品和运动规律的认得和感悟,以此达到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科学教育目的,估计教学结束时幼儿可以把握简单的球控技巧,并能够独自活动,沉浸在愉悦的氛围中。
中班科学教案让球动起来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让球动起来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中让球动起来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让球在斜面上滚动、在水中浮动、在气流中飘动等。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球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帮助幼儿理解球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了解球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球的运动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斜面、水、气球、风扇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每个幼儿拿着自己的球,在操场上自由玩耍,感受球的运动。
2. 讲解和演示:教师通过斜面、水、气球、风扇等教具,演示球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3. 实验和观察: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球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4. 讨论和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球的运动规律。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在操场上,用自己的球来体验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斜面球滚动水球浮动气球球飘动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球,尝试在其他介质中让球动起来,并观察和记录球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记录球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2.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自己的球,设计一个有趣的运动游戏,并拍照记录。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一个有趣的运动游戏,并拍照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在实验和观察环节,部分幼儿对球的运动规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球在其他介质中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如在沙子、泥土中让球动起来。
也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体来代替球,进行实验和观察。
中班科学教案让球动起来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让球动起来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详细内容为让球动起来的各种方法探索。
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球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球体的基本特性,掌握让球动起来的简单方法。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球动起来的方法探索,理解球体运动的原理。
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斜面、小车、绳子等。
学具:每组一个篮球、足球、乒乓球,斜面、小车、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一场简单的球类游戏,引导幼儿观察球体运动的现象,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10分钟)介绍球体的基本特性,如圆形、无棱角、易于滚动等。
3. 探索让球动起来的方法(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幼儿自由探索让球动起来的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球体运动的原理。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篮球为例,讲解拍打篮球使球弹跳的原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各种方法让球动起来。
六、板书设计1. 球体的基本特性2. 让球动起来的方法(1)拍打(2)滚动(3)抛接(4)弹跳3. 球体运动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今天学到的至少三种方法让球动起来,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拍打篮球,使球弹跳。
(2)将乒乓球放在斜面上,让球滚动。
(3)用绳子拴住小球,旋转绳子使球抛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但在理解球体运动原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物体运动的方法,如飞行、漂浮等,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探索让球动起来的方法的教学过程3. 作业设计中的实践操作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让球动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让球动起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观察到球在不同表面上的滚动情况,探索让球停止滚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观察到球在不同表面上的滚动情况,探索让球停止滚动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和游戏,发现球滚动停止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材质的平面(如木板、塑料板、纸板等),球,沙子,小桶,毛巾,海绵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科学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球,引导幼儿观察球的特征,激发幼儿对球的兴趣。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球滚动,如推、拍、滚等。
3. 实验观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球在不同的平面上滚动的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4. 探索与发现:教师引导幼儿探讨球滚动停止的原因,让幼儿尝试用沙子、小桶、毛巾、海绵等物品来停止球的滚动。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性地使用物品让球滚动。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教师布置一道相关的思考题,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给予积极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科学实验和游戏,巩固学习效果。
2. 主题活动:开展“球的世界”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他们对球的理解和创意。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2.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中班科学教案让球动起来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让球动起来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物体的运动”,详细内容为让球动起来的多种方法探索,通过实践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使球动起来的基本方法,理解简单物理原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使球动起来的物理原理的理解。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使球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斜面、滑梯、绳子、小木棒等。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绳子、小木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户外滚动的球,引导幼儿思考:“球为什么会动?有哪些方法可以让球动起来?”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向幼儿介绍使球动起来的方法,如抛、踢、滚动、利用斜面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方法使球动起来,观察并记录球动的状态。
4. 动手操作(10分钟)每组幼儿使用不同的方法使球动起来,观察并讨论哪种方法最有效。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让球动起来”2. 内容:方法:抛、踢、滚动、斜面原理:动能、势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能使球动起来的其他方法,并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装置使球动起来。
2. 答案示例:用气球推动小球,利用风力使球动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幼儿掌握了使球动起来的多种方法,但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体的运动方法,如滑板、小车等,激发幼儿对物体运动的兴趣。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索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
4. 动手操作的指导与幼儿的参与度。
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拓展性。
7.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拓展延伸的规划。
中班科学怎样让球动起来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怎样让球动起来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导入部分:通过观察教室里的球,引导幼儿发现球的特征和运动方式。
2. 新课部分:介绍让球滚动的方法,如推、踢、拍等。
3. 实践操作部分: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方法让球滚动起来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2. 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的能力。
3. 让幼儿了解不同方法让球滚动起来的现象,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让球滚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球、推杆、踢球、拍子等。
学具:每个幼儿一个球,记录表(附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球,引导幼儿发现球的特征和运动方式。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球有什么特征?你们见过球是怎么运动的吗?2. 新课:介绍让球滚动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怎样让球滚动起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演示推、踢、拍等方法)3.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方法让球滚动起来的过程。
师: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球滚动起来。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让球滚动起来的?六、板书设计怎样让球动起来?推踢拍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球滚动起来,并记录下来。
作业题目:我和球的故事答案: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方法让球滚动的过程。
2. 请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的运动方式,下节课分享。
作业题目:我观察到的运动答案: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方法让球滚动起来,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幼儿,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发现更多让球滚动的方法。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体代替球,探究不同物体运动的方式。
例如:让幼儿用木块、塑料瓶等物品,尝试用推、踢、拍等方法使其运动起来。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导入部分的观察活动: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球,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中班科学怎样让球动起来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怎样让球动起来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物体的运动”,详细内容为让球动起来的不同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探索和了解力的作用、简单机械原理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让球动起来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球动起来的基本方法,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球类、小车、斜坡、绳子、扇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尺子、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球类,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球的运动状态。
邀请幼儿尝试让球动起来,观察和记录结果。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力的作用,展示如何用推、拉、拍、吹等方法让球动起来。
讲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斜坡、绳子等,让球动起来。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球和教具,尝试让球动起来。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
每组幼儿分享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5. 课后实践(课后进行)布置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探索更多让球动起来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怎样让球动起来2. 内容:力的作用:推、拉、拍、吹等。
简单机械原理:斜坡、绳子等。
记录表格:记录每组幼儿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探索更多让球动起来的方法,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方法一:用脚踢球,球会滚动。
方法二:把球放在斜坡上,球会滚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让球动起来的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力的掌握不够准确。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幼儿操作能力的培养。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体进行探索,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规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球动起来》
一、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球动起来》二、活动目标:1. 了解球的基本特性,观察球在不同表面上的滚动情况。
2. 通过实验操作,探索让球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多个球类;平滑地面、斜坡等;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安全的环境。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的球类,引导幼儿观察球的特点,引发幼儿对球的好奇心。
2. 探索球的运动:教师带领幼儿在平滑地面上滚动球,观察球的运动情况,让幼儿体验球滚动的感觉。
3. 尝试让球动起来:教师提出挑战,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球动起来,如踢球、推球、抛球等。
4. 实验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探索球在斜坡上的滚动情况,观察球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类似的科学探索活动;2. 环境创设:在教室角落设置“球类世界”,投放各种球类玩具,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玩耍;3. 教学活动:开展球类运动会,让幼儿通过游戏和比赛,进一步体验球的运动乐趣。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球的运动特性和规律。
七、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尝试,让幼儿亲身感受球的运动情况。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球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让幼儿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发现,提高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教师要提醒幼儿不要用力过猛地踢球、推球,以免伤及自己和他人。
3.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要指导幼儿正确使用球类玩具,避免发生摔落、撞击等危险情况。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球的运动特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中班科学公开课怎样让球动起来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公开课怎样让球动起来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中班下册第四章《运动与力》第一节“让球动起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球体的基本特征,探索让球动起来的不同方法,观察球的运动状态,以及力的作用对球运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球体,知道球可以滚动,了解球的不同运动状态。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让球动起来的基本方法,了解力的作用对球运动的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让球动起来,并观察球的运动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斜面、小木块、小车、绳子等。
学具:每组一个篮球、足球、乒乓球,以及相应的斜面、小木块、小车、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具中的各种球,让幼儿说出球的名称,了解球的基本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球可以怎样运动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让球动起来的不同方法,如用手拍、用脚踢、用斜面滚动等。
示范操作,让幼儿观察球的运动状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球动起来。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球的运动状态,并讨论哪种方法更容易让球动起来。
引导幼儿思考力的作用对球运动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球的运动方法:手拍、脚踢、斜面滚动等。
2. 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球动起来,并记录球的运动状态。
2. 答案:根据实践操作,记录球的运动状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球的运动方法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幼儿对力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力(如大力的踢、轻拍)观察球运动状态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让球动起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让球动起来》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物体运动》,具体内容为让球动起来各种方法。
本章详细介绍运用推、拉、抛、踢等不同方式使球运动原理,以及球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和掌握让球动起来基本方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方式让球动起来原理,以及球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交流、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等)、推车、绳子、斜坡、计量尺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球、绳子、斜坡、计量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看一场篮球比赛,引导幼儿观察球员如何让球动起来。
2. 讲解:讲解篮球运动基本方式,如拍、传、投等,并介绍相关原理。
3. 例题讲解:(1)如何用推方式让球动起来?(2)如何用拉方式让球动起来?(3)如何用抛方式让球动起来?4. 随堂练习:分组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不同方式让球动起来,并观察球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5. 交流分享:每组选代表分享自己实践成果,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让球动起来》2. 内容:(1)推:用手或物体推动球,使球滚动。
(2)拉:用绳子拉着球,使球滚动。
(3)抛:用手将球抛出,使球在空中飞行。
(4)踢:用脚踢球,使球滚动或飞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今天学到至少三种方式让球动起来,并记录下来。
(2)观察并描述球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2. 答案:(1)推、拉、抛、踢等。
(2)球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曲线等;速度可能越来越快、越来越慢或保持不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中班科学公开课怎样让球动起来教案反思
汇报人: 2023-12-27
• 课程目标反思 • 教学内容反思 • 教学方法反思 • 教学过程反思 • 教学评价反思 • 改进建议
目录
Part
01
课程目标反思
是否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目标1
让学生了解球的特性,掌握让球动起 来的方法。
目标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中是否及时处理了学生的问题?
总结词
及时并有效地处理了学生问题
详细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提问,并对他们的问题进行了 详细的解答。对于一些共性问题,我在课堂上进行了统一 解答;对于个别问题,我则在课后单独辅导。这使得学生 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和指导。
总结词
部分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我能够及时给予解 答。但对于一些复杂或深入的问题,由于时间限制或其他 原因,我未能给予充分的解答或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深入探 讨。
Part
03
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
总结词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详细描述
在本次公开课中,教师主要采用了演示法和讲解法,缺乏小组讨论、实验探究 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略显单调。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词
教学方法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详细描述
尽管教师采用了实物球和动画演示等较为生动的教学方法,但整体上仍未能充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参与热情的 现象。
总结词
未及时处理学生问题
详细描述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问题,我有时会因为课程进度 或其他原因而选择忽略或延后处理。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遇到困惑时无法得到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中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球动起来.doc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一一怎样让球动起来怎样让“球”动起来一、活动目标:1、能积极尝试,创造性的想出多种让球动起来的方法。
2、能大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验活动带来的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刺猬球若干;辅助材料(盆子、书、垫板、夹子、勺子、泡沫、小棒等)三、活动过程:1、引发兴趣。
(出示一只刺猬。
)这只刺猬球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实录:A、圆圆的,像大酋瓜。
B、有点像点心店里做的大馒头。
C、像一个圆圆的山洞。
D、像转动的汽车轮子。
E、像一只只蜂巢。
F、还像天挂的月亮。
评析:在幼儿的生活中,像球一样圆溜溜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因此,幼儿的想彖空间很大, 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充分满足了他们想象表达、大胆创造的愿望。
2.猜测“当球动起来”的方法。
引导语:这只小刺猬球一动也不动,如果不用手来帮忙,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刺猬球动起来呢?(2) 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想法。
实录:幼1:我可以用嘴吹。
幼2:我可以用头顶。
幼3:我想用手拍桌子。
幼4:我想用脚踢。
…….评析:虽然是猜测,幼儿的想法并不一定正确,但我们关注的是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敢 于想象,敢于发表白己的意见和想法。
3、 验证想法。
幼儿人手一只刺猬球,进行验证。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 观察每个幼儿的实验操作情况。
(2) 询问个别幼儿的想法。
4、 交流讨论。
请幼儿大胆的表示、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
实录:幼1:我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弹了一下,球就动了。
幼2:我是用头来顶球的。
幼3:我是用一只大大的篮球打在刺猬球上它也会动的。
幼4:我是用手当扇子扇风,球有一点点动。
……评析:在探索让球动起来的活动过程中,我发现罗星的玩法与众不同,他是用一只大大的皮 球幼儿猜测(1)去碰撞刺猬球的,这一新颖的方法很快的被其他小朋友效仿。
还有的孩子验证了自己的一种想法后还积极探索其他的方法,可见,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很强烈。
刚才小朋友都是借助身体进行的,如果不直接用我们的身体,而是借助其他的物品,你会怎样让你的刺猬球动起来呢?教师提供百宝箱,鼓励幼儿借助其他物品进行。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让球动起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让球动起来》教学设计一、前言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教育也是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幼儿园的幼儿正处于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发展的最佳阶段,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让球动起来》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幼儿喜爱的体育活动,团队合作的互动和游戏,引导幼儿理解运动和作用力的概念并加深理解。
二、教学目标•认识属性:通过“实验”发现运动能够改变物体的位置和状态;•运用属性:结合实际生活情境使用运动原理;•分析属性: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探究属性: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运动的规律性和变化规律;•解释属性:针对运动状况,理解和解释运动原理、作用力、牛顿三定律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1. 教学分析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是“让球动起来”,设计内容主要涉及到力学原理和生活中的体育活动。
通过“实验”发现运动能够改变物体的位置和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技能。
同时,让体育游戏和体操运动有机结合,增加幼儿的体能和协调能力。
2. 教学策略本次教学采用课堂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状态,及时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3.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篮球、手球、袋鼠球等不同形状的球;•教学环境:教室内或操场外;•教学时间:1课时(约40分钟);•教学人数:15名左右幼儿。
四、教学过程1. 游戏环节•游戏1:拍球游戏教师和幼儿一起站成一个大圈,教师捡起一只球,向左或右传,每当幼儿接住球后,便需要立刻用手拍回球。
如果有幼儿漏接或处理不当,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2:球速比赛教师将所有球放在地上,并让幼儿与其他队员搭档,把球推到终点线后立刻返回起点。
成功的小组,需要司令队员大喊“Yes”才能获得胜利,失败的小组需要接受积极的批评。
2. 实验环节•实验1:球的大小和重量对运动影响的比较实验教师拿出三只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分别为篮球、手球和袋鼠球。
中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球动起来
中班科学教案:怎样让球动起来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运动特性;2.能够用手推或者用力将球移动起来;3.通过观察和实践,能够学会用斜面将球滚动起来。
教学准备1.一些不同种类的球;2.平滑的斜面。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让学生们自由玩球,让他们感受下来球如何在地面上滚动、移动等。
新知1.请宝宝们坐在地上,将手中的一个球,放在地上,询问“这个球为什么不会动呢?”耐心等待孩子们对此发言。
2.在孩子们的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宝宝们讨论物体的运动特性。
因为一旦物体静止,就需要一个外力将其推动起来,来引出“用手推球”这个话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孩子都轮流将球用力推开,观察球的运动轨迹。
4.引导孩子们思考,如果将球放在一个斜面上会怎么样?试着将球放在斜面上,观察球的运动轨迹。
5.演示将球按照斜面的方向向上滚动,让孩子们一起发挥创造力,设计出不同形状,不同高低的斜面,让球沿着斜面在不同角度下运动。
操练1.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一种球,尝试用不同方式将其推动起来(如滚动、滑动等)。
2.引导孩子们,每个组在斜面上面尝试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的球,让孩子们在操练中感知、认识球的运动规律。
3.每个孩子可以分组轮流在斜面上推球。
实践1.最后,以球类游戏的形式,进行巩固和总结:比如选择一些孩子出来比赛,将球推向一个目标;将球传递给对方并让对方将其响应出去等等。
2.让孩子们结合初步的物理知识,通过实践,将其应用到游戏中去,让他们娱乐中感受到运动规律。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物体运动的基本特性,学会使用斜面控制球的运动,实践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在游戏中掌握了初步的物理知识,也得到了愉快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初步知道各种运动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甚至于还要认识平动、转动和振动,显然这已经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的难度太大。
我们只需要学生能想出各种办法让物体运动起来就行了,这是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活动,比学习各种力的知识要有价值得多。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
2.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
3.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2.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
2.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
2.难点是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学生用:乒乓球、气筒、扇子、细线、磁铁、大头针等。
教师用:乒乓球、气球、篮球等。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介绍风力发电机。
2.提问:
教师:听完风力发电机的介绍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想一想,风车为什么会转动?
学生回答。
(风吹)风力使风车转动。
3.小结引题:力可以使物体动起来。
(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大家喜欢玩球吗?(喜欢)
师;平时大家只能在体育课或者是课外的时候才能玩球,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也来玩一玩小球,相信会比你们平时玩的更有意思,我们来想办法《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板书课题)
◆活动1:让小球动起来
1.假设
(1)首先讨论研究方法,(可以参考37页插图)思考如何让乒乓球动起来,并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
(2)要求:
①想办法让小球动起来,并讨论:是什么力使小球动起来?同时做好记录。
说明: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介绍材料)。
如果你们觉得需要,可以来老师这里拿。
②再试一试,怎样能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请记录。
2.实验验证
学生开始实验。
(时间10分钟)老师巡视指导。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记录卡: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填卡人:_________
“改变运动小球的方向”记录卡: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填卡人:_________
3.汇报交流:
①让各小组汇报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法有多少种,请方法最多的小组上台演示,并说明是什么力作用的。
然后其他小组有不同方法的可以补充。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好的方法及时表扬并作评价)
②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方法:(演示)将充满气的气球与一个乒乓球连在一起,当把气球的气放出来时,乒乓球在气球的带动下在空中飞起来。
讨论:什么原因使这个乒乓球动起来?
学生答(教师补充):气球里面的气出来时,就会对空气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空气也会对气球有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在这力的作用下气球就会升上空中。
而乒乓球是和气球连在一起的,所以乒乓球也跟着升上空中。
③小组讨论
实验中是什么力使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
请把你的结论写在教材的横线上。
④评价:这些方法中哪种最好?
◆活动2:图中的物体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
教师:力可以使物体动起来,你还可以举哪些例子呢?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翻开书P38看看图中的物体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
学生回答。
(帆船是在风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的,箭是在弹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
)教师: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用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学生回答。
教师:力使物体动起来的例子是很多的,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多留意观察、思考,定有发现和收获。
作业:阅读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活动1:让小球动起来
1.假设
讨论研究方法,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
2.实验验证
①想办法让小球动起来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记录卡: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填卡人:_________
②再试一试,怎样能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改变运动小球的方向”记录卡: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填卡人:_________
3.汇报交流:
◆活动2:图中的物体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
帆船是在风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的,箭是在弹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