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目标重构的理论基石
会计目标重构: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
会计 目标重构 : 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契约理论
席 龙 胜
( 中国海 洋大学管理学 院 山东 青 岛 2 6 6 1 0 0 )
摘要 : 企业 利 益 相 关 者 契约 理 论 认 为 企 业是 利 益 相 关 者 参 与 的 一 系列 契 约 的 联 合 体 。企 业 与 利 益 相 关
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企业 中所存在的利益冲突和监督控制问题 , 并将企业的性质定义为企业是一 系列契约的联结 ; 张五常( 1 9 8 3 ) 认为企业 不过是以要素市场的交易契约代替了产品市场 的交易契约; 格鲁斯曼 与哈特( 1 9 8 6 ) 将企业契约理论进一步完善 , 将企业的性质定义为企
特别是崇尚利益相关者管理思想的德国、 E t 本和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 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反思企业究竟是谁的企业 , 企业究竟应该 为谁服务等问题。 事实上 , 正是 由于忽视了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 “ 股东至上” 的企业观正面临着理论 困境 , 在管理实践 中也面临着
众多悖论 。 因此, 在新经济条件下, 只有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 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 公 司目标也应定位于为 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和价值 , 并在 中间分配剩余价值。 会计 目 标 的发展强烈受到会计环境变化的影响。 会计 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方
二、 企 业 的利 益相 关 者契 约性 质
( 一) 企业契约的理论发展—— 由古典契约理论到社会综合 契约理论 关于契约的系统分析是由美 国法学家麦克尼尔完成的。 麦克 尼尔按照契约 的条件将契约分为古典契约、 新古典契约和关系契约。 结合前人研究经济契约 、 法律契约与政治契约之成果 , 雷光勇( 2 0 0 4 ) 将契约理论 的演进划分为古典契约理论 、 新古典契约理论与现代契约理论 。 “ 股东至上 ” 的传统企业理论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都强调企
会计学的核心概念
会计学的核心概念会计学,作为商业的语言,其核心概念是构成这门学科的基石。
本文将深入探讨会计学的几个核心概念,以及它们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
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兼具的学科,其核心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导向,通常包括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以及衡量和报告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
2.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构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单元,包括资产(Assets)、负债(Liabilities)、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或Shareholders' Equity)、收入(Revenue)和费用(Expenses)。
这些要素定义了财务交易如何分类和记录的基础。
3. 会计循环:又称会计核算流程,包括确认(Recognition)、计量(Measurement)、记录(Recording)和报告(Reporting)四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经济业务被识别并转化为会计信息,最终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4.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1)会计主体(Entity Concept):指会计系统只反映特定组织单位的经济活动。
2)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 Assumption):假设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继续运营,不会破产清算。
3)会计分期(Accounting Period):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等距的时间段进行核算。
4)货币计量(Monetary Measurement):所有的经济业务都以货币为单位来计量和记录。
5. 会计准则与政策:会计准则是一系列指导会计实务操作和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和规范,包括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和各国国内的会计准则体系。
6. 复式记账法:也称为借贷记账法,它是会计记录和核对交易的主要方法,确保账户间的平衡,并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双重影响。
会计目标三论-最新文档
会计目标三论会计目标,也称为财务呈报目标,是指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理想境地的抽象概括。
会计目标的重要性在于它联结外部会计环境和内部会计系统,联结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
正因为如此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体系的向导,是会计理论的基础性概念。
具体而言会计目标涵括两个方面:即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下,会计应该为谁提供信息,会计应该提供怎样的信息。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囿于经济体制和所有者结构的原因,我国会计的功能单调单一,没有也不需要研究运用会计目标理论,运用会计目标的指引功能。
直至2006 年财政部公布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才第一次在规范性文件中提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该准则第4 条规定:“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国内会计学界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并服务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近些年来有关会计目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有长足的发展[1] 。
笔者结合自己在高等学校校办企业工作的实践,探讨会计目标的三个问题。
、会计目标两大学派的分歧与融合会计目标理论研究中一直存有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的分歧,我国的相关理论研究一般也是以此为基础展开。
1.受托责任学派受托责任观的出现是公司制的发展之初和盛行之期的产物。
公司制造就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委托与受托关系得到了发展。
会计目标旨在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考察对所委托的资产保管和经营的情况,并如实进行记录和反映,并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给委托者,确保其权益的实现。
受托责任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会计目标定位在以恰当的方式有效记录反映报告经营者的履责情况。
(2)会计信息的质量最主要特征是客观性。
(3)会计计量模式是历史成本会计模式,而对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持有异议。
(4)会计人员的功能上,主要是从委托人利益出发,提供经营者履责的信息,同时在所有者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中,担当公正的第三人角色。
论会计目标理论的重新构造
论会计目标理论的重新构造——一种融合理论及其应用处在改革时期的中国会计学者对会计目标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注是非常自然的。
这不仅因为他们已经和正在切身感受着会计改革所带来的传统会计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变革,而且还因为他们在进一步改革中正面临着重建会计理论结构的任务。
要构建现代会计理论结构是很难回避会计目标问题的。
本文试阐述一种会计目标的融合理论,并运用这种理论进一步讨论它对现代会计的理论支持。
一、有关主题的背景材料1.会计研究的起点既不是会计本质也不是会计对象而是会计目标。
会计研究的起点应具备两个特性:(a)应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反映会计系统的内在要求;(b)在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上应具有同一性,能够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两个特性是保证会计理论具有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会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
在会计领域中,我们唯一能够找到的具有这些特性的是会计目标。
首先,会计目标具有连接外部环境与会计系统的特性,以此为起点能够把外部环境与会计系统有机地协调起来。
其次,会计目标具有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特性,以此为起点能够使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因为一方面,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是决定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技术的基础,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技术作为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从不同角度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
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是为实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行为进行的规范和约束,会计技术是为实现会计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方法。
另一方面,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导向,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都是围绕着会计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优化会计行为来实现会计目标。
2.会计目标理论上存在着"决策有用"和"经营责任"两种不同风格的理论学派。
两种学派的主要思想冲突表现在:(a)在会计目标上,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数量化信息。
会计基础理论框架概述
会计基础理论框架概述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科,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为企业及其他组织提供了财务信息处理和决策支持的工具。
会计的基础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体系的基石,本文将对会计基础理论框架进行概述,并重点介绍会计的对象、目标和基本假设,以及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一、会计的对象和目标会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即涉及资源的流入和流出的各种交易和事项。
其目标是为了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度量、报告和解释,以提供决策者有关资源配置和经济绩效评价的信息。
会计通过记录和报告组织的经济活动,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1.企业实体假设:假设企业是独立于其所有人的实体,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的个人资产和负债应该分开计算。
2.会计期间假设:假设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通常为一年)进行划分,从而形成会计报表和财务信息。
3.货币计量假设:假设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货币来度量和表达,所有的经济交易都可以用货币来计量。
4.会计主体假设:假设会计信息是由合格的会计人员根据相关会计准则来准确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信息应该是可靠和可验证的。
三、会计的基本概念1.资产:指企业掌握的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现金、应收款项、固定资产等。
2.负债:指企业所欠债务或有待支付的款项,包括应付账款、借款等。
3.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净值的所有权,包括股东权益、利润留存等。
4.收入: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或潜在经济利益的增加。
5.费用:指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成本和支出。
6.利润: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是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
四、会计的基本原则1.货币计量原则:所有会计要素必须以货币单位计量和报告。
2.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应当基于权益的变更和经济资源的转移,而不是基于现金收支的实际发生情况。
3.核算主体一致性原则:企业需要在每个会计期间保持相同的核算主体和会计政策,以便比较不同期间的财务信息,并保持信息的连贯性和可比性。
会计目标与会计理论构建研究
会计目标与会计理论构建研究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中担当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从会计目标的基本理论入手,论证了以会计目标为理论构建起点的必然性,并结合该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会计目标与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之间的关系。
虽然我国对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仍然有一定争议,但是目前理论界基本公认了以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构建的逻辑起点这一观点。
然而现有的会计目标都有哪些主要观点?会计理论是如何构建的以及会计目标是如何影响会计理论的构建的?我们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会计目标对会计理论构建的影响呢?一、对会计目标极其主要观点的认识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对会计行为达到的境地或结果的一种期望,是人们在对会计本质认识的基础上,以主观要求的形式提出来的、客观存在的范畴,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征。
从1921年美国会计学者辛普森(Simpson)在著作中使用会计目标的概念开始,佩顿、利特尔顿、斯朵伯斯、特鲁伯罗德(Trueblood)等会计学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等会计机构,都对会计目标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形成了相应的会计目标观点。
至今,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对会计目标进行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但主流的观点仍然主要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一)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产生的根源是在两权分离以后,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委托受托关系的出现。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民雄士(YujiIjiri)、恩里斯特·帕罗科(Ernest J·Parloek)等人。
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应当真实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强调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坚持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重点关注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损益表。
因此,受托责任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过分强调可靠性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可能无法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己经过时或对于信息使用者缺乏相关性;(2)受托责任观很少考虑到委托人之外的其他利益人的信息需求;(3)当公司股权结构复杂,甚至没有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时,受托责任就显得无所是从。
会计原则建立在会计假设和会计目标基础之上
会计原则建立在会计假设和会计目标基础之上摘要:会计原则是建立在会计假设和会计目标基础之上的,据以在会计工作中确定会计标准、技术、程序和方法的一般准则,是会计工作共同遵循的规范。
现代会计原则大多是建立在以有形资产的计量为核心的基础之上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无形资产在企业中作用的增大和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现行会计原则体系中部分原则将受到一定的冲击,适用范围将受到限制,一些新的会计原则将加入到会计原则体系中。
一、引言当前,人类已进人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原有适用于工业经济的各种经济理论赖以生存的前提假设,一些新观念、新事物、新业务,都对现行的代写论文经济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由此将会引发一场大的会计革命。
这场革命将影响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计量属性、报告内容乃至整个财务会计框架,极大地改变了会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方式。
本文试对知识经济对会计原则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创新,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二、知识经济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与创新历史成本原则要求所有的资产与负债的计价以发生时的历史成本入账。
因为它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和易于取得等优点。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是工业经济的产物,它是由有形资产的特点决定的。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但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财富之母”,谁拥有了土地,谁就拥有了财富和权力。
因此,土地便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资产。
在工业经济时代,工业社会中所使用的资产显然已远远超出了土地的范围。
“当大工厂的高烟囱开始出现在天空时,财富的形式变了,此时,机器和进行工业生产的原材料而不是土地,成了最迫切需要的资本形式。
”也就是说,机器和原材料等有形资产是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
有形资产的主体构成在工业社会是有形的自然资源。
而自然资源之所以能够成为财富的象征在根本上是由它的有用性和稀缺性所决定的。
决策有用学派与受托责任学派之我见
决策有用学派与受托责任学派之我见作者:董京原作者单位: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刊名: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TAX COLLEGE年,卷(期):2001,14(2)被引用次数:0次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 19972.A.C.利特尔顿.林志军.黄世忠会计理论结构 19893.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会计特别委员会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 19974.黄世忠从会计本质看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 19975.周仁俊关于会计目标的选择 19976.雷玲曾健决策有用学派与经管责任学派的矛盾与融合 19971.期刊论文阚淑媛会计目标重构的理论基石-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3)会计目标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这两个学派的观点都是以社会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前提,立足于一定规模的企业产权制度形式之上.会计目标的研究源于两权分离和受托责任,其理论基石是企业产权理论.2.期刊论文邓青超.李俊琪论我国的会计目标 --兼评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的局限性-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对会计目标的研究理论界目前主要有两大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针对这两种理论,我国会计目标如何构建,已成为当前会计学界关注的焦点.3.期刊论文李晓玉.杨华.LI Xiao-yu.YANG Hua探析我国企业会计目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6)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的现代企业的会计工作实务,都是依据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操作的.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对企业会计目标的认识有不同的观点.4.期刊论文祝薇.裴敬玲.ZHU Wei.PEI Jing-ling关于会计目标的思考-辽宁财专学报2001,3(5)文章通过两大会计学派在会计目标这一问题上的评述,提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即会计目标在于追求中立.并结合会计人员资格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论述了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5.期刊论文李璞.高艺.LI Pu.GAO Yi基于会计环境的我国企业会计目标多元化研究-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1(6)目前关于会计目标问题,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仍存在着争论.那么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应构建怎样的会计目标呢?为什么会计目标在新准则当中会有重大转变呢?会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会计环境,只有深入分析各种不同的会计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目标的影响,才能正确选择会计目标,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6.期刊论文刘惠君日本财务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研究-财务与金融2008,""(3)西方会计目标理论包括"决策有用学派"和"经管责任学派",日本财务会计目标:明确受托责任的执行情况;计算企业可分配利润;对投资者提供有用于决策的信息.日本财务会计目标应归入经管责任学派.日本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分为三类:一般信息质量要求、损益表信息质量要求和资产负债表信息质量要求.7.期刊论文刘玲.LIU Ling浅论我国企业的会计目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西方会计界(以美国为代表)主要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探讨会计目标,并逐渐将其视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这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70年代后美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主要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而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那么,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的会计目标到底如何构建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8.期刊论文廖洪也论会计目标-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2(3)会计目标是会计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西方国家会计界近 30年研究的重点课题,有人将其称为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目前流行的会计目标有两大流派,即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为此,从对这两大流派的分析入手,论述了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并对其原始定位、层次问题、它与财务目标的关系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9.期刊论文陈莹浅论我国会计目标-中国商界2009,""(4)会计目标的研究有两个主要流派:爱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本文将对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备程度对会计目标的确立的重大影响做出一定的分析.10.期刊论文肖正再.余吉安.石永昌论财务会计与权利——兼及财务会计目标-生产力研究2006,""(8)会计主体利益与相关外部利益者利益之间的对立统一,是推动财务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因此,会计信息的质和量应由会计主体与生产经营要素各权能主体在合作博弈中共同界定,财务会计的最高目标是确保双方在此种合作博弈中双赢,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只注意到了利益的一方.本文链接:/Periodical_scczswzkxxxb200102010.aspx授权使用:山西财经大学(sxcjdx),授权号:990273bb-33f1-4fac-9e5b-9e3601355f55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2日。
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docx
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会计理论结构,是指由会计理论的各种要素相关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会计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
选择正确的逻辑起点,对会计理论体系的成功运行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确定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意义1、能揭示会计理论的最基本层次,成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讨论会计理论结构应首先明确它的组成元素,作为逻辑起点的元素必须先于其他元素产生,且能制约其他元素,从而能作为会计理论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前提,揭示会计理论的最基本层次,成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2、能揭示会计发展的真正原因,是影响会计理论研究成败的关键。
从根本上看,会计研究因逻辑起点而产生,研究起点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会计理论研究的成败,甚至进一步影响到会计实践的成败。
3、能为丰富会计理论体系,完善会计方法程序提供有效指导,成为判断各层次基本元素的定义正确与否、各环节方法程序可行性如何的最终标准。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
会计理论体系的诸多元素中,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元素,应能及时地体现这些社会需求的会计属性,从而为丰富会计理论体系,完善会计方法程序提供有效指导。
为了明确会计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与总体思路;为了增强会计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为了提高会计理论研究的效率与水平,正确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十分必要。
纵观中西方会计理论,关于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观点主要有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和会计对象起点论五种。
二、几种观点的比较(一)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
这种观点认为,面对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会计假设是基于客观环境推理而得到的最本质的东西,它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
但是,会计假设只能来自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而社会经济十分复杂,会计假设的形成及层次都将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摘要】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本文从会计目标的重要性、定义与分类、对理论结构的影响、与会计理论的关系以及指导会计理论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深入分析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中的作用,揭示了会计目标对会计理论的重要意义。
会计目标不仅是为实现企业战略和管理目标而确定的,更是推动会计理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会计目标的明晰与实现,将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可以说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引导,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计目标与会计理论之间的紧密关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理论结构、重要性、定义与分类、影响、关系、指导、发展、重要意义、逻辑起点1. 引言1.1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
会计目标在定义上是指会计工作应该达到的目的或愿景,是会计实践的指导标准和战略方向。
会计目标的设定和实现对于企业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会计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包括经营管理、法律法规、道德标准、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
会计目标的种类也多种多样,例如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透明度和及时性,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企业财务健康和持续发展等。
会计目标的设定和实现直接影响到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演变。
会计目标导向着会计理论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推动着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会计目标与会计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关系,会计目标的达成需要依托于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持。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促进会计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只有明确和坚持会计目标,才能够确保会计理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推动会计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会计目标的重要性会计目标的重要性在会计理论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会计目标是会计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它直接指导和影响着会计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浅论会计目标与会计理论结构
浅论会计目标与会计理论结构摘要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的一种,不仅对企业的运营、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合理分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会计理论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目标与会计理论结构,希望能够对于会计学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会计目标的探讨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的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
其宏观目标即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而微观目标则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宏观目标:会计信息的提供。
这个目标可以解释为:会计系统的核心和最基本的作用是向利益相关方提供信息。
会计的信息范围包括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数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成本、收入与利润等等。
会计的信息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运营情况,以此提供决策依据。
这些决策可以是内部管理决策,也可以是外部事务的决策,如股东的决策、投资者的决策等等。
会计信息应该具有可信性、可比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等特点,以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帮助他们做出最佳的决策,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繁荣。
微观目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这个目标可以解释为:随着国际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会计从业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部的会计审计、内部控制机制、信息系统等方面都需要得到加强,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性。
第二部分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学科本质、内涵、规律和应用方法体系的总括。
为了更好地探讨会计理论结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会计对象和内容会计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关心企业的经营活动,其中包括三个主要的内容:公司财务报表、财务管理和会计审计。
会计对象的不断拓宽和会计内容的不断丰富,使得会计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经营者以及相关利益关系人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二、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实际情况的一种理性揣测。
论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的
论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的一、构建理论的方法与理论结构的起点西方会计讨论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是会计讨论方法的多样性。
无论是归纳法、演绎法、伦理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等传统讨论方法,还是事项法、实证法、系统法等所谓新的讨论方法,不仅向人们展现了会计讨论方法的多样性,而且为人们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会计理论,解开会计理论之谜供应了重要的熟悉论工具。
可以认为,讨论方法的多样性,是形成西方不同会计理论模式、不同会计理论学派的一个重要缘由。
然而,真正对西方会计理论进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讨论方法还是传统的演绎法〔deductiveapproach〕,由于按演绎法构建的会计理论至今仍强有力地指导着西方会计实务的进展。
演绎法的主要特点是,从既定的基本概念或前提命题动身,规律地推导得出结论。
虽然在演绎法下,推导结论的正确性取决于基本概念或前提命题的正确性,但与其它讨论方法相比,演绎法更能够保持理论结构的规律统一性和内在严密性,因此,演绎法深得西方会计界的普遍推崇。
由于对演绎法下前提命题的选择不同,从本世纪60年月时开头,西方会计界消失了两种构建会计理论结构的详细推理思路:一种思路是以会计假设为起点。
逐步推导会计原则、准则和程序,即先讨论会计假设,以此为起点推导和建立会计原则和准则,并以会计原则和准则来指导会计处理程序。
例如,60年月初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会计讨论部发表的第1号和第3号会计讨论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论广泛适用的企业会计原则”就遵循了这种思路;另一种思路是,以会计目标为前提推导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即先确定会计目标,依据会计目标规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然后讨论财务报表的构成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准则。
例如,70年月和80年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建立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就采纳了这种思路。
认真地端详这两种思路不难发觉:以会计假设为起点的思路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强调会计假设、会计准则等理论范畴;而以会计目标为起点的思路则着眼于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强调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确实认、计量和报告等理论概念。
会计基础理论框架
会计基础理论框架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工具,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会计基础理论框架则是支撑整个会计体系的重要基础,是会计实践和发展的指导原则。
下面将从会计基础理论框架的构成、作用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会计基础理论框架由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三个部分构成。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和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处理信息时的基本前提;会计原则包括会计实体原则、会计成本原则、会计会计核算周期、收益确认原则和匹配原则,是会计处理信息时需要遵守的规范;会计制度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设立的,是对会计实践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会计基础理论框架。
其次,会计基础理论框架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会计基础理论框架为会计实践提供了准则和规范,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为内部管理和外部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会计基础理论框架为会计信息的编制、披露和审计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方法,确保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再次,会计基础理论框架为持续改进和发展会计理论提供了基础,促进了会计实践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基础理论框架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在国际会计领域,已形成了一套国际会计准则,致力于推动全球会计标准的统一和协调。
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会计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提高了会计处理信息的效率和质量。
未来,会计基础理论框架将继续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时代会计信息处理的需求和挑战。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理论框架是会计实践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在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完善规范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基础理论框架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小议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构建原则
小议企业财务会计目标构建原则张晟乾王海燕(作者单位:营口沿海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一、财务会计目标的基本内涵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
它是沟通财务会计信息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
它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
研究的是要解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
会计目标是随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会计目标来源于会计实践,因而能够把外部环境与会计系统有机协调起来。
不仅如此,会计目标还是会计研究的起点,是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都围绕会计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优化会计行为来实现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前者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后者涉及到会计信息质量。
一个构建良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系统性,也即会计目标具有层次性,应当包括基本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目标,前者是对会计目标的高度概括和一般性描述,后者是前者的细化,基本会计目标和具体会计目标紧密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会计目标体系。
稳定性,也即财务会计目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经常变动。
实用性,即一定时期内,此财务会计目标能够适用于该段时期的会计工作具体情况和当前的会计环境。
先进性,是财务会计目标切实为会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
二、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的两大学派1.受托责任学派。
按照该学派的观点,受托责任可以作如下解释:①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
受托方因此承担了合理、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并使其尽可能保值增值的责任;②资源的受托方承担了如实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与结果的义务。
而这主要是以财务报告为手段进行的。
不少学者认为,由于企业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企业的很多资源是直接取自其所处的环境,因此作为资源受托方的企业管理当局还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即最大限度地保持企业所在社区的良好环境、有效利用并培养人力资源等。
论会计目标理论框架
论会计目标理论框架【摘要】本文探讨了会计目标理论框架的重要性,介绍了其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各种应用场景以及与管理决策的关系。
分析了会计目标理论框架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探讨了其实践意义,指出了其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对会计目标理论框架的综合研究,有助于理解会计目标的构建与实践,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促进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会计实践和管理提供指导。
【关键词】会计目标理论框架、重要性、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应用场景、管理决策、未来发展方向、实践意义、局限性、展望1. 引言1.1 论会计目标理论框架的重要性会计目标理论框架是贯穿整个会计领域的关键概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建立一个清晰的目标理论框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实施会计目标,从而提高财务绩效和管理效率。
会计目标理论框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目标理论框架可以帮助企业明确目标和方向。
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往往面临各种挑战和竞争压力。
通过建立清晰的会计目标理论框架,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的目标和定位,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方向。
会计目标理论框架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管理决策中,会计目标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建立科学的会计目标理论框架,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决策。
会计目标理论框架还可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改进。
通过对会计目标理论框架的不断研究和完善,企业可以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绩效水平,推动企业向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
会计目标理论框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认识和利用会计目标理论框架,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论会计目标理论框架的发展历程会计目标理论框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提出会计目标的概念是归因于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法约尔在管理学领域的研究。
会计目标
精心整理会计目标会计目标理论是会计行为主体理论的基础,又是会计方法理论的指南。
会计目标应主要转为:关心企业人力资本拥有量及其能力的增长,反映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量的大小,体现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之基石。
长期 1978“一套紧密相连的假定性的、概念性的和实用性的原理的整体,它构成对所要探索领域的可供参考的一般框架”。
所以,作为会计起点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也必须有一个逻辑一致的框架。
会计目标理论也只有在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内研究才更具科学性和完整性,才能使会计理论大厦根基更为牢固。
会计目标理论框架问题研究由此提出。
二、国内外学者研究会计目标的维度及其会计目标理论框架设想美国是研究会计目标理论最早最成熟的国家。
1971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成立了Trueblood负责领导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
AICPA研究会计目标理论时提出四个可供参考的课题:(1)谁需要财务报表?(2)他们需要什么信息?(3)在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中,有多少能够由会计师提供?(4)为了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要求有一个怎样的结构?中国学者卢永华(2003)认为要在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基础上辩证认识会计目标,并提出:财务会计目标作为一种主观愿望,其实现范三、会计本质及其职能构成会计目标理论供给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很长的历史,人们对会计本质认识是一个多样化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国会计界对会计本质认识分为三大主要流派———“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和“会计控制论”。
中国会计管理活动论的最早提倡者为杨纪琬、阎达五两位教授。
阎达五教授(1985)在《会计理论专题》中论述到:“会计就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究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以应用借贷复式记账为主要标志的近代会计,是一种以价值运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
论会计目标
论会计目标关于会计目标定位的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会计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
但人们主要是站在企业角度,围绕“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进行探讨。
实际上,会计作为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管理活动,无论是营利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都存在会计目标问题,而作为营利组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会计目标也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本文拟从总体上寻求会计目标的基本定位,从具体上探讨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同一会计主体不同发展时期的会计目标问题,以期得到对会计目标的整体、全面、客观的认识。
一、中西方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西方对会计目标问题的探讨主要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来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
以历史客观的信息为主,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合理决策的信息。
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我国对会计目标问题的研究主要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来这一问题逐渐得到会计界的重视,以会计目标命题的论文经常见诸重要的会计刊物。
其中围绕这一问题争论最多的是我国到底应该采用哪一种会计目标理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是可靠性为主还是相关性为主。
目前居于主流观点的是以可靠性为主,兼顾相关性。
二、研究会计目标的基本思路(一)了解会计目标的特性1.会计目标的多层次和多元化性。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目标是多层次的。
同时,会计信息系统要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发生作用,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又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会计目标的多元化特性。
2.会计目标的相对性。
会计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谈会计目标问题。
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是发展变化的。
3.会计目标的主观性。
会计目标实际上是人们期望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达到的目的,反映了人们的主观愿望,具有主观性。
(二)明确会计目标的设定原则1.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与会计主体性质,制定相应的会计目标。
会计的四个基本原则
会计的四个基本原则会计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会计工作中的基础,也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四个基本原则是:会计主体性原则、会计持续性原则、会计实体性原则和会计货币性原则。
会计主体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的对象应该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也就是说,会计工作应该以公司、企业等经济组织为单位进行,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
这个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混淆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状况。
会计持续性原则是指企业应该按照持续经营的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也就是说,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应该假设企业将会持续经营下去,而不是在短期内停业或破产。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第三,会计实体性原则是指企业应该将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分开来进行核算和报告。
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状况应该独立于其所有者的个人财务状况。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避免所有者的个人利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会计货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处理中应该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应该以货币的形式进行度量和报告。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比较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这四个基本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石,也是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遵守这些原则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同时,这些原则也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科学、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环境。
会计的四个基本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守这些原则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财务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 目标回答 的问题 是 :1 .谁是会计信息的 主要使用者 ;2 会计信 息使用者 需要哪些会计信 . 息 ;3 会计怎样提供这些信息。会计 目标 中信息 . 使用者的变化, 信息需求内容的变化及会计 提供信
息 侧 重点 的 变化 ,无 不 与 一定 经 济 环境 ( 由产权 关
但对 企 业 已有 影响 的经 济事 项 , 以满足 信 息使 用 者
观 点主要有受托 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 这两种 学派的观点都是以社会 资源 ( 主要是资本)的所有 权 与经营权 的分 离为前提 , 立足 于一定规模的企业
产权 制度形 式之上 。 ( )受托 责任 学派 的观 点 一
数不多, 其权 益集 中程度较高, 对经营者具有较为 直接的影响力。 基于这一现实情况 , 在企业存续期 间, 投资者和债权人对资金使用效果 的追: 必寄 荥, 希望于选择才能卓著的管理 当局, 故而受托责任履
荚种 会计 报 表 的特 殊偏 好 。
收稿 日期 :2 0 — 2 2 0 5 1, 2 作者简介 :阚淑媛(9 8 ) 15 一 ,女 ,呼伦 贝尔学院经 贸分 院副教授 ,研究方 向 :会计 学 。
・5 ・ 2
维普资讯
二、会计 目标的产权制度基础
( )受 托 责任 学 派观 点的产 权 制度 基础 一
度 基础 。
三 、会计 目标 重构 的理 论 基 石 会计 目标 的 研 究源 于 两权 分 离 和 受托 责 任 , 其
理论 基 石是 企 业产 权 理论 。
在两权分 离已普遍存在 , 而股份有 限公司 尚未
大 量涌 现 之 时 ,一 方面 ,就企 业 投资 者 而言 ,其产
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是在公 司制和现代产权 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的。 公司制 下财产所有者将 财产委托给受托者, 并要求受托者接受委托者 的委 托, 同时获得财产的 自主经营权和处置权 , 并负有 向委托者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的义务。因此, 会 计 目标就是受托者 ( 管理 3局通过会计人 员) - ' 向委 托者 ( 投资者)报告受托责任 的履行情况。受托 责
与之相联 系的企业利益关系人 ( 主要是投资人和债 权人) 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同, 决定其会计 目 标的
定位 也必 然有 所 不 同。目前 比较 流行 的会 计 目标 的
( 二)决策有用学派的观 点 决策有用 学派 的观点是美 国会计 学界在批评 古典会计 学派只注重会计数据 的准确 性而忽视会 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的基础上形成 的。 而后 , 随 着证券市场 的发展 , 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显得 日 益重要。 决策有用学派认为 , 会计 目 标就是 向信息 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 它强调会计信 息的相 关性和有用性。 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 , 决策 有用 学派认为会计人 员在会计 上不仅应确认实 际 已经发 生的经济事项, 还要确认那些虽然 尚未发生
会 计 目标 重构 的理 论基 石
阚 淑 媛
( 呼伦 贝 尔 学 院经 贸分 院 内蒙 古 海 拉 尔 区 010) 208
摘
要 :会计 目 标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和 决策有用学派 ,这两个学派的观点都是 以社会
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 离为前提 ,立足于一定规模 的企业产权制度形式之上。会计 目标的
采用历史成 本计量模 式以有效地反 映受托责任 的 履行情况 ; 再次, 在会计报表方 面,由于经营业绩 是委托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收益表的编制
显得 尤 为 重要 。
会计 目 , 标 是一个 随经济环境 变化而不断发展 的概念。 每一种观点的形成都 与特定 的企业产权制
度 的形 式相联 系, 由于企 业产 权 制 度 的形 式 不同 ,
研究源于两权分 离和受托责任 ,其理论基石是 企业产权理 论。 关键词:会计 目 ;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 用学派 ;企业产权理论 标
中图分类号:F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6 1(0 6 30 5 . 20 094 0 2 0 )0 . 20 0 2
一 、
关 于会计 目标 的主要 观 点
权 转让 受制 于企 业 章程 , 产权 转让 一般 须经 其他 即
( 一) 会计 目标 的 理论 基 石 是 企 业产 权 理论
投 资者 同意 , 而缺 乏 自由度 , 同时交 易对象有 限 , 使 得产 权 交 易难 以进行 , 资者缺 乏便 利 的退 出机 投 制 。另一 方面 ,特 定企 业 的投 资者 和债 权 人往 往 为
客观、 正地反 映受托责任 的履行 情况。首先, 公 在 会计信息质量方面, 应强调客观性 , 在会计确认上 只确认企业 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 ; 其次 , 在会计计
量 上 ,由于 历 史成本 具 有 客观 性 和 可验 证 性 ,因此
周者需求的多样性, 因此, 在会计报表 上强调资产
负债表、 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 同仁 , 不存在对
维普资讯
第 1 卷 第 3期 4
20 0 6年 6月
— —
呼 伦 贝 尔 学 院学报
J u n alo Hu u b irCo l g o r f l n ee l e e
— — — —
No 3 .
v I1 0-4
P bih di u e2 0 u l e nJ n .0 6 s
任 学派认 为 ,为 了有 效地 协 调 委托 和 受托 的 关 系,
决策的需要; 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 , 决策有用学派 认为会计 报表应反 映企业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 的 动态变化 , 在会计计量上主张 以历史成本为 主, 并 鼓励在物价 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 的并用; 在会 计报表方面, 决策有用学派认为, 会计 报表应尽量 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 由于会计信 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