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全面发展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振兴的关键举措。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要加强研发和应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要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农业生产需要土地、水源、气候等资源的支持。
要加强土壤保护和农业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强农业灾害防控,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三,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要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建设,培育农业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注重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农村产业融合。
第四,要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
要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通过政策扶持和培训指导,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同时,要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推动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要加强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制定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财政支持,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投入效益。
同时,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职业培训的政策倾斜,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保护利用农业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民技能、提供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推动农村农业全面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三农发展
三 、对 加快 现 代农 业 发 展 的几 点建 议 发展 现 代农 业是 一项 复 杂 的 系统 工程 ,任 重 而道 远
推进 传统农 业 向现 代农 业跨越 ,是 我 国经济社 会发 展新 阶 目前 ,我 国发展现代 农业要 坚持 以科 学发展 观为指导 , 段 的客观需要 ,是 克服 人 口多 、耕 地不 足等 环境 约束 因素 以促进 农 村生产 力发 展 和农 民增 收为 目标 , 努力实现农村经
、
发展 现 代农 业 的重 要 意义
发展 现代农 业 ,顺应 我 国经 济发展 的客 观趋 势 ,符合 当今 世界农 业发 展的 一般规律 ,是 促进 农 民增加 收入 的基 本途 径 ,是 提高农 业综 合生产 能力 的重要 举 措 ,是 新 农村 建设的产业基 础 。 1发 展现 代农 业是建 设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的首 要任 务 。 . 近几 年 ,中央 以科 学发 展观 统揽 经济社 会发 展 全局 ,坚持 把 “ 三农 ”工作 放在 重 中之 重的位 置 ,出台了一 系列 支农 粮食 需求将 稳步 增长 ,而耕 地数 量不 断 下降 ,水资 源约 束 惠农 的政 策措施 。特别 是党 的十六 届五 中全 会明 确 了建设 进一步加剧,科技进步贡献率短期内难以显著提高,提高
3促进 农 民持 续增 收艰 难 。一 些 主要 农产 品价 格 呈下 . 降态 势 ,但 农 资价格 规模 小 ,农 民从 事农业 的收 入增 加潜 力不 大 。 目 前 ,农村 富余 劳动 力 高达 15亿 人 左右 ,今 后 每年还 将新 . 增 60 0 多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难 度很大 。 4农 业科 技创 新和 推 广不 适 应发 展 的要求 。农业 科技 . 投 入总量不足 ,创新和 储备能 力不强 ,农业科技 服务体 系 、 创新 机制 不完 善 ,不少地 方基 层农 技推 广体 系面 临新 的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方针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案包括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公里。
2、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
促进农村移风易俗。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健全自治、法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3、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重点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乡村振兴三个方针的具体内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施多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5、发展森林经济,要依托优质的森林生态资源,发展山水观光、森林康养、乡村民宿、水果采摘等,增强人们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享受和体验感,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精品森林村庄。
6、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7、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8、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9、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0、推进四化融合发展,四化包括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三大举措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措施
三大举措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措施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大举措:一、发展现代农业。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方面,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优质农业品种和高效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链延伸,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一方面,加强农村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农村道路条件,缩短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便利农民的出行。
同时,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增加农田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电力和通信建设,提供良好的电力和通信条件,促进信息的流通和交流。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吸引人才回乡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需要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
一方面,加强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展乡村文化研究和传统技艺传习,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
同时,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挖掘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来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农产品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文化品牌,提高农民的创业就业机会。
通过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综上所述,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三大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多,而农村地区则不断失去人口。
这些人口流失不仅导致农村地区经济活力的减弱,也导致农业产业在某种程度上的瓦解。
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成为了当下重要的议题。
其中,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就是指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向高效、智能、可持续的模式转型。
现代农业是以科技支撑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具有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环保的优势。
针对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科技改进,使机械化装备代替人力,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益;综合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二、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现代农业发展有许多路径,而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借助资源优势、市场需求、产业链优化等多种因素。
其中比较重要的路径包括:1、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指导现代农业的发展。
比如,研发新型肥料、种植技术、新品种等,可以促进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生产,同时也能提升农业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可持续化发展。
2、优化产业链农业在生产各个环节上都需要设备、技术等条件的支撑,而现代农业更需要各个环节之间协调配合、优化整合。
因此,优化农业生产链和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要实现农业产业链优化,不仅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还要从政策层面出发,建立以农产品质量和可追溯性为核心的质量体系,推广绿色有机农产品等。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经济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在不断进行着现代化的转型和发展。
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科技的力量,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引导农民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加强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可以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政府应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政策和扶持机制,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推动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经营向现代化的规模经营转变。
同时,还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产品加工深度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农田水利、农村电网、农产品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生产水平,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现代农业需要有强大的经营主体作为支撑,政府应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整合资源、提供农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还要加强农业金融支持,提供贷款、信贷和保险等金融服务,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加强科技创新、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下功夫,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
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为了深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不断开创我区乡村振兴的新局面,现就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规划可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组织坚强、城乡和谐”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公平正义的理念建设新农村,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做大做精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二、主要目标——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结构明显优化。
202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7825.8万元,增长4%左右。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600万公斤左右;蔬菜、林果、畜禽和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
到202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9878万元,年均增长6%,粮食总产量达到7800万公斤。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 %,达到13600元。
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万人次,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75%。
力争到2022年,南梁区的农民收入水平在河南名列前茅,超出全市的平均水平。
——村庄规划建设快速推进,现代农村特色充分显现。
进一步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完成全部村庄建设规划。
2020年新建和改造农民新居示范点3个。
完成310户农民新居新建和650户旧居改造工程。
到2022年农村新居新建和旧居改造将占到农村总户数的50%,农村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脏、乱、差面貌得到根本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能源建设逐步推进。
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020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建设任务,新建沼气池300座。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是推动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土地改革、农业科技、农村产业结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教育医疗、农民收入保障、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农村文化传承等十个方面展开回答。
一、土地改革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步是进行土地改革。
合理的土地制度能够确保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鼓励他们积极投资于农业生产,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
同时,土地流转可以有效集约化土地资源,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二、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先进的耕作方法、种植技术以及高效节水、节能的农业设备,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核心。
需要通过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村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农业经济转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及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通过改善农村交通、供水、电力以及信息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发展。
六、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农业贷款、保险、投资等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七、农村教育医疗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对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和健康保障至关重要。
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建设适应农村特点的教育和医疗体系,能够进一步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八、农民收入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瓜州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瓜州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调研报告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全面积极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对照乡村全面振兴的“全维度”目标要求,在产业方向及辐射效果上仍然存在一定不足,亟待调整完善。
1 乡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积极培育乡村富民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稳步形成蜜瓜、果蔬、中药材和草食畜四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区域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超过总耕地面积的80%,现已初步形成了蜜瓜6670hm2、枸杞1万hm2、特色林果667hm2、设施种植667hm2和100万羊只饲养的产业格局;围绕“三产四核多园多基地产业集群”产业布局方向打造广至乡、梁湖乡岷州村以及龙麒生态等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湖镇、瓜州镇、腰站子镇等15个戈壁农业产业园逐步形成规模,“戈壁农业”种植面积累计超过800hm2。
准确定位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全县共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4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逐渐发挥;全县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47个,创建县级以上示范社64个,入社社员超过1.2万人,带动农户25000户;农村电商规模持续扩大,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商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村级电商服务点覆盖率达到68.9%个,建成冷链物流果蔬保鲜库27515t,逐步突破信息和物流瓶颈。
全面实施危旧房改造及村庄绿化、亮化、硬化、净化等工程,全县建成整治示范点26个;完成农村卫生户厕1290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
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打造玄奘大道景观带、千亩胡杨林、万亩(合667hm2)生态长廊等绿化工程,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74hm2,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带202km,建成绿色通道68km,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同步实现双增长;依靠政策引导新增封滩育林面积4002hm2,新增特色林果335hm2,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盛乐镇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和林格尔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盛乐镇党委书记云月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对盛乐镇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和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近年来,盛乐镇“三农”工作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和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在推进盛乐镇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盛乐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盛乐镇依托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有了较快的进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的劳动技能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雏形正在形成。
1、基本情况盛乐镇位于和林格尔县北部,是由原盛乐镇(土城子乡)、巧什营、公喇嘛、西沟门乡合并而成。
东西长58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辖地面积587.16平方公里,东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毗邻,西与托克托县接壤,北与土左旗、赛罕区相连,距呼和浩特市区25公里,距县城35公里。
全镇现有39个行政村,85个自然村,总户数11711户,人口48553人。
耕地22.65万亩,其中水浇地12.5万亩。
盛乐镇主要种植业以粮饲玉米、青贮玉米为主,主要养殖业以奶牛为主。
奶牛存栏7.85万头。
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52元。
2、思想观念正在转变,农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及县委、县政府对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个增强、三个提高、四个集中、五个提升”和“六个突破”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具体方略。
镇村干部过去抓农业的观念,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进一步提高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思路。
现阶段,我镇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是培养壮大乳、肉、马铃薯、柠条沙棘四大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依托龙头企业,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
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建设的前提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稳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指: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水利化、集约化、信息化、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同时实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资源节约可持续利用。
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模拟,我们应根据中国的国情、河南的省情,走一条有中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走什么样的道路,不同的学者根据地域的差别提出了不同的对策,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式,可谓“百花齐放”。
本文从微观的农超对接,到中观的工商、金融业,再到宏观的市场体系,不同的角度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农业现代化。
一、微观层次:农超对接,架起通向农业现代化的桥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探索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对接——为“农超对接”试点工作拉开了帷幕。
“在构建农村流通网络,扩大农村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商务部发言人又明确指出要在“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广“农超对接”项目,以建立健全城乡双向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自此,“农超对接”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
这里的“农”指的是农产品,“超”指的是超市。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一、总体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4-2024年)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增收,实现农/农产品"三农"问题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理念1.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调控,推动农业生产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变。
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提高农产品自给率和市场竞争力。
2.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生产相衔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以农户为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企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4.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重点1.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灌溉设施、农机化水平。
完善农业生产要素供给体系,加强农产品贮藏、加工和物流等环节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储存、加工和流通能力。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培育一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3.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优化农产品结构,促进农产品优势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推动农产品企业集团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组织化、企业化水平。
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民合作组织。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农民收入。
四、政策措施1.加大农业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业投入。
加强农业市场调控,推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加强农业金融支持,提供优惠贷款和信贷服务,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
深化农业产业化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深化农业产业化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23年,我国农业产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革,不断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23年,我国农业产业化改革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完善农业支持政策,降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成本,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渠道建设,促进农产品的有效流通。
另外,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力度,引导农业生产向绿色、智能化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在政策的引导下,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23年,我国农业产业化呈现出特色鲜明的发展特点。
一方面,种植业不断向高效、精细化发展,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另一方面,养殖业逐渐向健康、绿色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优化养殖环境,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针对特色产业培育,我国农业产业化改革也积极引导农民加大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推动农业现代化,构建智慧农业新格局2023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进展,不断构建智慧农业新格局。
强化信息化支撑,加快推进农业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
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据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同时,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农业生产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的对接,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另外,加大农业机械化推进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三、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全面发展2023年,我国农村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加大农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投入,推动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无人机、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作物的精确施肥和农药喷洒,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农业科技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其次,加强农业现代化管理。
建立健全农业生产信息化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
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业生产的需求和供应,优化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促进农民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再次,加强农业生态保护。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和恢复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农业环境治理,治理农田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提高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推广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质量。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提高农田和农村的生态景观和环境质量。
此外,加强农业农村金融支持。
建立健全农业信贷体系,加大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拓宽农业的融资渠道,提供便捷的信贷服务。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
加强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和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农业领域的投资。
最后,注重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建设。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
加强农民的创业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鼓励农民积极创业和创新。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同时,注重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按 照新 时期的任务 , 新农村 的建设 目标是 “ 生产发展 、 生 活 宽裕 、 乡风文 明、 村容整洁 、 管理 民主” 。 这个 目标概括 了农村建 设 的远 景规划 , 如何来实现新农 村建设的 目标是需 要我们认真 面对 的问题 。 其 中主要 的方 面是方法和策略 。 对于此 , 如何 去建 设社会 主义新农 村如何来 实现这个蓝图和 目标呢 ? 按照党 的十 八 大报告的精神 和号 召 , 一个基 本的策略就是 培养符合农村发 展 要求 的农村人力 资源队伍 , 全面发展农 民的各方面素质 。那 么, 要实现这样 的 目标 , 应该如何采取相应 的对策 ?这将来是 一 个 基础性工 程 , 从 资源 和产业 方面去探 讨 和研究 , 应该 可 以概 括为三个具体方面 。 进 行产业结构调 整 , 优化农 业层次 。要努力 实现农业现 代 化, 改 变农 村生产力水平低 的现实 , 逐步实现 由小农 经济 , 向机 械化农业过 渡。在土地条件好 、 适宜规模 化的地 区率先进 行产 业化升级 , 成为现代化农 业生产的示范。发展现代化农业 , 需要 因地制宜 和因时制宜 ,现代化 农业从本质上讲是规 模化农业 , 规模化农业 的代表是特色农业 。 发挥 区位 优势 , 壮大特色 品牌 , 如 山西沁卅I 的小米 , 清徐的葡萄 , 晋祠 的大米 等 , 每个 地方 由于 独特 的 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 , 形成 了不可复制的农业路径 。 农业 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 的用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的过程。
在农村 周围建设小城镇 , 建设新 的中小城市 , 实现离土不 离乡 , 就地转化 。 有力 推动农 村发 展变化 , 实 现新时期 农村建 设任 务 , 需要 从农 民 自身 的素质 提升为 出发点 , 实现农 民 自身的全面发展 来 应对 。 首先, 农 民 自身素质提高是推 动农 村发展 的根 本方法 。我 国大部分 人 口在农 村 , 农 民人数众 多 , 农 民素 质 的高低制 约着 整个 国民素质 的提升 , 农 民是农村 建设 的主体 , 不提 高农 民素 质就不能实现在农 村 的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的新 的历 史任务 , 基 于我 国广大农村 现状 , 笔者认为首先要做 的就应从加强农 民教 育做起 。 强化农 民培训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必然选择 。农 民培 训是指 对从 事或将要从 事农 业 以及 涉农行业 的人 进行 的有针 对性 的教育 。加强对农 民的教 育和培训 , 是增强农 民的责任感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3年,农业科技创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我们不仅在科技研发方面实现了突破,更让科技成果真正走向乡村,助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中国农业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现代农业发展2023年,中国农业展现出了更为现代化、智能化的面貌。
各项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产量,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推广卫星应用,实现农业大数据管理随着卫星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应用在农业领域逐渐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2023年,中国卫星技术已经实现了农业大数据的全面覆盖,农民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查看各项数据,实现科学决策。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规划土地利用、选取适宜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并且实现高效的农作物监测,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2、开发新型高效农业机械化设备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关键。
2023年,中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智能化升级,涉及到种植、施肥、喷药等各个环节。
新型的机械化装备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劳动效率,带给人们更多智能化农机化服务。
3、推广精准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注重精准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主流。
2023年,我们广泛采用了社会化的地块数据量化分析技术,丰富了土壤、庄稼、气象等诊断指标,提高了农民对农业生产规模的可控性。
应用新型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追肥的自动化调整,优化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地推陈出新,可以说2023年的农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农科互动”的格局。
一个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正在培育当中,这个新型主体是自主创新的农业企业,是拥有科技支撑的新型市场主体。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扬农业创新精神2023年,我国新型农业企业集群已经在各地区成形,这些企业不仅具备研发技能,还具备运作全产业链的经验和经营策略。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现代化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首先,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受限于人力和自然条件,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
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
同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农产品更加安全、环保,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
其次,农业现代化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大,农民通常工作时间长,收入较低,生活水平不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由于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工作时间缩短,收入相应提高。
此外,农业现代化也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富裕。
再次,农业现代化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引进,农村的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农村旅游等产业逐渐兴起,乡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
农业现代化也带来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善,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从根本上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此外,农业现代化还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农业现代化不仅关注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注重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乡风文明和社会和谐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农业科技和现代管理经验的传递,也有助于培养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现代化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乡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全面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全面发展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村全面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农村发展的现状、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目标以及实现乡村全面发展的具体举措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贫困问题突出。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不完善。
此外,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农村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战略。
其内涵包括经济振兴、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四个重要方面。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和全面提升,推动农村与城市的协同发展。
三、实现乡村全面发展的具体举措要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具体举措。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其次,要发展农村产业,通过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支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外,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等工作,建设美丽乡村。
另外,要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最后,要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党建和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等举措,可以推进乡村的振兴,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以农村为主体,以农业农村发展为重点,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举措,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一项国家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如下。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乡村振兴要坚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了解农民的真实诉求,真正实现农业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加快农村道路、供水、排水、电力、网络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下大力气。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动农业全面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第四,优化农村经济布局。
要巩固和发展传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引进现代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产业,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五,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获得感。
同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要倡导乡风淳朴、传统美德,树立文明乡风,加强乡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最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护农田质量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农村经济布局,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生态等方面实现现代化,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升级,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可以改善农村社会生活。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服务的提供、文化教育的普及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
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改善农村社会生活,还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投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全面发展---**乡发展现代农业的成效和做法近年来,面对北部干旱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窘境,**乡党委、政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全乡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来抓,在政府的引导、群众参与下,**乡走出了一条节约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全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县**乡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人均***亩,梯田面积***亩,退耕还林(草)***亩,海拔在2231--2531米之间,年平均气温5℃,年降水量420毫米,无霜期140天。
全乡共辖10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户***人。
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1公里,距***38公里,是**县的北大门。
**乡属典型的北部干旱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川台地较少,群众致富困难。
自2009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扭住两个关键(计划生育、项目建设),夯实三项基础(梯田、道路、小城镇建设),做强四大产业(马铃薯产业、旱作农业、畜草产业、劳务产业),实现五个明显变化(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梯田化程度明显提高、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明显好转、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的“12345”工作思路,全力发展马铃薯良种和旱作农业,加快畜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普及惠民工程,使全乡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成效和做法(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加大了以梯田、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累计投资1640万元,机修梯田41000亩,梯田化程度达79%以上,全乡宜耕地实现梯田全覆盖,为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了基础;累计投资200万元修建3公里柏油路面一条,农村通达公路10条,合计里程53.6公里,水泥硬化路面3公里,彻底打通了阻碍全乡现代农业发展的通道。
二是加快以农副产品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建设,争取项目建成了占地106平方米的**乡农贸市场,为农副产品购销搭建了平台。
投资32万元新建500吨级马铃薯窖藏室一座,并规划新建500吨级马铃薯窖藏室5座,1000吨级马铃薯窖藏室1座,不断增大马铃薯窖藏能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大力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发展舍饲养殖业。
近年来,累计投资150万元,新建养殖示范小区2个,修建圈舍13墩,牛存栏800多头,羊存栏10000多只;发展养殖企业1个,养羊3000头以上;发展放养鸡放样点3处,年饲养量达4万只以上。
四是集中力量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利用两年时间为全乡10个村1751户群众接通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提升了群众生的产生活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保证。
五是种养沼“三位一体”农业循环经济初步形成。
近年来,全乡结合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一池三改”、整村推进等项目实施,改建圈舍1430座,建成沼气池1334座,沼气池覆盖面达46%以上。
2011年,全乡结合整存推进项目实施,在杜家铺村建成了集现代设施农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GAP党参种植,马铃薯一级良种种植)、人畜饮水、沼气利用,舍饲养殖、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示范基地。
基地内有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500亩,GAP党参500亩,马铃薯一级良种种植3000亩,建成养殖小区一座,引进基础母牛460头,良种母羊800只,配套沼气池205座。
以牛羊等畜粪作为沼气池的发酵原料,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为农村清洁能源,再将沼渣还田,作为种植肥料。
该村依靠循环经济这一模式,为每户群众节支增收1890元,也为全乡现代农业创新了发展模式。
(二)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力度,以产业化支撑全乡持续发展。
近年来,乡上把产业开发作为全乡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内容来抓,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全乡经济”的思路,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旱作农业、马铃薯良种种植、畜草、劳务四大产业。
全乡大多海拔在2300米以上,而地膜玉米金穗3号适合在海拔2200米左右的地带生长,为此,全乡重点在辖区内海拔较低的“三流域”(邱家川流域、桥子沟流域、选马流域)示范种植地膜玉米。
在示范种植的基础上,乡党委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目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8000亩以上,逐渐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
马铃薯具有抗旱涝保丰收的特性,适宜在我乡种植,近年来,**乡按照“抓宣传培训、稳种植面积,强科技示范,促良种推广、增农民收入”的思路,将产业建设与整村推进、世行贷款等可以依托的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发展马铃薯生产经营合作社8个,带动农户235户,全乡种植马铃薯达39000亩,其中种植一级良种10000亩,二级良种21000亩,涉及农户2700多户。
并注重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目前陇薯3号、陇薯6号、庄薯3号等新品种已经成为群众增产增收的可靠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种块拌种消毒、药剂喷施、坑种等马铃薯种植新技术在全乡得到普遍应用。
畜草、劳务产业朝气蓬勃,不断壮大。
全乡农民经济收入从2007的785元提高到2488元,增长了217%。
(三)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推动全乡农业全面发展。
**乡按照农业特色产业适宜区全覆盖的思路,把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作为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重要抓手,坚持抓点示范,基地带动,以“三流域一沿线”为重点,在流域河谷地带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定渭公路沿线的山台地带推广黑色地膜马铃薯种植技术,邀请县科技、农技等部门技术人员深入村社,开展黑色地膜铺前整地、铺膜覆膜、压土打带以及覆膜管理等田间管理技术,组织乡村干部、种植大户、合作组织负责人赴安定区参观学习黑色马铃薯种植先进经验和做法,并把黑色地膜马铃薯种植技术作为2012年农业科技示范点建设的主要内容,切实加大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全乡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弱。
我乡位于**县北部干旱山区,现有耕地全部为干旱山地,农业生产条件极差,连年干旱,靠天打粮,小麦等夏季作物都是广种薄收。
2、农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
近年来,化肥、农药、籽种、柴油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每亩成本约增加150元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性补贴。
另一方面,农产品销售价格连续多年维持低位,涨幅远远低于农资涨幅,全乡经济作物马铃薯,除去年价格较好外,连续多年价格低迷,经济收入微薄,玉米价格也不高,每斤大约在0.9元左右,农业生产效益较差。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市场风险大。
由于基础条件、资金、信息、市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乡的农业产业化进程还不够快,全乡农业还处于原材料生产阶段。
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极少、农业增值、增效成效不明显;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营销手段落后,农产品流通不畅;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4、农业生产投入较大,农民无力承受。
高效益往往伴随着高投入。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贷款难等原因,许多农民面临资金困难。
以黑色地膜马铃薯种植为例,平均每户农户种5亩黑色地膜马铃薯,除劳动力之外需投资1000元左右;以肉鸡养殖为例,建一个规模 5000 只的鸡舍,约需投资2—4 万元,一般农民难以承受。
三、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1、树立大农业意识,促进农业与加工业的融合。
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努力推动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企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各项制度,积极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收。
今年,在马铃薯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实行政府贴息贷款价格干预政策,扶持协会、合作社按照保护价格收购,调动群众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在旱作农业玉米种植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发展订单农业,保护农民的利益。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紧密围绕全乡实际,因村而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旱作高效农业。
按照全县打造全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和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的思路,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做大做强马铃薯良种产业,结合全乡3.25万亩退耕还林(草)优势,发展舍饲养殖业,使农民有长期稳定的增收项目,形成“一村一品”的高效农业发展新格局。
3、畅通资金筹措渠道,加大农业产业投入。
针对我乡连年干旱的自然现状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实际,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筹资原则,积极创新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和吸引民间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措施建设,大力实施机修梯田,为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提供基础保障。
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依托全乡109万元互助资金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做好为广大农户小额信贷工作,扶持壮大特色产业,激发农民创业热情。
4、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健全完善农技推广网络,加快优质新品种、节本增效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
我们着重加大了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并把基地培育成特色亮点,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作用。
同时,每个示范基地都组建了农民专业协会,负责日常生产管理,使每个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在生产上都做到了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田间管理,并在示范基地建设中,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使基地生产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5、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围绕转变职能这个中心,重点在信息、科技、维权服务上下功夫,积极做好规划制订、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典型示范、科技推广服务等工作。
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同市场联系起来,增强应对市场、规避风险的能力,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