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优选习题(2)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优选习题(2)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刑科给事中黄臣谏曰:‘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渐不可长。容臣封还原本,以重命令。’疏入,即改批如制。”下列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阁臣票拟严重制约了皇权
B.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下降
C.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D.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制
2.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这一时期米价的非正常上涨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 经济作物的扩大
D. 人口出现急速增长
【答案】B
3.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A. 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
B. 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
C. 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
D. 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
【答案】C
4.1776年,乾隆帝谕曰:“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如钱谦益等,均不能死节,妄肆狂狺(吹),自应查明毁弃。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幹济,诸人所言,若(明政府)当时采用,败亡未必若彼其速,惟当改易字句,无庸销毁。”这体现出
A. 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
B. 清政府招抚明代知识分子
C. 官府罗织罪名迫害文人
D. 乾隆寓褒贬宣扬忠孝义礼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钱谦益等,均不能死节……自应查明毁弃。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幹济……无庸销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对明朝诸人书集的不同处理政策,反映了他寓褒贬宣扬忠孝义礼的意图,故D正确;材料体现了对传统伦理的褒扬,故A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明朝诸人书集的不同处理政策,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清政府迫害文人,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不能死节……立朝守正……材优幹济”的含义,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忠孝义礼的道德伦理出发,即可分析得出统治者寓褒贬宣扬忠孝义礼的意图,进行正确判断。
5.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
A. 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B. 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C. 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D. 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
【答案】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印刷术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即可。
6.(天国) 认为与外国“彼此通商,理所当然”……通过对外贸易,太平天国购进了大炮、火药和粮食等军需品,并大量出口丝茶……不过为了获取军火武器,称外国人“尽是兄弟之辈”,准许英人在南京江面停泊兵舰,以“保护”英国过往商船。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 中国阶级矛盾激化 B. 西方宗教思想影响
C. 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
D. 军事斗争的特殊情形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认为与外国“彼此通商,理所当然”,称外国人“尽是兄弟之辈,准许英人在南京江面停泊兵舰”等表明太平天国对当时的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外交经验,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结合所学可知这从根本上是由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故C项正确。ABD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7.“春季里来艳阳天,桃花红,李化白、百鸟闹声喧……共产暴动处处红旗现,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共产党齐努力,大家团结紧,推翻统治的政权,重把天地安”,这是流行于
大别山区的歌谣。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
A. 组织武装起义,挽救国民革命
B. 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
C. 突破重重围剿,进行战略转移
D. 倡导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
【答案】B
8.根据下表信息可知,在1920-1936年期间,中国
A. 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在同步增长
B. 传统手工业阻碍机器工业的发展
C. 民主共和政体稳固促进了工业发展
D. 近代工业已经呈现出发展的态势
【答案】D
【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知,尽管手工业和机器工业的产值都在增长,但机器工业的比重在上升、手工业产值的比重在下降,说明近代工业已经呈现出发展的态势。故答案为D项。传统手工业产值上升,但比重下降,说明与机器工业的发展不同步,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且该结论无法从表格中得出,排除;这一时期的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并不稳固,排除C项。9.在江南制造总局,“华匠学徒按日点工给价,价有等差,较技艺之优劣为准”;天津机器局,“中外匠役量才给值”。这表明
A. 技术是工资高低的决定因素
B. 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的变动
C. 生产管理仍旧保留封建色彩
D.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答案】B
【解析】“按日点工给价”“中外匠役量才给值”说明采用雇佣关系的生产关系,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技术的作用,A错误;材料中生产关系属于新式生产关系,C错误;D是明朝
中后期出现。
10.(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五)赫胥黎原著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
以今日之见,严复译文( )
A. 打上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
B. 真实地反映了赫胥黎的原著
C. 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D. 阻碍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
【答案】A
11.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富国强兵,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探索着,经历了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以下对题干“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A. 其进程证明了西方文明的不适应性,中国得“走自己的路”
B. 向西方学习是资本主义文明冲击落后封建统治的结果
C. 其进程体现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们的与时俱进
D. “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借鉴他国文明,自成一体之过程
【答案】A
【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证明西方或外来文明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吸收利用西方先进文化。A项说法绝对,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不断遭受外敌入侵的背景下认识到要向西方学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与时俱进、不断借鉴他国文明的努力;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点睛:近代中国被鸦片战争打开国门之后,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一些进步人士认识到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