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章节练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问题整理郑克鲁版

外国文学史问题整理郑克鲁版

外国文学史问题整理郑克鲁版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版)(修订版)【思考题/讨论题】欧美文学上编导论 P131.古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在欧洲文学的发展长河中是如何发生冲突又互有补充的?2.欧洲文学如何体现人的观念?第一章古代文学 P461.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的产生根源与特点所在。

2.古希腊文学为什么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3.古希腊罗马文学对后世欧洲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4.荷马史诗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5.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如何表现命运的主题?各自的艺术特点何在?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P661.为什么说中世纪欧洲文学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发端?2.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点。

3.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有何成就?4.《神曲》的现实性与艺术特点。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P1011.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产生的?2.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3.《十日谈》如何对禁欲主义进行冲击的?4.堂吉诃德是怎样一个形象?5.你最喜欢莎士比亚的哪一部历史剧、喜剧和悲剧?为什么?6.哈姆莱特是怎样一个形象?7.试以一个剧本为例,谈谈莎士比亚喜剧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P1201.古典主义与文艺复兴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2.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达尔杜弗这个形象有何揭露意义?4.《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5.巴罗克文学对后世有何影响?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P1501.启蒙文学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点。

2.为什么说《新爱洛依丝》是18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小说?3.卢梭的创作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4.浮士德和梅菲斯特是怎样的形象?5.《浮士德》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讨论题】1.莫里哀与莎士比亚的喜剧有哪些不同?2.哈姆莱特形象之我见欧美文学中编导论 P1611.19世纪欧美文学的人文观念有何变化?2.19世纪欧美文学的成就何在?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P224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

2.欧美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圣才出品】

第3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思考题1.自然主义有哪些理论主张和思想艺术特点?答:(1)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①“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观点泰纳奠定了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他将孔德的实证哲学运用于文学批评之中,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观点,要求文学创作从这三个方面研究和描写人。

泰纳过分强调了人的种族因素,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与阶级属性。

②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自然主义理论的确立开始于左拉。

左拉于19世纪80年代,发表了《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两部论文集,将自然主义文学推向高潮。

在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看来,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作家要从生理学尤其是遗传学角度来寻找、表现人物行动和命运发展的原因;创作要引入科学方法,要进行扎实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调查研究,才能达到科学的精确性;叙述要追求客观、中立的风格,“不要夸张,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2)自然主义的思想艺术特点①思想特点a.它上承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原则,将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b.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以描写一段历史时期来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以再现家族史的方式来创作多卷集作品,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象,而且这些作品汇集起来也客观地再现了19世纪后期法国的社会现实。

c.从生理学,尤其是遗传学角度去理解、描写人物行动和命运发展的原因。

②艺术特点a.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想象,具有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的特征。

b.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忽略典型的创造,或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以及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c.淡化情节,不追求戏剧性的变化,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

d.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从而描写物对人的异化。

将矿井和火车等描写成吞噬人的怪物,显得生动形象。

2.谈谈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派的理论主张和在各国的发展状况。

答:(1)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①艺术高于生活唯美主义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现实.而是现实反映了艺术;现实社会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家不应带有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也不应接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中编(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中编(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1.流行时期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

2.产生背景(1)社会动因:法国大革命①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迅速传遍欧洲,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

②《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的法则,促使一种社会心理产生,即人们对飞来好运的期望变得更加炽热,耽于好梦和幻想。

(2)思想基础:德国古典哲学与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①德国古典哲学a.康德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定者。

浪漫主义的非理性在康德那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b.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天才、灵感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心灵提高到客观世界创造者的地位。

②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强调阶级调和、阶级互爱,以此解决社会矛盾。

(3)自身动因:人的心理的转变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想社会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资产者、小资产者不免失望、苦闷和彷徨。

这种社会现象和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发展过程(1)中世纪的骑士传奇,与浪漫主义有直接的渊源。

(2)哥尔斯密在1776年的《瓦克郡的牧人》中运用了“浪漫的”一词。

(3)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和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4)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是以往浪漫主义手法的继承和发展。

4.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2)高举个性解放的旗帜,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3)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4)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5)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5.艺术特点(1)主题上,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古代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古代文学)【圣才出品】

第1章古代文学1.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的产生根源与特点所在。

答: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希腊神话是希腊文学中不可分割的宝贵部分,是古希腊人民对现实社会的最早的艺术反映。

(1)产生根源①希腊神话是生产力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的反映。

古代希腊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不足,对于自然灾害和自然现象难以理解,只能借助想象作出解释。

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大自然的一切现象、一切变化,都必然是神力在操纵,于是就赋予各种自然力量以神的形象。

②希腊神话的起源跟希腊人的原始崇拜关系密切。

古代各希腊城邦宗教崇拜的对象,正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

③希腊神话也源于氏族社会记录历史、解释人伦关系的需要。

古希腊神话不仅是古希腊人建立原始宇宙观的必然结果,也是古希腊人试图记录社会发展过程、建立社会秩序的反映,为民除害的英雄、发明工具的巧匠逐渐被尊奉为神,伦理道德秩序通过英雄的故事得到传播。

④弗洛伊德认为神话起源于古代人的“白日梦”。

他认为神话是人类的世俗梦想歪曲了事实之后的产物。

从这一角度来理解古希腊神话的起源也是值得尝试的。

总之,古希腊神话起源于多方面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心理需求,古希腊神话也就曲折地反映了古希腊的自然和社会形式。

(2)特点①古希腊神话最大的特点就是众神的高度人格化,人神同形同性。

古希腊绝大部分神不仅形体与人相似,而且思想感情的活动也与人一致,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

②希腊神话具有极强的想象力、故事性和哲理性。

它把自然万事万物拟人化、神化,通过想象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而且希腊神话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十分生动;再者它们都是先民劳动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

③创作方法多样。

希腊神话中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也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总之,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宝库,也是它的土壤,希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取材于此,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巨大的精神源泉。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练习】欧美上编 【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练习】欧美上编 【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练习【欧美上编】第1章古代文学一、填空题1.古罗马的诗坛三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案】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解析】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是古罗马时代三位重要的诗人,并称罗马诗坛三雄。

维吉尔的代表作是《伊尼特》;贺拉斯的代表作是《诗艺》;奥维德的代表作是《变形记》。

2.柏拉图称希腊女诗人________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萨福【解析】萨福是古希腊著名的女抒情诗人,是西方文学史上开天辟地的女诗人。

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她的作品多为柔美婉约的渴求爱恋的情诗,并且常常为她的女弟子所作。

3.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的剧作家是________。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索福克勒斯【解析】索福克勒斯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他共写了123部悲剧和滑稽剧。

但其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7部,即《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拉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其中,《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能反映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才能。

二、名词解释1.神话(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及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大致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2.奥林匹斯神系(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奥林匹斯神系是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最高统治者的神系,因居于奥林匹斯山而得名。

这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庞大神族,诸神各司其职,分别掌管天上人间的各种事物。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章节题库(中古亚非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章节题库(中古亚非文学)【圣才出品】

第2章中古亚非文学一、名词解释1.《云使》[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云使》是印度古典梵剧诗人迦梨陀娑写的一首抒情长诗。

共125节,每节4行,分“前云”和“后云”两部分。

诗作中心形象是“云”。

它是爱的使者和爱的象征。

诗人依靠神奇美妙的想象,在雨云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赋予它以人性和人情,借雨云的缓缓推进,歌颂印度中北部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爱的思念、焦灼与渴望。

这部诗作感情缠绵,想象丰富,比喻优美,韵律和谐,代表了古典梵剧抒情诗的最高成就。

自从它问世后,不断出现模仿之作,形成了文学史家统称的“信使诗”的诗体。

2.《韵光》[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韵光》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

全书分4章,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

《韵光》提出诗的主体是“韵”的理论,认为词的“暗示义”或“领会义”是“韵”的依据;“韵”是诗的灵魂,词和义不过是诗的“形体”。

这在印度古代文论发展中是一重大突破。

3.《春香传》[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春香传》是朝鲜人民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

最早产生于14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

《春香传》在朝鲜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如《红楼梦》之于中国古典文学一样。

故事讲述了艺妓成春香和贵公子李梦龙之间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根据不同版本的流传,两人的结局也不尽相同。

它和中国的《红楼梦》、日本的《源氏物语》并称亚洲三大古典巨著。

4.“能”和“狂言”[浙江大学2013年研]答:“能”和“狂言”是日本的两个古典剧种,诞生于镰仓室町时期,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

“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其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主角人物是以超自然的英雄的化身形象出现的,由他来讲述故事并推动剧情。

现实中的一切则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

“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类似相声剧的形式来表演,体现出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后现代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后现代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4章后现代主义文学思考题1.后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在70至80年代达到了高潮。

其基本特点有:(1)激烈地反传统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反对西方传统文化,而且还反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精英意识,它试图对小说、诗歌和戏剧的传统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为此而消解作品深层次意义的表达和探求,对文学的价值表现出怀疑,因而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具有“反小说”、“反戏剧”的特征,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文学创作是为了写作本身的欢愉它是一种表演、操作。

对权威和经典的彻底否定,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寻求语言的彻底解放,以此抵制传统文化尤其是理性传统对思想和心智的束缚,拒绝表现严肃的主题,写作消失了内容,转向中立性,即所谓“零度写作”,将写作变成能指滑动的符号游戏。

(3)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后现代主义否定中心和结构的存在,后现代主义作家还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寻。

强调语言和文本的歧义性、多义性和对话性,颠覆了传统的创作原则与方法,使得文本内容、结构和意义呈现出开放的特征。

(4)向大众文学的靠拢受后工业社会消费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权威和经典的否定,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学趣味和品格上抛弃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英态度,而在创作方法和风格上呈现出大众文学的一些特征。

2.后现代主义各流派的特点。

答:后现代主义各流派的特点:(1)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一上形成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

①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传达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揭示世界和人存在的荒诞,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境况中的自身选择和精神自由,具有鲜明的哲理化倾向。

②为了描绘世界的荒诞感,存在主义文学将真实性原则提到了重要高度,并采用冷漠、客观的叙述语调。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章节练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章节练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欧美下编】第1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一、填空题1.20世纪初美国“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是厄普顿·辛克莱写的《________》。

(中山大学2009年研)【答案】屠场【解析】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有了长足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敢于面对美国的经济繁荣,正视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体现了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从而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把美国文学推上高峰。

厄普顿·辛克莱在1905年发表的《屠场》是“揭露黑幕运动”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了肉类加工厂非人的劳动条件。

2.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赫塔•米勒【解析】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其代表作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走》、《光年之后》、《行走界线》与《河水奔流》等。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二、名词解释1.《虹》(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

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经历,描写了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同时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

第一代人的生活带有田园诗的色彩,同时也预示古老文明即将结束。

第二代人精神的苦闷和呆滞的目光,是令人窒息的工业化社会的最好注解。

第三代人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表达了人们要冲破狭窄的生活圈子,渴望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

2.“长河小说”(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相关试题:长河小说(复旦大学2012年研)答:“长河小说”是20世纪初欧洲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深入和发展。

“长河小说”得名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他在这部小说第7卷的序言中写道:“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

”长河小说以多卷本的方式,或者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或者通过一两个家庭的变迁,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现实生活。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练习】欧美中编 【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练习】欧美中编 【圣才出品】

【欧美中编】第1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名词解释1.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是西方文艺思潮史上重要的一支。

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三一律”等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宣扬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

它具有民主主义精神,同情下层民众的苦难,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或从资产阶级的角度抨击封建制度,或站在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

同时,它重视民间文学,追求异国情调,具有怀旧倾向。

浪漫主义作家喜欢挖掘中世纪民间文学的成果,借鉴中世纪文学重情感和想象的特点。

同时,他们还喜欢异国生活,沉浸于异国他乡的神奇风光中,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寄情山水,着力歌颂大自然,标举卢梭“返归自然”的主张。

浪漫主义作家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借大自然来反衬现实的丑恶。

2.《抒情歌谣集》(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合集。

但其中柯勒律的诗仅有三首。

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

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3.英国湖畔派诗人(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英国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亚非文学-导论)【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亚非文学-导论)【圣才出品】

【亚非文学】导论1.东方文学的特质。

答:东方文学的特质主要有:(1)悠久古老的文学历史与文学传统①东方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学在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这两块大陆上,结出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批璀璨的果实。

如许多世界“第一”,世界“之最”。

其中,有世界上最早和最优美的神话传说,有世界上最早和最为庞大的诗歌总集——印度的《吠陀》;极其宏伟而浩瀚的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有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中国的《国语》和《左传》;有世界上最庞大、最神奇的民间故事集——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等等。

②东方文学有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东方文学中除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学遭湮没外,印度、中国、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学传统、日本文学传统都绵延至今,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

古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和《新约》一道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构成欧洲文学的两大书面源头之一。

在东方文学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学巨匠、大师不断涌现,优秀作品浩如烟海,大量的古今名家名著已成为全人类文学艺术的典范。

(2)形成与发展的多源性东方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与西方殊异,具有“多源性”和个性突出的特点。

东方三大文化体系各自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又都比较成熟、发达,在形成与发展中几乎并驾齐驱。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东方文学发端于古代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和中国五大文化源头,到中古基本形成了三大历史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南亚、东南亚文化圈和西亚、北非的文化圈。

多源性的古代东方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各文化圈的文学所独有的特质,直到现当代还可以从这些地区的文化差异中看出。

(3)浓郁的宗教与伦理道德色彩东方以群体协调均衡意识为主导的心理机制,使得东方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泛道德色彩和浓厚的宗教意味。

以伦理为本位、以道德为重心的东方文化特质,决定了东方社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呈现出个体与宗族乃至整个社会不可分离的等级秩序和伦理规范。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欧美中编导论)【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欧美中编导论)【圣才出品】

导论1.19世纪欧美文学的人文观念有何变化?答:19世纪资本主义出现,个人从各种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商品经济激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物欲意识,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对自身的处境、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也不断变化,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也展露出新的形态,具体表现为:(1)从“理性意义上的人”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①18世纪的欧洲是科学的和理性的产物。

启蒙的主体精神是理性主义,因此,作为启蒙运动之产物的启蒙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

卢梭笔下的“新人”形象,既有天赋的良知——理性,又有天然的欲望——情感,他们是富有主体精神的世俗化的“人”。

歌德沿着卢梭的人文主义路线,创作出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浮士德。

其主体精神张扬,又不与外在客体冲突,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

②在19世纪,人们坚信“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凭借科学与理性可以把握自然与世界的秩序;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文学创作,形成共同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

但现实主义作家在客观“再现”与“反应”生活的过程中,普遍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西方文学“人”的观念。

巴尔扎克的性恶论并非认为人生来本恶,而是认为外在的物——主要是金钱——会激发人的无穷情欲从而走向邪恶。

其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便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从王宫贵族的生活描写转移到普通平凡人的生活①在19世纪之前,文艺复兴运动是宗教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人追求“自由”,但却使世界一片混乱。

因此,专制君主便承担起了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人间上帝”或“肉身的上帝”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王权崇拜”。

文学受其影响,多表现那些崇高而富有理性品格的英雄人物,并把他们写成德才兼备的、众人瞩目的人物。

②而19世纪正是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历史交替时代的文学审美对象开始从王宫贵族转移到社会平民,开始描绘一些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平凡人和他们的生活。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章节练习(近现代亚非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章节练习(近现代亚非文学)【圣才出品】

【亚非文学】第3章近现代亚非文学一、填空题1.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是________。

(中山大学2009年研)【答案】纳吉布·马哈福兹【解析】纳吉布·马哈福兹是第一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成就使他成为阿拉伯文学界无可争议的一代宗师。

代表作品有《命运的嘲弄》、《阿杜比斯》、《埃伊拜之战》,其中《三部曲》,即《宫间街》、《思慕宫》和《怡心园》,是马哈福兹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阿拉伯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代表泰戈尔诗歌方面成就的作品是________。

(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案】《吉檀迦利》【解析】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描写对印度神的尊崇,用隐秘华美的语言对身形对人生自然的诗意描绘,他凭借《吉檀迦利》以及用美丽英文翻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名词解释1.日本新感觉派(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日本新感觉派是20世纪初日本文坛的一个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流派,也是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

日本新感觉派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从诞生之日起,便打出“反传统”的旗号,力图从形式和技巧上,另创新路。

他们反对艺术创作注重形象塑造和环境描写,强调主观和直感的作用,主张不再通过视觉进入知觉、把握客观规律认识世界,而是通过变形的主观来反映客观世界,描写超现实的幻想和心理变态;强调艺术至上,认为现实中没有艺术,没有美,因而在幻想的世界中追求虚幻的美。

横光利一的《头与腹》被认为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

2.《吉檀迦利》(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吉檀迦利》是泰戈尔最著名的一部抒情诗集。

它是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

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

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诗集将泛神论哲学思想融化在优美的诗行之中,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抒情色彩浓厚。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欧美上编-导论)【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欧美上编-导论)【圣才出品】

【欧美上编】导论1.古希腊文学与希伯来文学在欧洲文学的发展长河中是如何发生冲突又互有补充的?答: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它们在欧洲文学漫长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呈矛盾冲突与互补融合之势,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来自于这两大传统。

(1)古希腊文学倡导自由,希伯来文学倡导理性,造成了二者的冲突①古希腊文学的文化内质呈“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体现的是一种世俗人本意识,其人性趋向是自然原欲。

希伯来文学的文化内质呈“神——理性——人”三位一体的机构框架,体现的是一种宗教人本意识,其人性取向是自然原欲,也就是宗教理性的。

②希伯来——基督教文学重视人的精神与灵魂,重视对彼岸价值世界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导倾向。

这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是后世西方文学之文化内核的又一层面。

③当人们把《圣经》作为希伯来民族的神话与史诗去理解时,却很难看到希腊神话与史诗中那充溢灵性与原始欲望的神、英雄与人。

在那里,有的是神化的人,而非古希腊式人化的神;是人向神的提升,人的主体性的萎缩,而非希腊式的神向人的下滑,人的主体性的高扬。

④中世纪晚期,世俗教会把基督教精神推向极端,宗教人本意识蜕变为神本意识,原始基督教对人性本质的理性追求走向了对人性的扼杀,于是,一些人文主义者就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向它发起了攻击。

古希腊文学所属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文学所属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形成冲撞之势,文艺复兴也就成了西方文化的大转型时期。

以人为本和以神为本,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冲突的焦点,这种冲突实质上也就是原欲与理性、肉体与灵魂的冲突。

文艺复兴将一度极端化了的人、神关系,也即原欲与理性、个体与客体的关系做了调整,从而有了“人”的觉醒与解放。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东亚战后派答:东亚战后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以战争为背景、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流派。

东亚战后派文学的产生,是以1946年1月由七位评论家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为发端,以确立“现代的自我”的文学批评为先导,强调尊重个性自由,追求文学的主体性,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迈开了战后派文学的第一步。

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在创作思想、艺术风格上不尽相同,但他们的主导倾向都是现代主义的。

他们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舞台或背景,深入地剖析了战时和战后的日本人和日本社会。

野间宏在日本战后派中很有代表性。

2.连歌答:连歌是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

日本的“歌”着重文句的堆砌和趣味。

文句的堆砌讲究附句的巧妙衔接,其中最典型的,首推“连歌”,连歌最初是一种由两个人对咏一首和歌的游戏,始于平安时代末期。

连歌作为和歌的余兴而盛行于宫廷,后又广泛流行于市民阶层,成为大众化的娱乐项目。

日本连歌的集大成者是二条良基和宗祗。

连歌的第一个特征是集体创作,即每一句都必须与别人的上一句相衔接,其转折纯系偶然,因而需要作者具有一种随机应变的机智,同时也使得连歌能从凝滞的偏重感情的倾向中摆脱出来。

连歌的第二个特征是即兴创作。

3.母题答:母题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

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基本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并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

母题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其本身能独立存在,也能与其他故事结合在一起,生出新的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多种联想。

4.自然派(俄国)答:自然派(俄国)是指俄国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批判封建专制和农奴制度的现实主义作家流派。

19世纪30年代,果戈理创作了揭露社会现实黑暗的作品,这些作品被反动文人攻击为“自然派”,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及时地予以了还击,撰文阐述果戈理小说的现实主义价值,指出了“自然派”文学跟人民的关系,捍卫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和斗争性,继承了这一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就被称为“自然派”。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圣才出品】

第3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思考题1.自然主义有哪些理论主张和思想艺术特点?答:(1)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①“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观点泰纳奠定了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他将孔德的实证哲学运用于文学批评之中,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观点,要求文学创作从这三个方面研究和描写人。

泰纳过分强调了人的种族因素,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与阶级属性。

②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自然主义理论的确立开始于左拉。

左拉于19世纪80年代,发表了《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两部论文集,将自然主义文学推向高潮。

在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看来,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作家要从生理学尤其是遗传学角度来寻找、表现人物行动和命运发展的原因;创作要引入科学方法,要进行扎实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调查研究,才能达到科学的精确性;叙述要追求客观、中立的风格,“不要夸张,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2)自然主义的思想艺术特点①思想特点a.它上承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原则,将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b.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以描写一段历史时期来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以再现家族史的方式来创作多卷集作品,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象,而且这些作品汇集起来也客观地再现了19世纪后期法国的社会现实。

c.从生理学,尤其是遗传学角度去理解、描写人物行动和命运发展的原因。

②艺术特点a.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想象,具有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的特征。

b.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的写照;忽略典型的创造,或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以及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c.淡化情节,不追求戏剧性的变化,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现实。

d.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从而描写物对人的异化。

将矿井和火车等描写成吞噬人的怪物,显得生动形象。

2.谈谈唯美主义和前期象征派的理论主张和在各国的发展状况。

答:(1)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①艺术高于生活唯美主义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现实.而是现实反映了艺术;现实社会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家不应带有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也不应接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章节练习(中古亚非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章节练习(中古亚非文学)【圣才出品】

【亚非文学】第2章中古亚非文学一、名词解释1.《云使》(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云使》是印度古典梵剧诗人迦梨陀娑写的一首抒情长诗。

共125节,每节4行,分“前云”和“后云”两部分。

诗作中心形象是“云”。

它是爱的使者和爱的象征。

诗人依靠神奇美妙的想象,在雨云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赋予它以人性和人情,借雨云的缓缓推进,歌颂印度中北部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爱的思念、焦灼与渴望。

这部诗作感情缠绵,想象丰富,比喻优美,韵律和谐,代表了古典梵剧抒情诗的最高成就。

自从它问世后,不断出现模仿之作,形成了文学史家统称的“信使诗”的诗体。

2.《韵光》(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韵光》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

全书分4章,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

《韵光》提出诗的主体是“韵”的理论,认为词的“暗示义”或“领会义”是“韵”的依据;“韵”是诗的灵魂,词和义不过是诗的“形体”。

这在印度古代文论发展中是一重大突破。

3.《春香传》(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春香传》是朝鲜人民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

最早产生于14世纪高丽恭愍王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

《春香传》在朝鲜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如《红楼梦》之于中国古典文学一样。

故事讲述了艺妓成春香和贵公子李梦龙之间迂回曲折的爱情故事,根据不同版本的流传,两人的结局也不尽相同。

它和中国的《红楼梦》、日本的《源氏物语》并称亚洲三大古典巨著。

4.俳句(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俳句是日本古代重要的诗歌样式之一,也是日本文学最短小的诗歌形式。

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在中古后期发展起来。

俳句以三句十七音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故又称十七音诗。

按照规定,其中一般有一个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音韵上具有自然悦耳的特征。

它善于以短小的形式表达诗人瞬间的感受,多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语言含蓄凝练,风格淡雅闲寂。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欧美中编-导论)【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课后习题(欧美中编-导论)【圣才出品】

【欧美中编】导论1.19世纪欧美文学的人文观念有何变化?答:19世纪资本主义出现,个人从各种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商品经济激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物欲意识,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对自身的处境、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也不断变化,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也展露出新的形态,具体表现为:(1)从“理性意义上的人”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①18世纪的欧洲是科学的和理性的产物。

启蒙的主体精神是理性主义,因此,作为启蒙运动之产物的启蒙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

卢梭笔下的“新人”形象,既有天赋的良知——理性,又有天然的欲望——情感,他们是富有主体精神的世俗化的“人”。

歌德沿着卢梭的人文主义路线,创作出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浮士德。

其主体精神张扬,又不与外在客体冲突,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

②在19世纪,人们坚信“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凭借科学与理性可以把握自然与世界的秩序;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文学创作,形成共同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

但现实主义作家在客观“再现”与“反应”生活的过程中,普遍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西方文学“人”的观念。

巴尔扎克的性恶论并非认为人生来本恶,而是认为外在的物——主要是金钱——会激发人的无穷情欲从而走向邪恶。

其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便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从王宫贵族的生活描写转移到普通平凡人的生活①在19世纪之前,文艺复兴运动是宗教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人追求“自由”,但却使世界一片混乱。

因此,专制君主便承担起了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人间上帝”或“肉身的上帝”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王权崇拜”。

文学受其影响,多表现那些崇高而富有理性品格的英雄人物,并把他们写成德才兼备的、众人瞩目的人物。

②而19世纪正是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历史交替时代的文学审美对象开始从王宫贵族转移到社会平民,开始描绘一些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平凡人和他们的生活。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章节题库(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章节题库(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圣才出品】

第3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一、名词解释1.巴那斯派[浙江大学2013年研]相关试题:高蹈派[浙江大学2013年研]答:巴那斯派是法国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又称“高蹈派”。

以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称其名,并出有诗选《当代巴那斯》。

巴那斯派反对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倡导艺术形式的“唯美主义”,诗歌造型精巧美丽。

它主张诗歌脱离社会,不问政治;以创作“冷静的”“客观的”“无我”的诗相标榜,充满悲观颓废情调;形式上刻意追求造型美感,是当时自然主义思潮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亦为法国象征主义的文学前驱。

2.象征主义[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答: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

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称为“象征”。

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3.《恶之花》[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恶之花》是波德莱尔于1857年创作的诗集。

它完美体现了波德莱尔的创新精神:一方面他描写了大城市的丑恶现象,另一方面他也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惨命运。

《恶之花》的主题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

全诗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占全书的三分之二。

在这一部分中,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

二、简答题1.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南开大学2013年研]答: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在70~80年代达到盛期。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章节题库(现代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章节题库(现代主义文学)【圣才出品】

第3章现代主义文学一、名词解释1.叶芝的“面具”理论[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叶芝的“面具”理论是叶芝艺术创作和认识世界、理解自我的重要手段。

他认为,人的智能再创造是外部命运的对立面,“而我所谓的‘面具’是出自其内在本质的一切的情感的对立面。

”面具是情感的再创造,即反自我。

叶芝认为自我只有找到且自觉地模仿反自我,人格才有可能发展完善,而且在此过程中才会有所创造。

“假如我们不能想象自己与自己不同,尝试充当那第二自我的话,我们就不能给自己强加一条戒律,虽然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接受一套。

因此主动的品德与被动接受一种规则不同,是做戏似的、有意识的表演、戴着面具。

”2.超现实主义[华中师范大学2010研;中国传媒大学2010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超现实主义是资产阶级艺术派别之一。

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超现实。

它源于达达主义,最先兴起于法国,之后逐步发展到世界各地。

超现实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对视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其主要特征,是以“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

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于艺术的看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卡夫卡式”[浙江大学2013年研]答:“卡夫卡式”是人们对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作品风格的概括。

它如同“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已成为一个美学概念。

在内容和主题上,“卡夫卡式”意指作品大多描写人的内心状态,揭示现代西方人个性丧失、人性异化的主题,展现物化状态下人们的精神痛苦和孤独无依。

在艺术上,“卡夫卡式”追求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具有象征、悖谬、怪诞、神秘性和多义性的特点。

4.《驳圣伯夫》[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驳圣伯夫》是普鲁斯特的一部意识流艺术作品。

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

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美中编】第1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名词解释1.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是西方文艺思潮史上重要的一支。

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三一律”等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宣扬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

它具有民主主义精神,同情下层民众的苦难,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或从资产阶级的角度抨击封建制度,或站在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

同时,它重视民间文学,追求异国情调,具有怀旧倾向。

浪漫主义作家喜欢挖掘中世纪民间文学的成果,借鉴中世纪文学重情感和想象的特点。

同时,他们还喜欢异国生活,沉浸于异国他乡的神奇风光中,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寄情山水,着力歌颂大自然,标举卢梭“返归自然”的主张。

浪漫主义作家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借大自然来反衬现实的丑恶。

2.《抒情歌谣集》(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合集。

但其中柯勒律的诗仅有三首。

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

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3.英国湖畔派诗人(中山大学2010年研)答:英国湖畔派诗人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在文学上,他们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

他们主张从宫廷转向民间,从城市转向乡村湖畔,写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采用人民大众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节奏上应与口语音调一致;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强调诗人的真情实感。

4.湖畔派(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湖畔派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英国流行的消极浪漫主义的诗歌流派。

即由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结成的诗歌流派。

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

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

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其代表诗作是《丁登寺》。

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子咏》,充满神秘怪诞色彩。

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谄媚英国王室之作。

5.拜伦式英雄(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拜伦式英雄是指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

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都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

6.《草叶集》(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研)答:《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创作于1855年至1892年,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

诗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主要思想是讴歌民主和自由,倡导人类平等,赞美大自然,同情下层人民,谴责剥削罪恶。

《草叶集》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二、简答题1.简述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1)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浪漫主义的理论策源地在德国,但在文学上成就最高的是英、法两国。

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①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

②第二次高潮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

这一时期的法国有拉马丁和维尼等才华横溢的诗人。

此外,意大利的白尔谢、曼佐尼以及德国的霍夫曼等人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浪漫派作家。

③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雨果为代表。

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思潮也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在美国产生了梅尔维尔、惠特曼等浪漫主义大师。

(2)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①思想特点a.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古典主义主张只能描绘贵族和上层人物,排斥民间文学,戏剧创作规定要遵循“三一律”,推崇典雅和崇高的风格等等,已成为束缚文学发展的桎梏。

浪漫主义终于冲破了这道顽固的藩篱,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

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新精神。

b.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

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

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

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c.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古典主义贬斥中世纪的历史和文学,把它看成漆黑一团,浪漫派反其道而行之,在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但浪漫派往往只撷取历史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语焉不详,可以任凭作者自由驰骋,因而有时不顾主人公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大仲马的小说就是如此。

d.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他们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

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既可怡情,又可益智。

他们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

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如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②艺术特点a.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

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它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

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表现之一,通过爱情一切都生活在其中,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家竭力表现的对象,他们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

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对梦境的探索。

梦境既有现实生活的折射内容,也有而且大量是非理性的精神表现。

浪漫派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纪文学直接相通。

b.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宽广,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熔于一炉。

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

此外,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开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c.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创作中。

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

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

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d.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

”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以勒内为代表的“世纪病”是最集中的表现;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深感失望时,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也表现出世纪病的症状。

2.怎么理解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响”和“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答: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响”和“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1)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反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但它所建立起来的“理性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

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并未真正实现。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因此,浪漫主义思潮包含着对革命胜利的激情和对革命后现实的失望。

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迅速,很快席卷了欧洲大多数国家,一时成为文学的主流。

(2)浪漫主义是对统治文坛二百年之久的古典主义的反拨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日渐成为束缚创作的教条。

新一代作家们开启情感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向古典主义传统发起了有力的冲击。

浓重的感情色彩,自由的理想抒发,强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