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中硅酸盐水泥熟料成份说明

合集下载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三种化学成分组成,分别是C3S、C2S和C3A。

其中,C3S(三钙硅酸盐)占熟料总量的50-70%,是水泥的主要硬化成分,其反应速率最快,强度发展也最快;C2S(二钙硅酸盐)占熟料总量的20-30%,在水泥硬化过程中,其反应速率比C3S要慢,但是强度发展时间长;C3A(三钙铝酸盐)占熟料总量的5-10%,它是水泥中的一种玻璃质体,可以迅速反应生成一定强度的水化产物,但是熟料中的C3A含量过高会导致水泥的早期强度过高、后期强度下降。

此外,熟料中还含有少量的C4AF(四钙铁酸盐)和游离氧化钙等成分。

这些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决定了水泥的品种和性能。

- 1 -。

硅酸盐水泥熟料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实际上是 一种结晶细小的人造岩石(工艺岩石),它主要由 四种矿物组成:
1.硅酸三钙C3S:(3CaO·SiO2或Ca3SiO5)44-62%;
2.硅酸二钙C2S:(2CaO·SiO2或Ca2SiO4)18-30%; 3.铝酸三钙C3A:(3 CaO·Al2O3或CaAl2O6)5-18%; 4.铁铝酸四钙C4AF:(4CaO·Al2O3 ·Fe2O3或
(1)熟料中玻璃体对水泥性能的影响1) 影响水泥的颜色;2)玻璃体较多时, 能包围C2S,使C2S不易转化;3)玻璃
体提高时,水泥的抗硫酸盐性能增强。 (2)液相对煅烧的影响1)液量与煅烧 的关系C3A、C4AF在煅烧过程中,熔融 液相可以促进C3S的形成,这是它们的 一个重要作用。
如果物料中熔剂性矿物过少,使熟料易生
较高,主要引起水泥早期安定性不 良
f-CaO的危害与含量控制f-CaO与水反应生 成氢氧化钙时,体积膨胀97.9%,在硬化 水泥石内部造成局部应力,因此,随着fCaO含量的增加,首先抗拉(抗折)强度 降低,进而3天后强度倒缩,严重时引起 安定性不良。在烧成条件下死烧的一次fCaO结构比较致密,水化很慢,活性差, 通常要在加水3天后反应才比较明显,因 此一次f-CaO是引起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 二次f-CaO部分可能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已
硅酸盐水泥熟料 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
一、主要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CaO、SiO2、Al2O3、 Fe2O3四种氧化物组成。这四种氧化物通常占 95%以上,同时含有5%以下的其他氧化物,如 MgO、TiO2、P2O5以及碱(K2O与Na2O)等。 CaO:62-67%;SiO2:20-24%;Al2O3:4-7%; Fe2O3:2.5-6.0%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四节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③C3A结构特征
结构中的铝离子、钙离子具有较高活性; 结构中存在较大的“空穴”,水化速度快。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四节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④C4AF结构特征
C4AF也称才利特或C矿。在透射光下,呈黄 褐色或褐色的晶体,有很高的折射率。其结 构特征为: 高温时形成一种固溶体,在铝原子取代铁 原子时引起晶格稳定性降低。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
大的水化速度。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第四节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②C2S结构特征
C2S称为贝利特或简称B矿(因为没有纯的C2S ,固溶有MgO,Al2O3,Fe2O3 等) 。 C2S有4种晶型,在2130℃下烧至熔融为α型,1420°C为α′型,温度降至 675℃转变为β型,降到300~400℃转变为γ型。 强度以α型最高,以后随温度降低和晶型转变而降低,到γ型几乎没有强度, 体积膨胀10%,造成熟料粉化。
C4AF---呈棱柱状或圆粒状,反光能力强,在反光镜下呈亮白色,称为白色中间相。
School of Highway, Chang’an University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来自第四节 水泥熟料组成及特性
①C3S结构特征
C3S称为阿利特或简称A矿(因为没有纯的C3S ,固
溶有MgO,Al2O3,Fe2O3 等)。其晶体断面 为六角形和棱柱形。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第一节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如前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到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块。

因此,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aO,SiO2,A1203,Fe2O3 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存在,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经高温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其结晶细小,一般为30^-60Icm 。

因此可见,水泥熟料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结晶细小的人工岩石。

它主要有以下四种矿物:硅酸三钙一~3Ca0 .'3i02 ,可简写为C3S ;硅酸二钙2Ca0 · Si02 ,可简写为C2S ;铝酸三钙3Ca0 · A1203 ,可简写为 C 3 A ;铁相固溶体通常以铁铝酸四钙4Ca0 . A1203 . Fe203 作为代表式,可简写成 C 4 AF,此外,还有少量游离氧化钙(.f-Ca0 ) 、方镁石(结晶氧化镁)、含碱矿物及玻璃体。

通常熟料中C3S 和C2S 含量约占75 %左右,称为硅酸盐矿物。

C3-ft 和C,AF 的理论含量约占22 %左右。

在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中,C 3 A 和C,AF 以及氧化镁、碱等在1250 ^ - 12800C 会逐渐熔融形成液相,促进硅酸三钙的形成,故称熔剂矿物。

一• 硅酸三钙C3S 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

其含量通常为50 %左右,有时甚至高达60 %以上。

纯C3S 只有在2065^ 12500C 温度范围内才稳定。

在20650C 以上不一致熔融为Ca0 和液相;在1250 0 C 以下分解为CZS 和Ca0 ,但反应很慢,故纯C,S 在室温可呈介稳状态存在。

C,S 有三种晶系七种变型:1070 0 C 1060 0 C 990 0 C 960 0 C 920 0 C 520 0 CR ←―― → M Ⅲ←――→ M Ⅱ←――→ M Ⅰ←――→ ~T Ⅲ←――→ T Ⅱ←――→ T ⅠR 型为三方晶系,M 型为单斜晶系,T 型为三斜晶系,这些变型的晶体结构相近。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主要成分:CaO、SiO2、Al2O3、Fe2O3,约95% 次要成分:MgO、SO3、K2O、Na2O、TiO2、P2O5等约5% 通常使用的硅酸盐水泥典型的氧化物组成
氧化物 缩写符号 普通名称 质量分数/%
CaO
SiO2 Al2O3
C
S A
氧化钙
二氧化硅 氧化铝
64.67
21.03 6.16
Fe2O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硅酸盐水泥熟料 31
C3A的性质
密度:3.04g/cm3
X-射线衍射特征谱三强线: 2.69(100)、1.555(34)、1.905(31) 断面外形呈不规则小颗粒状、点滴状
反光能力弱,反光镜下呈暗灰色,黑色中间相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硅酸盐水泥熟料 32
C3A的水硬特性
水化迅速,凝结迅速,水化热大,易急凝;
24
比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硅酸盐水泥熟料
不同氧化物对C2S晶型的影响
C2S的固溶特性和贝利特
贝利特(belite):熟料中-C2S的固溶体,B矿 贝利特中常见的固溶物质: Al2O3:1.10-2.60、Fe2O3:0.40-2.20、MgO: 0.20-0.60 K2O:0.30-1.00、Na2O:0.20-1.00 P2O5:0.10-0.30、TiO2:0.10-0.30
MgO K2O
F
M K
氧化铁
氧化镁 碱 三氧化硫 二氧化碳 水
2.58
2.62 0.61
Na2OSO3 CO2 H2ON S0.34
2.03 4
C
H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CaO-SiO2-Al2O3系统中的水泥区
5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体,在反光镜下,其反光能力弱,呈暗灰色,并填充在A矿 与B矿中间,又称黑色中间相。
C3A与水结合后,水化迅速,凝结硬化很快,如不加石 膏等缓凝剂,易使水泥急凝。它的早期强度较高,但后期 强度增长不多,甚至倒缩。它的水化热高,干缩变形大, 抗硫酸盐浸蚀、抗碱性都较差。它的脆性也大,耐磨性差。 C3A中也可固溶少量SiO2、Fe2O3、MgO等氧化物。
② 贝利特中的钙离子具有不规则配位,使其具有较高的活性。 ③ 在贝利特结构中的杂志和稳定剂的存在也提高了其结构活性。
3.3.3中间相
填充在阿利特、贝利特之间的物质通称为中间相, 它包括铝酸盐、铁酸盐、组成不定的玻璃体、含碱化 合物、游离氧化钙及方镁石等。
铝酸钙(C3A、C12A7 、 C12A7·CaF2、C4A3Ŝ) C3A可固溶有少量SiO2、Fe2O3、MgO、R 2O等形成固溶
铁相固溶体(C2F-C8A3F ) C4AF实际是C2F-C8A3连续固溶体,在一般的硅酸盐水
泥熟料中,这种连续固溶体的化学成分接近于C4AF,简称 C 矿;矿物中也溶有少最MgO、SiO2等氧化物。C 矿在反 射光下呈白色,故又被称为白色中间相。
C4AF水化硬化速度较快,因而早期强度较高,仅次于 C3A。与C3A不同的是它的后期强度也较高,类似C2S。它 的水化热低,干缩变形小,耐磨,抗冲击,抗硫酸盐浸蚀 能力强。据研究发现:铁相固溶体的水化速率与其中的铝 的含量有直接关系,其含量越高,水化越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它: 游离氧化钙:f-CaO
~95%
方镁石:(即结晶氧化镁)
熔剂矿物
玻璃体:
3.2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氧化钙、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 并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存在,而是经高温燃烧后,以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氧化物反应生成的多种矿物集合体,其结晶细小, 通常,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主要形成四种矿物;

第3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第3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由于硅酸盐水泥熟料是多矿物集合体,因此熟料 的强度主要决定于4种单矿物的强度,但并不是4种
单矿物强度简单的加和。有些矿物之间有一定的促
进作用。
4、游离氧化钙
1)产生原因:当配料不当、生料过粗或煅烧不良、 欠烧、漏生、慢冷或还原气氛时,熟料中就会出现 未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称为游离氧 化钙,又称游离石灰(f-CaO)。也即没有与酸性氧化 物化合而以游离状态存在的CaO。 熟料中f-CaO的产生条件不同,形态也不同,其对 水泥的质量影响也不一样。 欠烧的f-CaO、一次的f-CaO 、二次的f-CaO
第3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水泥的质量主要决定于熟料的质量。 优质熟料应该具有适合的矿物组成和岩相结构。 熟料的化学成分不仅决定了熟料的矿物组成,同 时还与熟料的烧成工艺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 直接影响优质、高产、低消耗等经济指标。因此控 制熟料的化学成分,是水泥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3.1 熟料的化学成分
一、硅酸三钙 1.热力学稳定性 1250℃-2065℃。 高于2065℃:不一致熔分解 低于1250℃: 实际上在1250℃以下分解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 只有在慢冷且还原气氛下才明显进行,所以C3S在 室温下可以呈介稳状态存在。
2.多晶转变
C3S有三个晶系7种变型:斜方晶系的R型;单斜
晶系的MⅠ、MⅡ、MⅢ型和三斜晶系的TⅠ、TⅡ、TⅢ
6)水化特性
①水化速度在早期介于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之间。
但随后的发展不如硅酸三钙。
②早期强度类似于铝酸三钙,后期还能继续增长,
类似于硅酸二钙。
③水化热较铝酸三钙低,抗冲击性能、抗硫酸盐性
能好,耐磨。
因而,大体积工程,抗硫酸盐工程可适当提高其含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第二讲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第二讲

水硬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熟料中氧化钙与 酸性氧化物之和的质量百分数的比值,常用 HM表示
计算式:
水硬率通常控制在1.8-2.4之间。 水硬率假定各酸性氧化物所结合的氧化钙是 相同的。 当各酸性氧化物的总和不变,它们之间的比 例变化时,所需的氧化钙不同。
3.4.3 硅率或硅酸率(Silica Modulus)
库尔提出了熟料中酸性氧化物之间关系的率 值。 硅酸率的物理意义:硅率又称硅酸率,它 表示熟料中SiO2的百分含量与Al2O3和Fe2O3 百分含量之比,用SM或n表示。 计算式:
n 值一般控制在1.7-2.7之间,多在2.1土0.3的 范围内。
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性矿物的比例关系, 相应地反映了熟料的质量和易烧性。
硅酸二钙的物理性质
纯C2S色洁白,当含有某些离子时,可呈不同颜色。
硅酸二钙的化学性质
C2S与水作用时,水化速度较慢,至28天龄期仅水 化20%左右,凝结硬化缓慢,早期强度较低,28 天以后强度仍能较快增长,一年后可接近C3S。它 的水化热低,体积干缩性小,抗水性和抗硫酸盐 浸蚀能力较强。
3.3.3中间相
煅烧条件、液相数量影响硅酸二钙的晶型 •冷却速度较慢、还原气氛严重,硅酸二钙在低于 500℃的温度下,容易由β型(3.28g/cm3)向γ型 ( 2.97g/cm3 )转变,体系膨胀10%,导致熟料粉化。 •在烧成温度较高、冷却较快的熟料中,由于C2S中固 熔进少量Al2O3、 Fe2O3、MgO等,溶剂性矿物形成 玻璃体,将β型硅酸二钙晶体包裹住,在熟料冷却时, 越过β型向γ型的转变温度,通常都可保留β型。
3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其配料计算
水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熟料的质量,优质熟料应该具 有合适的矿物组成和岩相结构。因而控制组成十分关键。

硅酸盐水泥熟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
第三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
3
硅酸盐水泥熟料
• 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一种由主要含有 CaO、SiO2、Al2O3、 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磨成细粉并烧至部分熔融所 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 • 硅酸盐水泥熟料可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中、抗硫酸盐水泥、 中等水化热水泥中等。 •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结晶非常细小30-60um,是一种多矿 物组成的、结晶细小的人造岩石。 •
C3S, C4AF,C3A,f-CaO C3S, C4AF,C3A C3S,C2S,C4AF,C3A C2S,C4AF,C3A
C3S,C2F, C4AF ,f-CaO C3S,C2F, C4AF C3S, C2S C2F, C4AF C2S C2F, C4AF
3.6.2 硅率
• 1.硅率表达式:又称硅酸率,表示熟料中SiO2的百分 含量与Al2O3和Fe2O3百分含量之比;还表示熟料中硅 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例关系。用SM(n)表示:
矿物组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稳定 单质和化合物。
材料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以特定的矿物形式存在并决定着材 料的许多重要性质
3.1
• 熟料的矿物组成
矿物组成
硅酸盐矿物~75%
3CaO•SiO2,C3S 2CaO•SiO2,C2S 3CaO•Al2O3,C3A
4CaO•Al2O3•Fe2O3,C4AF
• 4.氧化钛:来源于粘土,≯0.3%,矿化剂作用0.5-1.0%,形 成固溶体,稳固β- C2S,提高早期强度。过高降低强度。 • 5. P2O5: 矿化剂作用0.1-0.3%,↑1%P2O5:C3S↓9.9% • C2S↑10.9%,降低早强。
• 3.6 熟料的率值
•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各主要氧化物含量之间比例关 系的系数称为率值。 • 控制生产的主要指标。 • 有些国家,如日本采用 HM, SM 和 IM 三个率值来 控制熟料成分,结果还比较满意。我国从日本引 进的冀东水泥厂也用此三个率值来控制生产。 • 但不少学者认为水硬率的意义不明确,因此,又 提出了不同的与石灰最大含量有关的计算公式, 常见的有 KH 和 LSF 。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
◇形成 形成 部分熔融液相被快速冷却来不及结晶 而成为过冷凝体 ◇主要成分 Al2O3、Fe2O3、CaO、MgO、R 2O 主要成分 ◇含量 ◇性能 性能 取决于液相量及冷却条件 不及晶体稳定,水化热较大;可改善 熟料性能与易磨性。
◆游离氧化钙(f-CaO) 游离氧化钙( CaO)
◇ 定义
是指熟料中没有以化合状态存在而是以游离状态 是指熟料中没有以化合状态存在而是以游离状态 存在的氧化钙。 存在的氧化钙。
实际生产中,采用急冷,故以 型存在。 实际生产中,采用急冷,故以β- C2S型存在。 型存在
水化特性
28d只水化20 左右, 20% 1)水化反应较C3S慢,28d只水化20%左右,凝 水化反应较C 结硬化慢; 结硬化慢; 2)早期强度低,但28d后强度仍能较快增长, 早期强度低, 28d后强度仍能较快增长, 一年后其强度可赶超阿利特; 一年后其强度可赶超阿利特; 3)水化热小; 水化热小; 抗水性好。 4)抗水性好。
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岩相结构
50%) (1)硅酸三钙(C3S)(~50%) 硅酸三钙(
矿物特性
◇存在形式 纯C3S只在2065℃~1250℃温度范围内稳定,在 2065℃以上不一致熔融为CaO与液相;在1250℃以 下分解为C2S和CaO。 C S CaO 纯C3S具有同质多晶现象,熟 料中C3S不纯,总是与少量的其 他氧化物如Al2O3、Fe2O3、 MgO R 2O等形成固溶体。在反光显 微镜下为黑色多角形颗粒 黑色多角形颗粒,又 黑色多角形颗粒 称阿利特(Alite),简称A矿。 阿利特( ),简称 矿 阿利特 ),简称
(4)铁铝酸四钙(C4AF) (10~18%) 铁铝酸四钙( AF) 矿物特性
铁铝酸四钙代表的是一系列连续的铁相固溶 体。通常固溶有少量的MgO、 SiO2等氧化物,又称才利特 才利特 (Celite)或C矿。 Celite) 在反光镜下其反射能力强, 呈亮白色 亮白色,并填充在A矿与B 亮白色 矿之间,也称白色中间相 白色中间相。 白色中间相

水泥工艺学第三章水泥熟料的组成

水泥工艺学第三章水泥熟料的组成

(3)二次游离氧化钙
熟料慢冷或还原气氛下,结构不稳定的C3S分解而形 成的氧化钙,以及熟料中碱等取代熟料矿物中的氧化钙而 形成,由于氧化钙化合后又游离出来,故称为二次游离氧 化钙。这部分氧化钙也经过了高温煅烧,并分散在熟料中, 水化较慢,对水泥的安定性也有一定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所指的游离氧化钙主要是指“死 烧状态”下的一次游离氧化钙。 f- CaO是影响水泥安定性的最主要的因素。降低fCaO含量,提高其活性,适当提高水泥的粉磨细度均有利于 改善f- CaO对安定性的影响。为确保水泥质量,一般回转 窑熟料中f- CaO应控制在1.5%以下,立窑熟料中考虑有部 分为欠烧,应控制在3.0%以下。
第三节 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
岩相分析法:在显微镜下测出单位面积中各矿物所占
的百分率,再乘以相应密度,得到各种 矿物含量。
X射线法: 通过各种射线和光谱分析仪器来定量分 红外光谱法: 析。 化学组成计算法:通过化学成分进行换算
岩相法测定结果可靠,符合实际情况,但当矿物晶体小 时,可能因重叠而产生误差。 X射线和红外光谱法误差都较小,但是含量太低则 不容易测准。 化学成分计算法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些出入,但是结 果一般能说明矿物组成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因此,这种方 法在水泥厂仍然得到应用。 一、石灰饱和系数法 二、鲍格法
2、特性
水化迅速、硬化快、水化热多、早期强度发展快、后期 强度不增长,甚至倒缩、干缩变形大、抗硫酸盐性能差。 (二)铁相固溶体 1、形成 熟料中,含铁相比较复杂,其化学组成为一系列的连续固 溶体,称铁相固溶体。在熟料中含量为10-18%,其成分接近 铁铝酸四钙,所以常用C4AF来代表熟料中的铁相固溶体,又 称才利特矿或C矿。 2、特性 水化速度在早期介于C3S和C3A之间,但是随后发展不如C3S。 它的早期强度类似C3A,而后期还能不断增长,类似C2S。抗 冲击性能和抗硫酸盐性能好,水化热比C3A低。

硅酸盐水泥中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中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氧化钙(CaO,简写为C)、二氧化硅(SiO2简写为S)、氧化铝(Al2O3简写A)和氧化铁(Fe2O3简写为F)四种氧化物组成。

通常这四种氧化物总量在熟料中占95%以上。

每种氧化物含量虽然不是固定不变,但其含量变化范围很小,水泥熟料中除了上述四种主要氧化物以外,还有含量不到5%的其他少量氧化物,如氧化镁、氧化钛、三氧化硫等。

氧化钙是熟料中最主要的成分,它与熟料中其他氧化物如Si02、A1203、Fe203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熟料矿物如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等。

一般情况下,随着熟料中CaO含量的增加,熟料中矿物成分C3S含量增大,从而可以提高水泥的强度。

但是CaO的含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佳含量,即与SiO2、A1203、Fe203等氧化物化合后没有剩余的CaO存在的量。

假如CaO含量超过其他氧化物与之化合所需的量,则多余的CaO会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熟料中,从而影响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二氧化硅也是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最主要化学成分之一。

它在高温下与CaO发生反应,生成硅酸盐矿物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

假如熟料中SiO2含量低,生成的硅酸盐矿物量就减少,从而影响水泥的强度。

另外SiO2含量对熟料煅烧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熟料中氧化铝可以与CaO、Si02、Fe203发生反应,生成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当A1203含量增加时,水泥的凝聚、硬化速度加快,但是水泥后期强度增长缓慢,并且降低了水泥的抗硫酸盐性能。

A1203含量高的水泥,在水化时放热快,而且水泥的水化热较大。

氧化铁也是熟料中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可以与CaO、A1203反应生成铁铝酸四钙。

增加熟料中的Fe203含量,可以降低水泥熟料的熔融温度,但会导致水泥水化和硬化速度变慢。

其他少量氧化物的存在,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和水泥性能。

2.2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在水泥熟料中,氧化钙、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等都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形式存在,而是经过高温煅烧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反应生成的多种矿物集合体,其结晶细小,通常为30~60μm。

彩色硅酸盐通用水泥组成成分

彩色硅酸盐通用水泥组成成分

彩色硅酸盐通用水泥组成成分一、硅酸盐水泥熟料。

1. 主要矿物成分。

- 硅酸三钙(C₃S)- 硅酸三钙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之一,通常含量在50%左右。

它对水泥的早期强度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硅酸三钙的水化速度较快,在水化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钙和水化硅酸钙凝胶。

其原因是硅酸三钙的晶体结构相对不稳定,容易与水发生反应。

在早期,硅酸三钙水化生成的氢氧化钙可以提供碱性环境,促进其他矿物成分的水化,而水化硅酸钙凝胶则是水泥石强度的主要来源之一。

- 硅酸二钙(C₂S)- 硅酸二钙在熟料中的含量一般在20% - 30%。

它的水化速度相对较慢,早期对水泥强度的贡献较小,但对水泥的后期强度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硅酸二钙的水化产物也是水化硅酸钙凝胶和氢氧化钙,不过其水化过程比硅酸三钙持续的时间更长。

这是因为硅酸二钙的晶体结构比硅酸三钙更稳定,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能量来打破化学键进行水化反应。

- 铝酸三钙(C₃A)- 铝酸三钙在熟料中的含量通常在7% - 15%。

它的水化速度非常快,而且放热量大。

铝酸三钙的水化产物比较复杂,早期会生成水化铝酸钙等产物。

由于其水化速度快,在水泥的凝结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促进水泥的快速凝结。

但是如果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水泥的安定性不良,因为其水化产物在后期可能会发生体积变化。

- 铁铝酸四钙(C₄AF)- 铁铝酸四钙在熟料中的含量约为10% - 18%。

它的水化速度也较快,水化热中等。

铁铝酸四钙的水化产物有助于填充水泥石的孔隙,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其颜色较深,对彩色硅酸盐通用水泥的颜色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 生产过程对熟料成分的影响。

- 在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时,原料的配比、煅烧温度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熟料中各矿物成分的含量和性质。

例如,提高煅烧温度可能会使硅酸三钙的含量增加,但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液相量过多,影响熟料的质量。

原料中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的配比不同,会使熟料中的钙、硅、铝、铁等元素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各矿物成分的比例。

硅酸盐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1. 什么是硅酸盐水泥?好啦,大家伙儿,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咱们生活中挺重要的东西——硅酸盐水泥。

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吧?其实,它就在咱们身边,建筑物、道路,甚至是你家阳台的地砖,基本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那么,硅酸盐水泥到底是个啥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能让混凝土和砂浆变得更坚固的材料。

就像是给这些建筑“大块头”穿上了厚厚的盔甲。

2. 熟料矿物的组成2.1 硅酸盐熟料的组成成分硅酸盐水泥的核心是熟料,这东西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一大明星。

熟料主要由四种矿物组成,分别是:铝酸钙(C3A)、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和铁铝酸钙(C4AF)。

说起来,这四兄弟各有千秋,绝对不简单。

就像一个篮球队,虽然每个人的特点不同,但齐心协力才能赢得比赛。

2.2 各矿物的角色与特性首先,咱们得说说硅酸三钙(C3S),它可是熟料里的大力士,负责提供水泥的早期强度。

简单说,C3S就像是个能量饮料,喝了以后立马提神醒脑,让混凝土在刚浇筑的时候就能快速“发力”。

接下来是硅酸二钙(C2S),这小子就稳重多了。

它的强度增长比较慢,但后劲十足,能让混凝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的强度,给人一种“长久之计”的感觉。

铝酸钙(C3A)在这里也不甘示弱,主要负责水泥的早期水化反应。

它的反应速度快,但要小心,C3A一旦遇到水,就像是个兴奋剂,反应起来可是相当剧烈的。

最后是铁铝酸钙(C4AF),这个家伙有点儿特别,虽然它的强度贡献不算多,但在水泥的颜色和耐火性上可是大有作为。

它就像是一个颜值担当,让水泥的外观更为美观。

3. 硅酸盐水泥的优势3.1 强度与耐久性所以,硅酸盐水泥的这几位矿物兄弟,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

它们的配合让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都变得异常出色。

简单来说,水泥越强,建筑就越结实,住得也更安心。

真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袋好水泥,能为一栋大楼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环保与经济性而且,硅酸盐水泥在环保方面也没闲着。

水泥熟料

水泥熟料

水泥熟料百科名片水泥熟料以石灰石和粘土、铁质原料为主要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制成生料,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并经冷却而获得的半成品。

在水泥工业中,最常用的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钙、二氧化硅和少量的氧化铝和氧化铁。

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硅酸盐水泥熟料加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后,即成硅酸盐水泥。

目录1水泥熟料简介(1) 化学成分1(2)矿物组成1(3)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除此之外,熟料快冷还有以下优点:1熟料生产步骤破碎及预均化1生料制备1生料均化1预热分解1水泥熟料的烧成1水泥粉磨展开编辑本段水泥熟料简介(1) 化学成分主要由CaO.SiO2 .Al2O3和Fe2O3组成,其含量总和通常都在95%以上。

(2)矿物组成熟料中CaO.SiO2. Al2O3和Fe2O3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存在的,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经高温化学反应生成的多种矿物的集合体,主要有:硅酸三钙3CaO.SiO2 硅酸二钙2CaO.SiO2 铝酸三钙3CaO. Al2O3 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 通常熟料中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含量约占75%左右,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的理论含量约占22%左右。

(3)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1、水分蒸发:自由水分随物料温度而逐渐蒸发,当温度升高至100~150℃时,生料中自由水分全部被排除。

湿法生产中,料浆可达32~40%,故此干燥过程对产量、质量及热耗影响极大。

2、粘土质原料脱水:生料温度升至450℃时,高岭土脱去化学结合水。

在900°~950℃时,无定形物质又转变为晶体,同时放出热量。

3、碳酸盐分解:碳酸钙与碳酸镁在600℃都开始分解,碳酸镁在750℃时分解即剧烈进行,而碳酸钙约在900℃时才快速分解。

MgCO3=MgO+CO2 CaCO3=CaO+CO24、固相反应: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在800~1300℃时可以由固相物质相互反应而生成。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熟料的组成》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熟料的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化学组成〔1〕主要化学成分与含量硅酸盐水泥熟产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SiO、Al2O3、Fe2O3四种氧化物,其总和通常点熟料总量的95以上。

在实际生产中,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主要氧化物含量的波动范围一般为:CaO 62%~67%, SiO2 202124%, Al2O3 4%~7%,Fe2O3 2.5%~6%。

〔2〕化学要求生产中,各类硅酸盐水泥熟料(通用、中等抗硫酸盐、中等水化热、高抗硫酸盐的水泥熟料等类型)中的化学成分应控制在以下范围:CaO/SiO2 ≥2.0MgO ≤5.0%;当制成P.Ι型硅酸盐水泥样品的压蒸安定性合格时,允许到6.0%。

SO3 ≤1.0%中等水化热或中等抗硫酸盐的水泥熟料K2O+Na2O ≤0.60%低碱度的硅酸盐水泥熟料K2O+Na2O ≤0.60%。

矿物组成〔1〕主要矿物成分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矿物有以下四种: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成C3S〕,硅酸二钙:2CaO·SiO2 〔简写成C2S〕铝酸三钙:3CaO·Al2O3 〔简写成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成C4AF〕另外,还有少量的游离氧化钙〔ƒ-CaO〕、方镁石〔即结晶氧化镁〕、含碱矿物以及玻璃体等。

〔2〕主要矿物含量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合称硅酸盐矿物,约占75%左右,要求最低为66%以上,它们是熟料的主要组分。

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合称熔剂矿物,约占22%左右。

硅酸盐矿物和熔剂矿物总和约占95%左右。

对于中等水化热、中等抗硫酸盐水泥熟料中的C3A≤5.0%,C3S<55.0%;高抗硫酸盐的水泥熟料中的C3A≤3.0%,C3S<55.0%。

回转窑生产的熟料,四种主要矿物的含量范围:C3S 54~65%,C2S 15~32%,C3A4~11%,C4AF10~18%。

熟料的率值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各主要氧化物含量之间比例关系的系数称作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生产中硅酸盐水泥熟料成份说明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到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烧结块。

碳酸盐水泥生产主要使用水泥成套设备完成最重要的设备是回转窑设备。

因此,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aO,SiO2,A1203,Fe2O3 不是以单独的氧化物存在,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经高温化学反应而生成的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其结晶细小,一般为30^-60Icm 。

因此可见,水泥熟料是一种多矿物组成的结晶细小的人工岩石。

它主要有以下四种矿物:硅酸三钙一~3Ca0 .'3i02 ,可简写为C3S ;硅酸二钙2Ca0 •Si02 ,可简写为C2S ;铝酸三钙3Ca0 •A1203 ,可简写为C 3 A ;铁相固溶体通常以铁铝酸四钙4Ca0 . A1203 . Fe203 作为代表式,可简写成 C 4 AF, 此外,还有少量游离氧化钙(.f-Ca0 ) 、方镁石(结晶氧化镁)、含碱矿物及玻璃体。

通常熟料中C3S 和C2S 含量约占75 %左右,称为硅酸盐矿物。

C3-ft 和C,AF 的理论含量约占22 %左右。

在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中,C 3 A 和C,AF 以及氧化镁、碱等在1250 ^ - 12800C 会逐渐熔融形成液相,促进硅酸三钙的形成,故称熔剂矿物。

一、硅酸三钙C3S 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

其含量通常为50 %左右,有时甚至高达60 %以上。

纯C3S 只有在2065^ 12500C 温度范围内才稳定。

在2065℃以上不一致熔融为Ca0 和液相;在1250℃以下分解为CZS 和Ca0 ,但反应很慢,故纯C,S 在室温可呈介稳状态存在。

C,S 有三种晶系七种变型:1070 0 C 1060 0 C 990 0 C 960 0 C 920 0 C 520 0 CR ←――→M Ⅲ←――→M Ⅱ←――→M Ⅰ←――→~T Ⅲ←――→T Ⅱ←――→T ⅠR 型为三方晶系,M 型为单斜晶系,T 型为三斜晶系,这些变型的晶体结构相近。

但有人认为,R 型和M ,型的强度比T 型的高。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 C3S 并不以纯的形式存在,总含有少量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等形成固溶液,称为阿利特(Alite )或A 矿。

纯C3S 在常温下,通常只能为三斜晶系(T 型),如含有少量Mg0, A1203 , Fe2O3 ,503 , ZnO,Cr203,R20 等氧化物形成固溶体则为M 型或R 型。

由于熟料中C3S 总含MgO,A12O3, Fe2O3 以及其他氧化物,故阿利特通常为M 型或R 型。

据认为锻烧温度的提高或锻烧时间的延长也有利于形成M .型或R 型。

纯C3S 为白色,密度为 3. 14g /cm3 , 其晶体截面为六角形或棱柱形。

单斜晶系的阿利特单晶为假六方片状或板状。

在阿利特中常以C'S 和CaO 的包裹体存在。

C3S 凝结时间正常,水化较快,粒径40^-50jum 的颗粒28d 可水化70 %左右。

放热较多,早期强度高且后期强度增进率较大,28d 强度可达一年强度的70 %^-80 %,其28d 强度和一年强度在四种矿物中均最高。

阿利特的晶体尺寸和发育程度会影响其反应能力,当烧成温度高时,阿利特晶形完整,晶体尺寸适中,几何轴比大(晶体长度与宽度之比L/B>2-3) ,矿物分布均匀,界面清晰,熟料的强度较高。

当加矿化剂或用急剧升温等锻烧方法时,虽然含较多阿利特,而且晶体比较细小,但因发育完整、分布均匀,熟料强度也较高。

因此,适当提高熟料中的硅酸三钙含量,并且当其岩相结构良好时,可以获得优质熟料。

但硅酸三钙的水化热较高,抗水性较差,如要求水泥的水化热低、抗水性较高时,则熟料中的硅酸三钙含量要适当低一些。

二、硅酸二钙C2S 在熟料中含量一般为20 %左右,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之一,熟料中硅酸二钙并不是以纯的形式存在,而是与少量MgO,A1203,Fe2O3,R20 等氧化物形成固溶体,通常称为贝利特(Belite ) 或B 矿。

纯C2S 在14500C 以下有下列多晶转变。

1425 0 C 1160 0 C 630—680 0 C <500 0 Cα====== αH ===αL =====β--- →γ↑________↑780—860 0 C(H 一高温型,L 一低温型)在室温下, α,αH ,αL ,β等变形都是不稳定的,有转变成Y 型的趋势。

在熟料中α,αH 型一般较少存在,在烧成温度较高、冷却较快的熟料中,由于固溶有少量A120, , Mg0 , Fe2O3 等氧化物,可以β型存在。

通常所指的硅酸二钙或 B 矿即为β型硅酸二钙。

α,αH 型C2S 强度较高,而Y 型C2S 几乎无水硬性。

在立窑生产中,若通风不良、还原气氛严重、烧成温度低、液相量不足、冷却较慢,则硅酸二钙在低于5000C 下易由密度为3. 28g /cm' 的R 型转变为密度2. 97g /cm3 的Y 型,体积膨胀10 %而导致熟料粉化。

但若液相量多,可使溶剂矿物形成玻璃体将刀型硅酸二钙晶体包围住,并采用迅速冷却方法使之越过尹-}Y 型转变温度而保留下来。

贝利特为单斜晶系,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常呈圆粒状,这是因为贝利特的棱角已溶进液相而其余部分未溶进液相之故。

已全部溶进液相而在冷却过程中结晶出来的贝利特则可以自行出现而呈其他形状。

在反射光下,正常温度烧成的熟料中,贝利特有交叉双晶条纹,而烧成温度低冷却慢者,则呈现平行双晶条纹。

纯硅酸二钙色洁白,当含有Fe20, 时呈棕黄色。

贝利特水化反应较慢,28d 仅水化2000A -: 右,凝结硬化缓慢,早期强度较低但后期强度增长率较高,在一年后可赶上阿利特。

贝利特的水化热较小,抗水性较好。

在中低热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中,适当提高贝利特含量而降低阿利特含量是有利的。

中间相填充在阿利特、贝利特之间的物质通称中间相,它可包括铝酸盐、铁酸盐、组成不定的玻璃体和含碱化合物以及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

但以包裹体形式存在于阿利特和贝利特中的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除外。

中间相在熟料缎烧过程中,熔融成为液相,冷却时,部分液相结晶,部分液相来不及结晶而凝固成玻璃体。

(一)铝酸钙熟料中铝酸钙主要是铝酸三钙,有时还可能有七铝酸十二钙。

在掺氟化钙作矿化剂的熟料中可能存在C 11 A 7 •CaF2 ,而在同时掺氟化钙和硫酸钙作矿化剂低温烧成的熟料中可以是C 11 A 7 •CaF2 和 C 4 A 2 S 而无C 3 A 。

纯C 3 A 为等轴晶系,无多晶转化。

C 3 A 也可固溶部分氧化物,如K2O,Na20 , Si02 , Fe203 等,随固溶的碱含量的增加,立方晶体的C,A 向斜方晶体NCB A, 转变。

结晶完善的C 3 A 常呈立方、八面体或十二面体。

但在水泥熟料中其形状随冷却速率而异。

氧化铝含量高而慢冷的熟料,才可能结晶出完整的大晶体,一般则溶入玻璃相或呈不规则微晶析出。

C 3A 在熟料中的潜在含量为7-15 %。

纯C 3A 为无色晶体,密度为 3. 04g /cm 3 ,熔融温度为15330C , 反光镜下,快冷呈点滴状,慢冷呈矩形或柱形。

因反光能力差,呈暗灰色,故称黑色中间相。

C 3A 水化迅速,放热多,凝结很快,若不加石膏等缓凝剂,易使水泥急凝;硬化快,强度3d 内就发挥出来,但绝对值不高,以后几乎不增长,甚至倒缩。

干缩变形大,抗硫酸盐性能差。

(二)铁相固溶体铁相固溶体在熟料中的潜在含量为10-18 %。

熟料中含铁相较复杂,有人认为是C 2F - C 8A 3F 连续固溶体中的一个成分,也有人认为是C 6A 2F -C6AF2 连续固溶体的一部分。

在一般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其成分接近C,AF ,故多用C, AF 代表熟料中铁相的组成。

也有人认为,当熟料中Mg0 含量较高或含有CaF2 等降低液相粘度的组分时,铁相固溶体的组成为C 6A 2F 。

若熟料中A1203/Fe203<0. 64 ,则可生成铁酸二钙。

铁铝酸四钙的水化速度早期介于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之间,但随后的发展不如硅酸三钙。

早期强度类似于铝酸三钙,后期还能不断增长,类似硅酸二钙。

抗冲击性能和抗硫酸盐性能好,水化热较铝酸三钙低,但含C, AF 高的熟料难磨。

在道路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中,铁铝酸四钙的含量高为好。

含铁相的水化速率和水化产物性质决定于相的A1203/Fe203 比,研究发现:C 6A 2F 水化速度比C,AF 快,这是因为其含有较多的A1203 之故C6AF2 水化较慢,凝结也慢C 2F 的水化最慢,有一定水硬性。

(三)玻璃体硅酸盐水泥熟料锻烧过程中,熔融液相若在平衡状态下冷却,则可全部结晶出C 3A ,C 4 AF 和含碱化合物等而不存在玻璃体。

但在工厂生产条件下冷却速度较快,有部分液相来不及结晶而成为过冷液体,即玻璃体.在玻璃体中,质点排列无序,组成也不定.其主要成分为A1 2 0 3 、Fe 2 O , Ca0 ,还有少量MgO 和碱等.玻璃体在熟料中的含量随冷却条件而异,快冷则玻璃体含量多而C,A,C,AF 等晶体少,反之则玻璃体含量少而C,A,C,AF 晶体多.据认为,普通冷却熟料中,玻璃体含量约为200-21 %;急冷熟料玻璃体约800-22 %;慢冷熟料玻璃体只有0 ~2 %。

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在锻烧过程中熔融成液相,可以促进硅酸三钙的顺利形成,这是它们的一个重要作用。

如果物料中熔剂矿物过少,则易生烧使氧化钙不易被吸收完全,从而导致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增加,影响熟料的质量,降低窑的产量并增加樵料的消耗。

如果熔剂矿物过多,物料在窑内易结大块,甚至在回转窑内结圈,在立窑内结炉瘤等,严重影响回转窑和立窑的正常生产。

三、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游离氧化钙是指经高温锻烧而仍未化合的氧化钙,也称游离石灰。

经高温锻烧的游离氧化钙结构比较致密,水化很慢,通常要在3d 后才明显,水化生成氢氧化钙体积增加7.9 %,在硬化的水泥浆中造成局部膨胀应力。

随着游离氧化钙的增加,首先是抗折强度下降,进而引起3d 以后强度倒缩,严重时引起安定性不良。

因此,在熟料缎烧中要严格控制游离氧化钙含量。

我国回转窑一般控制在1.5 %以下,而立窑在 2.5 %以下。

因为立窑熟料的游离氧化物中有一部分是没有经过高温死烧而出窑的生料。

这种生料中的游离氧化钙水化快,对硬化水泥浆的破坏力不大。

游离氧化钙在偏光镜下为无色圆形颗粒,有明显解理。

在反光镜下用蒸馏水浸蚀后呈彩虹色。

方镁石是指游离状态的Mg0 晶体。

Mg0 由于与SIO2,FeM 的化学亲和力很小,在熟料锻烧过程中一般不参与化学反应。

它以下列三种形式存在于熟料中:①溶解于C,AF,C,S 中形成固溶体;②溶于玻璃体中;③以游离状态的方镁石形式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