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索尔·贝娄的“荒原”情结解读英美文学

合集下载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权继振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9期权继振(蚌埠医学院外文教研室,安徽蚌埠 233030)摘要: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全球文化也日趋多元。

而在世界文学上,英美文学又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和学习英美文学。

本文通过介绍英美文学中的人文主义,英美文学中的理性主义以及英美文学中的黑色幽默,深入分析了英美文学与个人人生、社会发展以及作家之间的联系,并对学习英美文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美;文学;精神价值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199-02东西方文化存有差异,而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它的文化特征是息息相关的,文学能借助于语言去反映其所承载的文化特征。

因此,我们可以透过研究英美文学,去发掘西方世界的精神价值,使得我们拥有不一样的文化体验,更好地促进东西方交流。

一、英美文学中人文主义的价值研究英美文学,我们不难发现英美文学中所呈现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自己本身价值的追求,它强调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相容性,人类价值与精神的沉淀正是人文精神演变而来的。

(一)英国文学中的人文主义英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优秀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对世界英语文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莎士比亚可谓是世界级的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无疑是英国文学的典范,对世界英语文学的发展影响最为深远。

研究他的文学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个人文主义作家,他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本质是解放“人”,即人应该有独立意识和主观意识。

薄伽丘等人强调的人文精神只是身体的解放,层次较低,而莎士比亚则认为人是“万物的凌长,宇宙的精华”,拥有复杂情感,应该摆脱宗教神学的枷锁,追求心灵的解放,重视今生而非来世。

以《哈姆雷特》为例,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着爱恨情仇的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为了心灵的自由,他敢于与国王克劳狄斯长期斗争,与之前的文学家所塑造的形象相比,哈姆雷特这个形象显得更为丰富和真实。

索尔·贝娄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身份

索尔·贝娄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身份

索尔·贝娄小说中人物的文化身份作者:彭丽丽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3期内容摘要: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遭受文化身份尴尬处境的人物形象。

本文试将贝娄小说中人物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态度分为三类:对美国文化身份的追求;在美国、犹太两种文化身份之间的徘徊;犹太文化身份的坚守和回归。

关键词:索尔·贝娄人物文化身份贝娄在其中后期创作中,主要表现犹太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身份危机。

虽然小说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双重身份,但对于不同的主体上,天平倾斜的方向各有不同。

本文试把贝娄小说中人物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态度分为三类:对美国文化身份的向往;美国、犹太两种文化身份之间徘徊;对犹太文化身份的坚守与回归。

1.对美国文化身份的向往在美国这片移民者的土地上,毫无疑问,美国文化牢居强势文化的宝座,其它少数民族文化则处于边缘位置。

美国文化同犹太文化便是这样一种强与弱的关系。

美国文化的强势主流地位、犹太人的艰难生存处境以及现实的遭遇等因素,使部分美国犹太人在情感和心理上热切地渴望获得美国文化身份。

瑞拉、西蒙便是这类人物的代表。

赫索格的哥哥瑞拉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贫穷的折磨,时刻渴望成为百万富翁,并幻想以此为踏板融入美国社会。

他交友甚广,上至政府人员、达官显贵,下至三教九流、黑手党。

“人类的互相关心在他看来完全是一种愚蠢行为。

世上最妙的事,莫如使大财主的腰包填满,为大家作出享乐主义的榜样。

”他做各种投资生意,终于成为百万富翁。

瑞拉在处理父亲的葬礼时,没有按照犹太传统举行仪式,葬礼更像一个有钱的朋友、大腹便便的银行家、董事长的聚会。

瑞拉为自己进入美国上层社会,被完完全全地认同为美国人而感到自豪。

奥吉的哥哥西蒙爱读书,大量拜读欧洲文化著作,广泛接触欧洲文化;他是学校里的优等生,曾在毕业典礼上作为代表发言。

西蒙本可以做一个埋头苦读的知识分子,然而生活使他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扭曲。

从阪顿港湾做侍者回来后,他就不再做一个乖学生,而是对金钱产生了兴趣,特别是由于自身的贫穷不能和深爱已久的女友结婚使他认识到了金钱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英美文学“荒原”情结代表作--以《晃来晃去的人》为例

英美文学“荒原”情结代表作--以《晃来晃去的人》为例

第21卷第2期辽宁科技学院学报Vol.21No.2 2019年4月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r.2019文章编号:1008-3723(2019)02-030-03doi:10.3969/j.issn.1008-3723.2019.02.030英美文学“荒原”情结代表作----以《晃来晃去的人》为例杨玉华(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莆田351100)摘要:在西方现当代文学史上,"荒原”情结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它突显了该文学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发展方向,主要在于对人和物异化的表达,对于孤苦精神的述说。

在《晃来晃去的人》这部小说里面,索尔•贝娄利用约瑟夫这一人物形象,勾勒出了“荒原”的外在表现形式。

现通过《晃来晃去的人》一文的形成背景、基本内容,以及主人公约瑟夫自我追问及外在行为的分析,明确作者索尔•贝娄对于“荒原”概念阐述的认真态度,希望以此管窥英美文学的一个特殊侧面。

关键词:英美文学;荒原情结;晃来晃去的人中图分类号:1712.072文献标识码:A在美国文学史上,索尔•贝娄是一位不容忽视的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美国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其对当代文化所做的人性视角的分析和阐述,受到了大众的普遍赞誉。

⑴《晃来晃去的人》这篇小说是他的处女作,通过对贝娄本人其他作品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作品之中的“荒原”情结屡屡出现,大多数作品中的人物都有对于孤苦、破碎和异化的感触,这些“人物”为什么有这些感触,其原因何在,而这种感触又为何成为英美文学界的普遍共识,我们或许可以从索尔•贝娄的第一篇小说中窥见一些端倪。

英美作家之所以产生“荒原”情结,主要原因在于现实世界所带来的精神压力。

对于《晃来晃去的人》作者索尔•贝娄来说,描写美国现代社会的“荒原”现象及其背景、影响,已经成为一种主动意识,实际上很多英美作家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创作认知,《晃来晃去的人》可谓是其中“荒原”情结阐述的代表性作品,这部作品因特殊的时代而产生,具体表现出了主人公约瑟夫所产生的自我追问以及富于荒原特色的行为。

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

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

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1】摘要:本文介绍了文学的内涵,并论述了英美文学的特征及功能,揭示了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价值观;现实意义引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文化,而文化的载体是文学,处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

文学是利用语言的途径去反映社会现象、表现作者感情的一个艺术形式。

英美文学中充满了理性主义及黑色幽默,与当今社会相比较,使得人们更加了解人类社会,英美文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1.文学的内涵人类的劳动是文学的起源。

比较早的有记录的文学是中国的《诗经》、古希腊的《伊利昂纪》和印度的《罗摩衍那》等作品。

文学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表现或者呈现一个阶段内的社会生活及感情活动的艺术。

著名学者*志刚曾经说过文学和人生的关系:人生有多么的丰富多彩,文学就有多么的丰富多彩。

这是因为文学起源于生活经历,因此文学是随着人生的丰富性而变化的;人生有丰富精彩的可能,那么文学就有丰富精彩的可能,人生的状态呈现多样化,文学能够把人生的多种多样的状态描述出来,有完美的人生、戏剧化的人生等多种形态都能一一描述。

人们可以通过文学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他人的人生经历。

2.英美文学的特征及功能2.1英美文学的理性主义著名作家索尔·贝娄是英美文学理性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中描述了对社会的理性认识,阐述了拜金主义的根本原因,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下,人们所表现的物质追求与精神满足之间的矛盾,及因此埋藏下的精神隐患。

索尔·贝娄揭示了工业时期人们的所面对的困难。

以作品《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为例,该作品为读者展现的是工业后期社会的消费面貌,体现了“把消费作为重心”的工业社会后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讽刺了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同时把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

例如作品《赫索格》,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社会后期的异化的物质化,体现了人类与自己、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等的异化物质化联系。

精神荒原中的挣扎与领悟

精神荒原中的挣扎与领悟

精神荒原中的挣扎与领悟作者:高萌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6期摘要: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资格最老,最文明的小说家, 197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标志着他事业达到顶峰。

《赫索格》是他公认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无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还是凭借书信的形式表达对当今美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入剖析,都可称之为经典之作。

本文旨在探索赫索格从精神荒原的困境中摆脱到他真正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的过程。

关键词:索尔·贝娄;赫索格;彷徨;领悟;书信[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2一、索尔·贝娄简介索尔·贝娄是一位高尚的人道主义者。

他认为在人们现代化生活中那些陈旧的价值观已经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而当代社会对人们的生活是一种无形的挑战,人们生活在这种压力重重的环境之中,容易缺乏安全感;对周围人不信任;对于许多琐事也会大惊小怪,甚至达到癫狂状态。

因此,索尔·贝娄认为人类精神上的危机已经置于突出的位置上,亟待解决。

所以,贝娄笔下大多数的主人公都是处于边缘化、异化、甚至是荒谬、不正常的人。

他们试图与巨大的社会压力对抗、为真理和自由不断地奋斗。

但与此同时,他们由于自身的弱点而深陷艰难的抉择之中,同时也遭遇了朋友的背叛和忍受了社会的各方面压力。

但是这些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后,最终都获得了心灵上的洗礼与启迪。

这也正是贝娄希望他笔下的主人公在精神上的最终归宿。

二、彷徨中前行小说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个善于思考、满腹经纶的人。

正在他事业的关键时期,生活的磨难却接踵而至,好像上帝偏要和这位老实人开玩笑一样。

他离了两次婚,但第二次离婚对他来说,打击更大。

因为他第二个妻子马德琳和他的好朋友好上了,而且因为她的建议,他辞去了现有的工作,他心爱的女儿也离开了他。

这一系列的事情使得这个可怜人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彻底幻灭了,直接导致他彻底陷入了精神的挣扎与彷徨之中。

坚守与困惑 抗争与求索——索尔·贝娄作品主题探析

坚守与困惑 抗争与求索——索尔·贝娄作品主题探析


连接 , 构成 了小说人 物主要 的思想 和精神 内容 . 体现
了他作 为人文知识分子对社会对世界的关怀 . 也是他 孤独内心 需要倾诉 的一种方式 赫索格 的人 生境遇和 作者本人 有许 多相似之处 :家庭关系的分 崩离 析 . 两 个妻子先后 出走 , 使得 生活的道路 障碍重重 . 前途渺 茫。 所有这一切 的生活坎坷对 于这位有志于捍卫人类 文明 , 维护人类尊严 的犹太知识分子是 一个沉重 的打 击。 生 活的不幸 和精神上 的迷茫使他无法在这个危机 四伏 的世 界中找到精神食粮 , 唯一可使他感 到欣慰 的 就是没完 没了地给古人 和今人写信 , 以宣泄 内心 的痛 苦和对现实不公正现象 的愤懑 这一封封未发出的信 流露 出作 者本人作为一位 犹太高级 知识分子对美 国 当代社会 所抱的 自相矛盾 的态度 。 他一方面清晰地看 出 当代社会 的危机 四伏 .人 的价值正受 到无端 的侵 杂 的时代 . 这使他在 自己的创作实践 中努力寻找新的 害 ; 另一方面 , 却又不愿 否定这一制度本身 . 他 以一位 叙述形式 。 索尔 . 贝娄不仅受益于欧洲文学的传统 , 而 调和折中的人道主义 者姿态来看待 当代社会 . 它既
索尔贝娄是20世纪后半期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沉浮于现实世界和价值世界的人物他们生活在物质喧哗和观念多元的大城市具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和现实需求不断遭遇着生存意义的困惑和人性的陷落
安 徽文 学
ANHUI W EN XU E 文
坚守与 固惑
抗 争与求索

研 究
索尔 . 贝娄作 品主题探析 邹 青
关键 词 : 索尔. 贝娄 精 神 需求 困惑 抗 争
索尔. 贝娄是 当代美 国文坛 最具 代表 意义 的作 家 .也是美 国犹太文学的最重要代表 。索 尔 ・ 贝娄于 1 9 1 5 年 出生 于加拿大 . 父母都是犹太人 。9岁时他随 父母 迁移 到美 国芝加哥 . 1 9 3 3 年 考入 芝加哥大学 . 两 年 后转入 西北大 学 , 1 9 3 7年获 得了人类 学 和社 会学 学位 。 后来 . 他进入 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学 院深造 , 并 立 志成为作家 . 开始 了创作生涯 。 二战之后 , 他在文学 创作 方面取得 了令人瞩 目的成绩 . 成为美 国现实 主义 文 学 最重 要 的 人物 世 界 文 坛 公 认 他 是 继 和 海 明威 与 福克纳之后最 有影 响力 的当代美 国作家 。 作 为犹太裔 作家 . 他 的作品总是呈现出浓郁 的犹太文化气韵 。他 长达 6 0年所创作 的 1 3部长篇小说 中, 从 第一 部《 晃 来晃去 的人 》 到绝笔 之作《 拉 维尔斯坦》 , 几乎所有 的 主人 公都具有 犹太 民族历史文化 的烙印 . 都保持着共 同的文化 认同 贝娄创作 了一系列沉浮于现实世 界和 价值世界 的人物 : 奥吉 ・ 玛吉、 汉 德森 、 赫 索格 、 洪堡 、 西特林 、 塞姆 勒 、 拉维尔 斯坦 等 , 他们 生活在 物质 喧 哗、 观念多元 的大城市 。 具 有各种各样 的精神和 现实 需求 . 并不 断遭遇着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沦陷。 美 国的后 现代 主义批 评家伊 哈 布 ・ 哈桑 评价索 尔・ 贝娄 的创作 时指出 : “ 他首先 是一个观念小 说家 . 但 是 也 选 择 城 市 街 道 的 纷 乱 生 活作 为 他 小 说 的背 景 他创造 的城市犹太人物 .既意识 到他们古老 的传统 . 又体现着美 国犹太人 寻找 一种 自己的新意识 的种种 令人困惑的心情” 。贝娄笔下的主人公 大多是 深受弱 肉强食法则制约的犹太知识分子 . 他们 总是对周 遭的 现实感到不满和格格不入 . 他们面对着严酷 的社 会现 实和周围动乱的一切 . 素 来 以冷 静 的 目光 观察 并 对 之 进行严肃的思考和深刻的分析 . 从而探索出一条赖 以 生存 的道路 。索尔 ・ 贝娄 的小说创作准则之一是关于 小说 中的人物的信念 他 引申英 国女作家伊丽莎 白. 鲍恩 的话说 : “ 人物并不是 作者创造 的。它们早 就存 在, 必须 去寻找 。 假如我们不去寻找 , 假如我们不能重 现他们 . 那是我们 的过错 。 ” 这背后 的观念是对人 的状 况 的深切关注 另一方面 . 索尔 . 贝娄 同时认 为“ 人的 状况也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难 以阐述 ” 。他所 面对 的是一个无 论人 的内在世 界还是外 部世界都 日趋复

文化诗学视角下索尔·贝娄流浪情结

文化诗学视角下索尔·贝娄流浪情结

文化诗学视角下索尔·贝娄的流浪情结摘要索尔·贝娄作为当代最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其本人及文学作品均带有犹太文化的深刻烙印。

“流浪情结”作为犹太民族最典型的命运感受,已经成为其创作的基本叙事模式。

这种文学与历史及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正是文化诗学理论构建基础。

因此,在文化诗学视角下分析贝娄的代表作不仅能解读贝娄这位精神流浪者的人文情怀,亦能深刻认识犹太文化。

关键词:流浪情结犹太文化文化诗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索尔·贝娄(1915-2005)是继海明威与福克纳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当代作家,他那富有犹太文化色彩的文学作品为他在美国当代文坛上赢得了盛誉。

1976年,贝娄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为一位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作家,贝娄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在现代社会中寻找立足点的人物形象。

贝娄小说中的主人公通常是以“流浪”的方式寻找各自的家园,其主人公所具有的“流浪情结”正是犹太民族历史及文化传统的典型特征。

在贝娄的小说中,“流浪”呈现出“形体流浪”和“精神流浪”两种形态。

本文试图运用史蒂芬·格林布莱特的文化诗学理论,通过对贝娄的《雨王汉德森》和《赫索格》这两部小说中主人公的流浪意识进行解读,以挖掘贝娄在文学创作中呈现出来的流浪情结。

文化诗学的倡导者史蒂芬·格林布莱特认为文化诗学是一种实践而非教义。

它紧扣“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其目的就是重建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通过研究文学文本与历史语境的关系来阐释文本。

文学诗学主张把文学和历史并置,认为它们都是特定的文本构成的;还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更指出文学与历史之间不存在所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历史和文学”是作用力场,是自我和他人声音、过去与现在和未来、以及传统和反传统势力发生碰撞的地方。

因此,文化诗学批评家看重文学和历史关系的真实意图,而且他们是以“文本性”为基础构筑一种可以容纳文学和历史的理论体系,而这个体系根植于整个文化背景。

评索尔_贝娄作品中人物的自我寻求

评索尔_贝娄作品中人物的自我寻求

46
文学评论
的假名则暗示着一个虚假的面具。一个人能随心所欲改变的东 西实在太少,威尔赫姆深知这一点。人不能改变他的肺或神经, 体质或秉性。他不在自己的控制下。他不能推翻政府或生下来 就不同寻常。然而, 还是有东西可以掌控的——名字。通过更名, 威尔赫姆渴望能成为另一个人,汤米,但最终没有成功。七年 里,他在好莱坞始终是个“an extra” (这个词很好地揭示了他对 自己的感觉 : 一个多余的人) 。后来,他在一家销售儿童家具的 公司做销售,又因为升职机会被其中一位老板的女婿抢走而辞 职。事业的不稳定也加速了婚姻的破裂,现在他跟孩子们分开 了, 被妻子玛格丽特报复。她不断找他要钱, 却不同意跟他离婚。 他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名字而改变多少。 “汤米”还是“威尔基” 。 “威尔基”依然占据着他的整个心灵。 “当他喝酒喝得醉醺醺的 时候,他总是作为威尔基来痛责自己的。 ”( 索尔 · 贝娄,2002 : 35) 在他心中, “艾德勒”是一种分门别类的名称, “汤米”是他 个人自由的象征,而“威尔基”却是他难以推却的“自我” 。 贝娄一直在追寻着关于人类究竟是什么,生活的目的是什 么等问题的一个更为广泛、灵活、充实、连贯和全面的陈述。 他悲痛于自我在现代焦虑中的迷失。他作品的核心是要了解自 我,内在的真实的自我。他寻找着真实的生活,始终关注于如 何去定义现代生活中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主人公也常常冥 思苦想这些问题。在镜子前,睁着茫然狂怒的双眼,他们问自 己, “我的天哪!这个生物是什么? ”( 索尔 · 贝娄,1985 : 304) 令人难过的是,正如存在主义所言, “我们面对自己始终是陌生 人,我们不理解自己的实质,我们误解自己, ‘每个人离他自己 最远 ’ 这个公理将永远掌控我们。对于我们自己,我们并不了 解。 ”(Raymond, 1991:196) 三、 《晃来晃去的人》中的约瑟夫 : 可怕的自由 自由是存在主义一个基础的概念。存在主义者认为我们仅 仅是我们的条件作用的产物。同时,对于那种认为我们本质上 是自由的,自由是我们人类的福祉的天真的乐观主义,他们也 是持反对态度的。对存在主义者而言,因为自由,我们就无法 确定自己要依靠什么。即使上帝存在,我们也有自由相信他, 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我们被抛到这世上,没有抛锚泊船的 地方,没有救生索,没有预定的意义或固定的价值。 “没有什么 比自由更让人和社会难以忍受了” 。(Raymond, 1991: 357) 在《晃来晃去的人》中,主人公约瑟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自由的囚徒。他辞去工作,应招参军,将近七个月了。现在他 还在等待。同时,艾娃,他的妻子,一直供养着他。她声称这 不算什么负担, 还劝约瑟夫借此机会好生自由自在几天, 读读书, 痛痛快快地玩一玩,要不,一参军就玩不成了。这是段自由的 时间,但约瑟夫却不知如何享用自由。大约一年前,他雄心勃 勃地开始写几篇文章,主要是传记性的,论述启蒙时代的哲学 家。现在,他本应继续写下去,却发现自己无法读书。一个人 长时间的独处,对他人缺乏信任。约瑟夫发现自己的面前不是 “我的视线被四堵 一片广阔的天地,而是一个封闭无望的监狱。 墙截住,未来的一切都被隔绝了。只有过去,带着寒伧和无知 1988 河 [6] 索尔 · 贝娄, 《只争朝夕》[Z],王誉公译,石家庄 : 北教育出版社,2002 [7] 索尔 · 贝娄, 《晃来晃去的人》[Z],蒲隆译,石家庄 :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 Hyland, Peter, Saul Bellow [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 1985 [5] Rubi n stei n , A nn ette, Ameri c a n L iterature Root a n d Flower[C],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不时向我袭来。有些人似乎明确知道他们的机会之所在 ; 他们 冲破牢狱,越过整个西伯利亚去追索这些机会,而一间房子却 囚禁了我。 ” ( 索尔 ·贝娄, 2002 : 71) 一天在斗室里枯坐十个小时, 他很少离开房间,像在椅子上生了根。即使出门,也不会走远。 他每天出门难得超过四次, 吃饭三次, 第四次就得编造一件差事, 或者是心血来潮。这是约瑟夫对厌烦的感受——“ 三点钟,对 我来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 三点钟,只是暮色悄悄拢来 ; 三点 钟,只有邮差最后一次轻轻经过,而在我的邮箱里任何东西也 没有留下。 ”( 索尔 · 贝娄,2002 : 8) 他变得内省、急躁,对朋友 和家人吹毛求疵,逐渐把自己同外部世界分割开来 : “他开始完 全依靠自己头脑中的东西。 ”(Hyland, 1992:18) 他常常一个人沉 思,思考着某些真理、现实,或与世界相协调的模式。痛苦和 怨恨正逐渐侵蚀他那慷慨善良的本性。这种状态“最终内化为 一种与想象中的另一个自我——替身精灵——的辩论。 ”(Hyland, 1992: 22) 这种自由是人必须承受的负担,萨特称之为“可怕的自由” 。 无限种可能性向人开放,这提醒人无论他多努力,都不可能成 为一个完整的人。 “千万不要对我谈论自由问题。一个富翁也许 因有百万美元的纯收入而安闲自得。一个穷光蛋也许因无拘无 束而逍遥自在。但是,处在我这种地位的人却不得不焦虑等待, 直至倒毙。 ”( 索尔 · 贝娄,2002 :61) 这也是贝娄作品中很多人 物的心里话。因此,存在主义的自由不是积极的自由,因为它 的基础与人心底的虚无相一致。 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生活是痛苦的。贝娄的小说 真实地描写了这种苦难,其作品中的人物总是一次次地跌倒, 又一次次地爬起,不断地寻找自我,寻求自我可以赖以生存的 立足点,以期探索出一条自我生存之路。 参考文献 : [1] Charles Scribner’s sons, American Writers (Volume I) [C], New York: 1974 [2] Raymo n d, Dia n e, E xiste n tia l ism a n d the P hi l oso p hi c a l Tradition [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91 [3] 刘洊波, 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部分)[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索尔 ·贝娄, 《赫索格》[Z], 宋兆霖译, 桂林 : 漓江出版社,

解读一代文学巨匠索尔·贝娄——评《贝娄学术史研究

解读一代文学巨匠索尔·贝娄——评《贝娄学术史研究

解读一代文学巨匠索尔·贝娄——评《贝娄学术史研究作者:李飞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第6期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索尔·贝娄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力、令无数读者和作家景仰的文学巨匠。

这位家乡远在俄国圣彼得堡的犹太移民,以其独特的犹太人视角和美国精英知识分子的情怀,用深邃的历史性眼光,透视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城市的世间百态和民众的精神沉浮,并将其呈现于一部又一部精彩的长篇文学作品之中,不仅让世人对美国当代的社会变迁、文化思潮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所有人对美国当代知识分子内心的迷茫、彷徨和挣扎有了近乎切肤的感知。

他也因此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学发言人”。

虽然索尔·贝娄一生经历、创作的地方主要是美国城市芝加哥,他笔下的故事也大都发生在美国的城市之中,但他真正关心和所要表达的早已远远超出了美国知识分子人生经历的范畴,深入到了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以及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层面。

研究索尔·贝娄的思想历程以及他的文学作品,最大的意义不是让我们了解当代美国知识分子乃至所有美国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而是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的现代性,以及现代性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的异化和救赎。

因此,研究索尔·贝娄,不应仅局限于美国这一地域,也不应局限于他某一部或几部作品,而是应当站在人类文化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完整、系统地梳理和解析他在长达66年的创作历程中所经历的思想演变,所铸就的文学、思想价值。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索尔·贝娄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由乔国强撰写的《贝娄学术史研究》(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就是这样一部学术专著。

《贝娄学术史研究》全书总体上分为两编。

第一编是贝娄学术史,下分十一章,其中一到六章主要介绍了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文学评论界和学术界对索尔·贝娄作品的评论、解读等等;七到十一章主要介绍了贝娄研究在俄罗斯、西班牙和西班牙语美洲、法国、日本、中国的具体情况。

《晃来晃去的人》中贝娄的“荒原”情结试论

《晃来晃去的人》中贝娄的“荒原”情结试论

《晃来晃去的人》中贝娄的“荒原”情结试论作者:梁彪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梁彪(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重庆 400031)摘要:“荒原”情结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物的异化、孤苦以及背离传统等倾向。

索尔·贝娄在《晃来晃去的人》中通过主人公约瑟夫精心勾勒出一幅“荒原”画面。

约瑟夫的自我追问、行为荒诞性和精神荒原深刻地揭示了索尔·贝娄的“荒原”情结。

对贝娄“荒原”情结的考究能够更加全面且丰富地理解贝娄小说。

关键词:“荒原”情结;孤独;异化;行为荒诞性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97-02一、引言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文学巨匠,被认为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1976年,因其“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晃来晃去的人》是贝娄的第一部作品。

与他的其它作品比起来,《晃来晃去的人》受到评论家的关注较少。

该作品写于1944年,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约瑟夫在下岗之后到参军之前的这段日子里赋闲在家,整日无所事事,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

在这期间发生了诸多琐碎的事情,如约瑟夫和侄女打架、与房东打架以及与自己的妻子斗嘴等。

故事以约瑟夫最终离家参军而结尾。

众所周知,贝娄的很多作品既吸收了现实主义的某些长处,又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某些手法。

“荒原”情结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项显著特征。

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在他的《J.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荒原》等诗篇中都明显表现了“荒原”意识,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精神颓废、平淡乏味的生活以及拜物主义的认识和批判。

贝娄认为西方的现代主义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太过强烈或荒诞,因此他对现代主义是持一定的批判态度的。

然而,仔细推敲贝娄的作品,不难发现在其作品之中也存在类似的“荒原”情结。

索尔·贝娄复杂矛盾的女性观在《赫索格》中的体现

索尔·贝娄复杂矛盾的女性观在《赫索格》中的体现

索尔·贝娄复杂矛盾的女性观在《赫索格》中的体现作者:丁金莲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2期摘要:《赫索格》是索尔·贝娄1964的一部小说,刻画了一位苦恼的大学教授赫索格,他认为自己受到了前妻玛德琳的背叛和折磨,苦苦思考着自己的过去,必须通过不停地写信来保持平衡。

一些批评家认为,这部小说体现了贝娄本人的厌女症倾向。

然而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性主义运动的掀起,女性主义批评家用反传统的视角来解读文本,着重关注女性生活经历与女性意识。

在《赫索格》中,贝娄其实刻画了几位丰富生动的女性形象,特别是独立反抗的玛德琳,集中展示了贝娄作为一位男性作家对女性发展的关注与焦虑。

应当说,从这部小说看贝娄本人对女性的态度,得出的结论应当是矛盾的复杂的,而不是完全的仇恨与厌恶。

关键词:《赫索格》;索尔·贝娄;女性观《赫索格》聚焦于男主人公,其他女性角色通常是通过赫索格的视角来展开的,因此很多批评家都极力探讨赫索格的情感、道德、危机和他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然而,小说中的四位主要女性人物:莎拉、黛西、玛德琳和雷蒙纳,他们分别是赫索格的母亲,第一任妻子,前妻和情妇,她们的性格各异,形象饱满,却没有获得充分的关注。

一、母亲:莎拉莎拉尽管在赫索格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她在小说中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女性角色,她的保护和母爱对赫索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尽管生活在贫民窟,她鼓励自己的孩子们成为“律师,绅士,拉比(犹太学者)”,特别看重赫索格的天赋,也影响了后来赫索格的积极浪漫主义。

赫索格儿时的朋友纳克曼夸赞莎拉:“...但你心肠好,就像你妈妈。

你妈真是个好心人。

你是从她那儿得到这种好品性的。

我饿了,她就给我东西吃,她帮我洗手,让我坐在餐桌旁/这些我全记得。

她是惟一善待我那个酒鬼叔叔拉维奇的人。

我有时候为她祈祷”(宋兆霖159)。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莎拉不仅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将善良和爱奉献给其他人,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和力量。

探析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的社会表现

探析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的社会表现

探析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的社会表现摘要:在以英国、美国为主干的国外文学史上名家名作层出不穷,无不蕴涵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其中莎士比亚戏剧尤具典型性。

文章主要就人文精神的含义、英美文学的人文精神、英美文学中人格的价值进行论述,希望能使读者受益,能较好地认识与了解英美文学反映出的人生观与自然观。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文素养;社会表现;英美文学英美文学非常重视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精神盛行,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文学创作中各个作家也有所追求,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一千个人就会衍生出一千个价值观,思想观。

正因为如此,英美文学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对人生和梦想的追求、更深入地认识人生的价值等等。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多数人对人格的定义亦有所确认与个人理解,对个人人格魅力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并且人格和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小,这一切,正是英美文学和人文精神的联系。

若细心观察,便可发现,多数英美文学作品中透露出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向往在英美文学里一般都包含着的及其强烈的人文情怀,只要对英美文学进行深入的分析,便能从中找到真谛,了解从中透露出人文精神,领略英美文学的特色与价值。

一、英美文学与人文素养概述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帮助读者建构正确的思想,形成更适合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人文素养更偏向个体内在素质养成,主要是指价值观的形成与人生发展的意向,个体能力成长的影响反而不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人文精神的特殊形式。

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道德精神、科学精神与艺术精神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

人文精神探索的就是人们的心灵与思想,崇尚人性真正的自由与解放,致力于破除种种传统腐朽思想、观念,由此推动了人的价值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与展现。

文学作品从本质上看,就是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发展的写实,是由实际生活提炼出来并加以升华的,它的含义又比单一的实际生活要大得多。

文学作品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汇集着作家的所思所想,并且通过话语创造出了与自身认识相一致的社会形态。

简述索尔·贝娄的人文情怀

简述索尔·贝娄的人文情怀

76简述索尔·贝娄的人文情怀文/杨松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创作主题,并通过几部小说为实例,简要分析了其作品中主人公遭遇,在当代生活中的困境,体现索尔·贝娄人道主义情怀。

关键词:索尔·贝娄;精神追求;人文主义二战之后,美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战后的经济社会的繁荣,很快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所败坏,一时间危机四伏,各种思潮涌动。

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意义被削弱。

民权运动,反正统文化运动,越战,女权运动,种族运动,包括对马丁路德金的刺杀等,人的生活被暴力,政治和种族主义所复杂化,他们无所适从,对人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

生活的多面性给美国作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创作环境。

虽然战后的小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分类众多;从战争小说,到南方小说,从犹太小说到垮掉一代的小说,这些都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一些反映社会独裁,个体的压制,以及自我身份追求为主题的作品,应运而生。

诺曼·米勒曾说过,美国当代有20位出色作家,而索尔·贝娄应该列在第一位,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学发言人。

贝娄的创作主题贝娄小说的主题主要可以有三层:首先,他认为当代社会对人类的生存和整体性是一种威胁,现代文明,让人类失去作为人的本性,变成没有情感的机器。

对物质的追求更是将人类异化。

再次,生活在当下的环境中,人常常会变得偏执,妄想,高度紧张而又对改变这个世界感到无力,从而失去理性。

贝娄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曾遭受过某种精神疾病的折磨,在重新找回心理平衡,恢复理性之前,都曾经历过这个失去理性的阶段。

最后,贝娄的写作主题是对意念,对真理和存在价值的追求和探索,虽然过程困难重重而痛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成功的。

对索尔·贝娄来说,认为对人生确定性的追求应该以快乐而终结,人类应该在人生的隧道终点看到光明。

他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却有着圆满的结局。

从贝娄的第一部作品《奥吉·玛琪历险记》开始,主人公便对自身的命运进行探索和追求,最终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

索尔·贝娄:荒诞世界的浪漫追寻者

索尔·贝娄:荒诞世界的浪漫追寻者

索尔贝娄:荒诞世界的浪漫追寻者
张丽华;孔冉冉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贝娄是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最重要的美国作家.他的小说塑造了一批社会中找不到自我的"晃来晃去的人".他们总是经历痛苦的精神探索过程.最后和现实达成和解,回归社会.本文试图分析的是<雨王汉德森>中贝娄的浪漫主义观.贝娄认为纯粹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荒原派是两个极端,他想做到的是在一个异化疏离的社会中求助于浪漫主义发现人的价值,为灰暗的荒原增添一丝亮色.文章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走出一小步,从贝娄所处的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来解读他的浪漫主义观.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张丽华;孔冉冉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山东,烟台,264005;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3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索尔·贝娄对荒诞派文学的继承和超越 [J], 张丽华;倪爱霞;李岩峰
2.个人、自然和想象力:浪漫主义视角下的索尔·贝娄小说创作 [J], 吴俊龙
3.追寻精神的栖居——对索尔·贝娄代表作《雨王亨德森》存在主义解析 [J], 王静
4.知识分子的荒诞世界与荒谬生活——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探析 [J], 赵晗;
5.不断的追寻——索尔·贝娄《奥吉·玛琪历险记》主题研究 [J], 代树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索尔·贝娄的“还乡”情结与“还乡”之路

索尔·贝娄的“还乡”情结与“还乡”之路

索尔贝娄的“还乡”情结与“还乡”之路
籍晓红
【期刊名称】《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5)004
【摘要】还乡情结是萦绕在当代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家园的不在场是其小说人物困惑、迷惘的根源.对这种缺失的越来越清晰的意识,使得“还乡”成为他们愈加强烈的愿望.贝娄笔下的主人公经历了心灵的迷途,最终实现心灵的“还乡”,这得益于他们在审美、犹太历史、文化传统、人道主义情感等方面得到的救赎.他们实现还乡之梦的途径体现了贝娄对人类“还乡”之路的独特而深刻的探索,折射出了贝娄的乡愁意识和人文情怀.
【总页数】5页(P92-96)
【作者】籍晓红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还乡之路”——《还乡》中人物与荒原的关系 [J], 张丽君
2.还乡之路——《还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J], 姜剑
3.从索尔·贝娄的“荒原”情结解读英美文学 [J], 张晓霞
4.从早年生活看索尔·贝娄的犹太文化情结 [J], 王喆
5.原乡情结与人际情结绾合下的一曲还乡悲歌——芦焚《一吻》的文本分析 [J], 万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看贝娄小说中犹太性与美国文化的碰撞

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看贝娄小说中犹太性与美国文化的碰撞

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看贝娄小说中犹太性与美国文化的碰

刘贝贝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索尔·贝娄是美国著名的犹太裔小说家,本文从犹太民族的历史以及贝娄的犹太家庭环境谈到犹太元素对贝娄的影响。

又从美国文化对贝娄的影响和同化,谈到他的犹太灵魂和美国生活发生的矛盾冲突以及碰撞交融。

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作为表现犹太性和美国文化冲突的范例,对于深入理解贝娄的写作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刘贝贝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试析贝恩·克拉德的抽象空间逃离——索尔·贝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解读 [J], 方静;
2.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看贝娄对泛性论的批判 [J], 宁东
3.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看贝娄型知识分子 [J], 周慧敏
4.文化碰撞中的价值诉求——论贝娄小说中犹太性元素与美国文化的碰撞 [J], 林渝南
5.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看贝娄小说中犹太性与美国文化的碰撞 [J], 刘贝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化”的尴尬——评索尔·贝娄的《口没遮拦的人》

“美国化”的尴尬——评索尔·贝娄的《口没遮拦的人》

“美国化”的尴尬——评索尔贝娄的《口没遮拦的人》
许斐然;王腊宝
【期刊名称】《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16)004
【摘要】《口没遮拦的人》为197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创作的短篇小说,
作品集中反映了小说家对犹太族群和美国主流社会关系的思考.贝娄在小说中借
“口没遮拦”的叙事人肖穆特之口,对比并深入分析了三位犹太裔美国人努力实现“美国化”的方式和结果,展示了“美国化”的尴尬,进而揭示出美国主流与边缘社
会之间存在的鸿沟.小说中主人公对自我进行了反思,贝娄更是对“美国平等”提出
了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对于个人、族群乃至整个美国社会来说都具有深刻的警醒
意义.
【总页数】6页(P109-114)
【作者】许斐然;王腊宝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0;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
州2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解读一代文学巨匠索尔·贝娄r ——评《贝娄学术史研究》 [J], 李飞
2.摸一摸日本的军事家底日本“右翼”何以日益嚣张官方阁僚何以“口没遮拦”
[J], 赵宗九;顾伟;吴张祥;
3.指向和走向——评祝平《索尔·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 [J], 王祖友
4.犹太城市文学研究的新探索——评专著《城市想象与犹太文化:索尔·贝娄城市小说研究》 [J], 李锋
5.一幕当代生活的喜剧——评索尔贝娄新作《更多的人死于伤心》 [J], 韩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存在主义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存在主义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关心的是人类的生存状况,其中最著名的理念就是萨特提出的“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存在主义最早产生于德国,但正如它是在法国经由萨特发扬光大一样,它最终开花结果的领域是在文学上,也是经由萨特的《恶心》,存在主义文学的概念才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是美国著名的犹太裔作家,其代表作有《晃来晃去的人》(Dangling Man,1944)、《雨王亨德森》(Henderson the Rain King,1959)、《赫索格》(Herzog, 1964)等。

尽管他并不乐意被贴上犹太作家的标签,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作品有着鲜明的犹太民族的文化烙印。

由于犹太人在历史上经受过的独特苦难,以及在当下的社会中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在反映犹太人生存状况的作品中往往也表现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与存在主义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甚至有的犹太作家就主动地将存在主义手法运用于写作之中,例如菲利普·罗斯等。

目前对于索尔·贝娄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解读的还不多。

而这不失为一个理解索尔·贝娄作品的角度。

一、对非理性的美国社会的描绘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

尤其贝娄创作的年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世界承受了战争的重大创伤,但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物质又开始极大地丰富,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私欲的膨胀,两方面的原因加在一起,导致了人们信仰和价值观的动摇,曾经的“上帝”不复存在,物质成为新的上帝统治人类,整个社会陷入到了一种非理性的状态中。

在贝娄的笔下,随处可见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性书写。

而现代社会的代表便是贝娄最熟悉二战之后的美国。

更具体来说,是贝娄成长的,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

正如他在《奥吉·马奇历险记》中自称的那样,他是一个芝加哥人,熟悉“那座灰暗的城市”的一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利普·罗斯、J.B.辛 格、马 拉 穆 德 等 犹 太 作 家 都 《晃来晃去的人》和 《受 害 者 》中,都 可 以 频 繁 地 看
产 生 了 深 远 影 响 。 [2]
到 “荒 原 ”情 结 。
索尔·贝娄 是 犹 太 人,但 索 尔 · 贝 娄 却 并 不 同意 大 家 将 他 归 类 为 犹 太 作 家,因 为 索 尔 · 贝 娄
国社会中深 刻、普 遍 的 现 象。 他 的 作 品 有 的 获 得 和 迁 徙 的 过 程 中,遭 受 了 惨 绝策奖,有的获得了美国全国图书奖,法国 授 歧视,但犹太 人 也 未 曾 间 断 寻 找 栖 息 之 地。 民 族 予索尔·贝 娄 “文 学 艺 术 骑 士 勋 章 ”[4]。1976 年, 习俗、客民身份、价值观等是犹太人文化中的几 大 索尔·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索尔·贝娄的 作 要素。《晃来 晃 去 的 人 》中 的 主 人 公 名 叫 约 瑟 夫,
doi:10.16401/ki.ysxb.1003 6873.2018.06.154
������������������������������������������������������������������������������������������������������������������������������������������������������������������������������������������������������������������������������������������������������������������������������
张晓霞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外语系,山西 太原 030031)
������������������������������������������������������������������������������������������������������������������������������������������������������������������������������������������������������������������������������������������������������������������������������
关 键 词 :索 尔 · 贝 娄 ;“荒 原 ”情 结 ;英 美 文 学 ;西 方 社 会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6873(2018)06 0085 03 收稿日期:2018 11 07
作者简介:张晓霞(1976 ),女,山 西 孝 义 人,山 西 大 学 商 务 学 院 外 语 系 讲 师,硕 士,主 要 从 事 英 美 文 学 研究。
索 尔 · 贝 娄 六 岁 时 随 父 母 移 居 美 国。1933 年,索尔·贝娄高中毕业,在芝加哥大学念了两 年 之 后 ,转 校 到 西 北 大 学[1]。1937 年 ,索 尔 · 贝 娄 获 得 社 会 学 和 人 类 学 学 士 学 位,为 他 以 后 的 写 作
的 作 家 和 知 识 分 子 产 生 了 一 定 的 影 响,出 现 了 精 神空虚、价值观断裂、道德沉沦、理想破灭等现 象, 他 们 开 始 对 西 方 文 明 产 生 怀 疑,逐 渐 产 生 了 较 为 严重的失望、悲观情绪,此时索尔·贝娄开始了 他
一 、索 尔 · 贝 娄 的 “荒 原 ”情 结
于无聊,就买了各种类型的读物,希望约瑟夫通 过 多读书可以成为拉比。妻子爱娃的思想十分符合
索尔·贝娄 一 直 在 探 讨 人 的 精 神 危 机,时 刻 传 统 的 犹 太 文 化,但 约 瑟 夫 的 犹 太 特 征 却 在 不 断
1.自 我 追 问 犹太人起初 在 幼 发 拉 底 河 流 域 生 活,之 后 迁
认为 自 己 关 心 的 是 所 有 人 的 本 质 和 人 类 的 命 徙到迦南地区,在经过了多次流浪之后,如今的 犹 运 。 [3] 索 尔 · 贝 娄 主 要 通 过 自 己 的 作 品 来 展 现 美 太人 则 分 布 在 世 界 各 地 区 之 中 。 [7] 犹 太 人 在 流 浪
品 影 响 了 许 多 英 国 和 美 国 作 家,进 而 影 响 了 整 个 具有犹太特性。约瑟夫在辞职期间从来都不做 家
英美文学。本文以索尔·贝娄的《晃来晃去的人》 务,妻子爱娃不仅要负责家中的琐碎事务,还要 承
为例,通过其中的“荒原”情结来解读英美文学。 担 赚 钱 养 家 的 重 担,爱 娃 担 心 丈 夫 约 瑟 夫 在 家 过
摘 要:以《晃来晃去的人》为例,通过“自我追问”“行为荒诞性”和“精神荒原”对索尔·贝娄作品中的“荒 原” 情结进行分析可知,英美文学经常将黑色幽默、夸张讽刺、带有讽刺性的文学典故和荒诞英雄应用到作品创 作 中, 对 西 方 政 府 和 社 会 的 腐 败 进 行 批 判 ,体 现 了 人 们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往 。
打下了 坚 实 的 基 础。20 世 纪 40 年 代,索 尔 · 贝 娄开始了自己的创 作 生 涯。1950 年,他 凭 借 多 部 小 说 成 为 美 国 具 有 影 响 力 的 作 家 之 一,对 之 后 的
的创作生涯。“荒 原 ”情 结 在 这 个 年 代 出 现,反 映 了 作 者 对 西 方 拜 物 主 义、乏 味 平 淡 的 生 活 和 精 神 颓废的认 识 与 批 判。在 索 尔 · 贝 娄 的 早 期 作 品
第38卷 第6期 2018 年 11 月
盐 城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ofYanchengTeachers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8 No.6 Nov.2018
从索尔·贝娄的“荒原”情结解读英美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