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 小说情节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情节课件(共21张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情节课件(共21张PPT)

3.这篇小说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变化,由拍摄视频的年轻 人转变为闸口老汉,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叙事安排产生 了什么样的效果。(6分)
①(技巧本身)以视频拍摄者的视角叙事,借助旁观者的视角,到闸口 老汉的人物视角转换,使得叙事更加灵活多样,使得作品的表现更有张 力。②(情节上),是内容上的自然衔接,由设置悬念到解开答案,为 后文的老汉袒露心迹做铺垫,前后呼应,使得结构圆融完整;③(人物 上)以闸口老汉的视角讲述留在坝上的原因,更能突显老汉淡泊名利、 热爱家乡、善良热心的形象;④(主题上)赞美了老汉淡泊名利、热爱 家乡、善良热心,体现出他对故乡的浓浓深情。也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的 怀念,对“自在生活”的渴求。⑤(读者)能够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 阅读兴趣。(答对一点给2分,三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完成课时作业 对应练习
谢谢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小说有意制造拍摄视频的年轻人与闸口老汉
的“矛盾”,以小见大,表现代际观念的冲突。
表达技巧作
用 B. 闸口老汉引发热度并不令人意外,这反映了人们对过去
的怀念,对“自在生活”的渴求。情节作用 C. 煎饼摊成为网
红“打卡地”,客人突然增多又突然消失,展现了人们网络生活
的突出特点。情节作用
D.文章结尾,情景交融,静谧美好的乡村让老汉内心安定,体现 出他对故乡的浓浓深情。 结尾技巧及作用
C【解析】“展现了人们网络生活的突出特点”错误,煎饼摊 客人的突然消失,是由于打工返城,并非“网络生活”的特 点
2.下列选项中,对第⑤段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人物塑造上,使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揭示了人物心理,
⑦ 闸口逐渐隐匿在暮色中,天光黯淡之后,野地里的小动 物消停了,远处的屋顶开始模糊,稀稀拉拉的路灯亮了起来。 一阵疲倦席上来,饥饿的感觉像是一个号令,催促他别忘记 回家的路。他有条不紊地收拾摊子。他直起腰的时候,右手 习惯地握成拳,在腰上捶几下,坐上三轮。三轮链条转动的 时候各着了挡板,咯吱咯吱地响。路两旁刚刚饱受霜打的乌 青的树,沉寂的灰色沟渠,以及余晖消逝的褐色天边,一切 那么熟悉而安稳。看到沉寂的村子里有零星的灯光,看到自 家的房子了,他会踏踏实实地躺平,在暗夜里长出一口气, 他感觉笃定而心安,良夜尽头,温柔的黎明在等候。(摘编自 《人民文学》,2021年9月期)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之小说情节梳理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之小说情节梳理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之小说情节情节梳理的3种思考方式对小说情节梳理的考查主要是从分析作品结构来入手的。

这要求考生既要注意小说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又要注意各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

因此梳理情节时必须要清楚小说情节的叙述顺序。

在弄清情节的叙述顺序的前提下,要注意灵活运用以下三种方式:方式一:根据结构来梳理可以先给文章各段落标上序号,然后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如《社戏》:戏前波折 (开端);看社戏夏夜行船(发展);船头看戏(发展);月夜归航(高潮、结局)。

方式二:根据场面来梳理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

如选自《水浒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方式三:根据线索来梳理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简单,线索也趋向于单线式结构。

比如:根据事件线索来梳理,2020年辽宁省盘锦市高考小说《赶鸟的孩子》线索是“赶鸟”,所有的情节(父亲做稻草人吓鸟,被鸟识破→“我”用竹丫赶鸟,和鸟成了敌人→“我”和哥哥准备药鸟,母亲责问→母亲用荆棘防鸟,鸟不那么放肆了)都与“赶鸟”这一事件有关。

一、文本阅读,回答问题回家过年刘洪文①过了腊月二十三,家里便有了年味儿。

②在厨房蒸馒头的母亲,揭开锅盖高兴地说到:“馒头笑了。

”我没看出来,就问她怎么笑的。

母亲说:“就是馒头开口了,过年了,讨个吉利,所以要说笑了才行。

”③我前窜后跳的,看什么都好玩。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小说专题(二)要素概括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小说专题(二)要素概括

二轮复习小说专题之要素概括教学目标:通过真题演练,掌握小说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概括的解题方法,提高规范答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练真题,明方法阅读罗文发《看萤火虫去》,回答下列问题。

1.情节:“我”寻萤火虫和看萤火虫的心理变化过程。

要点:期待—惊喜—失落—宽慰—茫然方法:抓关键词句法、主角代入法2.人物:“打鱼人”的形象特点。

要点:贪婪、残忍、冷漠方法:剖析情节、关照主题3.环境特点。

要点:自然恬淡,幽僻宁静关注:正面、侧面描写(人的感受)4.主题。

要点:人与自然、人的生存方法:抓议论性语句二、建体系,解思路1.“要素概括”方法2.心理变化题三、针对练,强规范阅读谢志强《紧急命令》,回答问题。

1.林团长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①作战勇猛。

打起仗来总是冲锋在前。

②服从命令。

接受司令员的紧急任务,认下了林晋苏这个儿子。

③性格直爽。

林晋苏说要参加解放军时,林团长马上说喜欢这个儿子。

2.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林晋苏的心情随着他寻找时所经历的艰难曲折而逐步展开。

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概述。

答:①迫切:林晋苏流浪、讨饭,与叫花子为伍,艰难的处境更激发了他寻找父亲的迫切愿望。

②自豪:他追上了一支解放军部队,听到营长告诉他认识自己父亲后,他为有这样一位英雄父亲而感到自豪;③欣喜、兴奋:林晋苏对这个父亲的了解经历了由陌生、熟悉到认可的变化,内心充满了欣喜和兴奋。

答题规范:要点前置,据文分析布置作业————勤巩固,提能力阅读陈村《给儿子》,回答问题。

“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

请加以梳理概括。

答:①体验下田劳动的辛苦;②意识到自我的局限;③认识到有些事物如工具、粮食是最根本也最恒久的;④休憩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⑤体会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延续。

课后积累——广拓展,深认知附:一文多考其他设问客观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文章以“看萤火虫”为明线,借“小翔”的要求来安排情节,从城里到乡下再到城里,而以“我”的体验和感受为暗线。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1)情节结构题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1)情节结构题

情节 手法类
①本文在叙述手法(人称
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有
何效果
题干中有“叙
②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 展开的
述”“展开”
③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 “构思”“人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 。
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 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 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①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 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
③从篇幅上看,插叙的文字一般较多,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补叙的文字 一般较少,多则一段,少则一句话,只要完成对人物或事件的某些补充说明的 任务就可以了。
④从效果上看,插叙是作者为人物经历和事件发展提供背景材料,能使文 章的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紧密,人物性格更鲜明;补叙是将事件的开头、发展、 高潮和结尾的某个片段“藏”于文后,有意造成悬念,让读者产生错觉,到一 定的时候“亮”出来,这样通过“藏”和“亮”,使文章跌宕多姿,波澜起伏, 增强艺术感染力。
文本知识图解
真题示例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给儿子 陈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 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 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 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情节作用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情节作用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情节作用答题技巧与练习题(含答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情节作用答题技巧与练习题一、小说阅读“情节”作用常见提问方式1.文中写了XX情节(或场面等)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小说反复写XX这个情节,目的是什么。

3.小说以“XX”为中心叙亊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筒要分析。

4.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XXX”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5、本文以“我”与XXX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二、解答思路:小说情节的作用主要考查两方面:一、不同位置情节作用;二、典型细节或反复出现的情节作用。

(一)情节位置作用(1)开头的情节类型及作用:1、一般开头:开门见山,点名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作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设疑开头:造成悬念,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

3、写景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2)中间节类型及作用:补充叙事,揭示矛盾关系。

照应前文,或为后面的情节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推动故事发展或转折。

(3)结尾类型及作用:1、出人意料式。

(欧·亨利式结尾)结构上,使故事陡生波澜,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内容上,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表达效果上,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2、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主要作用在表达效果上:留下空白,让读者驰骋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3、补叙式。

结构上,与上文情节的呼应,解释悬念;内容上,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

4、卒章显志式。

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

5、令人感伤式。

主题上,深化主题;表现人物性格上,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表现效果上,令人感动和回味,引人思考。

6、大团圆式。

主题上,凸显出美好人性;表现效果上,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耐人寻味;读者的感情体验上,读者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7、设疑式:.正面解疑,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正面解疑,深化了主题;反面解疑,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二轮专题复习——小说情节(教师版)

二轮专题复习——小说情节(教师版)

二轮专题复习 小说阅读(14分)——全取满分有困难,力争12分笑开颜2018年全国卷三套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均为小说,形式上采取“1客观(4选1)+2主观”,考点稳中求变,设计作品结构、主题、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特点及作用,体会作品意蕴、作者创作意图、个性化解读等。

第一讲 小说情节类题失分探因及增分策略一、情节概括类...题目 (一) 审准题——思考方向不跑偏参考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情节概括类题解题3方式二、情节手法类...题目 (一) 审准题——思考方向不跑偏情节手法类题解题3步骤三、情节作用类...题目 (一) 审准题——思考方向不跑偏解答情节作用类题2大角度解答情节作用类题,首先要搞清开头或结尾或某处情节写的是什么,跟全文的内容有怎样的关系,然后可以从以下两大角度入手分析其作用。

[典例](2011 安徽卷)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后面的问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鸟笼做成了。

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

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

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2)“你该刮刮脸啦。

”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3)“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4)“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5)“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

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专题07 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7 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课件)-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03
理论知识与文本结合。通过
回顾教材中经典篇目的叙事
技巧,然后把所学知识具体
到某一篇小说中,看看能找
到几个叙事方式,迅速找到
得分点,,以此提高答题的
02
规范性和得分率;
熟悉小说叙事方式
01
有关专业知识。任
何一个考点,背后都 有专业理论知识支撑
注重文本细读 (读者意识);
着,这是答题之源;
因此,备考过程中,让学生熟悉不同的题型并在训练中得到提高是重中之重。
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
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
体把它 涉短及握小的小精内容悍说非,言的常简广情意泛赅,节, 结构,才能并深对入很对品好象析的和地某阐解一 发点 ,答进 进行 而这
3
种情节题。 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 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
包括社会评论、文学评
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
《变形记》情节梳理 开端(1-7)发现变成甲虫,但仍然惦记工作。 发展(8-13)变身甲虫的格里高尔起床艰难。 高潮(14-22)公司来人上门查看,格里高尔艰难离床。 结局(23-29)格里高尔努力开门,众人神态行为各异。
梳理小说情节的方法
参考角度一: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切分小说层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交待和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社会背景、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开端: 交代小说起因、背景。发展:矛盾产生、升级。高潮:矛盾、冲突爆发。结局:事件的 结果。尾声:冲突结束后,进一步交代人物的生活状况和归宿,或展示未来的生活图景
高考二轮复习讲练测
2024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七 小说情节梳理和叙事艺术鉴赏
突破高考小说阅读主观题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的情节梳理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的情节梳理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现代文阅读之小说的情节梳理吃透考点情节是小说的核心部分,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主要是情节概括梳理题。

梳理概括情节题一、常见题型“情节梳理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

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全文的故事情节的梳理。

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

考试题型明考型: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梳理”等作答动词和“情节”“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比如说“请围绕主人公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二、思考角度:分点概括情节式情节发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或一个情节内部的细节)答题模式:按故事发展,分点归纳概述暗考型:题干不是明确要求概括或梳理情节、脉络,而是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

这类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情节梳理题,只是答题方向不同。

例如“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XX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三、答题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理清层次结构。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

抓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对点训练一、阅读《呼兰河传(节选》,回答下面小题。

呼兰河传(节选)萧红①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②祖父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第二轮小说的情节复习教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第二轮小说的情节复习教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第二轮小说的情节复习教学案高考二轮复习教学案:小说的情节抓住情节结构设置特点,综合分析其作用自我诊断,找出答题能力短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职业汪曾祺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大人小孩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

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的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

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壁虱药!虼蚤药!”壁虱即臭虫。

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

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椒盐饼子西洋糕!”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

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

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

非常简单。

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

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

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

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

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

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

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将军的马。

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他很爱看这些马。

黑马、青马、枣红马。

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

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专题复习概括小说情节分析情节手法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专题复习概括小说情节分析情节手法课件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 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 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 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 粗陋,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 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她看着那 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 感慨和狂乱的梦想 。
经大了,是不是?”
对比
•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 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1.《孔乙己》: 酒客们的笑与孔乙己的悲形成对比。 2.《范进中举》: 胡屠夫对中举前后的范进态度的变化对比等。 3.《我的叔叔于勒》: 菲力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对比。 4.《故乡》: 闰土少年与中年的外貌变化对比等。
小说
2021新Ⅱ 3+3+4
新高考
2020新Ⅰ +6
2020新Ⅱ
小说
16分
当代
2021全国 甲
2021全国 乙
2020Ⅰ
2020Ⅱ
小说
2020Ⅲ
2019Ⅰ 2019Ⅱ
小说
2019Ⅲ
情节 情节
作用
情节 概括
散文
作用
情节 概括
石门阵 放娼+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建水记 大师
散文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人物概括 情节作用 人物 概括
叙述视角 (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类型
第一人称 ( 有限视角 )
作用与效果

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分析小说结构,突破情节线索题-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

文学类文本之小说阅读分析小说结构,突破情节线索题-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现代文阅读(全国通用)

2024高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II文学类文本之分析小说结构、情节线索题精准突破小说结构分析题一、三种常见结构模式小说情节的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传统小说的结构模式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具体有以下三种。

1.基本模式: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

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

“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部分);“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2.摇摆式: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大多数小说情节的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

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法。

指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而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二、常见线索及作用1.小说常见的线索(1)人物线索,如《祝福》就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的。

(2)事物线索,如《项链》就是以“项链”为线索的。

(3)事件线索,如《变色龙》就是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的。

(4)以时间、空间或人物心理、情感为线索,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既有时间、空间的变化,也有林冲心理、情感的变化。

2.线索的安排安排线索,可以是单线,也可以是双线。

双线一股是以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或事件)分别进行的,可分为明线和暗线。

(1)明线: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2)暗线: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高考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题点2情节结构

【高考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题点2情节结构

线索及作用
答题模式:作用点+体现点
①主要:事物线索、人物线索;②线索可能多条:双线交织、明暗交织、 多线并进、分开叙述;③主要作用:贯穿全文、互相映衬、突出人物和 主题
2020/4/4
15
15
真题研习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意”“作
用”“好
处”等字眼
①考虑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需要考虑这一
情节在全文中的位置:开头(引起下文、为下文
作铺垫、设置悬念)、中间(推动情节发展)、结
尾(呼应上文)等。
②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也就是情节本
身在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
③考虑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常用答案术语
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
境更具典型性”等。
④考虑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点
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常用答题术语:揭
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
题,突出主题等。
⑤考虑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也就是从读者
的角度考虑情节的作用。常用答题术语有“吸
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
者思考”等
11
11
必备知识
2020/4/4
6
6
2.叙述的方式和顺序 顺叙,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插叙,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 时空交叉,历史和现实交映,古今对照,凸显主题等等。 3.表达的方式和表现手法 主要体现在对细节的描写中,如常用的描写手法、抒情手法和各种修辞手法。
4.情节安排的技巧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抑扬使文势曲折多变,增强作品的可读性;照 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伏笔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铺垫蓄积气势, 突出文章主旨;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 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 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手法。
(1) 出人意料:前文用不少篇幅铺陈以前母亲来信的“千篇一律”, 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情节突转,增强小说的可读性,震撼人心(2分);
(2) 留白:故事戛然而止,文卡对这三卢比的纸币作何感想,作者并未交代 。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空间,表达含蓄隽永,发人深省。
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 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
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 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 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 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 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 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 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 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 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 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 ——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 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 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 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 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 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 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 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 ,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 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 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 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 ,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 :“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叙述视角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顺叙
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深入人物内心,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不同人物在各时各地发生的事情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使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叙述方法
倒叙 插叙 补叙
可以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呼应情节、解释说明、补充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
【例题】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
上……”这一结尾。
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 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 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色……
【例题】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 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 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 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二)结构手法
常见手法
概念
作用
悬念 先设谜面,在适当的时候揭示谜底。 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
抑扬 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跌宕起伏,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照应 照应标题,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对比 伏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 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对将要出现的结果做预先的暗示。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 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 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2018全国高考卷《微纪元》】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 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 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 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 ——4天,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 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 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 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 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2020
高三二轮复习之小说情节
授课教师:无锡市天一中学 裴伟蕾 指导教师: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许帮正
常见命题类型 一、梳理概括情节 二、情节手法 三、情节作用
(一)常见问法
一、梳理概括情节
(1)题干中有“情节”“脉络”“过程”等字样
(2)题干中有“概括”“梳理”等字样
一、梳理概括情节 (二)解题方法 1、理:结构层次
故事的发展:(序幕)、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 (尾声) 时空的变化 小说的线索:单线、双线 2、抓:题干要求、相关情节和关键词句 3、循:立足某个角度(“时地人事”)
【例题】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 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 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 姑娘唱起歌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 美丽的宏纪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 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 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①着陆前,一方面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心情复杂纠 结;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 失望使他濒临崩溃;
③听到小姑娘的提醒,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人类和文明没有灭亡, 感到震撼,重燃希望。
二、情节手法
(一)叙述视角和叙述方法
类别
作用
第一人称 使小说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②就中间来说常有呼应上下文、承上启பைடு நூலகம்。
③就开头来说常有 设疑法(悬念法)、倒叙式。 作用是起到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引起读者的思考、引起下文。
★ ④就结尾来说
1、出人意料式:造成突转,陡生波澜,震撼人心;与前文伏笔照应,情理之中 2、留白: 戛然而止,留下想象空间;含蓄,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3、补叙:丰富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等 4、首尾呼应:使小说严谨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5、喜剧(大团圆)结局:符合人们阅读期待,给人欣慰愉悦之感,寄托美好的向往 6、悲剧结局:令人震撼感动,回味思考;增强小说的感染力
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情节发展更合理,结构更严谨
突转 某种情节或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 增强戏剧性、可读性,扣人心弦
线索 情节发展、全文结构的脉络
贯穿全文,使结构完整严谨,便于揭示主题
【小贴士】结合情节本身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
①就全文来说常有一波三折式、陡生波澜。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 ,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 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 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