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伦理
学校管理的伦理本质
关 键词 : 学校 管理 ;伦理 ;伦理 共 同体 ;未 完成性 ; 的解放 人 中图分 类 号 :G 7 4 文献 标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4 12 2 0 )3 15 6 A 10 —9 4 (0 8 0 —0 0 —0
现代 人正 经历 着 一 个 前 所 未 有 的 、 剧 实 现 急
意义 , 之成 为照 亮生 活 世界 的“ 使 普照 光” 。
先 生所 言 : t b 在 o e的框架 中 , 人看 做机 器 , 把 这是
一
种背叛 了生 活 的伦 理选 择 []p7 。它 “ 过 对 2 ( .) 通
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伦理规范
2013.12学教育29来单独组织落实,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
党委书记亲自抓青年师德建设,每年要为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上“师德课”。
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部、后勤处、工会的正职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检查、督促工作,同样要对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投入更多的关注。
2、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指导协调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院氛围(1)制定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方案。
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有着重要承上启下、沟通协调、示范带动的重要作用。
要把学校党委在青年师德建设方面的宏观决策与学院发展、学科建设情况等相结合,制定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方案,努力营造相互促进、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学院氛围。
(2)指导党支部和学系的建设工作。
二级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应将支部建设与学系建设、学科建设相结合,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支部建在教学科研团队;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增强支部书记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适时将教师支部书记、青年教师骨干纳入到党政联席会中,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指导支部、学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主题活动。
(3)从学院的角度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
在高校中,教师的日常管理在学院。
因此学院要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思想动态,并给与指导和帮助。
针对青年教师收入低,负担重的问题,适当向青年教师予以倾斜,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对于从学院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学校党委反映,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4)加强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
教师党支部要针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有所降低,特别是青年教师党员比例呈下降趋势的现状,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发展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有入党要求的青年教师,要进一步改进联系人制度,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沟通、交流,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
学校教育管理伦理探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u n lo io igEd c t n lAd nsr t ni si e o r a fLa nn u ai a miitai n tt o o ut
Vo. 6 No 1 1 2 .O 0c o 9 t2 o
学校教育管理伦理探析
鲍 庆 童
( 阳师范大学 , 宁 沈 阳 10 3 ) 沈 辽 10 4
[ 摘
要】 学校 管理伦理化 , 是现代社会对各级学校管理者管理行为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 们正处在教育管理的 变革和 创新的
关键 时期 。 教育管理的伦理化是现代化 管理 的必要条件 。 坚持 以人 为本 的核心 , 要 管理制度 、 管理方式都要 以学生、 师为核心 , 教 尊
处理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 追求 的是公正 、 公平 、 正义 、 善; 而管理追求 的是效率 , 组织 目标 的实 现。但越来越缺少 公
2组 织机 构过 分 注 重科 层 化 而忽 视 民主 化 .
科层式 的管理体 制 , 组织 机构是 “ 字塔 ” 其 金 的分层 等级
平的效率 是不可持久的 ,没有人文关怀 的组织 目标是很难 真 结构 ,即按照管理权 限和责任将每个组 织机构排列在 不同的 由低到高 , 利逐渐集 中 , 成一条 垂直 分叉 如金字 权 构 正实现的。教 育管理更是如此 , 教育管理与人 的成长和发展密 层级上 , 切相关 ,教育管理的教育性决定它不可 能没有基本 的价值 立 塔形状 的权力线。在这种科层制 的管理体制下 , 学校就好像一
分为制度 伦理 、 系伦理 和德性伦 理三个组成部分 , 关 在此基 础
3管理激励过分注重物 质奖励 而忽视精神激励 .
高校管理制度的伦理缺失及对策探析
神的 高校 管理制度 , 直接 影响 高校 的管理效能, 将 并将在很 大程度上提升 高校 管理 的成效进 而对 管理对 象的健 康成
长以及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制度的 内容、 制定、 实施等方 面分析我 国高校现行管理制度存在 的
伦 理 缺 失 问题 , 而提 出了 高校 管理 制度 伦理 建设 的一 些合 理 化 建 议 。 进 关键词 : 高校 管理 制 度 ; 理 管 理 ; 策 伦 对
21 0 0年 1 月 第2 3卷第 1 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unl f el gi gV ctnl ntu f cl ia E g er g ora o i nj n oao a Istt o o g l n nei H o a i i e E oc i n
如, 民主 、 和谐 、 自由、 正等体 现时代 价值观念 的主题 词并 公
心转向以调 动职工 积极性 为中心 的“ 软性 ” 理。这种管理 管
逐步趋向民主化 、 本化 , 人 即伦 理化 。但 由于受传统 文化 的 影响 , 部分高校 管理 工作 者 的管 理 意识没 有 跟上 时代 的发
中图分类号 : 67 G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64— 3 1 2 1 ) 1— 0 7— 3 17 6 4 (0 0 0 06 0
所谓高校伦理管理 , 就是要求高校管理者 在管理全过程 中, 将伦理道 德的要 求 贯穿 其管 理 理念 、 理制 度 、 展 战 管 发
略 、 能 权 限 等 的设 置 ; 理 好 管 理 者 与 学 生 、 职 工 、 会 职 处 教 社
师生员工作为客体 , 内容大部分是规定 师生员工必 须尽到的 义务和遵守的职责 , 而关于他们享 有的权利却很 少涉及 。有
学校管理伦理内容体系的建构
学校管理伦理内容体系的建构图韩丽彦.学校的管理,体现在管理制度上,则以公平精神、公共精神和人道精神为其独特的精神价值追求;体现在教学管理上应当是倡导严谨的学风和创新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科研究能力;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应当是以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课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体现在日常生活管理上应当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校管理的伦理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欲从学校领导干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生管理三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校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道德管理工作,教育管理工作中蕴含着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要求学校领导干部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必须以道德原则为尺度进行伦理审视和价值判断,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管理既要坚持依法管理原则,又要坚持依德管理原则。
具体说来,必须坚持以下管理伦理原则:1、坚持功利与人文的统一功利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伦理学说及道德准则,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分别为英国哲学家边沁(Jer e m y B e nt ham)和密尔(John s t uar t M i l l)。
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一书中,边沁最早提出了“功利原则”或“最大幸福原则”这一概念,并将其要旨表述为“所有利益当事人的最大幸福”,换言之,是“促进还是阻碍利益当事人的这种幸福”。
继边沁之后,密尔继承并发扬了功利原则,进而提出了“功利主义”(U t i l i t ari an)的概念。
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H um ani sm),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和关切,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整个社会状态中人性的全面解放和发展,把人类的进步看作是最终的幸福。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政治思想素质还不够高,对教育的功利性与人文性认识不够。
面对物质诱惑与精神追求如何取舍,成为许多人心中解不开的结。
学校管理伦理论纲
学校管理伦理论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质量的普遍,学校管理伦理问题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围绕学校管理伦理的伦理论纲展开论述,探讨学校管理伦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实践以及未来发展。
一、学校管理伦理的基本概念学校管理伦理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它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念,认为学校管理行为应该公正、公平、公开,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学校管理伦理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还是一种制度规范,为学校管理者提供行为指南。
二、学校管理伦理的原则1、公正原则。
公正原则是学校管理伦理的首要原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和资源分配中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偏袒和歧视。
2、责任原则。
责任原则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恪尽职守,勇于承担责任。
3、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保持诚实守信,遵守诺言,不欺骗他人,不从事欺骗行为。
4、尊重原则。
尊重原则要求管理者尊重学校内外的各类人员,包括学生、家长、教职工等,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尊严。
当管理者违背以上原则时,可能会引起管理不公、矛盾冲突等不良后果。
而坚持这些原则则能确保学校管理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三、学校管理伦理的实践1、学术诚信与公正。
学术诚信与公正是学校管理伦理实践的核心内容。
然而,当前一些学校存在着学术不端、学术欺诈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发展。
2、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伦理实践的重要方面。
一些学校存在着对学生不尊重、限制学生自由、侵犯学生隐私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在于建立尊重、关爱学生的管理理念,保障学生的权益。
3、教职工队伍建设。
教职工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伦理实践的关键环节。
一些学校中存在教师不公正对待学生、滥用职权等问题,需要建立严格的伦理规范和监督机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四、学校管理伦理的未来发展1、强化法治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公正公平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学校管理制度的伦理意义探析
处( )政教处 和学科组 、 组 、 年级组应运而生 , 体现了多层次结
构的特点 。学校作为共 同体 , 其每一个成员都是学校管理 的 主体 , 管理者应避免学 校组 织的科 层化倾 向 , 免产生权力 避
的运行。通过各种规章制度 、 规范守则约束学校 内部成 员的
在学校这一独特的场域内, 学校机构的特殊性质和教育
的目的决定了学校 中的任何 活动 都必然要 围绕着道德而 展 开, 体现一定 的伦理要求 。学校管理制度也概莫能外。 “ 学校是创建相互关心 、 同情 、 有活力的文化氛围的主要 机构 。 即便在终 身教育思 潮 的影 响下 , ”3 学校作 为传递、 创
道德要求塑造起来 的 , 道德 要求在 结构 中作 为规则 、 习惯 被 固定下来 , 对任何人都 构成 了强制 性 的约束力 。 j对 于社 ” , 会而言 , 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一种整体 性的机制 、 结构 , 使为社
于学生而言 , 发展并不意味着掌握并 接受既定的规则 、 制度 , 而是富于创造 性地 内 化外 在 的规则 制度 、 培育 主体性人格 ,
I 收稿 日期] 09— 3—1 20 0 3 [ 作者简介] 张丹丹(9 2一) 女 , 18 ,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18 1
20 第 0 9年 8月 1 1卷第 8期
张丹丹 : 校管理制度 的伦理 意义探析 学
张 丹 丹
(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 济南 2 0 1 ) 50 4
【 摘
要]
学校管理 制度是融 强制性和普遍有效的理性原则 于一体的。管理理论 的伦理化趋 势及 学校教 育的独特性 决定
高校伦理管理的几个有效着力点
。
,
学 校 管理 必 须
发 挥 营造
一
种公平 公正 合理 有效 的
、 、
、
能形 式 主 义 简单 化
、
。
改 善 和 提 高学 校 管
、
宽 松 环 境 和 良好 氛 围 ; 树 立 服 务 意 识
、
,
增 强 管 理 制 度 的道 德 性
,
就是 要 求
理 伦 理 道 德 性 应 从学 校 管 理 理 念
在 市 场 经 济 的 考验 下 能够
,
,
耐 得 往 寂 寞 抗 得住 歪 理 顶 得 住 诱 惑
,
管得 住 小 节 ; 必 须牢 记 为师 生 服务 的 宗 旨 想 师 生 所 想 的事 急 师生 之 所 急 做
,
,
,
师 生所 需 的事
。
四 增 强 师德 素养 。
、
长期 以 来
是 指 对 所 有个 体 平 等对 待 和 尊 重 味 着每
和 教 师 们 的道 德智 慧 与 道 德 理 想
管理
代 阶 段 其 显 著 的标 志 是 从 泰 罗 制 以
“
能 动 性 以 谋求 人 的 自由 全 面 的发 展
, 、
。
制 度 的设 计 和 建设 是 学 校 办学 思 想得 以 实施 抓手
、
物 为 中心 转 向 以 调 动 职 工 积 极 性 为
,
、
树 立 人 本 管理 理 念
。
教职工
,
、
学 生 社 会 等利益 相 关 者 的关
、
、
人 本 管理 是 现 代管理 理 论 发展 的
二
、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引入伦理化理念的思考
3 利益分配的 失衡 。 、 加剧 了人 际关 系的 特张。当前学校普 遍推行职称评定制 、岗位聘任 制以及额外工作量津贴等制度
这些激励制度一方面很大程度地调动 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 但是从另一方面又可 以看到 ,首 先是制度体 系本身的柔软性 、 模糊性和任意性 , 难以营造公平竞争的平 台。 这样 的结果 。 评定 必然也就失去 了公正性 。 教师问互 不服气 。 相拆 台。 互 为了解决
量 的 机 一,立 人 管 为 的 有 统 建 起 本 理 主
。 系统运作机制 。
一
、
当前学校 管理 工作 中缺 乏伦
理 化 理 念 的 主 要 表现
1 校风 的压抑 。 、 主要表现在管理 者权力 意识的过强 、 利主义思想 凸 功 现。 学校整体缺乏一种对管理者有效
的 监 督 、 判 和 考 核 制 度 , 导 倾 向 评 领
历练 自我 . 让喜 闻乐见 的活 动促进学生 的精神成长。 3联姻校外教 育实体 , 高 自我水平 、 提
学校 管理 与 教 科 研 都 需 要 专 家 的参 与 、 价 、 导 。 评 指 同教 科
研机构联姻 。 专家指导下 能有效 、 时、 在 及 正确进行实践 。 并不 断提升 自己学校教 师的教科研 能力。同兄弟学校联姻 。 寻求合 作与发展伙伴 , 可增 长见识 。 时调整思维方式 , 适 增强忧患 意识 和危机感 。通过联姻 。 可促教育思想互融 , 教育质量 共进 。 教师 互访 、 互学 , 教育资源 共享 , 这对提 高学校 的综 合办学水 平 , 激 励学 校永创新高十分有利 。 总之 , 当前 教育 管理中 。 人本管理 是基础 , 非权力管理 是关 键, 良好的资源管理增效益 。 对于这三点 。 作为现代学 校的管理
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与伦理性
一
如, 是否合乎宗教信仰或宗教教义 , 是否符合习惯 ,
、
有效 性与 伦理性 : 一个 二律背反 的 问题
是否表现出某种社会美德或善行等。实质合理性只 是关 乎伦理 主义或 道德 理想 的一种合 理 性 ,它仅仅
性的 实践要求在学校 管理 中树立人本理念 、 强化制度伦理 意识和构建伦理 关系。 关键词 : 学校 管理 ; 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 学校 管理的伦理性 中图分类号 : 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9 0 0 2 1 0 — 0 4 0 G6 7 A 1 0 — 1 XI0 0)6 0 1 — 4
的在逻辑上划分出两种合理性 ,即形式合理性和实 质合理性 。所谓形式合理性 , 是指在统治关系中, 行 动方式倾 向于在其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尽可能地被加 以量化 ,从而使行动本身以及对行动结束后 的目的 实现 程序 的预测 成为 可 以被计 算 的任务 。这 是一 种
纯粹 客观 的合理 性 。实质合 理性 则完全 基 于价值 判 断 的基础 , 是对 行动 的 目的和后果 作 出价值评 价 , 例
校管理的另一个价值维度——伦理性 , 我们更应该
加 以强 调 。 在既往 的学校 管理实 践 中 , 管理者 所追求
理的有效性就意味着管理的伦理性。 因此 , 我们就很 少追问: 管理的有效性就是管理的伦理性吗? 如果我 们观照现实 , 上述的判断似乎是有待商榷的。 当教师 在课堂上以强制或压制的方式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课 堂秩序 , 这种 有效 的管理是 否还具 有伦 理性 ? 些学 一
~
∞ 稍 Ed i n Pr c i e a d Re e c 国 uc o al a c n s ar h at t
伦理管理:学校组织管理新趋势
幸 与 自身 的 育 人 特 性 的 不 可 剥 离 性 ,决 定 了伦 理 管 理 将 成 为
学 校 组织 管 理 实践 的必 然 趋势 。正 如 张新 平 教 授 所 言 : “ 育 管 理 是 一 个 深 深 地 渗 透 着 价 值 伦 理 的 事 业 ,… … 在 种 教 种 彼 此 冲 突 的价 值 中 做 出选 择 ,并 在 种 种 矛 盾 的利 益 权 衡 中做 出 符 合 伦 理 的 决 策 ,是 教 育 管 理 人 员 与 各 级 各 类 教 育
探究 的 共 同 体 、道 德 的共 同体 。 ” 可 是 ,现 实 的 学 校 组
织 管 理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已蜕 变 为 纯 粹 的专 业 技 术 活 动 ,缺 失
伦 理 精 神 。 “ 理 主 义 的 严 格 控 制 以 一 种 技 术 的模 式 看 待 管
学 校 的 发 展 .把 学 校 的管 理 看 做 是 一 些 技 术 模 式 和 操 作 办 法 的 应 用 .从 而 消 除 了 管 理 本 身 的道 德 性 。什 么样 的 管 理
是 道 德 的 .什 么 样 的 学 校 是 道 德 的 , 已 经 好 像 不 是 学 校 应
该 思 考 的 问题 。 学 校 管 理 主 义 的兴 起 ,把 管 理 仅 仅 看 做 是
控 制 技 术 对 学 校效 率 的 追求 ,湮 没 了 学 校 管 理 的 道 德 追 求 , 使 得 管 理 者 遗 忘 了营 造 学 校 道 德 氛 围 、塑 造 道 德 精 神 、追
管 理 机 关 日常 工作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 ” 5
‘
中观 层 面 的 伦理 管 理 模 式 进 行 探 析 。
一
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与伦理性
论学校管理的有效性与伦理性摘要:作为学校教育基本单元的班级管理,在教育部推行新的课程理念下作为班级管理组织实施者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落实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理念、新的价值观来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模式,创造出一种适应于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用来适应学生的发展,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性与伦理性。
在伦理的眼光层面来审查现实社会中的学校管理,可以看透学校管理的伦理内涵所在:学校大集体是一个伦理共同体,学生某些方面的未完成性是学校实施班级管理的伦理基础,学生人性的解放就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学校管理;有效性;伦理性有效性与伦理性是学校管理中两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维度。
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并不能保证其一定具备伦理性,而学校管理的伦理性必然包含着着有效性。
学校管理的伦理性寓意着学校管理的公正性、正当性和教育性。
学校管理的伦理性要求学校在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构建伦理关系和制度伦理意识。
在对小学进行管理的时候,管理者更要关注小学生的生活特性,以及在学校里小学生的生存状态,小学生大多数向往自由的生活空间,在学校这个相对有所控制的地方,符合学生的心理进行学校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学校管理有效性与伦理性,两者相违背的问题学校管理不仅仅应该是有效的,而且也应该是正确的。
有效性应当是学校管理的价值维度,与此相同,学校管理的另一个价值维度:伦理性,也应该被给予高度的关注。
在以往传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们的终极追求是学校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学校管理的伦理性在管理的过程中被管理者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在他们传统的观念中认为管理的伦理性就是包含在管理的有效性之中。
但是实际管理实践中,小学生的能动性比较强,性格较为活泼,在课堂中和课堂外表现可能完全不同。
小学生是内心很简单,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如果管理者一味的注重管理的效果,而忽视小学生的真实内心,这样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作用。
由于表面上我们似乎可以总结得出:有效地管理就是一种正确地管理,管理的有效性就代表着管理的伦理性。
学校管理的伦理追问
衡 量和要 求学校时 ,道德都成 了一个被遗忘和 失落的标准。 学校管理是否道德 的问题 . 目前 在 的学校管理 中, 了一个没有 “ 成 问题”的问题。 二 .学校管理 中存在道德两难吗7
所谓道德两难 . 的是同时体现两种不 同 指
记得在 2 0 年 的印度洋海 啸中 . 04 一位年仅 1 0 岁的英 国小女孩 . 玩耍 中突然发现海面 上出现 了许 多气泡 ,潮水也突然退 了下去 . 她根据 自 己在学校里 学到 的海 啸知识 . 察觉到 了灾难 降 临 的预 兆。小女孩 的妈妈 相信 了孩 子的判断 . 火速通知海滩 上1 0 0 多名游客撤离到 了安全 地
对学校 的要求并不完全 一样。一类教师仅仅把 学校 当作工作场所 ,与任何其他职业一样 ,当 教师只是一个提供给他生活保障 的手段 。 这种 教 师对学校 的要 求是待遇好 , 自己的劳动付 出
能 够 换 回所 需 的报 酬 就 是 好 的 学 校 。另 一 类 教
师把学校 当作 实现人 生理想的精神家 园, 教书 育人 、研究思考 ,乐此不疲 如同春蚕蜡烛。这 种教 师对学校 的要求是能够给他提供宽松的氛
、
学校 管理都是道德的吗?
源的匮乏 , 家长与学校之 间并没有处于平等 的
地位进行平等地对话 。因此 ,家长基本 上并 不 具备追 问学校管理道德与否 的意识 , 更何谈 衡 量与 判断学校管理道德水平 的标 准。
比如 ,教 师衡 量 学校 的标 准 ,不 同 的 教 师
某个 人 道 德 吗 ? 某 种 行 为 道 德 吗? 对 某 个 人 或 某 种 行 为 做 出道 德 与 否 的 判 断 , 日常 生 在
们 的 想 法 和 认 识 常 常不 被 理 解 和 尊 重 。 一 点 这 在 我 国的 文 化 背 景 和 传 统 习惯 中 尤其 突 出 。 还
学校管理:在伦理与规则之间的实践——对一些管理模式“极性”的思考
r管 理 方 式 的科 学 化 。但 是 ,它忽 视 - r社会 心 理 维 度 ,
其 日怀 单 一 化 、人性 认 知 的 局 限 性 以 及 领 导 行 为 模 式 的简 单 化 是 显 而 易 见的 笔 者 以 为 ,学 校 管 理 伦 理 化 的捉 } 对 新 型 学 校 管 理 制 度 的 构 建 颇 具 意 义 , 因其 充 { J 分 考 虑 了学 校 的独 特 环 境 及 教 师 的 T作 特 性 :教 师 的
无 可 否认 学 校 组 织 具 有 组 织 的共 性 特 征 。实 践 证 明 ,
共 同体 ,领 导者 应 以道 德 权 威 为基 础 ,甄 别 并 确 定 学
校 这 个 学 习 共 同 体 核 心 的 价 值 观 ; 教 师 基 于 责 任 和 义
务对 共 享 的共 同价 值 观 、理 念 和 愿 景 作 回应 ,在 团 队精 神 下 相 互 协 作 、进 而 发 挥 领 导 的效 能 ,其 思 想 的 实质 是 “ 以德 治 校” 该 种 领 导模 式 认 为 ,传 统 领 导模 式 只 能解 决 学 校 管 理 的部 分 问题 ,仅 代 表 学 校 领 导 的 初级 阶段 不 能将 这 两种 领 导模 式 置 于学 校 管 理 的 核 心 地 位 。 笔 者 以 为 ,道 德 领 导理 论 的 关 键 点在 于 其 揭 露 了 传 统 学 校 管 理 理 沦 在 学 校 领 导 关 键 问 题 J的 一 系 列误 判 ,并 以一 种更 为接 近 学 校领 导真实 世界 的 场 . 对 这 些 问 题 重新 作 了 州 答 具 体 而 青 ,该 理 论 认 为 , 学 校 的本 质 是专 、 的学 习 共同 体 .它 由共 同 的价 值 观 、
学校教育伦理
学校教育伦理学校教育伦理作为教育的关键部分,涉及到的范畴十分广泛,集历史性、理论性和应用性于一体。
学校教育伦理牵涉到各个层面,不仅涉及校园行为准则和纪律,还涉及学校管理中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以及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学校教育伦理的探讨,都需要从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出发,即要了解在对应的历史背景下,学校教育伦理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学校教育伦理的探讨,也需要充分理解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的特征,以及学校的宏观教育环境,才能够更加深入挖掘学校教育伦理的实质层面。
学校教育伦理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要求学校通过有效管理促使学生学习有道德结果,另一方面要求学校教育要以更大的品德和道德原则,培养学生符合公序良俗的立身处世能力,使学生在自身价值观的指导下,正确地看待处理学习问题和社会实践问题。
从伦理本质的角度而言,学校教育的伦理目的,在于提倡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职业操守,同时促进学习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实践观念,坚持和发展有意义的社会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基于此,让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伦理教育,首先应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理论教学要求学校教师准确、科学地给学生介绍学校教育伦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使学生掌握伦理的本质。
实践教学要求学校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自主地面对、分析和解决学校教育伦理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要想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学校教育伦理中,学校还需要进行组织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身参与到伦理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素质。
从长远看,学校以伦理教育为主,要不断提升教育的质量,还需要学校不断完善教育基本制度和实施机制,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学校用于管理教育的伦理标准,使学校的伦理教育更有深度。
总之,学校教育的伦理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为未来社会的构成部分,学校应该努力将伦理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使学生全面掌握伦理教育,以此促进教育伦理的更新及文明文化的发展。
中小学校园伦理探析
中小学校园伦理探析一、中小学校园伦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中小学校园伦理的概念:中小学校园伦理是指在中小学校园里,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互相遵守的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
这些准则和习俗体现了一个正直、宽厚、友善、豁达和有教养的精神,使中小学校园成为一个正面、健康,让学生们充满活力、坦然乐观、勇于开拓以及安定和谐的良好氛围。
2、中小学校园伦理的重要性:中小学校园伦理的存在,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观念,使他们有利于学习、友爱、尊重老师,注重礼节礼仪,形成文明品行。
另外,它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学生和家庭的真诚沟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促进中小学校园伦理学习的措施1、家庭抚养:美育和传统教育现代化伦理观,要求家长把伦理教育融入到抚养中,作为护航中小学生的“内助”,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2、学校教育:要结合学校教学素质要求、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社会实际等具体因素,把中小学生的伦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公平有效实施的重要任务,不仅要注重外在行为规律,还要强调形成伦理观念具有持久意义,要坚持“以育人为本”。
3、导师指导:督促学生遵守校园伦理,体现文明新风,以师德作榜样,做到同学们所憧憬的优秀大哥哥,教室掌控者、健康向上达人、礼仪礼节大使、友谊卫士。
4、行政管理:加强学校管理和监督,严格实施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维护学校的社会秩序,特别是要强化安全保卫,加强纪律教育,坚持反对欺凌、抗拒文化污染,维护友谊,建设睦谐校园。
三、中小学校园伦理的建设与发展1、落实国家伦理教育政策:要求教师严格遵守中小学教育法规,依法履行教育义务,严格落实国家安全教育政策,加强对中小学生伦理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2、加强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沟通、解释、示范、引导等多种方式重视教师的文明品质,加强师生的缓和关系,形成亲情般的师生关系。
3、增强沟通和抗拒:通过多元化沟通手段,以促进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沟通对话,创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
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
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追求卓越与公平的基石在当今社会,教育管理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管理理论的不断演进和教育需求的多样化,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也受到广泛。
本文将围绕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在此基础上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以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教育管理的定义与特点教育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引导和协调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它包括学校管理、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督导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教育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2、多样性:教育管理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教育对象和教育资源,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3、协调性:教育管理需要协调教育系统中各方面的关系,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教育管理的关键概念与定义1、教育的使命:教育管理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的使命,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管理应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如尊重个性、追求真理、注重公正等,以引领教育工作的方向。
3、教育的管理模式:教育管理模式涉及组织结构、决策机制、管理风格等方面,需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三、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1、伦理的概念:伦理是指一系列道德原则和规范,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在教育管理中,伦理意味着管理者和员工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教育管理伦理的重要性:伦理基础对于教育管理至关重要,它是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树立教育公信力的关键。
3、教育管理伦理的具体实践: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贯彻以下伦理原则:尊重师生权益、保障教育公平、维护公共利益、坚持诚信原则、责任担当等。
同时,还需以下几个方面:a.决策伦理:在制定教育政策、规划教育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广大师生的利益,避免损害公共利益。
b.教学伦理:教师应秉持敬业精神,关心学生发展,公正评价学生,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教育中的伦理问题与案例
教育中的伦理问题与案例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更承载着塑造个体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
然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典型伦理问题,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影响及可能的解决策略。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师生关系越界某中学一位年轻教师因与学生建立了超出正常师生关系范畴的私人关系,引发了校园内外的广泛关注。
该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对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影响与对策此案例反映出教师职业边界意识的缺失,对教师而言,维护专业形象和遵守职业道德至关重要。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明确界定师生间的合适互动范围,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理。
学术诚信案例分析:论文抄袭事件一名大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从互联网上复制粘贴了大量内容,未经适当引用和改写,导致论文被认定为抄袭。
此行为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学术声誉,也对学校的学术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影响与对策学术不端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术界的诚信体系。
高校应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明确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严重后果,并提供论文写作指导服务。
同时,采用专业的查重软件检测学术论文,确保学术成果的原创性。
隐私保护案例分析:学生信息泄露一所学校的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导致数千名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对于学校数据保护能力的质疑。
影响与对策学生信息的泄露严重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教育机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信息,包括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隐私保护培训,并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和控制机制。
结语教育中的伦理问题涉及多个层面,需要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通过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伦理意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与对策
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与对策教育管理伦理是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和价值观念,涉及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然而,在当前社会语境下,教育管理伦理存在着一定的缺位。
一、教育管理决策过程中的缺位在教育管理决策中,有些管理者会忽视师生的权利和利益,更注重自己的既定目标和利益,甚至追求个人利益。
例如,某些学校领导在寻求学术声誉、政府补贴等方面可能忽视了学生的健康和学术成就,将学生当作了一种资源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二、教育管理中背离了职业道德原则在另外一个方面,教育管理者很少深入去了解和参与学生的生活和情况,也缺乏对学生及其家庭背景的了解和关心,很少关注对学生的发展和情感支持,违反了职业道德原则。
而且,在评估学生时,有些学校还会出现“忽略学生”等现象,导致不公正的评估和不公平的竞争。
三、政策制定中的缺位在教育政策制定中,也存在教育管理伦理缺失的现象。
某些政府机构的政策在实行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关注趋势。
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
然而,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对教育管理者的伦理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
加强对教育管理者的伦理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培养学校管理者健全的伦理理念和行为,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方法和行为处理教育管理问题。
二、完善评价体系,避免不公正评价。
在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时,完善评价体系,采用科学、公正和客观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成为对个人和学校发展的良好支持,避免产生不公正评价的现象。
三、加强教育管理和教育政策的参与和监管。
政府和学校应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制定的教育政策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利益。
同时,教育管理者也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其政策制定过程更加人性化和人本化。
总之,通过加强教育管理伦理的教育和监管,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理性和道德素养,才能缩小教育管理伦理缺位的不良社会环境。
学校社会实践伦理管理制度
学校社会实践伦理管理制度学校社会实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了保障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和安全,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伦理管理制度。
一、明确社会实践目的与意义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
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拓宽眼界,培养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教育传递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制定社会实践准则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社会实践准则,包括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行为规范、安全措施等。
这些准则应该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实践,避免出现违规行为和安全问题。
三、确保社会实践项目具备教育性学校选择社会实践项目应当注重教育性,确保项目能够对学生起到实际的教育作用。
项目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相关,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育导师制度学校应该建立实践教育导师制度,每个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前都应分配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和管理。
导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实践目标、解决问题。
五、组织前期培训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之前,学校应该组织前期培训,包括实践项目介绍、注意事项、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培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践目标,了解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六、规划实践行程和安全措施学校应该制定详细的实践行程安排,包括出发时间、路线选择、住宿安排等。
同时,要加强对实践行程的管理和组织,确保学生的安全。
在实践过程中,应建立应急措施,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七、加强实践过程监督学校应该加强对社会实践过程的监督,确保学生按照规定参与实践活动。
通过制定实践过程的监督机制,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八、培养学生实践思维和能力学校在社会实践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和反思。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为今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重行为而轻视理论与价值信仰,就如同 重视手的动作而忽视支配手动作的脑与 心。 • 领导行为——领导之手; • 理论范式——领导之脑; • 价值与信仰——领导之心。
价值观的构成
• 郝金森(1991): • 价值观分为两部分, • 正确的。正确的与道德、责任有关,是 正确的 “应该怎么做”。其形成依靠认知。价 值观类型为理性。 • 好的 好的。好的是一种喜好。其心理基础为 情感。价值观类型为非理性。
实现内在领导的途径
• • • • 1、建立共同体规范 2、树立专业理想 3、创造充溢的工作状态 4、构成专业美德的团队精神
1、建立共同体规范
• 建立学校共同体。 • 共同体:成员之间依靠情感联系;共同 体为成员提供行为规范、共同体成员对 价值观、信仰、目标等有共同的理解; 个体作为共同体的一部分,对共同体的 决定负责,共同体赋予群体内活动以意 义。
• 关怀的伦理原则。 • 关怀是一种交往联系的方式,不是指某种 特定的行为。 • 关怀原则包括:领导在行动上表率、进行 开放真诚地对话、指导者提供行动的榜样、 对优秀行为的肯定与鼓励(认可)。
• 公正伦理原则。 • 个人与团体选择行为的平等与公正。 • 公正原则包括学校任何成员的平等对待, 决策制度的公正。
阅读案例,思考:
• 1、校长与教师的价值观有哪些冲突? • 2、以关心、公正、批评的原则讨论此案 例。 • 3、校长怎样做赢得教师的信任与合作? • 4、为提高教学质量,校长是否可以运用 道德领导的方式,怎样运用?
• • • •
共同体规范如: 1、努力工作、尽职尽责; 2、分享(为学校改进); 3、强调追随愿景而不是某人。
2、树立专业理想
• • • • • • • 1、以模范方式行事的美德; 2、关怀伦理; 3、关心教学活动本身; 4、教师的伦理准则与价值观----信任; 5、教师的品格----诚实、正直、公平等。 学校领导具有分享教学专业理想的责任。 专业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专业身份的维护。
建立新型领导关系的途径:树立目的
• 树立目的的意义: • 提高生产率(以往仅此); • 提供理念与意义。 • 树立目的的内涵: • 领导者的愿景; • 学校共享盟约。
三、学校管理伦理原则
• 学校应被建成一个共同体,个体作为共 同体的一部分,对学校的决定负责。领 导者要促进共同体成员的成长,要在公 正、关心、批评的伦理原则基础上做出 决定。
案例: 检查与尊重 某中学校行政会议讨论新学期工作。研 究提高教学质量议题时,校长说,外地一所 中学为加强教学管理,狠抓对教学工作各个 环节的检查,其中有对教师备课笔记的检查。 我认为是一个好办法。课要上得好,先要备 得好。检查备课笔记可以促使教师充分备课,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过去我们学校在这方面 没有抓,这学期要明确列入计划。 经过会议讨论,虽有不同意见,提议还 是通过了。会议决定,一学期检查两次教师 备课笔记,由教研组长负责组内传阅,校长、 教导主任抽查。
(二)领导权威与管理策略
领导权威 管理策略
科层权威 控制 心理权威 激励、人际氛围 技术理性权威 寻求最佳方法 专业权威 赋予专业自主权 道德权威 依靠共同体实现责任义务承担
道德领导——内在领导
• 道德领导依靠内在道德权威在学校成员 心中形成内在自主领导。萨乔万尼称之 为“领导替身”。 • 相对与组织任命的管理者而言,运用道 德因素进行领导是一种无形的内在领导。
(一)行为表象与价值信仰
• 萨乔万尼: • 以往的管理研究与实践,关注领导行为 的表象,忽略支撑行为表象的理论范式 与价值信仰。
具体表现为:
• 1、重管理秘诀(管理策略、方法、模式) 专注于训练针对固定问题的管理技能, 忽视综合思考能力与行为能力; • 2、重管理者(领导风格、领导能力); • 3、重管理行为(过程与程序)而忽视目 忽 的。
(二)我国学校管理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 1、管理制度伦理的探讨 、 • 制度的伦理化即合道德性,伦理制度化即将道 德准则转化为道德要求,并形成规则制度;教 师管理制度的伦理价值与伦理原则等。 • 2、学校管理与伦理的关系以及管理伦理的原 、 则 • 3、管理方法伦理,如对学生、教师、课堂教 、管理方法伦理, 学管理的以人为本、伦理激励、身体力行等。
• 团队精神的障碍: • 结构性的,如工作时间安排不 当(教师间缺少交流的机会、 教学进度缺少反思的时间); • 态度性的。
(三)道德领导下的新型领导关系
• 科层制度下的领导关系:上级—下属; • 下属意味着他人管理与监督。 • 道德领导下的领导关系:领导者与信奉 者;二者同样依附和依从于理念、价值 和承诺; • 信奉者意味着自我管理。
二、道德领导的理论
• 学校管理活动以技术要素和伦理的要素 构成。以往有关管理理论的研究多关注 技术要素的研究。 • 萨乔万尼主张在学校管理中运用道德领 导,并建立道德领导的理论。
• 道德领导指管理者除运用外在的管理技 术之外,还要依靠创设价值理念、文化 氛围,以使其在组织成员中形成内在动 力,从而实现组织成员的自主领导的理 论。
• 萨乔万尼认为,以往的管理理论与实践 只重视正式权威的作用,忽视非正式权 威的作用。
• 只重视官方价值观,会导致领导 者自主思考、判断、决定的空间 缩小,只会执行、模仿等。 • 非官方的神圣权威与情感,会增 进群体凝聚力,将组织转化为共 同体。增强其内在动力。
• 萨乔万尼认为: • 价值与信仰、神圣权威与情感是道德领 导的基础; • 道德领导关注(以往科学管理忽略的) 内在动力,强调通过共同体成员内在动 力的支持达到自我管理。
• 批评的伦理原则。 • 质疑现存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决定 决策等。 • 批评原则促进对话与倾听。
四、伦理领导的类型
• 转换型领导
• 转换型领导将下属转换成领导者或将领导者转 化成道德的代言人,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是一种 相互激发和提升的关系,有共同的动机与目标。
• 公仆型领导
• 公仆型领导是一种以公仆身份为学校成员服务 的领导类型。公仆型领导关系服务对象的成长、 利益,关心地位低下者是否从服务中受益。领 导者管理成功依赖目标、成功、学习、帮助。
两个月后按计划进行第一次检查。语文 组青年教师将教案送到教研组长的办公桌 上;中年教师将教案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等待检查;老教师则埋头工作,一声不响。 当组长走到老教师跟前说:您的备课笔记 是否可以让大家学习学习?老教师回答: 抱歉,我只有提纲,一定要的话,待我花 几天时间抄一份行么?数学组的一位教师 说:教案没有,听课欢迎。一位教师反问 组长为什么如此积极,组长没法查下去。 其他组则草草走走过场,有的组改成交谈。 校长听到汇报后,决定再召开一次会 议,分析原因,以便把检查工作做好。
3、创造充溢的工作状态
• • • • 饱满的工作状态依靠: 所获得的奖赏----科层的 正在得到的奖赏----心理的 美好的愿景----道德的
• 对工作的满足感: • 导致高水平的工作投入与工作表现----赢 得效能; • 导致发现工作的意义、价值----获得道德。
4、构成专业美德的团队精神
• 以相互尊重、信任的人际关系为特征。 • 团队精神的两个维度: • 1、义务的履行(对其他成员的帮助与支 持); • 2、专业态度或取向。
第二节 学校管理伦理
• • • • 有关学校管理伦理的研究现状 道德领导的理论 学校理伦理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校管理伦理研究的主要内 容 • 1、学校领导者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 、学校领导者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
领导者的道德意识、 领导者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 坎贝尔:“教育管理伦理应该包括教育 管理人员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的行为 两 部分”。 研究重点为有关领导者道德行为的标准、 内涵,其价值基础以及如何进行伦理培 训等。
莱斯武德等(1994)提出的4组价值观: • 基本的人类价值观:自由 幸福 尊重别 人 生存 • 一般的道德价值观:关心 公正 勇气 • 职业价值观:作为教育者的基本责任 特 定角色责任 结果 • 社会与政治价值观:参与 分享 忠诚 团 结和奉献 帮助别人
价值观的来源
• 官方的:正式权威 正式权威(科层体制)、科学、 正式权威 演绎逻辑 • 半官方的:感觉经验、直觉 感觉经验、 感觉经验 • 非官方的:神圣权威 神圣权威(群体规范、专业 神圣权威 规范等)、情感
教育腐败 教育腐败指“承担着教育责任的人,利 用自己的职权和职位之便,谋取不正当 利益的行为”。 研究重点为腐败行为的表现、腐败行为 对受教育者的危害、形成的原因、应对 腐败的方法等。
• 2、建立伦理型学校以及进行道德 、 领导的理论 • 讨论伦理型学校依据的原则;在学 校管理中进行道德领导的意义与方 法。 • 3、教学伦理 、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伦理选择;师 生交往的道德性;教学内容的道德 性;与家长、同事、社区交往关系 的道德性等。
• 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
• 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以“不能违背法则”为 原则进行工作。而领导以原则为中心就会有 一种服务感。领导过程依靠四个因素:安全 (认同)、指导(方向与标准)、智慧(感 知与判断)、权威(能力与勇气)。领导依 靠四因素达到与下属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与与相互忠诚。
• 服务型领导
• 服务型领导通过向周围人提供服务,而不是 控制进行管理。服务建立在集体共同制定的 组织目标以及责任感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