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2月全市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
2015年各地级市GDP排名(参考数据)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全国2015年各省市GDP排名(数据有误差、仅供参考)。
石家庄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家庄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石家庄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2016年3月30日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治污染、惠民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44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94.4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52.9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93.3亿元,增长10.6%。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8%。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7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5%。
民营经济实缴税金444.2亿元,比上年下降8.7%,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7.1%。
民营出口总值实现6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2%。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食品类下降0.1%,烟酒类上涨0.6%,衣着类上涨5.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居住类上涨0.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5%,购进价格下降6.3%。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1%,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5.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3%。
粮食总产量504.8万吨,比上年增长0.4%。
蔬菜播种面积16.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总产量1330万吨,增长1.1%。
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7.5万公顷,增长1.3%;产量603万吨,增长2.2%。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
全市主要经济指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房地产开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
单位:亿元
企业“一套表”调查单位及投资项目数
单位:个
注:企业“一套表”调查单位及投资项目是指纳入联网直报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以及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
招商引资
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
财政收支
单位:亿元
金融信贷收支
单位:亿元
公共资源交易量
单位: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指数
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
单位:%
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县市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单位:亿元
注:规模以上服务业包括省重点服务业企业。
分县区调查单位数
单位:个
注:调查单位是指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范围的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县市区利用外资
单位:万美元
县市区财政收支
单位:亿元
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2015年12月全商务运行情况
2015年1-12月全市商务运行情况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5亿元,比增11.1%,居全省第10位;外贸进出口24.5亿美元,比增12.5%,增幅居全省第3位;合同外资3.7亿美元,比降18.1%,实际使用外资7131万美元,比降51.5%。
一、消费市场情况201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消零)555.5亿元,比增11.1%,增幅与去年同期持平。
其中限额以上社消零128.3亿元,比增7.1%。
从区域结构看:除市直(-9.2%)和五华县(10.5%)增速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0.3和0.6个百分点外,其余县(市、区)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增速前三名的三个县(区)依次是:梅县区(13%)、丰顺县(12.9%)、梅江区(12.8%)。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市场实现社消零389.1亿元,占全市的70.0%,增长11.2%,增速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社消零166.4亿元,占全市的29.6%,增长10.9%,增速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
城镇市场增速比乡村市场增速高0.3个百分点。
从行业结构看:批发与零售业514.9亿元,占全市的92.7%,比增11.4%,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住宿餐饮业40.6亿元,占全市的7.3%,比增7.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9.6亿元,比增2.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8.1个百分点。
二、对外贸易情况按美元统计,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4.5亿美元,比增12.5%,增幅居全省第3位,分别高于全国(-8%)和全省(-5%)20.5个和17.5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22.7亿美元,比增20.4%,高于全国(-2.8%)和全省(-0.4%);进口1.82亿美元,比降38.2%,降幅高于全国(-14.1%)和全省(-11.9%)。
按人民币统计,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52.5亿元,比增13.7%,分别高于全国(-7%)和全省(-3.9%)20.7个和17.6个百分点。
2015年全年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全市经济形势分析面对全球经济持续调整、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复杂局面,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全市经济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适度较快增长,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3.2亿元(含枞阳,下同),同比增长7.1%,较全国高0.2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4.4%,上半年增长5.8%,前三季度增长7.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0.0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21.6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571.6亿元,增长10.2%。
一、经济运行特点(一)农业生产形势较稳定。
全年粮食总产量为268.3万吨,同比增长3.8%,油料达29.9万吨,同比增长1.8%;水产品达39.0万吨,同比增长2.7%,肉类总产量为34.4万吨,同比增长3.7%。
全市家禽产出7154.9万只,同比增长7.3%,生猪出栏288.1万头,同比增长1.1%。
(二)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全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13.9亿元,同比增长10.8%。
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643.1亿元,同比增长5.7%,国有企业增加值50.7亿元,同比增长0.4%,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36.0亿元,同比增长12.4%。
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392.1亿元,同比增长6.5%,轻工业增加值321.8亿元,同比增长5.2%。
从39个行业来看,29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增长,占74.4%,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34.0%,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速14.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速9.9%;从三大行业来看,纺织服装产业增加值131.5亿元,同比增长7.8%,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131.7亿元,同比增长6.4%,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95.1亿元,同比下降1.0%。
2015年全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全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主要经济指标处于低位】1-12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5.7%,位列全市第五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5.42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利润总额23.7亿元,同比增长11.25%;实现利税32.99亿元,同比增长0.5%。
累计工业用电量15329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呈现逐步上升的局面。
工业生产向好趋势显现,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年纳税过百万元工业企业总量指标有所下滑,效益指标略有提升】据经信局调研,全区42户年纳税过百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收入受化工企业下滑影响,均出现下滑,其中:实现工业总产值298.96亿元,同比降低12.2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1.16亿元,同比降低16.07%。
利润、利税指标略有增长,其中:实现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0.25%;实现利税38.97亿元,同比增长1.94%。
【重点行业总体平稳,受龙头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纳税过百万42户规模工业企业分行业指标看:纺织行业形势萎靡(11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0.28亿元,占纳税过百万工业企业总量的10.13%,同比降低1.08%;利润1.79亿元,占纳税过百万工业企业的14.92%,同比降低4.92%。
其中:亚光家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6亿元,同比降低3.67%,利润1.96亿元,同比降低4.41%。
资兴印染由于产品档次较低,非洲市场形势不好,亏损1078万元。
由于我区家纺产品大多档次较低,产品价格与原料价格直接挂钩,而当前328级皮棉为13581元/吨,同期17202元/吨,棉价下跌导致了中小纺织企业持续低迷。
化工行业整体下滑(9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89.15亿元,占纳税过百万工业企业总量的63.27%,同比降低20.24%;利润8.89亿元,占纳税过百万工业企业总量的74%,同比增长9.18%。
滨化集团受氯碱行业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影响,实现工业总产值53亿元,同比略有降低,但企业凭借产品科技含量及品牌优势,实现利润6.83亿元,同比增长37.36%。
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
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财政收入全口径财政收入(万元)1-12月增长% 排名全市1312068 11.2市区656556 15.7市直单位297290 4.7东安区41420 7.5 5 阳明区96177 50.8 1 爱民区55688 19.5 3 西安区64054 15.0 4 开发区94593 32.1 2 东宁市85803 12.6林口县77741 30.8海林市168306 4.4宁安市75928 7.4穆棱市162263 7.5绥芬河市85471 13.8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万元)1-12月增长% 排名全市758965 11.3市区391250 10.6市直单位202794 2.7东安区21527 -6.5 5 阳明区42808 35.7 1 爱民区27284 22.0 3 西安区35198 7.6 4 开发区55473 34.0 2 东宁市62017 14.1林口县48635 12.6海林市75506 14.1宁安市56862 13.9穆棱市74638 11.1绥芬河市50057 10.2(二)GDP与投资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1-12月增长% 排名全市14046622 6.4市区3589213 6.8东安区417292 1.5 5阳明区652557 4.3 4爱民区594757 6.3 3西安区728296 7.3 2开发区1196311 10.2 1东宁市1631319 5.6林口县1078349 5.4海林市2222958 5.5宁安市2115961 6.7穆棱市1922265 6.5绥芬河市1486557 7.5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1-12月增长% 排名全市13183938 8.3市区3258564 6.6市直单位东安区298490 8.6 4阳明区686741 8.4 5爱民区650623 8.8 2西安区587606 9.0 1开发区1035104 8.7 3镜管委东宁市1274215 8.5林口县697647 8.7海林市2605936 8.8宁安市2295509 9.1穆棱市2112711 8.4绥芬河市939356 10.0(三)招商与利用外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万元) 1-12月增长% 排名全市10246822 9.5市区2526142 4.6中省市直401282 10.9东安区339399 -32.0 5 阳明区670640 11.0 2 爱民区457764 10.4 4 西安区415227 10.9 3 开发区241830 50.2 1 东宁市1264273 12.1林口县1012347 12.6海林市1581676 12.3宁安市1395499 12.2穆棱市1585125 12.0绥芬河市881760 4.7 直接利用外资额(万美元)1-12月增长%全市825 13.4市区中省市直东安区15阳明区 2爱民区西安区开发区238东宁市林口县海林市571 -0.7宁安市穆棱市(四)工业经济规上工业增加值(万元)1-12月增长% 排名全市 5.1市区 4.5 东安区 2.9 5阳明区 3.3 4爱民区 6.9 2西安区7.2 1开发区 5.1 3东宁市 5.3林口县0.2海林市 6.2宁安市 6.4穆棱市 5.1绥芬河市15.1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12月增长% 排名全市市区东安区阳明区爱民区西安区开发区东宁市林口县海林市宁安市穆棱市绥芬河市(五)国、地税税收国税税收(万元)1-12月同比增长(±%)排名全市615370 28.0市区284037 34.1东安区18530 55.5 2阳明区49940 72.1 1 爱民区28380 45.2 4 西安区29934 48.0 3东宁市24338 67.1林口县38255 104.1海林市104031 5.6宁安市23958 11.7穆棱市95228 9.1绥芬河市42386 49.7地税税收(万元)1-12月同比增长(±%)排名全市403186 13.4市区238055 22.6涉外分局75996 13.8东安区18757 5.8 4 阳明区44399 48.1 1 爱民区25267 22.0 2 西安区29709 6.4 3东宁市41245 12.9林口县16037 -17.2海林市41192 5.6宁安市19484 0.5穆棱市23501 5.0绥芬河市23672 -4.7(六)国内消费和对外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1-12月同比增长(±%)全市64219579.3市区32989119.3东安区12592928.9 4 阳明区5250119.5 2 爱民区3402949.2 3 西安区9935939.8 1 开发区1807218.8 5 东宁市4511319.3林口县5008339.6海林市6112029.0宁安市6631089.7穆棱市5985719.2绥芬河市2982019.4注:按国家统计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季度统计。
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排行榜出炉
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排行榜出炉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排行榜出炉在2015年中国城市GDP排行榜中,江苏13市全部进入前100名,是唯一所有省辖市都跻身全国百强的省份。
其中,苏州第7名,南京第11名,无锡第13名,南通第22名,徐州第32名,常州第33名,盐城第38名,扬州第40名,泰州第46名,镇江第50名,淮安第71名,连云港第91名。
据悉,2014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宿迁位列95名。
详细排名:1.上海25300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2425万)2.北京2300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68万)3.广州(广东1)1810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1667万)4.深圳(广东2)17500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1077万)5.天津17200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1516万)6.重庆16100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3001万)7.苏州(江苏1)144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1060万)8.武汉(湖北1)11000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1033万)9.成都(四川1)108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万1442)10.杭州(浙江1)10100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889万)11.南京(江苏2)9600亿元,同比增长9.2%(人口:821万)12.青岛(山东1)940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871万)13.长沙(湖南1)8600亿元,同比增长9.7%(人口:731万)14.无锡(江苏3)8500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650万)15.佛山(广东3)820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720万)16.宁波(浙江2)80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781万)17.大连(辽宁1)7800亿元,同比增长3.8%(人口:669万)18.郑州(河南1)7450亿元,同比增长9.6%(人口:937万)19.沈阳(辽宁2)7280亿元,同比增长3.5%(人口:828万)21.济南(山东3)628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6万)22.东莞(广东4)620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831万)23.泉州(福建1)615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29万)24.南通(江苏4)612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0万)25.唐山(河北1)605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53万)26.西安(陕西1)600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862万)27.哈尔滨(黑龙江1)5750亿元,同比增长6.9%(人口:1001万)28.福州(福建2)5670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734万)29.长春(吉林1)5650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767万)30.石家庄(河北2)56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49万)31.合肥(安徽1)5600亿元,同比增长10.5%(人口:769万)32.潍坊(山东4)53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4万)33.徐州(江苏5)525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862万)34.常州(江苏6)5200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469万)35.温州(浙江3)4610亿元,同比增长8%(919万)36.绍兴(浙江4)4400亿元,同比增长7.1%(501万)37.鄂尔多斯(内蒙古1)436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201万)38.大庆(黑龙江2)4280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281万)39.济宁(山东5)4220亿元,同比增长8.4%(人口:808万)40.淄博(山东6)420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461万)41.盐城(江苏7)418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21万)42.扬州(江苏8)408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461万)43.昆明(云南1)40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26万)44.南昌(江西1)4000亿元,同比增长9.6%(人口:524万)45.临沂(山东7)382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1083万)46.东营(山东8)375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万)47.包头(内蒙古2)3689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276万)49.泰州(江苏9)3600亿元,同比增长9.9%(人口:508万)50.嘉兴(浙江6)3592亿元,同比增长%(人口:455万)51.洛阳(河南2)3576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62万)52.厦门(福建3)3565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67万)53.镇江(江苏10)356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11万)54.金华(浙江7)3462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36万)55.南宁(广西1)3425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666万)56.沧州(河北3)342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80万)57.襄阳(湖北2)34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50万)58.宜昌(湖北3)3332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05万)59.邯郸(河北4)330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917万)60.泰安(山东9)3292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556万)61.榆林(陕西2)329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35万)62.惠州(广东5)314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70万)63.呼和浩特(内蒙古3)3091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00万)64.威海(山东10)306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280万)65.中山(广东6)30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2万)66.保定(河北5)2988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17万)67.吉林(吉林2)2950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441万)68.鞍山(辽宁3)2941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364万)69.南阳(河南3)2916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009万)70.德州(山东11)2793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50万)71.岳阳(湖南2)2790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559万)72.太原(山西1)2753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429万)73.聊城(山东12)273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591万)74.乌鲁木齐(新疆1)2730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口:353万)75.常德(湖南3)2720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07万)77.贵阳(贵州1)2692亿元,同比增长12%(人口:468万)78.淮安(江苏11)265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560万)79.衡阳(湖南4)2603亿元,同比增长8.7%(人口:810万)80.茂名(广东7)2534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601万)81.滨州(山东13)251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80万)82.芜湖(安徽2)244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361万)83.湛江(广东8)2438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16万)84.菏泽(山东14)2400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843万)85.柳州(广西2)2398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375万).86.株洲(湖南5)2350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95万).87.许昌(河南4)2318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31万).88.江门(广东9)2311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448万)89.咸阳(陕西3)2300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495万)90.廊坊(河北5)223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50万)91.枣庄(山东15)2215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94万)92.周口(河南5)219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880万)93.连云港(江苏12)2141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07万)94.湖州(浙江8)21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262万)95.宿迁(江苏13)2052亿元,同比增长%(人口:572万)96.新乡(河南6)203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600万)97.通辽(内蒙古4)2028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3万)98.遵义(贵州2)2025亿元,同比增长14.6%(人口:800万)99.郴州(湖南6)2021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69万)100.兰州(甘肃1)200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01万)。
2015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2016年2月1日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扎实推进“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态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质量效益逐步提升,社会民生继续改善,为“十二五”发展划上圆满句号。
一、综合地区生产总值。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1.5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2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3924.5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3801.8亿元,增长12.5%。
三次产业之比为3.6︰49.0︰47.4。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247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6453美元)。
2010-2015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2010-2015年宁波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财政收支。
2015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0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6.4亿元,增长8.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2.6亿元,增长17.3%。
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支出分别增长56.6%、38.4%、24.2%、23.5%和13.0%。
就业和再就业。
201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8万,7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1.7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全年完成技能人才培训22.4万人;各级投入农民培训资金共3943.1万元,完成各类农民培训11.1万人次。
市场价格。
2015年宁波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比全国、全省城市平均水平分别高0.3和0.4个百分点。
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列第10位。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同比涨跌呈“七升一降”格局:食品类上涨4.5%,烟酒类上涨3.1%,衣着类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9%,居住类上涨1.0%;交通和通信类下降4.8%。
2015陕西经济数据
2015陕西经济数据注:纪录⼀些数据。
陕西:初步核算,全年⽣产总值全年⽣产总值18171.86亿元,⽐上年增长8.0%。
其中,第⼀产业增加值1597.63亿元,增长5.1%,占⽣产总值的⽐重为8.8%;第⼆产业增加值9360.30亿元,增长7.3%,占51.5%;第三产业增加值7213.93亿元,增长9.6%,占39.7%。
⼈均⽣产总值48023元,⽐上年增长7.6%。
万⼈。
其中,男性1958.14万⼈,占51.63%;⼥性1834.73万2015年末,全省常住⼈⼝3792.87万⼈,⽐上年增加17.75万⼈⼈,占48.37%,性别⽐为106.73(以⼥性为100,男性对⼥性的⽐例)。
出⽣⼈⼝38.22万⼈,出⽣率10.10‰;死亡⼈⼝23.76万⼈,死亡率6.28‰;⾃然增长率3.82‰。
城镇⼈⼝2045.12万⼈,占53.92%;乡村⼈⼝1747.75万⼈,占46.08%。
⼈⼝年龄构成为0-14岁⼈⼝占14.11%,15-64岁⼈⼝占75.78%,65岁及以上⼈⼝占10.11%。
全年全省居民⼈均可⽀配收⼊17395元,⽐上年增加1558元,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据城乡⼀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全省居民⼈均可⽀配收⼊际增长8.8%。
其中:⼯资性收⼊9536元,增长7.8%,占可⽀配收⼊的⽐重为54.8%;经营净收⼊2531元,增长5.3%,占14.5%;财产净收⼊1194元,增长15.6%,占6.9%;转移净收⼊4134元,增长16.4%,占23.8%。
--2015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安:初步核算,全年地区⽣产总值[2](GDP)5810.03亿元,⽐上年增长8.2%。
其中,第⼀产业增加值220.20亿元,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产总值5.0%;第⼆产业增加值2165.54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3424.29亿元,增长9.5%。
第⼀产业增加值占地区⽣产总值的⽐重为3.8%,第⼆产业增加值⽐重为37.3%,第三产业增加值⽐重为58.9%。
岳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岳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面对世界经济继续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各种新挑战,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上下全力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扎实推进“62Γ行动,深入落实"三个办法",岳阳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显优、优中提质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62.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304.0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0%o全年出生人口7.63万人,出生率为13.6%。
;死亡人口3.84万人,死亡率为6.84%o;自然增长率为6.76%oβ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886.28亿元,比上年增长8.7%β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7.1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446.83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122.29亿元,增长11.6%β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9%β图1:2011∙2015年全市GDP及其增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5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失业人员再就业2.90万人。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9%。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7%。
图2: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走势0.50.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增长18.1%,其中税收收入234.46亿元,增加43.66亿元,增长22.9%o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8.02亿元,比上年增加6.28亿元,增长5.2%,其中税收收入6139亿元,增加3.61亿元,增长6.2%0图3:2011-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其增幅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62.0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
201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杭州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更是经济发展全面迈入新常态的重要一年。
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加快“一号工程”推进为着力点,以集聚创新动能为支撑点,以深化改革增强体制活力为突破点,以发展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力以赴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全年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全国第十个进入“万亿”方阵的城市,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
“十二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综合(一)经济总量。
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6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10.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55.29亿元,分别增长1.8%、5.6%和14.6%。
人均生产总值112268元,增长9.1%。
按国家公布的2015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025美元。
2010年-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幅“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5∶47.3∶49.2升级为2015年的2.9∶38.9∶58.2。
全市GDP三次产业比重(%)(二)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951.72亿元,占全市的59.2%;实现财政收入912.56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0.8%。
年末,全市私营企业33.4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3%;个体工商户38.61万户,增长11.8%。
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258.74万人、79.45万人,增长16.1%和10.3%。
(三)信息经济。
全市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2313.85亿元,增长25.0%,占全市GDP的23%,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
其中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产业分别增长34.5%、35.5%,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和智慧物流分别增长29.6%、12.7%、33.5%和8.4%。
2015年浙江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浙江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5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达到42886.5亿;全省人均GDP为77862.2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各地级市来看,杭州、宁波和温州GDP总量领先,分别为10053.58亿、8011.5亿和4619.84亿。
从人均GDP来看,浙江全省各地市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杭州、宁波和舟山位列前三,杭州市人均GDP为113063.20元,折合18152.85美元;宁波市人均GDP为16467.61美元;舟山市人均GDP为15336.77美元。
温州市人均GDP最低,为8179.73美元。
(注:常住人口数据采用2014年末数据,2015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6.2284)2015年浙江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5年GDP排名地级市2014年GDP(亿元)2015年GDP (亿元)2014年常住人口(万)人均GDP(元)人均GDP (美元)人均GDP排名01杭州9201.1610053.58889.2113063.20 18152.85 0102宁波7602.518011.5781.1102566.89 16467.61 0211舟山1021.661094.7114.695523.56 15336.77 0304绍兴4265.834466.7495.690127.12 14470.35 0406嘉兴3352.83517.0645776959.74 12356.26 0508湖州1955.962084.329371136.52 11421.32 0607金华3206.643406.5543.762654.04 10059.41 0705台州3387.513558.13601.559154.28 9497.51 0809衢州1121.011146.2212.453964.22 8664.22 0910丽水10511102.34213.151728.77 8305.31 1003温州4302.814619.84906.850946.63 8179.73 11义乌968.61046125.183613.11 13424.49 计划单列全省40153.542886.5550877862.20 12501.16。
2015年成都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15年成都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15年,成都市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整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三领先、两加快、四稳定、两回升”:“三领先”即经济总量(10801.2亿元)、消费总量(4946.2亿元)和投资总量(7007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领先,分列第4、4、2位。
“两加快”即服务业发展和创新创业加快。
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04.5亿元,增长9%,增速同比(下同)提高0.4个百分点,高于年度计划目标0.7个百分点;创新创业加速推进,新登记市场主体、新增注册资本分别为24.86万户和6545.93亿元,分别增长33.8%和103%,增速均远快于全国。
“四稳定”即农业发展、居民收入、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
农业实现增加值373.2亿元,增长3.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33476元和17690元,分别增长8%和9.6%,分别高于经济增速0.1、1.9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26.4万人,增加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1。
“两回升”即工业和房地产业逐步回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5月年内低点3.1%提升至全年7.3%;房地产市场量升价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3%,成交均价与2014年持平。
一、产业发展(一)工业经济全市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4056.2亿元,增长7.4%,对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7.6%、38.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于全国(6.1%)1.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7.9%)0.6个百分点,较2014年回落4.9个百分点;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7位。
增速全年经历低开(一季度6.2%)、下行(上半年4.2%)、止滑(前三季度4.8%)、强劲反弹(全年7.3%),工业经济在积极的稳增长政策措施促进下,呈现出明显的止滑回升态势。
1.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速偏低。
八大优势产业增速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
2015年安徽各市GDP排名
2015年安徽各市GDP排名2015年安徽各市GDP排名2015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达到22005.6亿,全省人均GDP为36176.1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合肥、芜湖和安庆GDP总量领先,分别为5660.3亿、2457.3亿和1613.2亿;从人均GDP来看,铜陵、合肥和芜湖位列前三,铜陵市人均GDP 为97737.13元,折合15692.17美元,合肥市人均GDP为11808.59美元,芜湖市人均GDP为10907.70美元。
阜阳市人均GDP最低,为2601.14美元。
2015年安徽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5年GDP排名地级市2014年GDP(亿元)2015年GDP(亿元)2014年常住人口(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GDP排名14 铜陵716.3 721.3 73.8 97737.13 15692.17 11 合肥5158 5660.3 769.6 73548.60 11808.59 22 芜湖2307.9 2457.3 361.7 67937.52 10907.70 34 马鞍山1357.4 1365.3 222.9 61251.68 9834.26 415 黄山507.2 544.7 136.3 39963.32 6416.31 5 7 蚌埠1108.4 1253.1 325.8 38462.25 6175.30 6 10 宣城912.5 971.5 257.4 37742.81 6059.79 7 16 池州503.2 530.6 143 37104.90 5957.37 8 13 淮北747.5 760.4 215.9 35220.01 5654.74 9 5 滁州1190 1305.7 398.5 32765.37 5260.64 10 12 淮南789.3 770.6 237.5 32446.32 5209.41 11 3 安庆1544.3 1613.2 537.6 30007.44 4817.84 128 宿州1126.1 1235.8 548.6 22526.43 3616.73 139 六安1086.3 1143.4 572.5 19972.05 3206.61 14 11 毫州850.5 942.6 499.6 18867.09 3029.20 15 6 阜阳1146.1 1267.4 782.3 16200.95 2601.14 16全省20848.8 22005.6 6082.9 36176.17 5808.26。
2015年甘肃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5年甘肃各市GDP 和人均GDP 排名2015年,甘肃省生产总值(GDP )达到6790.32亿;全省人均GDP 为26209.5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各地级市来看,兰州、庆阳和天水GDP 总量领先,分别为2095.99亿、609.43亿和560.08亿。
从人均GDP 来看,嘉峪关、兰州和酒泉位列前三,嘉峪关市人均GDP 为80812.27元,折合12974.80美元;兰州市人均GDP 为9182.28美元;酒泉市人均GDP 为8086.22美元。
临夏州人均GDP 最低,为1762.23美元。
(注:常住人口数据采用2014年末数据)2015年甘肃各市GDP 和人均GDP 排名2015年GDP排名地级市 2014年GDP (亿元) 2015年GDP (亿元) 2014年常住人口(万) 人均GDP (元) 人均GDP (美元) 人均GDP排名13 嘉峪关243.1 195 24.13 80812.27 12974.80 0101 兰州 1913.5 2095.99 366.49 57190.92 9182.28 02 04 酒泉 620.2 560 111.19 50364.24 8086.22 03 11 金昌 245.64 224.5 47.01 47755.80 7667.43 04 05 白银 497.58 540 170.83 31610.37 5075.20 05 07 张掖 353.43 373.53121.33 30786.29 4942.89 06 02 庆阳 668.93 609.43 222.35 27408.59 4400.58 07 06 武威 405.97 416.2 181.36 22948.83 3684.55 08 14 甘南州 114.92 126.54 70.18 18030.78 2894.93 09 08 平凉 350.53 356 209.23 17014.77 2731.80 10 03 天水 496.89 560.08 330.31 16956.19 2722.40 11 09 陇南 262.5 310 258.71 11982.53 1923.85 12 10定西 267.94304.92277.2210999.21 1765.981312 临夏州186.05 220 200.44 10975.85 1762.23 14 全省6835.276790.322590.7826209.56 4208.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12月全市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作者:文章来源:综合科点击数:226更新时间:分享到:2
单位本月
1-12
月累计
累计同比(±%)
1、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12913
757
7.6
娄星区万元
37086
45
7.1
双峰县万元
19945
55
8.3
新化县万元
20246
67
8.4
冷水江市万元
26819
36
8.0
涟源市万元
24048
79
8.5
2、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
18919
48
3.8
娄星区万元
11738
5
3.7
其中:区属万元
10127
3.8
双峰县万元
64029
4
3.8
新化县万元
54286
7
3.7
冷水江市万元
97939 3.9
涟源市万元
49346
3
3.8
3、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
66312
29
5.8
娄星区万元
21752
17
4.5
双峰县万元
78664
6
8.3
新化县万元
647567.5
2
冷水江市万元
18076
52
6.8
涟源市万元
11030
67
7.8
4、第三产业增加值万元
43905
80
11.9
娄星区万元
14160
43
11.9
双峰县万元
56761
5
12.5
新化县万元
83423
8
11.6
冷水江市万元
77634
5
11.6
涟源市万元
80834
9
11.9
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
30144 3.8
96
娄星区万元
18497
4
3.9
其中:区属万元
15962
5
3.9
双峰县万元
10176
43
3.8
新化县万元
86613
4
3.8
冷水江市万元
15706
7
3.9
涟源市万元
78867
8
3.8
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
5.7
娄星区万元
2.0
其中:市直(市经信委)万元
-8.2
娄星区属万元
9.1
开发区万元
9.7
双峰县万元
9.0
新化县万元
7.8
冷水江市万元
6.8
涟源市万元
8.5 7、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 98.78 98.72 0.13
娄星区
% 98.14 98.48 -0.07 其中:市直% 97.58 97.77 -0.37
娄星区属
% 97.18 96.77 -0.6
开发区
% 99.95 100.2 0.84
双峰县
% 99.68 99.96 0.06
新化县
% 98.97 98.66
持平
冷水江市
% 98.16 99.05 -0.97
涟源市
% 100.5
2
97.66 2.64
8、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1108318.0
853
娄星区万元
6.2
17116
52
其中:市直(市发改委)万元
-35.1
25853
6
区属万元
19.9
14531
16
万宝新区万元
21.5
98729
9
双峰县万元
16231
20.3
88
新化县万元
18.7
13589
47
冷水江市万元
19.9
19842
58
涟源市万元
21.1
19008
69
开发区万元
1517621.7
40
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43382
22
10.8
娄星区万元
98820
7
10.7
双峰县万元
66982
8
10.7
新化县万元
83933
1
11.0
冷水江市万元
83520
8
10.7
涟源市万元
10056
48
11.0
10、财政总收入万元
95370
6
0.03
市本级(市财政局)万元
33473
0.03
娄星区万元
81152 1.5
89965 1.4
新化县万元
10732
5
1.2
冷水江市万元
16019
9
-2.4
涟源市万元
11339
7
0.3
开发区万元
66938 0.2
11、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59921
8
1.7
市本级(市财政局)万元
21234
3
-2.8
娄星区万元
52915 4.7
双峰县万元
57613 -2.0
新化县万元
70188 2.4
冷水江市万元
93465 3.5
涟源市万元
73447 10.3
39247 9.3
1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万元
23522
07
15.4
市本级(市财政局)万元
37898
4
0.8
娄星区万元
16303
2
16.4
双峰县万元
40909
7
18.2
新化县万元
57130
8
21.4
冷水江市万元
28859
8
15.7
涟源市万元
48131
7
22.1
开发区万元
59871 -2.9
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1838 7.5
娄星区元
25049 7.8
双峰县元
16581 7.3
新化县元
16363 8.2
冷水江市元
27625 8.0
涟源市元
17073 7.8
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655 10.5
娄星区元
13607 11.0
双峰县元
8811 11.3
新化县元
6473 11.2
冷水江市元
18239 7.8
涟源市元
7401 11.5
1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万元
12847
504
15856
19
14.1
市辖区万元
48485
61
50483
5
11.6
双峰县万元
215163061116.6
34 2
新化县万元
25747
06
41048
3
19.0
冷水江市万元
14788
56
84510 6.1
涟源市万元
17937
47
27967
9
18.5
1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万元
79064
88
86490
12.3
市辖区万元
38089
69
24762
6
7.0
双峰县万元
73581
4
14051
9
23.6
新化县万元
10780
31
13129
3
13.9
冷水江市万元
13256
83
27225
25.8
涟源市万元
9579973212 8.3。